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肝脏淋巴瘤的18F-FDG PET-CT表现及临床分析

    作者:汤泊;李天女;丁重阳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淋巴瘤(PHL)的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及其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6例PHL的临床资料及18F-FDG PET-CT显像资料.结果:6例PHL患者,男性4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65岁,病理类型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8F-FDG PET-CT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低密度肿块,FDG摄取均较高,SUVmax分别为6.3、9.5、12.8、22.1、28.4、33.5;5例密度均匀,1例病灶内可见低密度坏死;在6例中多发结节型4例,单发肿块型1例,弥漫浸润型1例.5例CT扫描呈轻度强化,2例可见“血管漂浮征”.2例MRI扫描T1WI呈低信号,T2WI呈均匀中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呈轻度强化.结论:PHL的18F-FDG PET-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PHL的诊断.

  • 18F-FDG PET/CT评价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

    作者:张建华;王荣福;范岩;付占立;张旭初;廖栩鹤;王彦福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评价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浸润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骨髓活检(BMB)及流式细胞分析(FCM)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经病理证实且未经治疗的NHL患者18 F-FDG PET/CT资料,其中侵袭性NHL76例,惰性NHL13例.所有患者均在18 F-FDG PET/CT检查2周内接受BMB及FCM,对18F-FDG PET/CT显示骨髓局灶性18 F-FDG摄取增高而BMB及FCM阴性患者,根据PET/CT所示骨髓异常部位再次行BMB确定骨髓是否受累.结果 89例NHL患者中,根据BMB、FCM及PET/CT引导下再次BMB结果,共检出骨髓浸润26例,检出率为29.21%(26/89),PET/CT检出率为21.35%(19/89).PET/CT诊断骨髓浸润的灵敏度为73.08%(19/26),特异度为96.83%(61/63),准确率为89.89%(80/89),阳性预测值为90.48%(19/21),阴性预测值为89.71%(61/68).BMB及FCM检出率均为19.10%(17/89),PET/CT较BMB、FCM骨髓浸润检出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PET/CT、FCM及BMB三种方法联合诊断骨髓浸润,其检出率高于其中任意一种方法(P<0.05).PET/CT对侵袭性NHL骨髓浸润的检出率22.37%(17/76)高于对惰性NHL骨髓浸润的检出率15.38%(2/13,P<0.05).结论 18F-FDG PET/CT在诊断NHL骨髓浸润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局灶性骨髓浸润患者,PET/CT有助于引导BMB部位,提高骨髓浸润的检出率.PET/CT未检出骨髓浸润的惰性NHL患者,应进一步行BMB及FCM检查.推荐PET/CT、FCM及BMB三种方法联合应用判断NHL骨髓浸润,从而更准确地进行分期、治疗及判断预后.

  •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

    作者:刘恩涛;王淑侠;谢淑飞;李汉华

    目的 探讨慢性肿块型胰腺炎18 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18 F-FDG PET/CT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 6例共检出6个病灶,3个位于胰头,3个位于胰尾;平均大小3.0 cm×2.7 cm.CT平扫6个病灶呈均匀等密度,未见钙化灶,平均CT值约为36 HU;增强扫描全部病灶呈延迟期强化.全部病灶18 F-FDG摄取呈局灶性增高,大标准摄取值(SUVmax)1.6~5.3,平均SUVmax 3.92±1.49,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的2.05±0.39(t=-3.648,P=0.015).3例病灶累及胰头,胆总管及胰管不同程度扩张,呈双管征,胰体尾部轻度萎缩;3例病灶累及胰尾,胆总管及胰管未见扩张,胰体尾部未见萎缩.病灶邻近的主要血管均未受侵.全部病例胰周及腹膜后淋巴结未见18 F-FDG局灶性摄取增高,未见远处脏器或(和)组织转移.结论 18F-FDG PET/CT对诊断慢性肿块型胰腺炎具有一定价值.

  • PET及MRI评价肿瘤乏氧及下游分子表达的进展

    作者:张立欧;孙洪赞

    实体肿瘤生长导致局部组织缺氧微环境改变,缺氧诱导因子(HIFs)为其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在乏氧情况下,受HIF-1α调控的下游靶基因主要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葡萄糖转运体1(GLUT-1)基因等.近年来,随着多模态PET及MR成像在肿瘤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多项研究证实成像所得参数与肿瘤乏氧相关分子的表达存在相关性.本文对PET及多种功能MRI序列检测肿瘤内HIF-1α及其下游的靶基因VEGF及GLUT-1分子表达情况进行综述.

  • 肝脏原发性鳞状细胞癌18F-FDG PET/CT显像1例

    作者:高海峰;张燕齐;乔瑛

    患者男,74岁,主因“纳差消瘦20余天”就诊.体检:精神萎靡,消瘦面容,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痛(+).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2.5μg/L,血清癌胚抗原9.6μg/L,CA125 18.2万U/L,CA199 1.2万U/L.胃镜示慢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

  • 18F-FDG PET/CT诊断原发性脾血管肉瘤1例

    作者:杜补林;李娜;李雪娜;刘一;李亚明

    患者女,58岁,左上腹不适10余年,半个月前左侧躯体受外伤后左上腹疼痛加重,放射至背部,自服止痛片可缓解,自觉乏力消瘦,体质量下降约2.5 kg.查体:左肋下触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查:WBC 4.37×109/L,其中淋巴细胞计数偏低.CA125增高为57.18 U/ml.腹部CT:脾脏内见外周等密度、中心低密度病灶,约5.4 cm×7.0 cm,CT值49 HU;增强扫描动脉期见多发大小不一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缘强化,CT值55 HU;门脉期及延迟扫描病灶与周围脾实质相比呈低密度.

  • 左心室未分化肉瘤18F-FDG PET/CT显像1例

    作者:侯小明;郭烽;雷霄;宦莹;赵文锐;梁英魁

    患者女,41岁,活动后胸闷、气短9个月,加重1个月.查体:心尖部闻及明显舒张期杂音,强度随体位而改变.超声:左心室腔内中等回声不规则团块约61 mm×70 mm,活动度较大,考虑黏液瘤.心脏MR:左心室侧后壁肿块,T1WI等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图1A、1B).PET/CT:左心室侧后壁FDG摄取增高肿块,大标准摄取值(maxi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5.11;左心室心肌弥漫性葡萄糖代谢增高,SUVmax为18.02,心包少量积液,诊断为左心室侧后壁心脏原发恶性肿瘤(图1C).行左心室壁肿瘤切除术,见肿瘤位于左心室侧壁,呈黄色、菜花样、鱼肉样,部分突入左心室流出道.术后病理:左心室心肌未分化肉瘤(图1D).

  • 18F-FDG PET/CT误诊肝脏结核性肉芽肿1例

    作者:任金武;王宁

    患者男,45岁,间断性上腹痛半个月,无肝炎及结核病史;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AFP及肿瘤标志物均为阴性.B超于肝左叶外侧段见约7.04 cm×4.82 cm较均匀低回声区.PET/CT:CT平扫发现肝左叶外侧段约6.60 cm×4.12 cm低密度肿块,边缘清晰,密度较均匀,CT值约34 HU;PET显示肿块放射性明显增高,分布较均匀,内有散在小灶状放射性减低区,SUVmax=8.57.

  • 不典型浸润型肺结核1例

    作者:马二奎;梁宇霆;王军委

    患者男,42岁,主因"无诱因咳嗽、咳痰"就诊,痰量较少,白色泡沫样,无其他不适.3年前患者因糖尿病住院,检出左肺上叶病变(图1),无明显胸部症状,予以随访观察.胸部CT示左肺上叶尖后段团块状病变,较3年前明显增大(图2).PET/CT:左肺上叶病变葡萄糖代谢异常增高,累及胸膜,符合恶性肿瘤表现.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病理检查考虑为肺母细胞瘤,免疫组化:Ki-67(25%~50%阳性),SMA(间质+),TTF-1(+),Vim(间质+).术前临床诊断:左肺上叶恶性占位,可能侵及胸膜.

  • 胃原发性鳞状细胞癌PET/CT显像1例

    作者:段钰;邓小虎;曹剑霞

    患者男,60岁,上腹部隐痛不适1个月,疼痛呈间断性,进食后加重;外院增强CT示肝胃间肿块约4.60 cm×5.00 cm,不均匀强化,肿瘤指标阴性.18F-FDG PET/CT.:肝胃间软组织肿块伴18F-FDG代谢异常增高,胃小弯旁一枚淋巴结18F-FDG代谢轻度异常增高(图1),考虑恶性病变伴转移.于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腹腔肿块切除+近端胃切除,术中见胃左动脉旁肿块约8.00 cm×6.00 cm,侵及胃壁及胰腺,腔镜下手术困难,取剑突脐连线上腹正中切口开腹切除部分肿块,术中病理诊断为“癌”,行腹腔肿块切除+近端胃切除术.术后病理:癌组织呈巢状排列分布的,浸润性生长,内见坏死,侵及胃壁浆膜层、肌层达黏膜下层、黏膜肌层.

  • 静脉糖负荷联合胰岛素法调控血糖在猪18F-FDGPET/CT心肌显像中的应用

    作者:李婷;李剑明;卢如明

    目的 观察静脉糖负荷联合胰岛素法在猪18F-FDG PET/CT心肌显像中调控血糖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30头实验用小型猪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于建模后第1、4周行18F-FDG PET/CT心肌显像,图像质量分为优、良和差.采用静脉糖负荷联合胰岛素法调节血糖浓度,测量并计算基础血糖值、血糖升高百分比、二次血糖值、血糖下降百分比、末次血糖值、存活心肌百分比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结果 终26头实验猪入组,完成PET/CT显像52头次,其中质量优组24头次,良组19头次,差组9头次.3组间基础血糖值、血糖升高百分比、二次血糖值、血糖下降百分比及末次血糖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存活心肌百分比及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血糖值、血糖升高百分比、血糖下降百分比和末次血糖值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P均<0.05).结论 以静脉糖负荷联合胰岛素法在实验猪1s F-FDG PET/CT心肌显像中调控血糖,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 门控PET/CT评价猪双侧乳内动脉Y型搭桥术后的心肌血供

    作者:王思云;胡志辉;郑少忆;徐卫平;王淑侠

    目的 应用门控PET/CT评价猪双侧乳内动脉Y型搭桥术后桥血管和冠状动脉形态、心肌灌注、左心室功能.方法 对6头实验猪行双侧乳内动脉Y型搭桥术.术后送至PET中心对其再行门控13N-NH3心肌灌注和CT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6头猪共12条桥血管的18处吻合口中15处显示清晰,冠状动脉充盈良好;左心室各壁心肌灌注放射性分布均匀,室壁运动正常,左心室功能均大于50%.结论 门控PET/CT可无创地评价搭桥术后血管形态、心肌灌注和左心室功能.双侧乳内动脉Y型搭桥术可为心脏提供充足血供.

  • 影响NOD/SCID小鼠淋巴瘤18F-FDG PET摄取的免疫因素分析

    作者:张苏蕾;张建华;王荣福;闫平;陈立新

    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类型免疫缺陷动物肿瘤组织的18F-FDG标准摄取值(SUV),初步探讨B、NK细胞免疫与肿瘤组织的相互作用.方法 对NOD/SCID小鼠(T、B、NK免疫联合缺陷)12只,BALB/C裸鼠(无T细胞免疫)12只,分别种植淋巴瘤细胞(A20),成瘤后对各组均经尾静脉注射18F-FDG 8.32~12.02 MBq(225~325 μCi),使用Philips小动物PET进行全身动态和静态扫描,观察B细胞免疫和NK细胞自然杀伤免疫对肿瘤组织摄取18F-FDG的影响,并分析免疫因素在肿瘤摄取18 F-FDG中的作用.结果 NOD/SCID小鼠大SUV(SUVmax)为18.33±3.42,高于BALB/C裸鼠[(9.66±4.15),t=4.981,P<0.01],平均SUV(SUVmean)为11.04±1.40,高于BALB/C裸鼠[(5.47±3.30),t=4.718,P=0.001].结论 不同免疫状态对小鼠淋巴瘤的18F-FDG摄取水平存在影响.

  • 一体化PET/MR分析脑默认网络工作机制

    作者:王静娟;崔碧霄;杨宏伟;马杰;梁志刚;卢洁

    目的 利用一体化PET/MR探讨脑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和葡萄糖代谢的空间相关性.方法 对9名健康人行一体化PET/MR脑成像,获得同步的静息态MR脑功能成像(fMRI)和PET图像.分析静息态脑默认网络脑区连接与葡萄糖摄取分布的相关性.结果 基于静息态fMRI的脑默认网络与PET图像高代谢区域有很好的空间分布相似性.相关性分析显示,右侧后扣带区域内脑功能连接值与相对葡萄糖摄取(rGU)值的相关性显著(rs =0.833,P<0.001).结论 一体化PET/MR可为研究脑默认网络的神经生理机制提供新的手段.

  • 阿尔茨海默病及轻度认知损伤患者PET与MRI分析

    作者:段小艺;刘翔;叶佳俊;高俊刚;郑婕;郭佑民

    目的 探讨PET葡萄糖代谢成像与MR结构成像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与轻度认知损伤(MCI)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AD患者18例(AD组)、MCI患者6例(MCI组),其中AD患者包括11例中重度AD(中重度AD组)及7例轻度AD(轻度AD组),另招募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同期进行PET与MR结构成像,通过视觉评价与定量分析法观察脑内放射性分布及海马萎缩情况.结果 所有AD患者(18/18,100%)均可见脑内特定区域葡萄糖代谢减低,其中11例中重度AD患者均同时伴有海马萎缩,7例轻度AD患者中3例可见海马萎缩;MCI患者中,5例(5/6,83.33%)未见海马萎缩,但其中2例可见葡萄糖代谢减低.对照组(10/10,100%)均未见海马萎缩,其中2例可见轻度脑萎缩,FDG分布对称性轻度减低.结论 PET及MRI均可用于诊断AD与MCI,但各有侧重,二者联合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AD的诊断能力.

  •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PET脑代谢显像

    作者:唐玲;王荣福;欧阳巧洪;王瑞霞;董雪雅

    目的 观测精神发育迟滞(MR)患者的脑代谢变化.方法 对32例临床确诊MR患者行18F-FDG PET脑显像,目视观察18 F-FDG PET脑代谢显像中的葡萄糖代谢分布变化状况,分析患者智商低下与PET、磁共振和脑电图等表现的关系.结果 32例MR患者中,19例(19/32,59.38%)PET脑显像异常,均为放射性分布减低,受累部位包括额叶6例(6/19,31.58%)、颞叶15例(15/19,78.95%)、顶叶12例(12/19,63.16%)、枕叶和小脑共4例(4/19,21.05%),其中13例(13/19,68.42%)有2处及2处以上部位受累.结论 多数MR患者的PET脑显像存在代谢异常,且病变部位表现为放射性减低区;PET对诊断MR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PET/MRI研究进展

    作者:王强;王荣福

    近年来,以PET/CT为代表的多模式显像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科研与临床.MRI在多方面优于CT,PET/MRI融合显像可提供分子、形态与功能信息,具有较大潜力,使其成为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研制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若能合理解决,将为分子影像学带来深远影响.

  • 正电子示踪剂在肝细胞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何婷婷

    PET(包括PET/CT)在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而PET显像的核心就是参与体内生物代谢活动的各类正电子示踪剂.本文就目前肝癌研究中正电子示踪剂的应用做简要概述.

  • PET/CT中的CT剂量和质量控制

    作者:张连宇;耿建华

    PET/CT检查中的CT扫描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全身PET/CT检查过程受检者接受的放射剂量中,因CT扫描产生的放射剂量占较大比例.本文对PET/CT检查中PET及CT扫描对放射剂量的贡献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不影响临床对CT图像质量需求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放射剂量,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

  • 基于小波变换的PET/CT图像融合算法研究进展

    作者:李印;左志超;金观桥;苏丹柯

    随着图像融合技术在影像学领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的影像技术及成像设备出现.PET/CT将PET和CT两种模态的医学图像进行融合,优势互补,提高了医师诊断疾病的效率及准确率.小波变换在医学图像融合中有重要作用,基于小波变换的算法使融合后图像的细节更加清晰而易于诊断,已成为近年来医学图像融合领域中研究的重点.本文对基于小波变换的PET/CT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96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