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중국의학영상기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289
  • 国内刊号: 11-188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jmit.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坤成 姜玉新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泪囊移行细胞癌1例

    作者:张德智;李丹;关倬

    患者,男,55岁.两年前右眼溢泪,无脓,曾以"慢性泪囊炎"行左泪道探通术,术后症状好转.一个月后,右泪囊部皮肤红、肿、疼痛,未扪及肿物,诊断为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予以抗生素治疗好转.以后曾反复发作多次,时常伴脓性分泌物等但未予重视,并拒绝做进一步影像检查.均以抗生素治疗或行泪道探通术.近十余天自感内眦部疼痛难忍并可见脓血性分泌物,遂来我院就诊.

  • 肺内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作者:陈华平;汤嘉泉

    患者,女,31岁.反复咳嗽、咯血1年.在外院多次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无效.体查正常.经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咯血发生于月经期.曾在外院三次CT检查,两次肺部见阴影,一次正常.本院CT示:右肺中叶外侧段见一淡薄片状高密度影,大小2.5 cm×3.5 cm,边缘模糊,局部胸膜增厚,气管及主支气管通畅,纵隔及肺门未见肿大淋巴结,胸廓骨骼无破坏(图1).

  • 经阴道超声诊断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作者:江玲;杨顺实

    患者,女,45岁.因周期性尿急、尿频、尿痛1年到我院检查.患者孕2产1,既往月经规律,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并于2007年1月因子宫腺肌症行子宫切除术;术前无腰痛、血尿及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B超检查:子宫已切除,于膀胱左后壁可见一范围约2.8 cm×1.6 cm低凹声光团.

  • 胃壁异位胰腺1例超声表现

    作者:王秀云;杨秀华;张羽;朱武;姜晶

    患者,女,60岁.因胃部不适行胃镜检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另疑胃窦部大弯侧黏膜下占位.患者饮用均匀有回声型造影剂(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500 ml后行超声检查.超声示:胃窦部小弯侧胃壁内可见19 mm×9 mm低回声结节,呈扁圆形,表面光滑,基底较宽;结节表面黏膜光滑连续,结节周围胃壁层次清晰(图1).

    关键词: 异位胰腺
  • 彩超诊断急性右肾动脉主干栓塞1例

    作者:胡亚飞;鄢恋梅;袁洪波

    患者男,67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十余年伴突发右上腹疼痛两天入院,既往确诊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病史,无高血压病史.体征:BP 180/100 mmHg,房颤心律,二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隆隆样杂音,右肾区叩痛明显.

  • 右肺动脉左房瘘1例

    作者:杨霞;黎春雷;杨好意;邱旭光

    患者,男,23岁,因反复咳血5天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胸部CT示右下后纵隔肿瘤样病变就诊.查体:口唇青紫,杵状指,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血常规:RBC 8.29×1012/L,HBG 184.1 g/L.血气Pa 44.8mmHg,SO282.3%,考虑是否合并心脏病,追问病史,患者有家族发绀病史.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例

    作者:韦红星

    患者,男,41岁,无明显诱因间断性头痛1周人院,疼痛以晨间为主,由枕后向眼眶部放射,无呕吐及视力下降,无抽搐.查体正常,无外伤史.曾以偏头痛治疗,效果不佳.影像学检查:右侧颞枕叶深部脑白质侧脑室旁见不规则结节影,边界欠清,周围见大片状水肿区,呈棕榈叶样(指压征);注射对比剂后病灶呈结节状均匀性明显强化(图1~3).MRI诊断:胶质瘤,以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可能性大,不能排除单发转移性肿瘤.

  • 肾脏囊性成熟性畸胎瘤1例

    作者:曹跃勇;邱丽华;唐光才;韩福刚;刘丽莉

    患者,男,42岁.2个月前出现阵发性右上腹疼痛不适,查体发现右上腹一拳头大小包块,质中,无压痛,不能推动.CT平扫:右肾上极见一大小约18 cm×18 cm×20 cm的类圆形占位,以脂肪密度为主,内见软组织密度及团块钙化灶,包膜呈条状及弧形钙化(图1、2).手术:肿块位于右肾上极,为囊实性,囊内为黄白色黏稠液体约600 ml,有大量毛发,囊壁钙化.病理诊断:右肾上极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图3).

  • 原发性棘阿米巴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误诊1例分析

    作者:郭睿;刘铁军;邓奎品

    患者,男,46岁.头痛,伴左侧肢体乏力、抽搐1年余入院.头痛以额顶部持续性胀痛为主,偶伴剧痛,难以忍受.体检: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表现.实验室榆查:白细胞6.7×10 9/L,中性粒细胞0.628,艾滋病抗体及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阴性.腑脊液:压力为250 mmH2O,细胞总数119/μl,红细胞102/μl.结核杆菌细菌培养阴性,脑囊虫试验阴性.

  • 颅内伯基特淋巴瘤18F-FDG显像1例

    作者:郑立春;冯珏;李红梅;张秀梅;王鹏

    患者,女,33岁,近半个月间断出现单一肢体抽动,7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肢体抽搐,伴意识不清,持续约10 rain后自行缓解,无恶心、呕吐、二便失禁等.头颅MRI检查:左额叶大脑镰旁占位,性质待定.为进一步检查于我科行全身18F-FDG代谢显像.患者空腹8 h后,经肘静脉注射18F-FDG 222 MBq,采用GE Infinia h PET/CT仪,全身采集方式,行全身断层显像.显像结果(图1),其T/NT值约为1.4,且高代谢灶周围可见水肿带造成的低摄取环,提示病变恶性可能性大.

  • 右侧输尿管畸形CT与超声表现1例

    作者:余泽辉;梁英魁

    患者女,58岁,间断性血尿10余年,有肉眼血尿,以泌尿系感染对症治疗,症状时有好转,无明显腰痛及下腹胀痛等不适.在我院查体时发现右肾区叩击痛(十),尿红细胞(十十十十).

  • 结节性脂膜炎肺部浸润的CT表现1例

    作者:赵雁鸣;李萍;张在人;刘白鹭;姜慧杰

    患者,男,44岁,间断性发热,伴皮下红斑、结节8个月.发热加重伴胸痛、呼吸困难半个月入院.患者于8个月前因牙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出现发热,高体温达39℃,同时皮下出现红斑结节,结节破溃,时有压痛.近半个月来患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伴全身不适与关节疼痛.查体:双肺散在湿哕音,四肢可见皮下出血点,以双下肢为主.

  • 纵隔内胚窦瘤1例

    作者:辛鹏;马天璇;李德安;张德智

    患者,男,29岁.因"胸闷、右侧胸痛、体位性呼吸困难3周"就诊.自诉不伴发热,无手足无力症状,发病来消瘦明显.体检:右胸廓饱满,右肺肺门区叩诊呈实音,听诊右肺呼吸音略减低,未闻及水泡音及干湿哕音.影像诊断:右前中上纵隔占位,恶性(图1、2).术中见肿瘤位于前中上纵隔,包膜不完整,侵犯心包、右纵隔胸膜,压迫上腔静脉.切开瘤体,分次取出肿瘤组织和受侵部分心包、纵隔胸膜.术后病理报告:内胚窦瘤(图3).

  • 小脑蚓部皮样囊肿并感染1例

    作者:田伟;龚霞蓉;包颜明

    患者,男,1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行走不稳3个月,偶有非喷射性呕吐.查体双下肢活动可,肌力V级.左侧指鼻实验阳性,轮替实验阳性.

  • 梗阻性黄疸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合并胆汁胸膜瘘1例

    作者:刘磊;徐克;王雪薇

    患者,女,67岁,因呼吸困难两个月、皮肤黄染一周于2007年12月3日人院.患者曾于2006年11月凶胆囊癌行胆囊切除术.2007年4月,周身皮肤出现黄染,伴有腹胀、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行CT检查示胆道梗阻,梗阻部位在胆总管中上段,无法行外科手术治疗,遂行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于胆总管内置人10 mm×40 mm国产胆道支架一枚.术后3天患者不适症状明显缓解后出院.

  • 64层螺旋CT诊断磨牙早期根分叉病变的体外猪颌骨模型研究

    作者:徐菁玲;邬海博;王霄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对牙周炎早期根分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猪下颌骨上制备早期根分叉破坏模型,分别用传统X线方法和64层螺旋CT方法进行检查诊断.结果 在早期根分叉破坏状态下,传统X线片无法明确判断出根分叉病变,而64层螺旋CT扫描重建则能够非常明确地看到牙槽骨的病变破坏.结论 使用64层螺旋CT对牙周炎早期根分叉病变有较可靠的诊断价值.

  • 急性血栓法大鼠脑缺血模型不同区域DWI和PWI的演变规律

    作者:尤小芳;赵俊功;李明华;李永东;程英升

    目的 探讨血栓法大鼠脑缺血模型不同区域DWI和PWI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 对成功建立的30只SD大鼠血栓法脑缺血模型在不同时间段进行MRI扫描,分析rADC、rNEI、rTTM和rMSI的变化规律.结果 缺血灶内不同部位均表现为rADC、rNEI、rMSI下降,rTTM延长,中心区较边缘区明显.中心区24 h内rADC无明显变化,24 h后逐渐上升,边缘区rADC于脑缺血后逐渐下降,10 h达低点74%,7 d后逐渐恢复至对侧相应区域水平,中心区与边缘区在脑缺血0.5~4 h、8~24 h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心区和边缘区rNEI变化相仿,分别为17.83%和50.45%,随缺血时间逐渐上升,中心区和边缘区24 h内不同时间均存在差异(P<0.05).缺血后rTTM逐步缩短.缺血3 h内rMSI呈下降改变,随后逐渐升高.不同时间缺血中心区与边缘区rTTM和rMSI均存在交叉重叠.结论 动态观察血栓法脑缺血模型DWI及PWI演变规律,可以更好地了解脑缺血后不同区域的血流及病理生理改变,为溶栓治疗时间窗提供个体化信息.

  • 超微超顺磁氧化铁粒子增强磁共振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蓓;陆建平;何新红;李耀华;吴轶娜

    目的 利用超微超顺磁氧化铁粒子(USPIO)作为巨噬细胞的特异标记物检测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方法 利用内膜损伤+高脂喂养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15只作为实验组,5只正常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对照组,实验动物行MRI平扫后静脉注射对比剂USPIO进行增强MRI扫描,连续跟踪扫描6天.在TOF-2D的MIP图像上观察增强后血管肇的变化,测量血管壁SNR值变化及观察血管腔向积减少百分比值(M).与组织病理对照,评价USPIO检测不稳定斑块的价值.结果 USPIO增强后的TOF-2D的MIP图像血管壁在增强后第4天呈明显充盈缺损影,T2WI序列的血管壁增强后第4天SNR值降至低,较增强前有明显变化(P<0.01);病理证实TOF-2D序列横断向图像血管腔面积减少百分比值(M)与Perl's铁染色区具较好的相关性(y=172.1x+0.6;r=0.78;P<0.05).结论 USPIO增强MRI扫描有助于检测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郑浩;江瑛;余豪;吴静;许晴;王萍;张华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动物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测量不同时期门静脉(PV)及脾静脉(SPV)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 8周时对照组与模型组脂变积分有明显差异(P<0.05),12、16、22周模型组均有明显的脂肪变,12周模型组开始出现PV内径增宽,流速减慢.PV内径与脂变积分呈正相关,PV流速、SPV流速与之呈负相关.门静脉流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超高频多普勒超声町以较敏感地检测NAFLD大鼠不同时期PV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

  • 肾肿瘤血管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秀云;杨秀华;宁晓明;石清涛;张守信

    目的 研究肾肿瘤血管的形态分布,为肾肿瘤影像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2例肾肿瘤,术后肾脏切除标本制作血L管铸犁,使用大体及电子显微镜观察肿瘤血管的形态特征.结果 肾脏肿瘤血管铸型显示肿瘤血管增多、增粗、受压、移位;肿瘤内部血管丰富,且存在动一静脉瘘.结论 肾细胞癌大部分为多血供肿瘤,肿瘤区血管较止常组织发生了明显变化,有自己独特的表现.

  • 64层螺旋CT在不同心率情况下对不同直径冠状动脉测量准确性的评价——心脏体模模拟实验

    作者:陈红;刘斌;赵红;周勇;余永强;廖静敏

    目的 采用Osiris419软件和AW4.2工作站心脏软件包对不同心率情况下心脏体模中不同直径模拟冠状动脉进行测,比较两种测量方法对管腔测量的准确性.方法 运用GE Light Speed 64层螺旋CT,以心脏扫描的模式对心脏动态体模进行扫描.心率设置为0、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105次/min.X线管转速为0.35 s.对所有扫描图像在R-R问期90%进行双扇区重组,对重建网像进行容积重组(VR).第一步,运用Osiris419软件,分别对4.2 mm、2.3 mm、2.0 mm、1.6 mm管径的模拟血管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关于管腔直径的一系列数值.第二步,将心脏体模中的同一组模拟冠状动脉图像在AW4.2工作站上采用CT心脏软件包进行测量,得剑管腔值.结果 随着心率增加,重组图像质量逐渐下降,运用Osiris419软件测得管腔值似有呈递增趋势.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心率对管径为4.2 mm、2.3 mm、2.0 mm、1.6 mm的冠状动脉采用Osiris419软件测量时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AW4.2工作站心脏分析软件包进行管腔直径的测量时,其测量值受心率的影响较大,数据无规律性,数据的差距较大.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心率对管径为4.2 mm管腔应用心脏软件包测量时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372),心率对管径为2.3 mm、2.0mm、1.6 mm的管腔测量时的影响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0).将Osiris419软件与AW4.2工作站的心脏软件包中的测量方法测得的管腔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二种测晕方法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8,P=0.000).Osiris419软件测量较AW4.2工作站的心脏软件包中的测量准确性好.结论 采用Osiris419软件评价心脏动态体模中不同管腔时,其测量值受心率影响较小,可较准确的测量管腔直径,更具有客观性,能够为临床的应用和某础研究提供帮助.运用Aw4.2工作站的心脏分析软件包进行管腔直径的测量时,受心率的影响较大,其测量缺乏准确性.

  • Gd-DTPA标记骨髓间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模型中的磁共振示踪研究

    作者:邓宇斌;毕小彬;沈君;甘丹卉;刘宇;叶美红

    目的 探讨用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d-DTPA)标记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用于细胞示踪的可行性.方法 用jetPEITM-FluoF结合Gd-DTPA形成顺磁性颗粒,标记MSCs,电镜观察标记情况,并用MTT法测定标记细胞的活力.对标记的细胞进行体外和大鼠脊髓内磁共振成像(MRI).结果 Gd-DTPA可高效标记MSCs,同时对MSCs生长无影响.体外及MSCs移植大鼠脊髓损伤模型MRI T1wI均显示,标记细胞呈高信号强度.结论 Gd-DTPA成功标记的MSCs在体外和大鼠脊髓组织内均可检测到明显的MRI信号强度改变.Gd-DTPA可以用于MSCs标记的MRI示踪.

  • 聚酯纤维部分覆膜血管内支架兔主动脉内置入及其与主动脉壁间组织学愈合的实验研究

    作者:钟红珊;徐克;刘屹;松井修

    目的 建立小型动物兔主动脉内聚酯纤维部分覆膜支架微创置入的动物模型并研究覆膜支架置入后聚酯纤维覆膜材料与兔主动脉壁间的组织学愈合.方法 应用6F血管长鞘为输送系统,在12只雄性日本大白兔主动脉中分别置入3枚聚酯纤维部分覆膜支架.2周时进行主动脉造影随访支架位置及主动脉通畅情况,然后处死摘取带覆膜支架处主动脉分别进行大体观察和显微镜下组织学观察与分析.结果 部分覆膜聚酯纤维支架兔主动脉内置入术技术成功率为83.3%(10/12).处死后大体观察未见覆膜支架移位,剖开动脉壁可见聚酯纤维部分覆膜支架的金属支架部分及聚酯纤维织物部分均被新生发亮的组织覆盖.血管腔内未见明显的大块血栓形成.显微镜下组织学观察见聚酯纤维覆膜材料与动脉壁间有不连续的新生内膜形成.在新生组织的血管腔侧可见不连续的内皮化.吞噬了聚酯纤维的异物巨细胞和巨噬细胞提示存在与覆膜材料相关的炎症反应.结论 聚酯纤维部分覆膜血管内支架可被安全,成功地应用微创介入技术置入体型较小的兔降主动脉内,聚酯纤维覆膜材料与兔主动脉壁间组织愈合情况良好.

  • 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的MR成像研究

    作者:有慧;冯逢;刘剑锋;王剑;倪道凤;胡凌;郑福玲;孙宏毅;陈珺;金征宇

    目的 研究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的MR影像表现.方法 28例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行MRI检查,观察嗅球、嗅束、皮层损伤情况及测晕嗅球体积,与15例年龄匹配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结果 17例原发外伤部位为后枕部.损伤的表现主要为软化灶和慢性期出血改变.损伤部位常见于额叶皮层(92.9%)、嗅球嗅束(82.1%)和颞叶(42.9%).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嗅球体积小于正常志愿者(P<0.05).结论 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的常见影像学表现足额叶底部、嗅球嗅束和颞叶的软化灶、慢性期出血改变.MRI是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的一种必要的补充诊断手段.

  • 两种不同弛豫率钆对比剂在脑转移瘤中的磁共振对比研究

    作者:刘红军;梁长虹;黄飚;刘辉;王广谊;郑君惠

    目的 对比研究钆贝葡胺(Gd-BOPTA)与钆喷酸葡胺(Gd-DTPA)在磁共振增强榆查中对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第一部分:同顾性分析40例无颅内疾患成人MR增强图像资料,其中20例应用钆贝葡胺,另20例应用钆喷酸葡胺,均使用标准剂量(0.1 mmol/kg体重),两组年龄、体重相匹配,比较两组下鼻甲与正常脑白质的对比噪声比.第二部分:10例临床诊断为脑转移瘤患者间隔24~48小时分别用标准剂量(0.1 mmol/kg体重)钆贝葡胺与钆喷酸葡胺行磁共振增强检查,比较二者对转移瘤的显示情况及病灶与对侧正常脑白质的对比噪声比.结果 第一部分:钆贝葡胺组下鼻甲与正常脑白质的对比噪声比(36/6±11.9)高于钆喷酸葡胺组(25.6士8.1),P=0.002.第二部分:10例脑转移瘤中有3例钆贝葡胺增强检查比钆喷酸葡胺增强榆查多榆出一小病灶;5例钆贝葡胺比钆喷酸葡胺对病灶强化更明显;另2例两者无明显差别.钆贝葡胺与钆喷酸葡胺增强后病灶与对侧正常脑白质的平均对比噪声比前者(22.5±10.5)明显高于后者(12.0±6.4),P<0.009.结论 同等剂量条件下,使用钆贝葡胺行MR增强检查不仅使脑转移瘤显示更清晰,对比更明显,而且能提高隐匿性病灶的检出率,改善临床治疗方案.

  • 颞叶癫痫患者的颞干MR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作者:张泉;张云亭;冯凯琳;张敬;李威;张权

    目的 探讨颞叶癫痫(TLE)患者颞干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的变化特点,并评价颞于DTI测量在TLE病灶定侧诊断中的辅助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的42例发作间期TLE患者和32例正常志愿者行常规MRI和DTI检查,定量测量双侧颞干的平均扩散系数(DCavg)、部分各向异性(FA)、1-容积比(1-VR)和相对各向异性(RA)值并进行统计.结果 正常人双侧颞于之间的颞干DTI参数(DCavg、FA、1-VR和RA)均无显著性差异.TLE患者患侧颞干DCavg高于对侧颞干及正常人,而对侧颞干DCavg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患侧、对侧、正常人三组间FA、1-VR和RA存在显著性差异(患侧<对侧<正常人,P<0.001).发作间期患者的颞于DTI参数值对TLE的定侧诊断准确率为71.4%(30/42).结论 TLE患者的颞干扩散运动变化有助于TLE的定侧诊断和对TLE继发白质损伤的认识.

  • 多层螺旋CT:评估心肌活性

    作者:范强;张兆琪

    心肌梗死后心肌活性的诊断是为了评估患者心肌坏死的范围以及进行血运重建后梗死心肌功能恢复的可能性.MR作为心肌活性的诊断方法,日臻完善,新的研究表明,由于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MR技术已成为评价心肌活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并已经应用到临床实践之中.近年来多层螺旋CT(MSCT)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评估心肌活性成为可能.首过灌注显示微血管阻塞,延迟增强可直接显示坏死心肌和瘢痕组织.通过判断坏死心肌延迟增强后的透壁程度,能够提供有关患者心肌活性及预后的信息.多层螺旋CT不仅能够全面提供心肌梗死后心脏解剖、形态及功能综合评价的信息,而且可能提供心肌灌注和心肌活性等信息,因此MSCT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作为一种极具有潜力的评价心肌活件的方法之一.

  • 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后处理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田晓迪;聂生东;钱黎俊;陈兆学;陈增爱;许建荣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一种可由各组织磁敏感性差异而产生图像对比,进而可对各组织显影的新技术.与传统磁共振成像方式相比,SWI在静脉显影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应用于脑肿瘤,脑出血或其他有静脉参与的病灶研究,从而有效改善对这些疾病的诊断.要利用SWI显示清晰的静脉血管影像需要进行复杂的图像后处理.本文对SWI技术、临床应用和与之相关的图像后处理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 基于磁共振图像的脑皮层厚度测量方法

    作者:吕彬;何晖光;赵明昌;吕科;张志强;卢光明

    基于磁共振图像的脑皮层厚度测量方法,是在图像处理的基础上对脑灰质组织结构进行活体定量估计的一种新的技术.本文介绍了脑皮层厚度测量与分析方法的基本流程,并将现有几种流行的测量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后比较分析了这些算法的测量精度和运行速度.

  • 超声造影引导肝脾脏外伤的微创止血治疗

    作者:李文秀;唐杰;吕发勤;张惠琴;罗渝昆;汪伟;黎檀实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引导肝脾脏外伤止血剂联合注射微创止血治疗的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超声造影及CT的诊断结果,依据AAST分级标准,对损伤程度为Ⅲ~Ⅳ级,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行超声造影引导下微创止血治疗.结果 10例外伤病人,脾外伤6例,肝外伤4例(合并肾损伤2例);10例病人均成功在超声造影引导下进行了肝脾脏的微创止血治疗.结论 超声造影引导肝脾脏的微创止血治疗对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可实现安全、有效的止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本文初步探讨了肝脾脏外伤微创治疗的新方法.

  • 肝脓肿的超声造影特点

    作者:夏宇;姜玉新;戴晴;吕珂;高嫔;张缙熙

    目的 探讨肝脓肿的超声造影特点.方法 对16例16个穿刺病理或抗感染治疗随访证实的肝脓肿进行超声造影,并分析其造影表现与特征.结果 16个肝脓肿常规超声表现:中高回声伴低回声晕环1例(1/16,6.3%)、不均匀中高回声7例(7/16,43.7%)、低回声伴高回声晕环7例(7/16,43.7%)、边界不清低回声1例(1/16,6.3%);超声造影表现为病灶周边肝实质轻度增强者1例(1/16,6.3%),病灶呈蜂窝状增强、内见多个无增强Ⅸ者7例(7/16,43.7%),脓肿壁增强、但内部无增强者7例(7/16,43.7%),病灶轻度增强者1例(1/16,6.3%).2个病灶(2/16,12.5%)动脉期显示出肝段一过性增强征象.超声造影前16个病灶常规超声诊断正确者11个,4个病灶未能确定,1个病灶误诊;超声造影后16个病灶15个诊断止确,1个病灶误诊.结论 肝脓肿超声造影特点具有多样性,超卢造影对于常规超声不能确诊的肝脓肿诊断有一定帮助.

  • 低场MR化学位移成像在肝脏病变的应用及与CT对照分析

    作者:邓生德;魏铭;柴瑾;郑生喜;巴志霞;张丽萍;燕丽红;燕小梅

    目的 探讨低场MR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肝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0.3T开放式MRI系统,对21例伴有脂肪变性的原发性肝细胞痛和经CT确诊的31例特殊肝脂肪变性病例进行常规MR和屏气化学位移成像,并与CT对照分析.结果 所有病变的脂肪变性区在反相位(OP)像上信号强度均较同相位(IP)有明显降低,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结论 只要技术应用得当,低场MR同样可以取得符合诊断要求的IP和OP图像,对诊断肝脂肪变性和确定肝脏病变内是否含有脂肪成分有显著价值.

  • 血管造影和栓塞在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高健;金龙;陈雷;杜湘珂

    目的 探讨血管造影和栓塞在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2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阳性血管造影表现,和6例栓塞治疗的经验.结果 21例血管造影有阳性发现的病例当中,动静脉畸形、血管发育不良9例,小肠占位3例,Dieulafoy病2例,PTCD术后胆道出血2例,小肠吻合几出血、溃疡性结肠炎、Meckel憩室出血、结节性多动脉炎、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假性动脉瘤各1例,21例中表现为造影剂外溢的5例(23%).6例行栓塞治疗的患者均成功止血,随访1~13个月,未发生缺血坏死并发症.结论 在消化道出血诊治中,血管造影和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多排螺旋CT表现

    作者:赵丽琴;贺文

    目的 应用多排螺旋CT门静脉成像技术研究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侧支循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多排螺旋CT门静脉成像图像,研究其胃静脉曲张的部位、形态及侧支循环特点.结果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胃静脉曲张以孤立型胃静脉曲张多见(88.89%),形态为多纡曲状(88.89%),胃周静脉以胃网膜静脉曲张为特征(100%).结论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在多排螺旋CT门静脉成像上可表现出相应的特征,具有很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 MSCTA与DSA对肝动脉解剖变异成像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冲;康洁;闰文升;贾丽英;张俊玲;段胜

    目的 与数宁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显示肝动脉解剖变异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38例肝动脉MSCTA和DSA检查资料,对两者肝动脉显影质量进行分级比对;分析评估MSC-TA和DSA显示肝动脉起源、分支走行情况,并根据Michels分型标准进行解剖变异分型.结果 MSCTA和DSA两种检查手段对肝叶、肝段动脉显像有很好的一致性,对段以下的肝动脉分支显示,DSA优于MSCTA;综合对比分析,MSCTA和DSA检出正常肝动脉86例,占62.3%;变异肝动脉52例,变异率为37.7%,其中非Micheles分型的少见变异7例,占5.1%.两者显示肝动脉解剖变异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DSA对比研究,MSCTA能对肝动脉解剖变异正确评估,可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和肝脏外科手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对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研究

    作者:郭成伟;全显跃;方驰华;项楠;梁文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对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诊断价值.方法 正常者30例、肝硬化患者27例,行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检查,容积数据采用大强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法(VR)及多平面重组法(MPR)三维重建,观察门静脉高压肝内门静脉、属支及侧支循环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64层螺旋CT 门静脉造影能准确显示侧支循环分布范围、初步评估病变程度;门静脉高压症组门静脉属支管径显著大于正常组(P=0.000);肝功能对于其管径改变无显著影响(P值分别为0.343,0.778、0.367、0.370);脾/胃肾静脉分流的存在对门静脉直径有影响(P=0.000);脾静脉与胃左静脉共同分担门静脉压力及参与胃脾区高压形成,两者直径呈正相关性(r=0.653,P=0.000);64层螺旋CT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胃镜诊断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832).结论 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能够多角度、立体观察侧支循环情况,对预测其并发症、于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孟祥;高剑波;赵青霞;孙燕;杨学华;张岩;周志刚;郭华;岳松伟;丁昌懋

    目的 对比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病人的影像学差异,探讨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45例AIDS合并肺结核病人进行影像学检查,其中胸部平片及CT检查7例,单纯CT检查38例,其中8例加做高分辨率CT(HRCT)扫描,4例加做增强扫描.单纯肺结核50例病人均有CT扫描.对合并肿块或纵隔可疑淋巴结结核病人行增强扫描.扫描结果根据发病部位、范围及病变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变部位及范围对比:病变累及双肺、病变累及两叶和两叶以上、病变仅累及肺基底部或(和)前部(舌叶、中叶、上叶前段)组间的出现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性质特点对比: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阴影、多发结节影、胸内淋巴结结核、胸腔积液出现率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片实变影内多发空洞出现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2,P=0.040).两组患者年龄及CD4 T细胞数检测结果对比:年龄比较差异无统汁学意义(t=1.797,P=0.076);45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中位数为41/mm<'3>,3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CD4 T细胞中位数为244/mm<'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7.000,P<0.001).结论 AIDS合并肺结核的胸部X线影像学表现由于CD4 T细胞数减少而不典型.AIDS病人胸部呈多肺叶浸润,不典型部位(肺基底部或前部)亦常被侵犯,多发斑片或大片状实变阴影、多发结节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大片实

  • 肺撕裂伤的CT诊断及分型

    作者:于武江

    目的 分析肺撕裂伤的CT特征并探讨其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肺撕裂伤的CT表现.结果 22例肺撕裂伤患者累及32侧,共54个病灶,大多数位于肺的背部,靠近或紧贴胸膜,可单发或多发.CT表现为高密度的肺内血肿,含气囊腔或液气囊腔."银环征"及"杯中乳液征"为肺撕裂伤的特征性表现.结论 螺旋CT检查可早期显示肺撕裂伤,其诊断价值明显优于传统X线检查.

  •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对易损斑块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季红;姜铁民;李玉明;陈少伯;梁国庆;刘军翔;罗涛

    目的 通过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技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行实时分析.探讨易损斑块的性质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 对16名ACS患者冠脉进行IVUS-VH研究,与15名SA患者比较,分析两者斑块的性质及其与临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CS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SA患者(P<0.05),斑块组成以纤维脂肪组织和坏死成分为主,而SA患者斑块纤维成分和钙化成分较高.两组中纤维脂肪组织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呈正相关(r=0.08,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r=-0.06,P<0.05).结论 通过IVUS-VH发现,ACS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SA患者,且斑块成分不同,与临床血脂水平具有相关性.

  • 肥厚性心肌病心肌功能及收缩同步性斑点追踪显像评价

    作者:房芳;李治安;赵映;杨娅;栾姝蓉;裴金凤;孙琳;刘文旭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射血分数(EF)正常的肥厚性心肌病(HCM)心肌应变及收缩同步性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左室流出道梗阻对于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 HCM组(n=34)和正常对照组(n=30)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静息状态下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将HCM组分为梗阻型(n=15)和非梗阻型(n=19).采用STI技术测量患者径向(RS)、圆周方向(CS)、纵向(LS)、横向应变(TS)幅度以及左心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室间隔、左室后壁到达径向峰值应变的时间差值(SPWPSD).结果 HCM组与正常组相比EF值无明显差异,但各种应变均显著降低,SPWPSD升高.分组资料表明梗阻型患者较非梗阻型应变进一步降低,不同步性高于非梗阻型患者.结论 HCM早期即可出现心肌变形能力下降及收缩不同步,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加剧上述变化.

  •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李丽霞;王捷;杜凤和

    目的 探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非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5例.其中25例除外冠心病者为对照组,冠脉造影证实左前降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50例,依据狭窄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重三组.所有入选者在行冠脉造影检查前行前降支供血相关室壁节段(即左室前壁、前间隔)心肌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查,测量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峰速度(VA)以及舒张早晚期速度比值(VE/VA)等速度指标,并分别比较结果.结果 随着冠脉狭窄程度加重,大部分前降支供血节段心肌的VS、VE和VE/VA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逐渐下降.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对VS判断前降支中重度狭窄的价值进行分析发现,对于前壁基底段,以V<,S>≤7.5 cm/s为诊断标准,诊断准确性较高,其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97%;在前间壁基底段以VS≤7.0 cm/s作为标准,诊断的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92%,诊断的准确性也高.结论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病变的诊断有肯定的价值.同时建议,在前壁、前间壁基底段以VS≤7.0 cm/s作为前降支可能存在中度以上狭窄性病变的判断依据.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原发性肿瘤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莉;宋秀珍;谢德轩

    目的 研究心脏原发性肿瘤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规律性.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在心脏各切面观察心脏内部结构改变、肿瘤所在心腔内的部位、形态、大小及运动状况;而后肩动CDFI观察各心腔内血流信号变化;并将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相对照.结果 根据超声心动图特征对101例心脏肿瘤全部做出正确诊断,与术后病理符合率为93.07%.结论 心脏原发性肿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规律性明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原发性肿瘤有特异性诊断价值,是诊断心脏原发性肿瘤实时、简便、快捷及准确的检查手段.

  • 多层螺旋CT对法洛四联症及其伴发畸形的诊断

    作者:刘军;王荣品;阎兴治;王楠竹;潘渝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心脏、血管成像技术对法洛四联症(TOF)及其伴发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3例经手术证实的TOF的MSCT资料,并与经胸心脏二维超声(TTE)结果比较.结果 MSCT及TTE对TOF四个基本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8%及94.6%,对于肺动脉分支及其他伴发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2%(20/21)及23.8%(5/21).结论 MSCT客观清晰地显示TOF的病理解剖形态,且显示肺动脉分支及伴发畸形明显优于TTE,对指导外科手术及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右室功能

    作者:刘红云;邓又斌;周鸿敏;昌盛;陈忠华;常青;黎春雷;潘铁成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移植心脏右室游离壁峰值应变、应变率、速度及位移,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右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9例心脏移植受者共进行55次超声检查;54例正常人作为对照.记录心尖四腔切面的高频二维图像,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右室游离壁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速度、位移以及舒张早期、心房收缩期峰值应变率、速度.结果 无排异反应及急性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与正常人相比,右室游离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速度、位移以及舒张早期、心房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和速度均显著降低(P<0.05).急性排异反应与无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相比,反映右室游离壁各节段收缩功能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速度及位移均有下降趋势,但仅中间段和心尖段收缩期峰值位移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舒张功能的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应变率、速度各指标中,急性排异组各节段舒张早期的峰值应变率均较无排异组显著降低(P<0.05),各节段舒张早期的峰值速度以及心尖段心房收缩期峰值速度均与无排异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于快速准确评价移植心脏右室功能,在排异反应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明亮;董光;耿海;季乐新;王琦;张涛;殷月慧;王文刚;褚玉静

    目的 评价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分析2007年7月-11月间32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56.2岁)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探讨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 32例中,DSCT显示的冠状动脉直径≥1.5 mm的节段有436个,431个冠脉节段可以进行评估,可评估率为98.85%.DSCT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99.17%(119/120),特异性:97.43%(303/311),阳性预测值:93.70%(119/127),阴性预测值:99.67%(303/304).对于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的准确率为95.00%.配对X<'2>检验结果说明DSCT和CAG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77).同时,Kappa一致性检验说明DSCT和CAG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分级方面存在一致性(k=0.930).结论 DSCT对检出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高,可作为高危人群冠心病筛查的首选方法.

  • 法洛四联症左心功能的MRI研究

    作者:朱娟;李葆青;黄仲奎

    目的 研究MRI心功能测定技术评价法洛四联症(TOF)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MRI测量30例TOF患者手术前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射血分数(LVEF)和心输出量(LVCO),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MRI与超卢心动图(ECG)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TOF组LVEDV低于正常埘照组(P<0.05),LVEF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RI测量的LVEF、LVEDV与ECG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LVEDV>=0.52,P<0.05;r<,LVEF>=0.54,P<0.05).TOF根治术后LVEDV,LVCO较术前明显增大.结论 MRI心功能测定技术可作为评价法洛四联症手术前后心室功能改变的可靠方法,对评估TOF患者手术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11~14孕周胎儿颅脑横切面筛查主要颅脑畸形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慧芳;林琪;熊奕;刘涛;臧玲

    目的 探讨11~14孕周胎儿颅脑横切面筛查主要颅脑畸形的临床价值,提高检杏的诊断率.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6月共4985例孕妇进行11~14孕周超声检查,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和观察胎儿主要形态结构,重点观察胎儿颅脑横切面.结果 11~14孕周超声共诊断14例主要颅脑畸形,颅盖缺失9例,全前脑2例,脑膨出3例,均引产证实;漏诊7例主要颅脑畸形,颅盖缺失3例,全前脑2例,脑膨出2例,于中孕期超声系统筛查诊断并引产证实.结论 超声能在11~14孕周筛查主要颅脑畸形.胎儿颅脑横切面观察卵圆形的颅骨光环、脑中线、侧脑室及蝴蝶形的脉络膜是诊断的关键.规范的培训将增加胎儿颅腩畸形的检出率.

  • 心电图调制电流对有波动心率的心脏CT扫描曝光剂量及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殷焱;陈洁;柴伟明;华佳;沈云;许建荣

    目的 利用心脏体模评估16层螺旋CT心脏扫描时的心率波动,开启或关闭心电图调制电流技术以及不同的心电图调制电流技术对图像质量是否有影响,并判断心电图调制电流技术是否能有效降低曝光剂量.方法 将跳动的心脏模具设定为60 bpm基础心率,并根据不同的心率波动情况分为6组,关闭心电图调制电流对心脏模具进行心脏扫描.扫描同时记录各扫描序列的曝光剂量,在采集到的图像中选取中心球囊结构均匀的部位,测量该部位的CT值及背景部位CT值的差值,并分别记录图像测量部位的标准差值(s值),然后根据二维及三维图像质量情况进行分级分析;随后开启心电图调制电流,分4组采用不同的心电图调制电流参数进行心脏CT扫描,分别重复上述扫描并记录曝光剂量,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相同测量和记录.将5次扫描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心率波动情况下,5组图像的CT值差值及s值分别经检验证明图像信噪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二维图像及三维图像质量经检验证明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心电图调制开启时比关闭时曝光剂量有明显减低,并且不同设置的心电图调制电流在曝光剂量的比较中也存在明

  • TRICKS技术在四肢肌肉骨骼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岳云龙;金延方;郭劲松;李滨;孙莹

    目的 研究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显像技术(TRICKS)在四肢肌肉骨骼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四肢肌肉骨骼肿瘤行常规平扫,注入对比剂后应用TRICKS技术行动态血管造影,后行常规增强扫描,分析全部病例的图像质量和病变显示情况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TRICKS检查,TRICKS图像动态显示了动静脉的充盈情况和动脉结构.定性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结论 TRICKS技术操作简单,能够在不影响常规增强扫描的情况下动态的观察血管情况,可以作为四肢骨骼软组织肿瘤MR检查的常规序列.

  • 骨质软化症中骨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作者:田小丽;蔡跃增;李景学

    目的 探讨代谢性及内分泌性骨病所致骨质软化中假骨折、真骨折和衰竭骨折的成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X线平片上具有骨质软化表现的病人36例,进行骨结构及骨密度的影像学分析.对18例出现骨折的病人进行骨折分类.对6例平片发现有假骨折线的病人行局部薄层CT扫描.对1例双侧耻骨上、下支有假骨折线的病人进行了6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弯曲变形和骨密度异常.骨密度异常包括骨密度减低和骨密度增高.18例出现骨折线的病例中13例诊为假骨折,3例为真骨折,2例为衰竭骨折.6例有假骨折病人行局部薄层CT扫描并三维重建,显示假骨折线走行较平片更加清晰.一例双侧耻骨上、下支出现假骨折的病人经治疗6年后假骨折线消失.结论 在代谢性及内分泌性骨质软化症中出现的骨折线可以是假骨折、真骨折和衰竭骨折,归纳并提出了这三种骨折的诊断标准,薄层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更准确地显示假骨折线.假骨折线可以作为监测病情发展情况的指标之一.

  • 重视运动医学影像学的研究,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作者:屈辉;程克斌

    运动和过度活动就会造成骨骼,肌肉和关节软骨的损伤.用医学的方法研究运动和人类生命的关系,并用以指导治疗疾病,称为运动医学.检查和评价运动损伤的影像学称为运动医学影像学.运动医学是骨科发展快的一个分支,因此运动医学影像学也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骨骼肌肉影像学分支.

  • 中国女子柔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3.0T MR影像分析

    作者:潘诗农;李忠云;孙鹤;陈志安;刘永福;廖伟;吴振华;郭启勇

    目的 通过分析中国女子柔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3.0T MR影像学改变,探讨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特征.方法 本研究收集10例女子柔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病例,平均年龄22岁,平均接受柔道训练8年.全部病例均行3T MR膝关节检查,应用膝关节专用线圈,行斜矢状位T1WI,T2WI,质子密度抑脂序列,和横断面、冠状面T2wI序列扫描,回顾性分析膝关节损伤情况.结果 ①半月板损伤:8例(8/10)内侧半月板后角Ⅲ度损伤,8例(8/10)外侧半月板前角Ⅲ度损伤,5例(5/10)外侧半月板后角Ⅲ度损伤;②韧带损伤:2例(2/10)前交叉韧带断裂,7例(7/10)内侧副韧带Ⅱ度损伤,2例(2/10)内侧副韧带Ⅲ度断裂损伤;3例(3/10)外侧副韧带断裂,3例(3/10)胭肌腱断裂;1例(1/10)髌韧带断裂,3例髌腱炎(3/10);③软骨损伤:8例(8/10)髌骨软骨Ⅲ度损伤,1例(1/10)髌骨软骨Ⅳ度损伤;④骨质改变:3例(3/10)骨折分别位于髌骨上极、胫骨平台塌陷骨折、胫骨前交义韧带止点骨折,4例(4/10)骨挫伤;⑤关节积液:10例(10/10)均表现为关节囊内的长T1长T2信号影,其中1例(1/10)患者为关节积血.结论 3.0T MRI能够佳地显示女子柔道运动员膝关节多发运动损伤、急慢性损伤,十分有益于指导柔道运动员膝关节功能保护和损伤康复、治疗.

  • 股骨髋臼撞击症的X线表现分析

    作者:宋国勇;李石玲;赵建;郭智萍;张伟;卢军丽

    目的 通过观察分析确诊为股骨髋臼撞击症的髋关节的X线表现,找出其影像特点.方法 对42例股骨髋臼撞击症的44个髋关节的X线平片进行分析、测量,并与5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44个髋关节和50例对照组在CE角、Sharp角、颈于角和头臼指数的对比中无明显差异,股骨髋臼撞击症分两型,杵型16个,臼型28个.股骨髋臼撞击症的x线征象包括:股骨头颈交界处畸形、髋臼上缘增生、髋臼缘变尖和碎裂、深髋臼等.杵型和臼型的比较中发现CE角和颌十角有明显差异.结论 股骨头颈交界处的畸形和髋臼的异常形态是股骨髋臼撞击症诊断的主要征象,CE角和颈干角测晕数值异常、其他退行变的异常影像表现足诊断股骨髋臼撞击症的参考征象.

  •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3D MRI诊断价值

    作者:邓军;梁碧玲;陈健宇;钟镜联;宋玲玲

    目的 评价3D MRI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膝关节损伤拟行关节镜检查的病人行术前MRI扫描,46只患膝在常规MRI序列完成后加扫3D MRI序列.在不知道病人信息和病史的情况下先评估常规MR图像,然后评估3D MR图像.评估内容限于ACL完整或撕裂的表现.后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准,分别计算常规MRI和3D MRI诊断ACI.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常规MRI诊断A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0%、95.2%和93.5%;3D MRI诊断A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0%、100%和97.8%.结论 3DMRI可以提高前交义韧带损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 肌肉损伤的MRI表现

    作者:闫东;张景秀;张晶;刘薇;屈辉;程晓光

    目的 分析肌肉损伤的MRI表现.方法 收集我院15例临床怀疑有肌肉损伤的患者MRI资料,其中7例有随访;由两位副主任医师叫顾性对MR图像的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13例(87%)发牛在下肢;有5例为肌肉拉伤,T1wI上呈等信号,T2WI、STIR或frFSE FS上则表现为线状或片状的高信号区;10例为肌肉血肿,所有患者在T2WI、STIR或frFSE FS上都表现为高信号,T1WI上3例为低信号,3例为等信号,其余4例为不均匀的稍高或高信号.结论 MRI足肌肉损伤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肩部撞击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和影像学表现

    作者:张芳;屈辉

    肩部撞击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的一组疾病,以肩袖、肱二头肌肌腱等结构的炎症及损伤为主要病理改变.广义的肩部撞击综合征包括肩峰下撞击、喙突下撞击和内撞击三型,对其发生机制尚存在争议,本文就肩部撞击的发生机制和影像学表现进行综述.

  • 芭蕾舞学员耻骨联合骨软骨炎的CT诊断

    作者:高树明;兰燕;霍志毅;顾金祥;吴冰;屈辉

    目的 分析芭蕾舞学员耻骨联合骨软骨炎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24例芭蕾舞学员行骨盆常规螺旋CT扫描,测量其耻骨联合宽度并观察分析耻骨联合骨质改变及其稳定性.结果 24例芭蕾舞学员耻骨联合间隙2~7 mm,平均4.37 mm,10例可见耻骨联合间隙不同程度增宽.24例均有一侧或双侧耻骨联合骨缘骨质改变;14例存在轻度局限性骨质致密,20例存在锯齿状或鼠咬状骨质破坏,13例存在小片状骨块游离或蒂状小骨块.10例存在耻骨联合稳定性欠佳,休息体伉耻骨联合上缘左右相差2~4 mm.结论 多排螺旋CT对早期诊断耻骨联合骨软骨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对于指导芭蕾舞学员正确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