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중국의학영상기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289
  • 国内刊号: 11-188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jmit.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坤成 姜玉新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肿瘤血管生成和肺癌及其影像学的联系

    作者:陈雁;周纯武;刘玉清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决定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因素除了病理分型、TNM分期以外,肿瘤的血管生成情况对预后也有较大影响。许多学者认为肿瘤血管生成(tumor angiogenesis)与肺癌的生物学行为间存在密切的关系。1 肿瘤血管生成 众所周知,任何肿瘤的组织结构均可分为实质与间质两部分。肿瘤实质即肿瘤细胞,为具有特征性的部分;间质即肿瘤的支架部分(结缔组织和其中的血管、淋巴管等),供给肿瘤营养,运走其代谢产物,为肿瘤与机体之间联系的桥梁。

  • 超声造影剂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

    作者:顾蔚蓉;张珏华;丰有吉

    超声造影剂早由Granmiak[1]于1968年首次报道,迄今,关于超声造影剂的使用和研究已持续了30余年。期间,已有多种物质被用作超声造影剂,包括水溶液、乳剂、混悬液及气体微泡等[2]。 Fink[3]曾使用脂质乳剂以期能产生与脂肪浸润肝脏相同的效果从而增强组织的回声,但未能使背向散射(backscatter)增强,原因可能在于达到脂肪浸润致组织回声增强效果所需的脂质乳剂量很高,因此所致的毒性相应增加,从而限制了其应用。

  • 急性脑梗塞早期CT、MRI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林顺发;彭仁罗

    众所周知,急性脑梗塞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大面积脑梗塞症状重,致死、致残率高,早期溶栓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如何在脑组织缺血后出现不可逆损害之前作出影像学诊断,一直是医学界重点研究课题,现就近年来有关急性脑梗塞早期CT、MRI诊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弥漫型脂肪肝的假肿瘤征CT诊断

    作者:胡荣剑;王妍焱;丁汉军;胡小芳;潘继戍

    目的研究弥漫型脂肪肝中残留的局灶性正常密度的肝组织(FSA)的CT特征,并讨论它与肝肿瘤的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弥漫型脂肪肝(包括肿瘤患者8例)中共24个FSA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3例作了肝穿刺活检,其余病例均经过B超或CT追踪复查1~3年,FSA大小及形状无明显变化。结果多数FSA呈典型CT表现。CT正确诊断FSA20例和误诊FSA4例,其中3例FSA的部位及形态不典型呈结节状,境界清楚,位于肝Ⅱ段和Ⅷ段,动脉期强化明显,延迟期稍有强化。结论弥漫型脂肪肝中的典型FSA,CT可以正确诊断;少数不典型FSA者,CT诊断较困难,必要时肝穿刺活检。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玉英;唐杰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17例怀疑前列腺癌(PCA)的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对208例受检者进行随访。结果在随访的208例受检者中经病理证实PCA63例,前列腺上皮内肿瘤(PIN)23例,前列腺增生(BPH)99例,鳞状上皮化生2例,不典型增生2例,炎症16例(急性3例,慢性13例),前列腺肉瘤3例,Wegener肉芽肿1例。在63例PCA中,12例癌肿大径线≤1.0 cm,38例癌肿大径线在1.1~6.6 cm,13例患者声像图检查未显示前列腺占位性病变。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PCA的有效检查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脾分叶遗迹超声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付蕴韵;温景庆;张冬梅;张浩

    脾分叶遗迹是原始分叶状脾脏在出生后的部分存留,文献报道很少,超声检查有特殊表现,我们对脾分叶遗迹的认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1999年2月至1999年12月的日常超声检查病人及体检人员1000例,其中男581例,女419例,年龄7~74岁,平均年龄38岁。使用美国产Auceson XP1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4MHz。检查时受检者平卧位或右侧卧位,充分暴露腹部,涂耦合剂后探头在左季肋部进行仔细扫查。若显示不清可饮水500~800 ml,注意脾脏内部结构及周邻关系,随呼吸活动度等。发现自膈面脾包膜伸向脾门的线样强回声,做好出现部位,线样回声两侧大小,回声强弱比较等记录,并结合临床分析。

  • 桥-延脑皮质脊髓束受累在儿童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肖江喜;杨开颜;蒋学祥;王宵英;高玉洁

    目的估价桥-延脑皮质脊髓束受累在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的影像诊断上的特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生化证实的ALD病例共15例,观察皮质脊髓束受累的情况,同时对照分析14例其它脑白质病的皮质脊髓束受累的情况。结果 15例ALD中有12例(80%)的桥-延脑皮质脊髓束受累,而对照组14例均未受累及桥-延脑皮质脊髓束(P<0.05),其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80%;9例(60%)ALD累及中脑皮质脊髓束,对照组有4例(28.6%)累及中脑皮质脊髓束(P>0.05);ALD有4例(26.7%)累及内囊后肢前部,对照组有6例(42.8%)(P>0.05);两组均未累及放射冠。结论 ALD常累及桥-延脑皮质脊髓束,而其它脑白质病少见,桥-延脑皮质脊髓束受累是ALD的诊断和鉴别的有价值的征象。

  • 胰腺回声增强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星

    目的探讨胰腺回声对某些常见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74例胰腺回声增强病人的血糖、血脂值及高血压、脂肪肝的发生情况,与72例胰腺回声正常人的相应指标对比。结果 74例胰腺回声增强者的血糖、血脂均明显高于胰腺回声正常者(P<0.001),高血压、脂肪肝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胰腺回声增强可作为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之一,可作为临床了解该类病人内脏脂肪浸润情况的可靠依据。

    关键词: 胰腺 回声增强
  • 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性脑病的CT分析

    作者:董云旭;孟晓春;唐文杰;徐川

    目的探讨CT在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以下简称隐脑)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搜集2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隐脑CT扫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隐脑早期或轻型病例CT表现正常,中晚期主要表现为交通性脑积水70%,肉芽肿25%,其它少见表现为脑内多发低密度灶、假性囊肿、弥漫性脑水肿、脑萎缩、颅内钙化灶。结论 CT检查有助于与常见的化脓性及结核性脑膜炎鉴别,后者脑膜增厚及强化均非常显著且更常引起梗阻性或交通性脑积水。

  • 正常人脑组织发育的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

    作者:张斯琴;陈雷;杜湘珂

    目的用1H-MRS观察正常人脑组织主要代谢化合物随年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场强为2.0T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对23例正常人(年龄0.4~1056周)脑组织进行1H-MRS采集。计算氮-乙酰天门冬胺酸(NAA)与肌酸(Cr)的峰下面积比值以及胆碱复合物(Cho)与肌酸(Cr)峰下面积的比值,并分别与年龄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NAA/Cr值随年龄增加而成指数曲线增长,Cho/Cr值随年龄增长而成递减指数曲线,符合指数公式Y=aLnX+b,X为实际年龄。结论磁共振质子波谱可无创性观察不同年龄正常人脑组织代谢情况,获得主要代谢产物与年龄的关系,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定量评价缺血再灌注局部心室壁运动

    作者:冀瑞平;王新房;刘望彭;李治安;刘莉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定量判断急性缺血再灌注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可行性。方法应用Acuson Sequoia C256超声成像系统DTI速度模式观察8条犬冠脉结扎前后的局部室壁运动。结果缺血导致局部心肌收缩速度和舒张早期速度明显下降(5.53±1.25 cm/s,vs基础状态7.60±1.13 cm/s,P<0.05;5.76±1.06 cm/s,vs基础状态7.93±1.83 cm/s,P<0.01),血流再灌注1 min时,局部室壁运动明显增强。结论 DTI技术可定量评价缺血再灌注后局部室壁运动异常,为临床心脏病的诊断提供新方法。

  • 超声显像及多普勒技术在肝癌射频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段云友;罗淑荣;赵柏山;袁丽君;曹铁生

    目的利用超声显像引导肝癌射频治疗,结合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肝癌患者射频治疗前后1周肿瘤内血供及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并对部分病例术后1个月进行超声检测。结果 120例肝癌患者167个肿块术后瘤体缩小103个(61%),血流信号消失116个(79%),肝动脉峰值流速明显降低(89.5±36.0 cm/s vs 63.6±26.0 cm/s P<0.01)。1月后对39例患者复查,31例瘤体不同程度缩小,瘤体内无血流信号;3例再次出现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显像及多普勒技术不但能准确地引导肝癌射频治疗,而且对判断疗效及指导再次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胸部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杜红文;付和睦;张蕴;郭佑民;刘继汉

    目的回顾分析胸部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普通平片,CT和MR在胸部淋巴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本组135例恶性淋巴瘤均经病理证实。全部患者有胸部X线片,23例进行了胸部CT扫描,6例进行了胸部MR扫描。结果 135例恶性淋巴瘤发现62例有胸部病变。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39例,肿块(结节)阴影4例,渗出实变阴影13例,粟粒阴影6例,胸腔积液29例,心包积液7例,肋骨破坏2例,骨髓浸润12例。结论胸部淋巴瘤因其侵犯部位和生长方式的不同,而有多种形式的影像学表现。

  •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部分切除成形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裴金凤;蔡国静;孙琳;汪娜;何怡华;栾姝蓉;刘文旭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部分切除成形术治疗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自1998年4月至12月,12例经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接受了左心室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前及术后1个月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取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左室内径,以双面面积长轴法测量左室收缩功能,用9段记分法定量评价室壁运动。结果左室心肌平均切除重量44.8±12.5g。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内径显著减少(81.5±11.53至65.9±10.29 mm);(72.67±11.28至58.16±10.27 mm),P<0.05。左心射血分数增加(19.4%±7.4%至29.73%±8.17%),P<0.01;每搏量和左室整体及局部室壁运动得分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左室部分切除治疗晚期扩张型心肌病近期能显著减少心腔内径、心室容积,每搏量无增加,室壁运动幅度无明显改变,远期效果并不象人们所期盼的那样,心功能改善不明显。射血分数的提高可能仅仅依赖于舒张末期容积的减低和二尖瓣返流的矫正。

  • 双侧胸大肌炎、脂膜炎的超声表现及其演变

    作者:江泉;赵玉华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胸大肌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0MHz探头对20例正常人胸大肌和1例罕见胸大肌病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超声显示胸大肌内部肌纤维回声不清,纹理混乱,呈不均匀的相对强回声的团块,并波及皮下脂肪层;彩色血流极其丰富,树枝样包绕强回声的团块,类似占位病变。对症治疗2月后恢复正常,则排除恶性病变。皮下脂肪层的炎性病变、纤维化难恢复,故仍有胸大肌脂膜炎。结论超声检查对胸大肌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经会阴B超宫颈评分指标应用价值的探讨

    作者:武沙丽;谭永玲;程毓芝;郑晓英;张桃玲

    目的探讨经会阴B超宫颈成熟度评分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经会阴B超观测宫颈长度、内口扩张度、羊膜嵌入颈管内影像(HM)对125例孕妇宫颈成熟度进行评分,并与其临产时间、分娩方式相比较。结果宫颈评分≥6分者24小时内临产,第1组0~3分(34例),第2组4~6分(34例),第3组≥7分(34例)的手术产率分别为70.59%,14.71%及8.82%,0~3分组剖宫产率(52.94%)为≥7分组(2.94%)的18倍。结论应用宫颈长度、内口扩张度、HM三项指标进行宫颈成熟度评分,对临产时间及头位分娩方式有一定提示作用。

  • 髓母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

    作者:赵锋;赵永生;郭含涛;曲艳;张卓;王孝丽

    目的分析髓母细胞瘤的CT与MRI征象。方法收集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12例。全部病例均有CT和MRI资料。结果肿瘤位于小脑蚓部9例,小脑半球3例。男性儿童占多数。CT平扫表现为病变呈团状,境界清楚,其中高密度占75%,低密度占25%,16.7%见有点状钙化;83.3%见有第四脑室变形、前移及幕上脑室扩张;增强扫描为中度强化。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顺磁造影为中~明显强化。T2WI呈等或略高于脑灰质信号。囊变占16.7%。结论 CT与MRI结合对髓母细胞瘤诊断有重要价值。

  • Peutz-Jeghers Syndrome的X线诊断和监测

    作者:黄铭

    目的探讨X-ray消化系造影在纤维内窥镜配合下对Peutz-Jeghers综合征的诊断和监测方法及意义。方法对近15年面部、黏膜部多发黑斑者行X-ray消化系低张气钡双重造影、纤维内窥镜、病理及CT检查。结果 10例伴有消化道多发息肉,确诊为Peutz-Jeghers综合征。结论 X-ray消化系低张气钡双重造影对诊断与监测Peutz-Jeghers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

  • 颅面部富血管病变的介入性颈外动脉血管内治疗

    作者:杨秀军;彭仁罗;邵良;南振鸿;王麟川;武志竖

    目的探讨颅面部富血管病变的选择性颈外动脉插管治疗技术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颈外动脉插管化疗或超选择栓塞术治疗颅面部富血管病变19例次,恶性病变化疗7例次(3例加超选择栓塞),良性病变12例仅行病灶和供血动脉的栓塞。结果介入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15例栓塞治疗者均获供血动脉及病灶的栓塞,且12例栓后造影复查病变完全消失,仅3例仍见部分病变显示。无严重并发症。14例介入后再行病变切除者发现病灶退缩、术中失血少,病理显示病灶及周边血管栓塞和血栓性脉管炎。结论颈外动脉选择性化疗、栓塞术对颅面部富血管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方法。

  • 全身骨显像与PSA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程光华;顾红;黄钢

    目的为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浓度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PC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PCa、24例骨显像分级2级以上患者治疗后行骨显像及血清PSA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PCa患者血清PSA测定阳性率高,对临床诊断具有参考价值;而骨显像对于临床分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24例骨显像分级2级以上的患者骨转移程度与血清PSA含量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骨显像与血清PSA浓度联合检测对于PCa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布加综合征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的超声表现

    作者:黄备建;吴芳;王文平;徐智章

    目的探讨布加氏综合征肝静脉(HV)、下腔静脉(IVC)的灰阶和彩超表现。方法对25例布加氏综合征(BCS)进行灰阶和彩超检查,均经手术或下腔静脉造影证实。结果灰阶超声发现27支肝静脉(占42%)和4支肝右下静脉扩张。彩色多普勒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异常的血流情况;频谱多普勒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呈低速、平坦、单向的血流流速曲线。结论灰阶超声对布加氏综合征仅能提供肝静脉、下腔静脉的内径、管腔及梗阻情况,而应用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检查则可以明确肝静脉及交通支、下腔静脉内彩色血流的颜色、方向,肝静脉、下腔静脉流速曲线的变化。

  • 胎儿脊柱区的超声声像研究

    作者:鄂占森;陈金华;于淑敏

    观察胎儿脊柱区的结构,是了解胎儿发育的重要内容,而用超声波检查胎儿脊柱区结构,又是有成效的影像检查方法。1 材料和方法 收集晚期妊娠36~40周孕妇50人,20例为左枕前位,30例为右枕前位。因左,右枕前位便于经腹壁超声检查脊柱区的结构。沿胎头枕骨下方胎儿脊柱长轴方向即矢状切面或矢状旁切面扫查,录像记录脊柱区声像图的全长;然后再从胎儿枕骨下方横切并录像记录脊柱全长的横切面,后将录像记录脱机处理,统一拍片分析,测量特定部位的脊髓及蛛网膜下腔的厚度。孕妇的其余检查如:羊水、胎心、胎盘、四肢结构等声像图均正常。仪器应用EUB565-A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线阵探头扫查,探头频率7.5MHz。

  • 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诊断(附84例报告)

    作者:谢绍聪;严光庆;陈巨坤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4例多发生性骨髓瘤的影像表现。所有病人均摄X线照片,22例CT和10例脊椎MRI。结果在X线片上,12例正常,4例骨质疏松,68例骨质破坏,23例伴软组织肿块。CT示100%均有骨破坏,8例伴软组织肿块。10例脊椎MRI均示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弥漫型3例,灶型2例,弥漫加灶型3例,“盐和胡椒”型2例。2例增强后示病变和增厚的硬脊膜增强。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有一定的影像表现特点和诊断价值。MRI特别是对脊椎病变优于X线平片和CT。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牟楠楠;梁春香;曲歌

    彩色多普勒检测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非侵害性的检查,它可检测出不同形式的血栓形成。本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我住院及门诊血管病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对其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1 资料与方法 1997年5月至1999年4月住院或门诊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46岁(14~78岁)。其中双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一侧下肢深静脉血栓25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HP2000型,探头5~7.5MHz变频探头。患者取仰卧或俯卧位,全身放松。沿深静脉走行从上而下扫查,观察血管内径,多普勒频谱形态,彩色血流充填情况,血管壁加压后的弹性,检测彩色血流束宽度。记录静脉血流大流速和平均流速,测量管腔内异常光团附着大小。

  • von Hippel-Lindau病的神经影像学罕见表现及鉴别诊断:病例报告和文献综述

    作者:何雁;戴建平;高培毅;张明宇;刘翔;尚京伟;陆荣庆

    目的阐述一例VHL病人MRI,DSA罕见表现。方法应用MRI和DSA检查显示幕上下多发实性成血管细胞瘤。结果结合家族史、个人史、影像学检查以及手术病理证实其诊断。结论影像学检查有助于VHL病的定性诊断,缩小鉴别诊断范围。

  • 磁共振T1加权像在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高培毅;林燕

    目的评价磁共振T1加权像在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15例,其中急性脑皮层动脉闭塞9例,急性脑静脉窦闭塞6例。结果 9例急性脑皮层动脉闭塞,T1加权像上MR信号强度正常,但可见梗死区脑肿胀征象;T2加权像时,病变区信号强度无异常发现。6例急性脑静脉窦闭塞中,横窦和乙状窦闭塞4例,上矢状窦后1/3处闭塞2例。T1加权像见闭塞的静脉窦血管流空影消失,静脉窦呈稍高信号强度影。此外,相应静脉回流区可见脑肿胀征象。T2加权像也可见闭塞的静脉窦血管流空影消失,但脑组织内无异常信号改变。结论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皮层动脉或大静脉窦闭塞)的MR检查中,T1加权像形态学变化要早于T2加权像信号的变化。

  • 脾栓塞程度控制的方法学研究(回顾性研究)

    作者:梅雀林;李彦豪;鲁恩洁;陈勇

    目的探寻影响脾栓塞程度的相关因素及其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 ic embolization,PSE)患者栓塞前、后的脾动脉造影表现,应用相关分析法总结大小为1 mm×1 mm×1 mm的明胶海绵颗粒数(G值)、内径约1 mm脾内动脉分支数(A值)、G/A比值、脾脏大小与脾栓塞程度(Ee)的关系。结果 G/A比值与E(Ee×100)呈高度的正相关(r=0.91),直线回归方程为:E=11.5+50.5 G/A,即G=(E-11.5)A/50.5。结论脾栓塞前根据预期栓塞程度和脾内动脉分支数确定明胶海绵用量,从而控制脾栓塞程度是可行的。

  • 蝶筛窦形态变异及其在Waters′和侧位片上投影(附250例CT、X线平片对照分析)

    作者:刘斯润;黄力

    近年来鼻内窥镜手术、鼻窦CT冠状位及轴位扫描加深了对鼻腔和鼻窦的解剖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照鼻窦Waters′位和侧位平片对变异较大的蝶筛窦在上述位置的投影的认识无疑可提高对蝶筛窦病变的诊断。本文收集了一组250例鼻窦CT和平片齐全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以期在平片上对蝶筛窦某些发育形态变异及其临床意义有所认识。

  • 颈静脉鼓室球瘤的MRI诊断

    作者:麦强

    本文收集了天坛医院1992年1月至1994年10月所收治的11例颈静脉鼓室球瘤的MR、CT及血管造影和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MR表现的认识。1 材料和方法 使用超导型MR机(GE Signal 1.5T),应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 TR/TE=2600/85ms)T2加权像,自旋回波序列(SE TR/TE=600/16ms)T1加权图像,取矢、冠、轴位进行平扫,然后静脉注射顺磁性对比剂Gd-DTPA(0.2ml/kg)重复T1加权像扫描,增强扫描时加用化学位移抑制脂肪的干扰,4例加做MRA检查。全部病例同时做颅脑CT平扫加增强检查,7例病人接受选择性动脉插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本组病人共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16~55岁,病史半年到17年不等,7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2例经栓塞治疗,2例未治疗随访观察。

  • 肝癌手术前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分析

    作者:张天艳

    目的探讨肝癌手术治疗前后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2例肝癌病人手术治疗前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检测,分析收缩期峰值流速(VP)、舒张期低流速(Vmin)及阻力指数(RI)的改变。结果肝癌病人手术前后肠系膜上动脉VP、Vmin有明显改变(P<0.05),RI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手术切除后一周内SMA血流VP及Vmin均呈代偿性增加。

    关键词: 肝癌 肠系膜上动脉
  • 胰腺癌的超声诊断初探

    作者:陈苏宁

    目的分析43例胰腺癌患者的超声、CT及特殊化验检查,探讨超声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和误诊原因。方法 43例胰腺癌患者在治疗前均行超声、CT、血清CA19-9检查。结果超声对胰腺癌的确诊率为60.5%,CT86.7%,CA19-9 90.7%,超声与CT确诊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T与CA19-9确诊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临床上怀疑胰腺癌者,超声是首选,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在结果阴性时,需行CT、CA19-9联合检查。CT、CA19-9对胰腺癌确诊有较高价值。

    关键词: 胰腺癌 超声诊断
  • 在输尿管疾病中应用超声检查的体会与评价

    作者:闫成田;陈长远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84例输尿管疾病患者中,男47例,女37例,年龄7~66岁。其中结石性病变61例;输尿管乳头状腺瘤及肉芽肿5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4例;输尿管口囊肿14例(6例为双侧)。应用日立EUB-26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受检查者空腹,膀胱充盈后取俯卧位观察肾盂与输尿管联结区域,沿腰大肌前方追踪从肾门延续到输尿管上段,侧动探头观察下段;仰卧位时探查输尿管中下段;右侧沿腔静脉外缘约1cm处,左侧沿腹主动脉外缘1~2cm处扫查。于耻骨联合上斜切以探查盆段输尿管,横切面以显示膀胱段输尿管,在膀胱三角区的外侧角可显示两侧输尿管开口,观察间断喷尿时的表现。

  • X线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作者:王启光;王幼臣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a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近几年来国内外呼吸疾病临床一重点热点课题,目前国内已有数十家医院开展了OSAS的治疗工作,而X线检查已成为其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国内尚没有正常的X线测量值(仅有对照数据),值得我们探讨。

  • 左室舒张早期血流时空衰减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磌;张运;张梅;王勇;邢艳秋;张园园

    目的探讨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E波速度时间延迟指标(R-E)在负荷改变及缺血状态下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心导管法测量10条犬左室松弛时间常数(T),应用脉冲波多普勒测量对照状态、负荷改变状态以及缺血状态二尖瓣瓣尖及瓣下1cm及2cm三个取样点的E波流速,各点心电图R波顶峰至E波顶峰的时间(R-E)的变化,分析脉冲多普勒指标的变化规律并了解与T值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各种状态下二尖瓣血流E波流速在左室内的衰减均遵循非线性减低的规律,R-E受左室前后负荷的影响较小,但受缺血的明显影响。时间的延迟与速度衰减并不发生于相同的空间段。结论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的空间和时间变化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R-E受左室负荷的影响较小,但受缺血的明显影响。

  • 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质氧化损伤及内皮功能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梅;张运;谈红;高月花;张园园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功能、体内脂质氧化和抗氧化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了血液中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浓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动脉粥样硬化组OxLDL、MDA、ET增高,NO降低(P<0.05),两组SOD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技术可清楚显示血管壁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脂质氧化及血管内皮功能存在异常。

  • 颈动脉及股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作者:高月花;张梅;张运;张园园;李继福;陈玉国;李贵双;董玉江;李贵华

    目的利用体表超声研究颈动脉及股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测定血管后壁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厚度,计算斑块积分。结果颈动脉斑块和股动脉斑块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颈动脉斑块、股动脉斑块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2.5%和61.5%,65%和84.6%;随病变支数增加,颈动脉及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及IMT均增加。左股动脉较右股动脉粥样硬化更能有效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论颈动脉及股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冠心病有较大的预测价值。

  • 冠状窦电极导管置放时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引导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钟敬泉;郑兆通;张薇;黎莉;张运

    目的研究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2\|DE),引导冠状窦电极导管(coronary sinus electric catheter;CSEC)置放入冠状静脉窦(coronary sinus;CS)的可行性。方法 40例顺序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DE引导(A组)和X线引导(B组)行CSEC放置。结果 A、B二组放置CSEC的成功率分别为95%和100%(P>0.05),放置时间分别为4.8±5.2min和4.1±2.3min(P<0.05),二组患者均无并发症。结论 2-DE引导可大部分取代X线引导置放CSEC。

  • 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在心内电生理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钟敬泉;郑兆通;张薇;黎莉;张运

    目的评价TTE引导电极导管置放的可行性。方法 40例顺序行心内电生理检查(EPS)的患者,分别以TTE(A组,20例)和X线(B组,20例)作为影像学导引,放置右室电极导管、希氏束电极导管和右房电极导管。结果 TTE引导患者19例行EPS成功(成功率95%),B组X线引导到位成功率100%(P>0.05),A、B两组操作时间分别为12±7.2min和6.8±2.7min(P<0.01),X线曝光时间A、B二组分别为0.35min和6.8±2.7min(P<0.001)。结论 TTE可成功地作为影像学导引替代X线透视进行EPS。

  • MRI“腹式呼吸限制装置”的设计与临床应用价值——附60例分析

    作者:陈国安;孙凤英;丘豪明

    磁共振成像(MRI)在腹部扫描时,常因病人的腹式呼吸,在图像上产生半月形条索状伪影,图像清晰度亦受影响。目前MRI生产厂家多没有配备此类限制腹式呼吸的装置,而其他代用物往往因使用不方便或使病人感到不适等原因而较少应用,有关MRI腹式呼吸限制装置方面的资料,文献尚未报告。我们设计了一种可附设在任何一种低场强磁共振扫描床上,而且操作安全简便的“腹式呼吸限制装置”,经60例腹部病人使用该装置前后两次扫描图像比较分析,确认“腹式呼吸限制装置”操作安全简便,能消除图像呼吸伪影,提高图像清晰度,其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 仰卧式头架螺旋CT鼻腔及鼻窦冠状位扫描角度的控制

    作者:殷响林;郑晓华;万家华

    CT冠状扫描已成为鼻腔及鼻窦影像学检查的首选。鼻腔或鼻窦典型冠状位扫描,应以OML的垂线为基线,以利于清楚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鼻中隔和鼻腔等鼻腔及鼻窦的冠状位结构,为放射科及耳鼻喉科医师提供确切全面的正常解剖及病变。现代许多高档螺旋CT采用仰卧式冠状头架,摆动机架角度使扫描基线与OML垂直。但在实际的冠状位扫描时,经常出现患者不能耐受头后仰角度过大的摆位或机架摆动受限,而不得不采用近似冠状位扫描。

  • 放疗与化疗综合治疗食管癌42例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高玫玫;刘崇海;张爱云

    自1994年6月至1998年12月,我们对在我院住院,失去手术机会及拒绝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采用放射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CF、CDDP、5-Fu化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食管癌患者42例,均经病理学诊断,鳞癌38例,腺癌14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小42岁,大78岁,中位年龄62岁。病变胸上段4例,胸中段28例,胸下段10例。病变长度小于3cm 3例,3~5cm 6例,5~8cm 27例,大于8cm 6例,病变一期3例,二期8例,三、四期31例。其中锁骨上淋巴结转移6例。

  • 食管溃疡X线双对比造影分析(附100例报告)

    作者:张玉明;陈健;刘魁中

    食管溃疡大致可以分为四类:①食管消化性溃疡(barrett);②反流性食管炎的浅小溃疡;③交界段溃疡;④药物性溃疡。当食管溃疡处于早期阶段时,单对比X线造影较难或不易显示病变,近年来随着双对比造影技术的深入发展,可以显示一般钡餐造影不能显示的食管溃疡,但几类溃疡之间及其与其它病变的溃疡,鉴别诊断在X线影像方面有时存在一定困难,后确诊仍需组织学检查。本文对食管溃疡的X线表现进行了分析,并与其它食管溃疡性疾患的X线鉴别诊断做了探讨。

  • 螺旋CT三维重建方法的探讨

    作者:王东;张挽时;熊明辉;徐家兴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3D)重建的方法和技巧。方法使用准直1.0~5.0mm、螺距1.0~2.0,骨或标准算法,重建间隔0.1~2.0mm,应用软件功能(Advantage Windows 3.1工作站)对300例病人进行了各种3D成像(包括MIP、MinIP、SSD、RaySum或叠加成像)。结果所有病例都获得了满意的3D图像。3D重建可从不同角度和方位了解病变的形态、起源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高质量的3D图像依赖于扫描及图像重建参数的合理选择和匹配,选择合适的重建方式及阈值,以及操作者的技巧和熟练程度。

  • 堆积扫描技术在后颅凹的应用

    作者:刘衍素;姜维平;罗刚

    1 堆积扫描的原理 堆积扫描技术是用薄层扫描所得的数据重建叠加得到图像。其层厚可以选用1\,2\,3\,5\,7\,10mm;层数多可以达到5层。重建图像的层厚(堆积层厚)为:层厚(mm)×层数。如:堆积扫描条件设定为:层厚2mm、层数5层,所得图像的层厚为:2mm×5=10mm。

  • B超下置管多功能供氧化瘀解毒杀菌合剂程控治疗深部脓肿研究

    作者:杨素国;潘杰;戚海峰;李振光;贾荣娟;金友进;于学杰;于胜光;周慧杰;王连波;王珉鑫

    目的实验多功能供氧化瘀解毒杀菌合剂的疗效。方法①B超下可控型减压置管针穿刺三通管置管法。②1次/日恢复深部脓肿病灶组织正常氧化还原电势法。③1次/日脓腔化瘀解毒法。④1次/日三联抗生素程控灌注法。⑤1次/日脓腔密闭负压引流动态观察法。五法合一深部脓肿程控介入学模型治疗脓肿78例。结果 6~8天治疗脓肿全部消失,无并发症后遗症无死亡,治愈率100%。结论本文新研究的合剂是具有适用于任何部位有治疗适应征的大中小深部脓肿、安全、供氧、化瘀解毒、杀菌和疗效快捷可靠等多功能特点,其实施模型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为介入学临床治愈深部脓肿开创一条新路。

  • fMRI数据处理系统研究

    作者:陈世华;李海云;罗述谦

    1 引言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快速成像技术,它可以检测大脑功能的变化。fMRI在脑认知研究和神经活动定位等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fMRI将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更有广泛的应用。现在通常采用的超快速成像技术是回波平面成像(EPI)。EPI作为一种多层成像技术,可在保持高分辨率的前提下得到覆盖全脑的图像。

  • 18F-FDG PET显像在判断恶性肿瘤复发及再分期上的应用

    作者:马云川;张琳瑛;尚建文;李德鹏;苏玉盛;潘中允

    目的利用PET判断恶性肿瘤复发并进行再分期。方法应用18F-FDG PET于23例恶性肿瘤,以胸腹部断层显像和标准化摄取值(SUV)评价7例(A组)无肿瘤复发和16例(B组)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肿瘤复发病人。结果 6例无肿瘤复发病人PET表现与正常人相似。1例放射性肺炎病人于放疗部位可见轻中度放射性摄取增高,其他部位未见异常浓聚灶。16例肿瘤复发病人影像分为三型:3例仅在原发肿瘤部位复发;8例于原发部位同时在其它部位可见肿瘤灶;5例原发部位未见异常但在其它部位出现放射性浓聚灶。11个原发部位复发的肿瘤灶,平均SUV 4.38±1.84,33个其它部位肿瘤灶,平均SUV 2.18±0.96。16例病人TNM分期,Ⅱ期3例,Ⅲ期4例,Ⅳ期9例。结论经一次18F-FDG PET全身显像即可准确判定有无恶性肿瘤复发。

  • 碘对比剂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彭主龙;贺能树;孙丽莎

    目的探讨碘对比剂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用激光衍射法测量了红细胞(n=6)在Omnipaque\,Ultravist\,Angiografin和复方泛影葡胺的不同体积比浓度(0、5%、50%及从50%稀释至5%)环境中的变形能力参数EI值,及应用Angiografin(20例)和Omnipaque(14例)血管造影前后病人的红细胞EI值。结果在5%浓度时EI值均下降,以后3种较显著(P<0.01),在50%浓度时EI值均近于零。在可变浓度中EI值均明显低于相应5%浓度时的EI值(P<0.01),其恢复程度相互间差别显著(P<0.05)。应用Angiografin造影后EI值下降(P<0.01),应用Omnipaque者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Omnipaque和Ultravist比Angiografin和复方泛影葡胺对红细胸变形能力的影响小,临床应用更安全。降低对比剂应用浓度可能有助于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所致三尖瓣狭窄1例

    作者:夏曙;邓又斌;黎春蕾;赵金平

    者男,28岁。因2月前出现心慌,胸闷,不能平卧,伴双下肢浮肿来我院就诊。患者否认有外伤史。体检:颈静脉怒张,心尖部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并可闻及3/6~4/6收缩期杂音,双下肢水肿。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二度I型房室阻滞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超声心动图所见:左室长轴切面上见主动脉根部增宽(39 mm),升主动脉近端增宽(55mm),升主动脉前方可见大小132mm×90mm的无回声区,四腔切面上见无回声区压迫右心系统(图1)。

  • 彩超诊断膀胱横纹肌肉瘤并尿道平滑肌瘤1例

    作者:刘庆华;姜忠强;王景丽

    患者女,5月,因排尿困难20余天入院。患者排尿呈滴沥样,量少,无血尿或尿浑。查体: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上腹平坦,肝脾不大,未见胃型及蠕动波,下腹部膨隆,叩浊音。于尿道外上方见一约1.0cm×1.0cm的实性包块,表面充血发红,扪软,尿道口被挤向外下方。

  • 超声引导酒精治疗门静脉内癌栓1例

    作者:王育林;杨丽;陈文韬

    患者男,71岁,右上腹包块2月,胀痛10余天来院,查AFP 400μg/L;超声检查见肝左叶13.5cm×7.5cm之巨块状占位病变。右前叶2.9cm×2.1cm实质占位,门静脉左干之矢状部及囊部充满实质性稍强的肿物回声团(图1),右干内有小片条状肿物回声,提示原发性肝癌肝内转移,门静脉内转移癌栓。针吸活检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 经研究与设计于1999年12月14日首先对左叶巨大癌块行超声引导经皮植入微波凝固治疗。采用60W,2450MHz,每次300s,共6次。对右叶小灶行酒精治疗,如文献所载无水酒精注入癌灶立见变成强回声团,注入5.0ml使全灶均为强回声覆盖。

  • 先天性短食管伴胸腔胃畸形3例误诊分析

    作者:鲁宏;徐友平

    先天性短食管伴胸腔胃系少见的消化道畸形,现将误诊3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例1,男,3岁。患儿常进食后呕吐,平卧时加重,间隙黑便6个月,近一周出现咳嗽、发热入院。X线胸片(卧位)显示:右肺下野圆形软组织块影,边缘光滑,其内密度均匀,未见空洞及液平面,纵隔轻度左移。拟诊:①先天性肺囊肿;②肺隔离症;③肺动静脉瘘。 例2,男,4个月。因咳嗽、发热2天入院。卧位胸片发现右下肺内带片块影,边缘模糊,块影内密度均匀,未见钙化及空洞。初诊:①右下肺炎;②先天性肺囊肿。

  • B超诊断右眼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巨大囊肿1例

    作者:赵仲民;王丽丽;同俊义;王君

    患者男,28岁,出生后即发现右眼突出,无视力。眼部检查:右眼明显突出,右眼位外斜30°,内转动受限。患者因美容来我院要求手术治疗,门诊逐以右眶内肿瘤收入院。B超探查:右眼轴长13mm(对照左眼轴长24mm),玻璃体内大片细密点状物混浊,球后壁增厚且回声较强,并测得视网膜血流指数0.69。其后方眶内被一47mm×36mm的囊性肿物所充满(图1),液性暗区尚清晰,边界模糊与眶壁紧贴,视神经未能完全显示。

  • 超声诊断肝母细胞瘤1例

    作者:姚树新

    患者女,8个月,因纳差,哭闹3个月,加重10天入院。查体:患儿贫血貌,精神差,腹胀,肝大平脐,质硬,有结节感,脾触诊不清。临床诊断:肝糖元累积症可能。B超检查:肝大平脐,形态失常,包膜凹凸不平,肝内可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样回声区(图1)。

  • 彩超诊断外伤性皮下组织异物1例

    作者:冯晓凤;杨亚萍;郑溪园

    患者男,24岁。自诉3周前被地上半截挫断的竹牙签刺伤,约3.0cm长。手术未见异物。经彩超7.5MHz探头从脚面第二脚趾纵行探查,见距皮下0.42cm(大前后径)处肌层组织内长约:3.2cm\,宽0.3cm较强回声条状物呈斜行声像(见图1),一端是尖状,另一端呈平行断端状。做体表定位后,既行门诊手术,顺利取出半截竹牙签。

  • 胸膜间皮瘤的10例超声检查分析

    作者:何新立;柳仓生

    胸膜间皮瘤临床易误诊,就B超而言,尚无特异性声像表现,在我院经病理诊断为胸膜间皮瘤的10例病人均通过X线、CT、开胸探查或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与术前B超影像比较,B超检查对诊断胸膜间皮瘤是有帮助的,具有前瞻性探讨意义。

  • 先天性膈疝1例

    作者:高清乐;张立仁

    患者女,1天,产1/孕1,足月顺产,羊水清,生后青紫,窒息,呼吸急促。查体:精神反应佳,左胸略膨隆,左肺呼吸音低,有中小水泡音,心率76bpm,心尖搏动右移。腹平软,肝肋下1.5cm。胸腹X线平片(图1):左侧胸部可见多角形和不规则形肠气袢及明显肠间壁,并与腹腔相通,上至肺尖部。左侧肺组织明显受压,左中下肺受压显示不清,被充气肠袢代替,左肺尖可见少许肺组织阴影。且含气不良。纵隔、气管、心影均向健侧移位,左侧横膈消失,腹腔内仅存少量肠管积气。肝、脾、胃及部分结肠仍留在腹腔内。右侧胸腔内未见明显高密度阴影,右肺体积受压含气不良,X线诊断:先天性膈疝。手术所见:先天性左膈后外侧部分缺如,行还纳疝内容物,裂孔疝修补术。

  • B超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

    作者:姚兴尧

    患儿,女,9岁,月经未来潮,因两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部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在门诊拟“胆道蛔虫”,经消炎治疗症状缓解,于3月10日上午腹痛阵发性加剧急诊住入本院外科。体检:腹软,脐下有轻压痛,无反跳痛,腹部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

  • 婴儿期软骨发育不全的X线表现(附2例分析)

    作者:王德杰;王兆信;孙吉保

    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先天性对称性软骨发育障碍的疾病。其以四肢短粗,而躯干趋于正常为特点。近期我们遇见两例婴儿期的软骨发育不全,现结合文献做以下报道。 例1男,41天,因双手足指(趾)短粗,以及其母有软骨发育不全而来就诊。查体:患者四肢短粗,双手指短粗并呈辐射状排列。

  • 左肾盂纤维瘤1例报告

    作者:朱聪辉;洪添吾

    患者男,57岁。8年前不明原因出现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肌注青霉素,血尿消失。入院前20天,患者自觉血尿加重,小便混有血块,伴尿频、尿急、肌注抗生素症状未能缓解。B超提示:左肾增大(7cm×13cm),肾上极见一2.5cm×2.5cm液性暗区,中下极见一5cm×5cm×6cm的强回声光团。逆行肾盂造影(图1):左肾影不清,左输尿管中上段扩张,宽径为3cm,上段向内移位,近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受阻,呈弧形缺损,肾盂及各肾盏仅见少量造影剂呈斑片状显示。X线诊断:左肾肿瘤,性质待定。输尿管积水扩张。

  • 超声诊断腮裂囊肿1例

    作者:肖春华;刘淑媛

    患者女,17岁。因左颈上部无痛性肿物1年入院。1年前因车祸后发现左侧颈部无痛性肿大。口腔外科检查:左侧颈上部触及一约6cm×3cm大小的包块,质软呈囊性感,无明显压痛,活动,边界尚清。超声检查:探头频率7MHz,显示左颈部耳下方见4.8cm×1.9cm大小的囊性低回声区,轮廓完整,边界清晰,后壁回声增强,周围见正常腺体组织。囊肿下方见紧贴之颈外动脉,多普勒示颈外动脉频谱。超声诊断:左侧腮腺囊肿。手术所见:囊肿位于胸锁乳头肌下方,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血管部分粘连,行钝性剥离,完整取下肿物。病理诊断:腮裂囊肿。

  • 颞肌海绵状血管瘤1例

    作者:段书宏;刘禄明;孙百胜

    患者女,80岁,头晕半年就诊。查体无异常。颅脑CT示脑皮层萎缩,并见右侧颞肌弥漫性增厚,大横断面为6.5cm×1.8cm,矢状径5cm,向下达颞下窝,与翼内、外肌分界不清(图1),邻近右颞骨皮质呈锯齿状破坏(图2),相应皮肤及皮下脂肪显示清楚。复查右颞部稍隆起,质软。局部活检病理诊断:肌肉海绵状血管瘤。

  • 超声心动图查出支气管肺癌扩展至心房1例报告

    作者:方萍;郑建春

    本文报告1例支气管肺癌的病人,肿瘤扩展至心包、心房,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肺癌转移至心房。检查设备为HP-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2.5MHz,3.75MHz。 患者男,61岁,因反复咳嗽1年。体检:两肺,心脏无特殊异常。胸片:右下肺见块状阴影。支气管镜检:右下肺癌。CT摄片:右下肺肺癌。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QRS低电压。超声心动图:两侧胸腔积液,大量心包积液,后心包腔内见有团块状的,形态不规则的强回声光团,与心包壁粘连,左右心房腔内均见巨大的增强回声光团。手术发现:右肺下叶见60cm×70cm的肿块,向纵隔及心包延伸,进入右心房、左心房。手术切除肺部肿块。病理:肺部恶性鳞状细胞癌。半年后复查心动超声:心包积液基本消失,左、右心房仍有巨大的肿块,且连成一片。因肿块无法被手术切除,作化疗随访。

  •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与MRI(2例报告)

    作者:吕佩源;李玲;张维娜;吴育锦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是一种以周围神经慢性脱髓鞘为特征的疾患。有关该病的MRI特征在国内尚无报道。本文结合2例CIDP的临床与MRI表现报告如下: 病例1:男,44岁,主因四肢无力5年余入院。5年前患者自觉左上肢无力伴烧灼感,数月后右上肢及双下肢出现相同症状,并呈进行性加重而住院治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