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중국의학영상기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289
  • 国内刊号: 11-188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jmit.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坤成 姜玉新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肾上腺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作者:刘东;李凤华;高玉萍

    患儿,男,13岁,因腹痛CT检查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而人院治疗.实验室检查:24 h尿儿茶酚胺及血中儿茶酚氨、肾索系列、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皮质醇、血铅均在正常范围.骨穿骨髓液分析示:骨髓增生性改变,神经母细胞表型分析(一).CT平扫+增强示:左肾上腺区见梭形软组织影,大小约33 mm×23 mm,形态规则,平扫时CT值约50 HU,增强后强化不明显.

  • 误吸钡剂致18F-FDG肿瘤代谢显像阳性1例

    作者:马婧;韩嵩博;张燕燕;张卫方

    患者,男,71岁.主因声嘶、咽干伴饮水呛咳7个月近期加重入院.人院诊断为咽部溃疡原因待查.

  • 磁共振检查中幽闭恐惧症的预防及对策

    作者:黄忠道;兰庆茂;朱楠

    少数患者在磁共振检查过程中会出现幽闭恐惧症.因此在检查中必须有效预防和控制幽闭恐惧症的发生.1资料与方法1.1收集我院2005年一2007年间近8000例MRI检查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幽闭恐惧症患者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37~65岁,平均47岁.

  • 脾脏滑膜肉瘤诊断1例

    作者:杨勇锋;张尚杰

    患者,女,65岁,发热伴左季部疼痛3天加重1天.查体:WBC:10×109/L,T:36.4℃,P:82次/分,BP:110/70 mmHg,ESR:105 mm/h.超声声像图所见:脾脏门下部形态较饱满,可见一类圆形异常回声区大小约7.8 cmX8.0 cm,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为中等略低回声及少许点状强回声,分布不均匀(图1).

    关键词: 滑膜肉瘤 超声检查
  • 超声诊断胎儿Galen静脉血管瘤1例

    作者:金永红

    孕妇,24岁,孕35周3天,孕1产0,电子厂工人.超声检查发现胎儿丘脑后下方近脑中线区可见一宽约10~20 mm长条状、欠规则无回声.CDFI:纡曲不规则无回声内充满血流信号,连续追踪发现血流经扩张的直窦延向小脑后、下方扩张的横窦后,又经乙状窦向颅外经右侧扩张的颈内静脉、扩张的上腔静脉汇入右心房(图1).

  • 超声观察肝移植术后胆汁瘤

    作者:宋洁;肖春华

    病例1,女,57岁.行原位肝移植术后1月余,感右上腹胀痛,解白陶土样粪便,皮肤和巩膜无明显黄染.超声检查提示肝左内叶及右前叶见大小约7.84 cm×6.51 cm的囊性结构,边界尚清,囊壁欠光滑,囊内液性成分透声差,见絮状稍强回声漂浮(图1),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

    关键词: 胆汁瘤 超声检查
  • Fahr病1例

    作者:曾春;李咏梅

    患者,男,20岁,因"左下肢乏力进行性加重10个月,吐字不清6个月"入院.患者8岁时有"昏迷抽搐"史,3年后发作停止.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神清合作,可疑强笑面容,言语不清,智力稍低,计算力减退,左侧鼻唇沟稍浅,脊柱右侧弯,偏瘫步态;四肢肌张力正常.

  • 64层螺旋CT诊断左心房黏液瘤1例

    作者:弓静;田建明;萧毅

    患者,女,7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悸4个月,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体格检查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不肿.心电图提示为房颤心率,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

  • 膝关节淋巴管瘤1例

    作者:张德智;邢辉;李丹

    患者,男,18岁,以左膝关节反复肿痛十余年,发现肿物1个月为主诉就诊.查体:左膝无明显肿胀,股骨外上髁触及约2.0 cm×3.0 cm质软肿物,可推动,压痛阳性,局部皮肤色温正常,关节活动自如.无明确外伤史.

  • 联体双胎复杂畸形2例

    作者:周平

    我院在1个月时间里发现联头、联体双胎畸形2例,均经引产证实(图1),孕妇年龄分别为19岁、25岁.现将超声所见报告如下.

  • 肝B细胞淋巴瘤超声造影表现1例

    作者:张华;史庆华;曹兵生

    患者,男,57岁.突发高热1天入院.有乙肝病史.实验室检查:WBC 7.45×109/L,肝功能正常,肿瘤标记物(AFP、CEA)阴性.腹部常规超声检查:肝脏左叶形态失常,左外叶上段支可见外凸性低回声肿块,边界尚清,内回声分布均匀,大小约6.4 cm×8.2 cm,内可见正常肝脏血管走行.

  • 超声误诊胎儿颅内出血伴脑软化1例

    作者:贺声;胡运锋;蔡春茹;李凤桐;李鹏;刘倩

    孕妇,27岁,G1P0,患者于孕5个月时在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示宫内单胎妊娠,胎儿发育正常.孕6~7个月于外院常规妊娠检查发现脑积水,转我院就诊.

  • 蝶窦神经内分泌癌MRI表现1例

    作者:邓晓娟;王毅;张乐天;张伟国

    患者.男,56岁.因"右额颞部疼痛2个月,加重伴右眼胀痛视物模糊1个月"入院.查体:神智清楚,精神淡漠,查体合作.头颅五官无畸形,右侧瞳孔增大,直径约0.4 c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 兔坐骨神经背景信号抑制扩散加权成像

    作者:高立;梁碧玲;张赟;钟镜联;叶瑞心

    目的 探讨DWIBS周围神经成像扫描参数的优化方案.方法 对5只健康新西兰白兔行坐骨神经冠状位MRN成像,评价不同参数组合DWIBS序列及T2WI/SPIR图像兔坐骨神经的显示效果以及图像信号噪声比(SNR)与对比噪声比(CNR).制作兔坐骨神经组织切片.结果 T2WI/SPIR图像和b值=200 s/mm2、层厚=2 mm的DWIBS序列兔坐骨神经成像效果较好.T2WI/SPIR图像SNR和CNR高.DWIBS中,以b值:200 s/mm2、层厚=1.5 mm序列SNR、CNR高.结论 采用适当b值(200 s/mm2)和薄层扫描(1.5mm)能够获得较好的兔坐骨神经DWIBS图像.

  • 多种辅助方法对兔肝脏射频热消融效果的影响

    作者:吕国荣;李伯义;李少辉;唐力;林惠通;吴秀明;胡诗音

    目的 通过实验兔肝脏射频消融(RFA)实验,评价生理盐水、四氧化三铁纳米以及肝动脉夹闭对RFA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 清洁级新西兰兔44只,每组11只,共4组进行实验.A组(对照组).:单纯RFA;B组:射频区内注射生理盐水+RFA;C组:射频区内注射2%四氧化三铁纳米液2 ml+RFA;D组:手术夹闭肝动脉+RFA.按分组方法 进行准备后,进行射频消融.术后一周处死动物,测量消融区面积并进行病理检查,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消融灶A组(1.06±0.37)era2,B组(1.94±0.76)cm2,C组(1.41±0.51)cm2,D组(2.45±0.69)cm2,B、D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001).病理检查显示射频区完全坏死率A组27.3%,B组63.6%,C组36.4%,D组72.7%,B、D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 肝脏射频消融联合生理盐水注射以及夹闭肝动脉后射频消融较单纯射频消融能获得更大的毁损区.

  •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EGFP质粒转染大鼠骨骼肌

    作者:劳翼;修建成;黄劭;谢昌联;陈向辉;黄武锋;吴爵非;宾建平;查道刚;刘伊丽

    目的 探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EGFP)在大鼠骨骼肌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条件下表达的可行性.方法 20只清洁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均分为裸质粒组(P)、质粒+超声组(P+U)、质粒+微泡组(P+M)和质粒+超声+微泡组(P+U+M)共4组进行实验.选择增强绿色荧光蛋白质粒与白蛋白微泡相混合,以超声介导白蛋白微泡破裂的方法 对大鼠骨骼肌行基因转染,转染7 d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质粒在大鼠脊斜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P+M组大鼠脊斜肌组织中均未见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P+U组可见少量微弱绿色荧光,荧光强度较P和P+M组明显增强(P<0.05),P+U+M组可见明显特异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荧光强度约为P、P+M组的10倍,P+U组的3倍(P<0.05);P+U+M组转染率为(42.72±10.07)%较之P+U组(13.62±6.17)%明显增高(P<0.05).结论 超声介导微泡造影剂破裂造成的脊斜肌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是血管内基因成功跨越内膜屏障的主要途径之一.

  • 适合MRI研究的羊颈髓压迫损伤模型的制作

    作者:刘记存;刘怀军;徐英进;张为;贺丹;王志红

    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新的适合MRI研究的羊颈髓压迫损伤模型.方法 健康山羊10只,体重20~25 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显露左侧颈2-3椎间孔,将自制的导管球囊通过椎间孔插入硬膜外腔,达颈2-3椎间盘水平.实验组术后第10天经导管缓慢注射生理盐水0.2 ml使球囊膨胀.持续压迫40天.对照组不注水.利用MR、运动功能评分和病理学检查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置入的球囊位于脊髓的左前方.球囊未注水时,球囊所在部位蛛网膜下腔变窄,脊髓没有明显受压.注水0.2 ml后,球囊呈椭圆形,脊髓受压变扁.所有MR图像显示清楚,没有明显伪影.实验组运动功能评分下降,病理学检查示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肿胀、变性、坏死.结论 采用经颈椎椎间孔置入导管球囊制作羊颈髓压迫损伤模型,压迫程度、压迫速度和持续时间可控,保留了椎管的完整性,能获得较满意的MR图像.

  • 治疗性超声介导体外基因转染的参数优化

    作者:陈智毅;谢明星;王新房;吕清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性超声(TUS)参数对基因转染的作用,优化TUS参数以实现高效率的转染,减少对细胞活力和质粒完整性的影响.方法 将质粒和SonoVue微泡加入培养的Hela细胞后行超声辐照,改变超声强度、占空比以及辐照时间等参数,比较不同的TUS辐照策略对细胞活力及红色荧光蛋白(DsRed)表达效率的影响,以确定佳辐照参数,并对质粒完整性进行分析.结果 低超声强度(0.4 W/cm2、1.0 W/cm2)、低占空比(10%和20%)时,细胞存活率较高(>80%),辐照1 min和3min之间的细胞活力差异不明显(P>0.05).当增加超声强度(1.6 W/cm2、2.2 W/cm2)和占空比(50%)时,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当20%占空比,1.0 W/cm2的TUS辐照3min时,可实现高的转染率.质粒DNA结构的完整性不受优化的TUS参数影响.结论 TUS是一种有效的基因输送方法 ,优化的参数在无显著细胞死亡和DNA损伤的前提下增加转染,这种非侵袭性的基因转染方法 可能是临床基因疗法的一种有用工具.

  • 弥散张量成像预测兔超急性期脑梗死后出血

    作者:全冠民;袁涛;雷建明;刘怀军;李顺姬;杨洁;曹志勇;李彩英;耿左军

    目的 探讨脑梗死超急性期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兔脑梗死后出血(HT)的预测作用.方法 35只兔经颈内动脉插管注入自体血栓建立急性血栓性脑梗死模型.术后3 h常规MR检查,证实为脑梗死后行兔脑冠状面DTI,72 h后处死动物、取脑,观察大体标本及显微镜下梗死区有无出血及其程度,比较HT组与无HT组、有HT动物的HT区与非HT区、HI与PH区DTI参数变化差异.结果 26只动物(74.29%)模型制作成功.无HT者8只(30.77%,8/28)、HT者18只(69.23%,18/26),HT组包括HI组14只(53.85%)及PH组4只(15.38%).HT组与非HT组T2加权示踪(T2WT)、平均扩散系数(DCavg)、各向异性系数(FA)、容积比(1-VR)、指数衰减(EA)均有明显差异(P<0.001~P=0.039).有HT动物的HT区与非HT区的T2WT、DCavg、FA、及EA值差异显著(P<0.001),1-VR值无明显差别.HI组与PH组HT区DTI各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DTI有可能预测兔脑梗死后是否继发出血.

  • 载竹红菌素脂质微泡的制备及对兔VX2肝肿瘤的显影实验

    作者:刘学兵;王志刚;许川山;康娟;李攀;张勇;冉海涛

    目的 制备一种载光动力药物的脂质超声微泡,测定物理特性,并观察其对兔VX2肝肿瘤的显影效果及过程.方法 采用机械振荡的方法 制备载竹红菌素脂质微泡,并测定其粒径大小、分布、Zeta电位和包封率、稳定性及超声辐照后药物释放情况.采用不同超声模式观察微泡在兔VX2肝肿瘤的显像效果及过程.结果 载药微泡的粒径为(1052.4±322.7)nm,Zeta电位为+(21.1±7.4)mV,包封率为(88.1±4.6)%,超声辐照能够促使微泡释放药物,对兔VX2肝肿瘤的显影效果好.结论 载竹红菌素脂质微泡包封率高、微泡能够释放药物、显像好,符合理想的药物载体,为实时监控下的体内定位光动力治疗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脑出血扩散加权磁共振表现

    作者:郑奎宏;马林;史丽静;郭勇;黄敏华;张燕群;赵书臣

    目的 观察脑出血不同时期扩散加权(DWI)磁共振表现.方法 根据患者发病时间与磁共振检查间隔时间,将22例脑出血患者分为5组,其中超急性期3例;急性期3例;亚急性早期5例;亚急性晚期7例;慢性期4例.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的常规及扩散加权磁共振表现.结果 DWI显示超急性期及亚急性晚期两组血肿呈高信号;急性期、亚急性早期及慢性期血肿呈低信号.超急性期血肿边缘可见低信号环;超急性期、急性期及亚急性早期血肿周边可见高信号环.结论 脑血肿各时期DWI表现有其独特的特点.DWI是鉴别脑血肿和脑梗死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脑出血 磁共振成像
  • DWI鉴别诊断病毒性脑炎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作者:戴景儒;戴世鹏;庞军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病毒性脑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0例病毒性脑炎和10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例行常规MRI和DWI检查.测量并计算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并以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毒性脑炎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95±0.28)×10-3mm2/s和(1.07±0.31),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平均ADC值和rADC值为(1.38±0.25)×10-3mm2/s和(1.80=1=0.34)(P<0.01).结论 DWI的ADC值和rADC值能较好地鉴别病毒性脑炎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 后颅窝、椎管内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及von Hippel-Lindau病MRI表现

    作者:张帆;张雪林;邱士军;昌仁民;徐昕明

    目的 观察后颅窝及椎管内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5例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 5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中2例有明确家族史.MRI共发现32个强化瘤体,其中小脑4个,延髓7个,颈髓10个,胸髓4个,腰髓7个;10个瘤体为单纯结节无囊变,22个伴有囊变,实性瘤体直径范围0.4~1.5 cm,平均直径0.58 cm.结论 椎管内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大多与发生在小脑半球的"大囊小结节"类似,因血供极丰富而强化明显,增强扫描有助于与其他椎管内肿瘤相鉴别.

  • 高分辨率三维增强MRA评价脑膜瘤血供

    作者:陈建强;韩向君;陈晶;杨瑞宝;柯晓玲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MRA)对脑膜瘤血供及邻近静脉窦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脑膜瘤患者进行3D CE-MRA检查,应用MPR、MIP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膜瘤的血供进行观察.结果 30例脑 膜瘤中有14例颅内动脉参与供血;有16例脑膜瘤将颅内大血管推移、压迫,但跨过肿瘤段没有直接分支到肿瘤;供血动脉与脑膜瘤呈簇状分布;静脉呈"抱球状"分布在肿瘤的表面.回流到附近的浅静脉或静脉窦;13例窦旁脑膜瘤8例静脉窦受侵,清晰显示窦腔内改变及侧支循环静脉通路;17例大脑凸面脑膜瘤能够在同一平面完整显示近颅骨侧血管的起止点及走行路径.结论 通过应用高场强3D CE-MRA可以显示脑膜瘤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肿瘤与颅内大血管的关系以及窦旁肿瘤与静脉窦的关系,整体的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走行途径等重要临床信息,为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 ADC、FA值预测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疗效

    作者:曲金荣;戴建平;江涛;李少武;王奇峰;蒋田仔;艾林

    目的 对照观察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中弥散加权成像的变化与放射治疗的疗效,评价表观弥散系数(ADC)、部分各向异性(FA)在预测其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术后证实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弥散成像的变化与放射治疗疗效.测量放射治疗前一周内、放射治疗中(放射剂量达30 Gy)残存肿瘤及瘤周组织的ADC值、FA值,根据放射治疗结束后4周与放射治疗前的MR图像显示肿瘤大小的变化将放射治疗疗效分为CR、PR、SD和PD 4组,对照观察其ADC、FA值与放射治疗疗效.结果 CR组残存肿瘤的ADC值放射治疗中明显高于治疗前,而PD组残存肿瘤的ADC值放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D组瘤周组织的ADC值放射治疗中明显增高、FA值明显降低.结论 通过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残存肿瘤及瘤周组织的ADC、FA值能预测其放射治疗的疗效.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

    作者:肖俊强;卢光明;李苏建;黄尧生;邓小霞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典型和不典型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术前MRI资料.分析其发生部位、信号特征、强化方式,瘤周水肿、室管膜播散以及胼胝体累及情况.结果 26例中7例为单发,19例为多发;其中基底节区、脑室旁白质、胼胝体区16例,半球凸面白质区7例.二者中同时伴室管膜下结节者13例;仅发生于脑室内者3例.累及胼胝体时,均可见典型"蝶翼征".常规平扫实性部分表现为T1Wl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ADC值降低明显.增强扫描24例实性部分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2例表现为边缘环状中度强化.脑室内病灶或室管膜下播散结节,均未见坏死区,增强均呈明显均匀强化.瘤周水肿因部位而异,基底节区、脑室旁白质、胼胝体区病灶水肿多呈轻度到中度,大部分以轻度为主;大脑半球凸面病灶水肿多较明显,呈中度到重度.结论 绝大多数PCNSL表现较典型,MRI检查有助于提高正确诊断率.

  • 脑卒中急性期的脑功能重塑观察

    作者:陈志光;黄穗乔;刘波;钟镜联;叶瑞心;许晓矛

    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脑皮层功能重塑.方法 采用被动运动任务对1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BOLD-fMRI成像.运用脑功能分析软件SPM2对功能资料进行分析.受试患者分为脑皮层卒中组(A组)及传导通路卒中组(B组),通过记录各组患者的脑激活区情况,观察不同部位卒中急性期脑功能重组过程,并与追踪所得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脑皮层卒中患者急性期以卒中区域周围脑区以及患侧顶叶代偿为主,急性期脑功能重组与患者恢复程度之间无明显相关.传导通路卒中组内追踪证实恢复不佳的患者,急性期主要见患侧大脑半球激活,恢复情况较好的患者则在急性期以健侧大脑半球激发为主.其中可见健侧SMI皮层激发.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脑功能重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可能与预后有关;健侧大脑半球对患者的恢复的确存在一定的作用.

  •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基于体素的全脑分数各向异性比较

    作者:李磊;周滟;林富春;钱黎俊;陶静;戈欣;范瑜;许建荣

    目的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患者基于体素的全脑范围内白质异常.方法 对19名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和19名正常老年人进行扩散张量成像扫描,经过后处理生成分数各向异性(FA)图,在SPM2下进行头颅标准化后,对VCI组和对照组的全脑FA图进行基于体素的统计学t检验.结果 对照组和VCI组的额叶白质、外囊、扣带、颞叶白质、顶叶白质、岛叶的FA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而且大多以左侧为主.结论 基于体素的全脑白质FA比较能够发现VCI患者中大脑特定部位白质的异常,从而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VCI患者的脑部改变.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诊断60例脑胶质瘤

    作者:王丽君;徐克;郎志谨

    目的 观察脑星形细胞瘤肿瘤实质1H-MRS与病理级别的相关性和与含少枝胶质细胞的胶质瘤的1H-MRS鉴别诊断,以及高级别胶质瘤实质内不同强化成分的1H-MRS特点.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组50例和少枝胶质细胞瘤或少枝星形细胞瘤组10例行二维多体素1H-MRS扫描,并与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进行半定量分析,记录Cho/Cr、Cho/NAA高值和NAA/Cr低值.同时对强化不均匀高级别胶质瘤的显著强化和轻度强化区测定胆碱/正常区胆碱(Cho/nCho)、肌酸/正常区肌酸(Cr/nCr)和氮-乙酰天门冬氨酸/正常区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nNAA).统计学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和配对t检验.结果 所有胶质瘤都表现为Cho峰升高和NAA的降低.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星形细胞瘤组Cho/Cr、Cho/NAA、NAA/Cr的组间差异显著(P<0.001),但Ⅲ、Ⅳ级星形细胞瘤间无显著差异(P>0.05).少枝胶质细胞瘤组比同级别星形细胞瘤组Cho/Cr和Cho/NAA更高(P<0.05),而NAA/C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实质轻度或无强化区的Cho/nCho、Cr/nCr和NAA/nNAA高于显著强化区(P<0.05).结论 1H-MRS能有效判定星形细胞瘤级别,区分星形细胞瘤与含少枝细胞的胶质瘤.对高级别胶质瘤中轻度强化或无强化肿瘤实质的组织学检查可能为判断肿瘤级别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功能影像学纵向研究进展

    作者:郑作锋;艾林;戴建平

    近些年来有许多研究从功能影像学出发,研究脑卒中患者康复期大脑皮层的激活区域与运动恢复的关系,从而试图解释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本文就功能神经影像学在脑卒中康复期的纵向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脑卒中 磁共振成像
  • 小儿小肠型肠套叠的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戚庭月;孙红光

    目的 评价超声在小儿小肠型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超声检查发现套叠部位后测量套叠部外径和长度,经小儿外科会诊后,肌肉注射阿托品0.01 mg/kg.15 min后再次观察小肠套叠征象有无消失,若套叠仍存在即采用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结果 超声诊断的18例小肠套叠,3例(16.7%)自行松解,5例(27.8%)经肌肉注射阿托品后自行松解;10例(占55.6%)肌肉注射阿托品后原部位小肠套叠持续存在,经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后复查超声,套叠消失.结论 小儿小肠型肠套叠在超声图像上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结合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的方法 ,可避免手术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肠套叠 超声检查
  • 直肠癌术前CT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赵刚;刘世恩;郭永存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直肠癌术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直肠癌患者的CT表现,其中男38例,女29例,与术后病理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CT分期和病理分期中的各项准确性指标,评价CT检查的临床价值.结果 直肠充气CT扫描对67例直肠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100%;诊断直肠癌侵犯浆膜外脂肪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假阳性、假阴性分别为94.6%、72.7%、94.6%、72.7%、27.3%、5.4%;诊断盆腔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假阳性、假阴性分别为74.2%、69.4%、67.6%、75.8%,24.2%、32.4%;CT分期和病理分期Ⅰ-Ⅲ期的符合率分别为75.0%、68.8 oA、74.2%,总符合率为71.6%.结论 CT检查 能准确的检出直肠癌,并能准确的显示浆膜外脂肪的侵犯,但直肠癌的CT分期和对淋巴结转移的判定仍有限制.

  • 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近肺门区肿块病灶活检中的应用

    作者:宋兆伟;康立清;李忠信;于淑靖;刘风海;陈跃峰;邢荣格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引导近肺门区肿块病灶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45例CT增强(Ⅰ组)和69例CT平扫(Ⅱ组)引导下近肺门区肿块病灶穿刺活检的成功率、肺癌分型、分级准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Ⅰ组、Ⅱ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1.1%、79.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癌分型、分级准确率分别为91.2%、71.7%,Ⅰ组明显高于Ⅱ组(P<0.05).两组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8%、36.2%,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引导近肺门区肿块病灶穿刺活检,可降低穿刺风险性、提高肺癌分型、分级准确率及穿刺成功率.

  • 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测量乳腺病变大小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赫;姜玉新;刘吉斌;朱庆莉;孙强;常晓燕

    目的 研究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在乳腺病变大小测量中的价值.方法 对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乳腺手术的104例息者共104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将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测得的病灶大小与常规超声及病理测得的病灶大小进行比较,分析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与常规超声测值差异的病理组织学基础.结果 62.7%(27/43)乳腺癌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较常规超声测值增大,仅1例乳腺良性病变(肉芽肿性乳腺炎)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较常规超声测值增大,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6.16×10-12).乳腺癌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病变测值增大区病理主要为导管内癌或浸润癌伴导管内癌成分.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病变测值增大区病理为炎症.结论 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病变大小测值较常规超声增大多见于乳腺癌,测值增大区病理以恶性为主.

  • 多层螺旋CT定量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衰减值

    作者:张洁;于铁链;吴琦;叶宁;曹杨;张静;周宁

    目的 应用16层螺旋CT扫描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衰减值与肺功能检查结果 的相关关系.方法 COPD患者共50例,均行16层螺旋CT检查和肺功能检查.通过直方图技术测量全肺平均衰减值(MLA)、小于-910 HU和小于-950 HU阈值的像素指数(PL910、PL950),评估MLA、PL910及PL950与肺功能检查结果 问的相关关系,并比较COPD 0~4级组间MLA、PL910及PL950的组间差异.结果 MLA、PL910及PL950与肺功能指标间均存在相关关系,与反映存在气流受限的指标FEV 1%FVC(%)相关关系强,PL950与肺功能检查结果 间的相关关系较MLA、PL910强.PL950较MLA、PL910更能反映组间差异.结论 CT定量研究COPD肺衰减值可对患者肺实质改变进行全肺三维立体评估.PL950可作为CT定量评估COPD患者肺实质改变较敏感的指标.

  • 643例CT与模拟定位机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比较研究

    作者:申永来;刘思海;冯雯;付正传;朱瑞霞;谢斌

    目的 探讨CT与模拟定位机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DLTRA CUT型18 G软组织切割式活检针,在1998年10月-2007年1月期问应用CT与模拟定位机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643例患者.随机分为CT组323例、模拟定位机组320例.结果 两组间活检的比较,CT组诊断准确率90.1%,模拟定位机组诊断准确率89.4%,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T与模拟定位机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都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辅助诊断技术.

  •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与多普勒组织速度显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内不同步性

    作者:石珍;邓又斌;毕小军;熊莉;刘蓉;伍玉晗;赵策瑶

    目的 评价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在定量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内不同步性的价值.方法 采集30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短轴切面(二尖瓣,乳头肌,心尖部)和心尖位四腔切面、二腔切面和左心室长轴的二维灰阶与组织多普勒(TVI)动态图,应用二维应变软件分别测量左心室短轴与左心长轴的各节段的径向与纵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同时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左心长轴的各节段的组织速度的收缩期达峰时间.如左心长轴每一节段6个壁的收缩期早与晚达峰时间的差值>110 ms、左心室短轴每一节段前间隔与后壁的达峰时间差值>130 ms即为左心室内收缩不同步.结果 基底部左心室短轴径向应变达峰时间明显长于组织多普勒纵向收缩期速度达峰时间(P<0.01);心尖部左心室短轴径向应变达峰时间明显长于左心室纵向应变达峰时间(P<0.01).二维应变短轴检出率高于二维应变长轴,两者均高于组织多普勒长轴.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较好地评价左心室内不同步性,二维应变短轴可更准确地判断心肌梗死患者心尖段的不同步性.

  •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程度左室射血分数减低者的左室收缩同步性

    作者:薛洁;张军;刘丽文;付建丽;李军;朱霆;朱永胜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分析左室不同步性在不同程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者中的发生率.方法 对64例LVEF减低者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时间-容积进行比较分析,其中LVEF<30%者35例,30%≤LVEF<45%者29例.以收缩期不同步化指数(SDI)>8.3%作为室内收缩不同步的指标.结果 30%≤LVEF<45%者中有20.7%存在收缩不同步,而LVEF<30%者中不同步比例高达63.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节段、12节段(中间段和基底段)和6节段(基底段)小收缩容积点时间的标准差和大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0%≤LVEF<45%者平均收缩期不同步化指数为(6.4-2.3)%.LVEF<30%患者为(4.5-6.5)%(P<0.001).收缩期不同步化指数与左室收缩功能有良好的相关性,与左室射血分数相关系数r:0.493,P<0.001,与QRS间期不相关.结论 尽管30%≤LVEF<45%者的左室收缩同步比例很高,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存在收缩不同步.同时,亦有一定比例的LVEF<30%者同步性尚好.

  •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

    作者:李玉曼;谢明星;吕清;卢晓芳;杨亚利;马红;方凌云;韩伟;李卫芹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4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及31例正常对照组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收缩峰值速度(V)、收缩峰值应变(ε)、收缩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对结果 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影响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指标.结果 肺动脉高压患者各节段ε、SRs、SRe、SRa均较对照组均显著减低(P均<0.05),而v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收缩压是影响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重要因素(r=-0.292~-0.511,r=-0.276~-0.489,P均<0.05),三尖瓣环收缩峰值速度与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V、ε、SRs有良好的相关性(r=0.480~0.622,P<0.01).结论 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减低,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准确、客观地评价右心室功能.

  • 超声造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影程度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作者:熊莉;邓又斌;毕小军;朱英;伍玉晗;赵策瑶;石珍;刘娅妮

    目的 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影程度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使用Sono Vue实时超声造影检查48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23例息急性脑血管病,25例无急性脑血管病,根据时间-强度曲线图分析得出粥样硬化斑块显影后峰值强度/显影前强度比值(Post-PI/Pre-I)、斑块显影后峰值强度/颈动脉管腔显影峰值强度比值(Post-PI/Post-PIC),并分析其预测患者发生急性脑血管病截断值以及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2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21例显影、无显影2例.25例无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粥样硬化斑块显影15例、无显影10例.两组患者粥样硬化斑块显影后峰值强度(Post-PI)[(-51.2±2.8)dB对(-58.7±7.3)dB,P<0.053,粥样硬化斑块显影后峰值强度与显影前强度比值(Post-PI/Pre-I)(0.78±0.04对0.90士0.03,P<0.05),斑块显影后峰值强度与颈动脉管腔显影峰值强度比值(Post-PI/Post-PIC)(1.28±0.06对1.46±0.21,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以粥样硬化斑块显影后峰值强度与显影前强度比值(Post-PI/Pre-I)<0.82为截断值预测患者发生急性脑血管病敏感性为76.9%,特异性为64.1%,以斑块显影后峰值强度与颈动脉管腔显影峰值强度比值(Post-PI/Post-PIC)<1.35预测患者发生急性脑血管病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60.4%.结论 超声造影能实时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显影情况,并与急性脑血管病发生有关联.

  •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室心肌周向收缩功能

    作者:王建华;巩晓红;张春东;杜丽娟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正常人左室心肌周向收缩功能.方法 35例正常人取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短轴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图像,使用Qlab 6.0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系统自动将左室短轴分为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室间隔6段,共计18个节段,将左室壁等分为心内膜下感兴趣区及心外膜下感兴趣区,应用STI技术分析感兴趣区的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 心内膜层心肌各室壁节段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高于心外膜层心肌(P<0.05),尤以前间隔和后壁节段差异更为显著(P<0.01).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不受声束角度的限制,可用于评价左室局部心肌的周向收缩功能.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右心室收缩功能: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

    作者:颜紫宁;赵建中;范莉;芮逸飞;沈丹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功能4D RV-Function(4D-RVF)分析法评价正常人及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方法 ①对10只离体新鲜猪心行实时三维容积成像(RT-3DE),分别用4D-RVF和心尖长轴8平面法(AL 8-plane)分析软件测量其右心室容积,将所测值再分别与实测值比较.②对93例正常人(NOR)和15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行实时三维全容积成像,应用4D RV-Function分析软件测量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每搏输出量(RVSV)及射血分数(RVEF).结果 ①离体猪心4D-RVF法所测值较心尖长轴8平面法所测值与实测值更接近.相关性更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3,r2=0.82.② 4D-RVF法测量正常组(NOR)的右心室参数各指标:RVEDV为(90.57±28.27)m1,RVESV为(38.32±14.18)ml,RVSV为(52.25±16.86)ml,RVEF 为(57.96±6.85)%.③ASD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功能(4D-RVF)分析法可准确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

  •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内节育器变形及异位

    作者:陶枫;吴瑛;林琪;姜燕;刘涛;曾伟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宫内节育器(IUD)变形与异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二维超声检查怀疑IUD异常的患者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检查,通过对子宫腔与IUD的三维超声图像分析,明确IUD的形状与位置.将三维超声成像诊断结果 与官腔镜、腹腔镜或剖腹探查术结果 进行对照.结果 31例患者(96.9%)获取满意的三维超声声像图,可清晰显示IUD的形状、位置及其与子宫腔的关系.29例行宫腔镜、腹腔镜或剖腹取器手术,均一次取器成功,术中所见与三维超声诊断结果 一致.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IUD变形和异位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畸形

    作者:黄丽卿;卢菁菁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子宫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可疑子宫畸形的病例行经阴道二维扫查及经阴道三维成像,并对两者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132例明确诊断子宫畸形的病例中,仅利用经阴道二维能明确诊断的有56例,行三维后明确诊断的有76例.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畸形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弥补了以往二维超声难以获取冠状面信息的不足.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子宫畸形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及成像质量研究

    作者:张鹏;刘禄明;田英军;都基权;傅振强;杜海峰;刘东仁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在图像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366例.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及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366名受检者.冠状动脉显示成功率96.7%,优良率82.2%,心率及心率波动与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呈负相关(r=0.905).当心率相对较高时,使用SSB扫描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要优于SSEG扫描.结论 合理选择CT冠状动脉造影扫描和后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和检查的可靠性.

  • 基于智能计算的自动骨龄评估及其与TW3法比较

    作者:刘坚;戚静;刘钊;宁琴;罗小平

    目的 寻找新的算法以提高自动化骨龄评估(ABAA)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 建立基于目标的兴趣区(ROD.按照Tanner-Whitehouse(TW3)法将ROI分为RUS(包括尺桡骨及掌指骨)ROI及腕骨ROI.按离子群优化(PSO)法,每个兴趣区提取5项特征(包括大小、形态及融合或比邻状态)输入人工神经网络(ANN)分类器,ANN建立在前馈的多层网络基础上,并以反向传播算法规则训练ANN以分别处理RUS及腕骨特征.约1046份左手及腕的数字X线片被随机分成两部分,一半用以训练ANN,另一半用以ABAA,而之前全部采用TW3法有两名小儿内分泌专家人工判读骨龄.结果 不同专家判读的骨龄间比较提示:RUS骨龄的标准差大于腕骨骨龄(4.40和2.42),但二者的变异系数(CV)均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腕关节病变

    作者:李萍;王正滨;牛晓燕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手腕关节病变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RA患者47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超声测量双侧腕关节、掌指关节滑膜的厚度、滑膜动脉阻力指数,观察有无关节积液、肌腱炎及骨侵蚀.结果 47例RA患者中超声发现滑膜增厚47例,与健康志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探测到血流信号41例,且血流分级与RI呈负相关.超声发现关节积液32例,肌腱周围炎性渗出25例,骨侵蚀19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RA患者手腕关节病变的诊断.

  • 小凸阵探头在椎动脉起始段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洁;何文;邬冬芳;项东英;张力治;魏立亚

    目的 通过比较高频线阵探头、小凸阵探头对椎动脉起始段的检测结果 ,探讨小凸阵探头在椎动脉起始段超声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使用高频线阵探头(4.0~10.0 MHz)和小凸阵探头(4.0~11.0 MHz)对80例受检者的160个椎动脉起始部进行针对检查,并对结果 对照观察.结果 高频线阵探头、小凸阵探头对椎动脉起始段的显示率分别为80.62%,96.25%.小凸阵探头对椎动脉起始段的显示率明显高于高频线阵探头.结论 小凸阵探头具有体积小、频率高、视野宽、操作灵活的优点,非常适合于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病变,值得推广应用.

  • 腮腺少见病变的CT诊断

    作者:王长福;张和平;靳海英;王斌杰;常亮;魏海港

    目的 分析腮腺少见病变的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实验室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少见病变包括腮腺淋巴结结核9例、肌上皮瘤3例、肌上皮癌2例、干燥综合征2例、转移癌1例的CT表现.结果 腮腺淋巴结结核9例CT平扫肿块呈均匀密度5例,不均匀密度4例,增强病变呈均匀性、不均匀性、环状及花边状强化表现.肌上皮瘤3例CT平扫肿块均呈稍高密度,其中1例边缘模糊,增强病变呈显著强化2例,中等度强化1例.肌上皮癌2例CT平扫肿块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模糊,增强肿块实性部分呈中等度强化.干燥综合征2例CT平扫双侧腮腺呈散在多发结节样稍高密度影,部分结节有融合,增强腮腺内结节影不强化或轻度强化.转移癌1例CT平扫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病变实性部分显著强化.结论 腮腺少见病变均有各自的CT表现特点.CT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有重要价值,确诊仍依靠临床、实验室检查及病理.

  • 健康青年志愿者比目鱼肌细胞内外脂质的1H-MRS可重复性研究

    作者:李葆青;张祥;赵成孝;董小芮;蔡新红;金玉莲;朱娟

    目的 评价健康青年人比目鱼肌细胞内外脂质的1H-MRS的可重复性.方法 对1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右腿比目鱼肌行1H-MRS检查,每位志愿者接受3次检查,每两次间隔2周.采用SAGE软件量化细胞内脂质峰(SIMCL)和细胞外脂质峰(SEMCI),然后分析不同时间和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 成功采集30个体素的1H-MRS谱线.IMCL峰下面积均值为0.57±0.1 6,EMCL峰下面积均值为1.02±0.21.IMCL的三次检查间无显著差异(F=2.262,P=0.133),但有相关性(r1-2=0.986,r2-3=0.985,r1-3=0.991,P<0.05).不同个体间IMCL有显著差异(F=216.315,P<0.05),IMCL与体重有明显相关性(r=0.717,P<0.05).EMCL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个体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及相关性.IMCL与EMCL间无相关性.结论 IMCL峰是标识不同个体差异的重要峰,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具有可重复性.

  • 表观扩散系数值在区分肌肉骨骼系统良、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作者:程克斌;张晶;张薇;梁伟;李晓松;程晓光

    目的 探讨ADC值在区分肌肉骨骼系统肿瘤良恶性中的作用.方法 对33例患有肌肉骨骼系统肿瘤的患者进行MR常规T1加权,T2加权,压脂T2加权检查,以及3D Fast SPGR动态增强成像.MR扩散加权成像采用SS-EPI序列,b值分别取0、700 s/mm2,在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上强化明显的区域作为扩散加权成像图上的感兴趣区,测定肿瘤的ADC值.结果 在33例肿瘤中,良性肿瘤为17例,平均ADC值为(1.54±0.35)×10-3mm2/s,恶性肿瘤共有16例,平均ADC值为(1.45±0.45)×10-3mm2/s,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33例病例中,共有6例软骨类肿瘤,平均ADC值(1.945±0.51)X10-3mm2/s;非软骨类肿瘤共有27例,平均ADC值(1.41±0.29)×10-3mm2/s,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除1例软骨类肿瘤外,所有软骨类肿瘤的ADC值均大于2.0×10-3mm2/s.结论 以MR动态增强图像来选取DWI图像上肿瘤的感兴趣区(ROI)而测得的ADC值不能区分肌肉骨骼系统肿瘤的良恶性;但是高ADC值(>2.0×10-3mm2/s)对诊断软骨类肿瘤有一定价值.

  • MR动态增强扫描评估髋部骨髓血流灌注的初步研究

    作者:牛金亮;王峻;冯敢生;孔祥泉;苏晋生

    目的 观察FLASH序列T1WI动态增强扫描(DCE-MER)髋部不同部位骨髓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分析其血流动力学特点及生理学意义.方法 20例志愿者行髋部FLASH序列DCE-T1WI扫描,以双侧髋臼、干骺端及股骨头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感兴趣IK(ROI),绘制百分比TIC.读取TIC首次峰值(fEmax)、高信号强度(Emax),比较不同部位ROI各参数值的差异,分析其微循环血流灌注的特点.结果 人体髋臼、干骺端及股骨头fEmax分别是(19.09±3.23、9.50±1.48、4.66±0.68)、Emax值分别是(25.30±3.64,19.27±1.38、10.31±1.20),三部位fEmax、Emax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是283.96、235.96,P值均小于0.05).结论 FLASH序列DCE-TIWI可同时评估富血供红骨髓及乏血供黄骨髓微循环的血流灌注.股骨头低血流灌注可能是发生骨坏死的生理学易患因素之一.

  •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骨骼肌肉系统应用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程晓光;张晶

    功能磁共振成像所指的MRI技术,广义上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血氧饱和水平依赖成像(BOLD)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这些技术源自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并已在科研和临床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人员尝试将这些功能成像技术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脊椎病变的MR弥散加权成像研究

    作者:孙美玉;王绍武;方敏;宋清伟

    目的 结合常规MER,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脊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64例脊椎良恶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1.5T磁共振扫描仪采集数据.包括常规T1WI、T2WI和DWI,DWI b值分别选择70 s/mm2、100 s/mm2、165 s/mm2、300 s/mm2、500 s/mm2,经Functool 2软件分析处理得到病变部位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指数弥散系数(EDC)值.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13.0)对以上观察内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WI中,脊椎良、恶性病变的信号差异无显著性.b≤100 s/mm2时,弥散效应不明显;b>300 s/mm2时,图像信-噪比过低.当b=165 s/mm2时,其图像可满足诊断需要.当b=165 s/mm2时,脊椎良性病变的ADC值为(3.19±O.33)×10-4mm2/s,EDC 值为(715.68士28.36)×10-3;脊椎恶性肿瘤(转移瘤)的AIN;值为(1.87±0.12)×10-4mm2/s,EDC值为(1466.25±41.69)×10-3.与恶性肿瘤相比,脊椎良性病变的ADC值明显偏高,EDC值明显偏低.结论 脊椎良、恶性病变的DWI信号差异无显著性.因此,不能单纯根据DWI信号的高低对脊椎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脊椎EPI-DWI中,当b值在100~300 s/mm2时,能够得到适合临床诊断需要的图像.当b=165 s/mm2时,脊椎ADC值和EDC值可作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指标之一.若AIX;值大、EDC值小,则提示病变良性可能较大;反之则提示恶性肿瘤可能.

  • 骨巨细胞瘤的动态增强MRI与1H-MR波谱研究

    作者:过哲;张晶;梁伟;李晓松;张薇;刘薇;程晓光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的动态增强MER及MR氢质子波谱的特点及其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3D fast SPGR序列对21例病理证实的骨臣细胞瘤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并采用点分辨波谱序列(PRESS)对其中12例进行单体素MR氢质子波谱扫描,分别经过工作站处理,得到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TIC)及MR氢质子波谱谱线.以手术病理为标准,对骨巨细胞瘤的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MR氢质子波谱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1例骨巨细胞瘤的TIC曲线中,19例为Ⅰ型曲线,2例为Ⅱ型曲线;12例MR氢质子波谱的谱线中,9例具有诊断价值,其中有2例出现明显的胆碱峰.结论 骨巨细胞瘤的TIC曲线表现为速升下降型,1H-MRS谱线缺乏胆碱峰或胆碱峰矮小.

  • 高频超声诊断成人阴囊闭合性损伤

    作者:陈顺平;胡元平;许世豪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成人阴囊闭合性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对40例经手术病理及随访证实的成人阴囊闭合性损伤的高频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人阴囊闭合性损伤声像图表现可分为阴囊壁血肿(8例),睾丸挫伤(7例),睾丸血肿(7例),睾丸破裂(16例)和睾丸扭转(2例)五种类型.而血肿型可分为包膜下及睾丸内血肿,破裂型可分为部分破裂和完全破裂(碎裂)型.高频超声对阴囊闭合性损伤诊断准确率为97.5%(39/40).结论 高频超声不仅能对成人阴囊闭合性损伤准确诊断,而且对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 囊性肾癌的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照研究

    作者:蒋珺;陈亚青;周永昌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囊性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肾脏囊性病灶的能量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增强CT表现.病理及随访结果 示26例病灶中,囊性肾癌1 5例.肾囊肿11例.囊性肾癌的影像学诊断标准为:能量多普勒超声声像图上,病灶的囊壁囊隔或结节处显示彩色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声像图上,囊壁囊隔或结节处有造影剂灌注;CT增强扫描时,囊壁囊隔或结节处的CT值与CT平扫相比上升15 HU以上.将各影像学诊断结果 与病理及随访结果 对照,统计比较其对囊性肾癌的诊断能力.结果 能量多普勒超声、增强CT、超声造影对肾脏囊性病灶的血供显示率为46.2%、55.6%、73.1%,其中超声造影对病灶血流的显示为敏感.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囊性肾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46.7%(7/15)、54.5%(6/11)和50.0%(13/26);增强CT分别为66.7%(8/1 2)、66.7%(4/6)和66.7%(12/18);超声造影检查为100%(15/15)、63.6%(7/11)和84.6%(22/26).结论 超声造影能敏感有效地反映肾脏囊性病灶的血供情况,已经成为诊断囊性肾癌的一种重要方法 ,也可以作为肾脏复杂囊性病灶的随访复查手段以避免CT检查的电离辐射.

  • 超声引导下不同药物介入治疗盆腔囊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董晓秋;王璐璐;朱莉;毕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入不同药物治疗盆腔囊性病变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301例4组,323个盆腔囊性病变,A组为120例130个卵巢浆液性囊肿,B组为93例盆腔包裹积液,C组为79例91个卵巢巧克力囊肿,D组为9例卵巢黏液性囊肿,并按注入药物不同将A组和B组各分为3个亚组,Ⅰ亚组单纯注入2-4组抗感染三联药,Ⅱ亚组单纯注入相当囊内液1/3的无水乙醇,Ⅲ亚组注入相当囊内液1/4的无水乙醇和2-4组抗感染三联药;C组和D组均注入相当于囊内液1/2的无水乙醇(高治疗量200 m1),分别观察比较治疗后3、6个月A、B组的各亚组之间的疗效及A、B组的Ⅱ亚组与c组、D组之间的疗效.结果 A、B组中的Ⅲ亚组疗效佳,治疗后6个月治愈率分别为95%(41/43)、94%(29/31),ll亚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1%(40/44)、90%(28/31),有效率均为100%,均明显高于Ⅰ亚组,与Ⅰ亚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注入无水乙醇的4组囊性病变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7%(153/1 75)、99%(1 73/175),各组疗效均高于D组,与D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注入不同药物介入治疗盆腔囊性病变疗效显著.

  •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小肝癌

    作者:杨维竹;江娜;黄宁;黄兢姚;郑曲彬;申权

    目的 评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凝固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 35例肝癌患者(41个病灶,直径≤3 cm)接受TACE,1~3周后在CT引导下行微波凝固术治疗.结果 通过活检及CT增强扫描,显示41个病灶完全性坏死,其中34个病灶伴有周边正常肝实质约3~5 mm完整环状坏死,7个病灶周边正常肝实质环状坏死不完整.25例AFP升高,治疗后10天内降至正常水平.随访6~31个月,1例于不同的肝段见复发病灶,另1例原病灶附近复发.随访期内患者均存活.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小肝癌,疗效好、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值得进一步研究.

  • 高频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小乳癌及乳腺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燕丽;李锐;张晓航;薛雅芳;陈朝辉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小乳癌及乳腺癌前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超声发现的92例乳腺小病灶,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结果 ,并与手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穿刺病理结果 为56例乳腺癌、7例乳腺癌前病变及29例乳腺良性病变,91例与手术后病理结果 相符,仅1例活检穿刺报告为腺病者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导管内原位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乳腺癌和癌前病变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6.6%,准确性为98.9%.结论 高频超声引导下对乳腺小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是安全、可靠的术前早期诊断方法 .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 云克配合131I治疗Graves病合并Graves眼病的近期疗效

    作者:韦智晓;李俊红;覃伟武;李亚范

    目的 评价云克(99mTc-MDP)配合131I治疗Graves病(GD)并Graves眼病(Go)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131I治疗的95例GD和GO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57例,于131I治疗后5~7天采用云克治疗GO,第1疗程10~15天,每天静脉推注云克4组(每组5 mg),第2疗程15~20天,每天静脉推注云克2组,第3疗程15~20天,每天静脉推注云克1组;对照组38例,于131I治疗后未用任何药物治疗GO.结果 研究组的显效、有效和无效率分别为38.6%、43.9%和17.5%;对照组为13.2%、23.7%和63.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突眼程度越轻,疗效越好.结论 云克配合131I治疗GD并GO有较好的疗效.

  • 放射性核素骨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诊断SPECT难于确诊骨病灶

    作者:李亚伦;赵祯;赵丽霞;李芳兰;苏鸣岗

    目的 评价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SPECT难于确诊骨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SPECT难于确诊的35例肿瘤患者的37个病灶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由2名经过放射学培训的核医学科医师盲法独立阅片.所有病灶均以病理、磁共振结果 或6个月以上的随诊为终诊断结果 .结果 SPECT+CT和SPECT/CT分别可对17个(17/37,45.95%)和30个(30/37,81.08%)病灶做出准确诊断,SPECT/CT诊断的正确率较SPECT明显提高(X2=9.855,P=0.002).SPECT、SPECT+CT和SPECT/CT诊断为性质待定的病灶,经随访确诊后恶性病灶所占比率分别为29.7%(11/37)、26.3%(5/19)和16.7%(1/6).结论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有助于鉴别诊断SPECT难于确诊骨病灶的性质,应作为SPECT显像的重要补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