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중국의학영상기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289
  • 国内刊号: 11-188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jmit.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坤成 姜玉新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多发赘生物1例

    作者:李莎;张妍;马春燕;张立敏;杨军

    患者女,33岁,主因"间断发热6个月,加重伴咳嗽、咳痰1个月"入院.查体:体温36.7℃,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级连续性杂音.超声:主动脉右冠窦局部向外膨出,呈不规则囊袋状,顶端破入三尖瓣口,多普勒于该处探及全心动周期左向右分流信号,峰速约5m/s;囊袋基底及囊壁不光滑,周围附着多个不规则附加回声;三尖瓣隔叶、前叶及腱索附着多个强弱不等斑片状回声,有中度反流;主动脉无冠瓣上可见条状附加回声,并可探及微量反流.超声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右冠状动脉窦破入三尖瓣口),主动脉窦瘤周围、三尖瓣及主动脉瓣赘生物,三尖瓣中度反流.血培养显示草绿色链球菌阳性.行主动脉窦瘤修补、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置换术,术中可见主动脉右冠窦瘤破入右心房,破口直径约8 mm,窦壁粗糙,三尖瓣隔瓣见较大赘生物,主动脉右瓣及无瓣根部均可见细小赘生物.

  • 骨显像发现马蹄肾1例

    作者:谢良骏;姜航;曾凤伟;吴春兴;范日升;程木华

    患者女,72岁,因"上腹不适伴嗳气、排气增多1月余"入院.患者1个多月前无诱因出现进食时及饭后剑突下刺痛,持续4~5 min,可自行缓解,近1个月来嗳气及排气增多,2天前进食时呕吐1次,无呕血.查体未见异常.胃镜:距门齿35 cm处至胃底见巨大肿物,表面见深溃疡和污苔,周围结节状隆起,有渗血.临床初步诊断为"胃癌待除外".骨显像:中腹部L3水平放射性浓集,双肾影增浓,呈"倒八字"征,双侧肾盏显像剂滞留,双肾下极似相连;拟诊为马蹄肾.SPECT/CT示双肾融合,中腹部浓集灶位于肾盂内,肾静态显像示双肾呈"倒八字"形,双肾下极相连;MRI示双肾下极融合,均支持马蹄肾诊断.

  • 中期妊娠合并胎盘滋养细胞肿瘤1例

    作者:闫瑶瑶;韩月东;马强华;陈纲

    患者女,20岁,主因"妊娠6个月,头晕、乏力、咳嗽、咳痰、咯血3个月"入院.体格检查:重度贫血貌,双上肢皮肤可见散在瘀斑;腹部膨隆,宫底脐下1横指;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9.90×109/L,N 5.70×109/L,RBC 2.12×1012/L,HGB 73 g/L,PLT 29×109/L;尿隐血(+);术前血清β-HCG318958.0 IU/L.

  • 超声诊断易误诊为乳腺癌的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

    作者:杜莉;何英;孙海琳

    患者女,34岁,20天前发现右乳结节,直径约1 cm,轻触痛,局部无红肿,无乳头溢液,此后持续存在并增长至5 cm×4 cm.查体:右乳头轻度内陷,内上象限扪及直径约5 cm的包块,触痛(+),表面红肿,质硬,右腋窝下数个肿大淋巴结.

  • MRI误诊膝关节腔内凝血块为游离体1例

    作者:孙吉林;周汝明

    患者男,3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疼痛4天;查体发现右膝关节肿胀,浮髌实验阳性,诊断为关节腔积液,行关节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约80 ml.MRI示关节腔内髌骨水平内侧卵圆形异常信号,边界清晰,约2.0 cm×1.0 cm×0.7 cm,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周围可见关节腔积液,考虑为游离体.1周后行手术治疗,于右膝关节髌骨水平外侧切口打开关节腔,未发现游离体;随后缝合切口,行MR检查,未发现关节腔内游离体.

  • 超声诊断神经鞘瘤病1例

    作者:张新;程国良;何英

    患者女,19岁,左上臂发现肿物7月余,渐增大,感觉疼痛4个月,伴拇、食、中指麻木,拇指屈曲活动受限.查体及肌电图示左正中神经不全损伤.超声:左上臂近肘部至左腋窝正中神经增粗,约0.61 cm,回声减低、不均匀,其走行区内可探及两个低回声包块,由多个结节组成,左上臂包块9.10 cm×1.77 cm、左腋前包块4.66 cm×1.70 cm,边界欠清,两端均可见神经样结构,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强回声斑,其内均未见明显神经样结构穿行;CDFI示包块血流信号丰富,PW可测得动脉及静脉频谱.

  • 卵巢幼年型粒层细胞瘤产前超声表现1例

    作者:严霞瑜;杨太珠;罗红;杨帆;郭应坤;宁刚

    孕妇30岁,孕2产0,孕早期轻度甲状腺功能减低,未予处理.孕19+2、24+5周时产前超声检查均未发现胎儿异常.孕29+3周超声发现胎儿右下腹膀胱后方3.02 cm×2.84 cm×2.49 cm囊性肿物,边界清,壁薄、液清,未探及血流信号(图1A、B);孕35+3和37+6周超声示病变大小分别为6.08 cm×5.82 cm×6.21 cm和7.27 cm×5.83 cm×6.19 cm,囊液均较清.患儿出生后3天CT于右中下腹见6.07 cm×6.32 cm×7.53 cm不规则囊性密度影,密度均匀,无强化,考虑肠系膜囊肿或肠重复畸形.5天后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右卵巢幼年型粒层细胞瘤(ovarian juvenile granulose cell tumor,OJGCT)伴广泛囊变.

  • 脑膜血管瘤病1例

    作者:王炜;李华;马金阳

    患儿女,12岁,以"阵发性四肢强直发作"入院.既往发作性全身抽搐2年,4~5次/月,经正规抗癫痫治疗后无缓解.查体未见异常.头颅CT:左颞叶内侧团块状等密度灶,伴点片状钙化.MRI:左颞叶内侧异常信号,约2 cm×3 cm,界限不清,无占位效应,呈等T1稍高T2信号,混杂少许点状高信号,FLAIR序列呈稍高信号,增强后无明显强化.视频脑电图示左颞叶癫痫样放电.考虑为少突胶质细胞瘤.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行病灶切除并前颞叶切除术,术中见病变位于颞叶海马旁回皮质内,色灰白,质韧,磨砂感,边界不清,血供丰富程度中等.术后病理诊断:脑膜血管瘤病(meningeal angiomatosis,MA).

  • CT 诊断胆石性肠梗阻1例

    作者:张鹏;袁庆海;申国强;刘建华

    患者男,52岁,7天前无明显诱因停止排气、排便,伴阵发性腹痛、腹胀,偶有呕吐,以"肠梗阻"收入院.体格检查:腹部膨隆,脐周压痛.腹部超声:胆囊5.5 cm×1.8 cm,壁欠光滑,其内充满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肠管管腔增宽,宽处内径3.3 cm,内容物往返蠕动.提示胆囊结石(充满型)、肠管扩张.给予保守治疗6天,无明显好转.CT平扫示胆囊、肝外胆管扩张积气,胆囊壁增厚、毛糙,与胃窦及十二指肠分界不清,胆囊腔与十二指肠似有连通;回肠管腔内团状影,密度不均匀,中央部CT值约20 HU,边缘见层状高密度环,其近端小肠扩张、积气,伴液平面,腔内见多个结节状、团状高密度影,远端小肠、结肠肠管塌陷.行小肠内胆石取出、胆囊切除、十二指肠修补术.术后病理诊断: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

    关键词: 胆石 肠梗阻
  • 多睾伴对侧睾丸扭转1例

    作者:陈顺平;胡元平;许世豪

    患儿男,13岁,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阴囊疼痛,较剧烈,呈阵发性,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2天前就诊于当地医院,经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查体:左侧阴囊明显肿大,有触痛,提睾反射消失,右侧阴囊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13×109/L.超声:右侧阴囊内可探及双睾丸样回声,呈纵行排列,大小分别为2.7 cm×1.5cm×2.1cm及1.7cm×1.1 cm×1.7 cm,内部回声均匀一致,其内均可探及点状血流信号;左侧睾丸肿大,约2.4cm×2.5cm×3.2cm,内部回声明显不均匀,可见数处小片状液性暗区,其内未探及血流信号.考虑左侧睾丸扭转,右侧阴囊内双睾丸.行左侧睾丸探查术,术中见左睾丸色黑,表面可见少量血性渗液,鞘膜腔内精索逆时针扭转540°.术中诊断左睾丸扭转坏死而切除.病理诊断:左睾丸出血性梗死.

    关键词: 睾丸疾病 超声检查
  • MRI诊断椎管内副神经节瘤1例

    作者:韩嵩博;李敏;柳晨;马永强;邵宏权;陆敏;陈剑;袁慧书

    患者男,59岁,腰腿痛5年余,加重2个月,主要为双侧腰骶部、臀部及大腿后外侧,严重时放射至足背区.查体:四肢针刺觉及肌力无异常,双下肢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未引出,病理征阴性,下肢位置觉减退.实验室检查正常.MRI:L2~3节段椎管内见长圆形等T1稍长T2信号,约1.1 cm×1.1cm×4.4 cm,边缘清楚,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终丝受压推移.行椎管肿瘤摘除术,术中见L2、3节段椎管内椭圆形肿瘤,表面光滑,褐红色,质硬、脆,血供丰富,与神经粘连轻,肿瘤连接于终丝,终丝血管异常粗大;肿瘤左侧与L2水平神经根相连,不易分离.术后病理:上皮样细胞构成瘤实质,细胞形态均一、胞质多,核仁不明显,少见核分裂象,排列呈腺泡状;间质为血窦及少许纤维样分隔.免疫组化示瘤细胞CgA强阳性.病理诊断:L2、3节段椎管内副神经节细胞瘤.

  • 鼻咽部及口咽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

    作者:张艳琴;尹广明

    患者男,23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颈部及鼻咽部肿物,伴咽痛、咽部异物感,自服抗感染药后未见好转,1个月前出现鼻塞伴涕中带血,说话含糊不清,体质量明显下降.查体:右侧软腭及腭舌弓明显膨出,表面糜烂;颈部见4.0 cm×3.0 cm肿物,活动度尚可,无压痛.CT:鼻咽腔及口咽腔内团状软组织肿块,CT值约42 HU,向下延伸至腭扁桃体,向前挤压软腭使口腔变形.双侧颈动脉鞘周围及胸锁乳突肌内侧见多发结节状软组织肿块.

  • MRI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作者:赵闯绩;陈纲

    患者女,45岁,因"前臂萎缩无力并双下肢痉挛1月余"就诊,行走呈痉挛步态,需他人搀扶.无家族病史.专科检查: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增高,膝腱反射活跃,巴宾斯基征阳性,双侧霍夫曼征阳性.肌电图:椎旁肌、骨间肌及胫前肌有束颤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波幅增高.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头颅MR检查:T2WI轴位双侧内囊后肢后部见对称性斑点状高信号,冠状位T2WI示双侧内囊后肢至大脑脚见纵行线条状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DWI呈略高信号,增强检查病灶无强化.MR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后根据ALS诊断标准[1]确诊.

  • 肝脏原发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

    作者:魏弢;孟令平

    患者女,2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肋缘持续性刺痛2个月,以"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入院.查体:肝区轻扣痛.实验室检查:AFP 2.11μg/L,CEA 0.88 μg/L,CA199 4.55 U/ml,CA12512.7 U/ml.MR平扫示肝脏右后叶S7~8段包膜下7 cm×6cm肿块,边界清晰,边缘光整,T1WI呈低信号,内可见斑片状高信号,T2WI呈中、高混杂信号,包膜下少量积液;增强扫描病灶轻中度强化,可见假包膜(图1、2).考虑肝脏恶性肿瘤.行肝脏右叶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肝Ⅶ~Ⅷ段,约8 cm×7 cm×5 cm.大体病理:肿瘤切面呈灰白色,伴少量出血,质软、界清、有薄包膜.镜下:肝脏结构破坏,可见上皮样肿瘤细胞呈巢团状分布,周围见较多成熟淋巴细胞浸润.上皮样肿瘤细胞呈短梭形、卵圆形,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易见,核多形性(图3).免疫组化:AFP(-),广谱CK(+),HEPA(-),CK7(-),CK19上皮(+),CD34血管(+),CD68组织细胞(+),CD45RO部分(+),CD20少数(+),LCA(+),Ker(-),EBER原位杂交检测:上皮样肿瘤细胞(+).病理诊断:肝细胞性淋巴上皮瘤样癌.

  • 超声诊断颈外静脉假性静脉瘤1例

    作者:赵斓婷;马春燕;唐力;杨军

    患者男,59岁,发现颈部肿物5个月.查体:颈部右侧可见直径约3 cm质韧结节,无疼痛,无搏动,表面光滑,活动度可,无压痛;患者直立或用力屏气后有所增大.彩色多普勒超声:右侧颈外静脉近段内径约0.4 cm,距锁骨下静脉约2.0~3.0 cm处前方可见2.6 cm×0.9cm×1.0 cm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后壁与颈外静脉前壁可见沟通,约0.4 cm,其内可见泥沙样弱回声流动,受压后闭合.彩色多普勒于该处探及由颈外静脉至该回声内的双向血流信号,频谱双向连续,速度约45 cm/s.超声诊断:右侧颈部无回声区,右侧颈外静脉假性静脉瘤可能性大(瘤内血流淤滞).术前诊断为颈外静脉瘤.行颈外静脉瘤切除术,术中探及假性静脉瘤.病理诊断为右侧颈外静脉静脉瘤.

  • Tamura 纹理分析在声像图监控 HIFU 消融兔 VX2乳腺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闵加艳;邹建中;郭宇;王冬

    目的 探讨Tamura纹理参数对声像图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下靶组织凝固性坏死情况的评价效果.方法 根据HIFU辐照兔VX2乳腺肿瘤的辐照强度,将1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90 W、120 W、150W组,每组40只,辐照时间均为3 s.采集辐照前和辐照后即刻的声像图,提取Tamura纹理参数中的方向度、粗糙度和对比度;通过支撑适量机筛选,获得决策超平面,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amura判断凝固性坏死的敏感度为89.71%(61/68),特异度为69.23%(36/52),准确率为80.83%(97/120);灰度判断凝固性坏死的敏感度为57.35%(39/68),特异度为63.46%(33/52),准确率为60.00%(72/120),前者的敏感度和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后者(P均<0.001).90 W组中,Tamura判断凝固性坏死的准确率为77.50%(31/40),高于灰度(20/40,50.00%,P=0.011);120W组中,Tamura判断凝固性坏死的准确率为80.00%(32/40),高于灰度(22/40,55.00%,P=0.017).结论 声像图Tamura纹理分析判断凝固性坏死是可行的,且较之灰度具有一定优越性.

  • 实时三维TEE评价犬二尖瓣对合程度与二尖瓣反流程度的关系

    作者:王林林;何怡华;陈健;韩建成;谷孝艳;陈娇阳;李治安

    目的 建立急性二尖瓣反流动物模型,应用实时三维TEE(RT-3D-TEE)分析犬心脏出现二尖瓣中度及中度以上反流时所对应的二尖瓣对合指数的截断值.方法 应用15只健康犬建立二尖瓣中度及中度以上反流模型,以Philips iE33超声心动成像仪分别于基础状态下、过度压力状态下及出现二尖瓣中度及中度以上反流状态时获取原始数据,对超声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二尖瓣对合指数,利用ROC曲线确定截断值.对实验犬二尖瓣前后叶粗糙带进行染色,以获得实体二尖瓣对合指数.结果 基础状态下超声所测二尖瓣对合指数与二尖瓣对合指数实体测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6,P<0.05),二尖瓣对合指数与左心室压力呈负相关(r=-0.86,P<0.01);二尖瓣中度及中度以上反流时,二尖瓣对合指数小于基础状态(P=0.045).二尖瓣出现中度及中度以上反流时,二尖瓣对合指数所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 cm2,当二尖瓣对合指数的截断值为19.89%时,敏感度为81.25%、特异度为92.00%.结论 RT-3D-TEE测量二尖瓣对合指数可以较好地反映犬二尖瓣的实际对合情况.

  • 体外实验观察微泡-阳离子纳米脂质体合物促进 HGF 基因转染

    作者:李文艳;汪朝霞;王志刚;赵建农;张守鸿

    目的 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的特异结合,制备一种高效载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的脂质微泡(LMB)-阳离子纳米脂质体复合物(LMB-CNLP),观察转染情况,探讨其对对数生长期的肝星状细胞株HSC-T6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HSC-T6细胞分为载HGF基因的LMB组、LMB-CNLP组和对照组(单纯质粒),超声辐照各组进行HGF转染.以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测转染情况,ELISA试剂盒检测HGF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HSC-T6细胞凋亡.结果 LMB-CNLP组HGF基因的转染率为41.29%,明显高于其他2组.转染后的细胞能持续表达HGF,且随着HGF蛋白增多,HSC-T6细胞凋亡率增高.结论 超声辐照LMB-CNLP复合物能提高HGF基因在体外培养的HSC-T6细胞中的转染情况,促进HSC-T6凋亡,为基因治疗肝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半定量分析大鼠肝纤维化

    作者:李银燕;苏雪娇;王学梅;王四维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估大鼠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52只Wistar大鼠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对动物模型进行超声弹性成像,通过弹性图像评分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52只大鼠模型中,Scheuer病理分期S1期16只,S2期14只,S3期12只,S4期10只.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判断S1、S2、S3及S4期肝纤维化的敏感度分别为87.50%(14/16)、78.57%(11/14)、83.33%(10/12)和90.00%(9/10),特异度分别为83.33%(5/6)、71.43%(10/14)、77.78%(7/9)和85.71%(6/7).结论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方法可作为半定量分析大鼠肝纤维化的有效手段.

  • 3.0T MR R2'图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刘珍友;张云亭;张敬;刘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在R2'图中的表现,并与DWI比较,探讨其在判断脑缺血半暗带中的价值.方法 对14例发病时间为6~22 h[平均(16.73士4.65)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就诊当日和发病后7~20天分别进行MR检查.将首次检查中的DWI高信号区定义为初始病灶面积(L0),第二次复查的T2WI或T2-FLAIR图像上病灶面积定义为终梗死面积,后者小于L0的部分为组织存活区(ST),大于L0的部分为病灶扩大区(LG).对同一患者不同检查时间病灶形态和面积进行比较.结果 初次检查异常信号的面积可分为3种:①4例R2'图病灶面积> DWI高信号区面积,终梗死面积与R2'图异常信号区面积相同.R2'图病灶为稍高信号,LG区R2'信号升高的程度大,周围区次之,L0区小;复查时R2'图病灶变为低信号.②6例R2'图病灶面积=DWI高信号区面积,终梗死面积无显著变化.③4例R2'图病灶面积<DWI高信号区面积,R2'图病灶中心为低信号,边缘为稍高信号,在外围为等信号,呈内低外高分层状表现,终梗死灶的面积与初次R2'上低信号区的面积相似.结论 ①发病24 h内,脑梗死灶在R2'图的3种情况分别具有不同的演变过程;②相对于传统MR成像序列,R2'在判断梗死核心和半暗带方面更精确.

  • 局部皮肤温度依赖的纺织品触觉脑功能研究

    作者:刘宇清;张仲伟;陈克敏

    目的 观察在不同局部皮肤温度环境中的纺织品触觉认知神经能力和相关情绪脑功能区.方法 对18名健康受试者进行fMRI研究,采用相同牛仔布,分别对前臂局部皮肤进行不同(低、中、高)温度调节后,进行相同触觉刺激.结果 高温条件下,触觉感觉更多为情绪相关的特征功能区激活;中温条件下,触觉感觉更多为辨识相关的特征功能区激活;低温条件下,触觉感觉为基础特征功能区激活.顶岛盖区在3种温度条件下都有显著激活,激活范围和程度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加.结论 利用脑背侧空间触觉脑功能区和脑腹侧频率触觉功能区的协同作用,局部皮肤温度增加可提高触觉敏感性和认知能力.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常规 MRI 与 DWI 特征

    作者:季学满;张宗军;张志强;卢光明;印洪林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常规MRI、DWI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NT的常规MRI、DWI及病理学表现.在ADC图上测肿瘤及对侧正常脑实质AD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MRI上肿瘤多见于额叶和顶叶.11例肿瘤呈尖端指向脑室的三角形或扇形,8例呈类圆形,4例呈脑回状,1例为大脑半球内弥漫结节状病变.17例肿瘤位于大脑半球凸面,9例肿瘤邻近颅骨受压变薄.23例单发肿瘤呈T1WI低信号,T2WI均呈高信号.18例患者接受T2W FLAIR序列检查,其中12例肿瘤周围见薄环状高信号.13例肿瘤未见明显强化,9例肿瘤内见强化.肿瘤周围未见明显水肿.20例肿瘤平均ADC值(1.98×10-3 mm2/s)大于对侧正常脑实质(0.83×10-3 mm2/s,t=20.44,P<0.01).24例肿瘤内均见特殊的胶质神经元成分,7例病理诊断为单纯型DNT,17例为复杂型DNT.结论 DNT的常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与肿瘤内特殊的胶质神经元成分有关;DNT的ADC值明显增高,有助与其他脑皮质区肿瘤相鉴别.

  • 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作者:陈婷;郭大静;赵建农;方正;张维;敬永勇;倪卫国;葛冰

    目的 探讨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临床拟诊为AICVD患者,于发病24 h内行头颅CT平扫和全脑CT灌注(CTP)成像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参数,同时获得动态CT血管成像(4D-CTA)图;于CTP检查后24 h内复查MR,分析其CTP、4D-CTA及MRI表现.结果 常规CT平扫示8例有脑缺血病灶,12例未见明显异常.全脑CTP20例患者共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32个缺血灶,MRI发现26个病灶表现为梗死灶.4D-CTA显示责任血管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20例患者中14例血管狭窄,2例闭塞,4例正常.结论 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可同时获得CTP、4D-CTA图像,实现对AICVD的全面评价.

  • 磁共振脑灌注加权成像评估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机能联系不能的发生因素及机制

    作者:赵珊珊;程敬亮;白洁;张勇;王琳琳

    目的 采用动态磁敏感对比MR灌注加权成像(DSC- PWI)评估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机能联系不能(CCD)的发生因素及机制.方法 对81例确诊为单侧幕上脑梗死患者行DSC-PWI和MR常规检查,记录大脑半球不对称指数(AIcbⅠ)、小脑不对称指数(AIcbⅡ)、幕上脑梗死体积、梗死位置、患者是否有偏瘫及活动受限的情况.将患者分为CCD阳性组和CCD阴性组,比较两组相关参数的差异,分析CCD阳性患者幕上梗死参数与AIcbⅡ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CD阳性组35例(43.21%),在梗死时间、梗死部位、偏瘫及活动受限情况方面与CCD阴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CD阳性组患者幕上梗死体积和AIcbⅡ之间呈正相关(r=0.25,P=0.01),梗死持续时间与AIcbⅡ之间无相关性(r=0.19,P=0.59).结论 CCD可能是皮层脑桥小脑通路中断的结果,其发生可能与梗死时间、梗死部位、患者偏瘫及活动受限情况有关.

  • MRI评价乳腺癌脑膜转移

    作者:龙晚生;兰勇;罗学毛;胡茂青;金志发;崔恩铭

    目的 探讨乳腺癌脑膜转移的MRI表现特点及转移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 MRI表现:平扫仅3例表现为条片状或结节状异常信号.增强后18例表现为硬脑膜-蛛网膜型,3例为软脑膜-蛛网膜型.12例伴有颅骨骨质破坏,6例伴有脑内转移.乳腺癌脑膜转移途径:11例经邻近颅骨转移灶直接侵犯邻近硬脑膜;5例脑实质表浅部位的转移瘤侵犯邻近硬脑膜;4例经血行直接转移至硬脑膜和(或)柔脑膜,1例经血行转移至脑脊液后播散至柔脑膜.结论 MR增强扫描是乳腺癌脑膜转移的重要检查方法.经颅骨转移瘤侵犯邻近硬脑膜是乳腺癌脑膜转移的主要途径和特点.

  • 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分析工作记忆老化的脑灰质萎缩基础

    作者:郑东明;孙洪赞;董晓宇;陈思攀;徐永川;马英;王晓明

    目的 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方法探讨老年人工作记忆能力衰退与脑灰质萎缩间的关系.方法 在30名老年人(老年组)和38名青壮年人(对照组)中分别进行keep-track任务和2-back任务两种工作记忆任务检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高分辨力MR扫描,并使用统计参数图(SPM)8软件进行VBM分析,比较老年组与对照组的脑灰质体积差异,并在老年组内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寻找与工作记忆任务能力下降相关的责任萎缩脑区.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老年组工作记忆能力显著衰退,且出现广泛的脑灰质萎缩.老年组中,与keep-track任务能力相关的萎缩脑区主要位于双侧前额叶中下部、运动前区、顶叶后下部和小脑;与2-back任务相关的萎缩脑区主要位于左侧的前额叶下部、运动前区和颞叶.左腹侧运动前区(BA6)皮层的灰质体积与两个任务的行为学数据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老年人工作记忆能力下降与工作记忆神经网络的灰质萎缩有关.

  • 磁共振在体研究成体神经发生的进展

    作者:邵志红

    近年来,成体脑内神经发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MR已成为在体研究成体神经发生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针对MR在体研究成体神经发生的进展进行综述.

  • 肝胆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 Gd-EOB-DTPA 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作者:王化

    Gd-EOB-DTPA是一种新型对比剂,同时具有非特异性细胞外对比剂和肝胆特异性对比剂的特性,可用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窗内进行肝脏血管成像、胆管成像、检出与定性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评价肝功能,实现“一站式”检查.本文对该对比剂的基本特性、扫描参数、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 MSCT 征象

    作者:岳奎涛;刘剑羽;王智勇;李磊;刘从容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MSCT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的IPMN的MSCT表现.所有患者均接受16层或64层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7例接受ERCP检查.结果 27例IPMN中,主胰管型11例,包括2例交界性肿瘤,4例原位癌,5例腺癌;CT表现为胰腺不同程度萎缩,主胰管扩张,8例内部可见壁结节,1例见多发斑块状钙化.分支胰管型9例,包括腺瘤和交界性肿瘤各3例,1例原位癌,2例腺癌;其中7例位于胰头部,表现为与主胰管相通的囊性病灶,内见分隔和乳头状壁结节,呈“葡萄串”样,1例可见点状钙化;2例位于胰尾部,呈类圆形囊性病灶,增强无强化.混合型7例,包括交界性肿瘤和腺癌各3例,原位癌1例,表现为主胰管及分支胰管扩张伴腔内壁结节,3例病变内可见不同程度钙化.7例接受ERCP,其中5例明确显示囊性病灶与主胰管相通.结论 IPMN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SCT结合ERCP检查有助于术前准确诊断.

  • 多排螺旋CT肠系膜混浊征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符熙;靳仓正;赵宋礼;李春芳;谭婉嫦

    目的 探讨MDCT肠系膜混浊征(MM)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的回盲部病变的MDCT表现.结果 18例恶性肿瘤中,11例(11/18,61.11%)可见MM; 42例炎性病变中,36例(36/42,85.71%)可见MM.炎性病变较恶性肿瘤更易出现MM、脂肪缆绳征、逗号征及梳子征.恶性肿瘤较炎性病变更易出现系膜血管受累、系膜结节、腹腔积液及系膜根部淋巴结肿大.结论 MM能提示回盲部病变的性质,结合其他CT异常征象及临床病史有利于明确诊断.

  • 胃癌浆膜面的不同 CT 表现及其诊断意义

    作者:李雪丹;崔玲玲;崔立贺;刘屹;任克;徐克

    目的 探讨胃癌浆膜面不同CT表现类型以及据此判断浆膜有无侵犯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41例,将胃癌浆膜面CT表现分为5种类型:光滑型(Ⅰ型)、光滑膨隆型(Ⅱ型)、毛糙型(Ⅲ型)、结节型(Ⅳ型)和血管包绕型(V型).光滑型诊为浆膜无侵犯,其余类型诊为浆膜侵犯.将CT和术中判断胃癌浆膜侵犯结果与病理相对照.结果 CT和术中判断胃癌浆膜有无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8.76%(79/89)、65.38%(34/52)、81.44%(79/97)、77.27%(34/44)、80.14%(113/141)和98.88%(88/89)、34.62%(18/52)、72.13%(88/122)、94.74%(18/19)、75.18%(106/141).CT判断浆膜无侵犯的特异度高于术中判断(x2 =9.85,P<0.05).术中判断浆膜侵犯的敏感度高于CT(x2=7.85,P<0.05).CT胃癌浆膜面光滑型、光滑膨隆型、毛糙型、结节型和血管包绕型浆膜侵犯率分别为22.73%(10/44)、46.15%(6/13)、83.61%(51/61)、85.71%(6/7)和100%(1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P<0.001).结论 血管包绕型是CT诊断胃癌浆膜侵犯的可靠征象;CT浆膜面表现为光滑膨隆型时,判断胃癌浆膜侵犯要慎重.

  • CEUS定量分析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

    作者:范智慧;严昆;吴薇;尹珊珊;戴莹;杨薇;陈敏华

    目的 探讨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的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29例胰腺癌患者和17例肿块型胰腺炎患者行CEUS检查,应用TIC分析计算病灶内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Imax)、渡越时间(TT).结果 胰腺癌的AT大于肿块型胰腺炎[(11.06士3.54)s vs (8.41±3.11)s,P<0.05)],胰腺癌的Imax明显小于肿块型胰腺炎(44.30% vs 86.57%,P<0.05).以AT≥9.45 s诊断胰腺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75.86%、70.59%、81.48%、63.16%、73.91%;以Imax≤72.14%诊断胰腺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72.41%、64.71%、77.78%、57.89%、69.57%;以AT≥9.45s或Imax≤72.14%为标准诊断胰腺癌,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增大(93.10%、81.82%和78.26%).结论 CEUS定量分析可为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提供更客观、有力的依据.

  • 血管造影CT成像在微小肝癌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姚全军;胡鸿涛;黎海亮;郭晨阳;孟艳莉;李亚楠

    目的 探讨Xper CT成像在微小肝癌(MHCC)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MHCC患者于TACE治疗前行肝脏增强CT、常规DSA及Xper CT成像.综合分析图像,确定肿瘤供血动脉后,用微导管超选至肿瘤供血动脉行TACE治疗.治疗后再次行CT检查观察碘油沉积情况,并随访评估TACE疗效.结果 TACE后1个月,增强CT共发现47个微小癌灶,直径0.4~1.0 cm.TACE前增强CT、DSA、Xper CT对微小肝癌的检出率分别为63.83%(30/47)、78.72%(37/47)和89.36%(42/47),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术中超选择插管成功率为95.74%(45/47).TACE后6个月随访显示,3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 10例,部分缓解(PR) 11例,稳定(SD)9例,进展(PD)1例;TACE治疗有效率[(CR+PR)/(CR+ PR+ SD+ PD)×100%]为67.74%(21/31).结论 Xper CT成像对MHCC检出率较高,并可较为准确地反映肿瘤血供情况,对MHCC的诊疗具有较高价值.

  •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

    作者:魏凌琳;叶真;徐秋晨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VTQ技术对93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96个病灶及15名正常志愿者进行检测,获取病灶及肝实质的剪切波速度( SWV)值.结果 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的SWV值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0.71.恶性病变组SWV值大,良性组次之,正常对照组低(P<0.05),以SWV=1.96 m/s作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阈值,诊断恶性病变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91.68%,98.41%,80.02%,89.62%和96.57%;血管瘤与肝硬化结节及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肝细胞癌(HCC)与肝转移癌的S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灶性恶性病变组周围肝实质SWV值大于良性组及正常组(P<0.05),良性组略大于正常组(P>0.05);血管瘤、FNH病种间和肝转移癌、HCC、肝硬化结节及胆管细胞癌(CCC)病种间的周围肝实质的S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Q可定量反映不同类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硬度,有助于鉴别诊断.

  • 乳腺肿瘤CEUS特点及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作者:裴华洁;王小燕;韦海明;蓝春勇;刘腾;贺琰;农美芬;康利克;黄向红

    目的 探讨CEUS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观察CEUS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对88例乳腺肿瘤患者(恶性52例,良性36例)行实时CEUS,分析肿瘤特点,记录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值,计算MVD.结果 良、恶性肿瘤在CEUS增强强度、增强形态、增强边界及有无穿支血管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肿瘤峰值减半差值时间(ΔHT)、峰值强度(PI)、MVD均高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I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85,P<0.05).结论 CEUS有助于判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且肿瘤增强强度与MVD有关.

  • 淋巴结病变CT灌注时间-密度曲线形态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欧阳林;周水添;陈妙红;蔡宏杰

    目的 分析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的CT灌注时间-密度曲线(TDC)形态变异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0例纵隔、腹盆腔淋巴结病变患者行双源螺旋CT灌注检查.所有病例均取得手术或穿刺病理诊断结果,包括良性淋巴结病变11例,恶性淋巴结病变49例.观察CT灌注TDC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曲线形态变异情况及临床相关性.结果 淋巴结病变CT灌注TDC在不同阶段有多种变异形态,良、恶性淋巴结病变TDC在上升速度、上升方式、有无平台期、下降速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开始增强时程、灌注峰值、下降方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淋巴结病变行CT灌注诊断时,分析TDC各个阶段的变异特征,有利于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病变.

  • 孤立性肺结节空间分布特征及伴随恶性征象的影像学分析

    作者:黄越;刘文亚;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空间分布及其与伴随恶性征象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188例SPN患者,根据结节所处位置与支气管的关系,由肺门向胸膜将肺野分为内侧带、中间带及外侧带;然后再由肺尖向肺底,分为上野、中野及下野;后再对所有结节伴随的恶性征象与分布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8个SPN中,位于内侧带7个、中间带57个、外侧带124个,相应部位具有恶性征象结节的百分比分别为14.69%(1/7)、59.65%(34/57)、86.29%(107/124),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位于上野84个、中野18个、下野86个,相应部位具有恶性征象结节的百分比分别为84.14%(69/84)、55.56%(10/18)、73.26%(63/86),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除肺上野与肺中野的结节数有差异外,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PN所具有的恶性征象与分布区域在横向空间具有差异性,在纵向空间不具有差异性.

  • 采用 MSCT 肺静脉成像定量观察肺静脉

    作者:王青菊;李彩英;李敬民;乔桂荣;郝存勖;宋鹏;周艳玲

    目的 采用MSCT肺静脉成像对肺静脉进行定量观察.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CTA结果正常的50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收集心脏原始图像及肺静脉后处理图像,确定心室舒张早期及收缩早期,测量不同时相各肺静脉径线,统计各肺静脉解剖类型、变异及分型.结果 4种肺静脉类型中,Ⅰ型443例(443/500,88.60%),Ⅱ型17例(17/500,3.40%),Ⅲ型4例(4/500,0.80%),Ⅳ型36例(36/500,7.20%).同一心动周期不同时相肺静脉形态及径线不同,在心室舒张早期时大,而在心室收缩早期时小(P均<0.05).结论 MSCT肺静脉成像能准确、无创地提供肺静脉的解剖信息,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 钼靶X线及超声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谢菲;周波;杨德起;刘鹏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钼靶X线和超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乳腺DCIS 患者的钼靶X线和超声特点,比较二者诊断DCIS的敏感度和对肿物及钙化的检出率.结果 16例钼靶X线片可见肿物,其中圆形8例(8/16,50.00%),分叶形6例(6/16,37.50%),不规则形2例(2/16,12.50%).边缘浸润10例(10/16,62.50%),边缘清楚6例(6/16,37.50%).77例钼靶X线片中可见钙化,42例钙化呈细线状或细分支状(42/77,54.55%),35例表现为多形性(35/77,45.45%);钙化呈簇状分布44例(44/77,57.14%),区段分布25例(25/77,32.47%),线样分布8例(8/77,10.39%).70例超声可见肿物,圆形38例(38/70,54.29%),分叶状29例(29/70,41.43%),不规则形3例(3/70,4.29%);肿物边缘不清楚53例(53/70,75.71%),边缘清楚17例(17/70,24.29%).根据检出肿物和钙化,钼靶X线和超声诊断DCIS的敏感度分别为77.89%(74/95)和42.11%(40/95,P<0.001),二者联合诊断准确率可提高至89.47%(85/95,P<0.05).钼靶和超声对肿物的检出率分别为16.84%(16/95)和73.68%(70/95,P<0.001),对钙化的检出率分别为81.05%(77/95)和12.63%(12/95,P<0.001).结论 钼靶X线对钙化的诊断较敏感,而超声对肿物的检出率更高,二者联合可明显提高诊断DCIS的敏感度.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泪囊囊肿

    作者:黄苑铭;黄冬平;梁耀佳;邹鹏;陈丹;马小燕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泪囊囊肿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胎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泪囊囊肿的声像图特征,并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 产前超声检出12胎胎儿泪囊囊肿,孕周为26~36周,其中双侧3胎,单侧9胎.泪囊囊肿典型超声声像图表现为眼眶内下方见囊性无回声.6胎囊肿产前自行消失;1胎经终止妊娠后确定存在泪囊囊肿2胎分娩后囊肿自行消失;1胎分娩后因新生儿呼吸窘迫而接受外科手术治疗;2胎失访.结论 胎儿泪囊囊肿有其特征性超声表现,正确诊断有利于指导临床工作.

  • 卵巢实性肿块的低场 MRI 表现

    作者:武庆利;李元;叶浩祥;郭健;周平;李志鸽;黄东

    目的 探讨卵巢实性肿块的低场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卵巢实性肿块的临床、MR影像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该病的MR影像特征.结果 11例卵巢实性肿块者,7例卵泡膜细胞瘤(OT)、3例纤维瘤(OF)及1例支持-间质细胞瘤(SLCT).11例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上8例低信号肿块中夹杂点状、条索状或片絮状高信号,2例OT及1例SLCT肿块呈高信号;2例OF不强化、5例OT轻度强化、2例OT及1例SLCT明显强化.MRI表现与病理结果相符.结论 大多数OT、OF及SLCT在MRI上呈实性肿块,其T2WI表现较具有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 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层中心与图像变形的相关性

    作者:郁仁强;曾勇明;彭盛坤;彭刚;赵峰;谭欢;蔡文晶

    目的 通过模型评价数字断层融合(DTS)技术层中心与图像变形的相关性.方法 按左右(L-R)方向和头尾(C-C)方向均相距6 cm将11个直径为13.5 mm钢球排在同一平面.将实验模型固定在距检查床120mm高度处,变化Height值;变化实验模型高度,同时变化对应Height值;分别测量各钢球在L-R和C-C两个方向上的直径及C-C方向上的成像范围.结果 采用Thickness++重建后,各钢球L-R方向上的直径无明显变形,C-C方向上的直径均变小,大变形度约为2.96%,位于层中心的钢球变形度小.在C-C方向上存在金属伪影,采用Thickness++(Metal)重建后金属伪影不明显,但钢球在L-R和C-C两个方向的直径均变小.实验模型越靠近床面,C-C方向上的成像范围越大.结论 DTS偏中心成像时,ROI图像会发生变形;采用Thickness++ (Metal)重建能有效去除金属伪影.

  • 采用低管电压技术和低剂量对比剂行256层 螺旋 CT 头颈部动脉成像的可行性

    作者:胡莹莹;孙宏亮;王玉丽;王武

    目的 探讨采用低管电压技术和低剂量对比剂进行256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将60例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管电压和对比剂用量分别为120 kV、70 ml,120 kV、50 ml,100 kV、50ml,对比分析图像质量、血管增强情况、静脉伪影及辐射剂量.结果 ①除右侧锁骨下动脉外,各主要动脉节段影像评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B组血管CT值低,C组高,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A组静脉伪影较B组、C组明显(P均<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辐射剂量高于C组(P均<0.05),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低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进行头颈部256层螺旋CTA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 双能CT测定体模碘含量

    作者:田志辉;王琦;时高峰;曹彦坤

    目的 利用体模验证双能CT碘含量测定的可靠性.方法 配置16种不同浓度碘对比剂的试管放置于体模中,浓度梯度为0、0.1、0.3、0.5、0.7、0.9、1.0、2.0……10.0 (mg/ml).采用两种能量模式进行双能CT扫描,管电压分别为80、140 kV和100、140 kV.分为4组处理对象:80、140 kV,5 mm重建层厚组(A组);100、140 kV,5 mm重建层厚组(B组);80、140 kV,1 mm重建层厚组(C组);100、140 kV,1 mm重建层厚组(D组).采用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真实值与测量值.结果 4组碘测量值与真实碘含量之间均具有明显相关性(r=0.999).4组测量值与真实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8).试管的CT值在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0);随试管内碘浓度逐渐增高,CT值测量受扫描电压影响出现偏移.单能量曲线显示试管的CT值随能量的增加而减小.结论 双源CT定量分析不同浓度溶液碘含的准确性较高.

  • 超声评估 Kikuchi-Fujimoto 病患者的浅表淋巴结

    作者:周伟;周建桥;周春;林艳艳;詹维伟

    目的 分析Kikuchi-Fujimoto病(KFD)累及浅表淋巴结的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 对22例经病理证实的KFD患者的受累浅表淋巴结进行常规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观察淋巴结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边界、皮质回声、淋巴门结构、周围组织及血管模式.结果 22例患者共评估54个淋巴结.淋巴结横径为0.5~2.2 cm,平均(1.0士0.4)cm,纵径为0.8~4.3 cm,平均(1.9士0.8)cm.68.52%(37/54)形态呈圆形,51.85%(28/54)边界锐利,皮质均呈低回声(54/54,100%),53.70%(29/54)淋巴门消失,46.30%(25/54)淋巴结周边可见回声增高区,88.89%(48/54)血管模式呈淋巴门型.结论 KFD累及浅表淋巴结时,部分受累淋巴结的灰阶超声表现与恶性淋巴结相似,血管模式与反应性淋巴结相似,而淋巴结周边回声增高可能有助于与其他淋巴结病变相鉴别.

  • 超声鉴别诊断颈部结核性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

    作者:王延海;蔡爱露;刘守君

    目的 探讨超声鉴别诊断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结核性淋巴结和86例转移性淋巴结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结核性淋巴结内部可呈现无回声及钙化;转移性淋巴结内部多呈低回声,可有微钙化,少有无回声;两组之间内部有无回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内部多有血流信号,结核性淋巴结内部多无血流信号,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有助于鉴别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

  • 眶部丛状神经纤维瘤的 MRI 表现

    作者:付琳;李季;王振常;鲜军舫;李静;张征宇

    目的 探讨眶部丛状神经纤维瘤(PNF)的MRI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85侧眶部PNF的MRI表现.79例均接受眼眶MR检查,其中71例接受增强MR扫描.结果 眶部PNF均表现为侵袭性生长,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位于眼睑及眶周表浅部位的病变呈弥漫性生长并穿透筋膜和肌层,与肌肉相比,76侧T1WI呈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略高信号,9侧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侧可见靶征.眶腔和(或)颞下窝等深层部位病变呈多发边界清楚的小结节或束状病变,主要沿神经干生长并压迫周围结构,77侧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略高信号,7侧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4侧可见靶征.结论 眶部PNF多呈侵袭性生长,MRI可清晰显示PNF累及范围,眼眶表浅部及深部病变有着不同的形态及信号特点.

  • CEUS鉴别诊断肾实质实性良、恶性病变

    作者:毛旻航;陈悦;朱绫琳;方靓;柴启亮;朱隽;詹嘉

    目的 探讨CEUS在鉴别肾实质实性良、恶性病灶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患者的85个肾实质实性病灶的CEUS特征,观察良、恶性病灶的CEUS表现.结果 恶性病灶主要表现为增强高于周围肾实质(34/59,57.63%)、不均匀增强(46/59,77.97%)及边界清(52/59,88.14%);而良性病灶主要表现为与周围肾实质相等的增强(15/26,57.69%)、均匀增强(20/26,76.92%)及边界不清(20/26,7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根据增强后边界清晰诊断恶性病灶的阴性预测值(20/27,74.07%)和准确率(72/85,84.71%)均较高,而以病灶周边高增强环诊断恶性病灶的阳性预测值较高(39/39,100%).部分病灶有特殊CEUS灌注模式.结论 CEUS有助于鉴别诊断肾实质实性良、恶性病灶.

  • 超声图像中基于经验模态分解自动提取内-中膜厚度

    作者:张晶;杨平;谢耀钦;林宛华;张元亭

    目的 为改善传统人工标记测量血管内-中膜厚度(IMT)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出基于图像分割技术的经验模态分解(EMD)改进算法.方法 采用EMD改进算法去噪,根据血管壁的特点,在其中的极值点插值步骤使用非均匀的二维B样条函数,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控制网格的密度不同,分别满足不同的分辨精度和平滑程度要求,改进了原始的二维EMD算法;然后通过K均值方法从图像中分离出血管腔、血管壁和其他组织,使用数学形态学算法逐步得到终的内-中膜组织分割结果.结果 改进EMD算法取得了较好的重建和滤波效果,有效克服了超声图像的强噪声和低分辨力对图像分割的限制,整个算法分割比较准确,算法复杂度相对较小.结论 改进EMD算法是在超声图像中自动提取内-中膜的较有潜力的方法,能有效去除超声噪声,同时保留条纹结构的细节和边缘信息,有望于其他强噪声环境下提取条纹结构.

  • 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伴心动过缓

    作者:聂晶;万征;蔡衡;张文娟;于向东;姚薇;程晔;朱可佳

    目的 探讨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合并心动过缓的方法和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对24例心房颤动伴心动过缓患者行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消融策略包括环肺静脉电隔离、左心房线性消融及复杂心房碎裂电位( CFAE)消融.观察消融前及术后1个月动态心电图,并记录24h平均心率、高窦性心率,以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后6个月左心房直径变化.结果 心房颤动消融术后患者平均心率、高窦性心率均高于术前(P<0.001);术后6个月左心房舒张末期直径减小(P<0.001).经(19.8±9.9)个月门诊随访,15例(15/24,62.50%)无心房颤动复发,无缓慢型心律失常相关症状;6例患者仍有房性期前收缩或房性心动过速发作,1例患者因心动过缓植入起搏器治疗,余2例心房颤动发作较术前频度减少.结论 心房颤动转复时的窦性停搏和心动过缓以及部分快-慢综合征患者的窦房结功能不良可能是源于快速心房率对窦房结功能的抑制.对这部分患者行经导管消融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窦房结功能不良,逆转重构.

  •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评价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左心室内外膜心肌收缩功能损害

    作者:李振洲;王晶;王波;陈光福;刘倩;李泉水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左心室收缩功能早期损害.方法 对60例地中海贫血患儿及3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血清铁蛋白(SF)水平将患儿分为A、B两组,A组30例SF≥2500 μg/L,B组30例SF<2500 μg/L,获取各组左心室心尖四腔心、两腔心、长轴切面二维图像,测量左心室内外膜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 地中海贫血A组、B组与对照组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左心室心肌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A组左心室长轴内膜心肌纵向应变明显减低(P<0.05),B组仅后壁及下壁内膜心肌应变值明显减低(P<0.05),A组所有节段内膜心肌纵向应变均低于B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A组左心室少部分节段的长轴外膜心肌纵向应变明显减低(P<0.05),B组所有节段外膜心肌纵向应变值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 2D-STI技术能够发现常规超声不能检出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早期心肌收缩功能损害;SF水平较高患儿的心肌收缩功能受损较SF水平较低患儿更为严重.

  • 血流向量成像定量评价正常婴幼儿心腔血流动力学

    作者:李姝娜;夏焙;李薇玢;张玲利;林洲;陶宏伟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定量观察正常婴幼儿心室腔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取0.6~36.0个月的健康婴幼儿40名,中位月龄9.5个月.以VFM分别定量心尖四腔的左、右心室峰值血流速度在心腔内分布的位置,血流量峰值时间和每个心动周期正、反向累计血流量及心腔内涡流的数量、位置、出现时间和涡流量.结果 左、右心室腔内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均位于心腔正中,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均位于心腔内偏室间隔侧.心腔内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自基底段向心尖段逐次递减,但同一心腔内各节段的血流量的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室内涡流多持续在等容收缩期;与右心室腔相比,左心室腔内涡流面积及涡流量均明显增高(P<0.05).左心室腔内涡流量与体表面积、心肌质量呈正相关(P<0.05),与心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VFM技术能定量评价和可视化显示婴幼儿心腔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用于评价儿童心脏疾病.

  • 原发性骨平滑肌肉瘤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高振华;尹军强;孟悛非

    目的 分析原发性骨平滑肌肉瘤(PLB)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PLB的临床资料,结合1980-2010年相关国内文献,观察其临床、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6例PLB中,病变位于胫骨上段2例,股骨下段1例,股骨干1例,肱骨远端1例,骶骨1例,均未见骨膜新生骨;4例表现为边界不清的溶骨性骨质破坏,2例表现为边界较清的囊状骨质破坏;3例MR T1WI呈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免疫组化Vim、Actin和SMA均阳性,S-100阴性.复习文献中的53例PLB,单骨受累50例,多骨受累3例;39例有X线片资料,37例可见边界不清的溶骨性骨质破坏,2例见边界较清的囊状骨质破坏,其中2例可见病理性骨折伴骨膜新生骨.结论 PLB罕见,多表现为单骨溶骨性骨质破坏,无骨膜新生骨,但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并不典型,术前诊断需要依赖免疫组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