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중국의학영상기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289
  • 国内刊号: 11-188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jmit.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坤成 姜玉新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荷钆硬脂酰壳寡糖的制备及其在胰腺癌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张炜华;郑双双;姚秀忠;杜斌;翁伟宇

    目的 制备荷钆硬脂酰壳寡糖(COSSA-DTPA-Gd),评价其胶束性质、细胞毒性、体外弛豫率和在胰腺肿瘤中的MR成像效果.方法 利用酰化反应合成硬脂酰壳寡糖,再枝接螯合剂DTPA并与Gd3+螯合得到终产物.采用电镜和激光粒度仪等测定产物胶束性质;噻唑蓝法测定产物细胞毒性;在MR上测定体外弛豫率,评估其在原位胰腺肿瘤成像强化中的效果.结果 合成的COSSA-DTPA-Gd在水中可自发形成胶束,临界胶束浓度为(5.12±0.43) μg/ml,外观近似球形,粒径(58.3±5.7)nm,带正电荷,含钆量为330.31 μmol/g.产物的细胞毒性与市售对比剂马根维显相似(P>0.05),24 h内细胞存活率>85%.COSSA-DTPA-Gd的体外纵向弛豫率为8.23 mM 1·s-1,静注后对胰腺肿瘤的成像效果优于马根维显,肿瘤周边首先强化,肿瘤内部渐进性强化.结论 COSSA-DTPA-Gd胶束对比剂对胰腺肿瘤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

  • 携带凝血酶原复合物的阴离子脂膜微泡造影剂联合超声治疗对兔肾创伤性出血模型的止血效果

    作者:乔伟;杨莉;钱胜利;李延;张俊;周木秀;刘政

    目的 探讨携带凝血酶原复合物的阴离子脂膜微泡(PCCMB)造影剂联合超声治疗对兔肾创伤性出血模型的止血效果.方法 对2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兔肾创伤性出血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即单纯超声治疗组(US组)、单纯PCCMB注射组(SHAM组)及PCCMB注射联合超声治疗组(PCCMB+ US组),每组各8只.对各组均通过10 min出血量及视觉评分评价止血效果.并对SHAM组及PCCMB+ US组于超声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治疗后60 min行CEUS检查,对US组于超声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60 min行CEUS检查,测量兔肾造影峰值强度(PI).结果 所有实验兔均顺利完成实验.治疗后PCCMB+ US组10 min出血量低于SHAM组及US组(P均<0.05);PCCMB+ US组视觉评分明显低于SHAM组及US组(P均<0.05).PCCMB+ US组超声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60 min的PI均高于超声治疗前(P均< 0.05).SHAM组及US组超声治疗前与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60 min 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CCMB造影剂联合超声治疗对兔肾脏创伤性出血可起到快速、有效止血的效果.

  • 大脑胶质瘤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MR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

    作者:刘宵雪;张志强;李建瑞;许强;翁艺菲;卢光明

    目的 采用MR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灌注成像技术探讨大脑胶质瘤患者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现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31名大脑胶质瘤患者和31名正常人的MR资料,采用3D ASL灌注成像技术测量脑组织的脑血流量(CBF),计算并比较患者小脑半球CBF值不对称指数(AI)改变.分析小脑半球AI与大脑半球肿瘤区域AI、肿瘤级别、病变体积的关系.结果 大脑胶质瘤患者肿瘤对侧小脑半球CBF值较同侧小脑半球降低(t=5.04,P<0.01),胶质瘤患者小脑半球AI(AI小脑)较正常人增高(t=4.13,P<0.01),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间AI小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P>0.05).患者AI小脑与大脑肿瘤区域AI(AI肿瘤:r=-0.28;AI肿瘤实质:r=-0.24;AI肿瘤加水肿:r=-0.19)、病变体积(r=0.18)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大脑胶质瘤可出现CCD现象,3D ASL灌注成像可无创定量评估小脑半球低灌注程度,但CCD现象与肿瘤的级别、病变范围及大脑半球AI无明显相关.

  •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及其伴发病变的MRI表现

    作者:宋建勋;张水霞;鲁虹霞;梁久平;彭华荣

    目的 评价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s)在不同MR序列的表现及其与伴发病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DVAs患者的MRI影像表现,分析MRI不同序列DVAs及其伴发病变的影像表现及特征.结果 1例多发DVAs合并多发海绵状血管瘤,1例多发DVAs合并右侧侧脑室出血,3例多发DVAs未合并其他疾病.8例单发DVAs合并单发海绵状血管瘤,5例合并星形细胞瘤,1例合并颅内血肿,19例为单纯单发DVAs.16例DVAs病灶在T1WI呈点、条或小斑片状低信号,15例病灶在T1WI上未见显示;T2WI上16例病灶呈点、条或小斑片状低信号,5例病灶呈条状、片絮样高信号,10例在T2WI上未见显示;19例病灶DWI序列呈斑片状、条状低信号,8例呈等信号;10例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患者中8例呈树枝状低信号,可见典型海蛇头征,2例未显示DVAs病灶;30例行3D-T1WI增强扫描的患者DVAs病灶均可清晰显示,19例显示典型海蛇头征及粗大引流静脉.结论 常规MR序列可显示部分DVAs存在的伴发病变,DWI显示DVAs病变优于常规序列,SWI和3D-T1WI增强扫描可准确诊断DVAs并显示引流静脉.

  • 帕金森病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经颅超声图像分析

    作者:董智芬;张迎春;盛余敬;王才善;张英;胡华;罗蔚锋;刘春风

    目的 对比分析帕金森病(PD)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经颅超声(TCS)图像变化特点.方法 对38例PD、28例AD及26名健康志愿者行TCS检查,分析其黑质回声、3脑室宽度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变化特点.结果 黑质异常强回声比例PD组(31/38,81.58%)高于AD组(8/28,28.57%)和对照组(3/26,1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8.74、30.41,P均<0.001),而AD组和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x2=2.41,P=0.120);3脑室宽度AD组[(0.82±0.14)cm]大于PD组[(0.63±0.16)cm]和对照组[(0.56±0.16)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PD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AD组均低于PD组和对照组,右侧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AD组高于PD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通过TCS检查,联合黑质回声、3脑室宽度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可为PD及AD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神经影像学信息.

  • 戒断时间效应对海洛因成瘾大脑小世界网络影响的fMRI研究

    作者:陈佳杰;李永斌;魏璇;刘洁蓉;朱佳;李玮;李强;王玮

    目的 探讨不同戒断时间对海洛因成瘾者大脑静息态下功能网络的影响.方法 16名强制戒断11~13个月的海洛因成瘾者(PA12组)、20名强制戒断5~7个月的海洛因成瘾者(PA6组)纳入静息态fMRI研究.运用图论理论构建小世界脑网络,比较两组海洛因成瘾者小世界特性及核心节点特性,分析核心节点与戒断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脑网络均具有小世界特性(γ≈1、λ》1)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12组较PA6组脑网络的左侧中央前回及左侧海马旁回节点介数值降低,左侧楔叶、左侧颞极及右侧枕中回节点介数值升高(P均<0.05).左侧中央前回(r=0.52,P=0.001)、左侧海马旁回(r=0.49,P=0.002)节点介数值均与戒断时间呈负相关,右侧枕中回节点介数值与戒断时间呈正相关(r=0.49,P=0.003).结论 戒断5~7个月后,海洛因成瘾者大脑网络小世界拓扑结构趋于稳定;长期戒断有助于降低成瘾者对毒品的相关记忆和潜在觅药行为,恢复视觉空间注意能力.

  • 基于质子共振频率MR温度成像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作者:彭玉红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作为一种热消融疗法,在治疗过程中需有良好的监控和实时精确的测温技术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MR温度成像通过具有温度敏感的参数进行测温,如弛豫时间、质子共振频率(PRF)、扩散系数、磁化矢量转移等,无创且无辐射,并可实时三维成像.其中,由于质子共振频率(PRF)对温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度,且与组织类型不相关.基于PRF的MR温度成像成为中高场强(≥1T)系统应用的首选,在低场强系统中也有应用.本文对PRF MR温度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监控HIFU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超声心动图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并发症的评估

    作者:李茜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复杂自身免疫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心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其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SLE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诊断及评估多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无创、简便、可靠,是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的有效手段.本文对超声心动图在SLE患者心脏病变评估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超声在肺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磊;俞万钧;马坚

    肺部床旁超声是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用于快速诊断和监测治疗的工具.经胸壁肺部超声(简称肺部超声)在诊断肺炎、气胸、肺栓塞、胸腔积液、肺间质综合征等疾病中有很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此外,还可评估从肺间质综合征到肺实变的演变过程,并可对治疗效果提供实时反馈.本文对肺部超声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金属伪影校正方法研究现状

    作者:孙鸿飞;高留刚;倪昕晔

    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金属植入手术.由金属植入物产生的金属伪影对利用CT图像进行术后评估与肿瘤诊断造成极大困难,易导致误漏诊.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迭代重建算法基础上改进的校正方法近几十年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对去除金属伪影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 超声诊断胆道闭锁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婷;陈云超

    胆道闭锁(BA)是婴儿期持续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可快速发展为肝硬化而导致死亡.及时手术治疗可减少患儿的死亡率,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尤为重要.BA的诊断主要依靠患儿的临床表现、肝穿刺活检及高频超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核素肝胆显像等影像学方法,其中高频超声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本文对BA的超声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胆道闭锁 超声检查
  •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

    作者:毛晓楠;卢再鸣;郭启勇

    目的 分析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并分型.方法 收集本院病理证实为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患者22例,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并对其进行分型.结果 22例患者共发现23个病灶.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典型影像特点包括晚期高强化(13/20)、中心坏死(12/23)及边缘包壳(12/23).有核果型为典型的形态学分型(8/23),其次为无核果型(7/23).结论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多为单发结节样病变,病灶中心可见“虫蛀隧道”样坏死、边缘可见包壳、形似“有核果”为典型表现,晚期强化及边缘强化为其特征性表现.

  • Gd-BOPTA增强MRI评价肝功能储备

    作者:李洁;张晨;郑卓肇

    目的 探索钆贝葡胺(Gd-BOPTA)增强MRI评价肝功能储备的价值.方法 选择于我院接受Gd-BOPTA增强MR检查的患者143例,其中纳入68例.测量快速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LAVA-Flex)肝胆期肝实质各叶和全肝SNR强化率和CNR强化率.依据Child-Turcotte-Pugh (CTP)分级分为A级和B级,依据integrated MELD(iMELD)评分分为iMELD≤30和>30.比较组间SNR强化率与CNR强化率差异、分析强化率与肝功能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肝脏各叶及全肝SNR强化率、CNR强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TP分级A级患者全肝SNR和CNR强化率显著高于B级患者(P<0.05).iMELD≤30患者全肝SNR和CNR强化率显著高于>30患者(P<0.05).SNR强化率、CNR强化率与iMELD分值均呈负相关(r=0.29、-0.32,P-0.02、0.01).结论 肝细胞对Gd-BOPTA摄取量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增加而下降,通过测量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分叶或全肝实质强化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功能储备情况.

  • 不同类型肝泡型包虫病的病灶边缘区CEUS参数分析

    作者:李舍;樊海宁;马淑梅;冶青善;乔志忠;郑云慧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肝泡型包虫病(AE)病灶边缘区CEUS参数特点.方法 对45例患者48个肝AE的病灶行常规超声检查并分为浸润型、液化型和钙化型,后行CEUS检查,绘制时间强度曲线,并分别记录不同类型肝AE病灶的中心区、边缘区和周围正常区的CEUS定量参数,包括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p)、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渡越时间(MT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浸润型、钙化型和液化型病灶边缘区pI、Tp和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32、9.088、5.538,P均<0.01),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57,P=0.062).浸润型与液化型、钙化型与液化型pI、Tp和M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浸润型与钙化型pI、Tp和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灶中心区和周围正常区的pI、Tp、AUC和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同类型肝AE病灶的边缘区CEUS参数特点不同,浸润型和钙化型肝AE病灶的边缘区血液供应较液化型更丰富.

  • 乳腺粒细胞肉瘤1例

    作者:刘俊宏;程敬亮;薛康康;王姗;张勇

    患者女,42岁,发现右乳肿块10天.体检:右乳12点方向距乳头3 cm处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3 cm×3 cm,质韧,活动度可.X线:双乳腺体呈多量腺体型,乳腺呈不均匀致密表现,腺体成分约占51%~75%.双乳腺增生、致密,呈多发类结节样、片状改变(图1A);诊断:双侧乳腺增生,BIRADS分类3类.

  • 左心房纤维黏液肉瘤1例

    作者:刘燕

    患者女,34岁,主因“胸闷、气短半个月,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4天”入院.查体:血压94 mmHg/52 mmHg,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肿瘤扑落音.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P-R间期缩短,T波改变.超声:左心房内见云团状中等回声,约51 mm×30 mm×35 mm,形态不规则,活动僵硬,有蒂附着于二尖瓣后侧瓣环上方(图1A),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受阻(图1B).超声诊断:左心房肿物,性质待定.左心房肿物切除术中见肿物较大,充满左心房,且肿物为宽基底,位于左心房后壁及二尖瓣后叶P2、P3区(图1C).术后病理诊断:(左心房)纤维黏液肉瘤(图1D).

  • 肝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1例

    作者:董天娇;唐少珊

    患者女,52岁,两年前体检发现肝内结节,肝功能正常,当地医院诊断为“肝囊肿”,未系统治疗,此后定期复查,3周前复查发现肝结节较前增大,无发热,无腹痛、腹胀;患者2年前曾感染甲型肝炎,无其他类型肝炎及结核病史.实验室检查:AFP及异质体、CEA及CA19 9系列均为阴性.

  • 腘窝侵袭性纤维瘤病1例

    作者:卞锦花;张红

    患者女,45岁,发现左侧腘窝包块10个月,当地医院诊断为腘窝囊肿,近来包块处疼痛、左小腿活动受限、左小腿外侧麻木,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超声:左侧腘窝可探及约6.0 cm×3.8 cm×2.9 cm不均质包块,内部回声强弱不等,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包块内隐约可见神经干(图1A);CDFI示包块内部及周边均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 右心声学造影及肺动脉造影诊断肝肺综合征1例

    作者:赵维鹏;李倬哲;潘翠珍;舒先红

    患者男,52岁,反复气促2年,近3个月来呼吸困难加重,伴皮肤黏膜青紫.既往乙型肝炎病史30年.查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肝掌、杵状指、颈部可及数枚“蜘蛛痣”,脾脏略大,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常见免疫性结缔组织病血清学指标未见异常,肝功能部分指标异常(总胆红素30.4 μmol/L、直接胆红素11.4 μmol/IL、总胆汁酸45.5μmol/L,前白蛋白0.14 g/L),血气检查:pH 7.42,PO242 mmHg,PCO2 31 mmHg,P(A a)O2>50 mmHg,SaO2 79%.肺功能检查提示肺通气功能正常,存在重度弥散功能障碍.

  • 胃硬化性脂肪肉瘤1例

    作者:徐明哲;刘爱连;王欢熙;李烨;陈丽华

    患者女,63岁,因上腹部不适伴嗳气2年,加重伴腹痛1个月入院.胃镜及超声内镜示:胃窦大弯后壁巨大球形肿物,起自固有肌层,大小约6.0 cm×7.0 cm,表面见2处溃疡,质地硬,呈中度不均匀回声.CT示胃窦部大小约7.2 cm×5.1 cm×6.3 cm肿块,突入胃腔,密度不均,呈等低密度,平扫CT值为-30~26 HU,边缘光滑,无分叶,与邻近结构分界清,周围未见增大淋巴结;增强扫描示肿块周边轻度强化,肿块表面胃黏膜面不连续,局限性凹陷,肿块内低密度区未见明显强化(图1).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Klippel-Treaunay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闭塞1例

    作者:刘志兴;陈莉;李春

    患者男,29岁,因“活动后反复出现右下肢胀痛”就诊.查体:自幼全身可见多发斑片状葡萄酒红毛细血管痣(图1A),压之不褪色;腹壁可见先天性腹壁及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跛行,双下肢不等长,右下肢较左下肢长且粗.既往史:曾因下肢静脉曲张就诊于外院,经穿弹力袜压迫下肢曲张静脉治疗后未见明显下肢静脉曲张表现,无乙肝病史.下肢血管CDFI(图1B):右下肢及腹壁皮下均可见扩张纡曲血管,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团块回声,频谱呈静脉频谱;双侧髂外静脉、右侧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胭静脉、胫前及胫后静脉均未显示,右侧大隐静脉及左侧股总静脉于腹壁皮下向上延伸至脐上10 cm处汇合后经肝左叶与下腔静脉肝段相通汇入右心房.下腔静脉肾门水平以下未显示.

  • 小脑孤立性Rosai-Dorfman病合并出血1例

    作者:罗乐凯;任翠萍;张勇;李飞

    患者女,63岁,主因“突发晕厥9天,恶心、呕吐6天”入院;高血压病史3年,血压高180 mmHg/140 mm-Hg,自行口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效果尚可.MRI:左侧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见T1WI环状高信号病灶,约3.5cm×4.6cm×3.0 cm其内为低信号(图1A),T2WI为混杂稍高信号(图1B),FLAIR序列为环状高信号,DWI(b=1 000 s/mm2)呈团块状高信号,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图1C),中脑、脑桥及4脑室明显受压,病变累及右侧小脑半球,且病变周围可见水肿.

  • 颞骨岩乳交界区软骨肉瘤影像表现1例

    作者:张伶;王振常;赵鹏飞

    患者男,39岁,主因“左侧面瘫2年余,伸舌左偏10月余”入院.专科查体:左侧面神经及舌下神经麻痹;左侧外耳道皮肤及鼓膜边缘明显充血,左侧鼓膜前上象限近锤骨柄处可见淡红色肿物;双耳高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

    关键词: 颞骨 软骨肉瘤
  • 终末期肥厚型心肌病的MRI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程赛楠;崔辰;李璐;尹刚;陈秀玉;陆敏杰;赵世华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肥厚型心肌病(ES-HCM)患者MRI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接受MR检查的ES-HCM患者57例,根据心肌形态结构及运动功能,分为扩张性组(D-ES,n=39)及限制性组(R-ES,n=18),比较2组患者临床、MRI特征及预后.结果 R ES组心房颤动及下肢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D-ES组[72.22%(13/18) vs 30.77%(12/39);50.00%(9/18) vs 23.08%(9/39);P均<0.05].DES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右心房前后径显著小于R-ES组(P均<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收缩末容积、左心室舒张/收缩末容积指数显著大于R-ES组(P均<0.05).Log-rank检验发现2组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心脏移植事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35,P=0.287).但D-ES组对比剂延迟强化(LGE)体积分数显著高于R-ES组[(36.1±14.8)% vs (21.0±9.0)%,P<0.001],且LGE体积分数与心源性死亡/心脏移植风险相关(HR:1.054,P<0.05).结论 ES-HCM患者MRI特征呈多样性,不仅有扩张性失代偿改变,而且有限制性失代偿改变.MRI在该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有重要价值.

  • CEUS颈动脉斑块灌注模式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作者:李振洲;任力杰;邵玉凤;陈胜华;秦豫;关晓韵;吴欣殷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斑块CEUS的增强模式及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及再发TIA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3例患者行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查,选择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起始段斑块厚度>2.5 mm的61例患者进行CEUS检查,随访至少18个月,并将患者分为再发病组与未再发病组.患者18个月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再发TIA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脑卒中家族史、服药依从性、二维超声及CEUS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再发病的因素按强度大小排列,分别为CEUS特征、高血压、药物依从性、高血糖及二维超声特征.结论 CEUS可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灌注模式进行评估,并对TIA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再发TIA进行预测,对指导临床进行针对性预防有重要价值.

  • 基于对比增强流场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窦区壁剪应力分布分析

    作者:梁婷;董云;崔峥;高一;魏颖;刘怡;张波;郝楠馨;陈明

    目的 采用对比增强流场(CEFF)技术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窦区壁面剪应力(WSS)的分布规律.方法 选取47例T2DM患者和2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并根据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将T2DM患者分为IMT正常组(n=21)和IMT增厚组(n=26),采用CEFF分析软件,计算颈动脉窦区WSS,绘制相应WSS空间分布图,记录颈内动脉起始段后壁WSS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颈动脉窦区均存在两个低WSS区和一个高WSS区:颈总动脉远端至颈内动脉起始段后壁存在大范围低WSS区,颈总动脉远端前壁存在小范围低WSS区,颈内动脉起始段前壁为高WSS区.IMT正常组[(3.39±0.60)dyne/cm2]和IMT增厚组[(2.58±0.46) dyne/cm2]患者颈内动脉后壁WSS值均较对照组[(3.74±0.53)dyne/cm2]显著减低(P均<0.05);IMT增厚组较IMT正常组减低(P<0.05).结论 CEFF图像技术可初步定量检测动脉WSS,有望早期、可视化评估颈动脉硬化.

  • 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价值

    作者:朱兆领;袁建军;王睿丽;刘冰冰;张小林;高圆

    目的 探讨宫腔声学造影(SHG)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价值.方法 对剖宫产术后临床怀疑子宫切口憩室的28例患者进行宫腔声学造影检查及常规经阴道超声(TVS)检查,观察并测量憩室大小及肌层厚度,观察对比两种超声检查方法诊断切口憩室的价值.超声检查后均进行宫腔镜检查,并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 宫腔镜检查发现20例子宫切口憩室、宫腔声学造影检查发现20例、常规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17例.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SHG、TVS诊断子宫切口憩室的准确率分别为100%(20/20)、89.29%(17/20).TVS测量憩室上下径[(9.17±2.63)mmm]、左右径[(11.76±5.67) mm]及肌层厚度[(3.29±1.01)mm]与SHG测量结果[上下径:(12.01±4.04)mm、左右径:(12.37±6.14)mm、厚度:(2.85±1.30)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VS与宫腔声学造影测量的憩室高度[(5.62±2.13)mm vs (5.50±2.3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声学造影还发现宫腔粘连带5例、子宫内膜息肉4例、黏膜下肌瘤1例.结论 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单纯室间隔缺损的产前及产后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郭楠;朱琦;陈娇

    目的 探讨单纯性室间隔缺损产前及产后超声表现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44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患儿超声心动图资料,对患儿随访至出生后1年.与产后结果对比,将产前检查的胎儿分为正确组和错误组,评价室间隔缺损类型、大小及心室水平分流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44例患儿中,正确组181例,错误组63例;两组缺损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两组产后缺损大小和分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流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8);正确组产前和产后缺损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流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结论 产前超声可检出单纯性室间隔缺损,缺损本身的解剖特点可能影响产前检查结果,同一病变产前产后超声表现差异明显.

  • 产前超声评估先天性膈疝预后

    作者:肖祎炜;俞钢;尚宁;马小燕;张江宇;马秋萍;安思微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在先天性膈疝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65例出生后经手术或随诊证实为先天性膈疝的胎儿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测量胎儿健侧肺的肺头比(LHR)、与该孕周正常胎儿的LHR进行比较,计算O/E LHR,探讨其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 65例中,45例出生后行手术治疗后存活,8例手术后死亡,12例未行手术即死亡,总死亡率30.77%(20/65).肝上型膈疝死亡率66.67%(8/12);肝下型膈疝死亡率22.64%(12/53).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共9例,死亡8例,其中6例合并胸腔内结构异常.LHR为0.40~2.72,平均1.59±0.69;不同LHR膈疝胎儿出生后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60,P<0.001),LHR≤1.0的膈疝胎儿出生后死亡率高于LHR>1.0的膈疝胎儿.O/E LHR为23%~90%,平均(58.25±17.61)%,不同O/E LHR膈疝胎儿出生后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61,P=0.002),O/E LHR≤45%的膈疝胎儿出生后死亡率高于O/E LHR>45%的膈疝胎儿.结论 产前超声可用于诊断胎儿先天性膈疝,并评估健侧肺的发育情况及患儿预后.

  • 自动协议选取能谱联合自适应迭代计算法重建技术降低腹部增强及血管成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的可行性

    作者:殷小平;左紫薇;徐英进;王佳宁;刘怀军;郭宁

    目的 探讨利用自动协议选取能谱(ASIS)扫描模式联合自适应迭代算法重建(ASiR)技术降低腹部增强及血管成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将64例接受腹部增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采用ASIS扫描模式,应用30%ASiR和50% ASiR重建算法;对照组32例,采用120 kVp管电压,FBP重建.比较两组扫描方法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比较70 keV+30%ASiR图像与对照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肝脏及胰腺噪声、竖脊肌噪声(SMN)、肝脏CNR、胰腺CNR;对55 keV+50%ASiR图像与对照组动脉期腹主动脉及各主要分支血管CNR及门静脉期门静脉CNR以及血管图像主观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的CTDIvol、DLP较对照组下降23.68%、23.57%和25.59%、18.45%,对比剂注射总量试验组较对照组减少16.86%.70 keY+ 30% ASiR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肝脏、胰腺和竖脊肌的噪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55 keY+ 50% ASiR动脉期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的CN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静脉期门静脉的CNR和血管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ASIS扫描模式联合ASiR技术,70 keV+30%ASiR及55 keV+50% ASiR图像显示腹部脏器及腹部血管图像质量均优于传统120 kVp扫描模式的图像质量,且降低了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

  • 宽探测器CT 70 kV管电压联合前瞻心电门控技术诊断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作者:曾芳;薛蕴菁;刘元芬;杨哲婷;段青

    目的 探讨新型宽探测器CT联合70 kV低管电压、前瞻心电门控技术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Revolution CT联合70 kV低管电压前瞻心电门控扫描技术对临床拟诊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45例进行心脏CTA检查,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心脏CTA和心脏超声的诊断效能.记录并计算患儿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及碘对比剂用量.结果 45例患儿共25种独立的心血管畸形,包括6种心内结构异常和19种心外大血管畸形.对于先天性心外大血管畸形,心脏CTA的诊断准确率和检出率[99.77%(853/855),97.73%(86/88)]均高于心脏超声[98.71%(844/855),88.64%(78/88);x2=6.28、5.72,P均<0.05)].有效辐射剂量为(0.20±0.05)mSv,碘对比剂用量为(2.06±1.09)g.45例患儿的图像质量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结论 新型宽探测器CT联合70 kV管电压和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降低辐射剂量和碘对比剂用量的同时,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和诊断效能,对诊断婴幼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应用于80kV低剂量儿童胸部CT的可行性

    作者:孙记航;阴捷;刘志敏;李昊岩;郭东;曹隽;彭芸

    目的 评价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MBIR)应用于80 kV低剂量儿童胸部CT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44例因脊柱侧弯治疗后复查的患儿资料,所有患儿接受脊柱CT检查,扫描电压80 kV,固定管电流50 mA.对所得胸部图像采用MBIR重建(观察组).所有患儿术前脊柱CT检查,扫描管电压120 kV,对所得胸部图像采用滤波反射投影(FBP)重建(对照组).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由2名医师采用1~3分制,评价图像主观噪声及肺组织图像质量;图像质量客观评价为测量左心室大层面的肺野、背部肌肉的噪声值,并计算肺野的SNR及CNR.并记录两次检查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结果 观察组主观噪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肺野噪声降低40.36%,SNR提高72.37%,CNR提高78.69%,CTDIvol降低66.52%,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80 kV低剂量儿童胸部CT可以满足诊断要求.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CT及MRI表现

    作者:郑晓涛;万齐;李新春;邹乔;邓颖诗;余煜栋;包盈莹;雷强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CT及MRI征象.方法 回顾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DFSP的影像资料(11例接受CT检查,5例接受MR检查),分析肿瘤的形态、CT及MRI特征.结果 DFSP多发于躯干及头颈部皮肤,呈不同程度隆起于皮肤表面,部分悬吊于皮外.16例中,结节肿块型12例、弥漫型4例.CT上肿块呈与肌肉等密度或稍低密度的实性占位,MRI上T1WI呈等/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肿瘤血供较丰富,增强扫描多呈渐进性中度至明显强化.病灶内征象包括“悬吊征”2例,“皮肤尾征”6例,“筋膜尾征”1例,“脂肪尾征”4例.结论 DFSP多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结节肿块型或弥漫生长型实性病变,不同形态其征象不同,但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鉴别不同腮腺疾病及诊断腮腺腺淋巴瘤的应用

    作者:俞顺;石清磊;苏家威;包强;库雷志;郑雪萍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鉴别不同类型腮腺疾病及诊断腮腺腺淋巴瘤(PAL)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腮腺疾病患者的DKI及DWI资料,分为感染性病变组(n=10)、混合瘤组(n=19)、PAL组(n=14)、其他良性肿瘤组(n=4)、恶性肿瘤组(n=10).并将其中19例单侧腮腺病变患者的对侧正常腮腺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病灶DKI扩散峰度系数(Kmean、Krad、Kax)、扩散系数(Dmean、Drad、Dsx)、FA值及传统ADC值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筛选在PAL的诊断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绘制ROC曲线对筛选后的指标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 各组间Kmean、Krad、Kax、Dmean、Drad、Dax 、FA及ADC值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A联合Kax值诊断PL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06(0.79~0.94),高于单纯Kax[0.80±0.07(0.70~0.88)]和FA的AUC[0.63±0.10(0.52~0.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43%、95.78%、91.77%、76.92%、94.44%.结论DKI可用于鉴别不同类型腮腺疾病,联合应用FA及Kax值有利于提高对PAL的诊断能力.

  • 超声心动图诊断卵圆孔未闭

    作者:李政;潘翠珍;孔德红;舒先红

    卵圆孔未闭(PFO)在成人的发生率约20%~25%,其与年轻患者的隐源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等多种疾病有关.超声心动图在PFO的诊断、经皮封堵术中监测及术后随访中均有重要价值.本文对PFO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做一综述.

  • 右心声学造影在不明原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

    作者:王心宇;金红;王磊;于丹

    目的 探讨右心声学造影在不明原因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不明原因TIA患者120例(TIA组)及同期健康志愿者60名(正常组).两组均接受右心声学造影观察是否存在卵圆孔未闭(PFO).以左心室在3个心动周期出现来自右心房的微气泡信号≥5个诊断为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结果 TIA组与正常组少量、中量右向左分流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量右向左分流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右心声学造影能有效诊断PFO;PFO右向左分流量的大小与不明原因的TIA有关.

  • 右心声学造影——2016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南解读

    作者:舒先红

    右心声学造影是心脏超声常用的显像方法.2016年1月,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编著并出版了《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南》[1](以下简称为“指南”),在指南中的第四章,就右心声学造影的适应证、禁忌证、方法、注意事项、诊断要点和临床应用及报告需要涵盖的内容等逐一进行了规范化指导.

    关键词:
  •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鉴别诊断肾脏肿瘤

    作者:刘学会;聂芳;王小锋;董甜甜;潘宏

    目的 评价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技术诊断肾肿瘤的价值.方法 对86例肾肿瘤患者的86个病灶行常规超声及ARFI检查,比较肿瘤和周围肾实质、良恶性肾肿瘤的剪切波速度(SWV)、声触诊组织成像(VTI)评分的差异.结果 86例肾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32例,均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恶性肿瘤54例,包括肾透明细胞癌26例,肾嫌色细胞癌8例,肾乳头状细胞癌5例,浸润性尿路上皮癌15例;病灶与周围肾实质间SWV、VTI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肾良性肿瘤的SWV及VTI评分低于肾恶性肿瘤(P均<0.05).以SWV>1.37 m/s或VTI评分>3.83判定良恶性肾肿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8、0.847(P均<0.05),敏感度分别为88.9%、83.3%,特异度分别为84.4%、78.1%;肾恶性肿瘤中,ccRCC的SWV及VTI评分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以SWV>2.06 m/s或VTI评分>4.31鉴别ccRCC与肾其他肾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6、0.729(P均<0.05),敏感度分别为65.4%、57.7%,特异度分别为82.1%、78.6%.结论 ARFI技术在肾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并有助于区分ccRCC与其他肾恶性肿瘤.

  • 能谱CT鉴别诊断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瘤

    作者:张培丽;张玲艳;张学凌;周俊林

    目的 探讨能谱CT在鉴别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腺瘤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及15例肾上腺皮质腺瘤的能谱CT资料,对所有图像均采能谱软件处理,获得肿瘤及腹主动脉的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不同能量水平(40~140 keV)的CT值、能谱曲线、能谱曲线形态、基物质对浓度(水-碘、脂-碘、血-碘)定量参数,并对不同能量水平的CT值进行标准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能谱特征参数.结果 动脉期40、70~140 keV、静脉期70~140 keV、延迟期40~140 keV单能量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腺瘤标准化CT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者增强三期能谱曲线均呈下降型,嗜铬细胞瘤组始终位于腺瘤组上方.增强三期嗜铬细胞瘤的水(碘)、脂(碘)、血(碘)基物质标准化浓度均高于腺瘤组(P均<0.001);增强三期嗜铬细胞瘤组与腺瘤组的碘(水)、碘(脂)、碘(血)基物质标准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腺瘤具有不同的单能量CT值、能谱曲线和能谱特征物质含量.能谱CT为鉴别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腺瘤提供了一种多参数的方法.

  • 18F-FDG PET/CT诊断肾细胞癌

    作者:祝安惠;张卫方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诊断肾细胞癌(RC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确诊为RCC患者的病理及PET/CT影像资料,比较不同病理类型(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Fuhrman分级(高级别与低级别透明细胞癌)和临床分期(有无远处转移)RCC的肿瘤直径和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差异.结果 32例患者共33个原发灶,PET/CT检出31个,2个假阴性,检出率为93.94%(31/33).31个原发灶PET/CT表现为肾实质内混杂密度的软组织团块,其1s F-FDG摄取可接近、高于或低于正常肾实质;2个原发灶PET/CT未见异常表现.8例伴静脉瘤栓,19例伴远处转移,瘤栓及转移灶的FDG摄取均高于受累器官本底.不同病理类型组和不同Fuhrman分级RCC的肿瘤长径及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临床分期RCC的肿瘤长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P=0.001).结论 RCC原发灶的PET/CT表现多样,较小的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可无明显异常表现而漏诊;18F-FDG PET/CT在RCC术前分期中具有重要价值.

  • 负荷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操作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超声心动图学组

    1 负荷超声心动图的原理根据经典的心肌缺血进展层级金字塔模型(图l)[1],超声心动图检测室壁运动异常早于心电图改变,因此其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优于心电图.冠状动脉在正常状态下,有很强的代偿应激能力,运动负荷后心率可升高2~3倍,心肌收缩力上升3~4倍,动脉收缩压可提高50%,以满足心肌对氧需求量的增加,表现为冠状动脉的扩张及血流速度的增快,从而使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其大增加值可达静息状态时的4~5倍,该代偿能力称为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关键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