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s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중국순증심혈관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2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055
  • 国内刊号: 11-571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ebcvm.com; www.ebcvm.org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魏万林 胡大一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NSTEMI患者冠状动脉 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郭英杰;宁彬;葛慧娟;庄晓赛

    目的 研究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NSTEMI患者共9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予SYNTAX评分系统评分,取同期该院临床怀疑冠心病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非冠心病者8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检测外周静脉血小板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PLR.比较各组患者PLR水平,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PLR显著低于NSTE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R与SYNTAX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2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R是N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高SYNTAX评分的独立预测因子(OR=1.018,95%CI:1.006~1.029,P<0.01).结论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LR水平显著升高,PLR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N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简单预测方法.

  • 新活素两种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短期疗效前瞻性研究

    作者:邹子扬;陈金良;孔令恩;万涛;张晶;耿文娟;樊晓斌

    目的 评价新活素两种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左心衰竭(ALHF)的短期疗效与预后.方法入选解放军第二五五医院于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连续住院的急性左心衰竭成年患者161例,按随机分组数字表随机分至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分别按常规方法(对照组)和直接维持量方法(试验组)使用新活素治疗72 h,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在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力衰竭(心衰)标志物、以低血压为主的不良反应和终点事件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在药品使用数量和相关医药费等方面的区别.结果治疗前后两组间在临床表现(呼吸频率、呼吸困难症状缓解时间、24 h尿量)、血流动力学指标(HR、SBP、LVEF)、心衰标志物(NT-proBNP)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以低血压为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6%和22.5%,试验组低血压反应发生率和药品使用数量、相关医药费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短期疗效相当,新活素直接维持量给药的方法可降低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降低药品使用数量和相关医药费.

  • 昼夜血压节律异常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原琳;田轶伦;聂绍平

    目的 探讨昼夜血压节律对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IDCM)的预后价值.方法 本研究连续登记了106例自2011年1月~2015年2月间于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NIDCM患者.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程度(%NBPF),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杓型组(%NBPF≥10)23例,非杓型组(0≤%NBPF<10)61例,夜间血压上升组(上升组)(%NBPF<0)22例.观察比较患者一般情况,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并进行生存分析及探讨昼夜节律性血压模型的决定因素.结果 上升组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高[杓型:(0.78±0.20)mg/dlvs.非杓型组(0.85±0.21)mg/dlvs.上升组(0.99±0.23)mg/dl;P=0.006].在存活率分析上来看,夜间血压上升患者心脏相关的死亡率高(log-rank,P=0.001),是独立的心脏相关死亡的预测因子(风险比,12.6;95%CI:1.76~253;P=0.01).多变量分析显示24 h尿(24h U-NE)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和血清肌酐水平中都是%NBPF独立决定因子(调整后R2=0.20;24h U-NE,P=0.0001;血清肌酐,P=0.04).结论 夜间血压上升与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不良预后有联系,评价昼夜血压节律简况可能会对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风险分层有较好的帮助.

  •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潘庆丽;霍本良;王立旗;吕长泳;姜威峰;李伟华

    目的 分析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6月于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急诊PCI的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2例,女性33例,年龄范围50~80岁.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替罗非班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急诊PCI.替罗非班组加用替罗非班.术前和术后6个月评估两组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测定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以及每搏输出量(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统计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替罗非班组较对照组TIMI血流3级的比例明显增加(85.45%vs.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比较,替罗非班组IL-6、hs-CRP和TNF-α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较术前CK、CK-MB、NT-proBNP和cTnI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比较,替罗非班组的CK、CK-MB、NT-proBNP和cTnI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较术前SV和LVEF均改善,术后6个月时,替罗非班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心源性死亡、心绞痛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中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术后心功能和心肌细胞损伤,抑制炎症反应,相对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作者:姚璐;武云涛;田国祥;夏常泉;王晓兵;张峰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PEX168)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疗效,并初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2年11月~2014年1月于陆军总医院干四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6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41~65岁,平均年龄(53.6±9.9)岁.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将所有患者分为:安慰剂组(11例)、PEX168-100μg组(13例)和PEX168-200μg组(12例).用药12周,后随访4周.观察治疗前和随访4周后各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h PBG)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PEX168-100μg组和PEX168-200μg组FBG、2h PBG以及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安慰剂组治疗后比较,PEX168-100μg组和PEX168-200μg组FBG、2h PBG以及HbA1c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X168-100μg组有1例(7.7%)发生恶心;PEX168-200μg组有2例(16.7%)发生恶心,1例(8.3%)发生头痛,症状均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自行改善.所有患者未有低血糖、肝肾功能异常和胰腺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能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初步观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可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但本研究病例数有限,今后需大样本的观察研究.

  • 疑诊冠心病患者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吕侣;刘宏斌;田洪榛;杨俊杰;刘飞

    目的 探讨疑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中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疑诊冠心病并接受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503例,其中男性278例,女性225例,年龄42~78(57.5±5.1)岁.测定所有患者胱抑素C水平并分为正常组(308例,Cys C≤1.25 mg/L)和升高组(195例,Cys C>1.25 mg/L).通过冠状动脉CTA检查测定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升高组患者多支病变的比例升高,28.9%vs.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组重度狭窄比例较正常组升高,轻度狭窄比例较正常组降低,38.0%vs.19.5%,32.3%vs.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胱抑素C水平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及重度狭窄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疑诊冠心病患者中,血浆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检测胱抑素C水平有助于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 替罗非班给药途径及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中无复流的影响

    作者:刘继文;汤曾耀;王新旺;刘玉连;曾紫微;朱保成;乔凌维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给药途径及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中无复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AMI并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110例,根据替罗非班给药方式不同分为A、B1和B2三组.A组(32例)患者于急诊室静脉注射替罗非班,B组患者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其中B1(38例)组患者于血管开通前经指引导管注入,B2组(40例)患者于球囊扩张后或PCI后出现无复流时经微导管给药.其中A组及B1组患者如球囊扩张或PCI术后仍有无复流者可经指引导管再次注入替罗非班,其统计组不变.比较各组靶血管开通前后及支架植入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和矫正TIMI血流帧(CTFC)计数、替罗非班给药剂量和术后出血情况.结果 A组和B1组靶血管开通前TIMI血流分级和CTFC均优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1组靶血管开通后TIMI血流分级优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1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后即刻B2组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和CTFC优于A组和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B1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术中替罗非班用量少于A组及B1组(P<0.05),但A组和B1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替罗非班给药剂量显著少于A组和B1组,B1组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且显著低于A组(P<0.05),与B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给药途径及时机不同对行PCI术治疗的AMI患者血流灌注影响不同,其中急诊室静脉注射能更早改善血流状态,而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尤其是闭塞开通后给药对血流灌注的改善作用更强,替罗非班用量更小,术后出血更少.

  • 冠心病患者PCI前后代谢产物的变化

    作者:崔松;李克峰;柳景华;宋现涛;吕树铮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代谢产物的变化.方法 纳入2013年1月~11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400例,其中男性208例,女性192例,年龄(61.1±10.1)岁.所有患者均行PCI,术前及术后1个月抽血,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分析软件分析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 与PCI前比较,PCI后冠心病患者瓜氨酸、皮质酮、钴胺素、D-核糖-5-磷酸、苹果酸、血清素、羟基胆固醇、磷脂、心磷脂、胆固醇、前列腺素F、3-羟基戊基肉碱、1,25-二羟基D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CI前比较,PCI后冠心病患者类固醇激素、类固醇、甘油磷脂、亚油酸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PCI前后机体代谢发生改变,代谢产物和相应的代谢通路明显变化,为介入术后治疗提供新思路.

  • 水飞蓟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曹旭丹;任春梅;和田田;刘健

    目的 研究水飞蓟宾(silibinin,SIL)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100只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SIL低剂量[100 mg/(kg·d)]预处理组、中剂量[200 mg/(kg·d)]预处理组、高剂量[400 mg/(kg·d)]预处理组,每组各20只.SIL预处理组术前7 d开始灌胃给药.7 d后结扎大鼠冠状动脉30 min后再通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时间为6 h.通过高分辨率超声影像系统检测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IDd)和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IDs)、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及每搏输出量(SV);生化分析法测定血清中心肌酶含量;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形态结构改变;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肌组织NF-κB蛋白表达;TUNEL染色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状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经SIL中、高剂量预处理能够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LVIDd并显著提高FS、EF和SV;可显著降低血清中心肌酶(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含量,提高心肌组织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并显著降低MDA含量;此外,还可显著降低NF-κB蛋白表达量,并且明显改善心肌细胞凋亡状况,显著降低凋亡指数(A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SIL具有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功能并抑制其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表现出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血浆脑钠肽水平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伟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不同阶段病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心内科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68例为实验组,另选同期入院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对照组和肺心病患者血浆BNP值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心功能代偿期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血浆BNP浓度、血氧分压以及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NP浓度以及血氧分压.结果实验组血浆BNP值258.21 pg/ml,对照组血浆BNP值4.31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肺心功能代偿期患者38例,血浆BNP值222.10 pg/ml;功能失代偿期患者30例,血浆BNP值422.41 pg/ml,两组肺心功能分期不同的患者血浆BNP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改善心功能等基础治疗后,肺心病患者血浆BNP值131.22 pg/ml,明显低于治疗前258.21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可作为判断慢性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疗效监测和评估预后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 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测量Tei指数联合脑钠肽 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左心功能的研究

    作者:李静;梁燕玲;罗雪清

    目的 分析组织多普勒法(TDI)同步取样技术测量心肌做功指数(Tei,即TDI-Tei指数)联合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左心功能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13年8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4例ACS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期选取本院4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测定其Tei指数,对比分析两组TDI-Tei指数和相关收缩指数[等容收缩时间(ICT)/射血时间(ET)],舒张指数[等容舒张时间(IRT)/ET].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立即检测NT-proBNP含量,分析其TDI-Tei指数与二尖瓣口血流的A峰/二尖瓣口血流的E峰(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TDI-Tei指数明显延长,而其相关收缩指数和舒张指数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TDI-Tei指数与其NT-proBNP的对数值则呈正相关的关系(r=0.654,P<0.001),而TDI-Tei指数与其LVEF呈负相关的关系(r=-0.569,P<0.001),其LVEF与NT-proBNP的对数值呈负相关的关系(r=-0.468,P=0.001).结论 TDI-Tei可准确评价急诊ACS患者的左室整体功能,将其与NT-proBNP及LVEF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间接反映左室功能.

  • 孤立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马继芳;宋卫锋;臧小彪;王现青;付海霞

    目的 回顾性分析孤立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近10年来接受导管消融手术的孤立性房颤患者214例,根据消融效果分为复发组和消融成功组两组.对两组的假设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消融手术史、房颤类型、房颤病程长短、发病年龄、房颤家族史、血胆固醇、三酰甘油、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房内径大小、消融手术方式等共26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分析,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包括:房颤家族史(P=0.0003)、左房大小(P=0.04)、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术(CPVAI)术中是否采用线性消融(P=0.01)、是否进行碎裂电位(CFAE)电位消融(P=0.02)、是否通过经胸电复律恢复窦律(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房颤家族史是孤立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5.16,95%CI:2.73~26.13,P=0.0001).结论 房颤家族史是孤立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具备家族史的孤立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风险增加.

  • 心脏超声参数对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评估价值

    作者:吕品;李培英;张菊侠

    目的 探讨心脏超声参数对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5年4月间于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前对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按照治疗后3个月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32例和未复发组48例.分析两组患者心脏超声参数等基线资料与房颤复发的关系.结果 80例患者中3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0.00%.复发组患者病程明显长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房大容积指数及左房小容积指数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左房主动排空分数及左房总排空分数均显著低于未复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房主动排空分数及左房总排空分数是影响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脏超声参数对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左房主动排空分数及左房总排空分数是影响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从络风内动病机学说探讨络风宁2方抗心肌纤维化作用

    作者:杨雪卿;王显

    目的 观察络风宁2号方对心肾综合征患者心肌纤维化标志物的影响,以探索药物作用机制.方法 依据随机对照的原则,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血管科120例心肾综合征患者,其中男性63例,女性57例,年龄35~85岁,平均(70.36±10.34)岁;病程18~480个月,平均(129.95±43.29)个月.将104例心肾综合征的合格病例分为3组:全方组(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西药基础上口服络风宁2号免煎颗粒剂,n=35)、去风药组(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西药基础上口服去风药方免煎颗粒剂,n=36)、西药组(口服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西药,n=33),疗程2个月.检测患者用药前后血浆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ST2)、半乳糖凝集素-3(Gal-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心肌纤维化及心肾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变化.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sST2、Gal-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方组、去风药组患者治疗后sST2水平较治疗前比较降低(P<0.05),而Gal-3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3组患者sST2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NT-proBNP、cTnI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全方组治疗后NT-proBNP降低明显(P<0.05),而去风药组、西药组改变不明显(P>0.05);治疗后,全方组、去风药组患者NT-proBNP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cTnI水平改变均不明显(P>0.05).治疗前,3组患者CysC、eGFR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全方组治疗后CysC明显降低(P<0.05),而去风药组与西药组改变不明显(P>0.05);治疗后,全方组患者CysC水平显著低于西药组、去风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eGFR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全方组患者eGFR高于去风药组(P<0.05).结论 络风宁2号方对心肌纤维化及心肾相关生物标志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降低了sST2、NT-proBNP、CysC水平,对eGFR有提高作用.推测络风宁2号方可能通过改善甚至逆转心肌纤维化进程,从而发挥心肾保护作用.

  • CK-MB和cTnI在尿毒症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变化趋势

    作者:赵金宝;单毅;赵力;汤先华

    目的 分析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尿毒症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变化趋势和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连续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于海军总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共130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54例.根据是否出现透析相关的急性左心衰竭分为心衰组(30例)和对照组(100例).检测发生左心衰竭后不同时间点的CK-MB、cTnI、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出院后随访1年,比较总死亡率和心源性死亡率.检测院内和随访期间(出院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 不同时间点心衰组的CK-MB和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衰组的CK-MB和cTnI缓慢上升达平台期,无明显峰值和下降趋势.不同时间点,心衰组和对照组的Scr和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衰组院内、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2个月的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衰组院内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期间的LVEF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衰组的总死亡率和心源性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vs.30%,77.8%vs.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K-MB和cTnI在尿毒症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变化明显,与患者预后有关.

  •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受限因素调研

    作者:李兴凤;张兴增;梁江久

    目的 通过分析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现状,筛选华法林临床应用受限因素.方法 入选聊城市人民医院自2010年5月~2015年5月间住院及门诊具有华法林抗凝适应证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403例,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其中抗凝组127例;非抗凝组1276例.抗凝患者分为达标组、非达标组及中途退出组.分析不同分组中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经济收入等变量因素,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患者个体素质包括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经济收入情况是抗凝组与非抗凝组之间的影响因素(P<0.05),且是达标组与非达标组及中途退出组的影响因素(P<0.05);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是影响达标的因素;担心出血是坚持华法林治疗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患者的个体素质包括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经济收入是华法林临床应用的受限因素,亦是影响达标的因素,定期监测INR是影响达标的因素,焦虑出血是华法林坚持应用的受限因素.

  • 血清尿酸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韩震;李渊;徐桂冬;陈璐;王熙;马雪兴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4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心血管内科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8例,其中男性118例,女性140例.根据入院血清尿酸水平分为对照组(121例)和高尿酸组(137例),收集患者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并随访一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尿酸组肌酐、尿酸、脑钠肽(BN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1年结果发现,肾功能不全、新发房颤、高钾血症的发生率高尿酸组明显高于对照组,32.85%vs.17.36%,11.68%vs.4.13%,9.45%vs.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清尿酸升高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不全、新发房颤、高钾血症发生率升高,预后不良.

  • 磁导航指导与手控导管消融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对照研究

    作者:苑洪涛;张玉霄;兰凯;彭利;薛桥;卢才义

    目的 比较第三代磁导航系统(MNS)指导导管消融与常规手控导管消融流出道室早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自2014年10月~2017年1月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经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流出道室早,随机分为磁导航指导导管消融组(33例)及手控导管消融组(3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安全性及其他相关临床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差别,磁导航组即刻成功率93.9%(31/33),手控导管组即刻成功率91.4%(32/3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围术期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5±45)minvs.(105±40)min,P>0.05.平均放电时间为(270±60)svs.(240±55)s,P>0.05.平均放电功率为(40±10)W vs.(25±5)W,P<0.05.总X线曝光时间为(1.2±0.5)minvs.(3.2±1.2)min,P<0.05.结论应用MNS系统可安全有效的用于流出道室早的标测和消融,并可有效减少X线曝光时间,消融功率较常规方法有所增加.

  • PCI术后cTnT升高及心功能改善的研究分析

    作者:张燕锋;张勇;陈海坚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升高水平及心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间于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81例.观察患者术后血清cTnT升高水平、cTnT阳性率及近、远期心功能改善情况.同时,根据术后患者cTnT水平,分为A组(cTnT≥0.1 ng/ml)、B组(cTnT<0.1 ng/ml)两组;根据患者术后cTnT水平较术前升高程度分为C组(术后cTnT水平较术前升高<2倍)、D组(术后cTnT水平较术前升高≥2倍),比较各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后24 h,患者血清cTnT水平为(0.36±0.07)ng/ml,54例(66.67%)的患者血清cTnT水平阳性,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A组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2.59%,明显高于B组(P<0.05),D组为80.77%,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一周及术后6个月,患者较术前心功能改善明显(P<0.05).结论 PCI术后血清cTnT水平升高,患者心功能有所改善,但术后血清cTnT水平≥0.1 ng/ml或术后cTnT水平较术前升高≥2倍的患者其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

  • 硫氧还蛋白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应涛;谭华清;唐湘宇

    1 硫氧还蛋白概述硫氧还蛋白(Trx)广泛存在于原核及真核生物中,其相对分子量约12kDa.Trx的催化位点包含一段保守的氨基酸序列Cys-Gly-Pro-Cys,氧化条件下,Cys32和Cys35之间形成二硫键,该二硫键能被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通过还原性辅酶Ⅱ(NADPH)供氢来还原.Trx、TrxR以及NADPH共同组成了Trx系统.人Trx分为胞浆型(Trx1)和线粒体型(Trx2)两种亚型,与之相对应的TrxR也分别存在于胞浆(TrxR1)和线粒体(TrxR2)中.多种应激均能上调Trx的表达.到目前为止,Trx基因启动子中已经确定的调控序列包括SP1位点、cAMP反应元件(CRE)、异物反应元件(XRE)、氧化反应元件(ORE)及抗氧化反应元件(ARE)[1]等.尽管有关硫氧还蛋白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但是其生物学作用机制及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研究及应用仍有待进一步明确.

    关键词:
  • 血清胆碱酯酶与相关临床疾病研究进展

    作者:娄妍超;曲秀芬

    胆碱酯酶由肝脏合成而后释放入血液,反映肝脏的储备状态,从而间接反映机体的机能状态;胆碱酯酶可以水解乙酰胆碱,保证神经通路的正常传导,其水平的高低能够反映胆碱能神经元活性[1].近些年,多个研究发现胆碱能抗炎通路在多种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均提示血清胆碱酯酶在临床疾病的病情和预后评估中有一定作用.血清胆碱酯酶为临床常规检查指标,同一个体的含量相对稳定.本文总结了血清胆碱酯酶、胆碱能抗炎通路及与相关临床疾病的关系,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
  •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左室肥厚机制和临床意义

    作者:谷喆;张倩;吴永健

    主动脉瓣狭窄是美国发病率第二位的瓣膜疾病,发生在大约4%的75岁以上老年人中[1],造成进行性压力负荷增加直至引起威胁生命的并发症[2].外科瓣膜置换术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有效减轻了血流动力学负担和改善症状及患者生存率.主动脉瓣置换的指征主要依据于症状,晕厥、心绞痛、呼吸困难等.但是患者报告的症状可能存在误导,因为2/3无症状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在运动试验中出现症状,因此存在风险.而且,进行性左室肥厚和舒张期功能不全在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症状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根据现行的ACC/AHA瓣膜病管理指南,左室射血分数小于50%是主动脉瓣置换的ⅡA类适应症,而左室肥厚,即使严重的左室肥厚也不是主动脉瓣置换的适应症[3].一些研究显示主动脉瓣狭窄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左室肥厚复原是不完全的,并且与术后早期及晚期的不良预后相关.仅考虑症状的异常而不考虑心肌结构异常可能错失了预防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术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佳时机[4].

    关键词:
  • 胞外诱捕网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作者:郑志磊;杨爽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目前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AS的特征是动脉内膜斑块形成,斑块内均存在炎性细胞浸润和脂质沉积[1].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细胞外游离的DNA-蛋白复合物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有关[2],且可能增加斑块负荷[3],而这种DNA-蛋白复合物即为胞外诱捕网(ETs).自该项研究结果提出以来,ETs成为了近年来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高度相关的概念.本文就胞外诱捕网的研究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 血管中膜与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琪;王志维

    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大血管疾病,起病急骤,死亡率高.典型的主动脉夹层表现为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涌入中膜内,主动脉中膜沿长轴分离,形成假腔.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普遍认为主动脉夹层的主要病理改变包括:弹性纤维的碎片化和丢失;蛋白多糖沉积;平滑肌细胞(SMC)的凋亡与丢失[1].主动脉中膜存在潜在的结构缺陷可能是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形态学基础,而随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其进展起着重要的作用[2].随着研究的深入,血管中膜在主动脉夹层发病中的机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现就主动脉中膜的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与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分析及综述.

    关键词:
  • Flic蛋白的调节免疫作用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作者:徐静;杨树森;董国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病理基础,以血管内脂质、纤维成分堆积、管腔狭窄、血管壁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是多种重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这些心血管事件包括:冠心病、卒中和外周血管病[1].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来许多研究表明其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尤其是天然免疫中具有代表性的单核/巨噬细胞,有很重要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此外,由T细胞影响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也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影响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可能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新手段.

    关键词:
  • 吲哚布芬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徐荣彬;杨俊;韩晟;孙凤;马军

    目的 系统评价吲哚布芬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ail.gov等数据库,关于吲哚布芬预防心脑血管事件且对照药物为阿司匹林或华法林的临床试验或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10月10日.由2人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使用R 3.3.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终纳入11项RCT研究和2项有对照的临床试验,吲哚布芬组合计1043例,对照组合计1040例.有10项研究的对照药为阿司匹林,随访时间为2周~6月,其中4项为高质量研究.3项研究的对照药为华法林,随访时长为6~12月,仅1项为高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吲哚布芬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全死因死亡、心血管死亡、脑卒中、心肌梗塞、肺栓塞及全身栓塞方面,与阿司匹林、华法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布芬导致的总不良事件要少于阿司匹林[OR=0.26(95%CI:0.16,0.42)]和华法林[OR=0.54(95%CI:0.32,0.91)];其中吲哚布芬发生总出血事件要少于阿司匹林[OR=0.35(95%CI:0.17,0.73)]、华法林[OR=0.17(95%CI:0.07,0.41)];吲哚布芬发生胃肠道反应要少于阿司匹林[OR=0.25(95%CI:0.13,0.49)],而与华法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吲哚布芬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效果与阿司匹林和华法林无差异,而安全性优于阿司匹林和华法林.但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对本研究结论的运用需谨慎.

  • 强化他汀治疗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

    作者:李凯勇;曹晔萱;张诗琴;刘子铭;丁氏兰瑛;万静

    目的 系统评价强化他汀治疗对预防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VIP、CBM数据库,查找所有关于他汀类药物预防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CIN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12月31日.由3名研究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RCT,2722例患者.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老年患者采用强化他汀治疗后CIN的发生率显著降低(RR=0.41,95%CI:0.32~0.53,P<0.00001);亚组分析表明强化他汀治疗能明显改善合并糖尿病患者(RR=0.38,P=0.002)及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RR=0.44,P<0.00001)CIN的发生率;并较对照组术后血尿素氮(BUN)水平下降(MD=-0.80,95%CI:-1.28~-0.32,P<0.0001),血肌酐(Scr)水平下降(MD=-8.10,95%CI:-11.06~-5.13,P<0.0000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上升(MD=5.88,95%CI:2.67~9.09,P=0.0003),胱抑素C(CysC)水平下降(MD=-0.15,95%CI:-0.19~-0.11,P<0.0000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低于对照组(MD=-2.66,95%CI:-3.46~-1.86,P<0.00001].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强化他汀治疗能减少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CIN的发病率,同时对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预防老年患者CIN发病率的作用相似.

  • 临床研究设计方案要点之药品上市后 再评价研究不良事件的管理

    作者:曾宪涛;朱婷婷;孟详喻;田国祥

    药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其安全性极为重要.药品上市前临床试验的局限使其并不能完全反映药物的安全性,故开展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对于进一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有着积极的意义.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时重要的内容是安全性评价即不良反应评价,主要的研究方法是真实世界研究,实施的关键则是制定管理计划.本文介绍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计划.

  • 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

    作者:姜峰波;林新铎;贾佳;徐祥雷;刘冰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PEDro、NTIS、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查找所有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3月31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并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应用RevMan5.2软件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评价.结果 共纳入8个研究,9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2导联中ST段下降的导联数(NST)显著降低(WMD=-0.59,95%CI:-0.74~-0.44)、ST段压低数值总和(∑ST)明显降低(WMD=-0.42,95%CI:-0.54~-0.29)、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降低(WMD=-0.5,95%CI:-0.83~-0.17)及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降低(WMD=-1.47,95%CI:-1.67~-1.26)、临床疗效显著改善(RR=1.25,95%CI:1.18~1.33),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曲美他嗪和麝香保心丸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明显提高疗效,临床应用价值高,是一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方案的良好选择.

  • 定性资料的系统评价方法学汇总

    作者:张静怡;张雅婷;盖琼艳;赵雪;王慧莹;拜争刚

    定性系统评价即针对定性研究问题,进行系统检索后纳入定性研究并对其客观评价、分析得出结论的研究类型.资料综合是进行定性系统评价的关键环节,既对纳入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同时可直接决定系统评价的结果.目前主要的综合方法有主题综合法、Meta-民族志和CIS.主题综合法以形成描述性及分析性的主题为特征;Meta-民族志用于所纳入文献或提取的主题具有明显的相似或对立关系时,并通过线性论证得出结论;而CIS则是基于Meta-民族志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适用性更广的一种资料综合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3种重要的定性研究资料的综合方法,从而为研究者提供可参考的方法学指导.

  •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瑞舒伐他汀致严重皮疹1例

    作者:马明军;陈稚丽;李明明;张晋;薛剑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新型的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降脂效果强,同时能产生抗炎、抗氧化、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等[1,2]作用,目前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其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肝毒性、横纹肌溶解症、肾毒性、头疼、咽炎等[3],但应用瑞舒伐他汀后出现严重全身皮疹鲜有报道.本例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1周后出现严重全身皮疹,通过采取针对性治疗及停药后,皮疹消退,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继发急性左心衰竭病例报道

    作者:王冬颖;解亚楠;何彦芳;曹雪滨

    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脑梗死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发病率不高,据文献报道发病率约3%~33%,病死率高达66.7%[1].对本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现将我科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继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救治过程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心房颤动遗传风险与缺血性卒中机制

    作者:

    目前,尚不清楚对于基线左室射血分数(LVEF)≤35%的患者而言,随访期间LVEF改善至>35%及未改善时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降低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猝死的疗效是否有所差异?

    关键词:
  • 儿童及成人高血压长期血压谱的种族及性别差异

    作者:

    Bogalusa心脏研究探讨了儿童白种人及黑人以及不同性别人群儿童的纵向血压轨迹,评估了儿童时期血压轨迹与成年高血压的相关性.该纵向研究共计入选2732例儿童期(4~19岁)到成年期(20~51岁)期间进行了4~15次血压及体质指数(BMI)测量的成人,采用生长曲线参数及其一阶求导以1岁为间隔计算各年龄儿童血压及BMI的模型估计水平及线性斜率.

    关键词:
  • 血管紧张素Ⅱ治疗血管扩张性休克

    作者:

    血管扩张性休克对高剂量抗利尿剂治疗无反应,死亡率非常高.《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期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Ⅱ可有效增加对高剂量传统血管加压药治疗无反应的血管扩张性休克患者的血压.

    关键词:
  • 心房颤动遗传风险与缺血性卒中机制

    作者:

    众所周知,心房颤动(AF)是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但是,AF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各亚型的相关性尚不确定.临床实践中,很多AF未被识别,而AF的发病有很强的遗传基础,Strok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评估了各缺血性卒中亚型患者中AF的易感性.

    关键词:
  • 缺血性心脏病中CT和MRI应用8点小结

    作者:

    近期JACC杂志上刊登了Dweck MR博士等发表的CT和MRI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的八大要点,一起来看看.①冠状动脉CT能够提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精细影像,包括管腔狭窄严重性、斑块负荷、不良斑块特征等.心脏核磁可以评估左室灌注、左室功能、梗死面积等;②非增强冠状动脉CT可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能够用于钙化板块的危险分层;③冠状动脉增强CT可以识别不良斑块,并且和血管内超声有很好的一致性.评估不良斑块的特征应该包括:斑块组成、正性重构、坏死核心、napikin环、点状钙化等.不良斑块的特征和未来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风险成正比,但是主观性较强.

    关键词:
  • SPRINT研究:收缩压干预临床试验

    作者:

    SPRINT研究旨在比较将收缩压(SBP)强化降至<120 mmHg和常规降至<140 mmHg的安全性及疗效.研究在除外继发性高血压、伴有蛋白尿、糖尿病、卒中病史、多囊肾、接受或可能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肾小球肾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20 ml/(min·1.73 m2)或终末期肾脏疾病等,共计入选9361例年龄≥50岁,收缩压≥130 mmHg且至少合并一项心脏病危险因素[除卒中外的亚临床或临床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CKD)、Framingham十年心血管风险评分≥15%或年龄>75岁]的患者.

    关键词:
  • 解读心肌肌钙蛋白第99百分位值

    作者:卢青;梁昊

    2012年《第三次心肌梗死定义更新专家共识》明确指出心肌肌钙蛋白(cTn)的临床应用价值,把肌钙蛋白检测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首选条件.多项共识和指南都提倡使用高于第99百分位数的健康人群的cTn值作为临界值诊断心肌损伤,也将其作为心肌梗死诊断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重要参考.但国内许多医生和学者对cTn健康人群的第99百分位值理解存有误区,有必要对其进行解读.

  • 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症 治疗的指南解读

    作者:梁峰;胡大一;方全;沈珠军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一种致死性疾病,虽然其治疗获得进展,但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并可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目前IE的指南基本上基于专家意见,由于该病发病率低,缺乏随机试验以及荟萃分析研究数量有限.200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关于IE预防、诊断和治疗指南,推出各种创新理念,包括手术佳时机的确定.但是多种进展要求ESC更新原来的指南,如大系列的IE文章发表,及以前不同指南的巨大差异.另外近多种新指南确立并强调"心内膜炎团队",即需要一种多科协作治疗方法.

    关键词: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