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s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중국순증심혈관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2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055
  • 国内刊号: 11-571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ebcvm.com; www.ebcvm.org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魏万林 胡大一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改良胸大肌肌瓣转移治疗心脏外科术后慢性胸骨骨髓炎疗效

    作者:刘磊;姚建民;高永顺;崔振田;陆龙

    目的:探讨利用改良胸大肌肌瓣转移治疗心脏外科术后慢性胸骨骨髓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08年1月~2014年8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心脏外科术后出现慢性胸骨骨髓炎患者56例。其中单纯胸骨骨髓炎36例,胸骨骨髓炎伴肋软骨炎11例,胸骨骨髓炎伴纵隔内感染9例。术中彻底扩创清除感染源,充分游离胸大肌肌瓣,翻转填塞胸骨缺损。术后持续负压吸引,应用敏感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及随访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51例(91.1%)患者切口Ⅰ期愈合;3例(5.3%)患者引流管切口处有少许分泌物,经换药1周后愈合;2例(3.6%)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经再次手术痊愈。无切口再次感染及慢性窦道形成,胸骨骨髓炎无复发,上肢功能均正常。结论改良胸大肌肌瓣转移治疗心脏外科术后慢性胸骨骨髓炎效果可靠,无需增加切口,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经压力导丝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PCI患者超敏肌钙蛋白测定价值

    作者:张晶;何胜虎;徐日新;陈述;谢勇;刘晓东;纪军;廖清池;徐冰;王雪飞;孔令才

    目的:探讨经压力导丝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PCI患者超敏肌钙蛋白(hs-cTnT)测定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资料完整的冠心病患者86例(其中包括稳定型心绞痛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4例),术前检测hs-cTnT,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至少有1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40%~70%,所有患者皆行压力导丝检测血流储备分数(FFR)。根据FFR值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PCI组。对照组:FFR>0.75,药物保守治疗;PCI组:对FFR<0.75,行PCI治疗,其中PCI组根据hs-cTnT值又分为hs-cTnT升高组(≥0.034 ng/ml)和hs-cTnT正常组(<0.034 ng/ml)。计数PCI组中血管病变数及支架数,比较三组患者住院和随访期间发生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靶血管重建等主要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与hs-cTnT正常PCI组比较,hs-cTnT升高PCI组在冠状动脉双支或三支病变血管数(46.90% vs.33.30%)、人均支架置入数(1.8 vs.1.1)均增高(P<0.05)。hs-cTnT升高(0.526±0.088 ng/mL)PCI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hs-cTnT正常PCI组和对照组(P<0.05);而hs-cTnT正常(0.019±0.011 ng/mL)PC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 hs-cTnT检测联合FFR检查可以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且可预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深低温停循环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姚昊;邵峻;於文达;耿直;宋雅君;李庆国

    目的:总结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主动脉瘤及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5例,男性35例,女性10例,年龄23~81(46.7±13.1)岁。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的手术方式治疗。结果体外循环时间为127~314(168.1±53.7)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为66~201(122.4±31.8)min、深低温停(DHCA)时间为15~53(24.4±11.5)min、经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时间为13~47(28.7±13.2)min、停循环时低鼻咽温度14.1~22.3(17.5±3.0)℃、低肛温18.5~25.8(20.9±2.5)℃。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39例,电击除颤复跳6例;所有患者在术后1~48 h内神志完全清醒。术后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与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无关。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肾脏衰竭1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中期脑卒中1例,一过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4例,余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痊愈出院。结论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采用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脑保护的方式,可以简化手术操作,同时给大脑提供充分的血液灌注,明显延长手术的安全时限。

  • ACS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LP(a)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研究

    作者:王刚;郭仪凤;靳凤琳;刘鹏;赵洋;张滨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空腹血糖(FPG)水平将168例ACS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单纯ACS组(FPG<6.1 mmol/L)52例、B组为ACS合并血糖升高组(6.1 mmol/L≤FPG<7.1 mmol/L)56例、C组为ACS合并糖尿病组(FPG≥7.1 mmol/L)58例,另选取5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LP(a)、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同时应用冠脉造影术测定ACS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结果 A组、B组、C组SBP、DBP、TC、TG、LDL-C、LP(a)、CRP、CK、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组FPG、TG、LP(a)、CRP、CK、CK-MB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而HDL-C水平低于A、B组(P<0.05),而B组LP(a)、CRP水平高于A组(P<0.05)。随着ACS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增加,患者Gensini积分及血清LP(a)水平显著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FPG、TG、LDL-C、LP(a)、CRP、CK、CK-MB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TG、LP(a)、CRP、CK是ACS合并糖尿病患者Gensimi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CS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LP(a)水平显著高于ACS非糖尿病患者,LP(a)水平与ACS冠脉病变程度有关。

  •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不同剂量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姚璐;张薇;武云涛;田国祥;王晓兵;夏常泉;张峰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和不同剂量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2年9月至2014年1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51.5±9.3)岁。随机将患者分为低剂量联合组,高剂量联合组和单药治疗组,每组各30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三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记录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后,低剂量联合组及高剂量联合组所致的FBG、2hPBG及HbA1c的下降明显分别优于磷酸西格列汀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高剂量联合组较低剂量联合组的降糖效果更明显,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三组患者各有1例发生低血糖(3.33%vs.3.33%vs.3.33%,P>0.05),高剂量联合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未予特殊处理,逐渐减轻直至消失。结论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降低血糖优于磷酸西格列汀单药治疗,且高剂量联用降糖效果更明显,安全性良好。

  • 中国医师高血压防治观念及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意见的调查

    作者:隋辉;王文

    目的:了解临床医师的高血压防治观念和对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的修订意见。方法2011年5月至10月在全国大、中城市随机选取89个城市医院(以三甲医院为主)的临床医师进行调查。共1570位临床医师参加了调查,数据完整的问卷1570份。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临床医师对正常高值血压的处理、心血管危险分层、特殊人群降压适宜的目标、生活方式改善的具体内容、传统降压药物的评价与推荐、固定剂量复方制剂的前景及应如何推荐等问题。结果83.6%的医师认为对正常高值血压合并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肾脏疾病的高危患者,在生活方式改善的基础上应及早进行药物治疗。92.7%的医师以心血管危险分层作为高血压治疗的依据,但78.3%的医师认为危险分层的内容需要简化。90.3%的医师认为糖尿病患者的目标血压是<130/80 mmHg(1 mmHg=0.133 kPa),5.5%认为如能耐受,越低越好。53.9%的医师认为脑血管病后患者的目标血压应该是<130/80 mmHg,41.1%认为是<140/90 mmHg。64.6%的医师认为冠心病患者目标血压是<130/80 mmHg,28.1%认为是<140/90 mmHg。79.8%的医师认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目标血压应该是<130/80 mmHg,11.5%认为如能耐受越低越好。98.3%的医师认为,新版指南需要将减少钠盐摄入的措施具体化,92.0%的医师认为,新版指南需要将戒烟的措施具体化。69.9%的医师认为固定剂量复方制剂是降压药物的发展趋势。结论大部分医师认可并遵循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并对新版指南提出修改意见。

    关键词: 高血压 指南 防治
  • 冠状动脉CTA、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顺洋;邵雪松;祁正军;时阳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冠脉CTA)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进行冠脉CTA、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与冠脉CTA检查结果相比较,并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查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结果采用CAG、冠脉CTA均检出320支血管,其中冠脉CTA检出无狭窄68支、轻度狭窄152支、中度狭窄68支、重度狭窄32支,CAG检出无狭窄74支、轻度狭窄160支、中度狭窄59支、重度狭窄27支,冠脉CTA与CAG检出结果分别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CTA检出狭窄血管252支、其检出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狭窄率与CAG检出结果分别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CTA检出软斑块215个(85.32%)与CAG检出的206个(81.75%)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及以上冠脉血管病变组的hsCRP水平显著的高于单支病变、双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hsCRP水平显著的高于单支病变(P<0.05)。结论冠脉CTA诊断ACS患者的诊断结果与CAG的结果高度一致,但具有无创的优点,同时联合hsCRP进行判断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海拔高度对冠心病患者EPCs数量及功能的研究

    作者:买超平;阎春生;哈小琴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因素下,兰州市(海拔:1520 m)与咸阳市(海拔:386 m)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方法2014年4月至12月分别在兰州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体检中心和咸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体检中心共纳入96例。各选取冠心病患者24例为冠心病组,男性12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0.6±10.9)岁;健康体检者24例为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8.3±8.9)岁。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入选者外周血EPCs数量。通过ELISA法测定其外周血血清中白介素8(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同型半胱氨酸(HCY)、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a(SDF-1a)。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因子CXCR2 mRNA、CXCE4 mRNA、CXCR7 mRNA表达情况。结果兰州市冠心病组EPCs数量与hs-CRP浓度之间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呈负相关(r=-0.631,P<0.05)。与对照组比较,兰州市冠心病组HCY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咸阳市,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IL-8、HCY降低,VEG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兰州市冠心病组比较,咸阳市IL-8降低,VEG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女性入选者中,兰州市冠心病组较对照组HCY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咸阳市冠心病组IL-8升高,HIF-1α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兰州市冠心病组比较,咸阳市IL-8升高,HIF-1α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兰州市比较,咸阳市入选者CXCR2表达上调,为(0.91±0.13) vs.(4.8±1.8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较健康人EPCs数量有所降低,低海拔地区健康人较高海拔地区数量增加。IL-8、VEGF、HCY、HIF-1a、SDF-1a、CXCR2因子对研究不同海拔及性别因素下EPCs功能情况有意义,前景广阔。

  • 水蛭素对体外培养的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李红梅;王显

    目的:探讨水蛭素对体外培养的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和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生长的影响及剂量依赖关系,明确水蛭素抗再狭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用体外培养的HCASMC和HCAEC 3~5代,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设置调零孔、对照孔、加药孔(6.25、3.13、1.56、0.78、0.39、0.2、0.1、0.05、0.025 mg/ml不同浓度水蛭素共9组,每组6个复孔),培养48 h后用噻唑蓝比色试验(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水蛭素干预下两种细胞的活力和抑制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0.025~0.1 mg/ml)水蛭素在对HCASMC增殖的影响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中高浓度(0.2~6.25 mg/ml)的水蛭素抑制HCASMC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其抑制率随水蛭素浓度升高而增加。与对照组相比,0.025~3.13 mg/ml的水蛭素在对HCAEC增殖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0.05~0.2 mg/ml的水蛭素对HCAEC有一定的促增殖作用;而高浓度(6.25 mg/ml)的水蛭素对HCAEC增殖的抑制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抑制率达到44.6%。结论中高浓度水蛭素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CASMC的生长,低中浓度水蛭素对HCAEC无明显抑制作用,且能在抗血栓的同时保护HCAEC甚至促进HCAEC生长。

  • 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近期疗效

    作者:周松;李振莲;王连芹;任振芳;齐丽平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内科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患者共105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57.8±10.1)岁。入选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5例)。对照组应用替格瑞洛并行急诊PCI,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及无复流发生率,术后3个月的心功能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记录住院期间和术后3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出血事件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TIMI血流3级比例、术后ST段回落>75%比例增加,无复流比例降低,(78.0% vs.92.7%)、(50.0% vs.78.2%)、(16.0% vs.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大出血3例(6.0%)、轻度出血3例(6.0%)、不明显出血44例(88.0%);试验组大出血1例(1.8%)、轻度出血11例(20.0%)、不明显出血43例(78.2%);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发病3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增加,(3.6%vs.18%)、[(46.5±4.7)mm vs.(48.8±5.7mm)]、[(57.9±5.1)%vs.(5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心肌灌注,保护心脏功能,不增加患者出血风险方面优于替格瑞洛单药治疗。

  • 右旋美托咪定对脓毒血症大鼠心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夏继辉;徐世荣;夏文胜;鲁晶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定对脓毒血症大鼠心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假手术(Sham)组、盲肠结扎穿孔(CLP)组和右旋美托咪定(Dex)组,每组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大鼠脓毒血症模型。Dex组大鼠建模后即给予负荷量的右旋美托咪定7μg/kg,20 min后以5μg/(kg·h)持续泵注,其余两组均于术后持续泵注等量生理盐水。采集术后6 h、12 h、24 h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大收缩速率(+dP/dt),左室大舒张速率(-dP/dt)。采用ELISA试剂盒法检测血清中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CLP组与Dex组大鼠在术后6 h、12 h和24 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LVEDP、LVSP、+dP/dt和-dP/dt及24 h的血清脂联素、TNF-α及IL-1β水平均明显均明显降低(P<0.05)。与CLP组比较,Dex组大鼠在术后6 h、12 h和24 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LVEDP、LVSP、+dP/dt及-dP/dt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24 h时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TNF-α及IL-1β水平明显减少(P<0.05)。结论 Dex可明显改善脓毒血症大鼠心功能障碍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作用可能与上调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抑制TNF-α和IL-1β炎症因子表达,减轻脓毒症所致心脏毒性和心肌损伤有关。

  • 血清25羟维生素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薛佳;张伟;孙婧;曹娟

    目的: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南京鼓楼医院体检者100例,男性76例,女性24例,年龄39~81岁。将患者分为4组,25(OH) D>30 ng/ml为正常组(9例),20 ng/ml<25(OH)D≤30 ng/ml为轻度缺少组(38例),15 ng/ml<25(OH)D≤20 ng/ml为缺少组(35例),25(OH)D≤15 ng/ml为缺乏组(18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25(OH)D,应用荷兰PHILIPS公司四维彩超IU-Elite测量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三个心动周期。结果正常组比较,轻度缺少组、缺少组和缺乏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增加,数值为[(0.58±0.15)mm vs.(0.75±0.22)mm]、[(0.58±0.15)mm vs.(0.92±0.24)mm]、[(0.58±0.15)mm vs.(1.13±0.3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5(OH)D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保护因素(OR=0.947,95%CI:0.907~0.990),年龄(OR=1.096,95%CI:1.009~1.191)和尿酸(OR=1.112,95%CI:1.007~1.201)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25(OH)D呈负相关(r=-0.49,P<0.05)。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负相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保护因素。

  • 依托家庭医生工作室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的效果

    作者:赵伟;李薇

    目的:通过家庭医生工作室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探索适合社区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管理模式。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间,与北京市西城区广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工作室签约的高血压病患者450例,对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为期一年的社区综合管理,应用问卷调查,对高血压患者管理前后血压、体质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知晓率及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入选的450例高血压患者中,7.6%的患者为低危,36.0%为中危,56.4%为高危患者。实施家庭医生工作室强化管理后,高血压患者对血压、体质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糖的知晓率明显增高,与管理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收缩压及舒张压达标率及参加体力活动例数明显增加,吸烟及饮酒率显著下降,与管理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家庭医生工作室综合管理,高血压心血管危险因素知晓率和血压控制率有明显提高,是一个有效可行的慢病管理途径。

  •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MAU及vW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闫卫军

    目的:比较伴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差异,并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U)、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与代谢综合征(MS)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自2013年3月~2015年5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伴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HTN合并MS组)5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HTN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晨尿白蛋白/肌苷比(ACR)及血浆vWF水平有无差异。结果 HTN合并MS组患者的血浆vWF水平及UAE较HTN组高(P<0.05),两组患者ACR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UAE与ACR显著相关(r=0.574,P<0.05),而两者与vWF间无明显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UAE、血浆vWF水平与是否伴发MS具有关联性。结论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伴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MAU和血浆vWF水平增加,且MAU与血浆vWF对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 三维电解剖标测重建窦房结早激动的临床研究

    作者:齐书英;李洁;胡振彦;李斌;王晓晔;许娜;栾雪冰;席爱雪;王冬梅

    目的:以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标测经股静脉途径行导管消融的心脏结构正常的患者的窦房结早激动点。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经股静脉途径行导管消融的74例心律失常患者,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手术在Carto3指导下完成消融后,以FAM方式重建上腔静脉和部分右心房,在窦性心律下以高密度激动标测寻找窦房结早激动点。结果74例患者经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窦房结早激动点至上腔静脉的距离(纬度)为27.05±7.54mm(16~52 mm,中位数26.85 mm),其中距离为20~35 mm者54例(占72.97%)。在LAO45°+SUP体位标测窦房结(经度)中位数位于9点钟(5~12点钟),其中9点钟30例(占40.54%)。结论三维电解剖标测窦房结早激动点快速、便捷;窦房结位置变异可以部分解释正常窦性心律的P波形态不单一;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房上部心律失常时需先标测窦房结位置,避免发生窦房结损伤并发症。

  •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左室舒张功能远期改变

    作者:朱梦若;张跃力;王曼;郑东燕;马新欣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左室舒张功能(LVDF)远期变化。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月~2014年6月首次因急性STEMI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住院且成功行PCI术的患者36例,6个月随访时剔除3例,后共纳入33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5例,年龄37~83岁,平均年龄(61±14)岁。分别于PCI术后24~48 h和6个月随访时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功能。观测指标: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速度(E峰)、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e')、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MSI),计算左室充盈指数E/e'。结果与pPCI术后24~48 h相比,术后6个月时随访LVDF分级:14例(42.4%)有改善,5例(15.2%)恶化,14例(42.4%)无改变。术后6个月随访时,LVDF指标e'[(10.5±3.6)cm/s vs.(8.6±2.1)cm/s ]、E/e'[(7.3±3.2)vs.(8.8±3.1)],以及左室收缩功能指标LVEF[(59.3±4.2)% vs.(56.0±5.4)%]、WMSI[(1.31±0.26) vs.(1.52±0.35)]较pPCI术后24~48h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E/e'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4(P<0.01)和0.47(P<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成功PCI术后左室舒张和收缩功能远期较早期进一步改善。

  • 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琪;张健;吕晓燕;石宇杰;李俊峡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他汀组(n=24)和联合用药组(n=26),他汀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1次/d,联合用药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1次/d,及尼可地尔5 mg,3次/d;疗程为6个月。6个月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各支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检测及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浓度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他汀组及联合用药组各支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联合用药组各支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优于他汀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 TC、TG、LDL、hs-CRP及ET-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NO水平明显升高(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与他汀组治疗后相比,TC、TG、LDL-C差别无显著性,而hs-CRP及ET-1水平明显降低(P<0.05),NO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及尼可地尔合应用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进而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效果优于单用瑞舒伐他汀。

  • 我院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临床及预后分析

    作者:国建萍;王玉堂;单兆亮;时向民;苑洪涛;林琨;李健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患者的临床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1年至2013年在我院植入CRT-P/D(起搏/除颤)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基线及长期随访资料。根据左室功能和重构指标,将CRT应答分为无反应、有反应和超反应组,分析三组在临床及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 CRT术后患者长期随访92例,三组分别为28,37和27例,无反应组的心房纤颤(房颤)患者比例为57.1%,明显高于有反应组及超反应组(P=0.004)。有反应组及超反应组,CRT术后的客观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6分钟步行距离(6MWD),左室收缩末容量(LVESV)及主观指标(NYHA分级)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QRS时限明显缩短(P<0.05);而无反应组患者,仅NYHA分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CRT-P/D可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及预后。房颤是导致误放电、起搏比例偏低的重要因素,可能是降低术后应答的重要原因。

  • EncloseⅡ主动脉近端吻合器在升主动脉钙化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作者:肖志斌;郭建中;程志广;崔永超;李莹莹;张永

    目的:评价EncloseⅡ主动脉近端吻合器在升主动脉钙化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08年3月至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且升主动脉严重钙化的患者435例。在施行OPABG行主动脉近端吻合时使用吻合装置EncloseⅡ系统吻合。观察患者吻合后桥血管血流及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死亡5例(1.15%),其中3例并发严重低心排综合征,2例呼吸衰竭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死亡。术中搭桥2~5支,平均(3.11±0.08)支,使用主动脉近端吻合器做近端吻合口561个,其中大隐静脉(GSV)吻合口458个,桡动脉(RA)吻合口103个,吻合完成后使用流量仪测定桥血管流量(22.15±7.26)ml/min,与同期使用侧壁钳者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与使用吻合器的相关并发症。结论 EncloseⅡ主动脉近端吻合器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可有效减少因主动脉近端操作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发生。

  • 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钠肽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

    作者:田洪榛;陈江;孙志军;陈光辉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钠肽(rh-BNP)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2年12月~2014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CCU的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8.2±13.1)岁。所有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左西孟旦,联合治疗组加用左西孟旦和rh-BNP。以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 d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脑钠肽(BNP)水平,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估心功能,观察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72 h后的CO、CI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ITBVI、EVLW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治疗组CO、CI、ITBVI、EVLWI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4.43±0.36)L/min vs.(3.44±0.13)L/min]、[(4.57±0.64)L/min·m2 vs.(3.45±0.24)L/min·m2]、[(0.72±0.08)L·m2 vs.(0.96±0.07)L·m2]、[(5.70±0.32)ml/kg vs.(7.39±0.76)ml/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治疗组的每日液体出入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 d后的LVEF、6MW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LVEDD、BN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治疗组LVEF、6MWD增加,LVEDD、BNP降低,数值为[(36.71±3.24)% vs.(39.51±3.19)%]、[(236.75±58.39)m vs.(267.94±42.13)m]、[(54.3±2.4)mm vs.(51.6±3.8)mm]、BNP[(2936.81±1052.47)pg/ml vs.(2438.65±824.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rh-BNP改善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优于单独应用左西孟旦,且安全性较好。

  • 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参数变化及相关性

    作者:张菀桐;朱宝琛;褚瑜光;胡元会;杜柏;贾秋蕾;李偲偲

    目的:测定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变化及相关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4年5月~12月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27例,男性50例,女性77例。将患者依据血脂水平分为高脂血症组(84例)和非高脂血症组(4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计算得出相关参数R值、K值、Angle值、MA值、LY30值、EPL值、AA值以及ADP值。结果与非高脂血症组比较,高脂血症组R值、K值降低,Angle值、MA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高脂血症风险与R值、K值呈负相关,与Angle值以及MA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288、r=-0.304、r=0.409、r=0.266(P均<0.01)。回归分析显示,Angle值是冠心病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逐步回归得到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p)=-8.938+0.154Angle。结论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存在更高的血栓风险,应充分重视凝血功能的监测。

  • 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作者:张安宁;张海涛;黄丛春;孙津津;于心亚;田建伟;王俊华;罗惠兰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在空军总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行支架植入术的135例冠心病患者,采用西雅图心绞痛生活质量量表(SAQ)、一般临床资料调查表分别对术前24 h、术后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的变化,同时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可能因素。结果135例患者治疗后6个月SAQ各项得分较治疗前24 h均显著提高(P<0.01),提示术后半年生活质量较术前显著改善;影响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可能因素为:冠心病类型(P=0.00),病变血管数目(P=0.005),高血压(P=0.01),糖尿病(P=0.037),高脂血症(P=0.033),吸烟(P=0.002),体质指数(P=0.006);不同文化程度术前、术后在治疗满意程度(TS)、疾病认知程度(DP)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成功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冠心病类型、病变血管数目、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体质指数均为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患者文化程度对其在治疗满意程度(TS)、疾病认知程度(DP)上无明显影响。

  •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干预效果与治疗依从性

    作者:亓海萍

    目的:研究社区服务居民的高血压干预效果与治疗依从性。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高血压患者240例,男性126例,女性114例。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干预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社区干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高血压治疗。记录患者的高血压症状改善情况,分别在患者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患者健康行为情况与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采用社区干预,高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8.3%,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仅为76.7%,干预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128.4±12.0)mmHg vs.(138.2±16.1) mmHg]、[(82.5±9.4)mmHg vs.(92.2±10.7)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高血压认知、健康信念及健康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的依从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社区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高血压认知、健康信念以及改善健康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青年大学生血清和肽素水平与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作者:唐群;许波;田建伟;王新宴;王安琪;黄翠莹;臧春梅

    目的:探讨青年大学生血清和肽素水平与外周血压和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入选西安工业大学在校大学生高血压患者(172例)及血压正常者(198例),测量研究对象CSBP、外周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臂围、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并抽血测定和肽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一氧化氮、三酰甘油、胆固醇、肌酐、尿素氮、血糖水平,分析和肽素与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青年大学生CSBP与外周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呈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0,0.834,0.901(P<0.01)。随着和肽素水平增高,外周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中心动脉收缩压均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和肽素与CSBP、SBP、DBP、MAP、BMI、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136,0.138,0.170,0.155,0.137,0.153,0.220,P<0.05),与一氧化氮呈负相关性(r=-0.117,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调整了年龄、性别、体重、BMI、血糖、胆固醇等因素后,DBP 随血清和肽素水平增高而上升的趋势仍然存在(β=1.219, P=0.041)。SBP、MAP及CSBP主要与BMI、血糖、胆固醇相关(P<0.05)。结论血清和肽素水平不仅与中心动脉收缩压和外周血压相关,还与BMI、血糖、胆固醇等代谢及生化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

  • 替米沙坦对糖尿病高血压大鼠肾内小动脉重构的影响

    作者:黄鑫涛;洪华山;李小红;李鸿雁;闫晓景;李之恒;李中原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血压大鼠(DSHR)的肾内小动脉(IRSAs)的重构及替米沙坦对IRSAs重构的影响。方法40只12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成4组,SHR对照组、DSHR组、高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同时20只12周龄、性别配对的京都威斯特(WKY)大鼠随机分2组,一组为正常对照组(WKY组),一组制成DWKY组,各组均为10只。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为SHR雄性大鼠STZ建模后,分别给予替米沙坦灌胃。其余仅给予蒸馏水灌胃。DSHR组及DWKY组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模。8周后终止实验。取左侧肾脏经苏木素-伊红(HE)、苦味酸-天狼猩红(Sirius-red)、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双重染色(P/VB法),IRSAs按血管外径大小分20~49μm组、50~99μm组、100~200μm组,计算机辅助成像系统计算各组IRSAs血管壁面积(WA)、血管壁厚(WT)、血管腔径(ID)及壁腔比(WT/ID)。各组切片以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鼠抗人巨噬细胞单克隆抗体(ED1)、Ⅲ型胶原(COLⅢ)抗体免疫组化染色,ED1阳性细胞计数,COLⅢ光密度IOD比较。原位末端标记(TUNEL)检测IRSAs血管壁细胞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评估IRSAs血管壁细胞增殖,分别计算凋亡指数(AI)和增殖指数(PI)。结果①与WKY组比较,DWKY组血管WT增加,ID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外径50~99μm组与100~200μm组的IRSAs重构相似,但50~99μm组WT/ID增加更为显著。与DWKY组和SHR组比较,DSHR组WT、WA、WT/ID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替米沙坦干预8周,高剂量治疗组和低剂量治疗组WT、WT/ID及WA均较DSHR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SHR组和DWKY组血管PCNA阳性率比WKY组增高;与DSHR组比较,高剂量治疗组和低剂量治疗组PI均显著降低,但二者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时细胞PCNA阳性较单一糖尿病或高血压明显,虽然无论高剂量还是低剂量替米沙坦治疗8周均能明显减少血管壁PCNA阳性细胞数,但前者作用更为明显。③与WKY组比较,DSHR组、SHR组、DWKY组IRSAs中膜凋亡细胞指数减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④肾小球数目:与WKY组比较,DWKY组肾小球数目明显减少[(423.8±37.4)个 vs.(338.7±40.5)个],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SHR组未见肾小球明显减少。DSHR组较DWKY组肾小球减少[(301.4±35.2)个vs.(338.7±40.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血管外膜及周围COLⅢ光密度(IOD):与WKY组比较,SHR组和DWKY组血管外膜COLⅢ组化染色IOD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SHR组及DWKY组比较,DSHR外膜及血管周围COLⅢ组化染色IOD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剂量治疗组较DSHR组IOD值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⑥替米沙坦治疗对DSHR的影响:高剂量替米沙坦能降低血压,低剂量不影响大鼠血压。治疗组能够减轻WT、WA、WT/ID增加、减少中膜细胞增殖,减轻肾小球减少及减少COLⅢ过度沉积,高剂量治疗组作用较低剂量治疗组明显。结论①DWKY、SHR、DSHR的IRSAs均发生明显重构,以DSHR重构为显著。②RSAs重构的细胞学机制主要与中膜VSMC的增殖、凋亡失衡和COLⅢ过度沉积有关。③高剂量与低剂量替米沙坦治疗均能减轻IRSAs重构,高剂量更为有效。替米沙坦减轻血管重构(VR)可能与改善增殖凋亡平衡等作用有关。

  • 尿KIM-1在对比剂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世飞;王学敏;韩胜华;曹雪滨

    目的:了解血清肾脏损伤因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对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介入治疗(PCI)患者早期肾毒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6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CAG/PCI治疗的患者46例。于术前、术后12 h、72 h分别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 C)、尿肾脏损伤因子-1(KIM-1)、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酶)水平变化。结果46例CAG/PCI术前无肾功能损害患者中4例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8.70%。CAG/PCI术后12 h血清Cys C、u-mALB、KIM-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AG/PCI术后72 h血清Cys C、u-mALB、KIM-1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AG/PCI术后第72 h与术后12 h比较Cys C、u-mALB、KIM-1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CAG/PCI术后12 h BUN、SCr、尿NAG酶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AG/PCI术后72 h BUN、SCr、尿NAG酶水平与术前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CAG/PCI术后72 h与术后12 h比较NAG酶、SCr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BUN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KIM-1、Cys C、u-mALB是反映对比剂早期肾毒性的敏感指标。

  •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舒张末压的临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周霞;周少勃;李国庆;金元哲;周东晖;王勇;柳兢;王琦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影响左室舒张末压(LVEDP)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急诊介入治疗的NSTEMI患者84例,依据左室造影前LVEDP分为两组:A组:LVEDP≤15 mmHg,共36例;B组:LVEDP>15 mmHg,共48例;介入治疗前后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T (Tn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房舒张末内径(LAEDd)、右室内径(RV)、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应用左心导管术进行LVEDP测量,左心室造影,并进行冠脉Gensini评分。结果 A、B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Killip心功能Ⅱ级及以上、室壁运动异常比例、NT-proBNP水平、LVEF、冠脉Gensini评分、发病到开通犯罪血管时间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罪犯血管为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患者LVEDP显著高于其它冠脉血管病变患者(P<0.05)。发病到犯罪血管开通时间、NT-proBNP、冠脉Gensini评分、LVEF是LVEDP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到犯罪血管开通时间、NT-proBNP、冠脉Gensini评分、LVEF均与LVEDP升高密切相关,对预测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 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作者:陈浩;王军;李世敬;刘小华;王德昭

    目的:探讨和评价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心内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治疗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472例。根据CAG结果将入选病例分为CHD组(n=225例)和对照组(n=247例)。所有患者在CAG前空腹行血液生化检查和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CHD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糖、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PV和hsCRP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吸烟、HCY(OR=1.027,95%CI:1.007~1.046,P=0.007)、MPV(OR=2.024,95%CI:1.597~2.565,P<0.001)和hs-CRP(OR=1.079,95%CI:1.044~1.115,P<0.001)是CHD的危险因素。结论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赵国忠;王华;何敏;陈晨;王栏霖

    目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入选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及华西医院拟诊为CHD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患者120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52.8±10.1)岁。三支冠状动脉至少一支血管病变狭窄≥50%者为研究组(92例),后依据临床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5例)。三支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均<50%者纳入对照组(28例)。根据Syntax评分将研究组细分为低危组(0~22分,18例)、中危组(23~32分,29例)和高危组(33分以上,45例)。检测各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浆HCY水平升高,高HCY血症比例增加,[(10.93±2.51)μmol/L vs.(21.93±5.54)μmol/L]、(14.28% vs.5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SAP组、UAP组及AMI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呈升高趋势,UAP组及AM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值为[(17.85±5.67)μmol/L vs.(10.93±2.51)μmol/L],[(24.56±5.03)μmol/L vs.(10.93±2.51)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CY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HCY对于预防CHD有重要意义。

  • 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代谢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范正达;陈海鹰;蒋春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血脂代谢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吸氧、降血压、抗血小板、抗感染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均连续治疗28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脂代谢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NDFS评分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水平,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 PCI术前单次不同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周全;黄怡;徐孝玄;张志翔;郭宁;罗立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给予单次不同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接受择期PCI手术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6例,男性72例,女性34例,年龄42~78岁。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B组(35例),C组(36例)。PCI术前8~12 h服用阿托伐他汀,剂量分别为A组20 mg,B组40 mg,C组80 mg。检测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8 h、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谷丙转氨酶(ALT)等指标变化。结果 A组术后8 h和24 h较术前CK-MB、cTnT、hs-CRP均升高,B组和C组术后24 h较术前CK-MB、cTnT、hs-CRP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24 h CK-MB、cTn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比较,C组术后24 h CK-MB、cTnT、hs-CR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ALT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未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对心肌保护作用优于20 mg和40 mg。

  • 脉搏波传导速度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邓笑伟;刘妍;朱峰;马春梅

    目的:了解3634例健康体检者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武警总医院的健康体检者3634例,其中男性2421例,女性1213例,年龄35~85岁,平均(51.9±10.1)岁。根据baPWV值,分为baPWV<1400 cm/s组(2031例)和baPWVd>1400 cm/s组(1603例)。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体质指数(BMI)、血压(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U-MA)等。结果与baPW<1400 cm/s组比较,baPWV>1400 cm/s组BMI、BP、FPG、TG、TC、LDL-C、hs-CRP、Hcy、U-MA以及Cys-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aPWV异常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5.161,95%CI:3.943~6.757)、收缩压(OR=3.592,95%CI:2.538~5.084)、舒张压(OR=3.413,95%CI:2.377~4.901)、空腹血糖(OR=1.681,95%CI:1.237~2.283)、TG(OR=1.420,95%CI:1.075~1.87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656,95%CI:1.010~2.716)、尿微量白蛋白(OR=1.451,95%CI:1.032~2.040)。结论年龄、BP、FPG、U-MA、LDL-C、TG为脉搏波传导速度异常的危险因素。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高鹏;仲宁;畅君毅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小板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CS患者84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2例,年龄50~71(60.48±8.96)岁。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每组各42例。替格瑞洛组应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两组患者均观察治疗12个月。于治疗前、术后24 h、术后7 d、术后28 d检测血小板大聚集率(MPAR)、P2Y12反应单位(PRU)、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的缺血事件和出血事件。结果术后24 h、术后7 d、术后28 d替格瑞洛组患者的MPAR及PRU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在术后24 h出现峰值,随后下降。术后24 h、7 d、28 d替格瑞洛组患者的hs-CRP和sCD40L水平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12个月内,替格瑞洛组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2.38%vs.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和炎症反应优于氯吡格雷,并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

  • 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隽;卫国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二者对血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贝特组、联合组三组,每组各50例,他汀组予以辛伐他汀10 mg/d治疗,贝特组予以非诺贝特200 mg/d治疗,联合组予以辛伐他汀10 mg/d和非诺贝特200 mg/d联合治疗,监测治疗前、治疗后12周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同时监测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及肌酸激酶(CK)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三组TC、LDL-C、TG及HDL-C的变化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TC:4.21±0.62 mmol/L,LDL-C:3.21±0.61 mmol/L)与贝特组(TC:4.91±0.53 mmol/L,LDL-C:3.52±0.52 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与联合组( TC:4.31±0.63 mmol/L,LDL-C:3.22±0.61 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贝特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HDL-C:1.21±0.22 mmol/L,TG:2.91±0.62 mmol/L)与贝特组(HDL-C:1.32±0.11mmol/L,TG:1.52±0.51 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与联合组(HDL-C:1.41±0.21 mmol/L,TG:1.21±0.62 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特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总有效率要优于单独使用辛伐他汀或非诺贝特,且不良反应没有增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年第7卷作者索引

    作者:

  •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年第7卷关键词索引

    作者:

  • 肥胖与心房颤动

    作者:苑洪涛;王玉堂

    1肥胖与心血管疾病
      目前,接近三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是肥胖人群,而且,这一趋势也向儿童、青少年发展,17%的美国儿童、青少年也达到了肥胖标准[1]。肥胖的严重程度通常用体质指数(BMI)描述,BMI=体重/身高(kg/m2)。世界卫生组织对于肥胖基于BMI进行了分类:低体重(<18.5 kg/m2),正常体重(18.5~24.99 kg/m2),超重(25~29.99 kg/m2),Ⅰ型肥胖(30~34.99 kg/m2),Ⅱ型肥胖(35~39.99 kg/m2)和Ⅲ型肥胖也称病态肥胖(≥40 kg/m2)[2]。

  • 糖原合成激酶-3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金;唐其柱;张文斌;胡哲夫;向仕钊;刘高瞻

    糖原合成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GSK-3)在体内广泛表达,属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1980年其首次被确认具有调控糖原合成的作用,是一种糖原合成的限制酶。基于部分肽链的测序结果,在1990年GSK-3第一次被克隆合成[1]。GSK-3高度保守,在其蛋白激酶结构域上苍蝇和人类显示>90%同源性序列[2]。GSK-3家族已知有两个亚型为GSK-3α(51KD)和GSK-3β(47KD),二者激酶结构域有98%的同源性,而其激酶结构域非常高的同源性也限制了各亚型特异性的小分子抑制剂发展前景。大量研究表明GSK-3参与调控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如心肌老化、心肌细胞增殖、缺血性损伤与心肌肥厚及纤维化。因此本文重点阐述GSK-3各异构体生物化学特征,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 养心汤组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Meta分析

    作者:付鹏;姚凤祯;杨建飞;周亚滨;谢梁震;张晶

    目的:系统评价养心汤组方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网络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纳入有关养心汤组方或养心汤组方联合西药与西药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数据提取表提取数据,采用Cochrane手册临床试验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但方法学质量较低。结果表明,常规治疗联合养心汤在提高患者心电图疗效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组(OR=1.78,95%CI:1.16~2.72),两者在缓解心绞痛疗效(OR=0.08,95%CI:-0.01~0.16)及硝酸甘油停减率(OR=1.77,95%CI:1.00~3.14)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纳入试验均未报告不良反应。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养心汤在提高患者心电图疗效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现有小样本的RCT方法学和报告质量较低,疗效的证据需要进一步大样本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证实。

  •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影响因素:一项基于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作者:李慧;李超民;彭利静;刘薇;叶明霞;拓步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的影响因素,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的防治与诊断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终纳入24篇文献,累计冠状动脉慢血流病例1385例,对照病例155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显著增加慢血流1.87倍的发病风险(OR=1.87,95%CI:1.56~2.24,P<0.00001);高血压显著增加慢血流1.24倍的发病风险(OR=1.24,95%CI:1.03~1.48,P=0.02);此外,CSF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MD=0.12,95%CI:0.04~0.19,P=0.003)、高密度脂蛋白(HDL)(MD=-0.06,95%CI:-0.09~-0.02, P=0.002)、尿酸(MD=34.46,95%CI:18.99~49.93,P<0.0001)、内皮素1(ET-1)(MD=1.18,95%CI:0.97~1.38,P<0.0001)、体质指数(BMI)(MD=1.24,95%CI:0.62~1.86,P<0.0001)、三酰甘油(TG)(MD=0.14,95%CI:0.04~0.23,P=0.003)、高敏C反应蛋白(hs-CRP)(MD=0.83,95%CI:0.45~1.21,P<0.0001)、同型半胱氨酸(Hcy)(MD=4.27,95%CI:3.06~5.48,P<0.00001)、血红蛋白水平(MD=0.38,95%CI:0.09~0.67,P=0.01)以及白细胞水平(MD=0.34,95%CI:0.18~0.50,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在糖尿病发生率(OR=1.24,95%CI:0.97~1.58,P=0.09)和血小板水平(MD=3.26,95%CI:-3.97~10.48,P=0.38)无明显差异。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吸烟、高血压、高体质指数,高尿酸、TG、LDL、ET-1、hs-CRP、Hcy、血红蛋白以及高白细胞水平可能为CSF现象的危险因素,高HDL水平可能为保护因素。但该结论尚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进行验证。

  • PET-CT预测主动脉瘤进展价值的Meta分析

    作者:闫云峰;赵全明;张灵;张明多;李昕禾

    目的:评价PET-CT预测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AA)进展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维普、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查找研究PET-CT与AA进展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4年12月。由2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4项研究,共10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瘤体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18F-FDG)高摄取(PET+)患者主动脉瘤进展风险高于瘤体18F-FDG未高摄取(PET-)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46,95%CI:2.16~19.32)。结论 AA进展病例对18F-FDG高摄取,PET-CT有预测主动脉瘤进展的临床价值。

  • 疑似脑源性晕厥为表现的严重房室阻滞和束支阻滞2例

    作者:谢立;王晓明;陈念;石红玲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性,78岁,主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30年,高达160~180/100~120 mmHg(1mmHg=0.133kPa),口服缬沙坦氢氯噻嗪片1/日,规律服药,血压控制在130~145/80~90 mmHg。发病时伴肢体抽搐,无恶心、呕吐及大小便失禁。频繁时发作4~5次/日,持续时间3~5s。头颅MR示: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疑似脑源性晕厥。经药物治疗(脑安滴丸、胞二磷胆碱钠片、阿司匹林等)无效转诊心内科。入科查体:脉搏:66次/分,血压144/67 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常规心电图正常。患者佩戴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再次出现晕厥症状,动态心电图示间歇性房室阻滞,心室停搏长时间19 s(图1),于当日安装临时起搏器治疗。起搏频率60次/分,起搏阈值0.5V,感知度3.5 mV,起搏电压3V。安装后患者未再出现头晕及晕厥症状,符合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手术适应症,完善住院后相关检查,择日对患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测试电极导线参数:起搏频率60次/分,心房电压1.4 V,阻抗460Ω,P波高度2.4 mv;心室电压1.6 V,阻抗640Ω,R波高度11 mv。术后起搏器工作良好(图2),患者无不适症状而出院。

  • 重症心肌炎抢救成功1例

    作者:李雪蛟;江明宏;温静

    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又称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重,可发生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酷似急性心肌梗死表现,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预后恶劣,多数来不及诊断或救治就已死亡。临床上以变化多端的心律失常、循环衰竭等为首发症状的FM比较少见,误诊为心肌梗死(心梗)的可能性大;准确及时诊断,合理救治是FM抢救成功的关键。

  • 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急性心肌梗死、阿斯综合征1例

    作者:申彬如;张煜;崔妍;陈鹏;王明杰

    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痉挛是指心外膜下冠脉由于各种因素所致的节段性或弥漫性痉挛收缩,导致管腔不同程度狭窄,使心肌供血突然减少或中断而导致的心肌缺血综合征[1],临床上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2]。冠脉痉挛主要发生在已有动脉硬化基础的血管上,发生率约为1%~5%[3],本院收治一例冠脉痉挛引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阿斯综合征患者,现报道如下。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肺栓塞1例

    作者:曾伟;田福利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2岁,主因“右上腹疼痛3 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高达170/110 mmHg,平时药物控制(自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 mg,2/日),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左右。患者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发热,体温高达38.3℃,无胸闷、胸痛,无咳嗽、咯血,无头痛头晕及意识障碍,于当地社区医院行腹部超声示胆囊壁粗糙增厚,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经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日)抗炎治疗2 d后,腹痛症状逐渐加重,伴胸闷气短,无咳嗽、咳痰、咯血。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8 mmHg(1mmHg=0.133kpa);口唇轻度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叩诊心界向左扩大,心率84次/分,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软,右上腹肋缘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急诊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广泛导联T波倒置。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17×109/L、中性粒细胞13.12×109/L,脑钠肽(BNP)12416.0 pg/ml,肌钙蛋白T(cTnT)、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淀粉酶正常。心脏彩超:右心增大,升主动脉内径增宽,肺动脉内径稍宽,肺动脉压增高,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56%),三尖瓣大量返流。腹部超声示:胆囊大小形态正常,肝胰脾未见异常。入院初步诊断:①急性冠脉综合征;②右心功能不全;③肺动脉高压。入科后第2d复查相关实验室指标回报:cTnT、CK-MB、淀粉酶正常,血浆D-二聚体2.10mg/L,血气分析示:PH值7.47、二氧化碳分压(PaCO2)23mmHg、氧分压(PaO2)78 mmHg、碳酸氢根(HCO3-)17.1mmol/L、剩余碱(BE)-3.7 mmol/L、血乳酸(Lac)4.6mmol/L、血氧饱和度(SaO2)95%,除外急性冠脉综合征,考虑肺栓塞可能。行双下肢静脉超声示左下肢深静脉(股浅静脉中段以下)管腔内可见低回声充填,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通过,提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一步行64排CT胸部增强并血管成像检查示:①右肺动脉干及其分支、左下肺动脉血栓形成(图1-2);②右肺感染;③右侧胸腔少量积液;④心影增大,心包少量积液。肺动脉栓塞诊断明确,给予华法林、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将INR控制在2.0~3.0间,同时抗感染治疗,1周后右上腹痛、胸闷、气短症状明显缓解。院外持续华法林抗凝治疗,1月后随访查左下肢深静脉血栓部分再通,病情稳定。

  • 某部机关干部代谢综合征发病率调查

    作者:王晓伟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TG)血症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临床征候群,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组合[1]。研究显示[2-5],MS患者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与非MS相比,其罹患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致残、致死的风险均显著增加,危险因素越多,临床预后不良的风险越大,而且其效应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协同加剧。MS为糖尿病、冠心病的预告指标,并能加速冠心病和其他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和死亡危险[6]。多项研究已证实,MS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增龄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高患病率年龄在65岁前还是后结果尚不一致[7-11]。部队师级干部年龄约在35~65岁间,了解其MS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对军队干部的预防保健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