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s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중국순증심혈관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2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055
  • 国内刊号: 11-571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ebcvm.com; www.ebcvm.org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魏万林 胡大一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府逐瘀汤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彭放;彭嘉灏;邢杨波;唐伟良;杨芳芳;郭航远

    目的 观察不同配比的血府逐瘀汤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纳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血府逐瘀汤后处理组(n=90),后处理组又按桃仁、红花不同配比分为1:1组(n=30)、4:3组(n=30)和3:4组(n=30),对照组患者PCI术前术后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后处理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于PCI术前3d起连续应用血府逐瘀汤至PCI术后4d,每天2次.检测PCI术后各组患者心肌酶(CK、CK-MB)峰值变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观察术后24h内心律失常发生率,并统计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 血府逐瘀汤后处理组心肌酶峰值及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24h心律失常和3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进一步对比不同配比的血府逐瘀汤后处理结果,发现桃仁/红花4:3组疗效佳.结论 血府逐瘀汤后处理对PCI术后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改善患者预后,其中以桃仁与红花4:3疗效佳.

  •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胶原与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的影响

    作者:赵丽霞;马洪滨;李春祥;洪绍彩;孟庆莲;贝俊杰;高全胜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心肌内移植对60分钟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MI)模型大鼠左心室重塑及心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T)表达的影响,探讨BMSCs移植对心脏交感神经功能以及胶原重塑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原代培养Wistar大鼠BMSCs,建立缺血/再灌注MI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MI组、BMSCs移植组.观察BMSCs移植后动物模型血流动力学指标,天狼猩红染色测定MI范围、面积以及扩展指数,结合偏振光分析MI区胶原容积分数和胶原成熟度;免疫组化检测NET表达.结果 ①BMSCs移植可缩小60min缺血/再灌注大鼠MI面积;②BMSCs移植可减轻心肌梗死动物左心室重塑;③BMSCs移植发挥细胞外基质抑制,心肌间质胶原含量、胶原容积分数下降,增加心肌NET表达.结论 BMSCs移植可改善MI后心室重塑、降低心肌胶原、增加心肌NET表达.

  • 心脏起搏器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快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吴辉;杨俊;丁家望;李松;杨简;彭家芹;陈勇;童晓红;董武松;吕志阳;李稳慧

    目的 评价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 纳入慢快综合征患者45例,均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并联合比索洛尔治疗,3个月后分析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结果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后,所有患者与治疗前相比临床症状减轻,严重心律失常发作频率显著下降(心动过缓:48.89% vs.0;心动过速:33.33% vs.0),心率更加平稳[(65.3±7.2)次/分 vs.(43.5±6.7)次/分],心功能显著改善[NYHA分级:(1.57±0.42) vs.(2.31±0.35)];SF-36量表评分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联合比索洛尔可改善慢快综合征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血运重建对冠心病患者心率恢复的影响

    作者:刘建国;石红玲;王晓明;崔俊玉;李俊峡

    目的 观察成功冠状动脉(冠脉)血运重建对冠心病患者心率恢复(heart rate recovery,HRR)的影响,探索冠脉血运重建效果无创性评价途径.方法 纳入稳定型心绞痛(SAP)并行PCI术患者34例为试验组,同期冠脉造影正常者34例为对照组,均为男性.试验组患者术前3日及术后1周行平板运动试验,对照组冠脉造影前3日行平板运动试验,均采用次极量标准Bruce方案,评价峰心率及峰心率后心率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前峰心率和HRR均显著降低,PCI术后则显著增加.结论 HRR可作为评价PCI手术疗效的有效途径.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左心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徐卫刚;张戟;彭文辉;徐亚伟;魏毅东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功能以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125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标准治疗组(n=62,20mg/d)和强化治疗组(n=63,40mg/d),分别在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B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大流速和舒张末期大流速比率(E/A);同时记录住院期间和随疗期间6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s)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强化治疗组TC、TG、LDL-C、hs-CRP、NT-proBNP、LVEDD、LVMI、LVPWT均显著低于标准治疗组(P<0.05);LVEF、IVST、E/A比值显著高于标准治疗组(P<0.05).治疗期间强化治疗组MACEs发生率低于标准治疗组(4.76% vs.11.29%,P<0.05).结论 辛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STEMI患者PCI术后的左心功能和短期预后.

  • 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围手术期血清Rho激酶-1变化分析

    作者:侯伯轩;王永智;任广理;浦奎

    目的 评价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血清Rho激酶-1(ROCK-1)围术期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纳入接受PCI的患者84例,其中急诊PCI组28例,择期PCI组56例;另纳入有不典型心绞痛症状但冠脉造影正常者2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各组PCI术前、PCI术后4h/1d/4d患者血清ROCK-1、hs-CRP和TNF-α水平.结果急诊PCI组患者术前血清ROCK-1、hs-CRP和TNF-α表达均高于择期PCI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PCI组患者术前血清ROCK-1、hs-CRP和TNF-α表达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PCI组和择期PCI组患者在接受PCI手术治疗后的三种炎性因子表达均增加,以急诊PCI更为明显,但术后1d急诊PCI组的炎症因子表达即明显回落,水平低于择期PCI组.对照组在冠脉造影前后三种炎症因子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介入治疗可导致机体ROCK-1、hs-CRP和TNF-α水平一过性升高,且病变范围越广则炎症反应水平越高.

  • 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及效果评价

    作者:杨冠华;彭勤建;邢亚楠;吴蓓;许宁;刘苏宁

    目的 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进行系统健康管理并评价其对生活方式和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及情绪的影响.方法 纳入正常高值血压人群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干预组(n=60),对干预组进行3个月的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然后对两组人群的生活方式、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及情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系统的健康管理,干预组较对照组的吸烟量和饮酒量均降低、高盐饮食人数减少,运动量增加(P均<0.01),体重[(76.3±7.4)kg vs.(77.5±7.1)kg,P<0.05)、收缩压[(120.3±4.7)mmHg vs.(129.2±3.5)mmHg,P<0.05]、舒张压[(80.8±3.0)mmHg vs.(86.0±2.8),P<0.05]、空腹血糖[(5.7±0.6)mmol/L vs.(5.9±0.8)mmol/L,P<0.05)]、甘油三酯[(1.6±0.9)mmol/L vs.(1.8±0.6)mmol/L,P<0.05]明显下降,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 系统的健康管理可以纠正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糖脂代谢正常和降低血压,并显著缓解焦虑忧郁情绪.

  • 重组人脑钠肽对兔缺血再灌注后心室肌细胞L-钙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

    作者:丁超;郭洁;王冬梅;李洁;陈会校;孙家安

    目的 研究重组人脑钠肽(rhBNP)对缺血再灌注后心室肌细胞L-钙通道电流(ICa-L)的影响,并探讨其细胞学离子机制.方法 45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组(I-R组,n=15)、rhBNP治疗组(n=15)和假手术组(n=15).采用酶解方法分离缺血部位心室肌外膜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Ca-L.结果 ①心律失常发生率:与I-R组比较,rhBNP组兔室速、室颤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明显下降,而且其心律失常的评分也明显低于I-R组[(2.6±0.7) vs.(3.6±0.8),P<0.05];②电流密度峰值:I-R组、对照组、rhBNP组ICa-L电流密度峰值(0mV)逐渐升高,分别为(-4.34±0.92) pA/pF、(-3.42±0.76)pA/pF、(-3.13±1.22)pA/pF.结论 rhBNP可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肌缺血再灌注后ICa-L明显增高,rhBNP可使ICa-L下调,逆转电重构.

  • 青年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生活方式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沈艳芳;雷玉华;黄浩

    目的 评价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0年5月~2010年10月正常高值青年人群(18岁~44岁)100例[血压为(120~139)/ (80~89)mmHg].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n=50)与对照组(n=50),对干预组进行2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指导;并对实施前后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疾病认知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2年生活方式干预后,干预组血压、体重下降明显,疾病认知率明显提高.2年后,干预组较对照组平均收缩压下降了15.6 mmHg、舒张压下降5.4 mmH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差异及高血压危险因素.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hs-CRP和cTnI监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君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动态监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2年1月~2012年6月行心内直视手术30例,分为单纯型先天性心脏病组(n=10)、复合型先心病组(n=10)及复杂型先心病组(n=10).三组患儿均在体外循环支持下行先心病纠治术,分别于术前1h(T1)、术后1h(T2)、术后6h(T3)、术后24h(T4)、术后72h(T5)及术后7天(T6)检测其血清hs-CRP 及血清cTnI水平.同时纳入主动脉阻断时间、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C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与各时间点hs-CRP和cTnI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三组患儿T1 hs-CRP均在低度风险范围内,cTnI均在正常范围.术后hs-CRP及cTnI均较术前增高,尤以复杂型先心病组升高为显著;cTnI水平与机械通气时间呈明显正相关(r=0.5297,P<0.05),hs-CRP水平与CICU停留时间呈正相关(r=0.4242,P<0.05).结论 监测hs-CRP和cTnI的水平能反映婴幼儿先心病(CPB)术后炎症反应的水平及心肌细胞的损害程度,对婴幼儿先心病体外循环转流(CPB)术后恢复期监测、评估及监护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阿托伐他汀联合小檗碱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万槐斌;成锦;周婉明;唐良秋;张社兵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小檗碱对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q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小檗碱300mg(tid),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肌酐(Scr)、谷氨酰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的差异.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C[(3.38±1.05)mmol/L vs.(4.24±1.07)mmol/L];TG[(1.20±0.62)mmol/L vs.(1.42±0.73)mmol/L];LDL-C[(2.10±0.71)mmol/L vs.(2.58±0.61)mmol/L];ALT[(22.32±11.66)U/L vs.(34.46±12.87)U/L]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HDL-C水平升高无差异,Scr和CK未见差异.结论 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小檗碱具有更强的调脂效应,对肝功能的影响更小.

  • 心肌声学造影对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心肌灌注的评价研究

    作者:吴迪;张红超;姚克纯;李利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估缺血心肌血运重建后心肌灌注的价值.方法 36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分别予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血运重建,在术前、术后早期(<1个月)、及术后晚期(6~12)个月分别行实时MCE检查,根据造影剂的充盈程度进行评分.将其结果与相应阶段造影(CAG)和(或)冠脉增强CT成像(CTA)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按16段心肌节段法进行分段分析测量.36例患者576个节段中,运动异常节段247 个,MCE结果与治疗前冠脉造影吻合率为89.89%.冠脉血管再通术后早期共有172 个节段有改善,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靶血管供血支配区吻合率为78.00%.术后晚期,MCE与冠脉影像结果吻合率为80.56%.结论 实时MCE可随访观察冠状动脉再通血运重建缺血心肌血流灌注改善的情况,可尝试用于冠心病血管重建术后的临床随访.

  • 中国北方敬老院男性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

    作者:黄纯;魏万林;母春华;赵锦国;董跃红;汪琼;张红叶

    目的 了解中国北方敬老院男性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及其聚集情况.方法 2010年12月到2012年6月对北方地区15个敬老院1269名男性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调查其一般状况和心血管病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肥胖、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北方敬老院男性人群中93.1%有一种及以上的心血管病高危因素,常见的依次为高血压(71.9%)、超重或肥胖(44.3%)、吸烟(41.8%)、血脂异常(40.1%)、糖尿病(9.4%),60岁以上人群尤其明显;合并两种(及以上)或三种(及以上)患者的比例分别为69.3%和34.5%.结论 北方地区敬老院男性人群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并且多数男性人群合并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 糖耐量异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李宏伟;刘智军;李海涛;常虹;李素新;于海燕

    目的 观察糖耐量异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情况.方法 入选正常血压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0例,按动态血压水平及是否合并糖耐量异常分为正常血压组(n=68),正常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组(n=60),原发性高血压组(n=70),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组(n=62).所有受试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观察各组血压变异性特点.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组24小时收缩压变异系数[(0.12±0.03) vs.(0.10±0.02)]、白天收缩压标准差[(15.37±2.66) vs.(13.34±2.27)]、变异系数[(0.12±0.02) vs.(0.10±0.02)]均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P<0.01);正常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组与正常血压组各时间段血压标准差、变异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耐量异常影响原发性高血压人群血压变异性(以收缩压为主),对正常血压人群无明显影响.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及预后的评估

    作者:沈絮华;李虹伟;陈晖

    目的 观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判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心肌灌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551例,根据入院第一次NLR,将患者按照四分位数法分成4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特征、冠脉造影结果,入院30天内的死亡、心血管事件和校正的TIMI帧计数(CTFC)和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结果 在NLR高组中,患者年龄较大,入院舒张压偏低,Killip心功能分级Ⅱ至Ⅳ级患者比例较高(P<0.05),血清肌酐>133μmol/L患者比例增加;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同时,CTFC数值高于其他三组,TMPG0-1级比例亦显著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5);PCI术后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以及死亡均高于其他3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logNLR与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关(r=2.27,P<0.05).结论 入院时NLR较高的STEMI患者,PCI术后的其心肌灌注较差,且预后不良.

  • 女性内脏脂肪指数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窦相峰;白真真;闫坤丽;魏伟;李国杰;王晓兰;张红叶

    目的 探讨北京沙河镇女性内脏脂肪指数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2009年9月~10月纳入北京市昌平区(25~70)岁妇女2228名,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方法测量内脏脂肪指数,并调查其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及体重、血压、血脂、血糖指标与内脏脂肪指数的关系.结果 入组调查对象平均年龄(45.1±7.1)岁,内脏脂肪指数中位数为8(1~30),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33.3%;内脏脂肪指数与代谢综合征及体重、血压、血脂、血糖都存在相关性(P<0.001).将内脏脂肪指数用三分位数法划分为低、中、高指数组(分别对应1~7分,7~10分,10~30分).各组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和代谢指标发生风险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脏脂肪指数与代谢综合征具有相关性,经年龄调整后,中、高指数组的OR值分别为7.47(5.25~10.62)和32.34(22.74~45.98).结论 内脏脂肪指数检测方法且与代谢综合征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筛查手段.

  • 动态脉压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作者:邢秀云;李海涛

    目的 探讨脉压指数(PPI)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1年5月~2012年7月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16例作为高血压组,并按照PPI分为3个亚组(A组:PPI≤0.40,n=39;B组:0.41≤PPI<0.50,n=41;C组:PPI≥0.50,n=36);同期纳入健康体检者89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超声检测IMT,比较不同组颈动脉IMT及hs-CRP 水平.结果 ①高血压组PPI、颈动脉IMT和hs-CRP均高于对照组;②随着PPI的增加,颈动脉IMT随之增加,二者呈正相关(r=0.797,P<0.001);③随着PPI的增加,hs-CRP也随之增加,二者呈正相关性(r=0.734,P<0.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PI较健康人群高,且PPI与颈动脉IMT和hs-CRP具有相关性.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疗效观察

    作者:邹龙;王亮;韩志伟;王晓明

    目的 通过与传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对比,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3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CCABG组(n=15)和OPCAB组(n=21),记录两种方法的桥血管数、住院期间死亡率、手术和住院时间、引流量、血肌酐等近期临床指标.结果 与CCABG相比,OPCAB的桥血管数、住院期间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缩短[(183.65±52.71)min vs.(273.32±36.53)min]、住院时间缩短[(8.60±1.38)d vs.(14.30±3.18)d]、24h引流量明显减少[(278.31±138.50)ml vs.(473.84±121.76)ml]、血肌酐明显下降[(105.65±19.42)mmol/L vs.(139.41±38.61)mmol/L].结论 与CCABG相比,OPCAB治疗冠心病安全可行,临床疗效较好.

  • 心脏性猝死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春艳;永福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系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意外死亡.近年的研究表明,美国SCD发病率为0.1%~0.2 %[1].2009年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的信息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死于SCD[2].随着冠状动脉疾病人数的不断增加、心电生理疾病及相关心电现象认识的深入,SCD的诊断比例也在逐年增高.而明确病因、理清心血管疾病与SCD之间的发生机理,则能够早期预测SCD,本文现将引起心脏性猝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 高血压病非药物治疗的新尝试

    作者:缪晓帆;杨兵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已成为导致过早死亡的首要原因[1],而血压值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之间有着直接的线性关系,控制不佳的高血压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卒中和慢性肾脏疾病等发生风险增加.近年来,已有数种针对高血压治疗的创新医疗器械和装置处于开发和试验阶段,为全球疾病的控制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 下肢动脉疾病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要跟东;石建平;赵梦华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下肢动脉疾病)系指下肢动脉由于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管腔进行性狭窄或闭塞所致的缺血性症候群,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急性肢体缺血,其首要致死原因为心肌梗死(MI)和脑卒中[1].因此,对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应当进行积极的抗栓治疗,以预防血管事件和降低病死率[2].本文将对下肢动脉疾病的预防、间歇性跛行和急性肢体缺血的治疗以及介入和外科手术时的抗栓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亚华;王亚平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HUA)与慢性肾脏病(CKD)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大量研究显示,HUA是肾脏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1,2].根据2000年我国各地关于HUA患病率的报道,保守估计我国约有HUA者1.2亿,高发人群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且近年来发病人群逐渐呈年轻化,这可能与饮食结构不合理有密切关系[3].在HUA患者中,约10%会发生痛风,而在有效降尿酸(UA)之前,高达40%的痛风患者都存在明显的肾损害.痛风患者尸检时几乎100%都可发现肾脏损害,包括肾小球硬化、间质性肾炎、肾孟肾炎、肾结石或肾功能不全等[4].现就HUA与肾损害的关系及合理治疗做一综述.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明;杨丽霞;周晓斌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涌现,临床上对CHF的治疗模式已由以往的心-肾模式转换为神经-内分泌综合调控模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receptor blockade,ARB)可有效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衰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因此ARB在CHF治疗中的地位已提升至Ⅰ类推荐.以往基础研究认为,ARB治疗心衰可能与避免或改善血管收缩、水钠潴留、组织增生、胶原沉淀、细胞坏死和凋亡等有关,但至今对ARB治疗心衰的确切机制仍不完全所知.本文对近年来ARB在CHF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美托洛尔治疗中国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Meta分析

    作者:陈洁霞;唐海沁;李瑾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治疗中国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1989年至2012年7月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RCT)、Pubmed 、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收集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项研究,760例患者.结果 显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RR=1.23,95%CI:1.15~1.32,P<0.001);联用美托洛尔可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WMD=-5.94,95%CI:-6.83~-5.03,P<0.001);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WMD=5.81,95%CI:4.86~6.76,P<0.001);但同时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RR=10.17,95%CI:3.92~26.37,P<0.001),主要包括胸闷、乏力、头晕、双下肢水肿、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结论 现有证据显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但会使不良反应增加,应采取个体化治疗.受纳入文献质量的限制,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以做进一步的评价.

  • Meta分析系列之十:合格标准的制定

    作者:曾宪涛;孙竹;汤红明

    Meta分析属于二次研究,是对同一类问题的定量合成,要求具备系统性、可重复性和客观性[1].因此,所有的Meta分析报告规范均强调要给出合格标准[2],所有的Meta分析质量评价工具也都要求对合格标准进行评价[3].遗憾的是,笔者们在稿件审阅或阅读Meta分析时,时常会发现制作者对合格标准及其制定存在理解不到位的情况.鉴于此,本文拟从术语、报告规范中的要求、实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 Meta分析系列之九:Meta分析的质量评价工具

    作者:曾宪涛;黄伟;田国祥

    制作Meta分析的终目的是为了使用,但因制作者的水平差距较大,故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使用Meta分析前一般是需要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的;再者,有时还会针对某一疾病相关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汇总评价,制作时亦需要进行质量的评价.如同原始研究一样[1-3],学者们研制了一些用于评价系统评价/Meta分析质量的工具,本章将对目前常用及推荐使用的工具进行简介(本文介绍的量表中的系统评价均指广义的系统评价,即涵盖了定性评价及Meta分析,因此,均可以用来评价Meta分析的质量).

  • 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长病变急诊PCI治疗无复流1例

    作者:王冬颖;刘亚忠

    患者男性,62岁,主因"间断胸痛9年,加重7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高达"150/100mmHg"(1mmHg=0.133kPa);糖尿病病史2年,口服中药(具体不详)治疗,空腹血糖波动在(6~7)mmol/L,餐后2h血糖波动在(8~9)mmol/L.吸烟史30余年,20支/d;间断饮酒史30余年,每日饮酒约200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 呈QS波(图1);化验结果:乳酸脱氢酶459U/L,磷酸肌酸激酶 975U/L,肌酸激酶同工酶 148U/L,肌钙蛋白 1.464 ng/ml,肌红蛋白 101.6 ng/ml,肌酐 161μmol/L,血钾 4.41 mmol/L,葡萄糖 7.7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7.2%.

  • 青年女性剖宫产术后急性心肌梗死1例

    作者:李巨华;江明宏;李向农;王俊岭;毛继康;曹雪滨

    患者女性,30岁,主因"间断胸痛5个月,加重伴憋气感6小时"入院.患者于5月前突发胸痛,为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感,并向左肩部及左上肢放射,伴心悸、大汗,约持续1小时后症状缓解,随之出现胸闷、气短,因症状持续存在,入院急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前壁导联T波动态改变(图1); 心肌标志物示:肌钙蛋白(Tn)16.2ng/ml,CK-MB 510 U/L.诊断以"冠心病急性高侧壁、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后给予抗栓、营养心肌、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好转后出院,期间复查心脏彩超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室扩大、左室心尖部偏强回声团(可疑血栓)、二、三尖瓣返流(少量)、主动脉瓣返流(少量);心脏核素检查示:左心室前壁、心尖严重缺血或心肌梗死;冠脉CT血管造影示:左侧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旋支及右侧冠状动脉管腔未见临床意义狭窄.既往史:患者妊娠8个月时发现血压升高,高达170/100mmHg(1mmHg=0.133kPa),规律服用"缬沙坦",血压控制尚可;5个月前曾行剖宫产.

  • 新型全皮下心脏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孝忠

    自从全球第一台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1970年在美国巴尔的摩的西奈医院[1]成功完成以来,1971年美国密苏里大学[2]也成功的进行了ICD的置入.关于ICD的临床应用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几年来,ICD已被证明可有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源性猝死[3-5],因此多个国际组织推荐为Ⅰa类适应证.然而,传统ICD还存在一些不足:①ICD置入术复杂昂贵,需在X线透视下由经过专业医生进行,限制了手术的开展;②需将至少一根电极导管置入心腔,而经过一段时间后电极导管有可能从心脏组织中脱落,导致电极导管发生破损和组织接触不良等,常常需要重新置入2根或更多的电极导管;③置入ICD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④除去并替换ICD电极导管的手术较为复杂.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简化绿色通道下的抢救护理配合

    作者:李俊凤;赵力;薛宁;任丽娜;何力娜;张宁坤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猝死的可能.为赢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佳救治时间,本中心进一步简化救护流程,在急救中心→急诊科→导管室的常规绿色通道的基础上,直接开通急救中心→导管室的新绿色通道,现将与手术配合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主动脉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关晓楠;杨曦艳;杨新春;陈牧雷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心脏辅助装置.它于1968年由Kantrowitz等[1]报道并应用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支持治疗,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IABP通过其气囊在心脏舒张早期充气,增加舒张期主动脉内压力,从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心肌供氧,并通过气囊在舒张晚期快速放气,减低主动脉内压,减轻左心室后负荷.有研究者认为不仅心脏受益于其血流动力学效应的改善,包括肺、肾脏、胃肠道血流均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2].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