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脊柱外科杂志

脊柱外科

脊柱外科杂志

Journal of Spinal Surgery 척주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2957
  • 国内刊号: 31-190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75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脊柱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贾连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Disc-FX 系统辅助下经皮髓核钳夹术并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作者:张景川;苏再发;苏昭元;林栋

    目的:观察 Disc-FX 系统辅助下经皮髓核钳夹术、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1年5月,采用Disc-FX系统辅助下经皮髓核钳夹术、射频消融术治疗并获得随访椎间盘源性腰痛53例,男24例,女29例;年龄29~56岁,中位年龄38岁。对术前和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价临床疗效。末次随访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ODI和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sc-FX系统辅助下采用经皮髓核钳夹、射频消融等综合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良好。

  • 改良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

    作者:黄剑侯;刘竞龙;孙俊凯;贾连顺

    目的:评价改良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术( transpedicular subtraction osteotomy, PSO)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采用改良PSO治疗的16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矫正情况、置入钛网的高度进行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腰椎功能进行评估。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8.9个月,手术时间190~305 min,平均220 min,术中出血量1400~2450 mL,平均1740 mL。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功能及自我形象的改善,腰痛VAS评分下降了(6.3±1.4)分,ODI下降了(52.12±7.43)%,获得34.6°±3.2°的后凸角的矫正,末次随访时矫正度数丢失1.6°。融合率为87.5%。1例患者出现大腿前侧皮肤麻木,术后3个月随访痊愈。结论改良PSO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安全、有效。

  • 组配型横突拉钩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作者:曾忠友;吴鹏;宋国浩

    目的:研制组配型横突拉钩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腰椎骨骼标本和腰部软组织的观察、测量,设计制作了以腰椎横突为固定支点的组配型拉钩,将其应用于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植骨的手术方式,并与传统椎板拉钩的使用进行比较。对比2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液量、切口长度、术后72 h腰部切口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下腰痛评分法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方面,组配型横突拉钩组优于椎板拉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术后切口引流液量、术后72 h腰部切口疼痛VAS评分及后随访JOA评分方面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传统椎板拉钩相比,组配型横突拉钩具有容积小、组装方便、把持性好、固定确切、视野大、对手术操作干扰小以及适合人群和手术方式广泛等优点,可作为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的显露工具。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高龄腰椎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的短期疗效

    作者:张德辉;朱显科;左新成;张智慧;黄昌林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2例有典型根性症状及间歇性跛行的高龄患者,其中L4/L5间隙4例,L5/S1间隙3例,L3/L4/L5双间隙2例,L4/L5/S1双间隙3例,平均病程12.6个月。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结果12例患者术后根性症状及间歇性跛行均明显缓解,直腿抬高试验阴性,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患肢疼痛程度评分,术前为(8.1±1.3)分,术后3个月为(2.3±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有典型根性症状及间歇性跛行的腰椎椎间盘突出并根管狭窄的高龄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微创、安全、有效,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和成熟的椎间孔镜手术经验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两种阻断方式对骶骨肿瘤切除术后伤口影响的比较

    作者:孔金海;肖辉;孙正望;许炜;刘铁龙;宋滇文;严望军;钱明;杨成;杨兴海;吴志鹏;黄权;林在俊;钟南哲;肖建如

    目的:探讨选择性靶血管栓塞与球囊阻断2种方式对骶骨肿瘤术后患者伤口影响的比较。方法将104例骶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前行选择性靶血管栓塞( A组)53例,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 B组)51例,其中20例患者术前已经行放、化疗。记录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观察2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皮肤红肿5例,愈合不佳8例,伤口窦道瘘口2例,皮肤坏死6例;皮肤大面积坏死2例;B组皮肤红肿1例,愈合不佳1例,伤口窦道瘘口1例;2组间比较,B组切口愈合不佳及皮肤坏死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2组患者术后0.5、1、2年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术后1例死亡、1例发生骶神经损伤,3例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B组术后无死亡,1例发生一过性神经症状,1例发生排尿功能障碍,术后1年左右恢复。结论球囊腹主动脉阻断可有效地控制骶骨肿瘤切除术中出血,与选择性靶血管栓塞相比对伤口影响更小。

  • 患椎间短椎弓根螺钉在单节段腰骶椎结核稳定性重建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骞;金卫东;王自立;朱禧;张家林

    目的:证明后路患椎间短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单节段腰骶椎结核的可行性,并探讨其适应证及疗效。方法204例诊断明确、脊柱后凸畸形<35°,符合纳入标准的单节段腰、骶椎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先进行后路矫形、内固定手术,同期或二期进行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髂骨支撑植骨融合术。其中短钉组104例,选用长20~35 mm的短椎弓根钉置于患椎椎弓根。如1个患椎剩余骨质<1/3,而另1个患椎剩余骨质>1/3,则行短钉、常规螺钉固定。长钉组:常规椎弓根螺钉置于患椎相邻的正常椎骨中,固定范围跨越患椎上、下各1个正常间隙。所有患者均采用四联化疗方案。结果2组患者平均随访62.1个月。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治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现象。植骨平均愈合时间,短钉组4.3个月,长钉组4.6个月,Cobb角矫正度及丢失率2组分别为13.26°±3.76°,6.22%和16.35°±2.63°,5.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沉与C反应蛋白的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2年生活、工作基本恢复正常。短钉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较长钉组好。结论腰、骶椎结核后路患椎间短椎弓根钉固定、前路病灶彻底清除术具有仅融合、固定病变节段,保留相邻正常的脊柱运动单元功能,术后脊柱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伴颈神经根病的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的治疗

    作者:尹国栋;罗剑;陈观华;蒲晓斌;郭珊成;黄志勇;何平;薛超;陈菜凤

    目的:探讨伴颈神经根病的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 asymptomatic spondylotic cervical cord compression, A-SCCC)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34例伴颈神经根病的A-SCCC患者病例资料,患者入院后先接受系统的非手术治疗,如果神经功能无缓解或加重,则行手术治疗,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影像学资料,于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通过日本骨科学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4例患者平均随访4个月,其中23例经非手术治疗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11例改善不明显,其中8例改手术治疗,3例患者继续非手术治疗(2例症状逐渐缓解,1例出现脊髓病临床表现)。治疗后及随访期间非手术组与手术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数伴颈神经根病的A-SCCC患者经过系统非手术治疗后病情可以缓解,部分仍需手术治疗,伴颈神经根病或脊髓高信号的A-SCCC不必预防性手术,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中下腰痛症状观察及机制分析

    作者:单建林;张阳;单忠林;李放

    目的:探讨下腰痛症状在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诊断意义,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回顾2002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92例,观察有无骨折局部疼痛症状及下腰痛症状。前瞻观察2010年1月~2011年12月急诊收治的>70岁低能量腰部外伤患者369例,考察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结果回顾性观察392例患者中,仅有骨折局部痛205例(52.3%),仅有下腰痛77例(19.6%),二者均有110例(28.1%)。前瞻性观察369例中94例确诊为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占受伤总人数24.0%。结论下腰痛症状对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发生机制是腰椎传入神经的传导通路和牵涉痛原理。

  • 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

    作者:陶伟伟;洪鑫;吴小涛

    目的:研究后路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 Micro-endoscope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3年6月~2013年6月诊断为腰椎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并行手术治疗患者61例,根据治疗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MED手术,患者23例;对照组行后入路固定融合术,患者38例。统计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日本骨科学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等情况,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JOA、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中期临床效果满意,并将是今后脊柱外科的发展的重点、热点。

  • 单节段和双/多节段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及吞咽困难发生率的比较

    作者:马骏雄;陈语;项良碧;于海龙;王琪;刘军

    目的:比较分析单节段和双/多节段颈椎前路融合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和吞咽困难发生率。方法纳入颈椎前路融合术病例123例,单节段组50例,双/多节段组73例,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椎前软组织宽度,比较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及吞咽困难发生率。结果单节段组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宽度为(8.29±3.98) mm,吞咽困难发生率为40.0%,均低于双/多节段组的(11.14±5.17)mm和64.4%。且无论高位(C4/C5节段及以上)或低位手术( C5节段以下),单节段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宽度和吞咽困难发生率均低于双/多节段术后。结论多节段手术可能是颈椎前路手术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和吞咽困难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术前针对相关人群的宣教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临床意义。

  • 肿瘤坏死因子-α在椎间盘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王海莹;丁文元

    椎间盘退变是引起慢性下腰痛的重要原因[1],引起椎间盘退变的具体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但椎间盘细胞,特别是髓核细胞,对维持正常的椎间盘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作用[2]。髓核细胞增殖与凋亡平衡的破坏对椎间盘的退变起到了重要作用[3]。近年来,炎性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备受关注[4]。 Peng[5]研究发现,由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对加速椎间盘退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导致椎间盘细胞凋亡的原因和机制并不十分明确,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超家族在椎间盘细胞凋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 TNF-α是发现早、研究较多的一种强有力的炎症因子。本文就TNF-α与椎间盘细胞,特别是髓核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渗透压及弹性增强结合蛋白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文波;曹鹏;杨晨;袁文

    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颈椎病、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退行性相关疾病的发生率日趋升高,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威胁和经济负担[1]。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导致脊柱退行性相关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无明确定论。IDD 病理特点主要包括:髓核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下降,细胞外基质成分改变,如蛋白聚糖、Ⅱ型胶原等大分子的合成减少,降解增加,渗透压下降,炎症细胞入侵等。在众多病理生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椎间盘组织吸收、缓冲应力的能力下降[2],发生纤维环变性破裂,椎间高度丢失,终丧失生物学功能,导致椎间盘突出、脊柱不稳、神经根和脊髓病变及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3]。

  • 氧浓度及 Notch 通路对大鼠纤维环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马俊;张颖;陈元元;石长贵;袁文

    目的:检测不同氧浓度条件下椎间盘纤维环细胞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明确参与调节纤维环细胞增殖的相关靶基因。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纤维环细胞,运用CCK-8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氧浓度培养条件下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L685458(2μmol/L、4μmol/L、8μmol/L)对纤维环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不同氧浓度培养条件下纤维环细胞Notch信号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CCK-8结果显示与常氧条件相比,低氧培养纤维环细胞时所测吸光度值明显升高;无论常氧或低氧条件,加入Notch抑制剂干预后所测吸光度值明显降低;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与常氧条件相比,低氧培养纤维环细胞处于S/G2期细胞所占百分率明显升高,加入Notch抑制剂干预后处于S/G2期细胞所占百分率明显降低。低氧干预8~24 h后, Notch3、Notch4、Delta-like1、Delta-like3、Hes1、Hes5、Hes7 mRNA都有不同水平上调,Hey2 mRNA表达水平下调。结论低氧可以通过上调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促进纤维环细胞增殖, Notch 信号可能作为一个研究靶点用于延缓椎间盘退变的过程。

  • 水平振摇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纯中的作用

    作者:王伟恒;邓国英;徐立璋;程自申;杨向群;叶晓健

    目的:研究水平振摇对全骨髓贴壁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细胞数量、纯度、凋亡及远期增殖及分化能力的影响,探索更为简单、高效的间充质干细胞提纯方法。方法在全骨髓贴壁法的基础上,使用水平摇床,以180 r/min、4 h为干预条件,水平振摇后计算贴壁细胞总数量;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贴壁细胞纯度及凋亡情况;使用MTT法测定振摇后贴壁细胞24 h的增殖情况;对分离纯化后细胞使用定向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分化。结果经振摇处理后,获得的细胞总量有所下降,细胞纯度显著提升,凋亡略有增加,增殖情况变化不大,具有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结论水平振摇法可显著提高全骨髓贴壁法的提纯效率,具有推广价值。

  • 腹主动脉瘤并腰椎破坏误诊为腰椎结核1例

    作者:荆志振;陈斌;胡伟;毕博;姚秀峰;宋洁富;康晓梅

    1病历资料
      患者,男,68岁。以间断性腰部疼痛1年加重3 d入院。既往无结核病史及腰腹部外伤史。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休息后可以缓解,未就诊。入院前3 d,腰部疼痛明显加重,行走困难,遂前往当地医院检诊。腰椎CT示L2,3椎体骨质破坏,左侧腰大肌旁包块,腹主动脉明显扩展,L2/L3椎间隙明显狭窄,考虑腰椎结核、腹主动脉瘤。为进一步诊治,来本院就诊,门诊收住。入院诊断:腰椎结核,腹主动脉瘤。查体:体温36.4℃,脉搏96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20 mmHg /75 mmHg (1 mmHg=133.3223684 Pa)。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腹部平坦,位触及搏动性包块,无明显压痛,L2,3棘突旁叩击痛阳性,腰椎屈伸活动受限,下肢感觉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适中,双侧膝腱反射存在,双侧巴氏征阴性。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6.8%,淋巴细胞百分比32.1%,红细胞计数2.32×1012/L。血生化:血沉84 mm/h,C反应蛋白99.10 mg/L。心电图正常,胸部X线片双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B超示腹主动脉瘤, CTA及三维成像示腹主动脉瘤,L2,3椎体破坏性改变,L2/L3椎间隙变窄,L3,4椎体前及左侧腰大肌旁肿块,腹主动脉周围软组织影。

  • “基于产学研平台-中国脊柱微创高峰论坛”会议通知

    作者:

    由美敦力、强生、史赛克、三友、威高、Joimax产学研平台联合主办,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外科工作委员会脊柱微创工作组、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微创学组、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医院、《脊柱外科杂志》提供学术支持,由袁文、周跃任学术主席、叶晓健任学术执行主席的“中国脊柱微创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3月13~15日在上海隆重召开。此次论坛对所有有意参与中国脊柱微创医疗产品及技术设计、研发、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的国内外产家、科研与医疗单位开放,更对所有参会者、受训者免费开放,免注册费。学术支持单位不负责会议具体事务,但对教育、培训内容提供指导,旨在进一步普及和加强脊柱微创外科医师的专科教育,因材施教,满足从基层医院到高级专科医院不同层次医师的继续教育需求,提高服务患者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关键词:
  • “第一届上海中山骨科论坛学术周”通知

    作者:

    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上海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工作组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办,上海医学会创伤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协办的“第一届上海中山骨科论坛学术周”将于2015年4月21~26日在上海中山医院召开。

    关键词:
  • “第十五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学习班暨脊柱固定新理念研讨会”通知

    作者: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脊柱外科杂志》和海军总医院骨科拟定2015年4月中旬在北京联合举办“第十五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学习班暨脊柱固定新理念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做专题报告,同时安排学员进行尸体标本(或模型)操作训练。

    关键词:
脊柱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