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脊柱外科杂志

脊柱外科

脊柱外科杂志

Journal of Spinal Surgery 척주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2957
  • 国内刊号: 31-190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75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脊柱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贾连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的短期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许晨辉;何阿祥;谢栋;杨立利;张玉发

    目的 分析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DLS)并椎管狭窄的短期临床疗效,探索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81例DLS并椎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长节段组(A组)33例,手术节段为T10~S110例、T10~L54例、T11~S112例、T11~L57例;短节段组(B组)48例,手术节段为L2~42例、L3,44例、L3~510例、L4,512例、L4~S112例,L5~S18例.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腰椎侧凸Cobb角、腰椎活动度(ROM)、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末次随访时腰椎侧凸Cobb角、腰椎ROM显著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及ODI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痛VAS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手术期出现脑脊液漏2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一过性神经根损伤1例,B组出现脑脊液漏1例、一过性神经根损伤1例.结论 2种固定方式均能有效改善DLS并椎管狭窄患者下肢疼痛及间歇性跛行症状.与短节段固定相比,长节段固定对腰痛改善效果较好,但腰椎ROM变小且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多.

  • 应用Zero-P行颈前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外伤性颈椎椎间盘突出并脊髓损伤

    作者:周锋;钟传礼;朱世卿

    目的 比较应用Zero-P和钛板并Cage行颈前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外伤性颈椎椎间盘突出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8例外伤性颈椎椎间盘突出并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8例行前路椎间盘切除、钛板并Cage内固定融合(Cage组),40例应用Zero-P行颈前路椎间融合术(Zero-P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期间Frankel分级、颈椎曲度、椎间融合率、吞咽困难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37(15.76±3.80)个月.2组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颈椎曲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至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无丢失.术后3个月,Zero-P组融合率高于Cage组,吞咽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Cag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钛板并Cage内固定融合术与应用Zero-P行椎间融合术治疗外伤性颈椎椎间盘突出并脊髓损伤均可显著改善患者脊髓功能,但Zero-P具有术后早期即可获得较高融合率及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的优点.

  • 椎体次全切除术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对比研究

    作者:曹鹏;顾一飞;周文超;田野;袁文

    目的 对比分析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0年2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因脊髓性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症并接受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前路组,n=53)或颈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路组,n=47)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通过对比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C2~7 Cobb角、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SVA)、T1倾斜角(T1-slope)的变化,分析不同术式术后患者矢状位平衡的变化.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25.5±3.2)个月.2组患者术前JOA评分、C2~7 Cobb角、SVA、T1-slop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C2~7 Cobb角、SV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中,术前高T1-slope患者与低T1-slope患者术后颈椎后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中,高T1-slope患者颈椎后凸发生率显著高于低T1-slope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对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影响优于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当术前患者T1-slope较高时,为减少术后矢状位平衡失代偿,可尽量选择前路手术.

  • 有限髓核摘除结合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

    作者:郭瑛;云雄;邹重文;陆焱;邢国;张晓伟;梁昌海

    目的 观察有限髓核摘除结合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本院行有限髓核摘除术的59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缝合组28例行小切口腰椎椎板开窗有限髓核摘除结合纤维环缝合术;对照组31例行小切口腰椎椎板开窗有限髓核摘除,未行纤维环缝合.采用MacNab标准对术后1、3、6个月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采用椎间盘高度及椎间盘夹角对术后6个月时的脊柱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1、3个月2组MacNab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缝合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缝合组患者椎间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夹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无复发及再手术患者.结论有限髓核摘除结合纤维环缝合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靠,能获得满意的早期临床疗效且不影响脊柱稳定性,是降低复发率和再手术风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弯角装置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大鹏;毛克亚;强晓军

    目的 探讨弯角装置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采用弯角装置单侧穿刺PVP治疗的25例Kü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2 d、末次随访时手术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手术前后腰痛程度及腰椎功能;计算伤椎术前术后相对高度,并观察局部后凸Cobb角恢复情况;观察术中骨水泥渗漏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7±1.5)个月,术中透视(14.7±4.3)次,骨水泥用量(6.2±1.0)mL.术后2 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相对高度及局部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术中出现椎体周围骨水泥渗漏,未出现静脉渗漏、椎管内渗漏、肺栓塞及其他并发症,骨水泥渗漏率为20.0%.结论 采用弯角装置单侧穿刺PVP治疗Kümmell病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学习曲线平缓.

  • 经前侧方腹膜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骏贤;赵帅;杨一帆;陈博来;林定坤

    目的 探讨经前侧方腹膜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9月,本院采用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6例.记录患者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16例患者均在OLIF微创管道下顺利完成所有手术,随访时间7~17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复查均未见椎弓根钉松动、断裂或Cage移位.至末次随访,仅1例椎间隙尚未融合,其余所有节段均已融合;2例Cage下沉,未见置入物松动;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术后腰椎JOA、VAS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间隙前缘、后缘及椎间孔高度均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LIF手术效果佳、并发症少,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椎间盘退行性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俞佳斌;王宸;马雪倩;郭玉冬;王善正

    椎间盘是脊柱中连接两个相邻椎体的纤维软骨盘,其中央部为富含弹性胶状物质的髓核,周围部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而成的纤维环.椎间盘具有承受压力、缓冲震荡冲击、保护脊髓等作用.椎间盘退行性变(IDD)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是引起下腰痛主要的原因之一.一直以来,研究者们对引起 IDD 的过程不断进行观察与造模,目前也已有大量的 IDD 过程与机制的研究[1-2].总体而言,IDD 是在椎间盘组织内髓核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外基质成分改变、局部调节及炎性小分子影响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致,除此之外,也有部分研究认为,这一病变与生物力学、氧化应激及血管增生等因素有关.本文就近年来针对 IDD 机制的研究作如下综述.

  • 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左艮乐;常峰

    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疾病,多发于 40 岁以上人群[1].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为腰腿痛、间歇性跛行和症状重体征轻[2].LSS 治疗方案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的评估,一般先进行 3 ~ 6 个月的非手术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时可先采取微创治疗,仍达不到治疗目的再行传统开放术治疗.近年来,脊柱外科的微创治疗技术趋向成熟,相较传统术式,其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本文就国内外微创治疗 LSS 的主要术式、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进展情况进行如下综述.

  • 腰椎椎间孔成形幅度对关节突关节应力变化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阮朝阳;何永清;曾强华;朱群威;付强

    目的 建立L3~5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椎间盘摘除并不同幅度椎间孔成形前后对L4/L5关节突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1名既往无腰椎疾病史的20岁男性志愿者,获取其腰椎CT数据构建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在L4/L5椎间盘中度退变模型(M1)的基础上,模拟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技术,去除椎间盘左后侧约1/4纤维环中部及1/4髓核,模拟腰椎椎间盘摘除术,构建模型M2;以圆柱体代替环锯模拟切除L5上关节突部分骨质行椎间孔扩大成形,构建一级椎间孔成形模型M3(环锯直径5.0 mm)、二级椎间孔成形模型M4(环锯直径6.5 mm)和三级椎间孔成形模型M5(环锯直径7.5 mm).给予特定加载条件,比较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曲、左右旋转6种工况下L4/L5关节突关节应力变化.结果 建立的L3~5三维有限元模型有效.M1模型在各种工况下L4/L5关节突关节的应力左侧较右侧大.M2模型在前屈工况下左侧L4/L5关节突关节应力下降,右侧应力上升;在后伸工况下左侧应力上升,右侧应力下降;在右旋工况下,左侧应力变化不明显,右侧应力稍下降;在左侧屈及左旋工况下两侧应力均上升;在右侧屈工况下左侧应力稍下降,右侧应力变化不明显.除M5模型左旋工况下右侧应力增加明显外,其他各种工况下M3、M4、M5模型应力变化不明显.结论 椎间盘摘除后引起病变节段关节突关节面所承载的负荷不对称;在精确穿刺的指引下,环锯直径5.0、6.5、7.5 mm行椎间孔成形对病变节段关节突关节应力变化无显著影响.

  • BNIP3与LC3B在椎间盘退行性变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吴学铭;刘畅;王伟恒;王洋;黄晓东;席焱海;叶晓健

    目的 研究BCL2/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基因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基因在退变椎间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椎间盘退行性变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4月—2016年7月因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1例患者的退变腰椎椎间盘标本25个,依据Pfirrmann分级分成5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NIP3、LC3B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cl-2、Bax、Caspase-3的mRNA表达量,并分析BNIP3表达量、LC3B表达量、细胞自噬、细胞凋亡与Pfirrmann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退变椎间盘组织中BNIP3、LC3B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随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加重而减少.Bcl-2 mRNA的表达随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加重而减少,Bax与Casepase-3 mRNA的表达随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加重而增多.结论 随着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的加重,BNIP3与LC3B的表达减少,组织内细胞凋亡水平升高,细胞自噬对组织的保护作用逐渐下降.提示BNIP3与LC3B在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能是细胞自噬和凋亡之间的桥梁蛋白.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用量对骨质疏松性五联椎体模型生物力学的影响

    作者:彭国庆;范新成;王震;赵伟;张伟;刘峰

    目的 研究行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骨水泥用量对中间椎体压缩骨折的骨质疏松性五联椎体模型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采用新鲜成年猪脊柱胸腰段五联椎体制作中间椎体骨质疏松并Ⅱ度压缩骨折模型,分为A、B、C、D 4组,每组15个标本.A组不行PKP术,B、C、D组行经单侧(右侧)穿刺PKP术,注入骨水泥量分别为伤椎体积的15%、25%、35%,记录骨水泥渗漏情况.手术24 h后应用电子力学实验机测试各脊柱单元的极限抗压强度及刚度;B、C、D组继续加压直至出现两处新发椎体骨折(伤椎除外),并记录新发骨折椎体的位置.结果 B、C、D组脊柱单元强化后的刚度分别为(234±8)N/mm、(259±12)N/mm、(294±13)N/mm,均优于A组的(204±12)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强化后的脊柱单元极限抗压强度分别为(3428±96)N、(3134±86)N、(2615±90)N,均大于A组的(1758±55)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分别有17、21、27个新发椎体骨折位于强化椎相邻位置,且分别有1、3、11个脊柱单元发生骨水泥渗漏,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可有效恢复骨折椎体的力学性能,使其刚度及极限抗压强度得到明显改善;但强化椎邻近椎体的应力在PKP术后较术前有明显增加,使椎体极限抗压强度下降,骨水泥用量是导致强化椎邻近椎体骨折的因素之一.

  • 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静态压力模型的构建

    作者:徐海栋;刘晓伟;史新瑞;杨斐;许斌

    目的 采用静态压力构建稳定的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模型.方法 将40只12周龄大鼠随机分为静态压力组和针刺组,每组20只.静态压力组:在尾椎C4~7椎体上安装静态压力环形外固定支架,压缩的4根弹簧施加的压强均为10 kPa,维持8周.针刺组:采用16 G针头刺入尾椎C4/C5/C6/C7椎间盘,限制损伤深度5 mm、朝向椎间盘中心,损伤后留置10 s.分别于术后8周进行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采用秩和检验比较2组Thompson椎间盘退变病理分级.结果 对2组大鼠尾椎共120个椎间盘髓核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分级,统计结果显示静态压力组退变级别明显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静态压力构建的椎间盘退变模型稳定可靠,较传统针刺模型具有优势,可为临床椎间盘退变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 高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孟军;周友良;王骏;陆沛骅;曹俊培

    高龄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指腰椎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极度狭窄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导致的临床症状.可出现严重腰腿痛和间歇性跛行,单次步行距离甚至不足 100 m,常合并大小便失禁、褥疮等,病情持续时间长,合并症多.本研究对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48 例 LSS 患者(≥ 80 岁)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旨在探索高龄 LSS 患者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 皮质骨轨迹螺钉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夏天;董双海;田纪伟;赵庆华;王雷

    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是目前腰椎融合手术中常用的固定方法.从后方结构经椎弓根直至椎体内贯穿"三柱"的螺钉可以为固定提供充足的把持力.然而,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密度降低,骨松质薄弱、稀疏,使得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强度减弱,以致出现松动、切割、拔出等并发症,影响腰椎融合术的手术效果.为此,有学者通过改进螺纹设计、改良置钉方法以及应用骨水泥强化等方法提高骨质疏松患者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1-2].2009 年,Santoni等[3]首次提出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轨迹为由椎弓峡部经椎弓根直达椎体后上份,经生物力学测试证实了其在骨质疏松椎骨上具有足够的抗拔出力.此后,有学者将皮质骨轨迹螺钉应用于临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4-5].2014 年 6 月—2015 年 5 月,本院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行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 12 例,现将初步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脊柱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