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脊柱外科杂志

脊柱外科

脊柱外科杂志

Journal of Spinal Surgery 척주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2957
  • 国内刊号: 31-190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75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脊柱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贾连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Isola内固定系统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椎板下钢丝的安全性

    作者:朱晓东;李明;倪春鸿;刘洋;宋元进;戴炳华;侯铁胜

    目的评价椎板下钢丝技术在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中的安全性.方法本组1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14.5岁(9~21)岁.患者术前诊断均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且均为首次手术.本文对所有患者的侧凸类型、严重程度、固定椎体的数量、钢丝固定的椎体水平、术后神经学并发症以及术中脊髓监测的变化进行了详细评估.所有患者的椎板下钢丝均在矫正操作之前进行.结果总计放置了76根钢丝,75%(n=57)位于胸椎,20%(n=15)位于胸腰段,5%(n=4)位于腰椎.术中脊髓监测未发现明显的改变.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唤醒试验.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未发现有神经学并发症.结论尽管脊柱内固定系统越来越复杂,椎板下穿钢丝的技术在无神经症状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手术治疗中还是安全有效的辅助技术.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唐接福;李峰;王少波;曾祥彬;满益旺;李卫峰

    目的比较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后脊髓功能恢复程度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其中13例行非手术治疗,15例行手术治疗,根据损伤时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经随访比较治疗前后JOA评分的增加幅度.结果治疗后3个月JOA评分的增加幅度:非手术组为1.92±0.58,手术组为4.93±0.91,治疗后6个月JOA评分的增加幅度:非手术组为2.71-±0.64,手术组为6.24±0.93;治疗后12个月JOA评分的增加幅度:非手术组为4.23±0.75,手术组为7.80±0.98.经t检验,两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一旦确诊,应积极争取早期手术.

  • 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

    作者:王锡三;陈远武;易伟宏;辜淑蓉;周厚湘;李金艳;庄惜兰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和观察,了解综合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和疗效,从而选择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和疗效观察,分析了不同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50例患者经治疗后疗效分别为优108例,良22例,可15例,差5例,总有效率为96.7%.不同性别之间的治疗时间与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同年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其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同突出类型患者的治疗时间与效果均不同.结论正确选择治疗的适应证,综合的非手术疗法可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佐伦;刘立成;孙建民;袁泽农;王峰;蒋振松;刘峰;崔新刚;秦德安

    目的研究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讨论其病因、病理、手术效果与并发症.方法对手术治疗的75例OLF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常见早期症状是下肢麻木、无力和间歇性跛行.手术方法均采用椎管后壁和骨化韧带切除减压,按"孤立-磨薄-整块-切除"的揭盖法将病变节段椎管后壁切除,解除对脊髓和硬膜的压迫.结果 75例中,无一例加重,术后55例随访1.5年以上,9例经短期观察.优34例、良19例、可6例、差5例.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所致的脊髓病表现复杂.手术治疗须谨慎操作.手术近期效果良好,但并发症较多."孤立-磨薄-整块-切除"揭盖法有助于防止脊髓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

  •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附23例报告)

    作者:罗任;周东;林崇山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并对临床结果进行Odom法疗效评定.结果 23例病例均获随访,临床疗效优良率82.6%,平均植骨融合时间12周,植骨融合率100%.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临床疗效满意.

  • 寰枢椎不稳后路固定方式的选择

    作者:徐荣明;马维虎;孙韶华;黄雷;王庆;应江炜;阮永平;校佰平;安占天;雷村

    目的探讨寰枢椎不稳后路手术治疗的方式.方法 2001年10月~2004年10月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方式手术治疗寰枢椎不稳78例.齿突骨折49例,其中AndersonⅡ型35例(陈旧骨折14例,新鲜骨折21例),Ⅲ型14例(陈旧骨折6例,新鲜骨折8例);寰枢横韧带断裂7例;C1,2联合骨折9例(Jeffson骨折联合Hangman 骨折合并C12不稳);颅底陷入症4例;枢椎齿状突畸形2例;Chiari Ⅰ型畸形1例;寰椎爆裂型骨折合并枕颈不稳6例.采用Apofix联合Magerl技术治疗AndersonⅡ型28例,Apofix治疗Ⅲ型和寰枢横韧带断裂9例,Axis或VertexC1,2侧块固定AndersonⅡ型和Ⅲ型骨折15例,Axis枕颈固定26例.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40个月,植骨全部融合,无一例假关节形成.术后并发感染3例,经清创后愈合,无一例因感染而取除内固定器.1例术中损伤硬脊膜,术后经保守治疗而愈合.1例术后伴枕颈部麻木,3个月后缓解.椎动脉损伤1例,术中采用填塞止血,术后无脑缺血等症状.1例采用Apofix固定者3个月后出现内固定松动而采取了二次手术.所有患者无脊髓损伤、舌下神经麻痹或内固定断裂.有2例患者主诉旋转活动部分受限(约42°),为正常的70%,主要为陈旧性骨折没能完全复位所致.结论对于寰枢椎不稳的后路手术治疗,应根据不同的骨折和不稳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有庚;任宪盛;程杰平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对31例颈性眩晕患者36个突出间盘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观察术后3个月以上的疗效.结果 28例术后眩晕立即消除(90%),明显改善者2例(7%),无效者1例(3%),无神经损害、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导致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是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失稳,激惹交感神经诱发椎动脉痉挛.钩突关节肥大并非是主要致病因素.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使椎间盘内压骤然降低,加之局部直接热疗,从而可消除椎动脉痉挛,对治疗颈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 组织工程椎间盘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超;阮狄克

    自人类有医学史记载,颈肩痛、腰腿痛就是其所涉及的内容,而椎间盘退变又是颈腰痛常见的原因.1934年,Mixter和Barr [1]首先通过手术证实和治愈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所致的坐骨神经痛.从而开创了所谓的"椎间盘时代(Dynasty of the disc)".髓核摘除这一经典术式70余年来治愈了无数椎间盘病变的患者,然而这70余年来,全世界每年有数千篇相关的文献发表,每次相关骨科会议,椎间盘病变仍是主要的议题之一.这一事实也说明,目前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治疗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继续深入地研究和探索.近几年来,组织工程学的研究也扩展到脊柱外科的领域,国外学者开展了组织工程椎间盘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虽然发表的研究报告数量尚少,然而却反应了本研究可喜的前景.本文就组织工程椎间盘的基本问题及进展作一综述.

  • 不同大小背根节(DRG)神经元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

    作者:唐占英;王拥军;周重建;施杞

    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是机体内、外环境与脊髓联结的纽带,DRG神经元接受外周初级感觉信息的传入进而将之传送到脊髓等高级中枢.自从Lindblom [1]首先提出DRG是腰痛的调节器之后,关于DRG神经元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痛觉过敏、痛觉超敏等神经源性疼痛的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成为慢性痛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从形态学上,DRG神经元按其直径不同可分为大型神经元(39~50μm)、中型神经元(33~38μm)、小型神经元(19~27μm)三类.其中大型神经元主要发出粗的有髓纤维(Aa/AB),在传递非伤害性感受和抑制伤害感受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小型神经元主要发出细髓的Aδ纤维和无髓的C类纤维,主要作用是传递伤害性感受,因而认为其与痛觉的传递密切相关.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关系

    作者:陈德胜;金群华

    下腰痛是常见的病症之一.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椎间盘退变或损伤前后的神经解剖、生物化学、生物力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没有椎间盘突出的情况下,发生于椎间盘内部的病变也能引起腰痛,即通常所说的椎间盘源性下腰痛[1].

  • 颈椎椎体间融合器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作者:向选平;陈德玉

    颈前路手术显露途径由Chipault于1895年在法国出版的神经外科教材上首先介绍,直到20世纪中期,Robinson(1955年)、Dereymaker(1956年)、Cloward(1958年)等才报道了经颈前路椎间融合的手术方式[1].其手术目的是解除脊髓压迫,重建颈椎稳定性、生理曲度及其高度,为恢复颈脊髓功能创造条件.由于颈椎椎节活动度大而稳定性较差的特点,在行颈椎前路减压术时,都面临采用何种植骨与固定,以求在早期获得制动的同时更有利于后期椎节融合的问题[2].

  • 腰椎管狭窄导致下肢功能下降的定量研究

    作者:沈建雄;张智海;高鹏;赵丽娟;邱贵兴

    目的通过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下肢肌力定量测定,定量分析腰椎管狭窄对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CYBEX 770P对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患者25例健侧和患侧肢体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侧下肢在屈肌快速测试时的峰力矩、峰力矩/体重、平均功率、平均功率/体重、单次佳做功量、单次佳做功量/体重、30°力矩和30°力矩/体重均出现明显下降,较健侧有显著差异(P<0.05).患侧屈肌/伸肌的峰力矩结果与健侧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患肢伸侧和屈侧肌力下降程度不同,其中对屈肌肌力影响尤为显著.这与腰椎管狭窄引起肢体废用性有关,并且对屈肌影响更大.

  • 使用椎弓根钉固定的PLF和PLIF的生物力学比较

    作者:于滨生;刘少喻;李佛保;ABUMI Kuniyoshi;梁春祥;陈柏龄;龙厚清

    目的比较在失稳腰椎使用椎弓根钉固定的侧后方融合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 10具L3~S1人新鲜尸体腰椎标本用于实验.完整脊柱测试后,于L4,5后方行连续性破坏,并用椎弓根钉固定(PS)和椎体间cage行以下各脊柱重建组:①完整脊柱及PS组.②两侧关节突关节内侧切除及PS组.③两侧关节突关节完全切除及PS组.④椎间盘部分切除及PS组.⑤椎间盘部分切除及PS/cage组.各组分别行载荷量6 Nm的前后屈曲实验,记录并比较固定椎间L4,5的刚度值、L4椎弓根钉的折曲应变量、及上位相邻关节L3,4的运动范围(ROM).结果固定椎间L4,5的刚度值:椎间盘部分切除及PS以外的所有重建组的脊柱刚度均显著大于完整脊柱组,椎间盘部分切除及PS/cage组的脊柱刚度显著大于其他固定组.L4螺钉的折曲应变量:椎间盘部分切除及PS组L4螺钉折曲应变量显著大于其他固定组,而椎间盘部分切除及PS/cage的螺钉应变量在所有重建组中小.L3,4的ROM:与完整脊柱相比,所有重建组都显著增大了L3,4的ROM.更重要的是椎间盘部分切除及PS/cage组的ROM明显大于单纯PS组.结论若脊柱前方承载能力尚存,使用PS的侧后方融合可获得足够的力学稳定性.在此情况下,椎体间融合会进一步加大相邻关节的活动范围,故不应使用.当脊柱前方丧失其承载能力,单纯PS的脊柱刚度低,椎弓根钉的应力显著增大.对此种病例,cage的使用可增加重建脊柱的初期稳定性,有利于降低后方固定器械的应力.

  • 成人鼻腔嗅黏膜嗅鞘细胞的分离、培养与纯化

    作者:禹晓东;罗卓荆;白崇峰;李亮

    目的自成人鼻腔嗅黏膜中培养纯化嗅鞘细胞,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探讨嗅黏膜中嗅鞘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取成人嗅黏膜,采用差速贴壁法获得较高纯度的嗅鞘细胞,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通过纯化,可获得纯度约为75%的嗅鞘细胞,并表达P75NGFr,光镜下细胞形态以带有细长突起的双极细胞及三极细胞为主,有少量的扁平"煎蛋样"细胞.结论自成人鼻腔嗅黏膜可成功分离培养出嗅鞘细胞,为开展自体嗅黏膜嗅鞘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提供了技术与方法.

  •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54例体会

    作者:刘岩;陈德满;苏继权;王世龙;刘仍军

    胸腰椎骨折脱位是一种常见脊柱损伤,常合并脊髓损伤.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6月,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病人54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应用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白金广;乔聚义;李文强;蔡明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治疗方法分为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由医生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目前,很多医生都在积极地探索介于两者之间的治疗方法.根据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2001年起我们将这项技术应用于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宗阳铭;张晓阳;刘建新;陈炯

    显微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其设备已演进到第二代.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应用MEDⅡ镜下手术,其术式相同、直观性好、分辨率更高、并发症影响小而恢复快.2001年2月~2002年8月我院应用MED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47个椎间隙,取得满意疗效.

  • 后路椎管前方减压或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肖元洪;崔建新;郑卫星;方旭明;吴文林;徐爱武

    胸腰椎骨折脱位是山区常见的一种严重损伤,在脊柱损伤中占首位.我科于1993年7月~2003年6月采用后路椎管前方减压或间接减压,先后采用Dick,RF、SF、AF钉内固定治疗了胸腰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54例,效果满意.

  • 颈后路一期手术治疗下颈椎不稳合并颈肋综合征1例

    作者:毛宁方;石志才;张晔;王家林;侯铁胜

    C4/C5不稳同时合并C7横突过长,经非手术治疗,病情仍严重地影响正常学习及生活可考虑手术治疗.若采用的手术方法需同时行颈后入路、双侧锁骨上入路或是经腋入路等多个切口来达到一期手术彻底治疗的目的,这样做的缺点是切口多、创伤大且术中需变换体位和二次铺单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双侧锁骨上瘢痕外露影响美观等.我们对一例下颈椎不稳合并颈肋综合征的患者采用颈后路一期手术同时达到了C4/C5复位和稳定,切除了过长C7横突和松解神经,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椎间盘退变基因治疗的研究动态

    作者:贺治青

    椎间盘退变疾病(disc degeneration diease,DDD)是一种发病率及致残率很高的疾病,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类固醇注射封闭、理疗以及手术治疗等.近来微创手术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出现了如椎间盘镜(endoscopic discectomy)和经皮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discectomy)等方法.但是,这些治疗措施仅着眼于改善疾病的临床症状,而不是从根本上减缓或中止退变进程.基因治疗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治疗方法,可在分子水平进行调控,从而为延缓或逆转疾病进程提供了可能.本文就目前椎间盘退变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脊柱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