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脊柱外科杂志

脊柱外科

脊柱外科杂志

Journal of Spinal Surgery 척주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2957
  • 国内刊号: 31-190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75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脊柱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贾连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两种固定方法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比较研究

    作者:鲍达;于龙;李大伟;李力韬;王聪

    目的 通过对门轴侧锚定法与开门侧支撑法两组病例的比较研究,评价纳米仿生骨"Y"形板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椎管狭窄症(29例)和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3例)颈椎后路手术适应证患者42例,均经后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按手术时间顺序交替采用纳米仿生骨"Y"形板固定开门侧(A组,21例)及锚定法改良单开门(B组,21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在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的CT片上测量椎板掀开角度;在术前及末次随访CT片上测量C5节段椎管矢状径,椎管扩大率=(术后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 ×100%.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NDI、VAS评分、椎板掀开角度及C5节段椎管矢状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时NDI、VAS评分及C5节段椎管矢状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扩大率51.1%;末次随访时椎板掀开角度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末次随访时NDI、VAS评分及C5节段椎管矢状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扩大率48.4%;末次随访时椎板掀开角度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间NDI、VAS评分及C5节段椎管矢状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掀开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固定方式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均获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纳米仿生骨"Y"形板的应用能够更好地防止"再关门"现象发生,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案,可作为微型钛板固定的补充.

  • 经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何秦;曹凡伟;李俊;张东;沈昌焕

    目的 比较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LDH患者85例,其中经Wiltse入路43例(A组),传统后正中入路42例(B组).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等资料;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患者腰痛和下肢痛,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功能状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患者腰椎功能.结果 A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术后腰痛VAS评分方面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下肢痛VAS评分、ODI及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2年,A组腰痛VAS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Wiltse入路治疗LDH在降低手术创伤、减少住院天数、减少术后腰痛、减少残留神经功能后遗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临床值得推广.

  • 庆大霉素胶原海绵减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帅;卜明;薛金山;崔君智;苏张雷;杜桂泷;陈信;靳延利

    目的 探讨庆大霉素胶原海绵在脊柱手术术后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安康市中医院骨科行脊柱手术的2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0例(A组)使用了庆大霉素胶原海绵,122例(B组)未使用.采用Pearson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分析庆大霉素胶原海绵使用、年龄、性别、糖尿病史、吸烟史、手术区域、手术等级、手术时间、内固定使用是否为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10例(4.3%)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其中3例感染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3例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例感染屎肠球菌(E.faecium),2例未检出病原菌.1例感染者术后使用庆大霉素胶原海绵,9例未使用.手术感染与庆大霉素胶原海绵使用有相关性,而与年龄、性别、糖尿病史、吸烟史、手术区域、手术等级、手术时间、内固定使用无相关性.庆大霉素胶原海绵使用组手术部位感染率(0.9%,1/110)低于非庆大霉素胶原海绵使用组(7.4%,9/122),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吸烟史、手术区域、手术等级、手术时间、内固定使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庆大霉素胶原海绵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庆大霉素胶原海绵的使用能降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有助于患者康复.

  • 颈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合并硬膜外脓肿的手术治疗

    作者:杨成伟;蓝旭;李松凯;王世勇;高杰

    目的 探讨颈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合并硬膜外脓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4月,本院采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12例颈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合并硬膜外脓肿患者.病变侵犯节段:C3/C41例,C4/C52例,C5/C66例,C6/C73例.术前神经功能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7例,E级2例.术前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为(9.83±4.45)分.术前红细胞沉降率(ESR)为(34.67±18.25)mm/h.术前所有患者规范抗感染治疗>1周,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6~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疗效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感染播散.随访12~30个月,平均16.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年随访时,B级和C级各1例患者恢复至D级,余C级1例和D级7例患者恢复至E级.术后1年随访时JOA评分改善至(15.50±2.02)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ESR为(7.58±5.32)mm/h,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得植骨融合,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无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复发.结论 颈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合并硬膜外脓肿较为少见,容易误诊,对可疑病例应进行血清学排查.在规范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伴脊髓压迫的肾源性脊柱转移癌

    作者:孙正望;孔金海;肖辉;钟南哲;钱明;杨兴海;严望军;肖建如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伴有脊髓压迫的肾源性脊柱转移癌的外科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肿瘤科共收治35例伴有脊髓压迫的肾癌脊柱转移患者,均行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术、脊髓减压并内固定重建术.对所有患者病史、影像学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重建策略、手术并发症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状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所有患者术后接受放化疗以及双膦酸盐治疗.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296±35)min,术中出血量为(2160±240)mL,术中无大血管或脊髓损伤,无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3.2±8.7)个月.术后1例ASIA A级患者恢复至B级;3例ASIA B级患者恢复至C级、D级各1例,1例因压迫时间过长无恢复;2例ASIA C级患者1例恢复至D级,1例仍然为C级;11例ASIA D级患者9例恢复至E级,2例仍然为D级;18例ASIA E级患者无变化.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均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1例患者术后18个月因肿瘤复发压迫颈髓致瘫痪,并肺部转移,致呼吸衰竭死亡;2例患者复发,1例行手术治疗,1例放弃治疗;3例患者带瘤生存;其余患者末次随访时未见复发征象.结论 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伴脊髓压迫的肾癌脊柱转移能够安全有效地解决患者局部压迫症状,改善其神经功能,术后综合治疗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中使用椎体内局部麻醉的镇痛效果评价

    作者:黄鑫;蒋国强;王扬生;王福生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中使用椎体内局部麻醉对患者术中、术后的镇痛效果,探讨减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术中、术后疼痛,改善手术体验和满意度的方法 .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医院骨科行PKP手术的84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利多卡因组(B组)、罗哌卡因组(C组),每组28例,在术中建立穿刺工作套管后B组及C组分别向椎体内注射1%盐酸利多卡因5 mL和1%盐酸罗哌卡因5 mL,A组不给药,记录术前、术中球囊扩张时、骨水泥注入时、术毕即刻、术后6 h、术后24 h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评估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 术前3组一般资料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VAS评分进行两两比较,球囊扩张时和骨水泥注入时,B组、C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即刻VAS评分A组>B组>C组,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 A组与B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评分仍低于另两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3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调查3组患者对"再次手术"的接受程度,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治疗OVCF,术中椎体内局部麻醉能有效缓解术中疼痛,改善患者手术体验,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信任,且不影响手术临床效果.

  •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转移瘤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康展荣;黄秋英;黄建明;赵鑫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脊柱转移瘤的发生率和检出率明显增高,约 27% 的肿瘤患者会出现脊柱转移瘤[1].死于癌症的患者中,尸检发现有脊柱转移瘤者超过2/3[2].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作为一种微创外科手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脊柱转移瘤的治疗.PVP可迅速缓解脊柱转移性肿瘤引起的疼痛,恢复椎体的部分高度,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 PVP 在脊柱转移瘤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大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作者:唐家国;于滨生

  • 钛合金表面聚合氨基阳离子纳米薄膜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睿;何海龙;袁文;田野;秦余磊;赵鹏;董敏杰

    目的 制备钛合金表面聚合氨基阳离子纳米薄膜并初步评价其抗菌性能.方法 通过低温等离子体聚合技术(Plasma)使烯丙胺单体于钛合金材料表面引发聚合,制备带表面涂层的钛合金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表面形貌,水接触角测量仪分析表面亲水性,X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表面元素含量,体外抗菌实验测试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在新西兰大白兔胫骨的骨髓腔内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然后置入带涂层的钛合金螺钉,观察体内抗菌实验效果.结果 采用Plasma方法制备的带涂层的钛合金样品表面散在颗粒样聚合物,水接触角由不带涂层的对照组的100.3°±3.4° 下降至13.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光电子能谱仪显示氮(N)元素含量由对照组的2.75%提高至11.80%.体外抗菌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涂层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86.1±3.8)%,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75.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涂层组螺钉周围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结论 低温等离子体聚合技术可以在钛合金表面成功制备聚合氨基阳离子纳米薄膜,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菌性,为聚合阳离子进一步的抗菌研究提供基础.

  • 新型三维穿刺定位器的设计及其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技术中的尸体应用

    作者:陈铭吉;范国鑫;汪东冬;管晓菲;胡安南;朱炎杰;张海龙;顾广飞;贺石生

    目的 初步探讨新型三维穿刺定位器对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技术穿刺准确性和透视辐射量的影响.方法 在10具新鲜解冻尸体标本上进行穿刺操作.由一名高年资医师使用新型三维穿刺定位器在尸体左边的L4/L5和L5/S1节段进行定位穿刺(A组);由同一名医师用传统方法在尸体右边L4/L5和L5/S1节段进行定位穿刺(B组).记录每个节段操作的前后位和侧位透视次数、穿刺次数及辐射剂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0具标本L4/L5节段穿刺顺利完成;9具标本L5/S1节段穿刺顺利完成,1具因髂嵴太高等原因无法完成穿刺.在L4/L5和L5/S1节段,A组在透视次数、穿刺次数和辐射剂量上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三维穿刺定位器能提高50.00%~51.34%的穿刺准确率,降低38.78%~41.06%的辐射剂量.结论 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技术中,新型三维穿刺定位器可有效提高定位穿刺时的准确性,减少透视次数和辐射剂量.

  • 骨桥蛋白及其受体在人黄韧带骨化标本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学斌;陈雄生;许政;周盛源;王智清;许国峰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及其受体CD44、整合素在人黄韧带骨化(OLF)标本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集8例在本院接受胸椎后路椎板切除的OLF患者的骨化黄韧带标本以及8例非黄韧带骨化患者的正常黄韧带标本.对所得标本进行脱钙、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细胞体外培养和蛋白质印迹检测,观察黄韧带标本中OPN及其受体CD44、整合素的表达变化.结果 OLF标本中的弹性纤维排列杂乱无章,同时在骨化层可见大量软骨细胞;正常黄韧带标本中则无上述表现.OLF标本中OPN及其受体CD44呈高表达,且多在骨化区域的软骨细胞周围,而整合素 β1的表达较弱;正常黄韧带标本中OPN及其受体呈低表达或不表达状态.通过对体外培养的细胞进行蛋白质印迹检测发现骨化黄韧带细胞OPN的表达较正常黄韧带细胞增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发现骨化黄韧带细胞整合素 β3染色呈阳性,而正常黄韧带细胞整合素 β3的表达呈阴性或弱阳性;蛋白质印迹检测发现骨化黄韧带细胞整合素β3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黄韧带细胞.结论 OPN及其受体可能在OLF的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 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系统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短期临床疗效及操作技巧分析

    作者:吴健;范胜利;关月红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的后路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金标准",但有学者经过长期随访发现,后路小切口手术较广泛地剥离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组织,使局部软组织失神经支配,并且局部椎体骨性结构也被破坏,影响脊柱的稳定性[1].因此,经过临床医师们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内窥镜被应用到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2-4].本院采用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系统(TESSYS)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 83 例,治疗过程如下.

  • 鼻咽癌腰椎椎管内转移1例报告

    作者:刘清华;熊波;童杰

脊柱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