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脊柱外科杂志

脊柱外科

脊柱外科杂志

Journal of Spinal Surgery 척주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2957
  • 国内刊号: 31-190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75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脊柱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贾连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伴有马尾神经松弛影像学改变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疗效

    作者:沈禹航;蓝平衡;黄帅;王文涛;吴东桦;何大为

    目的 探讨伴马尾神经松弛影像学改变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 方法 收集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6例影像学上存在马尾神经松弛改变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6例患者腰椎MRI均可见狭窄节段上方马尾神经迂曲成团,均行常规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其中3例患者因术中硬膜撕裂行硬膜内探查.记录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手术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等症状均缓解,无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硬膜内探查可见马尾神经迂曲成团,无粘连及占位.16例患者术后3个月JOA评分为9 ~ 14(12.56±0.75)分,较术前4 ~ 9(7.44±0.73)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6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腰椎MRI,显示马尾神经迂曲成团现象消失. 结论 马尾神经松弛是腰椎椎管狭窄症发展进程的一部分,椎管内马尾神经迂曲成团是导致其影像学改变的原因.治疗腰椎原发病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不需要松解马尾神经,也不必担心马尾神经松弛现象.

  •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并发症对比

    作者:李宁;申明奎;白玉;王文刚;夏磊

    目的 对比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早期并发症. 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多节段CSM患者236例,111例采用ACDF治疗(前路组)、125例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后路组).记录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末次随访时前路组颈椎曲度(14.8°±4.1°)优于后路组(9.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前路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和JOA评分改善率[(14.6±1.2)分、(75.6±3.5)%]均优于后路组[(13.2±2.0)分、(62.7±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4例患者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93%,其中前路组5例(4.50%,5/111),后路组9例(7.20%,9/125).常见的并发症为喉上/喉返神经损伤(5例,前路组),严重的并发症为脊髓损伤(3例,后路组),其余为C5神经根麻痹(2例)、脑脊液漏(2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切口血肿(1例),均为后路组病例.无食管、气管瘘及死亡患者. 结论 ACDF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CSM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ACDF能获得更好的颈椎曲度和神经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不同骨密度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作者:葛晨;陈哲;郑月焕;曹鹏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骨密度正常、骨密度下降和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1月采用PKP治疗的7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患者腰椎平均骨密度T值,将患者分为骨密度正常组(T值> -1,A组),骨密度下降组(-1≥T值≥-2.5,B组)和骨质疏松组(T值< -2.5,C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各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以正侧位X线片为基础,以压缩椎体的楔形角表示椎体的几何学形状;以包含伤椎上下2个椎体的三节段后凸角评价脊柱后凸畸形程度.记录并比较各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楔形角和后凸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VAS评分及楔形角改善程度显著优于A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A、B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间后凸角改变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B和C组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12.5%(2/16)、7.4%(2/27)和17.2%(5/29),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对于不同骨密度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PKP均能显著缓解其腰背痛,并能不同程度地纠正压缩椎体的几何学畸形,且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更好.

  •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作者:王海波;王元;孙璟川;徐锡明;孔庆捷;杨勇;王英杰;张斌;史建刚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融合节段的椎间隙高度与术后疗效的关系. 方法 测量100例健康志愿者颈椎各椎间隙高度,计算各椎间隙高度与C2/C3椎间隙高度比值作为参考标准.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行ACDF治疗的139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节段术后椎间高度与C2/C3椎间高度比值是否在参考值95%可信区间内分为自然高度组和非自然高度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神经系统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疼痛情况.末次随访统计并分析轴性症状发生情况. 结果 末次随访时2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2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自然高度组较非自然高度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自然高度组轴性症状发生率为15.4%,非自然高度组为3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ACDF术中椎间隙的撑开高度应参照自身其他健康椎间隙的高度,控制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与健康椎间隙高度比值在95%可信区间内,椎间隙高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增加.

  • 一期en-bloc切除术治疗伴有神经压迫的腰椎软骨肉瘤

    作者:孔金海;孙正望;肖辉;钟南哲;钱明;严望军;刘铁龙;魏海峰;杨兴海;肖建如

    目的 探讨一期en-bloc切除术治疗伴有神经症状的腰椎软骨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en-bloc切除术治疗腰椎软骨肉瘤患者29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对临床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肿瘤组织均一期en-bloc切除,单纯后路/后外侧入路23例,前后联合入路6例.患者平均随访49.2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265 min,平均出血量为2 150 mL.术前VAS评分(7.69±1.25)分,术后恢复至(1.57±0.53)分.术前ASIA分级C级2例,D级11例,E级16例;术后1例C级患者恢复至D级,1例D级患者因压迫时间过长无恢复,其余C级和D级患者均恢复至E级,E级者无变化.所有患者术中未发生大血管损伤、邻近脏器误伤或死亡.1例患者因肿瘤包绕单侧L5神经行牺牲神经根的肿瘤en-bloc切除术,术后左足下垂,其余28例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消失,术前伴下肢疼痛麻木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术中出现脑脊液漏2例,行腰大池引流后顺利拔管,体温恢复正常.1例坠积性肺炎患者经抗炎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术后半个月发生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取栓后半个月恢复.5例患者随访时出现局部肿瘤复发,行相应部位肿瘤再次切除.1例患者术后发生肺转移,6个月后死亡.其余患者无复发或转移征象. 结论 腰椎软骨肉瘤的治疗虽棘手,en-bloc切除术可安全有效地解除腰椎软骨肉瘤造成的神经压迫.术前详细的手术方案制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减少毗邻大动脉、大静脉及周围神经组织的损伤,是精准医疗的有力措施.

  • 基于能谱CT动脉造影的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前动脉血流灌注特点

    作者:王宇;滕红林;王镇章;吴诗阳

    目的 应用能谱CT动脉造影(CTA)研究健康人群和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颈椎脊髓前动脉(ASA)的形态和血流灌注特点. 方法 招募16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筛选21例CSM患者为病例组,行能谱CTA检查.获取颈椎ASA重建图像,观察ASA的走行、充盈情况.以各节段ASA平均碘含量代表动脉血流灌注量,比较对照组各节段血流灌注量,计算病例组动脉受压部位的平均血流灌注减少率. 结果 对照组16例ASA充盈良好,其中13例在C4 ~ 6节段观察到脊髓前根动脉分支汇入ASA,自C1至C7ASA血流灌注较均匀但呈现轻度逐渐增加的趋势.病例组21例中, 9例颈椎ASA充盈良好;12例在颈髓受压节段出现ASA充盈减弱,其中4例受压节段以下的动脉充盈不良,其余8例受压节段以下动脉再次充盈,12例的受压处动脉灌注减少率为(28.64±7.73)%(16.86% ~ 38.16%).21例中有14例ASA在C4 ~ 6节段侧方有脊髓前根动脉分支汇入ASA. 结论 健康状态下颈椎ASA各节段血流灌注较均匀,部分CSM患者中可出现ASA受压,但一般不会发生完全梗阻;由于下颈椎部位脊髓前根动脉分支的汇入,部分ASA受压以下节段可重新充盈.

  • 过屈跪位与俯卧位下L4/L5椎板间隙形态差异及其在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意义

    作者:杨军;杨群;田霖;王博;刘阳

    目的 测量患者全麻后过屈跪位下L4/L5椎板间隙高度和宽度,探讨其在过屈跪位下行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4/L5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意义. 方法 2014年4月—2016年6月,采用PEID治疗L4/L5LDH患者81例,手术体位为过屈跪位41例(过屈跪位组),俯卧位40例(俯卧位组).用C形臂X线机正位透视测量患者摆好手术体位后L4/L5椎板间隙的高度和宽度,并进行组间比较.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前后下肢痛、腰痛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 6个月.过屈跪位组L4/L5椎板间隙高度大于俯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L4/L5椎板间隙宽度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5).所有患者术后下肢痛和腰痛明显缓解,所有患者下肢痛、腰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 结论 患者在过屈跪位下可显著减小腰椎曲度、增加椎板间隙高度,使经皮内窥镜系统工作通道在椎管内的活动度及安全操作空间增加,减少椎板骨质切除.过屈跪位下行PEID治疗L4/L5LDH安全、有效.

  • 经皮椎体成形术术中应用高/低黏度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邹向南;管四炎

    目的 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中应用高/低黏度骨水泥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缓解、脊柱功能改善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3月采用PVP治疗的9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早期45例术中采用低黏度骨水泥(L组),后期45例采用高黏度骨水泥(H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水泥注入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63±0.13)年.2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和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与术前相比均显著改善,且H组均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2.22%)显著低于L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组术后有5例(11.11%)患者发生骨水泥肺栓塞,H组未发生肺栓塞. 结论 PVP术中应用高黏度骨水泥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脊柱功能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使用低黏度骨水泥.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黄润之;张海龙

    脊柱韧带骨化性疾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的多因素迟发性疾病,进展缓慢,不可逆转,常引起脊髓和神经根病变,以多种脊柱韧带骨化为特征.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为颈部后纵韧带中的异位骨化,因其压迫脊髓和神经根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病因复杂.由于OPLL具有不可逆性,及时治疗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手术治疗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OPLL的术式包括颈前路、颈后路、前后联合入路及微创等.本文就近年来相关文献中颈椎OPLL手术治疗术式作如下综述.

  • 脊柱内窥镜技术在颈椎病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汪卫然;张银刚;时亚明

    随着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PECD)已发展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颈椎手术方式,可用于治疗脊髓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随着内窥镜器械的发展和颈椎内窥镜技术的提高,手术指征不断扩大,脊柱内窥镜技术还可用于颈椎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该技术是通过特殊设计的内窥镜和相应的配套脊柱微创手术器械、成像和图像处理系统及双极射频机共同组成的脊柱微创手术系统,可以在镜下彻底切除突出或脱出的髓核组织,清除增生的骨质,具有切口小、软组织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能够早期活动、术后并发症少、伤口感染率低等优点.颈椎内窥镜技术目前包括前路和后路手术.本文就脊柱内窥镜技术在颈椎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作如下综述.

  • 间隙连接蛋白37在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炎性反应中的意义

    作者:张琛琳;陈思;陈剑峰

    目的 探索间隙连接蛋白37(CX37)在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炎性反应中的意义. 方法 观察10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组)及8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椎间盘部分损坏无明显退变,对照组)CT与MRI表现差异,采用Pfirrmann分级评估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利用PCR方法检测患者椎间盘组织中CX37、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并分析CX37与IL-6、TNF-α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对照组影像学资料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椎间盘损伤,观察组主要表现为椎间盘突出、髓核脱垂、髓核突出.对照组Pfirrmann分级Ⅰ级6例,Ⅱ级2例;观察组Ⅲ级3例,Ⅳ级3例,Ⅴ级4例.PCR结果显示观察组CX37、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与CX37均呈正相关. 结论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中CX37表达显著高于无椎间盘退行性变病例,且与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均呈正相关, CX37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因子的表达参与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发展.

  • 基于力反馈的虚拟手术训练系统在骨科住院医师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侯洋;梁磊;林艳萍;史建刚;陈华江;袁文

    目的 评价脊柱虚拟手术训练系统(VSTS)对骨科医师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培训的有效性. 方法 10名无椎弓根置钉经验的住院医师随机平均分为虚拟手术训练组(A组)和传统教学组(B组).其中A组于置钉前在VSTS上练习置入腰椎椎弓根螺钉,B组于置钉前接受技术讲解和视频演示的传统教学.将8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随机分配给2组.2组受试者培训后分别于尸体标本上进行双侧腰椎(L1~5)椎弓根螺钉置入操作.采用CT评价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分析比较2组间螺钉穿破率、螺钉可接受率以及平均螺钉穿破距离的差异. 结果 螺钉穿破率 A组(12.5%)显著低于B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螺钉可接受率A组为100%,B组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螺钉穿破距离A组为(1.37±0.62)mm,B组为(2.42±0.5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VSTS较传统教学能有效提高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准确率,具有理想的应用前景.

  • 椎间盘减压在椎体去旋转中的作用

    作者:吴运昌;王征;宋凯;吴兵;张国莹;赵永飞

    目的 利用成年猪脊柱标本探讨椎间盘减压在椎体去旋转中的作用. 方法 采集6具新鲜成年猪脊柱制作成包括2个相邻椎体及1个椎间盘的标本36个(T8~ L612个椎间盘各3个标本),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包埋固定.将标本固定在Instron拉扭试验机上,轴向逆时针旋转上位椎体6°,复位后再顺时针旋转6°,记录不同旋转方向的扭矩大值(绝对值).之后在椎间盘右后侧(棘突的逆时针方向)进行初步椎间盘减压,重复测量并记录扭矩大值(绝对值).后行扩大切开纤维环减压,再次测量并记录数据.计算2次减压在逆时针方向及顺时针方向上分别造成的扭矩大值降幅. 结果 逆时针方向旋转所需扭矩大值在减压前、初次减压后、扩大减压后分别为(12.43± 3.71)N·m、(10.44±3.32)N·m、(8.12±2.90)N·m,顺时针方向分别为(12.57±4.12)N·m、(10.94±3.81)N·m、(7.97± 3.52)N·m.扩大减压在顺时针方向造成的降幅值为(2.97±1.90)N·m,高于初次减压的降幅[(1.63±0.74)N·m],也高于扩大减压在逆时针方向的降幅[(2.32±1.56)N·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椎间盘减压能够显著降低椎体轴向旋转所需扭矩,并且其效果存在"递减效应".

  • 经皮内窥镜技术治疗老年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

    作者:刘国华;武恒洋;王旭东;王宝胜;丁昆祥;何进;倪同伟;蔡翰;王路

    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是骨科常见病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老年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LSS)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腰腿痛和间歇性跛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DLSS往往由椎间盘突出或合并钙化、小关节骨赘增生及黄韧带肥厚等原因引起,部分患者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2-3].临床上根据解剖部位将LSS分为中央管狭窄(椎管中央型狭窄)、关节下管狭窄(神经根管的关节下段,包括侧隐窝)和椎间管狭窄(椎弓根及椎间孔段)[4-5].老年DLSS患者一般病史较长,影像学资料提示多节段的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侧隐窝狭窄,有时神经根病变的定位诊断也不明确,是否需要将所有狭窄的间隙部位减压,是否需要广泛的融合固定一直是临床争论的问题[6].传统腰椎减压融合术治疗DLSS效果明显,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感染、切口愈合不良、植骨区不融合、内固定松动断裂、邻椎病等手术并发症使得此类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7].近年来,经皮内窥镜技术在治疗DLSS方面优势明显,通过术前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影像学资料的反复研究,并根据病情需要可结合椎间盘造影,终精准定位责任椎间隙及椎管狭窄部位行靶向穿刺,达到定点精准减压.

脊柱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