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脊柱外科杂志

脊柱外科

脊柱外科杂志

Journal of Spinal Surgery 척주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2957
  • 国内刊号: 31-190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75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脊柱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贾连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G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二期伤椎骨水泥灌注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宋洁富;李利军;常峰;荆志振

    目的 探讨G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二期伤椎骨水泥灌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3月~2010年10月共3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后路G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3~18个月根据X线及CT复查情况,出现"蛋壳现象"的患者在取出内固定前行伤椎骨水泥灌注,记录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高度及X线片测量的Cobb角角度.结果 本组患者均未出现骨水泥渗漏,术后12~18个月取出内固定后再随访1~3年.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及Cobb角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结论 G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二期伤椎骨水泥灌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新的尝试.

  • 后路单椎体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秦承伟;张全意;张如意;刁青花;赵彦明;王耀岐

    目的 总结后路单椎体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所做的15例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分析.结果 术中3例患者术中发生较大量出血和严重的低血压;1例发生明显输异体血反应.全部患者术后均苏醒迅速、完全,拔管后安返病房.术后苏醒期有1例患者出现烦躁不能耐受导尿管;1例患者术后48 h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3分,其余均在1~2分.术后输血量≤2单位浓缩红细胞.结论单椎体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的麻醉要特别注意术中出血的管理,维持循环与呼吸的稳定.同时要做好术后镇痛的管理,良好的镇痛是减少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截骨术 麻醉
  • 胸腰段骨折病理特点及治疗

    作者:李玉琳;宁广智;冯世庆;吴强;吴秋丽;郝岩

    目的 探讨胸腰段骨折的病理特点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其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3月~2010年3月,共94例胸腰段骨折患者行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中行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76例,行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8例.通过观察伤椎椎体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评分及术后X线片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患者椎体高度恢复率为89%~100%,平均为94%;Cobb角恢复到0°~6°,平均2.3°;VAS评分恢复至0~3分,平均1.3分;神经功能明显恢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其中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可能成为一种更具优势的内固定方式.

  • 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术后椎管重塑形

    作者:潘俊;王根林;史金辉;周峰;张洪涛;杨惠林

    目的 观察后路椎弓根螺钉间接复位术后椎管形态面积的变化,探讨间接复位效果及术后椎管重塑形现象.方法 2003年5月~2010年9月,同组医师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27例,其中L1 13例,L2 9例,L3 4例,T12 1例.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D级13例,E级14例.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取内固定行CT检查,测量伤椎平面的椎管面积及伤椎相邻上下椎管平均面积,计算伤椎椎管骨块占位率.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椎管骨块复位程度.结果 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3例术前D级患者均恢复到E级.术后1周CT复查显示椎管骨块占位率由术前(30.9±13.8)%减至(10.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椎管骨块占位率减至(6.3±3.9)%,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能明显有效减少椎管内骨块占位率,经过术后1年重塑形椎管面积接近正常水平.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适应证的选择及并发症的评估

    作者:贺宝荣;郝定均;杨小彬;许正伟;刘鹏;郭华;刘团江

    目的 根据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来探讨其适应证的选择,并对其并发症进行评估.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3月,7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行PKP治疗.所选患者均为单节段椎体骨折,其中T1111例,T12 29例,L1 24例,L2 8例.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测量X线片椎体前缘丢失高度及Cobb角;术后X线及CT扫描判断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5.8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丢失比值由术前 (45.8±9.8)%恢复至术后(21.5±5.4)%,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为(24.2±5.5)%,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术前28.1°±2.8°恢复至术后19.2°±3.2°,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为21.2°±2.7°,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及ODI术前分别为8.9±0.8、37.4±4.9,术后3 d分别为2.3±0.6、28.2±4.1,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分别为2.2±0.6、27.4±4.2,与术后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适用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适应证主要以骨密度值及椎体压缩形态判定,注射剂量及再骨折风险为并发症评估的重要指标.

  • 两种椎间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高如峰;郑奋;潘福根

    目的 评估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及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1年1月行PLIF及TLIF的249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记录医源神经根性损伤发生率、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改善率、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比较2种术式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异同.结果 医源神经根性损伤发生率PLIF高于TLIF,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手术优良率以及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术中医源性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PLIF,长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二者并无差异.

  •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段后凸畸形矫形前后影像学参数分析

    作者:宋凯;张永刚;郑国权;张雪松;毛克亚;王岩

    目的 通过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僵硬性胸腰段后凸畸形矫形前后影像学参数对比分析及相关性研究,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矫形对矢状面脊柱骨盆序列的影响,进而探究AS后凸患者脊柱骨盆序列的代偿机制.方法 2004年1月~2010年3月,38例AS僵硬性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单节段或双节段截骨矫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矫形前后拍摄全脊柱侧位X线片,测量AS患者全脊柱后凸角(Cobb T1~S1)、矢状面平衡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及截骨角度(PSO angle).观察矫形前后影像学参数变化,控制影响患者个体差异的因素,将影像学参数做偏相关分析.结果 矫形前,Cobb T1~S1=56°±28°,PI=45°±9°,PT=38°±13°,SS=7°±12°,SVA=21 cm±9 cm;矫形后,Cobb T1~S1=11°±22°,PI=46°±9°,PT=21°±10°,SS=24°±9°,SVA=9 cm±5 cm.矫形前,PT、SVA与Cobb T1~S1偏相关系数分别为r=0.81(P<0.01)、0.64(P<0.01);矫形后,PT、SVA与Cobb T1-S1偏相关系数分别为r=0.58(P<0.05)、0.72(P<0.01).PSO angle与Cobb T1~S1、PT偏相关系数分别为r=-0.82(P<0.01)、-0.56(P<0.05),PSO angle与SVA无相关性.结论矫形前后,AS患者通过后旋骨盆代偿全脊柱后凸所致的矢状面失平衡;骨盆后旋程度、矢状面平衡距离与全脊柱后凸程度呈正相关;人体自身代偿机制优先恢复骨盆的中立状态而非改善矢状面平衡距离.

  • 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开放式入路腰椎后路融合术的比较

    作者:陈宣煌;许卫红;胡建伟;陈荣生;李贵双;张怀志;郑祖高

    目的 比较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开放式入路行腰椎后路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2009年,22例患者行腰椎后路融合术,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方式12例,传统手术入路方式10例.患者均随访1年.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及腰椎MRI所示的多裂肌横截面面积.结果 2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患者手术前后L4/L5/S1各平面的多裂肌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入路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可明显减少对多裂肌的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 经皮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术治疗非对称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作者:张清港;朱裕昌;贺石生;蔡郑东

    目的 评价经皮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治疗非对称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23例非对称性OVCF患者,随机行凹侧、凸侧或双侧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治疗,分别在术后2 d、1个月进行随访,并对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体高度恢复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2 d、1个月的随访结果比较发现,凹侧撑开及双侧撑开组患者与凸侧撑开组比较患者VAS评分明显减轻,ODI明显降低,椎体高度恢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凹侧撑开组与双侧撑开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没有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凹侧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治疗非对称性OVCF,与双侧撑开相比疗效相当,比凸侧撑开治疗效果好;可减少费用,缩短手术时间,是非对称性OVCF的有效地治疗方式.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结核的中期随访研究

    作者:李宏伟;罗小波;鲍达

    目的 探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结核的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2月,行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或钛网填充异体骨植入、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结核病例29例,病变节段为C3~7,其中14例患者有不全瘫症状,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B级3例、C级3例、D级8例.术前常规行颈椎X线、MRI检查和/或CT三维重建检查,均显示为颈椎曲度变化、局部寒性脓肿或死骨形成等.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1~5年,平均3.1年.手术时间为60~120 min,出血量为50~150 mL,所有患者都能耐受.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14例合并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3例B级患者恢复到D级,1例C级患者恢复到D级,2例C级患者恢复到E级,8例D级患者恢复到E级.结核病灶无复发,术后随访未见矫正角度的明显丢失.椎间植骨均获骨性融合.结论经前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结核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 陈旧性与新鲜性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郝定均;刘鹏;贺宝荣;许正伟;郭华;王晓东

    目的 回顾性对比研究陈旧性与新鲜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s vertebra plasty,PVP)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PVP治疗,将研究对象按陈旧性骨折和新鲜性骨折分为2组,分别拍摄2组术前、术后标准正侧位X线片,从而对骨折椎体高度的恢复、后凸畸形的矫正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进行研究对比.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且恢复良好,均恢复日常活动能力.但陈旧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和后凸畸形的矫正程度均不如新鲜性骨折患者.结论 PVP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明显,尤其对新鲜骨折效果显著,且对于缓解陈旧性骨折疼痛症状也有良好效果.

  • 轴突生长抑制因子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张亮;冯世庆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 的修复现在依然是世界性难题,SCI后局部微环境中存在抑制轴突生长的因子.研究表明,髓磷脂相关抑制因子(myelin-associated inhibitor,MAI)是脊髓轴突再生的关键抑制因素,主要包括轴突生长抑制蛋白 (neurite outgrowth inhibitor ,Nogo)、髓磷脂相关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和少突胶质细胞髓磷脂糖蛋白(oligodendrocyte myelin glycoprotein,OMgp),本文初步探讨该类因子及其受体以及其相互作用机制.

  • 胸腰椎内固定常见失误与对策

    作者:蒋电明;陈虹;杨友刚

    随着脊柱外科基础及临床研究的飞速发展,胸腰段椎体疾患,如骨折、肿瘤和感染的手术适应证日益扩大.与非手术治疗相比,手术治疗可更好地矫正畸形,提供更高的初始稳定性,进行更为彻底的神经减压,并可使患者早期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1].然而,外科技术的提高以及内固定器械的改进并不能完全消除手术失误和并发症的发生.Nasser等[2]报道胸腰段脊柱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高达20.4%,显著高于颈椎手术.基于脊柱脊髓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其重要的生理功能,此类事件的发生往往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不仅给患者及家属造成身心伤害,同时也增加了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经济负担.为了减少此类错误的出现,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司法和医疗鉴定发现的一些问题,并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就胸腰段椎体内固定的常见失误和原因及其对策进行讨论.

  • 胸腰段骨折的分型与治疗进展

    作者:周先虎;冯世庆

    胸腰段(T11~L2)脊椎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而使其容易发生损伤:①胸椎较为固定,胸腰段成为活动的腰椎与固定的胸椎之间的转折点,躯干活动应力集中于此.②胸椎生理后凸,腰椎生理前凸,胸腰段为两曲度的衔接点,肩背负重的应力集中部位.③关节突关节面的朝向在胸腰段移行.以上3个特点构成胸腰段脊柱损伤发生率高的内在因素.此外,胸腰段为脊髓腰膨大部位,椎管相对容积较小,骨折多伴发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并导致截瘫、泌尿系统感染、褥疮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对胸腰段骨折(thoracolumbar fracture,TLF)的分型及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下面就其分型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瘦素缺乏小鼠椎间盘退变的组织学观察

    作者:郭震;李新锋;戴力扬

    目的 探讨瘦素在椎间盘退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HE染色观察6月龄雄性ob/ob小鼠(瘦素缺乏小鼠)和野生型小鼠(C57BL小鼠)椎间盘的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Ⅱ型胶原、蛋白聚糖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Ⅱ型胶原、Ⅹ型胶原及蛋白聚糖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野生型小鼠相比,ob/ob小鼠椎间盘HE染色表现为椎间盘组织的胶原结构紊乱、髓核碎裂、椎间盘高度降低,免疫组化检测显示Ⅱ型胶原、蛋白聚糖表达减少,Real-time PCR检测显示Ⅱ型胶原、蛋白聚糖基因表达下调而Ⅹ型胶原基因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体内瘦素缺乏可能加速小鼠椎间盘退变.

  • 人工合成IKVAV多肽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Neurocan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天瑞;马学晓;于腾波;相宏飞;陈伯华

    目的 观察人工合成IKVAV多肽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核心蛋白Neurocan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IKVAV潜在的促进受损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设计IKVAV序列,人工合成IKVAV多肽,将星形胶质细胞接种于1% IKVAV包被的培养板上,分别于培养1 d、3 d、5 d、7 d、9 d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IKVAV多肽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组织相容性,用CCK-8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情况,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核心蛋白Neurocan的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培养板上星形胶质细胞总数明显减少,但细胞存活率>9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实验组星形胶质细胞Neurocan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人工合成IKVAV多肽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下调硫酸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的表达,从而抑制受损脊髓胶质瘢痕的形成,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 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诊治中的问题及处理策略

    作者:冯世庆

    胸腰段(T11~L2)骨折是骨科常见损伤之一,占脊柱脊髓损伤总数的50%~70%[1],该节段脊椎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而使其容易发生损伤.胸腰段为脊柱应力集中部位,而关节突关节的方向改变成为胸腰段脊柱损伤发生率高的内在因素.此外,胸腰段为脊髓腰膨大部位,椎管相对容积较小,骨折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并导致截瘫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针对目前在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治中一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以供参考.

脊柱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