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脊柱外科杂志

脊柱外科

脊柱外科杂志

Journal of Spinal Surgery 척주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2957
  • 国内刊号: 31-190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75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脊柱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贾连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

    作者:徐松;解京明;王迎松;张颖

    目的根据脊柱稳定性的状况,探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方法本组为1997年10月~2005年2月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共72例,根据结核破坏程度及手术可能带来的脊柱稳定性改变,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结果本组有1例术后慢性窦道形成,其他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57例有脊柱后凸畸形者,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7.8°,随访中平均丢失2.4°.55例前路椎体间植骨病例,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4个月.47例有明显神经损害的患者手术后除1例外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有重要意义,根据脊柱稳定性改变选择合适的外科治疗术式,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多节段颈椎病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

    作者:刘百峰;袁文;徐盛明;吕碧涛;汤俊军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前路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2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手术方法治疗113例,后路手术方法治疗11例,前后路联合手术方法治疗8例.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颈椎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恢复和重建.结果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有改善,前路手术方法治疗组JOA改善率为58.5%,后路手术方法治疗组54.6%;前后路联合方法治疗组56.8%;各手术组患者颈椎Cobb角、D值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椎间高度前路手术方法术后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路手术方法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与后路Cobb角、D值、椎间高度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能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颈前路手术方法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恢复和重建优于颈后路手术方法.

  • 腰椎间盘退变后椎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孟宪中;孟宪国;申勇;李宝俊;董玉昌;张标

    目的研究腰椎退变时椎体的形态和骨密度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对照组患者31例,腰椎退变组患者94例,通过应用计算机处理其X线片和MRI等影像学资料,测定L4,L5椎体的骨密度和测定腰椎椎体的周径和对角径、相对高度,相对矢状径及对角径等,同时观察MRI上椎体骨髓信号的改变.应用SPSSll.5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①对照组L4及L5椎体指数在男女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X线侧位片上男、女L4及L5椎体的形态相似.②L4及L5椎体指数在对照组明显大于退变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L4及L5椎体相对高度在对照组均较退变组高,而椎体的上下矢状径对照组较退变组要小,对角距差别不大;比较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显著性(P<0.05).④椎体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两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腰椎间盘退变后,椎体发生改变与否与椎间盘退变的程度成正相关.

  •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早期临床报道

    作者:徐荣明;马维虎;黄雷;孙韶华;应江炜;胡勇;周雷杰

    目的探讨初期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系统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2月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7例.结果随访5~15个月,平均10个月.无伤口感染病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颈椎活动大部分接近正常.有1例术后3个月发现假体有轻度位移,但不超过2 mm且没有明显的症状.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5分提高到术后的15分,平均改善率为75%.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门诊随访时,拍摄颈椎正侧位和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显示颈椎稳定性好,运动功能无明显丢失.未见假体周围异位骨化.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 三维CT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前评估及辅助制定手术计划的价值

    作者:喻忠;王黎明;桂鉴超;贾连顺

    目的探讨三维CT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的术前评估的临床价值及在手术计划制定中的辅助作用.方法采用三维CT技术检查146例CSM患者,观察颈椎椎管的病理改变,测量椎管矢状径及Pavlov比率,评价椎管狭窄的程度,根据个性化颈椎的三维模型,设计个性化的手术方案,确定手术入路、螺钉安全角度和距离,标记螺钉的入点和椎管的减压范围.传统对照组122例.术后观察并发症,采用Odom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本组患者椎间盘突出129例(88.3%)、椎体后部缘骨质增生109例(74.7%)、黄韧带肥厚褶皱61例(41.8%)、后纵韧带钙化27例(18.5%)、小关节突骨质增生31例(21.2%)、椎板增厚29例(19.9%)、椎体滑脱18例(12.3%),经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中无死亡,无喉返神经损伤、植入骨块移位、感染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复查X线片示全部病例植骨融合良好,无钛板或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Odom临床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5.9%,对照组为84.4%,两者疗效有差别显著性(P<0.05).结论三维CT能对CSM作出准确、全面的评估,并能辅助制定手术计划,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原发性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周初松;纪方;杨贤忠;靳安民;罗云峰;张健;刘健;肖文德

    目的总结原发性骶骨肿瘤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9月~2004年12月手术治疗骶骨肿瘤患者21例.肿瘤位于S3以上者9例;S3以下者12例.本组行全骶骨切除和次全骶骨切除9例,骶骨部分切除12例.并就其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选择、并发症防治以及决定手术成败关键问题的处理进行探讨.结果全部手术无例死于术中.术后近期并发症2例为切口皮缘坏死;3例皮下血肿;2例脑脊液漏,2例局部浅表感染.随访18例,随访时间长9年,短13个月,平均2.6年,1例死于慢性感染,3例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14例能从事一般工作.结论术前详细地了解肿瘤的性质、侵犯的部位和范围对手术方案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而减少术中出血、保留马尾神经功能以及重建高位骶骨肿瘤术后骨盆负重功能则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

    作者:许国华;叶晓健;袁文;肖建如;史建刚;田纪伟;陈德玉;倪斌;贾连顺;李家顺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其机理.方法对31例46个胸、腰椎椎体转移癌患者施行经皮椎弓根途径骨水泥注入,对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治疗前后评估、分级,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定,分别对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疼痛、神经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31例患者18例局麻药药效消失后疼痛缓解,8例48 h疼痛缓解,2例1周疼痛缓解,1例4周后疼痛缓解,但有2例术后出现神经症状加重.11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2例术后出现神经根损伤,1例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1例出现肺部小栓塞灶.结论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转移性肿瘤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能够有效预防椎体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研究现状

    作者:汤俊君;王新伟;袁文

    腰椎融合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腰椎滑脱症、腰椎不稳症等原因引起的下腰痛的一种常用方法.其中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由于在腰椎的生物力学方面的优势及骨融合率较高而在l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是腰椎椎体间融合器(Cage)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与植骨相关的并发症,增加了植骨融合率,使其成为目前脊柱外科中发展较迅速,应用较广泛的技术之一.作者拟就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手术方式、各术式的特点及适应范围、术中内固定的问题以及新生物材料在椎体间融合术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综述.

  • 椎间盘退变的组织工程学现状及进展

    作者:陆烈;谭俊铭;叶晓健

    椎间盘退变疾病(disc degeneration diease,DDD)是一类具有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的疾病.椎间盘组织工程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其目的是通过逆转椎间盘细胞水平的病理改变,进而修复退变的椎间盘组织.

  • 腰椎峡部裂翼状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的研制

    作者:周初松;肖文德;张效三;靳安民;张宇;刘健

    目的研制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新型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测试其材料力学特性,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和生物力学稳定性评价.方法依据干燥完整的成人腰椎标本相关解剖数据的测量结果,利用镍钛记忆合金良好的形状记忆功能和独特的生物力学特征设计一种整体型翼状腰椎峡部裂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并进行材料力学测试和有限元分析.应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材料力学测试及有限元分析表明其形态记忆功能良好,体温状态下能产生稳定可靠的回复力,且应力分布均匀,抗拉能力强,具有弹性固定作用.峡部裂腰椎6种运动状态时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均明显下降,而应用翼状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可明显恢复其稳定性.结论新型翼状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符合腰椎解剖结构特征,设计合理,抗拉能力强,应力分布均匀,能使腰椎峡部裂达到具有弹性的坚强节段内固定.

    关键词: 腰椎 合金 内固定器
  • 强啡肽对大鼠行为学和脊髓组织学改变的影响及受体机制

    作者:陈语;祖启明;严望军;蔡斌;刘军;周大鹏

    目的探明强啡肽(Dyn)对脊髓的损伤效应及其受体机制.方法观测大鼠鞘内注射DynA(1-13)或联合注射Kappa阿片受体拮抗剂nor-BNI或兴奋性氨基酸(EAA)的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后的运动功能和脊髓病理学变化.结果注射30nmolDyn组3 d时,Tarlov运动功能评分下降,脊髓前角神经元数目减少,GFAP阳性神经胶质细胞数轻度增生.14 d时,Tarlov运动功能评分未恢复,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而鞘内联合注射100nmol nor-BNI、100nmol MK-801后3d时与单纯Dyn组结果相似,14 d时Tarlov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恢复,脊髓前角神经元数目较Dyn组多,GFAP阳性神经胶质细胞增生不明显,nor-BNI组与MK-801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Dyn鞘内注射可使大鼠运动功能、脊髓组织损害,而nor-BNI或MK-801有对抗其损害作用.Dyn的病理作用是通过Kappa阿片受体和EAA的NMDA受体两种途径介导的.

  • 双套管法慢性颈脊髓压迫症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何海龙;叶哓健;李家顺;贾连顺;袁文;纪荣明

    目的探讨研究一种理想的模拟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慢性压迫的实验模型.方法结扎犬两侧椎动脉,采用自制弹性塑料双套管导管经颈前入路埋入犬C5椎体上缘正中,通过内套管的缓慢推动作用,产生对颈脊髓的慢性压迫.结果通过对犬行为学、影像学、电生理及组织学观察,对犬颈脊髓慢性损伤符合颈脊髓慢性压迫症病理改变的特点.结论双套管法致颈脊髓受到慢性压迫是一种简便,理想及可靠的实验方法.

  • 前路钉-棒系统在手术治疗胸椎结核中的应用

    作者:张巍巍;张怀学;余华伟;苏鹏;陈敬忠;钟传山;罗肖;黄亮;刘全

    胸段椎体结核,因其位置高,病变连续累及椎体数目多,同时合并有胸椎后凸畸形,胸髓受压,加之结核病本身致病菌作祟的特点,导致患者全身情况差.本病虽然在脊柱结核中所占比例较低,但其致残率高,并一直是脊柱外科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先前有学者主张对有手术适应证的脊柱结核患者采用积极的外科治疗,但是否采用一期局部内固定,以及行前路或后路固定尚无一致意见.我们于2001年5月以来,应用经胸前路一期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并用史赛史Xia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患者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经后路腰椎间盘镜视下髓核摘除术--附42例临床报告

    作者:杨成天;张华文;杨乾滋;徐德钢;钱文旭

    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是现代脊柱微创技术之一,其优越性逐渐被广大学者认同,使脊柱外科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间,共完成此项手术4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35例报告

    作者:王凯;陈新;胡金海;韩纯杰

    椎管内肿瘤多发于成年人,可发生于脊柱的任何节段,因其早期无临床特征性表现,常与其他一些脊柱疾患难以鉴别,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可导致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我科自1995年1月~2002年1月诊治了椎管内肿瘤患者35例,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现报告如下.

  • SKY骨扩张器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吕建元;张征石;陈勇;王根福;徐锋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质疏松导致的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率逐年增多.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卧床休息及对症处理.由于其病程长易造成患者心肺、消化、泌尿系统并发症和生活质量下降.长期卧床易导致骨质进一步脱钙而疏松,形成恶性循环.而开放性的手术治疗,也因患者骨质疏松和全身情况差而受到限制.近年来新的微创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相继面世.这两项技术均能起到迅速缓解患者局部疼痛和稳定脊柱的作用.我们自2005年6月采用以色列Disc-o-Tech公司研制的新型椎体后凸成形系统-SKY骨扩张器系统(SKY bone expander system),共完成8例老年患者新鲜脊柱压缩性骨折椎体的后凸成形术,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PVP在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陈广祥;茅云伟;韦敏祥;沈军

    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i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VCF患者中,1/3以上患者表现为顽固性胸、背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方法对该症较为棘手.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为治疗该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 上颈段椎管内肿瘤的诊治--附4例报告

    作者:李海峰;阮狄克;王鹏建;何勍;张超

    上颈段椎管内肿瘤较少见,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被误诊,加之该部位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风险较大,故而治疗困难.本文报道我科于2004年9月~2005年4月间收治的4例上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并对该部位肿瘤的特点、早期诊断方法、疗效以及导致误诊的原因进行初步总结.

脊柱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