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

临床骨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paedics 림상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3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0287
  • 国内刊号: 34-116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临床骨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戴尅戎,江曙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梁冰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4例,三部分骨折25,四部分骨折3例)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围手术期根据骨折三期用药的理论辩证使用中药内服治疗。术后加强功能锻炼。结果42例均获随访,时间5~1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24周。1例发生肱骨头坏死。功能情况采用Neer评分:优15例,良21例,可6例。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手术治疗儿童习惯性髌骨脱位

    作者:吕乔;刘卫华;杨子斌;阮安培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儿童髌骨习惯性脱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髌骨外侧支持带广泛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股内侧肌移位及半侧髌腱内移的联合软组织手术治疗36例习惯性髌骨脱位患儿共45膝。结果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个月~6年10个月。疗效根据患儿主观满意程度、常规膝关节检查和体育运动的能力三方面评估:优28例,良7例,差1例。结论联合软组织手术是治疗儿童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有效方法。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

    作者:孟位明;许红生;付卫杰;赵志江;张磊;李广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4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采用LPFP固定18例、PFNA固定26例。结果 LPFP固定:手术时间60~120 min,术中出血量400~800 ml,骨折愈合时间11~21周。PFNA固定:手术时间60~90 min,术中出血量为150~400 ml,骨折愈合时间11~20周。4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标准进行评价:优31例,良10例,优良率为93.2%。结论两种方式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均可获得满意效果,而PFNA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 4种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夏良平;柳惠江;林佩达;林岳平;乐富军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4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4组:空心加压螺钉组20例,DHS组16例,Gamma钉组14例,PFNA组33例,对比4组的手术效果。结果8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7个月~4年。4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DHS组均长(多)于其它3组(P<0.01),空心加压螺钉组、Gamma钉组、PFNA 组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DHS组发生率高于其它3组(P<0.01),空心加压镙钉组、Gamma钉组、PFNA组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系统。DHS术中损伤较大,PFNA固定相对较满意。

  • 肿瘤型肱骨近端假体重建肩关节的临床效果

    作者:游木荣;荆珏华;田大胜;钱军;吕浩;许新忠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肿瘤切除后人工假体重建肩关节的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肱骨近端骨肿瘤患者采用肿瘤型肱骨近端假体重建肩关节,肿瘤类型:骨肉瘤6例,软骨肉瘤4例,浆细胞瘤1例,恶性骨巨细胞瘤4例,转移癌3例。骨肉瘤、浆细胞瘤患者手术前后均接受化疗。术后6个月采用MSTS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1例失访,17例获随访,时间10~96(52.8±8.4)个月。死亡4例,复发1例,肩关节半脱位2例。肩关节MSTS功能评分为9~27(18.6±3.5)分,其中优8例,良5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13/17。结论应用肿瘤型肱骨近端假体治疗肱骨上段肿瘤能降低术后并发症,需注意肩袖和外展装置的修复,大多数保肢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评价

    作者:杨家赵;方诗元;王叙进;孙建皖;徐磊;孔荣

    目的:评估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DL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TLIF治疗DLS患者32例。手术前后采用Denis疼痛与工作量表评估临床疗效;测量手术前后的腰椎滑脱率、滑脱角、椎间隙高度和腰椎前凸角,并行影像学评估;采用Macnab标准综合评定优良率。结果32例均获随访,时间2~4(2.8±0.2)年。术后Denis疼痛与工作量表分布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2~3 d、3个月、6个月和1年的腰椎滑脱率、滑脱角、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腰椎滑脱率、滑脱角、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影像学检查见椎间及后侧植骨区成熟骨桥生长。Macnab评定:优14例,良16例,可2例,优良率93.8%。结论改良TLIF治疗DLS具有创伤小,能提供理想的复位、满意的临床疗效和融合率。

  • 短程化疗联合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分析

    作者:赵斌;孙璐;康学文;王红;王栓科

    目的:探讨短程化疗联合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短程化疗、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及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术治疗7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结果70例均获随访,时间1~5(3.5±0.8)年。患者神经症状得到改善,植骨骨性融合,后凸畸形矫正较满意。结论短程化疗联合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及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术,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病椎的融合、脊柱稳定性的重建等方面治疗效果满意。

  • 腰椎管狭窄症术中健侧预防性减压策略的应用

    作者:谭荣;马华松;吴继功;陈晓明;周建伟;汪东;杨滨;刘涛

    目的:探讨腰椎减压融合术中采取健侧预防性减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1147例接受腰椎减压融合术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时间段分为非预防组(732例)和预防组(415例),预防组根据术前健侧腰椎椎管狭窄程度选择性行健侧预防性减压。分析两组术后健侧腰源性腿痛的发生率和再手术率。结果非预防组腰椎术后发生健侧腰源性腿痛27例,发生率3.69%,其中19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8例需再次手术,再手术率1.09%;预防组术后发生健侧腰源性腿痛11例,发生率2.65%,均为预防组中根据标准无需预防减压的患者,其中9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2例再次手术,再手术率0.48%。术后健侧腰源性腿痛的发生率和再手术率预防组均低于非预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前腰椎MRI显示健侧严重狭窄或中度狭窄且曾有过下肢症状的患者,行健侧预防性减压可以降低术后健侧下肢痛的发生率和腰椎再手术率。

  • 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作者:钱志渊;顾云峰;孔文斌;周祖彬;于晓巍;高悠水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11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7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4例采用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术后1周调节支架进行肘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结果11例均获随访,时间9~20个月。骨折均愈合,肘关节稳定性良好。肘关节活动范围:伸0°~30°,屈130°~145°;前臂旋前60°~90°,旋后45°~80°。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4例,良4例,一般1例,差2例。其中2例发生异位骨化,3例合并有肘关节轻微疼痛。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应早期手术治疗,重点是实现骨性结构的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同时重建肘关节稳定结构;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方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赵耀杰;陈军;李凯军;雷哲倩;王栋梁

    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2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化采用PFNA(n=58例,PFNA组)和DHS(n=63例,DHS组)治疗。记录两组透视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并进行Harris评分。结果121例均获随访,时间1~3年。手术时间:PFNA组38~70(52±10)min,DHS组45~125(93±13)min,P=0.002。透视时间:PFNA组5~10(7±3)min,DHS组2~7(5±2)min,P=0.003。出血量:PFNA组60~210(156±24)ml,DHS组350~720(410±65)ml,P=0.008。下地时间:PFNA组4~9(6.2±1.5)周, DHS组6~10(8.7±1.3)周,P=0.001。住院天数:PFNA组7~13(9.8±2.4)d,DHS组7~12(9.2±2.7) d,P=0.671。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7~12(9.8±2.3)周,DHS组7~11(9.3±2.4)周,P=0.48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FNA 组1.7%,DHS 组6.3%,P =0.071。临床优良率:PFNA 组87.9%,DHS 组92.1%, P=0.785。结论 PFNA和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PFNA创伤较小,再手术率较低。

  • Schatzker 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策略及预后影响因素

    作者:何金山;虞堂云;戴善和;王强;陈鹏涛;周岳来;胡元斌

    目的:探讨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策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67例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双钢板及锁定板加空心螺钉治疗,分析术后疗效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6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57个月。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95例,良43例,可22例,差7例,优良率为82.6%。结论术前准确评估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注重软组织损伤程度的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入路和固定方法,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充分植骨、可靠的固定,术后正确指导功能锻炼、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提高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

  • 跟骨锁定板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

    作者:尚炜;赵刚;舒钧;张雪绢;任莉荣

    目的:探讨跟骨锁定板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侧L形切口联合跟骨锁定板治疗28例跟骨骨折患者(共31足)。结果28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前与术后及术后6个月B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29足,良2足。结论外侧L形切口联合跟骨锁定板治疗跟骨骨折疗效优良。

  • 选择性血管造影评价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供变化

    作者:薛晨曦;荆珏华;徐杰;姚运峰

    目的:应用选择性血管造影技术(DSA)探讨不同类型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供情况及手术对血供的影响。方法对2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闭合复位螺钉内固定手术前后行患、健侧髋部DSA,统计显影的支持带动脉数目。结果 Garden Ⅰ~Ⅳ型骨折术前支持带动脉数之间患/健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值呈递减趋势(P<0.05);同型骨折手术前后比较,Carden Ⅰ~Ⅲ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rden Ⅳ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可以较准确地评价不同类型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供,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尤从新;叶丙霖;柳海平;王承祥;张小刚;贾潇;张锐;柴喜平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15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假体松动、脱位,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1例,良3例,可1例。结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身体素质较差,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创伤小,卧床时间短,可早期下床活动,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

  • 原位回植加压包扎治疗37例指尖离断伤

    作者:黄益楚;章伟祥;陈孝军;都巍

    目的:探讨指尖离断伤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手术治疗指尖平面完全离断伴有指骨、甲床损伤而无法再植的37例患者(39指),创面面积:0.3 cm ×1.2 cm~0.5 cm ×1.8 cm。常规清创后,将离体指与近端断面解剖复位,用5-0丝线间断缝合,加压包扎固定;术后12 d拆除加压包堆,3周拆线。结果成活34指,成活率87.2%。33例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伤指外形、颜色与健侧基本无异,指甲生长完好,局部无触、压痛,痛温觉及精细感觉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应用原位缝合打包加压包扎修复指尖离断无法再植的手指,可以保留佳的外观和功能。

  •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伴有 Modic 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蒲小兵;周强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病变类型分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组(30例)和伴有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MED治疗并对比疗效。疗效评定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结果术后两组VAS、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腿痛缓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ODI及下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Modic改变与患者术后下腰痛恢复情况密切相关,提示腰椎Modic改变是下腰痛的原因之一,对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临床疗效有影响。

  • 经Wiltse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任亚军;张云庆;周枫;邓雄伟;方剑峰;骆文兴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无明显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Wiltse 入路组(W组,32例)和传统后正中入路组(T组,36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Cobb 角、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68例均获随访,时间8~60个月。无切口感染,脊柱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无断钉、断棒等发生。两组术后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之间术后各时段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VAS 评分明显优于T组(P<0.05)。结论经Wiltse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

  •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

    作者:梁英杰;钟润泉;郭东明;温世锋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颈椎X线片上测量置换节段矢状位、冠状位活动度。应用JOA评分评价术后神经功能。结果术后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26例均获随访,时间29~48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3分±4.6分增加到16.1分±5.3分,置换节段矢状位活动范围4.3°~7.2°(5.6°±2.4°);冠状位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3.1°~4.3°(3.8°±1.1°)和3.1°~4.6°(3.9°±0.9°)。随访期间假体无偏移松动或下沉,无置换节段假体周围异位骨化。结论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近期临床效果较好,维持颈椎正常的活动范围、生理曲度和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 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

    作者:陈枫文;张娟;涂万荣;陈刚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实施闭合复位钛针固定、腓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胫骨术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0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未出现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按Mazur et al评分标准:优17例,良6例,可1例,差1例。结论闭合复位钛针固定联合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 Gustilo-AndersonⅡ~Ⅲ型开放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杜中兴;岳发翔;朱贤久;唐方科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Gustilo-AndersonⅡ~Ⅲ型开放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5例Gustilo-AndersonⅡ~Ⅲ型开放骨折患者的断端软组织缺损一期无法缝合的骨外露创面行VSD治疗,术后冲洗引流,二期植皮或皮瓣、复合组织瓣修复。结果13例一期清创用VSD治疗,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复;10例经再次或多次行VSD治疗,创面新鲜后植皮或皮瓣、复合组织瓣修复。2例感染,经换药、引流,抗感染治疗,延期行复合骨瓣修复创面痊愈。创面愈合时间18~56(35±11)d。25例均获随访,时间10~24(18±6)个月,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无创伤性骨髓炎发生。结论对于Gustilo-AndersonⅡ~Ⅲ型开放骨折皮肤软组织缺损较重患者行VSD治疗,可为二期修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系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周斌;王桂华;陈建军;徐国浩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系统(PHILOS)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PHILOS治疗,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14(12±1.8)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末次随访1例出现肱骨头坏死,3例骨折畸形愈合,3例患肩僵直,其中2例患肩疼痛。AS-ES 功能评分为68~85(77.6±3.5)分;依据MCC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27例,良2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78.3%。结论 PHILOS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确切,尤其适宜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 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

    作者:周拥军;林峰;刘威;牟双林;姜迪;高健;林桂清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28例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患者,术后均积极进行康复训练。结果5例失访,23例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2年。伤口感染1例,经再次手术冲洗引流后痊愈;钢板松动、髁上骨折未愈1例,经再次手术锁定钢板固定并髁上植骨后痊愈。23例骨折均愈合,时间6~18个月。术后4周时21例患者主动活动度>90°。按Evanich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13例,良8例,可2例。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髁上骨折简单、方便、有效,早期规范的功能训练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保证。

  • 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作者:戴斌;周克中;戴九明;祁才;王金荣;李道龙;沈海滨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1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3、6、12个月Frankel分级变化,复查X线片和CT三维重建,测量椎间隙前后缘高度、Cobb角、观察植骨融合情况,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4(14.5±5.2)个月。骨折脱位均获得复位。无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影像学显示椎体间距稳定,植骨在术后3~6个月均获骨性融合。术后1周和3、6、12个月Cobb角分别为-0.12°±1.89°、0.10°±1.92°、0.12°±1.98°、0.14°±2.54°,与术前(22.89°±10.9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隙前、后缘高度术后1周和3、6、12个月分别为:(10.56±6.23)mm、(9.85±5.54)mm,(10.45±5.96)mm、(9.12±5.57)mm,(10.46±6.12)mm、(9.98±5.75)mm,(10.41±6.11)mm、(9.07±6.01)mm;与术前(-3.23 mm ±1.56 mm、1.89 mm ±2.65 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后路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能够提供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达到术后早期稳定和植骨融合的疗效。

  • Chevron截骨术治疗拇外翻

    作者:苏正兵;杨述华;段德宇;梁琳琳;方为志

    目的:探讨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拇外翻患者行Chevron截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经半年以上保守治疗无效的拇外翻患者行Chevron截骨术。结果14例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患足疼痛症状明显好转,拇外翻外形得以改善。按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制定的AOFAS足拇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系统,由术前56.2分±5.6分提高至术后85.3分±4.5分(P<0.05)。结论 Chevron截骨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拇外翻患者,症状改善明显,近期疗效满意。

  • 异体骨垫在胸椎结核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范相成;邵向明;关玉成;许刚;赵晨光;梁景灏

    目的:评价异体骨垫在胸椎结核椎间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异体骨垫对胸椎单节段结核病灶清除后进行植骨融合46例,分析临床效果。结果46例均获随访,时间26~36个月。患者全部治愈,无复发。参照Lee et al评价融合标准,椎间融合率为100%。根据Kirkaldy-Willis et al的功能评价标准:优41例,良3例,中2例。4例Frankel D级患者术后6个月均恢复至E级。结论采用异体骨垫对胸椎单节段结核病灶清除后进行植骨融合,取材方便,效果可靠。

  • 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偏心距重建后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睿强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中股骨偏心距(FO)重建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7例行单侧THA的患者进行随访,测量对比指标为:手术前后的FO、髋外展肌力臂和双下肢长度、髋关节活动度及Harris评分。结果67例患者中 FO 术后重建率83.6%(56/67)。术前髋外展肌力臂为53.67 mm ±5.34 mm,术后为58.32 mm ±6.1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6例FO重建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为179.15°±7.24°,术后Harris评分为96.5分±6.1分,11例FO未重建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为149.27°±7.35°,Harris评分为90.5分±5.8分;两者髋活动度、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O与髋外展肌力臂、髋关节术后活动度、Harri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THA术中FO重建与髋外展肌的力臂增加、髋关节的活动度、功能改善及稳定性增强呈正相关。THA术中FO重建是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 肱骨旋入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作者:刘磊;王恒;鲁成;仲文军;杨劲松;薛天乐;侯德胜

    目的:探讨肱骨旋入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有限切开复位肱骨旋入钉固定治疗3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结果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患者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8个月。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评定:优19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0.6%。结论肱骨旋入钉内固定技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 背侧入路2.4 mm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背侧粉碎性骨折

    作者:彭松明;黄奎

    目的:探讨经背侧入路2.4 mm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背侧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背侧入路2.4 mm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0例桡骨远端C3型背侧粉碎性骨折,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0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均愈合。采用Stewart et al改良的Sarmiento评分评价:优10例,良8例,一般2例。腕关节功能根据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优8例,良10例,一般2例。结论经背侧入路使用2.4 mm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背侧粉碎性骨折,减少了复位丢失与内固定松动,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快速成型髋臼后缘锁定钢板治疗髋臼后缘骨折的初步应用

    作者:刘百伟;李云峰;陆坚;俞伟忠;王晖;何建新;刘延辉

    目的:探索应用快速成型髋臼后缘解剖钢板治疗髋臼后缘骨折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根据患者髋臼后缘解剖形态,基于CT数据,快速成型定制髋臼后缘解剖型钢板,对10例髋臼后缘骨折患者行K-L入路切开复位、固定。结果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手术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螺钉固定未进入关节腔。10例均获随访,时间4~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改良d′Aubigne和Postel髋臼骨折评分标准:优7例,良2例,可1例。结论快速成型髋臼后缘锁定钢板为个体化设计,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坚强,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髋臼后缘粉碎骨折的一种新型内固定系统。

  • 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作者:焦伟;于海洋;崔西龙;干阜生;刘朝宇;梁成民;李超

    目的:评价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治疗17例胸腰段骨折患者,10~12个月后取出内固定。结果手术时间48~72(52.2±15.6) min;术中出血量60~100(80±10.5)ml。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9~54(36.4±7.2)个月。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假关节形成。伤椎 Cobb 角由术前20°~45°(25.6°±5.2°)校正至5.2°~14.2°(10.2°±3.1°);末次随访时脊柱JOA评分为23~28(25±4.2)分;伤椎活动度3°~10°(5°±2.2°);无相邻椎间盘退行性变。结论后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保留脊柱运动单元,近期效果良好。

  • 股骨重建型髓内钉联合环扎钢丝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

    作者:侯玉波;王志辉;田雳;马宝银;卢晓光;李巍然;张立明;李小伟

    目的:探讨股骨重建型髓内钉联合环扎钢丝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股骨重建型髓内钉结合钢丝导引钳微创置入环扎钢丝治疗31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结果3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5~22周。无感染、断钉、退钉、骨不连、肢体短缩或内翻畸形发生。参照Charnley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9例,良9例,中3例,优良率90.3%。结论股骨重建型髓内钉结合环扎钢丝能较好地解决股骨转子下骨折高应力集中问题,能尽量恢复股骨皮质的连续性,从而减少了髓内钉的负担,避免内固定物的松动或断裂的发生,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物组合。

  •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作者:张仲子;赵烽;张武;任云峰;熊鹰

    目的:对比分析旋入式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7例胫骨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旋入式自锁髓内钉组(旋入钉组,180例)和交锁髓内钉组(交锁钉组,67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失血量、闭合复位率、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并进行分析;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参照Johner-Wruhs标准进行评估。结果247例均获随访,时间12~60个月。手术时间:旋入钉组(50±30)min,交锁钉组(80±20)min;术中透视时间:旋入钉组(4±2.8)s,交锁钉组(20±10)s;下地负重时间:旋入钉组(7±4.6)d,交锁钉组(14±7.0)d;骨折愈合时间:旋入钉组(16±4.3)周,交锁钉组(20±5.5)周;以上各项指标的时间旋入钉组均短于交锁钉组(P<0.05)。失血量:旋入钉组(60±33)ml,交锁钉组(65±27)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率:旋入钉组50.6%(91/180),交锁钉组62.7%(42/67),交锁钉组高于旋入钉组(P<0.05)。骨折愈合率:旋入钉组100%,交锁钉组97%(其中15例拆除远端锁钉动力化后骨折愈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旋入钉组感染6例、锁片退出2例、交锁钉组感染4例、内固定折断2例。再手术率:旋入钉组为1.1%,交锁钉组25.4%,旋入钉组低于交锁钉组(P<0.05)。功能评价:旋入钉组肢体功能优良率98%,交锁钉优良率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入式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简单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操作简单,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有利于下肢早期负重锻炼,促进骨折愈合。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作者:赵杰青;朱曙;张西金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根据Harris评分和X线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9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18±4)个月,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未发现髋内翻、感染、脱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22例,良7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可早期下地负重行走,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 封闭负压引流结合持续冲洗治疗四肢创面软组织缺损

    作者:龚翔;杨杰;彭吾训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结合持续冲洗技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VSD结合持续冲洗方法治疗28例(VSD组)、传统换药方式治疗28例(传统组),比较两组创面植皮前缩小面积、清创后距植皮时间、植皮后治疗时间、植皮后换药次数。结果 VSD组治疗后均未出现发热,创面均无明显脓性分泌物。创面植皮前缩小面积:VSD组为(4.35±1.27)cm2,传统组为(2.24±0.68)cm2。清创后距植皮时间:VSD组为(11.82±2.37)d,传统组为(16.07±2.58)d。植皮后治疗时间:VSD组为(13.93±3.80)d,传统组为(19.00±4.75)d。植皮后换药次数:VSD组为(4.86±1.53)次,传统组为(8.39±1.59)次。两组创面植皮前缩小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SD结合持续冲洗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换药次数,缩短治疗时间,有利于创面修复及移植皮片的存活。

  • 3种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作者:王勇;吴银生;许兵;郑志荣

    目的:比较克氏针、钢板螺钉、Herbert空心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探讨空心钉的手术适应证。方法15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中采用克氏针治疗58例,钢板螺钉治疗62例,Herbert空心钉治疗30例。对3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50例均获随访,时间6~21(17.3±4.2)个月。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Herbert空心钉组、克氏针组均较钢板螺钉组短或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折愈合时间:Herbert空心钉组短于钢板螺钉组和克氏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Herbert空心钉组与钢板螺钉组均高于克氏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Herbert空心钉组明显少于克氏针组和钢板螺钉组。结论 Herbert空心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损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确切,适用于横行或短斜形锁骨中段骨折。

  • 宽窄交替减张缝合在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中的作用

    作者:陶忠生;于宝占;王明刚;赵伟超;王延杰;郭中华;王秋生;冯亚高

    跟骨骨折应用钛板内固定手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但术后有切口皮缘坏死或伤口裂开钢板外露的并发症。如何能减少和避免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成为骨科医师所关注的问题。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们对72例跟骨骨折行手术内固定患者采用切口宽窄交替减张缝合,取得了良好疗效。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作者:徐林军;许永涛;汪勇刚;马亮;唐周舟

    2010年5月~2012年9月,我院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36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张健;陆斌;邢麟子;杨卧龙;胡敏峰;何仿

    2008年2月~2012年12月,我科对14例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患者采用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 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

    作者:桑建新;刘世兴;张俊杰;宋朝华

    2009年7月~2012年7月,我们采用小切口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21例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 小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作者:程伟;程瑞欣;汪景林;徐新明

    2007年10月~2012年10月,笔者应用小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1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报道如下。

  • 附加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子红;程力;孙振中;殷渠东

    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采用附加钢板治疗17例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疗效优良,报道如下。

  • 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

    作者:高俊;汪波;李志华

    2010年1月~2012年7月,笔者对25例Barton骨折患者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冯学武;张凤桐;白祝荣

    2009年6月~2013年6月,我科采用克氏针钢丝或钛缆张力带治疗6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 内固定治疗肱骨下段骨折

    作者:曹浙标;季烈峰;任伟峰

    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们对20例肱骨下段骨折患者采用采用后侧肌间隙入路、外侧重建钢板及内侧重建或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均满意,报道如下。

  • 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作者:欧阳国新;汤志辉;毛成鹏

    2007年5月~2013年4月,我科采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蒋铭;徐锋;孙斌峰;钱平康;吴晓峰

    2010年2月~2013年1月,我科对12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 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

    作者:陈达根;郝鹏;李步云;陆霆

    2010年6月~2012年8月,我科对20例累及后柱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联合入路复位固定,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作者:孙明启;刘广辉;包国玉;王建忠;吴昊

    2008年7月~2010年7月,我院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3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聂涛;李志华;高泓一;文渊;杨法宝

    2008年3月~2012年12月,我科对38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关节镜下射频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症

    作者:卢启贵;王平;黄东红;孙克民;李政;郑英慧;沈云龙

    2008年3月~2012年3月,我科对41例臀肌挛缩症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射频松解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 膝后内侧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后交叉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作者:陈志军;王树金;吴树华;王遥伟

    2008年2月~2013年5月,我院采用膝后内侧纵形小切口进入显露、内固定治疗19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

    作者:芦克洲;王冰;周金贤;贾磊;梁冰

    2007年3月~2012年9月,我科对19例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 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田子军;孙承继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采用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3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

    作者:陈琼杰;潘肇坊

    2008年1月~2012年8月,我院对21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微创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疗效满意。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刘泉涌;张正茂

    2009年3月~2011年12月,我科应用 MIPPO 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2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张立新;郝明;刘义辉;龚龙

    2008年9月~2012年3月,我院采用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选择性适度椎板减压、椎板、横突间或椎间植骨治疗56例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 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作者:王治君;张宇;杨明田

    2009年6月~2013年11月,我科对30例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 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杨杰;龚翔;彭吾训

    2009年1月~2012年12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创伤骨科采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32例老年髋关节病变患者,疗效满意。

  •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自体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作者:张华文;苏安平;杨乾滋;李志强;百宏伟

    2006年1月~2012年6月,我们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自体骨植骨治疗18例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右大腿纤维囊壁样组织伴陈旧性出血1例

    作者:彭林;王朝阳;孙军健;贾永鹏;沈彦

    患者,男,46岁,因右大腿外侧肿块形成11年、增大7个月于2012年5月16日入院。病史:2001年4月29日被汽车车轮碾伤臀部,当时在外院诊断为“失血性休克、骨盆骨折、膀胱及尿道损伤”,急诊行尿道会师术,术后发现右大腿皮下肿块形成,有波动感,行穿刺抽除液体(具体不详)。次日在局麻下行右股骨转子部及股骨髁上双向牵引术。拆除牵引后自诉当时右大腿外侧皮下有肿块形成,未引起重视,未作处理。10年来,肿块无明显增大但逐渐变韧,无疼痛,右髋关节活动稍受限,右下肢感觉正常。7个月前,患者发现肿块下方约2cm ×1 cm 肿块形成,并逐渐增大至4 cm×4 cm 大小,右下肢无明显不适。患者要求取出肿块,我院门诊拟以“右大腿外侧陈旧性血肿块”收住入院。查体:双髋内收畸形,骨盆分离挤压试验阴性,右大腿上、下段可见陈旧性骨牵引术后瘢痕,右大腿上段外侧可触及8 cm ×3cm、3 cm ×4 cm 2枚皮下肿块,质韧,活动度差,无压痛,右足背动脉搏动强,右足趾活动自如,血运良好,感觉无异常。MRI 检查:右大腿异常信号影(图1)。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行右大腿肿块探查清除术,术中见肿块活动度差,包块位于阔筋膜外,部分与阔筋膜粘连,有囊壁包绕,囊壁较韧,内有大量浅棕色豆腐渣样液性组织,分离囊壁及阔筋膜,将取下的包块作病理检验,病理报告:右大腿纤维囊壁样组织伴陈旧性出血。抽取适量包块内液体作细菌培养,结果提示无细菌生长。

  • 自体腓骨移植联合重组骨形成蛋白-7治疗股骨头骨坏死

    作者:李军(摘译);荆珏华(审校)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青壮年常见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作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联合无血管的自体腓骨移植和重组骨形成蛋白-7对6例(7侧)未塌陷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治疗,其中Steinberg分期Ⅱ期5例、Ⅲ期1例(双侧)。随访4年,Harris评分提高492分,VAS 评分降低5分,且5例股骨头未发生塌陷,1例双侧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一年因塌陷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故作者认为,自体腓骨移植联合重组骨形成蛋白-7是一种治疗未塌陷股骨头坏死安全有效的方法。

  • 生物型金属-聚乙烯全髋置换术对患者血液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作者:李军(摘译);荆珏华(审校)

    越来越多的文献证明,大头金属-金属全髋置换术显著提高血液金属离子浓度,但金属-聚乙烯全髋置换术对血液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尚不清楚。作者将69例行生物型金属-聚乙烯全髋置换术的患者按照股骨头假体直径分成3组:28 mm组(对照组)12例,36 mm组18例,40 mm 组13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6 mm组的钴离子浓度显著提高(P=0013),40 mm组的钴离子浓度也提高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2);而3组的铬离子浓度均正常。作者认为,尽管证据尚不充分,但做生物型金属-聚乙烯全髋置换术时,需注意其对患者血液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尤其是直径36 mm的股骨头假体。

  • 全踝关节置换与踝关节融合的中期随访结果

    作者:李军(摘译);荆珏华(审校)

    终末期踝关节炎的手术治疗包括全踝关节置换和踝关节融合术,尽管踝关节融合术是一个可靠的手术,但很多患者还是首先选择全踝关节置换。作者对4所医疗机构的388例踝关节进行回顾分析。321例(83%)踝关节获得了平均55年的随访,全踝关节置换和踝关节融合术的翻修率分别为17%和7%,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和7%,踝关节评分分别从51.9分和53.4分降到26.4分和33.6分。作者认为,全踝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的翻修率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 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董凯旋(综述);徐永清;范新宇(审校)

    腓动脉穿支皮瓣是以腓动脉发出的肌间隔穿支动脉及肌皮穿支动脉为轴型血管的皮瓣。腓动脉穿支皮瓣具有对供区损伤小、不破坏供区外形、受区修复重建功能和外形好、设计灵活以及患者术后康复快等诸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何提高腓动脉穿支的定位,加强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应用的结合,掌握好利用腓动脉穿支皮瓣的手术指征,大程度地减少对供区的损害,切取大小合适的皮瓣,并达到创面修复的佳效果,将是今后研究方向的热点。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腓动脉穿支皮瓣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了解腓动脉穿支皮瓣的研究进展。

临床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