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

临床骨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paedics 림상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3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0287
  • 国内刊号: 34-116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临床骨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戴尅戎,江曙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修复下肢严重毁损伤

    作者:赵奎;马华;周嘉庆;王华

    目的探讨应用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修复下肢严重毁损伤所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免除截肢的方法.方法临床治疗10例,切取股前外侧皮瓣与健侧足背血管吻合修复下肢严重毁损伤所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对伴有血管损伤的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切取皮瓣面积为15 cm×8 cm~25cm×18 cm.结果10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发生轻度感染,经换药愈合,全部保肢成功.随访1~2年,皮瓣外观、色泽、质地良好,患肢全部恢复行走功能.结论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修复下肢严重毁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作者:张冰;刘捍东;徐祥伟

    目的总结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3例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均在4~8个月愈合,无交锁钉松动、折弯、断裂情况,患肢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具有骨折复位好、固定坚强、可早期活动关节及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

    作者:寿志强;梅锦荣;管国华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效果.方法开放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19例耻骨联合分离患者.结果19例均恢复骨盆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均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 分叉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作者:陈子华;党小伍;潘培惠;肖建春;李伟东;刘胜新;卓振淦

    目的探讨分叉交锁髓内钉(BILN)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BILN治疗28例肱骨干骨折,根据术后肩肘关节活动范围对其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平均9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肩肘关节功能评价:优16例,良9例,差3例.术后没有继发性桡神经损伤,无切口感染,无骨不连.结论BILN治疗肱骨干骨折是一种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良好的方法.

  •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治疗

    作者:吴国保;李健;郑德富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方法经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25例.结果术后19例滑脱完全复位,6例滑脱无明显复位但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25例经6~24个月随访,治疗改善率为86.9%,无椎弓根钉断裂及滑脱加重.结论该方法效果满意,术中重点在减压,关键是为融合创造条件.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保守治疗

    作者:姜永庆;刘庆朋;王岩松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对13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保守治疗:①颈椎调衡术;②颈部软组织松解术;③星状交感神经节阻滞术;④应用血管扩张药物.结果随访1.5~5年,优72例,良27例,差32例,优良率81.8%.结论选择适当的保守治疗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颈椎病/治疗
  • 单侧成角度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

    作者:张文文;胡小永;杨建文;王接应

    目的探讨单侧成角度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5例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丝和(或)螺丝钉内固定联合单侧成角度骨外固定架固定.结果随访8~24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疗效评定:优12例,良2例,可1例.1例针道感染.无1例发生螺纹针断裂、松动及髋内翻等并发症.结论单侧成角度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能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坚强的固定,并可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

  • Pyramesh钛网配合Z-plate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樊健;刘璠;邵云伟;张辉

    目的探讨Pyramesh钛网配合Z-plate在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或马尾损伤患者进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碎骨装入Pyramesh钛网后行椎体间植骨,加用Z-plate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3~13个月,平均9.5个月,全部病例椎间植骨均牢固融合,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保持满意,神经功能恢复良好,钢板螺钉未松动.结论采用Pyramesh钛网配合Z-plate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可使椎管减压彻底,植骨融合率高,能有效的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有利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 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王伟;陈晓东;陆骅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18例,其中Neer分类三部骨折15例,四部骨折3例.结果骨折临床愈合6~8周.术后10~12周,以Neer评分法评估其功能,6例为优,8例为良,2例为可,2例为差.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短期效果较好,但后期效果还需长期随访.

  • 改良国产伽玛钉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

    作者:沙宇;杨树东;卢正楷;王秀超;王必胜;贺毅

    目的探讨改良国产伽玛钉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国产伽玛钉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32例,按Evans-Jensen骨折分型ⅡA型8例、ⅡB型13例,Ⅲ型11例.结果平均随访20个月(6~36个月),32例骨折全部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0.5周(8~24周).患肢功能按Sanders髋关节创伤评分标准,优良率93.8%(30/32).1例老年患者术后关节疼痛,1例髋内翻.结论用改良国产伽玛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是目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 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周敏;隋淑彦;姜鸿

    目的探讨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15例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通过X线平片、CT平扫及重建图像确诊,均手术治疗,其中改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10例、前后联合入路5例,均采用钢板和拉力螺钉固定.结果随访1~4年(平均2年),关节功能按改良d'Aubigne和Postel功能评定标准,解剖复位者12例中关节功能优良10例、可2例;复位欠佳2例中关节功能良1例、可1例;不满意复位1例关节功能差.结论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入路为改良K-L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骨折固定方法应满足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和安全的要求.

  • AO锁骨钩钢板治疗B型和C型浮肩损伤

    作者:黄长明;王剑敏;王建雄;沈瑞群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B、C型浮肩损伤疗效.方法对浮肩损伤患者中的B型(4例)和C型(3例)采用AO锁骨钩钢板固定.结果7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肩关节功能根据Herscovici标准进行评定,优3例,良4例.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B、C型浮肩损伤效果确切.

  • 一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部病变

    作者:曾忠友;裴仁模;金才益;张玉良;陆金荣;徐阿炳

    目的探讨一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双侧髋部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23例患者一期进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0.3分,双下肢不等长0~3.4 cm,平均1.97 cm.结果无术中、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术后无感染,髋关节无脱位;出现双下肢肿胀3例.术后双下肢不等长为0.3~1.4 cm,平均0.71 cm;住院时间17~24 d.随访13~50个月,患者疼痛缓解,关节功能活动满意,可独立行走、生活自理并恢复日常活动,后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为84.2分.结论一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双侧髋部病变,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缩短住院时间,对全情况较好的患者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 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

    作者:丁孝意;薛文;汪玉良

    目的评估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跟骨骨折34例36足均行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3~2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6周,28足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按Maryland足评分系统评价,优良率77.8%.结论跟骨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采用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合CPM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踝部骨折的手术疗效

    作者:占鲤生;林海滨;吴献伟;戴建辉;陈金辉;陈文煌

    目的评价踝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41例分别应用拉力螺钉、1/3管型钢板、腓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结果41例随访1~3年,优24例,良14例,差3例.结论踝部骨折手术治疗应遵循踝关节的生理特点,强调恢复外踝及下胫腓联合的解剖关系、踝关节的稳定、合理有效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

  •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谭晓毅;杜远立;刘军

    1991~2002年笔者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31例,随访6个月~1年,疗效满意.

  • 髌骨骨折的三种治疗方法比较

    作者:刘永强;冯晓勇;侯勇;苏敬阳;李保存;王朝君

    1998年9月~2004年3月,我科分别采用粗丝线环形缝扎术、改良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抓髌器内固定术治疗有移位髌骨骨折54例,报道如下.

  •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处卡压症的外科治疗

    作者:杨文彬;杨珂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处卡压症,是指该神经自骶丛神经分开后,走经骨纤维管道离开骨盆达臀部之前,因局部病变所引起的一组症状.1992年以来,笔者收治7例,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松解,获得满意疗效.

  • 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

    作者:丁焕文;何仲安;郑小飞;向朝荣;蔡建;吴文

    近6年来与协作单位(广州胡忠医院外科)共同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16例,取得较好疗效.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鲍涛

    2001年3月~2003年8月,笔者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52例,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52例,男48例,女4例,年龄17~7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45例,坠落伤7例.新鲜骨折49例,陈旧骨折骨不连3例,其中钢板固定失败2例,梅花针固定失败1例.骨折位于中段35例,位于下1/3段9例,上1/3段8例.粉碎性骨折及斜形骨折45例,横形骨折7例.

  • 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2例治疗体会

    作者:黄玉福;秦凤梅;秦国梁;吕建国;宋绍勇

    1998年2月~2004年3月,我科收治了1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较好.

  • 外侧斜切口和钛合金T形塑形钢板治疗肩胛骨骨折

    作者:余沛堂;俞伟;严建武

    肩胛骨骨折以往多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但近来由于交通和建筑事故暴力强,使骨折类型复杂,移位增大,常需手术治疗.2002年2月~2004年8月,我科手术治疗13例,疗效满意.

  • 微型钛板在掌指骨骨折中应用

    作者:章良忠;吴恙;马华鹰;朱铭兴;童鑫;叶必谦;马安军;付驰

    2002年2月~2004年2月,笔者使用德国aap掌指骨钛板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24例35处,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

    作者:尤瑞金;于海霞;张继东

    2000年4月~2004年4月,我院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1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

  • 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林光锚;李方才

    肩锁关节脱位并非少见,手法复位后制动较为困难,因而手术率较高.以往临床上有很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术式,但均有较多缺点.1999年7月~2004年1月,我们采用Link锁骨钩钢板治疗15例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并用可吸收缝线重建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疗效满意.

  • 肩锁关节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作者:朱恒杰

    1994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采用两种不同的手术内固定方法治疗肩锁关节骨折脱位41例,其预后有一定的差异,报道如下.

  • 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作者:姜鹏翔;李建民

    目的探讨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微波原位灭活术和人工假体置换术对66例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患者行保肢术,微波原位灭活38例,人工膝关节置换28例.在复习病历的基础上分析其手术并发症.结果微波原位灭活组随访11~67个月,平均29.6个月,其中12例死亡,3年生存率为65.8%;6例因感染、肿瘤局部复发等原因而截肢,保肢率为84.2%;出现了22例次不同种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9%.人工膝关节置换组随访17~62个月,平均34.8个月,其中8例死亡,3年生存率为71.4%;2例因肿瘤局部复发而截肢,保肢率为92.9%;出现了9例次不同种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1%.结论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局部复发率不高,但肺转移发生率较高并成为恶性骨肿瘤复发致死的主要原因.切口感染多发生在胫骨上端.微波原位灭活骨段骨折多发生于术后8~16个月.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外,人工膝关节置换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微波原位灭活组(P<0.05).

    关键词: 骨肿瘤 保肢手术
  • 不稳定性肩胛颈骨折的治疗

    作者:孔清泉;黄富国;张世琼;岑石强;杨志明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肩胛颈骨折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稳定性肩胛颈骨折的临床表现,对29例不稳定性肩胛颈骨折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应用重建钢板或与拉力螺钉合用固定肩胛骨骨折,克氏针或重建钢板固定锁骨或肩峰骨折.结果29例随访7~63个月,平均19.4个月,肩胛骨或锁骨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根据美国肩肘关节协会评分标准(ASES),非手术治疗组的肩关节功能评分为35~100分,平均为81.5分;手术组为61~100分,平均为89.1分.结论根据不稳定性肩胛颈骨折中的关节盂骨折块的稳定程度,可将其分为关节盂骨折块绝对不稳定和相对不稳定两类.第一类应尽早手术治疗,第二类如果关节盂移位不超过10 mm、成角不超过40°应首选非手术治疗.

  • FGF生物蛋白海绵促进创伤性溃疡修复的作用

    作者:臧学慧;查振刚;姚平;吴昊;林永新;谭文成

    目的观察FGF生物蛋白海绵促进创伤性溃疡的修复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皮肤创伤性溃疡患者40例为受试对象,A组(20例)为试验组,用无菌FGF生物蛋白海绵;B组(20例)为对照组,用无菌凡士林油纱布.观察相同环境中FGF生物蛋白海绵对新鲜或清创后溃疡面,有无促进愈合作用及是否可减少再手术植皮率,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创面3周内愈合率A组为95.0%,B组为55%,且A组再手术植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组创面分泌物及创周炎明显轻于B组创面;两组创面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FGF生物蛋白海绵可促进创伤性溃疡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再手术植皮率,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方便、无刺激的理想敷料.

  • 椎弓根螺钉张力带治疗腰椎峡部裂

    作者:徐国洲;涂强;钟润泉;王少华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张力带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峡部裂患者进行峡部修整、局部植骨、椎弓根螺钉张力带固定.结果2例失访,23例随访2~7年,平均随访3.5年.患者下腰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未出现椎弓根螺钉及钢丝松动、断裂.复查腰椎X线片均提示峡部已骨性融合.结论椎弓根螺钉张力带是一种节段性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显著,其适应证较严格.

    关键词: 腰椎 峡部裂 张力带
  • 脊髓内肿瘤伴全长空洞的诊治体会

    作者:赵云珍;李建军;于继华;李捷

    目的探讨髓内肿瘤伴脊髓全长空洞的诊断、治疗方法及空洞形成机制.方法对6例确诊为髓内肿瘤伴脊髓全长空洞的患者行显微镜下肿瘤摘除术,空洞不予处理.结果经3年的随访,6例均疗效明显,肿瘤摘除完整,空洞自行缩小或消失,症状改善.病程越短,疗效越好.结论脊髓全长空洞发生率可能比文献报道高.空洞是由于肿瘤本身的梗阻引起,显微外科技术能大限度地保留脊髓功能,空洞不需处理.

  • 关节镜监视下良性骨肿瘤的微创治疗

    作者:毛克亚;刘玉杰;陈继营;蔡胥;毕文志;张文涛;王岩;王继芳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监视下良性骨肿瘤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1例良性骨肿瘤患者采用关节镜临视下微创治疗.骨囊肿6例、骨纤维结构不良3例、非骨化性纤维瘤1例、骨样骨瘤1例,分别位于股骨、胫骨和跟骨.在C臂X线机监视下经皮穿刺进入病灶区,在关节镜监视下切除肿瘤并用等离子刀处理病灶内壁,然后用碳酸化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充填病灶刮除后的骨缺损.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伤口平均长度为(1.6±0.5)cm,术后第1天患者即可下地活动.随访6~24个月,无复发和其他并发症.结论关节镜监视下进行良性骨肿瘤的微创治疗,创伤小、定位准确,病灶清除彻底.

  • 股骨头钻孔持续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作者:陆健;孟南方;唐朝阳;魏伟生

    目的探讨股骨头钻孔复方丹参和复方骨肽局部持续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对48例54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Ⅰ~Ⅳ期)患者采用股骨头钻孔减压、置管持续灌注复方丹参和复方骨肽,治疗3~4周.结果46例52髋获随访1~6年,根据1995年全国首届骨坏死学术交流会拟订的100分标准,优良率达93.5%.结论股骨头钻孔持续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无副作用、疗效高等优点.

  • 手术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

    作者:张复文;徐斌;卜海富

    目的评价手术开放复位、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63例71侧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其中SandersⅡ型18侧(25.4%),Ⅲ型26侧(36.6%),Ⅳ型27侧(38.0%).采用外侧可延伸的"L"型切口入路,开放复位、钢板和螺钉内固定.部分Ⅳ型骨折采用骨移植且术后予以石膏短期外固定.结果63例均获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5.9个月.按AOFAS标准评价功能,优29侧,良26侧,可11侧,差5侧,优良率77.6%.结论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但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较Ⅱ、Ⅲ型差.

  • CT三维重建在骨盆肿瘤切除与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杨万石;王坤正;王奎生;朱伟;王大民;王强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骨盆肿瘤切除与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Siemens Plus 4螺旋CT机对17例骨盆肿瘤患者术前进行扫描,在Siemens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根据三维重建图形为不同患者设计制作合适的内固定器具.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1例术后16个月复发,行半骨盆切除及人工半骨盆重建后恢复健康,患者行走正常.1例出现肺部转移.其余病例在随访期内未发现局部复发.结论CT三维重建图像清晰地显示了术前骨盆肿瘤的细节,以易理解的形式立体直观地显示了病变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和手术应切除的范围,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和手术计划的制定.

  •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作者:黄卫春;张永进;任明安;王春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C臂X线机监测下对20例36个椎体行椎体成形术(均为后壁完整疼痛剧烈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观察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分析并发症.结果20例椎体成形术术后均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CT检查无椎管内或椎间孔渗漏.术后随访5~18个月,17例疼痛消失,2例明显减轻,1例缓解.结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 跟腱骨化1例

    作者:苏秀君;刘俊雄;张青华;严笑;武双善

    1病例资料患者,男,42岁,农民.因左跟部疼痛2年就诊,无明显外伤史,长时间行走时足跟部疼痛明显,乏力,曾在当地医院服用止痛药物,效果不明显.查体:左小腿无外伤瘢痕,下段后侧可见7 cm×2.5 cm×2 cm肿物,质硬,不活动,边界清楚,无明显压痕;左足中立位,内外翻功能正常,足背伸及跖屈略受限,左小腿无明显肌萎缩,肌力Ⅴ级.左小腿皮温正常,感觉正常.X线片:正位片示胫骨下段外缘、跟骨上部宽约2.5 cm,长约6cm,侧位片示左胫腓骨后侧3 cm处跟骨上部可见长约6 cm、宽约2 cm、稍低于皮质骨密度阴影,边界清楚.见图1.诊断为左侧跟腱骨化.因功能影响不大,给予对症处理,观察治疗.

    关键词: 跟腱骨化
  • 桡骨干骨折端被掌长肌腱卡压手法复位失败1例

    作者:姚社子;胡小永;陈小龙

    1病例资料患者,男,14岁.2004年6月22日从约30 m高的悬崖跌下,致双前臂外伤肿胀、畸形右侧流血4 h急诊入院.查体:右前臂高度肿胀,桡骨骨折近端骨质外露,被泥土污染,畸形明显.右腕下垂,右手背桡侧感觉减退,拇指外展、背伸活动受限;左前臂高度肿胀畸形,桡骨骨折近端移位于前臂内侧皮下,双侧可触及微弱桡动脉搏动.X线片显示:右尺桡骨多段粉碎性骨折,桡骨头骨折,桡骨远端骨骺滑脱;左桡骨远端骨骺滑脱,移位明显,尺骨远端骨折.诊断:右尺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右桡骨远端骨骺滑脱并桡神经损伤;左桡骨远端骨骺滑脱,左尺骨远端骨折.

  • 腰椎楔状滑脱1例

    作者:马晓春;金勇;付鹏;陈丹

    1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不适3年,加重半年入院.5年前曾遇车祸,当时无腰椎骨折脱位.患者有糖尿病史3年,高血压病史6年.查体:BP 20/10.6 kPa,一般情况好.腰椎后伸受限明显(患者平时不能仰卧),前屈活动可.右膝反射及跟腱反射消失,左侧减弱,病理征阴性.X线片示:L5椎体呈前宽后窄的楔状,孤立性向前滑脱,其上下椎间隙均狭窄,见图1A.MRI示:L4~S1节段椎管狭窄.腹部B超提示脂肪肝,ECG未见异常,心脏B超提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血糖4.24mmol/L,尿糖(++).诊断:L5椎体孤立性楔状滑脱并椎管狭窄.

    关键词: 脊椎滑脱 腰椎
  • 颈胸段脊柱前方手术入路时颈长肌和颈交感干的相关解剖

    作者:滕红林;杨胜武;肖建如;贾连顺;陈雄生;钱列;杨兴海

    目的研究颈胸段脊柱前方手术入路时颈交感干和颈长肌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2例意外死亡的正常成人尸体标本,测量C4~T2椎体水平两侧颈长肌内侧缘至脊柱前方正中线的距离,每一椎体节段测量水平为椎体前缘上下连线中点水平;测量颈交感干包括颈中神经节与中线的距离,以及与颈长肌内侧缘的距离;测量颈长肌附着点的位置变化.结果颈长肌内侧缘至颈胸段脊椎前方中线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增宽,分别为(mm):C3水平5.5±1.2,C4水平6.1±0.6,C5水平6.5±1.4,C6水平6.2±1.9,C7水平7.0±0.5,T1水平7.8±2.3,T2水平12.0±2.5.12例颈长肌起点的位置均在T1~T3,7例(58.3%)基本为白色腱性组织,5例(41.6%)为肌肉组织或和腱性组织混合组成.颈交感干与中线的距离分别为(mm):C3水平23.0±2.0,C4水平22.0±4.0,C5水平19.0±3.0,C6水平15.0±4.0,C7水平16.0±3.0.颈交感干与颈长肌内侧缘在C67水平距离近,两者距离分别为8.8 mm和9.0 mm.7例(58.3%)发现颈中神经节.结论在C67水平,颈交感干与颈长肌内侧缘距离近,所以其损伤可能性也大.熟悉颈交感干和颈长肌的相关解剖有助于在手术中减少可能的神经损伤,同时也助于椎体节段的判断.

  • 脱钙骨基质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与单纯脱钙骨基质修复兔桡骨缺损比较

    作者:温宏;刘忠堂;胡蕴玉;冯彦博;张宇;李也白

    目的比较脱钙骨基质(DBM)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和单纯DBM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能力.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桡骨15 mm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2组:A组植入异体DBM与bBMP(10 mg)复合材料;B组植入异体DBM.术后4、8、12、16周,进行放射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和计算机图象分析新生骨面积.结果X线和组织学检查显示异体DBM与bBMP复合材料组的新骨生成、修复骨缺损能力优于异体DBM组,组织切片的计算机图象分析提示DBM+bBMP组修复新骨面积大于DBM组,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4、8、12周P<0.05,16周P<0.01).结论异体DBM复合bBMP材料通过骨诱导和骨传导两种方式修复骨缺损,其修复骨缺损的能力要优于单纯DBM材料,是一种较为理想,具有高效成骨活性的植骨材料.

  • 骨肉瘤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和受体的表达

    作者:刘勇;杜靖远;杨述华;郑启新;邵增务;肖宝钧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及其受体(uPAR)在不同外科分期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32例骨肉瘤组织uPA和uPAR表达情况.结果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比较,uPA和uPAR表达的阳性率明显增高(P<0.01).骨肉瘤Ⅰ、Ⅱ、Ⅲ期表达uPA的阳性率分别为22.2%(2/9)、76.9%(10/13)、90.0%(9/10),表达uPAR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9)、84.6%(11/13)、90.0%(9/10).uPA和uPAR在Ⅰ期和Ⅱ期、Ⅰ期和Ⅲ期骨肉瘤中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uPA/uPAR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肿瘤恶性程度越高,uPA/uPAR表达阳性率越高,提示uPA/uPAR与骨肉瘤恶性进展有高度相关性.

  • 两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的力学研究

    作者:任东风;申勇;侯树勋

    目的评价两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稳定性情况.方法取5具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C2~T1),先后制成完整颈椎标本、C4~5、C5~6颈椎间盘切除、植骨、植骨加前路钢板内固定模型.非破坏方式下依次检测和评价颈椎在上下、后前、左右水平方向的载荷及移位情况.结果单纯植骨能增加两节段颈椎间盘切除模型上下、左右方向刚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后前剪切刚度意义不大.前路钢板则增加以上3个方向的刚度(P<0.05).结论植骨可以提高两节段颈椎间盘切除后颈椎的稳定性,但不能提供后前方向稳定.前路钢板则可以明显提高3个方向的颈椎稳定性.

  • 退行性改变对颈椎间盘影响机制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作者:林梓凌;林应强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脊髓受压或(和)脊髓供血障碍引起的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以椎间盘变性、颈椎力学性能异常为始发因素[1].CSM发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2],从病理学角度可分为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退变、颈椎骨与软组织的继发性病理改变、脊髓及其血管的慢性压迫性病理改变3个阶段[3].其中颈椎间盘在维持颈椎关节稳定、充分发挥顺应性、缓冲及吸振、防止脆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跟骨内移截骨术在平足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燕晓宇;俞光荣

    扁平足是足部常见畸形,出现症状者为平足症,表现为足踝部疼痛、行走无力,久之可影响整个下肢和脊柱.目前平足症的治疗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国内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国外已经倾向于手术治疗,并报道多种手术方法,其中跟骨内移截骨术(medial displacement calcaneal osteotomy,MDCO)及其联合手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效果肯定,现综述如下.

  • 链式钢板改制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吴克俭;王华东;张伟佳;侯树勋;唐家广;李震宙

    目的观察链式钢板改制钩钢板后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按改良Rockwood分类,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6例,均采用链式钢板改制的钩钢板内固定.结果改制的钩钢板符合锁骨"S"状外形,钩部分插入尖峰下端,对肩袖的影响较小,固定后肩关节极度外展时与肱骨头不发生撞击,对正常生理结构干扰极少,术后不用外固定,利于肩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随访9个月~3年,按JOA评分标准,90~95分5例,80~89分1例.综合评价优良.结论链式钢板改制钩钢板取材容易,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确切,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 透明质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作者:房健伟;王恩普;李光厚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HA)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对疼痛的影响.方法关节内注射HA,1次/周,5次为1个疗程.分别在注射后4周内及3、6、12、24、36个月等5个时间段对疼痛的改善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中等度以上疼痛改善中,X线表现Ⅰ、Ⅱ期较Ⅲ、Ⅳ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体重指数分组检验中,疼痛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A关节腔内注射,1年内膝关节疼痛改善有明显效果(P<0.01).结论HA治疗膝骨性关节疼痛是高效和安全可靠的.

  • 力奥来素对脊髓不全损伤患者排尿障碍的作用

    作者:李志;梁忆;彭阿钦;吴春生

    目的观察力奥来素对脊髓不全损伤排尿障碍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32例腰椎骨折伴脊髓不全损伤排尿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采用间歇导尿配合力奥来素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间歇导尿治疗,两组均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排尿功能恢复时间、泌尿系感染情况和后遗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5.05 d,对照组平均为9.28 d(P<0.01),对照组有2例后遗症,观察组没有后遗症.结论力奥来素可促进脊髓不全损伤排尿障碍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

临床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