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青少年距骨前外侧副关节致疼痛性距跟撞击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恩波;赵群;李明磊;刘天婧;李连永;张立军;李祁伟

    目的 探讨距骨前外侧副关节致疼痛性距跟撞击的诊断、治疗和短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3例(4足)距骨前外侧副关节致疼痛性距跟撞击患者的病历资料.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3~15岁,BMI为21.8~24.2 kg/m2.平均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年.纳入标准:①腓骨肌痉挛性僵硬性扁平足,无外伤史,无跗骨联合,跗骨窦区压痛(+).②CT或MRI证实距骨前外侧副关节与距骨后关节表面连续.③MRI示距骨前外侧副关节周围距骨和跟骨颈部水肿.3例(4足)均行距骨前外侧副关节切除术,其中1足联合腓骨短肌延长,1足联合腓骨短肌移植至腓骨长肌.结果 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术后疼痛症状消失.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后足评分由术前的48~76分,提高至术后的79~91分.但患者主观仍感觉患足灵活度欠佳.结论 青少年腓骨肌痉挛性僵硬性平足,尤其合并跗骨窦区疼痛,要考虑距骨前外侧副关节致疼痛性距跟撞击的可能,同时需排除跗骨联合.患足MRI有助于诊断.采用距骨前外侧副关节切除术短期疗效良好.

  • 编读往来

    作者:

    书上说光脚走石子路好处很多,但我是扁平足,可以通过走石子路来按摩吗?

  • 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手术治疗策略

    作者:邓银栓;高秋明;甄平;唐康来

    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是临床常见的足部畸形之一,目前其治疗方法存在较多争议,不同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差异较大,针对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外科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围绕副舟骨切除后如何重塑足弓产生了一系列手术方法,不同术式产生的临床疗效亦不尽相同,如何制定手术策略,选择手术方式,以及副舟骨切除后是否需要重建胫后肌腱,如何重建,采用何种方式重建等问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期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 肌腱转移固定修复扁平足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韩长伶;姚双权;张奉琪;吴昊天;赵立力

    目的:比较四种肌腱转移固定修复扁平足畸形的牢固程度.方法:本实验采用6具新鲜尸体骨标本,每一具标本依次采用腓骨长肌腱法、胫前肌腱法1、胫前肌腱法2及异体跟腱法4种转移肌腱固定方法修复扁平足模型.每一种标本模型分别固定在试验机上,轴向压缩100、300及600N,观察足底下移距离.结果:在100、300及600N力作用下轴向压缩,4种方法中足底下移距离比较,用腓骨长肌腱修复扁平足后产生的位移小,与其他方法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三种方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本实验所研究的4种修复扁平足的方法中,腓骨长肌腱法修复扁平足牢固.

  • 成人获得性平足症的相关研究及进展

    作者:康立世;杨朝晖

    目的 总结成人获得性平足症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成人获得性平足症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以"成人获得性平足症"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和以"acquired adult flatfoot"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检索1985年1月—2017年1月与成人获得性平足症的解剖因素、发病原因及手术治疗相关文献并对其分析总结.结果 成人获得性平足症主要表现为足部骨性结构和软组织因素共同导致的足纵弓的塌陷或消失,胫后肌腱功能不全为其常见的发病原因.若经保守治疗病情未缓解,需外科手术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结论 成人获得性平足症的诊治需结合发病原因、疾病分期等相关因素,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跟骨内移截骨跟骰关节融合术治疗扁平足合并跟骰关节炎疗效分析

    作者:周若南;王翔宇;杨树东;孙士强

    目的 探讨扁平足合并跟骰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06-2013-06采用跟骨内移截骨及取髂骨植骨跟骰关节融合术治疗扁平足合并跟骰关节炎28例.结果 28例均获得平均8(6~12)个月随访,内侧纵弓较手术前增加(负重位外观)内侧柱高度接近正常,距骨内移得到减轻,胫后肌腱(内踝前下方)压痛改善,其中25例疼痛消失,3例遗留轻微疼痛,足外翻及外展畸形明显改善.结论 跟骨内移截骨及取髂骨植骨跟骰关节融合术是治疗扁平足合并跟骰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HyProCure跗骨螺钉治疗成年人柔韧性扁平足早期疗效分析*

    作者:解冰;田竞;周大鹏;殷生良

    背景:成人柔韧性扁平足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仍存在争议。距跗关节稳定机制这一概念的提出和HyProCure跗骨螺钉的发明,给成人柔韧性扁平足治疗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
      目的:评价HyProCure跗骨螺钉治疗成年人柔韧性扁平足的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对27例(34足)成人柔韧性扁平足患者采用HyProCure跗骨螺钉实施距下关节稳定术治疗。男20例,女7例,年龄18~77岁,平均(33.8±11.6)岁。术后定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临床并发症评估、X线和CT检查及基于PACS 5.0系统的图像测量,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进行术后疗效评定。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7±1.8)个月。除1例术后1个月因HyProCure脱出跗骨窦行更换手术外,余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无一例永久移除HyProCure。手术前后距骨第1跖骨角(14.1°±6.0° vs 4.7°±2.8°,P<0.01)、跟骨倾斜角(16.1°±2.0° vs 20.4°±2.2°,P<0.05)、距舟覆盖角(24.9°±3.3° vs 15.0°±2.1°,P<0.01)和距骨第2跖骨角(32.3°±4.2° vs 14.6°±1.9°,P<0.01)改善明显,患足内侧纵弓高度显著提升(P<0.01),VAS疼痛评分明显改善(P<0.05),术后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较术前提高了74.9%(44.2±11.1 vs 77.3±10.7,P<0.01)。
      结论:采用HyProCure跗骨螺钉治疗成年人柔韧性扁平足可以有效恢复正常足部骨性结构关系、手术创伤小、术后可早期负重、患足疼痛改善明显、功能提高显著,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 足印角及C-S指数与扁平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包贝西;张建中

    目的 研究足印角及C-S指数与扁平足内侧纵弓的相关性,探讨应用足印角及C-S指数诊断扁平足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62例受试者(308足)的双足负重正侧位X线片和Harris Mat足印图.负重侧位X线图像上测量距骨第1跖骨角,跟骨倾斜角,距骨倾斜角和距骨跟骨角.Harris Mat足印图测量足印角及C-S指数.根据距骨第1跖骨角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足弓组,轻度扁平足组,中度扁平足组和重度扁平足组,将内侧纵弓各测量结果与其对应的足印角和C-S指数进行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足印角:正常足为(42.79±6.93)°,轻度扁平足为(31.73±8.44)°,中度扁平足为(21.07±12.6)°,重度扁平足为(5.50±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90,P=0.000);C-S指数:正常足为0.37±0.05,轻度扁平足为0.41±0.05,中度扁平足为0.46±0.11,重度扁平足为0.69±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70,P=0.000);距骨第1跖骨角与足印角呈负相关关系,左足的相关系数为-0.646,右足的相关系数为-0.752;距骨第1跖骨角与C-S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左足的相关系数为0.514,右足的相关系数为0.575;内侧纵弓与足印角及C-S指数呈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 足印角和C-S指数是测量和评价扁平足内侧纵弓的可靠指标;足印图测量结果有助于扁平足的早期诊断和分级,并指导扁平足的二级预防.

  • 婴幼儿距骨畸形性扁平外翻足的治疗

    作者:蔡豪祺;王志刚;蔡海清;葛翼华

    目的:介绍引起婴幼儿扁平外翻足的距骨畸形中,垂直距骨与斜行距骨的鉴别要点及相应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组22例28足,通过对跟腱等的体格检查,X 线片上测量跟骨倾斜角、跟距角、距骨第一跖骨角来判断疾病的类型及严重性。垂直距骨在大跖屈位时舟状骨没有复位,而斜行距骨在大跖屈位时舟状骨复位,以此来鉴别两者。其中垂直距骨5例6足,为僵硬性扁平足,大年龄患儿采用广泛软组织松解及跟骨延长。斜行距骨17例22足,为跟腱挛缩型柔韧性扁平足,采用延长跟腱及复位距骨治疗。随访上述 X 线片指标,并采用 Maryland 足部评分标准评估。结果患儿平均随访31个月,垂直距骨 Walker 评分均>9分;斜行距骨 Maryland 评分均达到优良。5例垂直距骨,侧位片跟距角由83.1°减小至51.3°,跟骨倾斜角由-20.1°达到1.3°,距骨第一跖骨角由85.3°减小至30.6°。采用 Maryland 足部评分标准,优2例,良1例,可2例;17例斜行距骨,侧位片跟距角由58.2°减小至35.3°,跟骨倾斜角由-5.3°达到15.6°,距骨第一跖骨角由42.3°减小至9.7°采用 Maryland 足部评分标准,优15例,良2例。结论斜行距骨是伴跟腱挛缩的柔韧性扁平足,垂直距骨是僵硬性扁平足,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鉴别,两者都需要积极的早期治疗。斜行距骨的患儿的治疗主要采用连续石膏矫形,跟腱延长术,闭合复位内固定,支具治疗。垂直距骨的治疗根据患儿的年龄而有所不同,包括连续石膏固定矫形,跟腱延长,复位内固定,广泛软组织松解,跟骨延长术。

  • 跟骨Z形截骨治疗柔韧性扁平足

    作者:徐阳;李星辰;彭志杰;徐向阳

    目的:探讨跟骨 Z 形截骨术治疗扁平足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瑞金医院采用跟骨 Z 形截骨治疗的柔软性扁平足患者资料,分别测量及分析其术前、术后后足外翻角、距舟覆盖角、侧位第一跖距角、距骨倾斜角等角度变化,采用美国足踝医师协会踝-后足评分( AOFAS-AH )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功能变化情况。结果18例均获12~28个月随访,平均17.6个月。后足外翻角:术前(12.9±5.5)°,术后(2.0±2.8)°,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距舟覆盖角:术前(24.4±11.0)°,术后(11.3±8.8)°,P=0.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侧位片第一跖距角:术前(17.1±6.4)°,术后(3.3±3.6)°,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距骨倾斜角:术前(32.4±5.7)°,术后(23.0±3.7)°,P=0.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OFAS 评分:术前(58.2±17.5)分,术后(95.0±4.4)分,P=0.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跟骨 Z 形截骨是治疗扁平足的有效方式,可改善患者症状、恢复足的正常排列,但此手术开展较少,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距下关节稳定术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程翔宇;宋卫东;刘浩宗

    目的:评价距下关节稳定术( EOTTS )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初期疗效,并探讨EOTTS对后足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对14例(22足)儿童柔韧性平足症患者[平均年龄(11±2)岁]应用HyProCure施行EOTTS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患者的一般情况、外观、功能及影像学表现,对完整随访资料进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4)个月(范围6~18个月)。无难以处理的并发症发生,无1例出现植入物移除。与术前资料相比,术后视觉模拟评分( VAS)平均减少2.6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2.9,P <0.05);术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平均提高33.8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1.5,P <0.05);术后影像学发现距骨舟骨角减少了67.6%,距骨跟骨角减少了24.1%,跟骨倾斜角增加了34.4%,内侧纵弓高度增加了62.1%,距骨第一跖骨角减少了57.9%,距骨第二跖骨角减少了43.4%,距舟覆盖角减少了58.3%,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EOTTS可有效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完善的术前检查对于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同时EOTTS的关键作用在于稳定距下关节运动轴心,恢复后足正常生物力学。

  • 中美空军飞行学员医学选拔对照实证研究--扁平足

    作者:厉晓杰;邹志康;杜俊杰;朱克顺;袁超凡;夏青;吉保民;马中立

    目的:探讨中美两军飞行学员选拔扁平足医学标准的不同,并对我军标准改革提供一种思路。方法调查2012—2015年我军招飞定选体检中扁平足淘汰率与综合评定(简称综评)合格率,对比我军与美军飞行学员选拔扁平足医学标准,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2012—2015年我军招飞定选体检因扁平足淘汰52例,占骨科疾病淘汰人数的26.40%,扁平足患者综评合格人数为87例,占骨科疾病综评合格人数的37.18%。中美两军关于扁平足医学选拔标准主要区别在于美军标准注重功能,无形态方面要求,我军标准仅有形态学要求。按照美军标准,我军因扁平足淘汰的52例中43例合格,9例不合格;我军扁平足患者综评合格的87例中79例合格,8例不合格。结论招飞定选体检中,因扁平足淘汰的人数较多。我军扁平足医学选拔标准与美军标准差别较大,我军实施的综评机制中考虑功能因素,将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机制。

  • 扁平足与正常足举重运动员足底压力分布对照研究

    作者:魏东凌;张文;周琳

    目的:调查举重运动员扁平足发病情况,分析对比扁平足和正常足举重运动员足底压力分布特点.方法:38名举重运动员,利用三线印迹法分为扁平足组和正常足组.采用Tekscan的HRMat System足底压力测试仪分别检测并分析两组对象中立位站立时的足底压力分布.结果:(1)38名举重运动员中扁平足14人,正常足24人.(2)扁平足组报告足部疼痛症状的比例为57.1%,正常足组为25%,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扁平足组膝关节疼痛者所占比例为64.7%,正常足组为41.7%,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3)扁平足组中足及第一跖骨力度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足组(P<0.05),而内、外侧足跟处力度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正常足组(P<0.05).(4)扁平足组中足接触面积以及接触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正常足组(P<0.05),而扁平足组足跟内侧以及第三跖骨处接触面积百分比显著低于正常足组(P<0.05).(5)扁平足组第一跖骨处接触压力显著高于正常足组(P<0.05),而其足跟外侧接触压力则显著低于正常足组(P<0.05).(6)扁平足组足跟内侧峰值压力显著低于正常足组(P<0.05).结论:本研究中扁平足组报告足踝部及膝关节疼痛症状的比例均高于正常足:扁平足举重运动员足底压力分布特点与正常足举重运动员不同,站立、负重时足底受力模式向脚掌中部及前部内侧转移,中足接触面积及力度百分比增大、第一跖骨压力升高.

  • 郑州市中小学生扁平足2 782例调查

    作者:王化玲;韩忠敏;张遂柱

    扁平足是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发育异常,足弓塌陷造成足部弹性减小或消失,引起不同程度平足.由于足底变平,下肢的支撑功能大大降低,身体和脊柱的姿势发生改变,因而使整个运动装置的支撑机能下降.据近结束的全国脚型测量工作的统计数字显示,与上世纪60年代第一次全国脚型测量的结果相比,我国人口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扁平足现象,特别是12~30岁的青少年,扁平足增加了20%以上[1].

  • 联合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扁平足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永立;程富礼;谢祎

    目的:探讨联合多种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症状型扁平足的近期临床及放射学效果。方法自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我院共收治儿童可塑性症状型扁平足32例,共38足,均为单纯性扁平外翻足。手术年龄12~14岁,平均年龄12岁零8个月。全部行趾长屈肌腱下移、跟骨截骨内移、延长术。结果本组所有病例随访时间2~3年,所有患者负重条件下测量术前、术后2个月时侧位片距骨第一跖骨角、跟骨距骨角、跟骨倾斜角,正位片距骨第一跖骨角,取平均值,足印法进行前后数值对比。结论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症状型儿童可塑性扁平足,采用联合术式治疗,能发挥各个术式的优势,效果优良,但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杨蔡伟;熊敏

    扁平足是常见的足部畸形疾病,其发病率远比统计数据要高。由于足部的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构成较为复杂,所以扁平足的发病机制、病程、治疗一直是足外科领域的难点。其治疗方法多样化,且存在较多争论。本文主要概述扁平足的治疗研究进展,重点讨论扁平足畸形的外科治疗。

  • 关于扁平足测量方法及评估指标的研究与进展

    作者:何凯;王愉思;刘宏

    扁平足是常见的足部畸形之一。目前较多学者在文献中提出了多种测量方法及相关评估指标,以及这些测量方法和评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在关于扁平足的测量和评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研究通过总结近些年来关于扁平足测量方法和评估指标以及各个测量方法和评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的系统研究扁平足提供参考。

  • 足踝功能训练对改善扁平足临床症状疗效观察

    作者:张瀚元;李海;王文希;李丰;齐伟

    目的 探讨足踝功能训练对改善扁平足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名在校大学生分为两组.对照组30名实施每日慢跑30 min,观察组30名实施足踝功能训练,于训练前、训练后3个月、6个月、9个月行足部功能评定.结果观察组训练后3个月、6个月、9个月足部功能状况优于对照组,且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踝功能训练有助于改善扁平足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 扁平足合并近端跖腱膜炎所致跟痛症相关性分析

    作者:姜新强;张喜善;樊鸿雁

    目的:探索研究扁平足合并近端跖腱膜炎致跟痛症的相关性。方法双侧合并跖腱膜炎跟痛症的扁平足患者20例, X线片上测量跟骨倾斜角(CP)、距骨第一跖骨(MA)、跟骨骨刺增生长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测量的轻重度侧的MA、CP、跟骨骨刺增生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MA、CP、跟骨增生长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回归分析结果跟骨增生程度与CP无统计学相关性,与MA有统计学相关性,提示跟骨增生程度与足弓形态的改变有相关性,与跟骨外翻角度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内侧足弓的变形对骨刺的增生有影响作用。跟骨位置角度改变与跖腱膜下跟骨增生无明显相关。本实验将X线下足弓结构改变、跟骨位置、骨刺增生长度进行测量分析,有助于对扁平足与跟痛症影像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3D打印技术辅助儿童复杂性扁平足手术临床应用

    作者:高斌;孙巧巧;杨明;史强;李旭;吴伟平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儿童复杂性扁平足的临床应用。方法:采集11例复杂扁平足患儿足踝部CT断层扫描数据,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在模型上进行模拟手术,并将其应用于诊治、手术规划和术中参照。结果:平均随访20个月,所有患儿均在3D打印实体模型指导下完成,手术过程顺利。11例患儿术中所见与术前数字化三维重建和3D打印实体模型的畸形结构变化一致。结论:数字化重建与3D打印技术能够准确和直观地反映儿童复杂扁平足畸形的立体形态和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临床医生的诊断、手术计划等有较大帮助,并减少了手术操作时间,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73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