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棘突纵割式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重度颈椎管狭窄长期疗效分析

    作者:何达;蒋继乐;李楠;刘波;田伟

    目的 评价棘突纵割式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多节段重度颈椎管狭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138例.根据MRI影像将病例分为压迫组(椎管占据率<60%)和重度压迫组(椎管占据率≥60%).比较2组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结果 压迫组72例,重度压迫组66例.2组年龄、性别、随访时间、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压迫组JOA评分为术前11.4±2.9,术后佳14.7±1.7,末次随访13.6±3.0,术后明显改善(P=0.000);重度压迫组JOA评分为术前11.1±3.1,术后佳15.0±2.0,末次随访14.2±2.5,术后明显改善(P=0.000).2组间比较,术前、术后佳及末次随访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压迫组JOA评分改善率术后佳时为(53.0±39.2)%,末次随访为(36.3±43.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重度压迫组JOA评分改善率术后佳时为(65.7±35.8)%,末次随访为(49.2±46.4)%,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2组间比较,佳JOA评分改善率重度压迫组优于压迫组(P=0.037),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压迫组NDI评分为术前23.9±12.4,术后佳16.4±15.0,末次随访17.9±14.5,术前与术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重度压迫组NDI评分为术前23.8±12.8,术后佳17.9±16.2,末次随访18.9±15.7,术后佳时与术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末次随访与术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NDI评分比较,术前、术后佳和末次随访评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棘突纵割式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的有效方法,无论椎管占据率是否超过60%,均可获得相近的临床改善效果.

  • 颈椎前路减压分段融合术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赵波;秦杰;王栋;李浩鹏;贺西京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减压分段融合术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2例,女24例;年龄42~79岁,平均(56.9±12.8)岁,病程2个月~16年,平均(10.6±3.2)年.所有患者术前经影像学检查显示有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并具有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其中34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分段融合术(前路组),22例采用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路组).通过影像学资料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病变节段前柱高度和颈椎前曲度进行比较,并采用JOA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无神经血管并发症发生,并获得24~36个月的随访(平均28.6个月).前路组,术后2周时颈椎病变节段前柱高度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颈椎前曲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后路组,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病变节段前柱高度和颈椎前曲度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颈椎前曲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均出现了明显恢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前路组明显高于后路组(P<0.05),且JOA评分改善率前路组也优于后路组(P<0.05).结论:这种分段式前路融合手术可以有效地恢复颈椎前柱高度,并且与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相比,可以显著地改善脊髓功能,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案.

  • 依据颈椎曲度确定开门宽度在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德纯;杨海松;陈宇;陈德玉;史建刚;许国华;潘孟骁

    目的:探讨依据颈椎不同曲度确定开门宽度在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76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4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8例。根据术前颈椎曲度不同分为3组:颈椎前凸角<10°为A组(21例),>40°为B组(16例),10°~40°为 C 组(39例)。根据开门宽度不同 A 组分为 A1组(12 mm)和 A2组(10 mm),B组分为B1组(8 mm)和B2组(10 mm),C组开门宽度均为10 mm。分别对术前和术后1周时神经功能JOA评分,记录术后各组出现神经根麻痹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27个月,平均(19.3±4.7)个月。术后各组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1周与术前JOA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神经功能改善率A1组为50.21%±18.77%、A2组为42.06%±15.21%, B1组为53.53%±13.78%、B2组为57.89%±19.05%,C组为55.73%±14.59%,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A1组及 A2组均为0,B1组为1/9、B2组为2/7,C组为5.1%(2/39),其中B2组发生率较其他组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7.322, P>0.05)。结论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病简单、可行,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术前根据不同颈椎曲度选择不同的开门宽度,在获得满意的神经功能改善前提下,有可能减少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

  • 涉及C2水平的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疗效观察

    作者:石磊;陈德玉;许国华;杨海松;陈宇;陈德纯

    目的:探讨涉及C2水平的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OPLL)症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对2011年5月—2014年11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42例涉及C2水平长节段OPLL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2岁。依术式不同将其分为A、B两组,A组21例行单纯C3~7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B组21例行C3~7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加C2椎板下缘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及评分改善率、颈椎曲度及C2~3椎体间活动度。结果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A组中1例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A组中1例、B组中2例术后出现轴性疼痛,予相应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随访2.1年。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B组JOA评分及评分改善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7.203、6.644,P值均<0.01)。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颈椎曲度及C2~3椎体间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于涉及C2水平长节段颈椎OPLL症患者,若K线阳性,行C3~7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加C2椎板下缘减压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 一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并发肺栓塞的护理

    作者:冯岚;刘立捷;吉晓丽;杨云芬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行椎间盘摘除椎管扩大成形术是骨科常见的手术,但合并肺动脉栓塞症经检索1982~1998年有关文献中未见报道.1998年3月我科收治1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病人,术后并发肺栓塞,病情变化突然,情况危急,经积极抢救后,转胸外科行肺动脉血栓清除术,挽救了生命,于4月5日出院.现将护理工作介绍如下.

  • Centerpiece微型钛板应用于老年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作者:孙麟;宋跃明;刘立岷;刘浩;李涛;龚全;孔清泉;曾建成

    目的 评价应用颈椎单开门Centerpiece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应用颈椎单开门Centerpiece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7例,年龄平均68.3岁;对照组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传统丝线悬吊颈椎单开门技术治疗该类患者28例,年龄平均67.5岁.以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术后轴性症状,C5神经瘫以及X线CT测量颈椎曲度、开门角度、有无再关门和固定相关并发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得24个月的随访.两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9% vs 51.8%,P>0.05);术后轴性症状评分Centerpiece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0.3±1.3) vs(9.0±1.9),P< 0.05];Centerpiece组1例、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现象,经保守治疗缓解.末次随访时,Centerpiece组颈椎曲度(18.1°±2.4°)与术前(17.9°±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5.7.±2.0.)与术前(17.8°±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CT示开门角度维持良好,所有患者均无再关门现象;Centerpiece组1例患者出现椎板侧螺钉松动,无相关症状发生.结论 应用颈椎单开门Centerpiece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Centerpiece微型钛板能够很好地减轻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以及颈椎曲度的丢失.

  • 带线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林久灶;林泉;崔为良

    目的 评价带线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应用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采用带线锚钉锚定侧块并应用缝线悬吊“门轴”侧.结果 本组获随访3~17个月,术后3个月JOA评分改善率、颈椎曲度、末次随访时椎板开门角度均较满意.结论 带线锚钉应用于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操作安全,近期疗效满意.

  • 单开门Arch钢板联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作者:颜滨;杨欣建;顾洪生

    目的 观察采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单开门Arch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将41例颈椎管狭窄症随机分为2组,21例实施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单开门Arch钢板内固定(A组),20例实施椎管扩大成形术(B组).结果 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明显轴性发生率、颈曲角度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Arch钢板内固定可有效改善颈椎管狭窄症的神经功能,安全可靠.

  • 超声骨刀在颈椎椎板(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齐超;王海蛟;何兵;张永辉

    目的 分析超声骨刀在颈椎椎板(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实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自2015-06-2016-01经影像学诊断证实的36例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椎板(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试验组术中使用超声骨刀,对照组术中使用微型磨钻.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每分钟出血量、术后1周JOA评分、术后JOA评分改善率、术后48 h引流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术中每分钟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周JOA评分、术后JOA评分改善率、术后48 h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颈椎椎板(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与使用微型磨钻相比,使用超声骨刀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对骨组织及软组织损伤更小,更为安全、高效、精准、可靠.

  • Centerpiece钛板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作者:买尔旦·买买提;邓强;盛伟斌;梁卫东;代杰

    目的 评价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Centerpiece钛板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自2010-03-2011-12采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34例颈椎疾患.结果 手术时间为(140±15)min,术中出血量为(275±25)ml.所有患者获得随访8~18个月,平均8.5个月,1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1例出现螺钉松动,5例出现轴性症状.术前JOA评分为(9.8±2.9)分,末次随访时为(15.3±1.1)分,改善率达(65.4±9.3)%.影像学复查示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10.4±1.5)mm,末次随访时为(15.6±1.4)mm,椎管扩大率为(68.3±8.9)%.C5节段脊髓后移(3.13±1.82)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Cobb角术前为(13.1±1.6)°,末次随访时为(11.3±1.8)°,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nterpiece钛板应用于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安全有效,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早期疗效满意.

  • 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锚定法)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恩锋;沈立文;李子涛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术(锚定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8月收治的30例颈椎疾病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90~120分钟,术中出血量为230~330 ml,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颈后路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OPLL,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后路手术的金标准,能够防止“再关门”现象的发生,同时可以避免悬吊对小关节囊的刺激,提供“刚性”门轴固定,便于术后颈椎早期功能锻炼。

  •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

    作者:汪雷;李涛;宋跃明;刘浩;裴福兴;刘立岷;龚全;孔清泉;曾建成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8月~2010年6月采用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患者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42~81岁,平均65.2岁.MRI显示3个节段狭窄9例,4个节段狭窄15例,5个节段狭窄6例.以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复查颈椎X线、CT及MRI,在术前及术后3d、6个月的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C5节段椎管矢状径,计算椎管扩大率[(术后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x 100%],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45±20min,术中出血量为215±75ml,术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1例术后第2天出现C5神经根症状,经2周保守治疗疼痛明显缓解,术后2个月时症状完全消失.随访9~20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7±0.8分,术后6个月为15.2±1.1分,改善率为(75±18) %.影像学复查示术后3d、6个月时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完全解除,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为9.2±0.8mm,术后3d,6个月均为15.9±1.2mm,椎管扩大率为(71.8±11.0)%.术后6个月时门轴侧均达骨性愈合,无1例出现关门及神经损害症状加重的情况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早期疗效较满意.

  •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同椎板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玉伟;王海蛟;严晓云;王玉记

    目的:分析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同椎板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1年1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2例,均采用颈椎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根据椎板固定方式分为两组:A组,采用丝线悬吊椎板,49例,男37例,女12例,年龄58.0±13.6岁,病程11.3 ±6.7个月;术前JOA评分8.23±1.21分,颈椎曲度18.2°±6.4°,VAS评分4.46±1.64分.B组采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43例,男32例,女11例,年龄56.6±14.7岁,病程10.9±8.5个月,术前JOA评分8.12±1.56分,颈椎曲度17.9°±8.3°,VAS评分为4.65±1.12分.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随访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颈椎曲度及轴性症状等,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7例、B组8例出现肩部放射痛,给予脱水剂、物理治疗等治疗1周后消失,两组均未出现C5神经根麻痹.随访24~47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时两组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A组JOA评分为14.57±2.95分、改善率为72.29%,B组JOA评分为14.31±2.86分、改善率为69.4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个月A组颈椎曲度为15.9°±5.7°,B组为18.1°±7.9°,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时A组VAS评分为2.12±1.92分,B组为1.82±0.6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2个月时A组VAS评分为1.32±0.88分,B组为0.79±0.5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再关门发生,B组无钛板、螺钉松动移位.结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丝线悬吊与微型钛板固定椎板均能有效维持椎管的扩大状态,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但微型钛板可减轻术后远期颈部疼痛不适症状,并有利于颈椎曲度的维持.

  • 不同固定方法对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铰链侧骨断端愈合的影响

    作者:陈华;刘浩;邹黎;李涛;龚全;宋跃明;曾建成;刘立岷;孔清泉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法对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铰链侧椎板骨断端骨愈合的影响.方法:纳入2009年9月~2011年3月行颈椎单开 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微型钢板固定术且资料完整的58例患者,男47例,女11例,年龄35~81岁,平均61岁 5个节段开门J 56例,4个节段开门 1例,3个节段开门1例.其中225个椎板采用Centerpiece微型钢板固定,62个椎板采用传统悬吊法固定.根据术后1周CT影像评估铰链侧椎板骨折情况,分为不完全骨折组、完全骨折骨断端无移位组和完全骨折骨断端移位组三个亚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行CT检查评估椎板铰链侧骨断端愈合情况,比较两种方法固定椎板的骨断端愈合情况.随访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124个椎板不完全骨折,118个椎板完全骨折断端无移位,45个椎板完全骨折断端有移位术后随访6~27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螺钉松动、钢板移位、椎板再关门及椎管再狭窄 椎管矢状径由术前9.9±2.4mm扩大到17.0±2.9mm,JOA评分由7.7±3.3分改善到12.5±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Centerpiece微型钢板固定椎板与悬吊法固定椎板术前及术后1周影像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骨断端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 vs 70%,P=0.042),铰链侧骨折情况(P=0.728)及术后6个月骨断端愈合率(P=0.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完全骨折骨断端无移位节段椎板Centerpiece微型钢板固定较悬吊法固定椎板铰链侧术后3个月(86% vs 57%,P=0.004)及6个月(92% vs 85%,P=0.048)均有较高骨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完全骨折组及完全骨折有移位组两种方法固定椎板铰链侧骨断端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颈椎单开门 J椎管扩大成形术中采用Centerpiece微型钢板固定能稳定椎板铰链侧骨折断端,有助于铰链侧发生完全骨折但无移位椎板的骨愈合.

  • 术前颈椎曲度与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后移程度及疗效的相关性

    作者:朱继超;刘晓光;刘忠军;姜亮;韦峰;于淼;吴奉梁

    目的:观察术前不同颈椎曲度的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后移的距离及临床疗效,探讨颈椎曲度与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后移程度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传统棘突、小关节囊悬吊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共63例,包括脊髓型颈椎病2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20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脊髓病17例,均因多节段颈椎间盘退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导致多节段颈脊髓受压或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而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根据术前X线片上颈椎曲度将患者分为后凸畸形组(n=16)、曲度变直组(n=18)和曲度正常组(n=29),在术前、术后颈椎MRI T2加权像中心矢状位片上测量并计算C3~C7各节段脊髓后移距离(posterior shift of center of spinal cord,PCS),比较三组患者C3~C7各节段PCS的差异;评价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JOA评分),计算并比较三组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及差异.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病程、随访时间、病种构成和术前JOA评分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各节段脊髓均有明显后移,三组患者C3~C7五个节段的PC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时间15~90个月,平均47±24个月,三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平均JOA改善率分别为59.81%、69.25%、5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5水平脊髓后移距离与末次随访时JOA改善率无线性相关关系(r=0.110,P=0.390).结论:术前不同颈椎曲度的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均能后移,并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后移程度、神经功能改善率与术前颈椎曲度无明显相关性.

  •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常压引流与负压引流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李彦;刘晓光;刘忠军;姜亮;韦峰;于淼

    目的:评估和比较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146例患者,根据术后引流管留置压力的不同分为常压引流组(n=78)和负压引流组(n=68).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发热的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症状性血肿发生率、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脊髓功能评分(17分法)和JOA评分改善率.结果: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常压引流组术后第一天引流量中位数为50.0ml (30.0,80.0ml),负压引流组为212.5m1(160.0,262.5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压引流组术后总引流量中位数为141.0m1(105.0,200.0ml),负压引流组为367.5ml (297.5,470.0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压引流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中位数为3.0d(2.0,3.0d),负压引流组为3.0d(3.0,4.0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发热、切口感染及症状性血肿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应用常压引流与应用负压引流临床疗效一致,但常压引流可以降低术后引流量,减少引流管留置时间.

  • 内窥镜下微创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长期疗效

    作者:张春霖;魏昱博;李东哲;严旭;徐慧萍

    目的:评价内窥镜下微创颈椎管扩大成形术(cervical microendoscopic laminoplasty,CME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长期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采用CME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56.0±10.5岁(38~72岁),病程15.0±6.3个月.其中三节段者3例,四节段者6例,五节段者10例,共166个椎板行双侧开槽微型钛板固定.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手术节段椎管/椎体矢状径比值、颈椎活动度及颈椎曲度(C2~C7 Cobb角).结果:19例手术时间为49~ 133min(114.0± 19.9min),术中出血量100~375ml(219.0±70.5ml).1例术中发生硬脊膜破裂,术后出现低颅压头痛,给予补液及止痛治疗5d后头痛逐渐缓解.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5~8年,平均7.00±0.76年.术后1周、3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为(70.0±6.9)%.术后1周、3个月、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的手术节段椎管/椎体矢状径比值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大(P<0.05),颈椎活动度、C2~C7 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行双侧开槽微型钛板固定的166个椎板中,术后3个月发生骨性愈合有112个,愈合率为67.5%;术后1年发生骨性愈合有122个,愈合率为73.5%;末次随访时发生骨性愈合有128个,愈合率为77.1%.末次随访时微型钛板及螺钉位置良好,无钛板、螺钉断裂及螺钉松动.结论:CME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中长期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 应用超声手术刀行颈椎双开门手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作者:孙宇;陈欣;史文勇;张毓笠;周兆英

    目的:观察超声产生的能量对颈椎皮质骨、松质骨及其周围组织的影响程度,探讨超声手术刀用于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将10只中国大耳兔分为两组.一组用超声手术刀进行颈椎双开门椎管扩大手术,另一组采用高速磨钻与摆动锯行相同手术;术后立即取出手术节段颈椎行大体解剖、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超声手术刀对颈椎椎板的皮质骨和松质骨均具有良好的切割能力,与高速磨钻和摆动锯相比切割效果无明显差异,对手术野周围组织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也没有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并具有机械振动轻微、止血效果良好的独特优势.结论:应用超声手术刀进行颈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安全、可靠.

  •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两种后路再减压手术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晓伟;陈德玉;陈宇;王新伟;廖心远;杨海松

    对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DF)后需接受再次减压处理的患者,多采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和颈后路单开门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减压同时,又可避免经前方入路对重要结构的损伤,并保留部分颈椎活动度.但目前关于颈后路手术作为ADF后再次手术效果评价的研究极少,且尚未检索到关于两种手术效果比较的报道.

  • 张伞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

    作者:林舟丹;陆兆琼;刘传太;石剑辉;张春宝;赵月涛

    目的:探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新术式.方法:用自行设计的"张伞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32例.结果:平均随访1年3个月,改善率平均93.6%,优28例,良4例.结论:本术式使用回植椎板固定可靠,可有效地预防硬膜及神经根疤痕粘连,同时有效地解除了椎管狭窄.

123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