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闭合性第5掌骨底骨折或脱位

    作者:刘坤;田文;杨勇;孙丽颖;钟文耀;陈山林;田光磊

    目的 探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闭合性第5掌骨底骨折或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采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的13例闭合性第5掌骨底骨折或脱位患者,均为男性,伤侧均为右手,年龄(32±9)(19~47)岁.其中第5掌骨底骨折11例;第5掌骨底脱位合并第4掌骨底、钩骨体骨折2例.采用闭合复位治疗12例,有限切开复位治疗1例,6例联合克氏针固定.术后早期进行主动屈伸活动,术后6~8周拆除外固定架和克氏针.对患者术前及术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和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 随访(17.0±5.0)(9~2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4±0.7)(6~8)周.未发生感染、固定针松动或断裂、尺神经腕背支损伤等并发症.术后X线示骨折均愈合良好,2例发生轻度的关节退变,未发生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末次随访时,患侧小指总主动活动度(TAM)(270.9°±5.8°)(261°~280°),健侧小指TAM (271.4°±6.6°)(263°~288°);患侧握力(36.2±4.5)(32~42)kg,健侧握力(34.8±4.1)(24~40)kg.双侧TAM和握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0.5±0.7)(0~2)分,快速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Quick DASH)(1.4 ±1.7)(0~4.5)分.Mayo腕关节评分(96.2±5.5)(85~100)分.疗效采用TAM评定标准,13例均为优;采用Mayo腕关节评定标准,优11例,良2例.所有患者均返回原工作岗位,满意度良好.结论 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闭合性第5掌骨底骨折或脱位,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以及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小关节镜治疗第1腕掌关节疾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波;陈山林;田光磊;朱瑾;武竞衡;荣艳波;刘畅

    目的 介绍小关节镜微创治疗第1腕掌关节疾病的常用手术方法及临床初步应用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采用1.9mm小关节镜及配套小关节镜手术器械行第1腕掌关节手术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2例关节内游离体行游离体取出术,2例关节滑膜炎行滑膜切除术,5例骨关节炎行大多角骨部分切除关节成形术,2例韧带松弛行韧带皱缩术.术后随访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DASH)、Kapandji评分以及拇指与示指侧方的侧捏力量等指标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小关节镜成功对所有患者第1腕掌关节的结构进行了观察,对病变进行了评估.2例接受关节内游离体取出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时的卡顿疼痛感消失.2例接受滑膜切除患者平均VAS评分从5.0分降至1.0分,平均Kapandji评分从9.0分增至10.0分.2例接受韧带皱缩患者术后平均DASH评分从23.9分降至0分.5例接受大多角骨部分切除关节成形术患者,术后平均VAS评分从6.8分降至0.4分,平均DASH评分从61.7分降至3.2分,平均Kapandji评分从6.8分提高至9.4分.患侧捏力占健侧捏力百分比从术前平均82.6%(60.0%~107.0%)增至术后96.0%(68.8%~111.0%).结论 小关节镜对适宜的第1腕掌关节疾病进行治疗的近期随访结果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选择.

  • 桡侧腕屈肌腱部分转位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

    作者:李之斌;李庆泰;王海宝;陈滔;韩建华;陈明

    自1999年3月-2003年3月采用桡侧腕屈肌腱部分转位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1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腕掌关节 脱位
  • 一例断掌再植术后的护理体会

    作者:陈爱妹;苏志群;叶维建

    郑××,男性,22岁,住院号:71176。入院前半小时在操作过程中左手不慎被机器切割离断,致左手掌近腕掌关节处离断,离断端边缘整齐,创面清洁。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经常规消毒铺巾后,修整残端和离断端创面,寻找尺动脉、掌浅弓动脉、拇指指间动脉。以直径2mm克压针三根分别固定拇指、食指、中指,在显微镜下以11-0无创缝线吻合尺动脉,掌浅弓动脉,拇指指间动脉及4条手背浅静脉,“勒血试验”血管通畅后,结扎断端无吻合的动、静脉、逐一修复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及屈、伸指肌腱,缝合创面,拔除拇、食、中指指甲以观察甲床渗血情况。手术过程顺利,历时12小时,术中输血1200ml,麻醉效果良好。术后予以扩张血管、抗凝、抗感染等对症处理。术后12天拆线,切口Ⅱ/甲级愈合,再植手术成功,离断掌存活。

  • 拳击运动员第二腕掌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效果

    作者:崔新东;叶锐彬;冯连世;李激扬;谷锦华

    第二腕掌关节半脱位常导致周同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和本体感觉的缺失~([1]),神经肌肉控制减弱,引起第二腕掌关节不稳,在运动员重复击打沙包和打击对手头面部时易反复错动刺激滑膜引起不同程度的滑膜炎,导致局部疼痛,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比赛.

  • 掌指骨骨折的术后康复观察

    作者:白江博;田德虎;张英泽;王小菲;于昆仑;韩久卉;韩金豹

    掌、指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手外伤,其周围的组织结构比较复杂,且参与腕掌关节、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的构成,如治疗不当,影响手部功能的恢复.掌、指骨骨折除需要良好复位、牢固固定外,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患手功能恢复尤其重要.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外科采用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并采取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 第5掌骨基底骨折脱位的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胡宏宇;高顺红;于志亮;马铁鹏;张文龙;张云鹏;于俊;张净宇

    目的 探讨第5掌骨基底骨折脱位的病例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8例第5掌骨基底骨折脱位行闭合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或外固定架与克氏针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 本组获得随访4~20个月,平均11.5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3周,平均7.6周.患手运动功能按TAM评定标准:优13例,良4例,可1例.结论 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或外固定架与克氏针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第5掌骨基底骨折脱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 微型钉板治疗第五掌骨基底骨折伴掌腕关节脱位疗效观察

    作者:杨焕友;李瑞国;刘娜;王斌;赵少平;蒋文平;马铁鹏;王立新;李浩

    目的 探讨微型钉板治疗第5掌骨基底骨折伴掌腕关节脱位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8例第5掌骨基底骨折伴掌腕关节脱位,选择第5腕掌关节背侧纵弧形切口,采用微型钉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获随访3~20个月,骨折均愈合.手指功能评定结果:优2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6.4%.结论 应用微型钉板治疗第5掌骨基底骨折伴掌腕关节脱位在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指关节活动度恢复方面很有优势,可获得满意疗效.

  • 数据手套在测量对掌运动中拇指腕掌关节的角度应用

    作者:毛谡;沈向前;罗琪;张军

    目的 应用数据手套虚拟现实技术,测量手部对掌运动中拇指腕掌关节的运动角度.方法 选取15名健康成年男性的双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WISEGLOVE数据手套获取手部对掌运动前后拇指腕掌关节的活动动态信号,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测量腕掌关节角度变化.结果 拇指对掌运动时,腕掌关节的屈伸角度、内收外展角度、旋转角度分别为(40.8±6.9)°、(24.3±5.6)°、(38.4±7.2)°.结论 基于数据手套构建运动获取分析系统,能够有效对手部对掌运动的腕掌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角度进行精确测量,为临床进行诊治手部腕掌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恢复提供明确的数据参考.

  • 闭合性腕骨尺侧轴向脱位一例

    作者:郭宝锋;魏壮;刘浩宇;尹维田

    创伤性腕骨的轴向脱位比较少见[1],笔者收治闭合性经钩骨、豌豆骨周围尺侧轴向脱位1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35岁.工作中损伤右腕部.查体:右腕明显肿胀,手及腕部压痛阳性.因疼痛剧烈不能主动活动右腕及右手各指,无血管危象.X线片显示:腕关节的尺侧向近侧和尺侧方向移位,腕关节的桡侧与桡骨保持正常的解剖关系,第四、五掌骨随钩骨一起向近端移位(图1),钩骨较大的骨折块向背侧移位;CT检查显示:钩骨骨折.在臂丛阻滞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在第三、四掌骨间背侧纵行切开,显露第三、四伸肌腱鞘间的伸肌支持带."T"形切开腕背侧韧带和关节囊,牵引腕部,将钩骨复位后,用1枚克氏针固定钩骨和头状骨,以稳定骨折及钩头关节,另1枚克氏针固定第四掌骨基底和钩骨,以稳定第四腕掌关节,修复撕裂的韧带.术后X线片显示:钩骨骨折和腕尺侧脱位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良好(图2).术后管形石膏外固定12周.

  • 断腕再植10例体会

    作者:程才荣;张国斌

    自2004~2008年我院收治了断腕患者10例,均进行再植手术,全部获得了成功,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8~42岁.刀砍伤8例、电锯伤2例,均为完全性离断.离断平面:经桡骨茎突平面4例,经腕骨平面4例,经腕掌关节2例.合并有全身多处刀伤的2例,合并有休克的3例.受伤后就诊时间2~5小时.

  • 钩骨-掌骨关节骨折背侧脱位患者的跨关节桥接钢板内固定治疗

    作者:李忠哲;郜永斌;田光磊

    目的 介绍应用跨关节桥接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钩骨-掌骨关节骨折背侧脱位的手术技术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5年12月,应用跨关节桥接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55例钩骨-掌骨关节骨折背侧脱位患者.采用Cain分型,其中I A型8例,I B型27例,Ⅱ 型13例,Ⅲ型7例.应用2.3 mm Stryker微型直钢板,切开复位钩骨-掌骨关节骨折背侧脱位并跨钩骨和4,5腕掌关节固定,手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4个月去除钢板.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获随访6~48个月,平均2.5年.55例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5周.术后疼痛程度和关节活动度评价,优39例,良1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6.3%.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脱位复发.结论 应用跨关节桥接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钩骨-掌骨关节骨折背侧脱位,复位固定可靠,允许早期关节活动,无术后脱位复发和关节不稳定的风险,有效降低术后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是治疗钩骨-掌骨关节骨折背侧脱位的有效方法.

  • 第五腕掌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成型术治疗

    作者:杨勇;Luis R. Scheker;田文;李忠哲;侯春梅;张友乐;田光磊

    目的:总结分析腕掌关节成型术治疗第五腕掌关节( carpometacarpal,CMC )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利用 Scheker 腕掌关节成型术治疗第五腕掌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左侧1例,右侧5例;年龄(45±10)(31~55)岁。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检查指标包括握力、掌指关节活动度及第五掌骨高度。并在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来评估主观的疼痛程度。结果6例均随访(17.6±10.4)(9~36)个月。腕掌关节成型术后,植骨融合时间(6.2±0.8)(5~7)周。患侧握力术前为(33.6±12.2) kg,术后握力改善为(44.2±12.7) kg,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566,P=0.006)。患侧小指掌指关节活动度术前为(88.5±3.6)°,术后为(87.8±2.6)°,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95,P=0.286)。患侧第五掌骨高度术前为(53.7±4.0) mm,术后为(52.3±3.6) mm,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754,P=0.140)。术后疼痛改善, VAS由术前平均2.8,降至术后0.2。结论 Scheker腕掌关节成型术是治疗第五腕掌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可以改善握力,并消除腕尺侧疼痛。

  • 钩骨腕掌关节移位重建指骨间关节的解剖学基础研究

    作者:王海明;范存义;姜佩珠;蔡培华;曾炳芳

    目的 探讨钩骨腕掌关节移位、修复和重建手的功能性关节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22侧冷冻成人手腕标本,解剖观测钩骨腕掌关节和中节指骨基底关节面的形态、结构特点,测量各关节面的尺桡径、掌背径、关节面凹面的深度及关节面面积.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钩骨腕掌关节和中节指骨基底关节面在形态、结构特点、面积及各径线长度的相似度.结果 钩骨腕掌关节的尺桡径(13.54 mm±1.15 mm,钩骨腕掌关节尺桡侧缘中点的距离)和示、中、环指中节与拇指远节指骨基底关节面的尺桡径(关节面尺桡侧缘中点的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1,对应t值分别为2.7670、-2.0720、2.1608、1.2189);钩骨腕掌关节的掌背径(10.71 mm±0.93 mm,钩骨底嵴的两顶点间距离)和环指中节指骨基底关节面的掌背径(关节面掌背侧缘中点的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1,t=1.6170);钩骨腕掌关节的尺侧凹面深度(1.30±0.08) mm、桡侧凹面深度(0.95±0.05) mm、面积(139.89±5.44) mm2和示、中、环、小指中节指骨、拇指远节指骨基底关节面的凹面深度(尺、桡侧关节面掌背缘中点为支点测量深度)及面积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钩骨腕掌关节可作为一个新的良好关节供区,用于修复和重建各中节指骨基底关节面.

  • 腕关节后侧入路

    作者:李鉴轶;梅益彰;欧新发;蒋晖;徐达传;李泽宇;林荔军

    腕背侧入路可良好地暴露经过腕背的伸肌腱、腕背关节面和中部掌骨的近侧端.一、适应症1.类风湿关节炎时的滑膜切除和伸肌腱修复、腕关节稳定性手术.2.腕关节融合术.3.桡骨远端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切除.4.某些桡骨远端骨折及腕骨骨折脱位的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如腕掌关节背侧脱位,桡骨远端背唇骨折和经舟骨周围脱位等.

  • 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在拇指腕掌关节旋转角度测量上的应用

    作者:刘璠;朱文峰;保国锋;励建安;古志鸣;孟殿怀;方谋耶;侍德

    目的 使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测量拇指分别与食指、中指、环指、小指对指以及单独大对掌前后其腕掌关节的轴向旋转角度,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名中性职业正常人群(男、女各10名)作为志愿者,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采集拇指分别与食、中、环、小指对指及拇指单独大对掌前后各标志点的三维坐标值,通过高等数学的计算得出拇指对掌前后的旋转角度.结果 拇指分别与食指、中指、环指和小指对指以及拇指单独大对掌时,所有对掌动作的平均旋转角度分别为:29.1°(男性)、24.8°(女性),其大旋转角度分别为:35.3°(男性)、28.8°(女性).结论 将基于视频的三维运动分析系统与高等数学紧密结合使得活体测量拇指腕掌关节的轴向旋转角度成为可能,从而首次对拇指对掌时其腕掌关节的旋转角度进行了精确测量.该测量结果为临床拇指腕掌关节融合时旋转角度的确定及腕掌关节炎的诊疗及康复提供了可靠的参数.

  • 局麻下运用中医小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

    作者:高治国;胡继平;刘建军;李小伟;孙博;牛丽君

    目的:了解分析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在局部麻醉下使用中医小针刀治疗的具体操作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纳入研究对象为本院近年来收治在局麻情况下运用中医小针刀治疗的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抽取11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具体临床治疗操作方法及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93指,痊愈标准是手指活动自如,无弹响感,治愈率达100%,均获随访6至15个月,平均11个月,无神经、血管副损伤及复发等并发症出现,皮下硬状物消失。结论狭窄性腱鞘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且该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多发的趋势,对此类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方案更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在局麻环境下运用中医小针刀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能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手指活动恢复自如且出现神经、血管副损伤等并发症,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 韧带重建肌腱团填塞术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杨勇;Tien Huey-y;陈山林;田文;李忠哲;侯春梅;田光磊

    目的:探讨韧带重建肌腱团填塞术(ligament reconstruction tendon interposition, LRTI)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LRTI治疗19例(21拇指)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资料,男1例(1拇指),女18例(20拇指);年龄52~75岁,平均60岁;左侧8拇指,右侧13拇指。术前影像学Eaton-Glickel分期:Ⅱ期1拇指,Ⅲ期14拇指,Ⅳ期6拇指。根据术后第一掌骨向近端移位的程度,分为轻度(0~33%)、中度(34%~67%)、重度(68%~100%)三组,分别测量各组握力、指尖捏力、活动度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并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8个月,平均13.9个月。影像学结果显示,术后第一掌骨向近端移位,关节成形高度由术前的(12.4±2.7)mm降至术后(5.6±1.9)mm,平均降幅达54.8%;握力由术前的(18.6±10.1)kg增至术后的(20.5±11.9)kg;指尖捏力由术前的(4.4±2.1)kg增至术后(4.5±1.9)kg,但术前的握力和指尖捏力与术后比较无差异。关节活动度改善,拇指桡侧外展由术前的55.7°±8.2°增至术后的60.6°±7.2°,掌侧外展由术前的56.7°±8.5°增至术后的63.5°±8.2°,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AS评分从术前(6.6±1.4)分降至(0.5±0.7)分。轻、中、重度移位组间指尖捏力、握力、活动度和VAS评分无差异。结论 LRTI能消除疼痛及改善拇指的活动度,但并不能有效阻止第一掌骨向近端移位,其术后平均移位幅度超过50%,但这种移位对术后临床疗效并无显著影响。

  • 肌腱筋膜团植入替代腕骨后的转归及力学效能

    作者:皮彦斌;田光磊

    摘除月骨、大多角骨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第1腕掌关节骨性关节炎,需要植入肌腱或筋膜团以替代被切除的腕骨发挥功效.此方法临床应用甚为普遍,但对肌腱、筋膜团的转归及力学效能尚缺乏统一的认识.现归纳、总结筋膜、肌腱团植入关节后的转归及力学效能.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钩骨折并第4和/或5掌骨脱位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杰;梁卫东;李力更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克氏针治疗钩骨折并第4和/或5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2月-2010年11月收治10例钩骨折并第4和/或5掌骨脱位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23~52岁.术前依据行X片、CT三维重建,按郜永斌等分型:Ⅱa型5例;Ⅲa型4例;Ⅳa1例.全部采用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辅以石膏托保护.结果 10例患者术后获得均获得4~18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本组患者术后复查X线片均获解剖复位.患者创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率100%,无肌腱粘连、再脱位、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钩骨折并第4和/或5掌骨脱位疗效良好,钩骨-腕掌关节的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对功能的恢复极其重要.

74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