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平衡功能重心动摇测定仪 G-5500 的重心平台故障维修

    作者:贾国良

    平衡功能检查是指在对身体平衡维持方面起作用的前庭系统、视觉系统、本体感觉系统等的平衡反射系统的机能起调控的小脑、脑干作为重心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的检查.重心动摇检查的疾病有:慢性中耳炎引起的内耳障碍、梅尼尔氏病、眩晕性突发性耳聋、脑血管疾病、颈部肌肉紧张性眩晕、高血压、低血压等疾病.

  • 气压治疗对卒中后偏瘫患者本体感觉的干预疗效观察

    作者:杨雅敬

    目的 探讨气压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本体感觉恢复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在承德市围场县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35例1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患肢气压治疗.结果 :80%以上的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较前均匀较大提高.结论 气压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能够有效地促进偏瘫患者本体感觉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法简便易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学习体会

    作者:吴江雷;周梅园

    反复学习关于结肠镜单人操作的书籍.<结肠镜插入法--从初级者到高级者>虽然这些只是理论的知识,但是这一过程促使我在平时的胃镜操作中纠正了操作的手法,做到左右手的分工合作,以左手调钮,右手旋镜及进退镜,而且形成了本体感觉,大大缩短了进修单人肠镜操作法的前期纠正手法的过程.

  • 易筋经功法改善老年退行性膝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证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李天骄;李翔;仲卫红;陈振华;郑其开

    目的 研究易筋经功法用于改善老年退行性膝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证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 自2016年3月—2018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运动损伤康复专科收治的129例退行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辨证均为肝肾亏虚证,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理疗)和治疗组(常规理疗+易筋经功法),对比2组患者的平衡指标、疼痛评分等.结果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和WOMAC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睁眼A-P、闭眼A-P、闭眼M-L和平均错误率ATE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睁眼M-L和项目执行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易筋经功法锻炼在老年退行性膝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证患者治疗中应用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感,且一定程度上改善下肢本体感觉和平衡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33例

    作者:迟丹

    眩晕多见于平衡系统(视觉、本体感觉、前庭系统)功能障碍,以空间或体位定位障碍的运动错觉为主要临床特征,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临床以痰浊中阻等型[1]眩晕较为多见,我院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患者3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电针结合运动训练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德明;刘阳;林春盛;叶涛;张继瑶;朱路文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运动训练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膝关节MCL损伤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运动训练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再成角试验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疼痛、本体感觉和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5.0%,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疼痛评分降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增加,膝位置觉的平均偏差缩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结合运动训练治疗膝关节MCL损伤的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周围疼痛及膝关节整体功能,促进本体感觉恢复.

  • 针灸对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后期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

    作者:唐文江;蒋垂刚;陈丽容;庞勇;李杰;黄昀

    目的:观察针灸与常规理疗对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后本体感觉恢复影响的差异.方法:30例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后本体感觉受损的运动员随机分成针灸组(15例)和理疗组(15例).针灸组给予针灸治疗,主穴取丘墟、昆仑、申脉、解溪、阿是穴,疼痛部位以膀胱经为主配列缺,胆经为主配通里,胃经为主配内关;理疗组在外踝处给予TDP治疗器连续照射.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用F-JDC型关节角度尺进行测量,以踝关节主动复位和被动复位误差角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针灸组损伤侧主动复位误差角度由治疗前的4.98±1.11减至3.67±0.58,被动复位误差角度由治疗前的4.78±1.13减至3.51±0.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理疗组的本体感觉各指标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针灸组损伤侧的主动及被动复位误差角度均小于理疗组(P<0.01).结论:针灸对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后本体感觉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效果优于常规理疗.

  • 电针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运动员本体感觉的影响

    作者:朱燕;裘敏蕾;丁莹;强乙;秦蓓瑛

    目的:观察电针与理疗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运动员本体感觉的疗效差异.方法:对50例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运动员随机分成电针组和理疗组.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穴取解溪、昆仑、丘墟及阿是穴;理疗组在踝关节内踝与外踝处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及红外线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和治疗疗程结束后分别用“Biodex System-Ⅲ型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进行本体感觉的测试,以主动关节位置觉(JPSA)、被动关节位置觉(JPSP)和运动觉(KT)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电针组JPSA由治疗前的11.09°±3.1°减至9.14°±4.0°,JPSP由治疗前的9.67°±2.8°减至6.89°±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理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KT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理疗组的本体感觉各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能明显改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运动员的踝关节本体感觉,且优于常规理疗.

  • 太极云手改善慢性腰痛患者本体感觉30例

    作者:林志刚;龚德贵;王心城;谢强文;陈水金

    目的 观察太极云手改善腰痛患者本体感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以腰部常规推拿治疗+太极云手锻炼,对照组30例仅以腰部常规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及本体感觉的改变.结果 经过2周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及本体感觉评分均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 太极云手能够改善慢性腰痛患者本体感觉.

  • 电针对食蟹猴前交叉韧带损伤后NT-3/TrkC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磊;祁冀;张少群;平瑞月;关钛元;曾胜强;李义凯;扶世杰

    目的 观察电针对食蟹猴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NT-3/TrkC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ACL损伤后本体感觉减退的作用机制.方法 21只食蟹猴随机分为3组:电针干预组9只、模型对照组9只和空白对照组3只,其中对电针干预组和模型对照组进行单侧ACL损伤造模,并给予电针干预组从术后7天开始电针干预,持续时间为15 min,每天1次,共干预12周.在干预4、8、12周后,运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L2-S1脊背神经节(DRG)中NT-3、TrkC以及ACL中GAP-4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在同一时间点,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DRG中NT-3、TrkC的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上升,ACL中GAP-43的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干预组DRG中NT-3、TrkC的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ACL中GA P-43的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NT-3、TrkC和GAP-43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电针干预组NT-3、TrkC和GAP-43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能够通过激活NT-3/TrkC信号通路,提升DRG中NT-3、TrkC和局部GAP-43的表达量,在ACL本体感觉的康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三维步态分析的研究进展

    作者:岳雨珊;俞君;张文毅;谢斌;朱毅

    正常步态是由正常的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视觉、本体感觉、认知和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一系统的缺损均可能导致步态异常。三维步态分析可对步长、步宽、步速、步频、步行周期等多种步态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予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来发现问题、制定训练方案和评价疗效。本文对三维步态分析的基本方法、临床应用、优势、局限及研究发展进行综述。

  • 护理康复路径管理对促进膝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管清丽;潘昭勋;谭树敬;刘宁;董庆华

    目的 探讨护理康复路径管理对促进膝前交叉韧带本体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20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康复路径管理方法,对照组运用传统康复训练方法.结果 手术后4周、12周、24周两组患者伤膝各角度位置觉偏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康复路径管理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本体感觉恢复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

  • 年龄和性别对腰椎本体感觉的影响

    作者:刘晓晨;崔芳;董煜琳;郑依莉;胡浩宇;龚迪;张娟;陈昌成;宋歌;王雪强

    目的 探究青年人和老年人腰椎本体感觉的差异,同时探究腰椎本体感觉的性别差异.方法 2017年9月至11月,随机抽取社区内65~80岁老年人58例作为老年组,20~30岁青年人56例作为青年组.使用Con-Trex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进行腰椎本体感觉测试.采用关节位置被动复位法测试腰椎后伸和前屈方向的本体感觉,以实际复位角度与目标角度差值的绝对值即绝对误差角度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组腰椎前屈、后伸的关节复位的绝对误差角度值均显著大于青年组(t>4.218,P<0.001).老年男性和女性的绝对误差角度值均明显大于青年男性和女性(t>2.844,P<0.001).相同的年龄层中,男性与女性间的绝对误差角度无显著性差异(t<1.473,P>0.05).结论 老年人腰椎本体感觉功能劣于青年人,老年男性和女性的本体感觉功能也都分别劣于青年男性和女性.在老年人和青年人中,男性和女性的腰椎本体感觉无差异.

  • 脑卒中后本体感觉障碍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景隆;周连元;张红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本体感觉障碍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67例脑卒中患者按有无本体感觉障碍分为A组(32例,有本体感觉障碍)和B组(35例,无本体感觉障碍),均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在入院时及8周后评定患者的ADL.结果本组病例本体感觉障碍发生率48.6%;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MBI均有提高( P《0.05~0.01),但B组的平均分提高幅度大于A组( P《0.05).结论本体感觉障碍对脑卒中后的ADL恢复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应早期进行本体感觉障碍检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 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的影响

    作者:巩尊科;翟宏伟;陈伟;孙洁;王海燕

    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80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和等长肌力训练,治疗组另给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和等长肌力训练结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可明显加强膝关节功能的改善.

  • 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动静态位置觉与功能状况和平衡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郭燕梅;瓮长水;陈蔚;焦伟国

    目的:了解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动静态位置觉与下肢功能水平和动静态平衡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完成Lequesne患者指数评分、下肢动静态位置觉测试和动静态跌倒风险测试。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双下肢中高频段姿势摆动系数和与Lequesne患者指数总分(r=0.36, P<0.05)、静态平衡跌倒风险指数(r=0.85, P<0.001)正相关,与动态平衡跌倒风险指数无显著相关(r=0.30, P>0.05);健侧或较轻侧和患侧或较重患侧复位误差平均值与Lequesne患者指数总分(r=0.33~0.39, P<0.05)、动态平衡跌倒风险指数(r=0.65~0.70, P<0.05)、静态平衡跌倒风险指数(r=0.38~0.45, P<0.05)正相关。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功能水平的下降会对维持机体平衡的本体感觉传入能力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其平衡能力的下降。

  • 综合疗法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本体感觉的影响

    作者:李晓瑛;郭燕梅;陈蔚;焦伟国;瓮长水

    目的 探讨超声波导入、推拿手法和肌力训练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 30例老年KOA患者在给予健康教育指导的基础上,2周内对患膝进行10次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经脉冲超声波导入、6次推拿手法治疗和每日1~2次的股四头肌肌力增强训练,并于治疗前后给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下肢等长肌力测试和本体位置觉测试.结果 受试者治疗前后的WOMAC得分、患膝的大肌力与平均肌力、患膝关节的复位误差平均值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超声波导入、推拿手法和肌力训练可明显促进KOA患者本体感觉的恢复.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的神经肌肉功能重塑

    作者:郭韵;杜良杰;李建军;杨明亮;李军;冯雨桐;唐丽;刘长彬;高峰

    前交叉韧带损伤或重建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改变,中枢神经功能重塑,运动控制功能缺陷。需对膝关节进行系统的神经肌肉功能重塑,包括本体感觉恢复、中枢神经系统重塑和强化运动控制。

  • 前庭感觉、本体感觉及视觉功能对老年人跌倒风险影响的因素分析

    作者:张丽;瓮长水;王秋华;黎春华;郭燕梅;陈蔚;李晓瑛;季红梅

    目的 评价前庭感觉、本体感觉及视觉功能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 56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采用Tetrax平衡测试系统分别检测受试者在自然站立(NO)、闭眼自然站立(NC)、脚垫站立(PO)、脚垫闭眼站立(PC)4种不同测试状态下的一般稳定性指数(ST)、体重分布指数(WDI)和跌倒指数(FI).结果 平均FI(48.21±26.47);ST:PC组>PO组>NC组>NO组(P=0.000),但NC组与PO组无显著性差异(P=0.705);WDI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7).FI与不同姿势ST相关(P<0.05);与不同姿势WDI的无相关性(P>0.05).结论 视觉、本体感觉和前庭感觉在姿势控制和跌倒预测方面均有重要作用;稳定性指数不仅能精确反映静态平衡功能状态和姿势控制能力,而且能初步反映感觉因素对平衡调控和跌倒风险的影响;体重分布指数评估跌倒风险不敏感.

  • 老年人两侧踝关节本体感觉及其与肌力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雪强;俞卓伟;刘静;郑洁皎;曾德铭;陈千红

    目的:对比老年人左右两侧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差异和左右两侧峰力矩之间的差异,分析踝关节本体感觉与其肌力的相关性。方法:在Biodex System 3等速系统上用被动复位测试法测试53名正常老年人(其中男23名、女30名;平均年龄66.2±5.1岁)的踝关节本体感觉,本研究以被动复位绝对误差角度作为个体本体感觉能力优劣的代表。同时采用Biodex Svstem 3等速系统对踝关节屈肌、伸肌肌群在30°/s的角速度下进行向心测试,主要观察指标为各肌群的峰力矩与相对峰力矩。结果:①左侧踝关节复位的绝对误差角度小于有侧踝关节(P=0.011);②左侧踝关节屈肌、伸肌的峰力矩都小于右侧踝关节(P<0.001),左侧踝关节伸肌的相对峰力矩小于右侧踝关节(P<0.001);③踝关节本体感觉误差和肌力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左侧踝关节的本体感觉优于右侧踝关节,而左侧踝关节屈肌与伸肌的峰力矩和相对峰力矩均小于右侧踝关节,老年人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与肌力无相关性。

246 条记录 1/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