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埃及帝王黄金面具的神秘故事

    作者:法老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的神秘故事位于开罗的埃及国家博物馆深处,静静地摆放着埃及的国宝:图坦卡蒙金面具与金棺,它们的主人在3300多年前就英年早逝,幸运的是他的陵墓没有像其他法老的一样遭到劫掠和破坏,这使得这位10岁登基、1 9岁神秘离世的法老成为今天名气大的一个.图坦卡蒙墓被发现88年后,2010年2月1 7日,埃及高文物委员会公布的图坦卡蒙木乃伊的新高科技检测成果显示,图坦卡蒙是一位因近亲通婚而患有多种遗传性疾病的少年,先天畸形足、兔唇,所以他并不帅,还可能常年拄拐,甚至站立都很困难.

  • 儿童腓骨肌萎缩症合并空凹内翻足的外科治疗

    作者:杨明;燕华;刘博;姚淑禺;吴伟平;李旭

    目的 探讨儿童腓骨肌萎缩症(CMT)合并空凹内翻足畸形的外科治疗技巧和效果,明确空凹内翻足畸形的治疗目的、评估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4例(24足)CMT合并空凹内翻足患儿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9例,平均手术年龄9.8岁(3.0~16.2岁).根据入选患儿的病史、专科检查、改良Coleman模板试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针对不同的前、后足柔韧程度,采用一期或二期行跖内侧松解、腓骨长肌至腓骨短肌转位、胫后肌延长、跟腱延长、胫前肌劈裂转位或外置、内侧楔骨跖侧开放截骨以及石膏固定等治疗方式.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末次随访时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 平均随访25.2个月(6.0~36.3个月).所有患儿的足部畸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无明显前足跖屈内收、中足空凹及后足内翻畸形,距下关节及踝关节无明显功能障碍.末次随访时,负重正位X线示,距骨-第1跖骨角由术前的(22.84±12.57)°减少至末次随访的(11.31±6.95)°,跟距角由术前的(25.63±8.88)°增加至末次随访的(29.43±9.13)°;负重侧位X线示,跟骨-第1跖骨角由术前的(129.91±11.31)°增加至末次随访的(134.48±12.84)°,跟骨Pitch角由术前的(17.74±7.03)°减小至末次随访的(16.36±7.54)°.3足出现手术伤口皮肤坏死,2足畸形复发,2足畸形残留,均再次手术予以矫正.综合影像学测量结果:优19足,良3足,差2足.结论 根据前、后足不同的柔韧程度,采用合适的软组织手术和(或)截骨术矫正畸形,并通过合适的肌腱转位重建肌力平衡可获得良好的短期临床效果.

  • Ilizarov技术矫正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

    作者:伍江雁;梅海波;刘昆;唐进;朱光辉;胡欣;叶卫华;张妮;赫荣国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矫正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适应证、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应用Ilizarov软组织牵张技术联合(不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DimeglioⅢ级和Ⅳ级学龄期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15例(20足)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75个月(52~97个月);双侧5例,单侧10例;根据Dimeglio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分级标准进行分级,Ⅲ级9例(12足),Ⅳ级6例(8足).其中未经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7例(9足),经Ponseti方案治疗后复发马蹄足畸形3例(4足),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所致马蹄足畸形1例(2足),Charcot-Marie-Tooth病所致马蹄足畸形1例(1足),脊髓拴系综合征所致马蹄足畸形1例(2足),创伤后瘢痕挛缩所致马蹄足畸形1例(1足),小腿神经鞘瘤术后马蹄足畸形1例(1足).Ilizarov外固定架平均应用时间为18周(17~21周),Ilizarov外固定架拆除后,应用膝下管形石膏固定踝关节和足部6个月,之后夜间支具固定直至骨骼成熟.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12~36个月),术后所有患儿畸形足获得满意的跖行足外观,行走无疼痛,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15°(10°~30°),1例(2足)因患儿术后未能遵医嘱佩戴支具复发,需要再次行Ilizarov外固定矫形术.按Dimeglio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分级标准评定疗效,优14足,良4足,差2足,优良率为90%.结论 Ilizarov外固定矫形技术具有四维、微创、可重复、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对于矫正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效果显著,尤其适用于8岁以下儿童的重度僵硬马蹄内翻足.但是该技术难度较大,学习曲线较长.

  • X线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后畸形复发预测中的意义

    作者:李敬春;荀福兴;刘远忠;李惠先;梁会营;徐宏文

    目的 探讨X线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CCF)经Ponseti方法治疗后畸形复发预测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的CCF患儿57例(81足).依据畸形复发情况将全部病例分为康复组和复发组.在行Ponseti方法治疗前1 d对患足行X线检查,并分别于治疗后第3,6,9,12,18,24和36个月行双足背屈应力下正侧位X线检查,测量正、侧位距骨跟骨角(CTAOPP,CTAOSP)、正、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FTMAOPP,FTMAOSP)和侧位胫骨跟骨角(CTA).以统计学方法分析各项测量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及其对马蹄内翻足复发预测的价值.结果 2组间CTAOSP,FTMAOSP与CT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间各个角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与CTAOSP这2个因素对畸形复发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CTAOSP越小的女性患儿畸形复发的可能性越大.Ponseti方法治疗后12个月的CTAOSP具有大的AUC值.结论 X线检查在CCF患儿Ponseti经方法治疗后畸形复发的预测中有意义,其中Ponseti方法治疗后12个月的侧位距骨跟骨角的预测诊断意义大.

  • 手法矫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护理

    作者:黎爱金

    目的:探讨手法矫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机护理效果.方法:教会患儿家属手法矫正的具体方法、手法注意事项、护理使用矫形支具,提供心理支持及加强随访联系.结果:经随访1~2年,效果满意28例(38足,86.36%),4例(6足,13.64%)改善.结论:早期手法矫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护理效果满意.

    关键词: 畸形足 矫正 护理
  • 矫正患者足内翻的方法

    作者:钟芳;王海玲;苏华

    目前我国每年脑血管发病250万例,成活者约100万例,有3/4已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常见偏瘫、失语、认知感觉障碍等,表现为患者足内翻、尖部下垂、偏瘫步态等.为了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对他们进行下肢步行功能锻炼尤为重要.经过我科临床实践,发明了矫正患者足内翻的方法,从2009-02-2011-11我们对Ⅱ级以上肌力的79例患者使用此方法,除8例患者不愿配合锻炼外,69例患者的步态得到改善,可以恢复走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畸形足
  • 早期手法矫正胶布固定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32例分析

    作者:张立新;高云;梁庆团;李华庆

    目的:早期手法矫正胶布固定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观察.方法:选择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4月~2017年3月先天性马蹄内翻足32例48足,采用早期手法矫正加胶布固定治疗.结果:32例患儿48足畸形均矫正,平均随访2年未复发.结论:早期手法矫正胶布固定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明显.

  • 足印角及C-S指数与扁平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包贝西;张建中

    目的 研究足印角及C-S指数与扁平足内侧纵弓的相关性,探讨应用足印角及C-S指数诊断扁平足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62例受试者(308足)的双足负重正侧位X线片和Harris Mat足印图.负重侧位X线图像上测量距骨第1跖骨角,跟骨倾斜角,距骨倾斜角和距骨跟骨角.Harris Mat足印图测量足印角及C-S指数.根据距骨第1跖骨角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足弓组,轻度扁平足组,中度扁平足组和重度扁平足组,将内侧纵弓各测量结果与其对应的足印角和C-S指数进行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足印角:正常足为(42.79±6.93)°,轻度扁平足为(31.73±8.44)°,中度扁平足为(21.07±12.6)°,重度扁平足为(5.50±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90,P=0.000);C-S指数:正常足为0.37±0.05,轻度扁平足为0.41±0.05,中度扁平足为0.46±0.11,重度扁平足为0.69±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70,P=0.000);距骨第1跖骨角与足印角呈负相关关系,左足的相关系数为-0.646,右足的相关系数为-0.752;距骨第1跖骨角与C-S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左足的相关系数为0.514,右足的相关系数为0.575;内侧纵弓与足印角及C-S指数呈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 足印角和C-S指数是测量和评价扁平足内侧纵弓的可靠指标;足印图测量结果有助于扁平足的早期诊断和分级,并指导扁平足的二级预防.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马蹄足内翻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郭乔丽;符芳;李茹;景象一;雷婷缨;韩瑾;杨昕;甄理;潘敏;廖灿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在马蹄足内翻(TE)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经产前超声检查提示为TE、伴或不伴有其他结构畸形并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54例胎儿,根据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分成单纯TE组及复杂TE组。所有胎儿均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核型正常者再进一步行全基因组高分辨率CMA检测,并应用CHAS软件及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MA检测结果。对所有胎儿进行随访,了解妊娠结局及产后诊治情况。结果54例TE胎儿中,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1例核型异常,为18三体,核型异常比例为2%(1/54)。核型正常的53例胎儿中单纯TE组38例、复杂TE组15例,进一步行CMA检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检出率为11%(6/53),单纯TE组和复杂TE组的致病性CNV检出率分别为5%(2/38)及4/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对53例胎儿进行随访,51例随访成功,其中11例出生时无足内翻表现,产前超声诊断为TE的假阳性率为22%(11/51)。结论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TE伴或不伴其他结构畸形的胎儿的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CMA技术对核型正常的TE胎儿的致病性CNV的检出率提高至11%。结合产前超声诊断TE的假阳性率及两组致病性CNV的检出率,建议核型正常的TE合并其他畸形的胎儿进一步行全基因组高分辨率CMA检测,以排除染色体微缺失或微重复的可能性;单纯TE胎儿建议行连续超声复查,如复查结果仍提示为TE,则建议行CMA检测,以降低侵入性产前诊断率及假阳性率。

  • 脑卒中偏瘫患者足内翻的足底压力分布研究

    作者:曹娟娟;夏清;袁海;曹晓光

    目的 探讨伴有足内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自然行走时的步态特征.方法 选取25例伴有足内翻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试验组,25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使用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对受试者步态进行检测,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分析两组受试者足平衡参数、足轴角、足跟部冲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1)正常成人左、右足在足平衡参数、足轴角、足跟部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过程中患足在足支撑期和足蹬离期内翻均值大于健足(t=-2.364、-3.121,P<0.05)及正常成人(t=-3.562、-6.151,P<0.01),在足蹬离期健足内翻均值大于正常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818,P<0.01).(3)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足轴角大于健侧(t=2.185,P<0.05),同时患侧和健侧足轴角均大于正常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3、-2.280,P<0.05).(4)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足跟部冲量大于健侧(=6.734,P<0.01),同时患侧和健侧足跟部冲量均大于正常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985、-3.444,P<0.01).结论 足底压力测量能为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供量化评估,对协助指导患者康复功能训练,康复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畸形足 压力
  • 重度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外科治疗及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马梦然;张志诚;张烈;王建设;刘振东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常见的畸形,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1].学龄前僵硬型的外科治疗已另有报道[2].晚发重度由于畸形重,骨与软组织变形严重,一次矫正困难.我院自1972年以来采用软组织松解,保留距骨血供距骨嵌入三关节融合一次矫正畸形,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治疗84例,139只足经过12.6年的随访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畸形足 矫形外科学
  • Ponseti方法治疗畸胎型马蹄内翻足

    作者:许瑞江;李浩宇;聂少波

    目的:报告Ponseti方法治疗畸胎型马蹄内翻足的初步效果.方法:采用每周2~3次手法矫正的Ponseti方法治疗畸胎型马蹄内翻足16例25只足,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左侧5例,右侧2例,双侧9例;治疗时年龄平均3个月(7 d~18个月).结果:手法矫正及石膏固定平均10次(7~14次)后,25足均由僵硬性转变为柔软性.经平均1年(3个月~3年)的随访,22足外形正常,踝关节的背伸及跖屈功能正常,1只足跖屈畸形复发,2只足改为手术治疗.结论:增加手法矫正次数的Ponseti方法是治疗畸胎型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方法之一.

  • 81例维吾尔族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术后的康复护理

    作者:丰利

    目的:总结81例维吾尔族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了81例维吾尔族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术肢感觉、运动功能,指导正确的功能训练等综合护理,观察患者康复情况。结果8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马蹄内翻矫正术”效果满意,术后4例有轻度内收。随访3个月,患者疗效满意,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通过精心护理,保证了手术的成功,达到了患者的满意。

  • 高弓马蹄内翻足术后复发与跟骨截骨

    作者:徐向阳;刘津浩;朱渊;徐继平

    目的 探讨高弓内翻足手术治疗后的内翻复发,跟骨截骨外移的矫正度与内翻复发的关系.方法 23例(31足)成人高弓内翻足患者,年龄13~59岁,平均36岁.以术前Coleman试验可否矫正、经内侧软组织和(或)肌腱松解后后足内翻被动矫正情况以及是否行跟骨截骨,将患足分为4组.并以被动可矫正至中立位和外翻5°以上为两个界限.进行统计.跟骨截骨可以为跟骨轴位水平方向上的截骨外移,截骨外移后的欠状面上的上移,以及跟骨的楔形闭合截骨.结果 内翻复发9足,5°以下5足,5°以上4足,平均4.23°±2.15°.末行跟骨截骨12足中,术前Coleman试验可矫正至中立位3足均复发,术前Coleman试验可矫正至外翻5°以上的4足均未复发.术前Coleman试验不町矫正,术中经软组织松解后可矫正至中立位的2足,术后均复发;术前Coleman试验不可矫正,术中可矫正至外翻5°以上的3足,内翻复发1足.行跟骨外移截骨19足中,术前Coleman试验可矫正至中立位9足,1足内翻复发;术前Coleman试验不可矫正,术中可矫正至中立位的7足,术后2足复发;术前Coleman试验不可矫正,术中可矫正至外翻5°以上者3足,无内翻复发.结论 Coleman试验能否矫正后足的内翻,并非是否行跟骨外移截骨术的依据;而被动手法矫正是判断是否行跟骨截骨的关键,外翻5°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 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结合三关节有限截骨矫正成年人重度马蹄内翻足

    作者:秦泗河;陈建文;郑学建;夏和桃;彭爱民;王振军

    目的探讨用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结合三关节有限截骨术矫正成年人重度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疗效.方法1996年1月~2003年2月,应用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结合三关节有限截骨-期矫正成年人重度马蹄内翻足患者12例13个足,男9例,女3例;年龄20~36岁,平均26岁;左足4例,右足7例,双足1例.病因:先天性马蹄内翻足3例,小儿麻痹后遗足畸形6例,外伤1例,脑性瘫痪后遗足畸形1例,小腿海绵状血管瘤施行放射治疗后遗马蹄内翻足畸形1例.根据病情,术前组装Ilizarov踝足关节牵伸器,术中先实施足的后内侧软组织有限松解和三关节切骨术,依照Ilizarov的穿针固定原则,安装具有三维矫形功能的踝足关节牵伸器.术后7 d旋转螺纹牵伸杆,逐渐矫正足内翻、内收和前足下垂畸形,在牵伸矫形过程中患足可负重行走.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4年,平均15个月,畸形未复发,足持重行走功能良好.术后平均牵伸71 d.10例11个足达到0°位全足持重,2例保留15°~20°足下垂角(因合并下肢短缩).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和针道感染、皮瓣坏死、血管神经损伤、骨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结合三关节有限截骨矫正成年人重度马蹄内翻足是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病因的病理研究

    作者:杜世新;吉士俊;马瑞雪;孙开来;赵彦艳;金春莲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clubfoot,CCF)发病率为0.1%~3.0%,畸形包括前足内收、跟骨内翻和踝关节马蹄,均合并有胫骨内旋.病因多为遗传、神经和肌肉病变等[1].在多数研究中,对其病理演变过程仍不明了,故有必要对畸形发生的时机及其病理演变过程、影响畸形严重程度的因素作深入研究.动物模型的建立为探究马蹄内翻足的动态病变过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 Ilizarov技术矫治复杂僵硬性马蹄内翻足

    作者:常峰;陈斌;荆志振;高刚;李利军;蔚晋斌;秦德安;王小健;余建平;宋洁富;苏云星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矫治复杂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7月28例(41足)僵硬性马蹄内翻足患者的病例,男18例(26足),女10例(15足);年龄3~45岁,平均15.3岁;左足8例,右足7例,双足13例.根据Diméglio畸形分级:Ⅲ级31足,Ⅳ级10足.23足采用有限软组织松解、18足配合有限截骨后均安装Ilizarov外固定牵伸器.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跖屈及背伸角度、踝关节活动度、正侧位X线片上患足距跟角的变化.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外固定支架佩戴2~14个月,平均5.1个月;去除支架后所有患足均获跖行步态,外形接近正常,无足短缩.足背伸角度:术前-45.0°±12.0°,末次随访9.5°±5.5°;跖屈角度:术前67.0°±14.0°,末次随访45.5°±7.8°;正、侧位X线片距跟角:术前分别为6.5°±4.5°和5.5°±11.0°,末次随访分别为22.5°±5.5°和40.6°±8.5°.1足术后发生急性血管痉挛性缺血,予减缓牵伸速度后缓解;5足发生针道感染,予更换针道及换药后感染控制.去支架后3个月,1足出现畸形复发,予二次矫形;3足畸形残留,5足趾屈曲挛缩,均给予二次软组织矫形术,未再复发.结论 Ilizarov技术矫治复杂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能大程度保留足外形和功能,避免足短缩,不影响足发育.

  • Ilizarov技术结合肌腱转移治疗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

    作者:沈义东;舒衡生;王爽;石博文

    目的 探讨使用Ilizarov技术结合肌腱转移治疗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2月,使用Ilizarov技术结合肌腱转移治疗11例(14足)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资料.其中男6例(8足),女5例(6足);年龄12~36岁,平均21.6岁;Dim6glio分级,Ⅱ级8足,Ⅲ级6足;同期行Ilizarov技术和肌腱转移术者7例(10足),分期手术者4例(4足).分期手术者一期行跟腱延长、跖筋膜松解、安装外固定架缓慢矫正畸形,二期行肌腱转移术,手术间隔20~32 d,平均26.5 d.术后在负重踝关节侧位X线片上测量胫距角及在Saltzman位X线片上测量胫跟角,并与术前比较;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价术后功能;采用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采用ICFSG评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马蹄内翻足畸形均得到有效矫正.踝关节活动:背伸由术前-19.9°±14.8°增加至末次随访时2.7°±1.6°,跖屈由术前38.5°±12.8°减小至末次随访时21.0°±9.2°.末次随访时Diméglio分级,Ⅰ级13足,Ⅱ级1足.胫距角由术前平均122.2°±16.6°下降至末次随访时100.8°±4.8°;胫跟角由术前平均-25.2°±9.2°增加至末次随访时-3.7°±2.8°.术前和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分别为(63.9±12.7)分和(85.2±9.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7,P<0.05);术前和末次随访时SF-36评分分别为(50.1±8.4)分和(63.7±8.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P<0.05).末次随访时ICFSG评分为3~v16分,平均6.6分;其中优7足,良6足,可1足,优良率为92.9%(13/14).结论 使用Ilizarov技术结合肌腱转移术可成功矫正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近期疗效满意.

  • 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卒中后足内翻6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英

    肢体痉挛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难治疗的症状之一.足内翻是由胫骨后肌痉挛引起,足肌张力过高直接影响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不利于步行能力提高,患者跌倒风险大.2008-2011年,笔者采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卒中后足内翻30例,并与单纯运动疗法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畸形足矫形术的X线评估

    作者:张琳

    目的 总结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足畸形的X线表现,明确X线评估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足矫形术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252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致马蹄内翻高弓足患者术前术后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致所足畸形病变复杂、形态多样.矫形满意210例占83.3%.结论 足部X线平片检查及分析、测量的方法简便、客观,是评估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足畸形矫形术效果的首选方法,可为术前、术后评估及术式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64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