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腔镜下18例漏斗胸矫形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复琼;章正碧

    漏斗胸是儿童常见的胸壁畸形疾病,其特点是以剑变为中心的胸骨下段及相应的肋骨向后凹陷,症状轻者无特殊不适,严重者心脏受压、大血管扭曲;胸腔的容量减少,导致肺的扩张受到抑制,心肺功能均受影响,另外胸壁外观畸形让病人有自卑感,产生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先天性漏斗胸胸腔镜下矫治术不需做骨切除,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不仅畸形得到矫正,而且外观好,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胸腔镜的应用能直视胸腔,有效防止胸膜、心包的不必要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胸腔镜下漏斗胸矫形手术的成功率与术后观察及护理紧密相连,因此术后加强护理至关重要.

  •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脊柱畸形矫形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童艳祝

    目的:分析和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脊柱畸形矫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从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脊柱侧弯患者9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脊柱侧弯患者的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椎管情况、椎体畸形以及椎弓根轴位,均能准确测量椎管横径、椎体旋转角度及椎弓根的横径和深径等数据.均发现不同程度的椎体发育不良、肋骨发育畸形、椎管内骨性分隔等,椎体发育不良包括蝴蝶椎、椎弓裂、椎体楔状变形、半椎体及推体分节不良等,其中50例行MRI检查,发现畸形包括脊髓空洞、二分脊髓、脊髓栓系综合征、骶管囊肿、椎管内分隔等.结论: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前行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并配合多平面重组技术、三维成像技术等,能准确提供植入螺钉的宽度、长度以及入针角度,有利于矫形手术方案的优化,对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小儿漏斗胸矫形术后的护理体会

    作者:赵亮

    漏斗胸是以胸骨体下端及剑突为中心,胸骨和相连接的肋软骨向内凹陷形成漏斗状的前胸廓畸形,其使心脏受压、移位、心肺功能受损,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应早期手术治疗.我院2004年2月~2009年2月,共施行小儿漏斗胸矫形术32例,其中胸廓抬举术24例,胸骨翻转术8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 低位尺神经损伤后爪形手畸形的手术治疗

    作者:杨大威;纪效民

    目的:采用动力肌腱移位的方法纠正爪形手畸形.方法: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关节矫形手术治疗低位尺神经损伤后遗的爪形手畸形24例,其中采用Zancolli术式4例、Stiles-Bunnell法10例、Brand术式6例、关节囊固定术式4例.结果:术后24例随访平均12个月,临床疗效优9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结论:应用不同的动力肌腱转位手术纠正爪形手畸形疗效可靠.

  • 成人脊柱侧弯矫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经惠薪;傅巧美;陈文月

    目的 分析成人脊柱侧弯矫形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探讨针对性、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 对90例行成人脊柱侧弯矫形术的患者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 本组90例患者术后并发乳糜胸1例,脑脊液漏2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例,双侧胸腔积液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6%.结论 周密细致的观察、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积极意义.

  • 骨关节炎疼痛治疗现状

    作者:李姝

    骨关节炎多发于老年人群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本文重点介绍了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的药物治疗方法 ,探讨目前应用的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其他治疗方法 .治疗骨关节炎的方法 有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如物理治疗,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矫形术以及外科手术,主要目的 是减少疼痛和改善(至少是维持)关节功能.

  • 罗哌卡因用于下肢矫形外固定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立红;傅润乔

    甲磺酸罗哌卡因是酰胺类局麻药,其对中枢神经系统低毒 性及感觉运动分离的特性,已广泛应用于神经阻滞和镇痛[1] ,甲 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外固定器行下肢矫形手术患者的 术后镇痛报道较少,因此本文拟观察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 因复合芬太尼的术后镇痛效果,为临床下肢外固定术包括应用 Ilizarov 矫形术的满意镇痛提供依据.

  • 宫腹腔镜联合完全双角子宫矫形术——附一例报告

    作者:夏恩兰;刘玉环;黄晓武;郑杰;于丹;马宁;李云飞

    一、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主诉自然流产3次,发现双角子宫6年余,于2007年5月16日入院.现病史:患者婚后妊娠3次,分别于1992年3、9月及1993年3月均于妊娠2个月时自然流产.

  • 阴道斜隔综合征超声表现一例

    作者:程遵华;陈励;童仙君;项晓宇

    患者女,11岁.因月经淋漓不净伴腹痛1个月、发热12 h入院.追问病史,患者月经来潮7个月,初时量少,3~7 d即净,末次月经至今已1个月未净,量时多时少,伴下腹隐痛.患者先天性右侧异位肾,6岁时因左侧输尿管畸形、左肾积水行左侧输尿管矫形术.

  • 成人半椎体畸形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体会

    作者:黄开;贾世青;刘昌生;黄善能

    目的 探讨治疗成人半椎体侧凸畸形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9例成人半椎体侧凸畸形伴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单纯后路切开减压髓核摘除术2例,后路经椎弓根截骨矫形内固定+神经根减压7例.结果 本组获随访18~24个月,单纯行后路切开减压髓核摘除术2例术后神经症状改善较佳,但远期疗效差;后路经椎弓根截骨矫形内固定+神经根减压7例,术后Cobb角变小,其术后及术后2年神经症状改善优.结论 成人半椎体侧凸畸形伴腰椎间盘突出症,宜行截骨矫正半椎体畸形结合椎间盘摘除神经减压术,才能取得更好的远期效果.

  • 喉罩在小儿多并指矫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明;李敬忠

    目的:观察喉罩通气在小儿多、并指矫形术麻醉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60 例小儿多、并指矫形术患儿,随机均为I 组(对照组:D 普通面罩)、II 组(观察组:H 喉罩)和III 组(观察组:Q 气管插管),术中均静脉泵注氯胺酮20mg.kg-1.h-1、丙泊酚2mg.㎏-1.h-1.观察3 组患儿的HR、MAP、SPO2的变化及术中用药量、术毕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及咽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结果:II 组与I 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II 组与III 组比较亦有差异(P<0.05).结论:喉罩通气行小儿多、并指矫形术术中比较平稳,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效果好,值得推荐应用.

  • 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韩淑杰

    脊柱侧弯是脊柱冠状面侧弯、矢状前凸或后凸,轴状面旋转的在三维空间内发生的结构和形态上的畸形,病变通常为脊柱的多个节段共同向侧方弯曲,常引起继发性胸廓、肋骨、骨盆畸形,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及心脏功能,甚至发生截瘫,青少年多见.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行脊柱后路器械矫形融合术,该手术操作时间长、创伤大、出血量多,对护理工作要求高.自2004年10月~2006年3月我科已对16例此类病人行矫形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预存自体输血在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明;鲁凯伍;侯铁胜;贺石生;石志才;钱宝华;宋云

    目的:探讨预存自体输血在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96例行后路器械矫形融合术的脊柱侧凸患者,50例患者接受了预存自体输血,作为研究组,另46例患者除术前未行预存自体输血外,其它条件如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与研究组相似,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中均常规使用自体血回输.结果:预存自体输血组平均预存血量为650ml,围手术期异体血输入量平均为350ml.对照组围手术期异体血平均输入量为850ml,平均每例异体血输入量较预存自体输血组多500ml,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预存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节约血源及费用的输血方式,可减少异体血输入量,避免其并发症.联合应用术前自体血预存和术中自体血回输可大大减少甚至无需异体血输入.

  • 控制性降压联合自体血回输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殷翔;许建中;周强;谭祖键;岳蕤;陶钰骢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联合自体血回输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后路矫形术时均进行术中控制性降压,其中12例未进行自体血回输,作为对照组(A组),全部输异体库存血;另外27例均采用自体血液回输,包括术前预存自体血及术中自体血回输,作为研究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失血量及输血情况.结果:A组失血量为763±164ml(400~1000ml),B组为852±386ml(350~2100ml),两组间相比无差异性(P>0.05).A组输入库存血量为1045±362ml(500~1800ml),B组为511±337ml(0~1300m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控制性降压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采用自体血回输可明显减少异体库存血的需要量.

  • 同种异体骨移植在儿童脊柱矫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磊;宁志杰;田敏;宁廷民;魏嵬;马清元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移植在儿童脊柱融合术中的使用效果.方法:自1996年6月至2004年2月,对18例脊柱畸形儿童行后路畸形矫正、内固定术,术中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脊柱融合.同种异体骨来自髋关节置换切下的股骨头,排除乙型肝炎等传染病,经无菌封装,置于-30℃冷冻箱低温保存.使用前将股骨头裁切成骨颗粒,50℃温盐水、3%双氧水反复冲洗,充分去除骨髓.然后将骨颗粒拌和庆大霉素,植于受骨区.结果:术后均未发生切口红肿、渗出,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4~72个月(32.8±17.2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畸形矫正丢失角度为0°~20°,平均为4.1°±5.3°.其中12例于术后2~3年再次入院,行内固定物取出术,术中见植骨区均达到坚实的骨性融合.结论: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股骨头经简单的物理化学处理后,抗原性极弱,无明显的排异反应,用于儿童脊柱融合可获得满意的融合效果.

  • 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保持术后双肩平衡的几点认识

    作者:张永刚

    肩部平衡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畸形评估的重要内容。有学者认为,肩部平衡、肩胛骨畸形及腰部不对称占整体畸形评估的75%,显著影响患者的自身满意度。由于肩部平衡与上胸弯的关系密切,正确处理上胸弯、合理选择融合上端椎至关重要。然而,AIS矫形术后肩部不平衡、甚至加重的情况时有发生,国内外报道其发生率约为16%~38%[1~3]。深入认识AIS患者肩部平衡机制,合理处理上胸弯,是AIS矫形术中需要把握的重要环节。

  • 20例漏斗胸矫形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春凤

    目的:总结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治疗漏斗胸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采用微创漏斗胸矫形术的20例漏斗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评价护理效果。结果:20例漏斗胸患者均顺利完成矫形术,创伤处美观,患者满意度高,无一例患者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治疗漏斗胸,不仅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创伤美观,而且安全性高。而做好护理工作,可以确保漏斗胸矫形术的成功,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使患者得到佳的效果。

    关键词: 漏斗胸 矫形术 护理
  • 后腹腔镜输尿管复位矫形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作者:程晓冬;吴岩;马贵;李琛;于得水;徐新宇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复位矫形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3年12月,对9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施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复位矫形术。后腹腔镜下游离肾盂、输尿管至腔静脉后方,在腔静脉前方找到并游离远端输尿管,于下腔静脉压迫输尿管处上方离断输尿管,分离输尿管与下腔静脉的粘连,将远段输尿管复位至腔静脉前方。3例远段输尿管从下腔静脉后游离困难,旷置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狭窄段。输尿管内留置F7双J管,输尿管端端吻合。结果本组均一次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56~120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20~150 ml,平均60 ml,术中术后均未输血,肛门排气时间16~48 h,术后无尿漏发生,4~5 d拔除腹膜后引流管,5~6 d拔除导尿管,2例伴肾盂结石患者术后尿路平片提示结石取净,4~8周膀胱镜拔除双J管。随访6~72个月,平均36个月,6例术前有右腰部疼痛不适的症状均消失,彩超及IVU示右输尿管走向恢复正常,大剂量IVU法6例肾积水Ⅲ~Ⅳ度降为Ⅰ度,3例肾积水消失。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复位矫形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疗效可靠等优点,有望成为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首选的方法。

  • 椎间隙打压植骨治疗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的临床研究

    作者:梁栋华;罗建平;王久清;王小刚;杨彬;王亚寒

    目的 探讨分析椎间隙打压植骨治疗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6年3月收住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患者24例为试验组,均接受椎间隙打压植骨+矫形棒术式治疗.同期入院患者2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椎间融合器+矫形棒术式治疗.随访6~36个月,比较手术前后脊柱后凸Cobb角变化、植骨融合以及并发症情况,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术前2组后凸Cobb角及OD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月及末次随访时脊柱后凸Cobb角、ODI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2组植骨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隙打压植骨治疗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具有矫正角度大、安全性较好的优点,有助予提高矫形效果.

  • 16-MSCT在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术前的临床应用

    作者:柴军;王淑清;陈亮;秦冬雪;朱万安;王静

    目的 探讨16-MSCT对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经临床确诊并行三维矫形术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10例,男性1、女性9,年龄11~15岁,其中1例行术后CT复查.使用GE公司的lightspeed-16CT机,采用螺旋扫描模式,对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胸段脊柱扫描,层厚:1.25mm/16i,电压:120KV,电流:140MAs;重建模式:标准重建.所得数据传至AW4.1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包括VR,MPR重组.分别在凸凹侧椎弓根截面积大层面的图像上测量各自椎弓根两侧骨皮质内缘间及外缘间的小距离即椎弓根宽度、椎弓根长度、椎弓根轴线分别与椎体前缘交点和椎板后缘交点之间的距离即椎弓根深度,椎弓根轴线与椎体中线间的夹角即横断面角.在垂直于椎弓根轴线的"二次扫描线"重组图像上,选择椎弓根截面积小的图像,分别测量凸、凹侧椎弓根的高度.结果 5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使用16层螺旋CT扫描胸段脊柱均获得满意的原始图像和重建图像,所有病变脊柱胸段椎弓根均精确测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参数.应用这些参数,其中1例术后复查患者取得满意的手术治疗效果;提高了术前评估的充分性;而且明显简化和优化了术前评价方法.结论 16层螺旋CT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三维矫形术的术前评估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直接指导手术治疗.

185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