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Ilizarov牵张成骨在肢体延长中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

    作者:郭乾臣;张弢

    20世纪50~60年代,俄罗斯llizarov医师提出"张力-应力法则"生物学理论,并研制出系列环形外固定器应用于临床,治愈了大量骨缺损和肢体畸形的患者,从此矫形外科进入了"Iizarov时代".Ilizarov技术遵循"牵张性骨再生",的生物学原理,即生物组织在持续、稳定、缓慢牵张下能刺激自身局部组织细胞分裂、再生,从而修复肢体的各种缺损.能治愈很多重度畸形和骨缺损病例,和以往切除、替代为主的治疗方法,如假体置换或游离组织移植等比较,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 Ilizarov支架治疗感染性骨不连20例临床观察

    作者:孟祥永;崔旭娜;崔建胜

    目的: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加压延长方法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经验。方法:应用Ilizarov技术加压延长方法治疗长骨干骨不连缺损20例,在骨折端穿入骨圆针,在截骨处与骨纵轴垂直穿入圆形针锯,安装双轨外固定延长器。术后7天始以1.0 mm速度每天延长截骨端至骨缺损长度后停止。延长骨段骨性愈合后拆除延长器。结果:采用Ilizarov支架固定治疗后骨不连0.7~1.2 a愈合,愈合率100%。全部患者患肢可不扶拐负重行走,关节活动明显优于术前。结论:Ilizarov支架治疗长骨干感染性骨不连具有不加重骨折端软组织和骨组织的血运的损伤;避免了内置物所导致的二重感染;便于调整,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缓慢牵伸产生的一定张力,可刺激骨组织的再生和活跃生长,达到骨段延长目的;加压使缺损两端骨面紧密对合,在干骺端骨延长过程中,有利于缺损骨端的愈合等优点。

    关键词: Ilizarov 感染 骨不连
  • 罗哌卡因用于下肢矫形外固定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立红;傅润乔

    甲磺酸罗哌卡因是酰胺类局麻药,其对中枢神经系统低毒 性及感觉运动分离的特性,已广泛应用于神经阻滞和镇痛[1] ,甲 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外固定器行下肢矫形手术患者的 术后镇痛报道较少,因此本文拟观察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 因复合芬太尼的术后镇痛效果,为临床下肢外固定术包括应用 Ilizarov 矫形术的满意镇痛提供依据.

  • 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对胫骨创伤后缺损性骨不连患者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刘常新

    目的 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对胫骨创伤后缺损性骨不连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胫骨创伤后缺损性骨不连患者24例,观察患者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 Jnhner-Wruh胫骨骨折愈合评分标准的评判结果 显示,患者治疗效果为优8例,良13例,差2例,优良率为91.30%,9例合并感染性骨不连患者中8例患者治愈,且无复发和感染发生;术后随访过程中9例患者出现针道感染,经过治疗得到控制,1例患者出现肢体缩短现象.结论 Ilizarov外固定架对能够有效治疗胫骨创伤后缺损性骨不连患者,创伤较小,并发症较少,纠正肢体短缩的缺点,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伊利扎洛夫技术中Bone Transport的中文命名商榷

    作者:曲龙;秦泗河

    伊利扎洛夫(Ilizarov)技术包括Circular External Fixa-tion、Bone Lengthening、Bone Transport技术三项具体内容,其中外固定和骨延长技术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对文字的中英文表述认识比较一致,本文主要讨论Bone Transport的中文译名.

  • 牵拉成骨过程中并发症及截骨端骨痂血运情况:多普勒超声监测可行?

    作者:梁强;张锴

    背景:影像学对截骨端新生组织的检测结果,是指导牵拉成骨进程的重要依据.传统的监测手段X射线片无法对牵拉早期的新生组织显像,而超声能早期检测到新生骨痂的形成及其周围组织的生长情况.目的:旨在探究超声多普勒在监测牵拉成骨中的研究进展,以促进其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 和PubMed 数据库中1989 年1 月到2014 年10月关于超声监测牵拉成骨相关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牵拉成骨;多普勒超声;外固定;骨折愈合"或"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ultrasonography, external fixation, fracture healing"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终选择24篇重要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超声是评价牵拉成骨早期改变的有效方法.超声能够全程监测骨痂的形成与成熟过程,能够评价骨痂生成的速度及其质量,监测拉伸区域及截骨区附近的软组织情况,早期发现肢体延长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监测截骨端骨痂血运情况.在指导牵拉速度、调节牵拉张力、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马蹄足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

    作者:王素珍;王艳;黄雷

    继发于创伤的马蹄足畸形比其他原因导致的马蹄足难以治疗的原因是其常合并小腿和足踝部的软组织条件较差,不适于使用侵入性较大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2003年2月-2007年8月我院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简称伊氏架,下同)这一微创技术治疗了上述畸形,取得了良好较果,现报道如下.

  • 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外套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郭巧英;李惠敏

    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1]是具有多向、多平面穿针,可牵伸、可加压的多种功能全环式外固定支架,广泛应用于肢体延长、矫形、骨髓炎伴骨缺损、复杂性骨折、骨不连等方面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骨科医生的欢迎.但因固定架外形庞大,不能被普通裤子覆盖,导致患者怕被人误为"怪物",不敢出门;多平面穿针的外露,导致被服、衣物被刺破,给患者心理和生活带来一定影响.我们设计应用了外固定架外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Ilizarov的发明、发现与技术传播过程对临床医生的启示

    作者:秦泗河

    对俄罗斯骨科医生Ilizarov的生平、理论发现、器械发明、技术创新与该技术在世界的传播过程进行了介绍,期望能对临床医生的工作与创新有所启示.

  • 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创伤后严重复杂感染长段骨缺损

    作者:钟甫华;张春;郭峭峰;沈立锋;陆建伟;阮维维;刘亦杨

    目的 探讨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创伤后严重复杂感染长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的下肢创伤后严重复杂感染长段骨缺损患者37例,入院后保持开放性创口引流通畅,控制急性感染,分次扩创.按照Ilizarov骨搬移技术的基本方法步骤实施,观察骨延长时间、骨愈合时间、带架时间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按Paley骨与功能分级方法评价功能恢复程度,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患者骨缺损长度、带架时间、骨延长时间与骨愈合时间、功能恢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有1例患者因依从性差、放弃治疗,2例患者分别因皮肤鳞癌变和反复软组织溃疡而截肢.有5例尚在康复治疗中,另29例骨缺损得以修复,肢体得到挽救,功能大部分得以恢复.29例患者Paley评级:优7例,良13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69.0%.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骨缺损长度、带架时间、骨延长时间与骨愈合时间均呈正相关(r=0.615、0.987和0.515,均P<0.01),与功能恢复程度均呈负相关(r=-0.519、-0.740和-0.619,均P<0.01).结论 Ilizarov骨搬移技术具有简便、实用、效果显著等优点,是目前治疗下肢创伤后严重复杂感染长段骨缺损、挽救肢体并大限度恢复功能的常用方法,值得临床普及和推广.

  • 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骨缺损的疗效

    作者:辛晓林;张林峰;王顺利;史迎宾

    目的 探讨应用II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骨缺损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胫骨骨折术后感染、骨缺损患者依据Ilizarov技术标准进行治疗.术后定期摄X线片复查,评估牵张成骨情况.结果 6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8~30个月.骨搬运完成时间2~7个月,骨搬运长度6~18 cm.患者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6例出现钉道反应,1例切口皮缘水肿,均经治疗后愈合;17例搬运后期出现对线不良,经调整骨搬运方向、少量植骨,均获对位对线骨性愈合.骨搬运完成后9个月,按Paley et al骨折愈合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45例,良6例,可8例,差1例.骨缺损断端骨愈合及牵张成骨区成骨愈合满意,软组织创面愈合满意,所有患肢长度恢复良好,与健侧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技术进行感染扩创、炎性病变切除、骨段搬运修复骨缺损,对胫骨术后感染的控制、肢体功能的重建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 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干感染性骨不连

    作者:周祖彬;彭晓春;唐明杰;孙玉强

    目的 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干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2例骨创伤后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采取大段病灶切除+旷置并相应的干骺端截骨术.术后10 d以0.25 mm/6 h速度延长,经8~25周固定延长至骨缺损端会师,于骨缺损处两断端加压并继续维持外固定支架至骨愈合.结果 22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延长6~18(9.5±4.5)cm,骨性感染全部治愈.带支架时间6.5~13个月.19例加压固定处及延长部位骨生长良好,达到了骨性愈合;3例断端骨接触后6个月无明显骨愈合,2例行自体髂骨植骨、1例拆除支架后行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4~6个月达到骨性愈合.截骨延长区及骨缺损对合处对位对线良好.结论 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术后感染控制良好,骨愈合率高.

  • 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青少年Ⅲ度马蹄内翻足畸形

    作者:沙勇;徐永清;李春晓;林月秋;李福兵;唐辉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青少年Ⅲ度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研究Ilizarov技术,结合有限矫形手术治疗12例多种原因引起的青少年Ⅲ度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17足)。术后佩戴外固定架。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12~49个月。佩戴外固定架时间8~12周。畸形矫正均满意,截骨处均骨性愈合,足负重行走功能良好。根据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会(ICFSG)评分系统:优10足,良6足,可1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结合有限的矫形手术,遵循个体化和局限化的原则,能够矫正传统矫形手术难以治疗的Ⅲ度马蹄内翻足畸形,疗效满意。

  • Ilizarov外固定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

    作者:唐文;高辉;杨亚东;张飞;刘氜;赖光松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及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及骨搬移技术治疗的胫骨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12例,术中根据骨感染情况,彻底清除断端感染骨段及硬化骨,打通髓腔,用骨段滑移及牵张成骨技术修复清创后遗留的骨缺损;术后7d开始骨段滑移操作;术后定时复查X线片,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评估成骨及骨愈合情况,随访时间大于15个月。结果本组共纳入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35岁。其中11例伴有局部软组织缺损和骨外露,缺损范围5cm×4cm-19cm×15cm,并先期给予局部或游离皮瓣修复创面。清创后遗留骨缺损长度4-7cm,骨滑移完成时间1.5-2.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23(19±3.84)个月。患者佩戴Ilizarov外固定器的时间为7-9个月,所有骨感染均得到良好的控制,5例有轻度钉道松动或感染,骨缺损断端骨愈合及牵张成骨区成骨愈合满意,未出现皮肤坏死、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愈合时间6-9.3(7.86±1.2)个月。按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2%。结论 Ilizarov技术能够有效地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同时不增加医源性损伤。

  • 经皮微创胫骨截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

    作者:欧栓机;齐勇;孙鸿涛;许长鹏;卢瀚宇;李文俊;江发华;李贵涛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微创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按Wagner诊断标准确诊为患有Ⅲ~Ⅳ期糖尿病足的糖尿病患者23例23足,采取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通过观察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率、1年后保肢率评价疗效,比较手术前后足部皮温、VA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部分患足手术前后DSA评估血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45.92±6.03) min,术中失血量(30.12±4.15) ml,1例WagnerⅢ期患者截肢,1例WagnerⅣ期患者死于心衰.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9个月,平均(14.51±0.32)个月;WagnerⅢ期创面愈合率及1年后保肢率均为92.86%,WagnerⅣ期创面愈合率及1年后保肢率均为88.89%,两分期创面愈合率及1年后保肢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较,术后足部皮温显著升高(P<0.05)、术后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升高(P<0.05).有9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后患足DSA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搬移骨块周围形成了较多的毛细血管,足部动脉增粗清晰显示,血流明显加快.[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能促进糖尿病足创面的愈合,避免或延长患足的截肢率.

  • Ilizarov技术结合组合性手术治疗先天性腓侧半肢畸形

    作者:焦绍锋;秦泗河;王振军;潘奇;臧建成

    [目的]探讨先天性腓侧半肢畸形特点及Ilizarov技术结合组合性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1年12月~2014年7月本科收治的30例先天性腓侧半肢畸形患者临床资料,男20例,女10例,年龄1~25岁,平均13岁;Achterman分型:ⅠA型3例3肢,ⅠB型12例13肢,Ⅱ型15例17肢;伴足踝部畸形:马蹄内翻3例3足,马蹄外翻27例30足;腓侧跖列缺失:第5列缺失9例10足,第4、5列缺失13例15足,第3、4、5列缺失2例,6例无跖列缺失.手术方法:腓侧束带切除、腓骨肌腱延长、跟腱延长30例33肢,胫骨下段截骨矫形20例23肢,胫骨近端截骨延长18例次(包括二次手术实施延长者),股骨延长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Ilizarov技术进行矫形和延长.[结果] 3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4~130个月,平均39个月;手术次数1次4例,2次12例,3次9例,4次5例;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小腿短缩及足踝部畸形均获大部分矫正,恢复跖行足,行走功能及步态较术前均获显著改善.参照作者制定的腓侧半肢畸形肢体功能评价标准,结果优21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6.7%.[结论]先天性腓侧半肢畸形是一种综合征,临床上常见的是部分或全部腓骨缺如,并伴有胫骨、股骨、踝关节及足部畸形等;采用软组织松解结合Ilizarov技术延长矫形手术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Ilizarov骨外固定技术联合内固定治疗肘关节周围骨折

    作者:梁斌;杜刚强;张锴;贾龙;刘栋;王志刚;王兆林;杨淑野

    [目的]探讨ILizarov骨外固定技本联合内固定治疗肘关节周围骨折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肘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获得完整随访39例,纳入研究.18例采用Ilizarov骨外固定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式,为联合固定组;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36.2岁(21~58岁).21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为内固定组,男14例,女7例;平均年龄35.3岁(18~66岁).术后门诊随访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2个月对肘关节功能行Mayo评分,并记录肘关节届伸活动度(ROM).对两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联合固定组与内固定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8.6、8.3周.Mayo评分:外固定联合组为(88.8±8.9)分,优良率88.9%;内固定组为(76.5±11.8)分,优良率为66.7%.肘关节平均活动度(ROM):联合固定组为(116.2±10.5).;内固定组为(85.6±13.6)..两组对比联合固定组肘关节功能明显好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 Ilizarov骨外固定技术联合内固定治疗肘关节周围骨折,能增加肘关节骨折内固定稳定性,并允许患者术后早期在铰链控制下进行功能锻炼,与单纯内固定相比,能有效预防关节僵硬、软组织挛缩等并发症的发生,使肘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采用改良伊氏外固定器实施髋关节重建术治疗青年高位脱位型DDH 31例报告

    作者:杨华清;彭爱民;夏和桃;吕原;吴鸿飞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伊氏外固定器实施髋关节重建术治疗青年高位脱位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06~2010年收治的31例单侧发育性髋关节高位脱位患者,行改良伊氏髋关节重建术治疗,年龄18~28岁,平均22岁,随访2.3~6.6年,平均3.4年.[结果]术前Harris hip score平均为45.86分(31~ 69分),术后Harris hip score平均为85.22分(72~95分),24例患者术后疗效好,4例患者术后出现针道感染,3例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经再次处理后所有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生活完全自理.[结论]采用改良伊氏外固定器实施髋关节重建术是一种治疗青年高位脱位型DDH的有效、可靠和合理的方法,值得推广.

  • 关于Ilizarov技术骨延长截骨后至开始延长这段时间的命名

    作者:安宝泉;杨玉平

    骨牵张成骨原理—张力-应力法则( law of tension stress,LTS)[1-2]由Ilizarov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由于其神奇疗效而被称为20世纪骨科三大里程碑技术之一.Ilizarov方法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肢体延长、骨关节畸形矫正、骨段滑移.其中骨延长主要用于骨髓炎、骨缺损与骨不连的治疗,随着Ilizarov技术在我国的普及,越来越多关于Ilizarov技术的文章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其中关于Ilizarov技术骨延长截骨后至开始延长这段时间的中文命名却有多种,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一论述,以期统一,便于学术交流.

  • 改良Ilizarov技术结合有限手术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

    作者:刘春枝;秦泗河;母心灵;郭小伟;王贞艳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手术方法及器械改良、术后管理方法的改进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6年5月,根据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应用秦泗河改良的外固定矫形器,遵循Ilizarov穿针固定的基本原则,共手术治疗马蹄内翻足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10~25 岁,平均17岁.病因:腓总神经损伤2例,腰椎管内肿瘤1例,硬脊膜膨出5例,小儿麻痹后遗症11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3例.术前用足掌的前外缘负重行走者11例,用足的外缘或足背外侧负重者21例.根据马蹄内翻足畸形程度、性质和患者年龄,确定实施有限矫形手术的方法和外固定矫形器治疗.本组7例同期实施有限的软组织松解术,25例同期实施了有限的截骨术和跗骨问关节融合术,9例合并踝关节内外翻肌力明显失衡者,同期行足部肌腱转移的肌力平衡术.然后安装外固定矫形器.术后按作者制定的管理程序,7 d开始旋转相应的螺纹牵拉杆,对器械进行三维空间的缓慢调整,先矫正前足内收和后足内翻,后矫正足下垂畸形,直至达到矫形要求的标准.在矫形的过程中定期进行X线检测,以防止发生踝关节前后移位,治疗期间允许患足负重行走.术后平均牵伸42 d,拆外固定器后患足再上石膏固定适当时间.[结论]3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其中26例为来院复查.随访时间1年~3年1个月,平均1年5个月.畸形均获满意矫正,足持重行走功能良好,患者满意.本组无1例发生严重针道感染和切口感染,未并发踝关节脱位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改良Ilizarov技术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手术创伤小、安全,治疗效果提高,配合有限矫形手术,能够矫正传统矫形手术难以治疗的严重足畸形,缩短治疗周期,避免了严重手术并发症.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