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广泛后路松解加顶椎全椎体切除治疗重度僵硬脊柱侧后凸畸形

    作者:吕国华;王冰;马泽民;李晶;邓幼文;刘伟东

    目的 回顾分析重度僵硬脊柱侧后凸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996年6月至2007年7月,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67例,男29例,女38例;年龄16~52岁,平均21.5岁;特发性27例,先天性21例,神经纤维瘤病9例,脊髓空洞7例,成骨不全3例.术前主弯冠状面Cobb角为81°~142°,平均97.8°;Bending位脊柱柔韧性10.5%;主弯顶椎偏距为3.7~16 cm,平均8.8 cm;后凸角为43°~102°,平均68.5°;矢状面C7-S1间距为-4.5~18 cm,平均5.7 cm.采用主弯区顶椎全脊椎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三维矫形和360°植骨融合进行治疗.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畸形矫正和随访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后路手术时间平均为42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100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54个月,平均30.5个月.术后冠状面Cobb角平均为41.3°,矫正率平均为57.8%;术后主弯顶椎偏距为1.2~5.9 cm,平均2.7 cm;术后后凸角平均为36.6°,矫正率平均为46.6%;术后矢状面C7-S1间距为-2.4~4.6cm,平均1.5 cm.术后发生短暂性下肢无力2例,永久性截瘫1例,脑脊液漏2例,乳糜漏1例,伤口感染2例,胸膜撕裂合并包裹性胸腔积液3例,假关节形成2例.术后1年以上随访主弯冠状面矫正平均丢失5.9%,后凸矫正平均丢失3.8%.结论 全脊椎切除结合椎弓根内固定三维矫形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能有效矫正畸形和恢复脊柱冠、矢状面平衡,但应高度重视大出血和神经系统损伤并发症.

  •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室骨关节炎的长期随访

    作者:吴立东;HJ Hahne;J Hassenpflug

    目的观察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室骨关节炎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随访了1985~1996年12年间在德国基尔大学骨科医院行胫骨高位截骨术的194例(215膝)膝内侧室骨关节炎的患者.结果有161膝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5年(1.5~12年).手术后2年内的优良率为97.3%,5年内的优良率为93.6%,手术后5年以上的优良率为78.2%.12膝发生手术并发症(5.6%),主要为感染(1例深部感染,5例浅表感染),骨不连或骨延迟愈合5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手术后有19膝(11.8%)因治疗效果的下降须再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以全膝置换为失败标准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2年98.7%,5年95.0%及10年为84.1%.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是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手段,术中下肢力线的适当过度纠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远期疗效呈下降趋势,有一部分患者须再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 颌骨牵引延长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晓辉;谭包生

    牵引成骨技术,是指对生物活体组织逐渐给予缓慢而稳定的牵引力可以使其产生张力,这种张力可以激活某些细胞的合成和增殖功能,从而促使组织再生与生长.颌骨牵引延长术是在肢体牵引延长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颌骨牵引技术可以以小的手术创伤达到比传统方法更好的矫治效果,而且在牵引过程中,软组织相应得以延长.利用颌骨牵引技术,只要完成一个简单的骨切开术,安装牵引器,通过每日的牵引,下颌骨就会向着医生希望的方向生长.

  • 口腔外科新利器——赛特力公司超声骨刀

    作者:樊月

    法国赛特力公司(R)压电陶瓷超声发生器的发明者,新推出了用于口腔外科的超声设备:PiezotomeTM超声骨刀.牙槽骨严重缺失的患者需采用多种骨充填手术来修复,Piezotome超声骨刀可用于骨切开术、骨整形术、骨嵴扩张、韧带切开术或上颌窦提升等手术.

  • 口腔外科新利器——赛特力公司超声骨刀

    作者:樊月

    法国赛特力公司(R)压电陶瓷超声发生器的发明者,新推出了用于口腔外科的超声设备:PiezotomeTM超声骨刀.牙槽骨严重缺失的患者需采用多种骨充填手术来修复,Piezotome超声骨刀可用于骨切开术、骨整形术、骨嵴扩张、韧带切开术或上颌窦提升等手术.

  • 影响胫骨骨折疗效的因素

    作者:黄东永

    目的探讨影响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疗效欠佳的1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影响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15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Ruedi-Allgower分型:Ⅱ型7例,Ⅲ型8例;7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8例行有限切开固定并辅以石膏托外固定;术后随访12~34个月,平均22个月;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可6例(Ⅱ型4例,Ⅲ型2例);差9例(Ⅱ型3例,Ⅲ型6例);术后发生创面不能闭合1例,切口感染4例,2例开放性骨折出现表浅感染,2例闭合性骨折出现深部感染;关节退行性变9例,其中2例出现较严重的踝关节内翻;关节强直11例.结论骨折类型、胫骨关节面的复位质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腓骨骨折的复位和固定等因素均与骨折疗效有关.

  • 关节镜下治疗内翻性膝关节骨关节炎

    作者:黄遂柱

    目的 研究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结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结合胫骨高位楔形截骨矫形术治疗合并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2例,随访12~30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后所有膝内翻畸形得到矫正,胫股角从术前的平均内翻4°达到术后平均外翻11°,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Lysholm评分)从术前的平均(51.3±8.2)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2.6±6.5)分.结论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结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是治疗合并内翻畸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方法.

  • 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体会

    作者:蔡新木;陈瑜

    目的 探讨总结胫骨pilon骨折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治疗pilon骨折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15-58岁,平均37.5岁;坠落伤15例,交通事故10例,运动扭伤1例,重物砸伤2例.开放性骨折8例,均行急诊手术;闭合性骨折2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0 min~15 d;平均6.1 d.按Ruedi-Allgower分型,I型4例,II型16型,III型8例.3例行牵引或石膏外固定;8例行有限切开加外固定支架;17例行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2~5年5个月,平均3.8年.采用Mazur评分标准,优9例,良13例,可4例,差2例.术后合并切口皮肤表浅感染1例,1例术后切口周缘皮瓣坏死,2例继发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pilon骨折并发症多而且后果严重,pilon骨折的解剖复位和固定可获得佳临床结果,以预防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 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

    作者:陆军;陈辉;李永刚;吴小涛

    目的探讨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9月~2001年5月,利用石膏、绷带、跟骨牵引(闭合性骨折)或外固定支架(开放性骨折)行骨折临时固定,待伤后7~15 d,平均10.2 d,局部软组织损伤恢复后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15~58岁,平均37.5岁;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20例,其中18例合并腓骨骨折.根据Ruedi-Allgower骨折分型:Ⅰ型2例,Ⅱ型15例,Ⅲ型9例.从踝关节功能评分和影像学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5年,平均3.8年.骨折愈合时间8~29周,平均12.7周.按Teeny等踝关节功能评分:优9例(34.6%),良12例(46.2%),可3例(11.5%),差2例(7.7%);优良率为80.8%.3例(11.5%)术后出现局部软组织并发症,包括2例切口感染和1例切口周缘皮肤坏死,均通过换药等局部处理后治愈.16例(61.5%)患者的踝关节X线片上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但退变程度与临床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pilon骨折,能有效地减少局部并发症并获得较好的踝关节功能.

  • 胫骨高位截骨术后胫骨后倾角度的变化

    作者:蒋毅;周一新;周乙雄;张洪;徐辉

    目的测量胫骨高位截骨术后胫骨后倾角度,并与术前比较,探讨其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1998~2001年,对38例(58膝)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胫骨高位截骨术,男8例(11膝),女30例(47膝);年龄41~65岁,平均55.2岁.采用Gieble槽式钢板内固定的闭合楔形截骨.截骨线位于胫骨结节上方,距关节面约2 cm.在术前、术后侧位X线片上测量胫骨后倾角度,即胫骨平台关节面与胫骨纵轴的垂直线的夹角;使用Insall-Salvati指数测量髌骨高度,即髌腱长度(从髌骨下极到胫骨结节)和髌骨长度(髌骨的长径)的比值,并计算胫骨后倾角度和髌骨高度在手术前后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胫骨高位截骨术前胫骨后倾角度平均为9.4°±3.0°,术后平均为5.6°±2.6°,术后较术前平均减小3.8°±2.0°.手术前、后胫骨后倾角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Insall-Salvati比值术前平均为1.05+0.16,均大于0.8;术后平均为0.94±0.18,有7膝小于0.8;术后较术前平均减小0.15±0.10.手术前、后Insall-Salvati比值,即髌骨高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胫骨后倾角度在胫骨高位截骨术后明显减小,可导致髌骨低位等一系列并发症,将对再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产生不良影响.

  • 胫骨高位截骨术后髌骨低位

    作者:陈百成;高石军;王晓峰;陆博;邵德成;王飞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后髌骨低位与胫骨近端关节面后倾角度改变之间的关系,并提出预防和控制髌骨低位的措施.方法41例(48膝)膝关节内侧间隙骨性关节炎患者,男30例(33膝),女11例(15膝);年龄45~56岁,平均52岁.所有病例均行胫骨外侧高位楔形截骨术.根据术前测量的截骨角度(内翻角+正常外翻角+过度矫形3°~5°),在槽刀和导向器等辅助下切除楔形骨块,用改良Giebel槽式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后不需外固定.测量48膝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患者术前及术后X线片的Insall-Salvati比值、胫骨近端关节面后倾角度、胫骨结节高度、患肢解剖轴线角度,并用X2检验和直线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时假定术后胫骨近端关节面后倾角度减小≥5°以及髌骨高度下降≥10%具有临床意义.结果术后胫骨近端关节面后倾角度比术前平均减小6.14°,Insall-Salvati比值术前、术后相对变化率为10.6%,胫骨结节高度比术前平均下降3.13mm.64.6%的病例胫骨近端关节面后倾角度减小≥5°.按Insall-Salvati比值结果,56.2%的病例髌骨高度相对下降率≥10%.胫骨近端关节面后倾角度的减小与髌骨高度的相对下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相关性.结论胫骨近端关节面后倾角度的减小与髌骨低位具有相关性,提示在施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时,保持正常的胫骨近端关节面后倾角度能减少术后髌骨低位的危险性.

  • 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结合三关节有限截骨矫正成年人重度马蹄内翻足

    作者:秦泗河;陈建文;郑学建;夏和桃;彭爱民;王振军

    目的探讨用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结合三关节有限截骨术矫正成年人重度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疗效.方法1996年1月~2003年2月,应用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结合三关节有限截骨-期矫正成年人重度马蹄内翻足患者12例13个足,男9例,女3例;年龄20~36岁,平均26岁;左足4例,右足7例,双足1例.病因:先天性马蹄内翻足3例,小儿麻痹后遗足畸形6例,外伤1例,脑性瘫痪后遗足畸形1例,小腿海绵状血管瘤施行放射治疗后遗马蹄内翻足畸形1例.根据病情,术前组装Ilizarov踝足关节牵伸器,术中先实施足的后内侧软组织有限松解和三关节切骨术,依照Ilizarov的穿针固定原则,安装具有三维矫形功能的踝足关节牵伸器.术后7 d旋转螺纹牵伸杆,逐渐矫正足内翻、内收和前足下垂畸形,在牵伸矫形过程中患足可负重行走.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4年,平均15个月,畸形未复发,足持重行走功能良好.术后平均牵伸71 d.10例11个足达到0°位全足持重,2例保留15°~20°足下垂角(因合并下肢短缩).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和针道感染、皮瓣坏死、血管神经损伤、骨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结合三关节有限截骨矫正成年人重度马蹄内翻足是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 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短缩固定后的肘关节功能研究

    作者:张贵林;伊明江;李楠;公茂琪;王满宜

    目的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后易出现骨折端短缩,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通过尸体解剖实验,以不同的截骨厚度和方向来模拟骨折后尺骨鹰嘴短缩、变小等局部形态变化,探讨其对肘关节屈伸活动的影响.方法取3具新鲜成年男性尸体的双侧上肢标本,在距尺骨鹰嘴顶点25mm处行水平截骨并用两枚螺钉临时固定,再依次截骨1mm、3mm、5mm,测量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度.然后将标本分成两组,一组继续水平截骨至7mm和8 mm,测量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度;而另一组则依次以5mm、7 mm为水平截骨距离,分别采用楔形截骨的方法,观察肘关节屈伸功能的改善度.结果尺骨鹰嘴短缩3mm后原位固定,肘关节屈伸活动无明显受限;若尺骨鹰嘴缺损达5 mm,则会因尺骨滑车切迹关节面弧度的改变而导致肘关节的伸直明显受限,将截骨处远端背侧的骨皮质去除3 mm行楔形截骨后再固定,肘关节伸直功能还可以恢复正常.但若尺骨鹰嘴短缩达7mm和8 mm时,肘关节的伸直受限分别为47°和35°,楔形截骨后也会出现肘关节不稳定.结论如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所致的短缩在3mm之内,可行单纯固定,肘关节屈伸功能无明显受限;若短缩在3~5mm之间,仍可以采用短缩原位固定的方法,但应将尺骨鹰嘴后倾固定,使滑车切迹尽量保持原有的弧度;而若短缩达到7~8mm,即使保持滑车切迹的弧度,肘关节伸直仍明显受限,并会出现肘关节不稳定,临床上应通过适当植骨的方法来恢复尺骨滑车切迹关节面的形态,以保持肘关节的稳定性和相对正常的屈伸功能.

  • 环锯切骨融合距下关节治疗距下关节痛

    作者:刘华水;刘士懂;栾涛;谢新民;李德民;孟庆军

    目的介绍环锯切骨融合距下关节治疗距下关节痛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6月~2001年10月,利用环锯(Ф11.5 mm、12 mm、13mm)对18例距下关节痛患者进行环锯切骨融合,男12例,女6例;年龄35~59岁,平均47岁;右足11例,左足7例;创伤性距下关节炎8例,退变性关节炎5例,先天性跟距骨桥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顽固性跗骨窦炎1例.应用100mm视觉模糊疼痛量表VAS测试,80~91分,平均83.8分.踝关节后外侧入路14例,踝关节前外侧入路4例;14例行原锯心骨旋转90°回植融合,4例取髂骨骨柱植骨融合.术后踝关节中立位石膏固定12~16周.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4年,平均25个月.术后2周切口一期愈合,4周有骨痂形成,12周应用100mm视觉模糊疼痛量表VAS测试,22~49分,平均32.5分,较术前降低30~59分,平均降低51.3分.均摄X线片示距下关节牢固融合.1例出现轻度足下垂,1例出现行走或长时间站立后足跟部酸胀痛.结论采用环锯切骨融合距下关节的方法治疗距下关节痛,切口小,易显露,不影响后足的生物力学结构.在距下关节原位状态下融合,对距下关节高度及距舟关节稳定性影响不大;应用锯心骨旋转回植不需另植骨.

  • 后路椎体截骨矫正僵硬性脊柱侧后凸

    作者:史亚民;侯树勋;王华东;李利;韦兴;刘汝落;孙彦

    目的采用顶椎截骨治疗僵硬性脊柱侧后凸,并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患者58例,男21例,女37例;年龄4~27岁,平均14.1岁.其中先天性侧凸31例,特发性侧凸26例,神经纤维瘤病1例.既往有脊柱矫正手术史者9例.术前脊柱侧凸Cobb角平均83.7°,悬吊位71.1°,脊柱柔韧度12.4%;脊柱后凸角平均78.2°,悬吊位76.3°,脊柱柔韧度23.8%.伴神经压迫症状者14例,CT或MRI显示椎管内骨性或纤维性分隔6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后路顶椎凸侧楔形截骨,截骨平面Ts~L1,截骨后应用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或Luque器械固定.结果49例随访5~69个月,平均26.7个月.侧凸Cobb角平均30.0°,矫正率64.2%;后凸角平均21.3°,矫正率63.5%.术前有神经压迫症状者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11例、明显减轻2例,1年后仍无改善1例.术后发生肺炎2例(3.4%),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2例(3.4%),一过性单侧或双侧下肢神经功能障碍5例(8.6%).术后1年以上畸形矫正丢失率平均1.8%.结论对重度先天性混合型侧后凸、青春期后的中重度特发性僵硬性侧后凸和手术后畸形加重的脊柱侧后凸患者,采用顶椎楔形截骨,可使畸形得到一次性矫正,降低了神经、血管损伤的发生率.通过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配合支具外固定,患者可在术后3周离床活动.

  • 前路半椎体切除截骨后路矫形固定治疗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凸

    作者:江毅;肖联平;杜欣建;尹庆伟;刘智;田永刚

    目的探讨分期前路半椎体切除截骨后路矫形手术治疗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凸14例,男4例,女10例;年龄8~13岁,平均11.2岁.其中形成缺陷2例,分节缺陷6例,混合型6例.半椎体位于T5 3例,T2、T8、T10、T11、L1、L4各1例.胸弯12例,胸腰弯2例.术前冠状面Cobb角63°~95°,平均72.1°.胸椎后凸减小或前凸8例,胸腰段后凸4例.一期采用前路半椎体切除、多节段椎体间楔形截骨及分节不全松解;二期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三维矫形固定.前后路手术均植骨,平均截骨5.5个节段.结果一期前路术后冠状面Cobb角48°~60°,平均51.5°;矫正率19.6%~37.8%,平均28.6%.二期术后冠状面Cobb角5°~45°,平均30.5°;矫正率52.6%~87.5%,平均62.5%.8例存在胸椎后凸减小或前凸的患者均恢复生理性后凸,4例胸腰段后凸患者3例达到矢状面矫正.全部病例随访8~30个月,平均12.1个月.无断钉、断捧及明显的矫正度丢失,植骨融合良好.发生并发症2例,椎弓根钉帽松动1例,T1神经根激惹1例.结论一期前路半椎体切除、多节段椎体间楔形截骨、分节不全松解,二期后路矫形固定及前后路植骨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能够达到较满意的矫形效果,适合于8~12岁的青春期前患者.

  • 转子间内翻内移截骨术治疗Perthes病的远期效果

    作者:杨勇;郭文通;李文琪;温树正;霍洪军;刘万林

    目的观察转子间内翻内移截骨术治疗Perthes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对38例Perthes病患儿施行了转子间内翻内移截骨术,手术时年龄4~13岁,平均8岁10个月;Ⅱ期19例,Ⅲ期14例,Ⅳ期1例.平均随访7年(3~15年),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征象评定疗效,分析其远期效果.结果 根据自拟的评定标准,优15例,良17例,可3例,差3例,总优良率84.2%;Ⅱ期患儿优良率94.7%,Ⅲ期85.1%,Ⅳ期40.0%.结论转子间内翻内移截骨术治疗Perthes病具有术式简单、损伤小、疗效良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Pilon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

    作者:于益民;陈兆军;王学华;孙磊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5月至2003年9月收治Pilon骨折患者38例,随访29例,其中男25例,女4例;年龄17~62岁,平均35.6岁.开放骨折8例,闭合骨折21例,其中有腓骨骨折24例;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Ⅰ型3例,Ⅱ型16例,Ⅲ型10例.8例开放骨折患者,均急诊行清创复位内固定术,拉力螺钉固定外加石膏固定3例,普通钢板固定2例,骨外固定架固定3例.闭合骨折21例,行拉力螺钉固定11例,行克氏针内固定后辅以石膏固定3例,行解剖钢板固定5例,行加压钢板固定2例.急诊进行手术19例,10~16 d后手术10例.综合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本组29例,随访短者6个月,长者4年,平均2.9年.疗效评分参照Teeny等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分:优11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2.8%.结论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但并不一定必须急诊手术.

  • 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作者:赵文志;郑连杰

    目的:探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新方法.方法: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8例(8髋).平均年龄35.6岁(26~48岁).男3例,女5例.手术方法在田川髋臼旋转截骨术基础上进行部分改进.平均随访时间2.1年(15~36个月).结果:以Lack的改良Tonis标准评定,优6例,良2例;X线片显示髋臼和股骨头之间恢复了正常匹配关系.结论:髋臼旋转截骨术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有效办法之一.

  • 分期治疗涉及后关节面的粉碎胫骨Pilon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黄培镇;黄学员;黄枫;高怡加

    目的:探讨治疗涉及后关节面的粉碎性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1年6月,采用分期、后外侧联合前正中入路、后方支撑钢板结合内侧或前外侧解剖钢板治疗粉碎性胫骨Pilon骨折24例,其中21例获得完整随访.从踝关节功能评分和影像学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周(12~15周),完全灸重时间13.5周(平均12~16周),术后复查CT见关节面台阶小于2mm.依据Burwell-Charnley(1965)的Pilon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价标准,解剖复位17例,复位可4例.依据Tometta等(1993)的Pilon骨折临床治疗结果评价标准:优13例,良5例,可3例.术后2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换药治疗后愈合.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分期、后方支撑钢板固定后关节面骨折块,是治疗涉及后关节面的粉碎性胫骨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

5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