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空心取骨环钻取骨原位植入并上颌窦内提同期种植的临床初步评价

    作者:于静;徐欣

    目的:对牙槽骨高度较低时用空心取骨环钻取骨原位植入并行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的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对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不足(特别5 mm及以下)的15例患者,应用空心取骨环钻取骨后原位植入并上颌窦内提同期种植,共植入种植体21颗,术后随访观察半年到1年半,通过临床观察及影像学检查的方法进行评估。结果15例患者中,术前上颌窦底至牙槽嵴顶的距离为3~5 mm,术中提升上颌窦底高度为4~7 mm,同期植入种植体,无一例患者发生上颌窦黏膜穿孔,患者随访期内,均未出现上颌窦炎等并发症,种植体无松动、脱落,成功率达100%。结论应用空心取骨环钻取骨后原位植入行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特别是牙槽骨高度较低(5 mm及以下)时,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安全简便、基层医院易于开展等特点,其短期疗效较好,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口腔外科新利器——赛特力公司超声骨刀

    作者:樊月

    法国赛特力公司(R)压电陶瓷超声发生器的发明者,新推出了用于口腔外科的超声设备:PiezotomeTM超声骨刀.牙槽骨严重缺失的患者需采用多种骨充填手术来修复,Piezotome超声骨刀可用于骨切开术、骨整形术、骨嵴扩张、韧带切开术或上颌窦提升等手术.

  • 口腔外科新利器——赛特力公司超声骨刀

    作者:樊月

    法国赛特力公司(R)压电陶瓷超声发生器的发明者,新推出了用于口腔外科的超声设备:PiezotomeTM超声骨刀.牙槽骨严重缺失的患者需采用多种骨充填手术来修复,Piezotome超声骨刀可用于骨切开术、骨整形术、骨嵴扩张、韧带切开术或上颌窦提升等手术.

  • 上颌窦提升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作者:董凯;柳忠豪

    上颌窦提升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常规方法,但与之相伴随的一系列并发症可能会影响种植治疗的效果,因此正确的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对于增加种植体的长期成功率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系统性疾病及不良习惯、上颌窦解剖结构和病变、手术操作和感染、种植修复设计等几个方面对上颌窦提升术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 上颌窦提升引导骨组织再生牙种植患者围术期护理

    作者:白九评;李建英;张旭东;刘宇;张瑞敏;石丹如

    上颌窦的大小与形态个体差别很大,从牙槽嵴顶到上颌窦底骨的薄厚不等,可以从蛋壳薄厚到数毫米[1].骨的垂直高度也许可以满足非埋置式河北种植中心两段式(HBIC-Ⅱ)种植体初期稳定的需要,但没有上颌窦植骨的话,仍无法满足重建所需要的生物工程强度.

  • 山羊上颌窦及额窦黏膜厚度与抗拉伸强度相关研究

    作者:韩奕诗;董欣明;李岩峰;颜克松;任桓;张颖;胡品

    目的 探讨山羊鼻窦黏膜的厚度及抗拉伸强度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为上颌窦提升术中涉及黏膜问题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从获取的每块鼻窦黏膜(上颌窦顶、上颌窦底及额窦黏膜)上切取两块所需大小的黏膜,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24h后的黏膜制成组织切片,用于测量黏膜厚度,另一块黏膜用于抗拉伸强度数值的测定,再进行两者相关性的分析,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软件.结果 山羊上颌窦顶黏膜厚度和抗拉伸强度分别为410.03±65.97um和0.48±0.10Kg;上颌窦底为461.33±91.37um和0.54±0.11Kg;额窦为216.90±46.47um和0.20±0.05Kg.上颌窦顶与额窦、上颌窦底与额窦、上颌窦顶与窦底黏膜的厚度均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拉伸强度均值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窦顶、底黏膜较额窦黏膜厚度及抗拉伸强度均大,上颌窦底黏膜较上颌窦顶黏膜厚度和抗拉伸强度稍偏大,并且窦黏膜抗拉伸强度与黏膜厚度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 CBCT在上颌窦提升中的应用

    作者:张炜

    目的:探讨三维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上颌后牙区牙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7例29枚上颌后牙区行上颌窦内提升和上颌窦外提升进行人工牙种植的患者,内提升9例,外提升8例,术前CBCT 检查制定手术计划,术后CBCT 检查评价上颌窦提升效果及上颌窦黏膜情况.结果:29枚植体全部进行上颌窦提升并同期植入种植体,其中有2例上颌窦内提升患者出现上颌窦黏膜穿孔,定期进行复诊,所有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现均已进行永久性种植修复,累积存留率100%,临床疗效确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结论:CBCT三维成像及测量技术为上颌窦提升的术前检查,术后手术效果评价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分析资料,值得临床推广.

  • 在口腔种植上颌窦提升中植骨材料与影像学和器械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慧;肖娟;张琪;林颖洁

    背景:近年,上颌窦提升中是否使用及如何使用骨替代材料问题存在争议,器械及影像学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上颌窦提升的临床应用及术式的改良,新术式的不断报道也促进了上颌窦提升的成熟与发展.目的:总结上颌窦提升在材料研究库、牙颌面专用锥形束CT及超声骨刀在临床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新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0/2010 PubMed数据、SC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有关上颌窦提升植骨材料、影像学应用及器械的应用、术式改良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上颌窦提升在材料学、影像学及设备学上的发展将为口腔种植在术前诊断测量、手术设计、预后分析等方面提供更为科学的服务.目前的不足及有待解决的问题有:在上颌窦提升中植骨材料的选择及应用方面,由于植骨后观察时间不足还未能得出较有效和有力的比较;不使用植骨材料的观点和效果需更多研究及实验的验证;牙颌面专用锥形束CT只是硬组织的三维成像,不能得到黏膜等软组织的状态及观察测量信息,还有待研究发展;超声骨刀的出现较新,今后在器械工作头的选择及操作技巧方面还有待做进一步的探讨改进和临床实践.

  • 钛网连接固定种植体增强初期稳定性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萍;张树标;范长斌;方颖

    背景:上颌后牙缺失后,部分病例出现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骨高度极端不足,如何做到简单、快捷、有效的进行种植修复是正在努力探索的课题,通过钛板或钛网固定种植体获得足够的初期稳定性,缩短治疗周期同时提高成功率是目前探索的方向之一.目的:探讨在上颌窦底剩余骨量极端不足(1~3 mm)时,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牙种植术中应用钛网连接固定种植体增强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可行性.方法:24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量1~3 mm,进行上颌窦外提升术植骨,同期植入Straumann种植体63颗,术中采用钛网辅助增加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术后6个月上部结构修复,随访30个月.结果与结论:术中种植体扭力均达到10 N·cm以上,与未连接钛网前术中种植体扭力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6个月后种植体ISQ值为69.78±4.78;负载24个月时种植体末端骨厚度(2.53±0.36) mm,与刚植入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种植体边缘骨吸收(1.07±0.40) mm;术中未发生上颌窦黏膜破裂,观察期内种植体稳固,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没有脱落现象,上部结构修复后咀嚼功能恢复满意;X射线检查种植体与骨结合紧密,种植体周围未见骨低密度影,无上颌窦炎症影像;2例在上部结构修复完成后失访.结果表明上颌后牙缺失2个以上牙位,上颌窦底剩余骨高度在极度不足(1~3 mm)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大直径的Straumann黏膜水平即刻种植体,同时采用钛网辅助增加初期稳定性,可以进行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牙种植,获得理想的近期临床效果.

  • 异种牙本质颗粒复合骨髓浓缩物在上颌窦提升中的成骨效应

    作者:崔婷婷;邱泽文;邵阳;仲维剑

    背景:自体骨和自体牙本质均可作为骨移植材料应用于骨缺损的再生重建中,但异种或异体的牙本质能否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仍有待研究.目的:评价未脱矿异种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的可行性,同时比较骨髓浓缩物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牙本质颗粒骨再生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将临床获得的牙齿经过清洁、粉碎、煮沸、脱脂、消毒等步骤制成牙本质颗粒.取12只1岁龄雄性比格犬,进行双侧上颌窦提升手术,随机分3组进行窦腔内黏膜下植骨,A组植入未脱矿的异种牙本质颗粒,B组植入未脱矿的异种牙本质颗粒与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混合物,C组植入未脱矿的异种牙本质颗粒和自体骨髓浓缩物混合物.植入后3个月取材,进行植骨区X射线检查和组织学观察分析.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检查:A组骨移植区可见密度较高的牙本质颗粒影像,与邻近正常骨组织界限较明显;B组、C组骨移植区可见大量密度较低的阻射影,与邻近正常骨组织界限不明显;②组织学观察:A组骨移植区牙本质颗粒周围有少量多核巨噬细胞,新骨生成量较少;B组、C组骨移植区牙本质颗粒外形呈虫蚀状,新骨生成的量均较多,且骨小梁排列较规则;A、B、C组的新骨生成率分别为(13.61±8.57)%,(32.28±4.85)%和(36.85±9.70)%,B组、C组新骨生成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与C组新骨生成率无差异;③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未脱矿异种牙本质颗粒具有良好的骨传导作用,骨髓浓缩物或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均能有效促进未脱矿异种牙本质颗粒周围的新骨生成,骨髓浓缩物的作用略优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 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单独用于上颌窦提升种植骨再生的效果

    作者:靳夏莹;那日苏;郑辉;寇霓;仲维剑;马国武

    背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一种富含生长因子、纤维蛋白的自体血液浓缩物,具有促进组织再生的功效.通常与自体或异体骨粉混合应用于口腔颌面部骨缺损的修复,促进骨再生,但其单独作为上颌窦提升植骨材料的成骨效果还有争议.目的:通过建立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模型,单独使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骨移植材料,观察评价种植体周围骨再生的效果.方法:12-18个月龄的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自体骨组、自体血液组,每组4只.拔除双侧上颌第一磨牙,12周后行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种植术.3组犬的上颌窦内分别植入同等体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自体骨屑、自体血液.植入后12周取材,通过大体观察、影像学及组织学分析评价骨再生效果.结果与结论:①所有种植体周围都有不同程度的新骨生成,新生骨与窦底骨质相连接,种植体尖端无骨形成;②新骨高度: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为(3.135±0.288)mm,自体骨组为(3.218±0.345)mm,自体血液组为(1.898±0.157)mm,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和自体血液组,自体骨组和自体血液组之间的新骨高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新骨密度: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为(65.06±5.88)g/cm3,自体骨组为(75.34±8.18)g/cm3,自体血液组为(56.92±4.95)g/cm3.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和自体骨组,自体骨组和自体血液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和自体血液组之间的新骨密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单独应用于上颌窦提升种植中,可以促进种植体周围的新骨形成,但新骨的形成量有限.

  • 以有限元法仿真分析闭合式上颌窦提升的黏膜形变

    作者:刘晓芳;胡玲玲;宋光保;邵龙泉;柳大烈;章锦才

    背景:如何避免闭合式上颌窦提升种植治疗中医源性上颌窦黏膜穿孔等并发症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
      目的:以有限元法比较闭合式上颌窦提升种植治疗中不同上颌窦黏膜厚度对黏膜穿孔的影响。
      方法: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SHELL63单元中分别建立0.3,0.5,0.8 mm厚度上颌窦黏膜与4.2 mm直径种植体的有限元模型,模拟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手术抬高黏膜,根据大变形非线性理论计算3种厚度上颌窦黏膜中心Von Mises大应力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通过对3种厚度上颌窦黏膜提升1-5 mm的形变与应力分析,发现上颌窦黏膜高变形区发生在黏膜顶端中心,在黏膜提升1-4 mm时,大应变值曲线变化温和,在大于4 mm高度后曲线斜率明显增加;在上颌窦黏膜提升5 mm之内,0.3,0.5,0.8 mm 3种厚度黏膜中心大Von Mises应力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上颌窦黏膜提升高度大于4 mm之后,黏膜弹性拉伸大幅增加,增大了穿孔的概率;对于上颌窦黏膜厚度为0.3-0.8 mm 需要进行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治疗的患者,其所面对的黏膜穿孔风险是无差别的;而上颌窦黏膜厚度小于0.3 mm的患者,要更加慎重地选择上颌窦提升方案以防止黏膜穿孔的发生。

  • 生物膜引导骨再生在上颌窦提升中的成骨效果

    作者:李祥;查国庆;朱双喜

    背景:利用生物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颌窦提升中成骨是牙种植的研究热点。目的:探讨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颌窦提升中的成骨效果。方法:9只比格犬进行双侧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实验侧行胶原膜覆盖颊侧创口,对照侧无胶原膜覆盖。术后4,12,24周分别处死实验犬,行大体标本、力学测试及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结论:术后12,24周时对照侧骨移植材料有移位,骨质吸收明显,种植体顶部暴露,实验侧种植体顶部骨移植材料无移位现象,有较厚的骨质覆盖。随时间的增加,种植体牵出力增加,在24周时实验侧与对照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组织学检查可见双侧上颌窦底植入骨粉后均可见新生骨形成,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多、成熟,骨粉颗粒逐渐减少,术后12,24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骨的面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显示生物膜引导再生技术可减少上颌窦提升后骨的吸收,促进新骨骨形成。

  • 不同方式植入上颌后牙区种植体的共振频率分析比较

    作者:马岚;曲哲;张翔

    目的 应用共振频率分析(resonance frequency analysis,RFA)定量比较上颌后牙区常规种植和采用3种不同的上颌窦提升术(穿牙槽嵴技术、同期侧壁开窗技术和分期侧壁开窗技术)位点种植体的稳定性.方法 选取2013-2014年于大连市口腔医院种植科行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患者103例(植入单颗或多颗Straumann种植体,共139颗种植体),根据缺牙区剩余牙槽嵴高度分为A、B、C、D组,分别采用常规种植和3种不同的上颌窦提升术(穿牙槽嵴技术、同期侧壁开窗技术和分期侧壁开窗技术)植入种植体.使用RFA,测量种植体植入时和植入后6个月的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比较各组之间以及同组不同时段之间的ISQ差异.结果 所有种植体均获得较好的骨结合,无失败病例.各组种植体植入时与植入后6个月的ISQ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A~D组在种植体植入后6个月的ISQ值比种植体植入时分别增加了4.96±2.41、5.39±2.09、4.47±1.48和5.16±1.99.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在种植体植入时还是在植入后6个月,4组的ISQ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剩余牙槽嵴萎缩的上颌后牙区,可根据剩余骨量合理选择治疗方案.3种方法提升上颌窦(穿牙槽嵴技术、同期和分期侧壁开窗技术)后,植入种植体的稳定性没有明显差异,种植体均能获得良好的骨结合.使用RFA测量ISQ值,可以定量比较不同方法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

  • 口腔种植领域中微创外科的应用

    作者:陈江;蒋剑晖

    微创外科技术逐渐应用于医学各学科,种植手术切口的微创设计或不翻瓣术式体现了微创原则,成为近几年口腔种植外科的热点.笔者针对不同种植术式对软组织愈合的影响进行相应基础研究,并在临床中根据微创原则对传统种植术式及上颌窦底开放式提升术进行了适当改进,通过不翻瓣或小翻瓣切口设计,探索微创外科在种植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 上颌窦提升术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陈旖;刘敏

    上颌窦提升术常用于解决牙种植时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问题,掌握上颌窦提升术十分重要。本文将从手术方法、充填材料及术中并发症的处理等几方面对上颌窦提升术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上颌窦提升在上颌后牙种植中的应用

    作者:宋立岩;朱辛奕;杨影;吴巍

    目的探讨使用上颌窦提升手术对上颌后牙区牙槽嵴发生萎缩的患者进行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种植科2010-2011年的临床病例。采用闭式和开窗两种上颌窦提升手术方法,对36例患者45颗牙槽嵴萎缩垂直骨量不足的上颌后牙行上颌窦提升术,之后行种植体植入术。6个月后拍摄数码曲面断层片,观察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术后种植体骨结合情况,测量手术后6~24个月期间内牙槽骨高度变化。结果无种植体松动、脱落以及上颌窦炎症发生。 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骨结合良好。结论两种上颌窦提升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均为良好。上颌窦提升术的应用在上颌后牙牙槽嵴萎缩的患者中有广阔的前景,方法是可行的。

  • 上颌窦提升种植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宋立岩;杨影

    上颌磨牙区的牙列缺失造成牙槽骨吸收,上颌窦的中空结构加之其增龄性下降,造成该区牙槽骨量常常不足,限制了种植义齿在此区的应用。除去病源性、废用性等因素导致牙槽骨萎缩意外,长期后牙缺失上颌窦腔逐渐扩大也是造成剩余牙槽骨量不足一个重要原因,以致上颌后牙区牙种植临床上常遇到上颌窦底与牙槽嵴顶间距不足,使得种植手术不能实施。上颌窦底植骨提升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口腔种植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口腔种植技术的适应证。本文对上颌窦提升中提升幅度,植骨材料,影像学应用的问题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上颌窦提升 植骨 CBCT
  • 块状Bio-Oss在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实验研究

    作者:李京旭;玄云泽

    [目的]评价块状Bio-Oss在上颌窦提升术中的成骨效果.[方法]建立上颌窦外提升实验犬模型,运用外提升方法施行上颌窦提升手术,植入块状Bio-Oss后同期进行种植体植入术.[结果]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感染、排斥反应及植入物脱落.术后3个月组织学观察结果可见Bio-Oss与固有骨牢固结合,新生骨生成率为14.5%±4.3%,种植体周围骨爬行高度为(6.8±0.2)mm,骨、种植体结合率为63.1%±7.1%.[结论]块状Bio-Oss提升上颌窦,塑性好,组织相容性好,成骨性能稳定.

  • 上颌窦提升术骨替代材料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萍;王旭霞

    上颌后牙区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导致了上颌后牙缺失后垂直骨量丧失严重,限制了上颌后牙区口腔种植的适应证,增加了种植手术的风险,成为临床上种植义齿修复的主要障碍.上颌窦提升术可以改善萎缩性上颌骨的牙槽嵴高度,而植骨材料的应用可充分解决上颌后部种植骨量不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上颌窦提升术中,骨替代材料的研究应用情况.

85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