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구강면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同济大学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4979
- 国内刊号: 31-167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本刊是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界最早的一本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口腔颌面外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以及临床经验等文摘。设有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总结、病例报道、综述、讲座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读者面广,深受口腔医学院师生、口腔颌面外科和相关学科的医务人员及科技工作者的欢迎。
3-6个月
1 一般要求
稿件一般用Word格式上传。须附单位推荐信,对稿件的真实性、是否涉及保密、有无署名争议及有无一稿两投等项加以说明。推荐信可扫描后发至编辑部 E-mail信箱、在网上作为附件上传或通过邮局寄至编辑部。有课题来源的资助项目请注明基金名称和编号(附项目来源证明)。请自备底稿,勿一稿多投。
来稿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实用性和创新性;重点突出,层次清晰;数据可靠,有必要的统计学处理;文字简练,句子通顺,标点正确,用字规范,避免文字与图、表重复。首页需写明中英文文题;全体作者中英文姓名、单位及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份、性别、籍贯、职称、学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通信作者的简介包括姓名、职称及详细联系方式(电话或者E-mail)等。
2 撰写要求
来稿均需有中英文文题,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所附图表的图题、图注、表题、表注等均需中英文对照一致。具体要求如下。
2.1 文题 应简明、准确、有专指性。一般不超过20字,不另加副标题,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词。
2.2 作者署名 作者排名应在投稿时确定,一般不超过6名。单位列出全称(包括科室),并注明所在省市(县)及邮编,全体作者来自2个以上单位的,分别在相应作者的右上角标注序号。外籍作者姓名、单位用原文字书写,且姓名全部列出。中国作者人名拼写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姓全大写,名第一个字母大写余小写,双名间加连字符,如“王雪梅”拼写为“WANG Xue-mei”。
2.3 摘要 文字简洁、明了,中文不超过300字,英文不超过400个实词。摘要应包括以下4部分。目的:简要说明研究目的及提出问题的缘由;方法: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路线,使用的材料和方法,如何分组对照,经何种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简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并给出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结论:简要说明经验、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及其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务必使用第三人称。首次出现的缩略语须附中英文全称。
2.4 关键词 一般取3~8个,应从文题、摘要中选取与本文研究中心问题有关的词,尽量从《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择。
2.5 正文 包括4方面内容,即引言、材料(资料)和方法、结果、讨论。临床总结及病例报道一般可分2个部分,即临床资料、讨论。
(1)引言 阐述研究目的、依据,国内外现状等,一般不超过250字。
(2)材料(资料)和方法 说明观察或实验对象(患者或动物,包括对照者)的选择方法和标准。所使用的材料(尤其试用的新材料),需注明厂家、生产许可证或编号等。详细描述实验仪器和方法。对他人建立的尚未被人们熟悉的方法应提供参考文献;自己建立的实验方法或对原实验方法有实质性改进者应详细描述。说明采用的统计学方法。
(3)结果 按顺序用文字、表和(或)图叙述,列出该研究结果,并列出本研究获得的主要数据及给出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不要在正文中重复表、图中已有的数据资料,只需强调研究发现的主要结果。
(4)讨论 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着重讨论研究中新的、重要的发现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2.6 参考文献 列出作者亲自阅读的文献,以近5年国内外文献为主。内部资料、二次文献、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按GB7714-2005要求,文献作者1~3人全部著录,3人以上只录前3人,后加“等”或“et al”(英文)、“他”(日文)。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外国人姓全写(首字母大写),名用缩写(仅用首字母),缩写名后不加“.”。参考文献按文献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1]、[2]…)依次排列于文末,并在正文相应部位的右上角标注角码。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期刊[J]、专著[M]、学位论文[D]、论文集[C]、专刊[P]、标准[S]。外文期刊名注意使用公认简写形式(参阅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Index Medicus》中的刊名缩写形式),不必写出全称。
常见类型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期刊] 作者姓名. 文题[J]. 期刊名, 年,卷(期):起止页.
示例: [1] 王佐林,邱蔚六,井口次夫,等. 蛋白HSP-47在胎鼠皮肤伤口愈合中的表达[J].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4,14(2):95-99.
[2] Sanger JR, Matloub Hb, Yousif NJ, et al. Management of osteoradionecrosis of the mandible[J]. Clin Plast Surg, 1993,20(3):517-530.
[书籍] 作者姓名.书名[M].版本(第1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社),年:起止页.
示例: [1] 邱蔚六,张震康. 口腔颌面外科学[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19-240.
[2] Thoma KH. Oral Pathology [M]. 4th ed. London: Kimptom, 1954:88-92.
3 注意事项
3.1 标题层次
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一般不超过3级。各级标题序号后空1格接写标题,标题末不加标点符号。格式如下:
1 △△△△(一级标题,顶格,占2行)
1.1 △△△△(二级标题,顶格,占1行)
1.1.1 △△△△(三级标题,顶格,空1格后接正文)
3.2 计量单位
按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单位》、GB3100-68、GB-3358-82的规定书写。如:“物质的量”单位用摩尔(mol)表示。统一用升(L)作为表示体积基准单位的分母(不用mm3、dL等);浓度单位为mol/L、mmol/L、μmol/L;压强单位用kPa(或Pa);转速单位用r/min;放射性活度单位为Bq;吸收剂量单位为Gy;时间表示用国际符号,即d(天)、h(时)、min(分)和s(秒);计量单位采用国际符号,用正体书写,并注意字母大小写;量符号必须用斜体字母表示。一个组合单位内不得有2条或2条以上斜线,如mg/kg/d应改为mg/(kg•d)或mg•kg-1•d-1。
3.3 统计学符号
按国家GB3358-82的规定书写,如样本大小用“n”、样本算术均数用小写χ、标准差用小写s、标准误为S、t检验用小写t、F检验用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相关系数用小写r、概率用大写P等,上述符号均用斜体字母表示。
3.4 数字用法
凡有明显数字意义的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的位置,不用分节符号。如2 748 456,3.141 59。
参数与偏差范围的表示:数值范围3×103~8×103 不能写成3~8×103;百分数范围20%~30% 不能写成20~30%;具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1.5~3.6 mA不必写成1.5 mA~3.6 mA;偏差范围(25±1)℃、(100±2)%不能写成25±1℃、100±2%。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50 cm×80 cm×100 cm, 不能写成50×80×100 cm或50×80×100 cm3。
3.5 图表
凡用文字能表达清楚的尽量不用图表。以先见文字后见图表为原则。表格采用“三线表”,置于文中,表题一般不超过15字,置于表上。照片要求清晰,对比度好。组织学图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照片、图片均需有编号以及中英文的图题和注释,如有方位需注明上下、左右方向。
3.6 医学名词术语
全文统一。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名词术语的编写在首次出现时应注明全称。药品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英文药物名称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使用商品名。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影响因子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发文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投稿?
期刊的投稿可以在期刊官网http://journal06.magtech.org.cn/Jweb_joms/CN/volumn/home.shtml查看,也可以查看网站的期刊详情页
-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官网?
官网网址:http://journal06.magtech.org.cn/Jweb_joms/CN/volumn/home.shtml
-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属于几类期刊?
杂志属于一类期刊
-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影响因子是多少?
影响因子:0.98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6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细胞自噬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高度保守的生物学过程,在生物发育和维持机体稳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细胞自噬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关系密切,自噬可以影响头颈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等许多方面.本文就细胞自噬分类和功能以及调控机制,细胞自噬与头颈部肿瘤间的关系及在肿瘤中的治疗作用等作一综述.
-
石墨烯块体材料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
石墨烯块体材料能佳模仿细胞外基质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性能,促使干细胞粘附、生长和定向分化.干细胞能和石墨烯相互作用,并向成骨细胞、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等方向分化,具有口腔组织、骨组织、神经和心脏的再生潜能.
-
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3例报道
目的:探讨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患者采取脂肪瘤切除术.结果:患者术后外观得到较大改善,治疗效果较满意.嘱患者戒酒随访1年余未见复发.结论:良性对称性脂肪瘤分3型,其中Ⅰ型常见;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切除.术后戒酒或可降低复发率,但仍有待大样本对照研究.
-
鼻内镜引导下取翼下颌间隙内下颌智齿牙根1例
拔下颌阻生智齿时,如果用力不当或器械使用不当可将牙根推向舌侧、下颌下间隙或进入翼下颌间隙内,取出较困难.在鼻内镜引导下能安全、有效地取出翼下颌间隙内牙根.本文报道1例鼻内镜下取出翼下颌间隙内下颌智齿牙根.
-
股前外侧皮瓣与前臂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颊癌扩大切除后不同缺损区域采用不同游离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03—2017-03本院收治的49例颊癌术后行颊部缺损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患者采用前臂皮瓣进行修复,26例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后临床效果及供区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前臂皮瓣组皮瓣存活率100%,其中1例静脉血栓,经抢救后成活.股前外侧皮瓣组术后皮瓣存活率92.3%,其中4例皮瓣危象,1例静脉血栓,1例血肿,经抢救均成活,2例完全坏死.随访时间为3~36个月,平均18.5个月.结论:前臂皮瓣对于前颊、唇颊缺损修复效果较好,股前外侧皮瓣适用于后颊、洞穿、累及上下颌骨缺损修复,针对不同颊部区域的缺损,选用合适的皮瓣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Er-YAG激光切除牙龈瘤28例
目的:观察Er-YAG激光治疗牙龈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Er-YAG激光切除牙龈瘤及波及的牙槽骨,术后胶质银海绵填塞创面.结果:术中出血少,术后无肿胀、出血和感染,牙龈愈合良好,形态稳定,随访无复发.结论:运用Er-YAG激光治疗牙龈瘤是一种可靠实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耳后发际入路切除腮腺肿瘤的21例总结报告
目的:探讨经耳后发际入路切除腮腺下极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07—2016-11收治的21例良性腮腺肿瘤患者,采用耳后发际入路切除下极良性肿瘤,并用胸锁乳突肌瓣修复组织缺损,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治疗.其中,2例出现积液,1例出现暂时性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无肿瘤复发情况,给予患者0.5~1年的随访观察,瘢痕几乎不可见.结论:采用耳后发际入路切除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加肌瓣修复,恢复快,手术耗时短,安全可靠,美观效果佳,易于被患者接受.
-
面部犬咬伤的治疗经验总结
目的:回顾面部犬咬伤的整形外科处理经验,提高面部犬咬伤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5-12我院颌面外科诊治的65例面部犬咬伤患者.对所有患者接种狂犬疫苗,清创处理,一期缝合,其中53例患者直接缝合,对于12例(18.5%)软组织缺损较大的患者予以局部转移皮瓣修复.结果:伤口甲级愈合62例,伤口感染3例,经清创后延期再次缝合.术后随访6个月~3年,63例患者面部外观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患者满意;2例患者术后伤口瘢痕明显,患者不满意,术后8、12月再次瘢痕切除,修正后满意.结论:对于面部犬咬伤患者,按照整形外科原则,小的软组织损伤直接清创缝合,软组织缺损较大者采取邻近皮瓣转移术一期修复,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
下颌骨开窗减压术术后张口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究下颌骨开窗减压术术后张口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10—2016-08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开创减压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3例,统计患者术前及术后6 d每日张口度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73例患者术前平均大张口度为(39.58±5.91)mm;术后第1天张口度小为(22.71±5.13)mm,术后6天张口受限占30.14%,中度张口受限占2.74%;在影响患者术后张口度的单因素分析中,术前张口度、开窗位置两个因素与患者术后张口度具有相关性.结论:开窗减压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张口受限,特别是开窗口位于磨牙后区的患者,张口受限发生率较高,给术后塞治器制作带来困难.
-
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方法:35只7月龄SPF级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分入健康组(H组).剩余25只通过高糖饮食+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构建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共计20只(5只失败),随机分为小檗碱治疗组(B组)和非治疗组(N组).将60枚纯钛种植体植入大鼠双侧股骨干骺端,分别于第7、31、38、66、101天测量大鼠的体质量和空腹血糖值.种植术后10周将大鼠处死,取股骨行Micro-CT扫描、VG染色以及种植体拔出实验.观察VG染色硬组织切片,测量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间隙(Tb.Sp)、骨小梁容积率(TBV)、骨接触率(BIC)及大拔出力.结果:①H组体质量随时间持续增长;B组和N组体质量31 d时达到大值,此后B组体质量逐渐降低,N组体质量快速降低(P<0.05);②血糖值高低比较:H组B组>N组(P<0.05);Tb.Sp值H组
-
支配不同咀嚼肌的初级运动神经元在三叉神经中脑核团和三叉神经运动核团中的空间分布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运动核团(trigeminal motor nucleus,Mo5)和三叉神经中脑核团(mesencephalic trigeminal nucleus,Me5)对小鼠不同咀嚼肌的调控分布.方法:将8~12周龄C57BL/6小鼠分6组,每组3只,分别注射逆行性荧光示踪剂(Fluorogold,FG)到其颧肌、颞肌、咬肌、二腹肌前腹、翼内肌中,并以胸锁乳突肌作为对照组.通过荧光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小鼠的三叉神经相关核团对于调控不同咀嚼肌群的表达及空间分布.结果:咬肌、颞肌和颧肌标记的初级运动神经元细胞出现在Me5和Mo5,翼内肌和二腹肌前腹标记只出现在Mo5,胸锁乳突肌注射后,在Me5和Mo5中均无标记神经元.结论:Mo5并没有关于升降颌肌群严格的空间分布,Me5并没有标记全部升颌肌群.
-
炎症指标鉴别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致病菌类型作用的分析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在鉴别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致病菌类型的作用.方法:对116名本院口腔颌面外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相关炎症指标在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在116名患者中,细菌培养结果为革兰阳性菌的有56例,革兰阴性菌有16例.革兰阳性菌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高于革兰阴性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中,排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剩余革兰阳性菌者有30例,革兰阴性菌者有10例.革兰阴性菌组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均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中,革兰阳性菌感染,PCT值较高,尤其见于并存基础疾病的情况下;革兰阴性菌感染,在无基础疾病情况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较高.
-
颌骨骨化纤维瘤28例临床及病理学分析
目的:对28例骨化纤维瘤(OF)进行系统的临床病理分析.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8—2015间诊断为OF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进行三型分类,分析性别、年龄、影像、血清、治疗方法和随访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少年砂瘤型骨化纤维瘤(JPOF)好发于女性,上颌骨2例,生长均累及鼻窦;多发患者1例;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患者4例;8例患者(28.6%)出现牙齿移位,3例(10.7%)出现截根状牙根吸收.随访16例,复发7例,均为首次保守治疗的患者.结论:OF分为传统型骨化纤维瘤(COF)、青少年砂瘤型骨化纤维瘤(JPOF)和小梁型骨纤维瘤(JTOF);青少年砂瘤型发病性别、部位有特点;患者牙齿移位易见,部分患者牙齿还会发生截根状吸收;年轻患者更易出现碱性磷酸酶升高;复发与手术方式有关.
-
Ki-67及CK13在口腔黏膜白斑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分级病理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国内外对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的病理诊断和分级的认识存在严重分歧,其主观性较强,本研究探讨Ki-67及CK13在口腔黏膜白斑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的联合表达,寻求口腔黏膜白斑上皮异常增生较为客观的病理辅助诊断分级指标.方法:收集口腔黏膜白斑50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i-67、CK13在伴有不同程度上皮增生的白斑中的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加重,Ki-67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Ki-67阳性细胞在上皮内分布范围扩大,甚至波及上皮全层.CK13在OLK不伴/伴轻度上皮异常增生中高表达.大多数OLK伴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CK13呈阴性表达或弱阳性表达.CK13的表达在口腔黏膜白斑伴及不伴轻度上皮异常增生组与口腔黏膜白斑伴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CK13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口腔黏膜白斑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判断,为病理诊断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
-
延期负载下nFA/PEEK种植材料的骨结合情况动态观察
目的:探究延期负重加载条件下纳米氟磷灰石/聚醚醚酮(nFA/PEEK)新型种植材料骨结合效能研究.方法:各10枚PEEK、nFA/PEEK和钛种植体延期植入10条比格犬下颌骨前磨牙区,2个月后树脂冠修复并于3个月末和6个月末随机处死,非脱钙种植体骨组织行X线和CBCT检查,切片HE染色测定骨结合率(bone-to-implant percent-age,BIC),荧光标记测定骨矿化沉积率(mineral apposition rate,MAR).结果:nFA/PEEK种植体影像清晰,3个月末nFA/PEEK的MAR(1.70±0.65)μm/d低于钛(1.90±0.67)μm/d,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nFA/PEEK和钛的MAR均明显高于PEEK(1.37±0.42)μm/d.6个月末nFA/PEEK的MAR(1.55±0.59)μm/d与钛(0.97±0.46)μ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明显高于PEEK(1.17±0.46)μm/d.nFA/PEEK与牙槽骨形成良好骨结合.3个月末钛的BIC(71.24%,中位数)与nFA/PEEK(44.96%)、PEEK(36.08%)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末钛的BIC(83.77%)高于nFA/PEEK(76.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明显高于PEEK(56.62%).结论:nFA/PEEK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具有未来临床应用价值.
年 | 期数 |
2017 | 01 02 03 04 05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9 | 03 04 |
-
未知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3个月内
8月份在口腔颌面外科上投了一篇文章,两周后要求修改格式,之后送外审,9月底提交修改稿件,11月被收录,整个投稿流程还是很顺利的,编辑态度很好,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以后还会来投稿的。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2个月内
第一次写文章,抱着尝试的态度投的稿件,去年12月5号投的文章,1月12号返修,花了二十天的时间修改文章,2月2号提交修改稿件,5号被收录,前后历时两个月,还是很快的。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3个月内
整个投稿过程还是很顺利的,我是2月份投的文章,历经两次的退修,5月收到录用通知,前后历时三个月的时间,期刊对文章的质量要求比较严格,文章有一定的创新性可以在期刊上投稿。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4个月内
投稿后四周返修,提交修改稿件后,三周要求修改格式,之后送终审,一个月后被收录,前后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效率很高。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在期刊上投了一篇临床研究的文章,编辑认真负责,指出了很多的修改意见,针对专家指出的意见进行修改,之后就被收录了,效率很高,推荐投稿。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3个月内
硕士期间投了一篇文章,8月份投的,文章是一篇有关口腔类研究方面的文章,投稿到录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期间没有修改,能被核心期刊认可,还是很开心的。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2个月内
1月份投的稿件,2月返回修改,之后的效率很高,历经两次的修改,于3月录用,前后历时两个月的时间,推荐大家投稿。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投稿后一个月左右返修,外审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很中肯,历经两次的修改,被收录,编辑的有态度很好,有问必回,效率很高,值得称赞。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3个月内
审稿速度很快,投稿后两周返修,修改返回后被收录,历时三个月的时间,外审专家和编辑都很认真负责,给予了我很多的修改指导,很感谢。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被拒选择周期:
口腔颌面外科这个期刊比较看重文章的创新性,编辑的态度很好,有问必回,虽然文章被拒了,外审专家还是给出了修改意见,给了我很多的指导,以后还会再来投稿的。
我的文章投稿后两个月被拒了,返回了三个问题,感觉外审专家审稿还是很严格的,提出的问题都是我所避开的,从这次投稿中也学习到了很多,受益匪浅,以后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