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术后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李科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应用于创伤骨科术后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创伤骨科术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设为VSD组,采用常规引流方式的病人则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临床效果.结果:VSD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和80.0%,VSD组也要优于对照组对照组(P<0.05).在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方面,VSD组病人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P< 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在骨创术后感染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潜行剥脱伤21例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玉国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潜行剥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潜行剥脱伤患者21例,小切口硅胶引流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潜行剥脱伤.结果:21例患者剥脱伤皮肤全部愈合,潜行剥脱皮肤全部成活.结论:潜行剥脱伤患者通过小切口硅胶引流及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皮肤积液及预防皮肤坏死,临床效果满意.

  • 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创面细菌分布的影响

    作者:莫庸

    目的:探究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创面细菌分布的影响。方法:收治创伤性骨髓炎患者114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研究组采用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联合封闭负压引流进行治疗。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创面细菌分布情况。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换药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9例细菌培养(-),85例细菌培养(+),革兰阳性菌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9(20.15%)株,阴性菌中常见的是鲍曼溶血不动杆菌19(13.19%)株。结论: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优良,且创面细菌分布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大的临床指导意义。

  • 封闭负压引流用于骨创伤创面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乔建;刘勇;齐红梅

    目的 主要探究分析封闭负压引流用于骨创伤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骨科2017年1—12月收治的骨创伤患者102例.按照两组不同的治疗措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50例.对照组骨创伤患者执行常规的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骨创伤患者执行封闭负压的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在患者出院后,比较两组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实验组52例患者中,治疗显效人数有28例,有效人数有21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4.23%,有2例发生了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85%;而在对照组5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人数有18例,有效人数有22例,治疗总有效率达80.00%,有4例发生了伤口感染,2例伤口化脓,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发现实验组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4.23%)显著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56,P<0.05).实验组骨创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8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72,P<0.05).结论 在对骨创伤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封闭负压的引流技术相比常规的引流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而且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术后感染并皮肤缺损3例临床体会

    作者:冯大倡

    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AC)技术治疗跟腱术后感染并皮肤缺损3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0年5月~2011年8月收治跟腱术后感染并皮肤缺损患者3例,男2例,女1例,年龄16~26岁,均为瓷片割伤,3例均为跟腱修补术后感染并皮肤缺损,创面2cm×1.5cm~3cm×2cm,均选用VAC敷料和粘贴薄膜,敷料是一种白色泡沫型合成敷料,成分为聚乙烯醇,具有免疫活性,耐腐蚀,抗张力强,有良好的吸附性和透水性,粘贴薄膜为半透膜具有良好的透湿性和透氧性能,同时能防水,防止细菌入侵.负压装置采用负压引流器及封闭负压引流瓶(VAC),维持40~60kPa负压.

  • 负压封闭引流影响人急性创面TGF-β1表达的研究

    作者:刘万军;鲍同柱;鄢飞;陈恳;王河洲;向希映;罗代珍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促进人急性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法和换药法各治疗10例急性创面,于治疗的0、1、3、5、7 d采集创面肉芽组织和渗出液,应用免疫组化、ELISA法和Image Pro Plus 5.0软件系统检测和分析TGF-β1的动态变化.结果:负压组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多于换药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前创面细胞因子的表达在较低水平,治疗后d 5 TGF-β1含量达到峰值,随后表达量逐渐减少,d 7仍高于治疗前水平.结论: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面愈合可能与TGF-β1的表达量增多有关.

  • 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符招泉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常规引流技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3月接收的70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35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彻底清创术,根据对照组患者创面实际情况,每隔1~2 d更换敷料,创面较大的患者需要放置引流条,每隔5~6 d进行一次病原学检查,且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则采用VSD敷料来覆盖创面,每次覆盖的时间是5~7 d,封闭负压吸引直到创面的肉芽丰满后进行创面植皮术,并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继续进行抗炎治疗.统计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愈合时间及其总疗效.结果 对照组29例(83%)伤口愈合良好且无渗液,6例患者的治愈效果较差,创面修复时间是7~13 d,平均愈合时间是10.2 d;实验组,33例(94%)患者伤口愈合良好且无渗液,愈合效果较差者2例,创面修复时间是5~9d,平均愈合时间是6.7 d.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明显升高,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应用于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治疗时,能很好的修复创伤面,提高治愈率,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引流技术,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负压封闭引流术结合生肌膏外敷治疗褥疮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高益斌;童松林;潘方;虞建浩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结合生肌膏外敷治疗重度褥疮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治疗Ⅲ、Ⅳ度褥疮29例,采用VSD技术结合生肌膏外敷治疗15例(VSD组),男7例,女8例;年龄17~96岁,平均(69.0±5.3)岁.常规换药治疗14例(对照组),男6例,女8例;年龄40~86岁,平均(71.0±4.2)岁.分别于治疗后7、14、21、28 d,分别取两组创面标本,采用SABC法进行免疫组化CD34检测,高倍镜下观察镜野内血管交叉的数目,作为毛细血管密度值,用来评定创面组织肉芽增生情况.以毛细血管密度值和肉眼观察创面为指标,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29例中7、14、21、28 d创面标本资料完整的17例,其中VSD组9例,对照组8例,镜野内VSD组毛细血管密度值比对照组高,表明应用VSD技术肉芽组织增生比常规换药快得多.VSD组治愈13例(15处),好转2例(3处);对照组治愈3例(3处),好转7例(9处),未愈4例(5处).结论:采用VSD技术持续高负压吸引彻底清除创面及腔隙内的渗液,可有效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再外敷生肌膏,改善局部血供的同时,使新生肉芽及上皮细胞生长迅速.治疗过程风险小,疗程短,为临床治疗褥疮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 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灌注冲洗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

    作者:牛锋;傅强;杨昌杰;殷利民;刘华根;田涛;赖伟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灌注冲洗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5年6月,采用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灌注冲洗治疗10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11~58岁,平均34.4岁;病程1~8个月,平均4.8个月.尺桡骨骨折术后感染4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3例,跟骨骨折术后感染2例,股骨骨折术后感染1例.10例中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8例,闭合性骨折术后感染2例.采用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灌注冲洗,结合全身及局部抗生素使用,换药或植皮.观察感染创面控制愈合速度和时间、负压封闭引流敷料(VSD)更换次数及原感染灶有无复发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感染得到控制,伤口换药或植皮后愈合,无骨髓炎并发症发生,治疗时间29~45 d,平均38.4 d;更换VSD的次数1~4次,平均2.2次.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年,未见复发.结论: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灌注冲洗技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感染能有效促进感染伤口的生长和愈合,缩短愈合时间,是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 封闭负压引流对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处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张丛笑;王豫;刘德全;杨明连;刘新房;魏更生;吴京亮;左如俊

    目的 胫骨平台骨折常伴随软组织严重损伤,因此术后多发感染.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通过在创面形成持续负压产生的机械学和生物学效应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本文通过临床实验对比研究,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术对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术后感染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8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病例进行术后跟踪,其中16例发生术后感染,获得感染率及不同病原菌占比数据.之后以VSD处理的病例为实验组,以反复清创配合碘伏纱布缝合处理的病例为对照组,通过长期随访对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VSD组8例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统计结果为(12.5±5.15) 月,反复清创组8例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统计结果为(13.6±5.94)月.结论 对Schatzker Ⅴ、Schatzker Ⅵ型术后感染率较高的胫骨平台骨折,两种术后处理方法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疗效观察

    作者:朱长举;王万鹏;罗志毅;刘海燕;裴辉;陈聚伍;刘保池

    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是一种发展迅速、病情凶险、临床上以皮肤、皮下组织及深浅筋膜进行性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1],多发生于肛周、会阴、腹部及颈部等处,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极易造成患者死亡.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首创,并于1994年由裘华德教授引进至中国[2].

  • 负压吸引治疗糖尿病合并压疮的疗效观察

    作者:贾喆;王艳艳;于大玲;王聪;孙艳;尹士男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治疗糖尿病合并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间28例糖尿病合并压疮患者彻底清创术后行VAC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经(4.8±1.6)d引流后,创面缩小,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25例患者愈合,愈合率为89.3%;3例压疮明显好转,好转率为10.7%,行局部植皮治疗后愈合.全组患者平均(4.5±0.8)d天更换一次VAC装置,平均VAC治疗(14.5±5.2)d.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以缩小创面,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压疮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维持有效的负压吸引是成功的关键.

  • 封闭负压引流在糖尿病足部皮肤溃疡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宋元霞;袁丽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对糖尿病足部皮肤溃疡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纳入我科住院的糖尿病足部皮肤溃疡伴窦道形成患者23例,在控制血糖,对症治疗及清创换药的基础上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充分引流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并予精心护理与严密观察.结果 23例患者行封闭负压引流6-14d,平均(8±2.4)d,足溃疡平均愈合时间(45±9.5)d,足溃疡治愈18例,好转5例.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有利于伴窦道形成的糖尿病足部皮肤溃疡患者的分泌物引流,能控制感染,并能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 封闭负压引流在9例糖尿病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张翠英;高卫宁;徐望;黑雪利

    总结了9例糖尿病性溃疡患者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中的监测与护理,认为严格地控制血糖,封闭负压引流的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足部护理对溃疡的愈合是十分必要的.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电击伤合并横纹肌溶解症个案报道

    作者:崔家平;李才应;李宗浩;李文静;郎沛灵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ge,VSD)技术在地震电击伤员横纹肌溶解创面中的防治感染、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在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了l例地震电击伤合并大面积横纹肌溶解的患者,接受VSD反复治疗合并创面感染病例.在运用VSD之前,对创面进行扩创,并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给伤员施加0.017~0.060 Mpa负压,术后VSD引流5~7 d,严密观察负压引流量、颜色、性质、定期做引流细菌培养,观察并肢体肿胀消退情况、创面感染控制、肉芽组织生长及全身炎症反应情况.结果 反复多次接受VSD治疗中总出现创面活动性渗血3次,无透明薄膜脱落现象.术后未出现引流管堵塞现象,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去除淤塞的坏死组织后保持通畅.双下肢6个创面均有骨外露,在封闭负压引流的作用下,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在结合CRRT治疗,患者术后肢体肿胀明显消退,红肿发热也相应缓解.结论 VSD技术的正确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横纹肌溶解合并感染创面的炎症反应,限制感染的扩散,在有骨外露的创面,VSD还能促进新鲜肉芽组织从周围向中心平整生长,减少Ⅱ期为覆盖骨外露转移皮瓣的面积.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外科创面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培军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各种外科创面的疗效.方法 应用VSD治疗各种外科创面28例.结果 28例创面均痊愈,切口清洁时间为7~14 d,平均12d,创面水肿减轻,出现新鲜的肉芽组织,其中24例创面愈合,4例经二次缝合.结论 VSD治疗体表的外科创面,疗效优于普通换药,可短期内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生长,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应用和推广.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和岛状皮瓣联合应用修复小腿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王军浩;张小明;吴叶

    小腿和足踝部皮下软组织薄,血运差,外伤后极易导致创面 严重污染和骨质或肌腱外露,易感染,难愈合,临床上较多见,处 理不当严重影响踝关节活动及负重功能,治疗较为棘手.2008 年8 月至2011 年5 月对19 例小腿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 用先行清创及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然后岛状皮瓣修复,取 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 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分析

    作者:巩守超;张凤;邵明庆;周新明;刘大瑞;满中亚

    目的 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选取糖尿病足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换药法对创面进行修复,观察组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对创面开展修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应用方式.

  • 急诊清创VSD引流联合姑息清洁换药治疗儿童足跟部轮辐伤

    作者:刘洋;刘祥;李凯;彭冬凌;井立俊;许兵

    目的 探讨急诊清创封闭负压引流(VSD)联合姑息清洁换药治疗儿童足跟部轮辐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6-12诊治的46例儿童轮辐伤,清创后探查修复跟腱撕脱或骨骺损伤,采用VSD敷料覆盖并持续负压吸引,后期对创面姑息清洁换药并配合物理治疗.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6~18)个月.创面愈合时间4~12周,平均6.5周.4例组织坏死、深部感染,进行第3次清创并VSD覆盖,持续负压吸引10 d后拆除VSD,进行姑息清洁换药并辅助红蓝光治疗.19例Ⅲ型损伤患儿术后踝关节背伸功能较健侧略差,但对日常生活与运动无明显影响.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评分标准评定踝关节功能:优35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3.5%.结论 急诊清创VSD负压引流联合姑息清洁换药治疗儿童足跟部轮辐伤操作简单,患儿依从性好,疗效良好.

  • 扩创植皮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感染难愈创面治疗的效果

    作者:邢震海

    目的 :研究大面积烧伤采用扩创植皮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感染难愈创面实施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以往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存在感染难愈创面的大面积烧伤患者78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扩创植皮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扩创植皮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大面积烧伤感染难愈创面治疗总有效率、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VAS评分和心理状态SDS、SAS评分的改善幅度、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对感染创面治疗方案和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大面积烧伤感染难愈创面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71.8%,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VAS评分和心理状态SDS、SA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感染创面治疗方案和效果的满意度为94.8%,高于对照组的82.1%,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大面积烧伤采用扩创植皮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感染难愈创面实施治疗,可以迅速减轻疼痛,控制创面,减少治疗时间,使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247 条记录 1/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