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实用临床医学杂志

实用临床医学

实用临床医学杂志

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南昌大学
  • 主办单位: 南昌大学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8194
  • 国内刊号: 36-124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4-11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临床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江西
  • 主编: 谢明勇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

    作者:何成;廖冬菊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300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PaCO2、PaO2和PaO2/FiO2)和肺功能(FEV1、FEV1/FVC和FEV1)改善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PaCO2值降低,PaO2和PaO2/FiO2值均升高(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CO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和PaO2/FiO2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2组患者FEV1、FEV1/FVC和FEV1值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常规治疗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 脾多肽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

    作者:曾向伟;吕辉生;高东升;张天庆

    目的 探讨脾多肽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放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脾多肽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周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5%比65.0%,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7周后CD3+、CD4+值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CD8+值明显下降(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7周后CD3+、CD4+值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CD8+值明显下降(均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脾多肽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急诊绿色通道在突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敏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突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抢救中应用效果.方法 中山市横栏医院于2015年5月开始实施急诊绿色通道,分别于实施前后选取本院急诊科收治突发性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比较2组患者发病到急诊科时间、急诊科初步处理时间、送达相关科室时间、抢救总时间及抢救成功率、死亡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发病到急诊科时间、急诊科初步处理时间、送达相关科室时间、抢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85.00%)高于对照组(62.50%);死亡率(15.00%)低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绿色通道在突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抢救中应用可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从而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 八个半综合征13例报告

    作者:陈勇军;彭哲;张平;何妍妍

    八个半综合征(eight-and-a-half syndrome)是指一个半综合征(one-and-a-half syndrome)合并同侧第七对颅神经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 Eggen-berger[1]首先命名,具有重要的定位价值,但在临床上罕见,文献多为个案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2011 年 2 月至 2016 年 2 月 13例八个半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和病因,报告如下.

  • 改良代偿性吞咽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作者:方向延;赵建华;尹德铭;李志强;何志坚;孙倩雯

    目的 探讨改良代偿性吞咽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42例摄食吞咽障碍不伴认知障碍的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1例.对照组予常规代偿性吞咽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代偿性吞咽疗法治疗.治疗前后根据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及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价标准进行分级及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及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代偿性吞咽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优于常规代偿性吞咽疗法.

  • 综合干预治疗糖尿病前期200例的效果

    作者:滕雅萍;张勤;郑信华;池莲祥;江丽丽;黄珊

    目的 观察综合干预治疗对糖尿病前期(IGR)的效果.方法 遵循随机数字表原则,将200例IGR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干预,观察组予饮食、运动及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对比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MI、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2组进行12个月随访,观察组中16%的患者发展为糖尿病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P<0.05).结论 对IGR人群采用综合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各基础指标,降低发展为糖尿病可能性,有效逆转IGR状态.

  • 尿路感染患者血清和肽素、IL-6、PCT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彭璇;柯贵宝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患者血清和肽素、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50例UTI患者(UTI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和肽素、IL-6及PCT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UTI组血清和肽素、IL-6及PC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UTI组血清和肽素、IL-6水平与血清PCT水平均呈正相关(r=0.511、0.603,均P<0.01).结论 UTI患者血清和肽素、IL-6水平均明显升高,检测血清和肽素、IL-6水平有助于评估UTI的严重程度,血清和肽素、IL-6均可作为UTI早期诊断有价值的参考标志物.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肌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叶小英;唐新;陆敏;范春丽;胡氏月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肌酐(Cr)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9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试验组,肾功能代偿期(A组)57例,氮质血症期(B组)48例,肾功能衰竭期(C组)36例,肾功能不全终末期(D组)49例]及18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Hcy、Cr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Hcy、Cr水平,A组血清Hcy水平,B、C、D 3组血清Hcy、Cr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A组比较,B、C、D 3组血清Hcy、Cr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B组比较,C、D 2组血清Hcy、C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C组比较,D组血清Hcy、C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Hcy在肾功能代偿期即可升高,Hcy能够更早提示肾功能损伤,Hcy、Cr联合检测对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含多西环素、呋喃唑酮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初治失败的效果

    作者:洪丽莉;杨红旗;彭辉

    目的 评价含多西环素和呋喃唑酮的四联方案治疗Hp初次根除失败的慢性胃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标准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或克拉霉素)根除Hp失败的慢性胃炎患者197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6)和治疗组(n=101).治疗组予雷贝拉唑10 mg+枸橼酸铋钾220 mg+多西环素100 mg+呋喃唑酮100 mg;对照组予雷贝拉唑10 mg+枸橼酸铋钾220 mg+阿莫西林1000 g+左氧氟沙星500 mg,均2次·d-1,疗程10 d.治疗结束4周后行14 C-尿素呼气试验,对Hp根除率进行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est,ITT)和符合方案分析(per-protocol,PP).对2组进行疗效、安全性比较及成本-效果评估.结果 治疗组PP根除率为92.63%、ITT根除率为87.12%,对照组PP根除率为79.34%、ITT根除率为76.04%,治疗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及成本-效果比值显示对照组<治疗组.结论 对Hp初次根除失败的慢性胃炎患者,含多西环素和呋喃唑酮的四联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救方案.

  • 机械通气联合高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严重乳酸性酸中毒的疗效

    作者:周广裕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联合高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严重乳酸(LA)性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严重LA性酸中毒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并采用机械通气联合高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15例患者治疗前,治疗12、24、48 h后血清二氧化碳结合力(CO2 CP)、LA和pH值,治疗前、治疗48 h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钾(K+)、血糖(Glu)水平的变化,治疗前和治疗12、24 h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结果 15例患者治疗12、24、48 h后血清CO2 CP、pH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血清LA水平和治疗48 h后血清BUN、Cr、K+、Glu水平及治疗12、24 h后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4例患者血LA值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治疗48 h后pH>7.30.结论机械通气联合高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严重LA性酸中毒,能够降低患者的LA水平,维持酸碱平衡,改善患者的预后.

  •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综合治疗

    作者:王红菊;方齐;于双得

    目的 探讨高压氧等综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效果.方法 将186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综合组在7 d内给予高压氧、语言康复等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等康复治疗.2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分别采用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BDAE)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评级.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BDAE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BDAE评级综合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压氧、语言康复等综合治疗对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简单实用、疗效较好.

  • 胰岛素泵和参附注射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分析

    作者:钟武源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和参附注射液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糖、尿酮、酸中毒恢复时间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糖、尿酮、酸中毒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P<0.05).结论 胰岛素泵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作者:曹铭华;江顺福;吴明超;高黎明;邹永周;毛元潮;罗懿;王璐;朱殊

    目的 探讨低剂量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使用rt-pA剂量不同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低剂量rt-pA(0.6 mg·kg-1)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标准剂量rt-pA(0.9 mg·kg-1)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价,观察2组静脉溶栓治疗14 d内颅内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溶栓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4 d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治疗后90 d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2组各时点NIHSS、mR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4 d内颅内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NIHSS评分<12分患者治疗后90 d mRS评分≤2分者较NIHSS评分≥12分患者显著增加(P<0.05).结论 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且颅内出血和死亡事件发生率低,尤其对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效果好.

  • 对比前后入路腹膜前放置Kugel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

    作者:张锐明

    目的 对前后入路腹膜前放置Kugel补片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 将84例腹股沟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前入路组(n=38)采用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术,后入路组(n=46)采用开放式后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前入路组手术时间少于后入路组[(36±14)min比(45±12)min,P=0.0021];而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复发及补片感染现象.结论 前后入路两种术式均安全有效,选择适合患者的术式,均可获得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效果.

  • 盐酸坦洛新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辅助排石的效果观察

    作者:熊步高

    目的 探讨输尿管下段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术后应用盐酸坦洛新辅助排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34例输尿管下段结石且行ESWL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7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坦洛新治疗.记录比较2组ESWL术后3、7、14及28 d结石排净率,结石排净时间及药物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期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药使用率,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2组ESWL术后3、7 d时的结石排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SWL术后14、28 d的结石排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1),观察组结石排净时间及随访期间VAS评分、镇痛药使用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下段结石行ESWL术后应用盐酸坦洛新辅助治疗效果切实,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

  • 胸苷激酶1在非小细胞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李磊;王旭辉;李明江;王旭;刘祥;张亮;杨波;张卫东

    目的 测定125 I粒子植入治疗前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TK1)水平,探讨血清TK1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125 I粒子植入治疗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对48例经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 I粒子植入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定期复查胸部CT,根据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分别于治疗前3 d及治疗后1、2、3、6个月取患者静脉血,检测各时点血清TK1水平,比较不同疗效评级植入治疗前后血清TK1水平的变化.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射性125 I粒子植入治疗.随访6个月,48例患者完全缓解(CR)9例(18.7%),部分缓解(PR)27例(56.3%),疾病稳定(SD)7例(14.6%),疾病进展(PD)5例(10.4%),治疗总有效率为75.0%,无死亡病例发生.48例患者治疗后1、2、3、6个月血清TK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CR、PR组各时点TK1水平与SD、PD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CR、PR患者植入治疗后各时点TK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患者植入治疗后3、6个月TK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植入治疗后2、3、6个月TK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 I粒子植入治疗能有效地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可作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有效手段.血清TK1水平可反映术后病情变化情况,尤其在早期疗效评价中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作为监测125 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评估指标.

  •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意义

    作者:谭妙芬

    目的 探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意义.方法 对2014年10月1日至2016年2月1日进行就诊的110例需要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讨论和分析.对于以上110例需要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干预组的患者经由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干预方式,对照组患者经由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和对比2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各项指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较低,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说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干预方式效果较为显著,不仅能够使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得到改善,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

  • 小儿早期预警评分在小儿重症肺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及护理管理对策

    作者:谢幼苗;邹家柳;黄宝金

    目的 探讨小儿早期预警评分(PEWS)在小儿重症肺炎病情的评估价值及对护理管理对策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78例患儿为观察对象,采取PEWS系统对患儿进行病情评价,观察不同评分情况的重症肺炎患儿入住重症病房的情况及住院时间,并针对不同评分情况的患儿制定相对应的护理管理对策.结果 PEWS不同得分患儿入住重症病房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WS得分较高患儿入住重症病房比例较高,住院时间较长,预后较差.经精心护理后所有患儿无一例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 PEWS在小儿重症肺炎病情的评估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帮助评价重症肺炎患儿的病情及预后,对其临床治疗和护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正性暗示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葛明丽;胡梅凤

    目的 探讨正性暗示护理应用于外科手术患者对其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需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对照组40例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正性暗示护理干预.记录2组术前1d与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应急反应指标的变化及手术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术后12、24 h的疼痛感进行评估;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术中观察组的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等应激反应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12、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正性暗示护理,可有效减轻术中应激反应,有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手术风险管理应用于外科手术患者的效果分析

    作者:陈红

    目的 探讨手术风险管理应用于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外科手术的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风险管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达标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风险管理应用于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手术 风险管理 外科
  • 护理干预对老年人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作者:黄玉丽;丘艳红;朱晓红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人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和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老年人中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影响.

  • 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与UGT1A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韦小兰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重度黄疸可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临床上引起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较多,病因以溶血及感染为多见,其中不明原因也占一定比例.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是胆红素代谢的关键酶,不明原因黄疸与UGT1A1基因突变引起的UGT1A1酶活性不同程度减低有关,导致新生儿迁延性黄疸.文章对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与UGT1 A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作综述.

  •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Tip30/CC3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慧芬;黄维华;范晓兰

    Tip30/CC3基因是位于人类第11号染色体短臂端(11p15.1),在人类的心、肺、骨骼肌等脏器均有表达,是一种抑制肿瘤转移和生长的新型基因,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均有下降,人们认为其与肿瘤的生长转移之间关系密切.本文综述了各个肿瘤与Tip30/CC3基因及其编码产物和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研究进展.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谢锦金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在小儿肺炎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160例小儿肺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2岁以下取盐酸氨溴索7.5 mg、2~6岁取盐酸氨溴索15 mg、6~10岁取氨溴索30 mg溶入5%的葡萄糖液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将等剂量盐酸氨溴索与5 mL的生理盐水混合,制成悬混液放入雾化装置中为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7d为1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及症状消退时间(包括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5%(7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5%(63/80);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退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分别为(1.01±0.64)、(3.03±1.42)、(3.65±1.25)和(5.86±1.26)d,对照组分别为(4.43±2.84)、(6.25±2.57)、(7.23±2.15)和(8.34±2.37)d.观察组疗效及症状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基于常规方案加用盐酸氨溴索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治疗小儿肺炎,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 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早期干预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

    作者:张良江;薛彦锐;李金菊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早期干预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70例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阳性有症状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咳嗽消失时间及喘息次数,比较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的变化;随访6~18个月,观察2组患儿哮喘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次数及哮喘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CD+、CD4+、CD4+/CD8+及IgG水平均显著升高,CD8+及IgM、Ig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早期干预治疗儿童MP感染,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免疫功能,阻断炎症反应,降低哮喘的发生率.

  • 265例儿童矮小症的病因分析

    作者:李坚旭;卢秋婷;邱明慧;李明珠;董国庆

    目的 探讨儿童矮小症的病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矮小症患儿265例,对其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 265例患儿中,引起身材矮小的病因达10种,排在前4位的分别为特发性矮小(42.6%)、生长激素缺乏症(21.5%)、体质性青春期延迟(12.5%)、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10.9%).结论 引起儿童矮小症的病因多种多样且复杂,早期诊断、治疗对提高患儿的身高至关重要.

  • 丙种球蛋白辅治手足口病持续高热患儿的效果

    作者:黄平;黄江秀;杨高雄;王海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出现持续高热时,在传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伴有持续高热现象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其中30例患儿予传统治疗方案(传统组),另30例在传统治疗的同时采取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组),比较患儿退热所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疗效.结果 丙种球蛋白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传统组(86.67%比66.67%,P<0.05),退热所用时间[(4.45±1.50)d比(6.19±1.33)d]、并发症发生率(13.3%比30.0%)以及住院时间[(5.96±2.76)d比(11.45±2.20)d]均明显少于传统组(均P<0.05).结论 在传统治疗方案的同时,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有助于手足口病持续高热患儿快退热、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李容汉;李琼珍

    目的 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2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面罩式给氧处理,观察组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吸氧处理.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以促进患者的不良症状改善,治疗效果更优,且安全性更高.

  • 血清性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对月经紊乱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莉莉;唐劲松;周正维;邱彩玲

    目的 探讨血清性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检查在月经紊乱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7月门诊诊治月经紊乱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2组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清LH、PR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E2、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SH升高、TSH降低及TSH异常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月经紊乱患者血清性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紊乱率较高,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月经紊乱重要指标.

  • 复发性流产与免疫功能状态的关系

    作者:陈方耿;莫志平

    目的 探讨复发性流产与免疫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择复发性流产产妇152例作为流产组,依据流产类型分为复发组(复发性流产,61例)和原发组(原发性流产,91例);选取同期正常分娩的产妇50例作为正常组.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功能(血清CD3、CD4、CD8水平)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比较各组产妇血清免疫功能,分析血清AsAb与免疫功能状态的关系.结果 在血清AsAb、CD3、CD4、CD4/CD8水平方面,流产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复发组明显高于原发组(均P<0.05);血清AsAb与CD3、CD4、CD4/CD8呈正相关关系(r1=0.572,P<0.05;r2=0.513,P<0.05;r3=0.647,P<0.05).结论 复发性流产与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关,检测患者免疫因子水平有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提示医师应重点关注免疫功能状态紊乱的产妇.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作者:杨媛嘉;王冬梅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观察组)和80例正常健康妊娠孕妇(对照组).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2组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流产、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新生儿结局[低体质量、窒息、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发生率及血清T3、T4、β2-m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妊娠高血压、流产、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的低体质量、窒息、甲亢、甲减发生率及血清T3、T4、β2-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妊娠合并甲亢可对母婴会产生不良影响,临床应重视孕妇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催产素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效果

    作者:涂尚云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催产素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行剖宫产且产前检查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剖宫产后静脉滴注催产素40 U;观察组静脉滴注催产素40 U的同时于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0.25 mg,每间隔20 min注射1次,合计剂量不超过2mg.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h、2~24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动态监测观察组孕妇用药前及用药后2h的平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观察2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2~24 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催产素能够明显减少孕妇剖宫产术后的出血量,操作简便、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小.

  • 双球囊导管联合缩宫素与人工破膜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作者:彭小凤

    目的 探讨双球囊导管联合缩宫素与人工破膜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需行足月妊娠引产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所有产妇均采用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球囊取出后,对照组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组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人工破膜.比较2组产妇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及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观察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产后2 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软产道损伤、产时发热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球囊导管取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人工破膜可有效提高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且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

  • 轻压式传导性角膜成形术治疗老视的疗效

    作者:李颖洁;石浔;曾锦

    目的 探讨轻压式传导性角膜成形术(CK)治疗老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7例(11只眼)屈光不正患者行CK手术.观察11只眼术前,术后1周、6个月,1、2年双眼裸眼远视力、近视力,术眼裸眼远视力、近视力,术眼等效球镜值、术眼眼压及术后6个月,1、2年屈光回退速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11只眼中,术后1周、6个月和1年术眼裸眼近视力、等效球镜值、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和1、2年屈光回退速度分别是0.01 D·月-1、0.03 D·月-1、0.06 D·月-1.术后眼压与性别、年龄均无相关性(r=-0.194、-0.229,均P>0.05),术后眼压与等效球镜值呈正相关(r=0.441,P<0.05).11只眼中,4只眼(36.36%)在CK术后早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异物感,术后1周症状基本缓解.术后未出现角膜炎、角膜穿孔、虹膜睫状体炎等并发症.术后2年患者满意度:1度5例(71.42%),2度1例(14.29%),3度1例(14.29%).结论 CK能够安全和有效地治疗老视.

  • 彩超对妊娠晚期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燕梅;李敏文;蒋艳艳;李怡慢;古今玲

    目的 探讨彩超在妊娠晚期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住院的458例足月待产的孕妇产前彩超检查的影像资料.其中229例在产前2周经彩超诊断为脐带绕颈(观察组);另229例未见脐带绕颈(对照组).对比2组的脐带绕颈诊断符合率、脐带绕颈产妇发生胎儿宫内呼吸窘迫发生率等.结果 分娩后,2组与产前彩超诊断符合率相当[94.32%(216/229比96.51%(221/229),P>0.05];观察组宫内呼吸窘迫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3.54%(31/229)比1.31%(3/229),P<0.05].结论 彩超是妊娠晚期预测胎儿脐带绕颈的有效方法,能为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应急抢救提供可靠依据.

  • 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1例

    作者:刘丹;彭琨;李娜;王敏君

    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TBA)是以淀粉样的蛋白纤维在气管支气管黏膜下层异常沉积为病理基础的气道慢性疾病.本研究通过对 1 例 TB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相关文献的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

  • 超声与核磁共振诊断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的对比研究

    作者:甘婉玲;伦翠婵

    目的 研究对比超声与核磁共振诊断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AC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产前超声检查的22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经三维成像超声检查评价超声检查的准确性.结果 采用三维成像技术后诊断ACC的胎儿为13例,完全性ACC和部分性ACC分别为5例、8例;对13例胎儿再行核磁共振检查,完全性ACC和部分性ACC分别为5例、7例.结论 超声检查与MRI对诊断胎儿ACC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超声检查可作为胎儿ACC的常规筛查手段.

  • 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崔晓荣;杨彬;张玉芹

    目的 探讨脊柱骨巨细胞瘤(GCTB)的多层螺旋CT(MS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对6例脊柱GCTB患者均行MSCT及MRI检查,观察6例患者病变的分布、大小、形态及影像表现.结果 6例患者中,发生于胸椎2例,腰椎2例,骶椎2例.2例单椎体受累,分别为累及胸12椎体与腰4椎体,其中胸12椎体处肿瘤侵及椎弓附件及左侧第12肋骨头,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4例多椎体受累,分别为胸7~8椎体、腰4~5椎体、骶2~4椎体、骶1~3椎体,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椎间盘不同程度受累.MSCT显示为偏心性、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骨壁变薄,并显示软组织密度影,其中4例突破骨皮质向外生长,边缘见骨包壳形成;3例见不规则骨嵴,2例骶骨病变位于骶骨中线两侧未侵及髂骨.MSCT增强扫描瘤体软组织肿块呈较明显强化.MRI显示2例单椎体受累者表现为T1 WI呈稍低信号,T2 WI呈稍高信号;4例多椎体受累并形成软组织肿块表现为T1 WI及T2 WI均呈混杂信号,病灶占据椎体大部,软组织肿块内可见囊性坏死区;增强扫描瘤体软组织肿块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脊柱GCTB的MS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累及的范围,为临床制定手术或放、化疗提供准确的影像信息.

  •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黄玉英;彭耀尧;梁晓东;林周徒

    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差异,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158例肾脏疾病患者按透析方法的不同分为血液透析组(78例)和腹膜透析组(80例).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血浆白蛋白水平、家庭支持等.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简表进行评分,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组患者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健康变化、活力、社会功能评分比较采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患者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均明显高于血液透析组(P<0.05或P<0.01).年龄(OR=3.767,95%CI 1.92~8.77,P<0.05)、文化程度(OR=3.200,95%CI 1.68~7.85,P<0.05)、透析年限(OR=3.182,95%CI 0.99~6.72,P<0.05)、医疗费用(OR=2.779,95%CI 0.85~5.82,P<0.05)、家庭支持(OR=2.533,95%CI 0.82~5.99,P<0.05)及血浆白蛋白(OR=2.439,95%CI 1.98~4.34,P<0.05)均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在临床中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 外科病房护士经皮锐器伤调查分析

    作者:雷阳阳;廖培娇;伍淑文;洪丽琼

    目的 调查分析外科护理人员锐器伤现状,探讨预防锐器伤管理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外科病房发生经皮锐器伤的39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被刺伤前39名护士均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注射间隔大于5年11例.导致伤害的锐器物种类包括头皮针22例、注射器针头13例、输液器针头2例、外周静脉留置针枕芯和采血针针头各1例.伤害发生的操作环节包括输液/采血/换液/拔针46.16%、拔针后剪掉针头时扎伤2.56%、拔针后往塑料输液袋回插头皮针刺伤占7.69%、回套针帽占17.95%、处理锐器盒的过程中占12.82%、锐器盒过满针头外露致伤占12.82%;经皮锐器伤发生部位包括左手占56.41%、右手占33.33%、其他占10.26%;经皮锐器伤的严重程度包括表面伤害占53.85%、中等程度伤害占46.15%;被血污染的锐器物刺伤共有22人(56.41%),暴露源包括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怀疑乙型肝炎合并丙型肝炎等.护理人员受伤时戴一层手套占46.15%、双层手套占28.21%、没戴手套占25.64%;受伤后处理伤口规范者占82.05%、不规范者占17.95%;受伤前知晓患者有无经血液传播疾病者占66.67%、不知晓者占33.33%,受伤后主动查看患者有无经血液传播疾病者占87.18%、经提醒后查看者占12.50%.结论 护理人员不了解、不遵从标准预防是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从管理层面完善监督机制非常重要,管理者要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教育,在日常工作中起到监督作用,使临床护理人员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保障广大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实用临床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