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림상방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324
  • 国内刊号: 42-118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5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冯敢生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分娩致左臀部骨化性肌炎一例

    作者:肖进;张欣;陈翔

    \  患者 女,22岁。于2000年9月7日分娩后感左臀部肿痛不适,后渐进加重,不能平卧,经抗感染与口服镇痛剂治疗无缓解。2000年10月26日摄X线片示左髋关节外上方4cm×4cm致密块影,后行CT检查见肿块位于髋关节后外上方软组织内,边界尚清楚。11月10日在硬麻下行左臀部包块摘除术,术中见左臀大肌与坐骨结节间有一包膜完整、界线清楚、大小为3.5cm×5.0cm的骨性肿块,并见直径0.5cm的4个小骨性肿块位于其周围(附图)。术后肿块病理检查结果为“骨化性肌炎”。  讨论 骨化性肌炎临床上并不少见,多为创伤后软组织基质中未分化的间胚叶细胞增殖所致。该患者产前无臀部外伤史,分娩后出现左臀部肿块、疼痛,继之发生骨化,其原因可能是初产,且胎儿过大(4.5kg)而分娩困难,导致臀部软组织损伤变性、坏死、出血,后血肿机化为骨化性肌炎。

  • 多发性骨骺发育异常一例

    作者:曹若愚

    患者 女,6岁。右膝关节疼痛、僵硬、跛行1年。体检:身高98cm,体重19kg,摇摆步态,双膝内翻畸形,双膝关节略大于同龄儿童,智力正常。其他物理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既往及家族史无特殊,居住区无地方病。  X线表现: 两膝关节组成骨对称性骨骺及干骺端不规则,发育不良。骨骺内薄外厚,其内外两侧呈分节状和斑点状碎裂,胫骨干骺端呈斜坡状并向外突出,股骨髁及胫骨髁成角。髁间凹变浅,髌骨呈斑点状。干骺端及骨骺无骨增生硬化现象。双侧髋臼、股骨近侧干骺端及大粗隆骨骺粗糙不齐,股骨颈变短。双侧肱骨滑车、肱骨小头、桡骨小头骨骺均发育不良,尤其滑车骨骺为明显。肘、膝、髋关节组成骨均无干骺端及骨端骨硬化。X线诊断:多发性骨骺发育异常(图1~4)。  讨论 多发性骨骺发育异常又称遗传性软骨发育不全,罕见。病变多发,有家族性。1921年首先由Barringten-Ward报道。近年来国内报道的病例以骨骺闭合后骨关节改变的病例为多。真正骨骺生长发育期,尤其是4~5岁发病的病例很少。本例既有典型的骨骺发育不良表现,又有干骺端塑形不完整、成角不规则等干骺端发育不良改变。过去认为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干骺端并不受累,干骺端X线改变是一种代偿性改变。本例干骺端之改变十分明显,笔者认为可能有一定的病理基础。实际上骨骺的损害大多伴有干骺端和骨端的损害,多发性骨骺发育异常,干骺端是否损害,目前尚缺乏病理与X线表现的对照研究,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本病与儿童期大骨节病X线诊断的鉴别。儿童期大骨节病的骨关节改变与本病不论是临床症状、体征,还是X线表现,有诸多相似和相同之处;但儿童期大骨节病先期钙化带增宽硬化或干骺端硬化是其特征之一;而本病先期钙化带或干骺端则无明显硬化。

  • MRI诊断主动脉窦瘤合并升主动脉破口一例

    作者:王占秋;张哲峰;马金秋;王静

      患者 男,36岁。因突发性心前区疼痛,服速效救心丸未缓解,被动体位就诊。胸片示: 心影增大,升主动脉及弓部增宽,余未见异常。  B超示: 大量心包积液,主动脉窦瘤,未见破裂口。  MRI示: 主动脉窦局限性瘤样扩张,宽径约50mm,窦瘤上方升主动脉前壁可见一约5mm破裂口(图1、2),未见异常血流信号存在,心底部大血管周围可见T1WI低、T2WI高异常信号,心包腔内可见弧形T1WI及T2WI均较高信号影,主动脉瓣区可见中等量返流,主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MRI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窦瘤合并升主动脉破口,破入心包腔。心包穿刺抽出鲜血约100ml。  手术所见: 打开心包,心包腔内可见鲜血。主动脉窦呈瘤样扩张,其上方升主动脉前壁可见一约5mm破口并可见细小喷射血流。  讨论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占先心病的1.8%,并非罕见,在心底部分流畸型中,发病率仅次于动脉导管未闭,居第二位。男性好发,为女性的4倍,青壮年多见,好发于右窦,破入右房、室常见,破入心包腔极少见。临床表现:未破时无症状,少数可见压迫的相应症状,破裂时立即产生明显症状,常出现突发胸痛、心悸、气短,甚至出现心衰。查体:胸骨左缘3、4肋间常可闻及双期连续性杂音,压迫冠状动脉可有心绞痛症状,破入心包则出现急性心包填塞。  本例急性发病,结合平片考虑主动脉窦瘤,B超可明确主动脉窦瘤及心包积液诊断,但B超未能充分显示窦瘤破口且心包积液性质难以确定。MRI显示主动脉窦瘤及心包积液非常确切,并结合心包积液的信号特点,可诊断为血性积液。本例因破裂口过小,未能充分显示破裂口的异常血流,给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但主动脉窦瘤的存在,结合心包腔内血性积液及临床症状,诊断主动脉窦瘤破入心包腔并不困难。总之,MRI在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方面以其特有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胃间质瘤二例

    作者:于书奎;陈学志;胡金安;付风魁;巩曰红;张晓

      例1 女,63岁。1年前发现上腹部有一拳头大小肿物,无疼痛不适感,未行诊治。肿物近日逐渐增大,并出现上腹胀痛,时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来院就诊。  B超检查: 上腹部偏左可探及一30cm×30cm大小的不均匀实性团块,其内可见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12.0cm×9.0cm,内可见细小点状回声。诊断:腹腔实性占位并液化及出血。  CT检查: 上腹部偏左见一巨大囊实性肿物,约19.2cm×18.6cm×12.3cm,囊壁厚薄不均,并可见结节样突起。肿块前缘贴前腹壁,其分界尚清,上界与肝左外叶下缘分界不清。胃体位于该肿块下后方,明显受压变形,呈哑铃状。肿块与胰头及体部分界不清,胰管未扩张,胰尾基本正常(图1)。  手术所见: 胃小弯侧有一直径25cm类圆形巨大肿物,基底与胃小弯侧相连,表面不平似有多个结节,内部液化,为血水样腐臭液,约1000ml。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手术初步印象:胃体平滑肌肿瘤。病理:胃间质瘤。  例2 男,77岁。上腹部隐痛伴黑便20天。体检:腹平软,上腹部深压痛,可触及鸡蛋大小包块,肝脾未扪及。  B超检查: 于左上腹部探及一约4.0cm×4.5cm低回声光团,与胃底壁不能分离。B超提示胃底占位性病变。

  • Caroli氏病一例

    作者:莫彩建;王宁;陈涛

      患者 男,43岁。右上腹痛多年。体检:上腹软,皮肤巩膜黄染。  CT扫描: 见肝内多个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低密度影,分隔边缘清楚,并与肝内近端扩张胆管相通,囊内、肝内胆管、胆总管均见结石,肝包膜局部隆起(附图)。CT诊断:Caroli氏病Ⅰ型。  手术结果:先天性肝内胆管囊肿伴多发结石。  讨论 肝内胆管囊肿,又名交通性海绵状胆管扩张症或Caroli氏病,系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为两型:Ⅰ型为肝内近端胆管囊状扩张,伴胆石和胆管炎,无肝硬化和门脉高压。Ⅱ型少见,特点是末端小胆管扩张而近端大胆管无或仅轻度扩张,伴肝硬化和门脉高压,不伴结石和胆管炎。两型可伴有肾小管扩张,重者形成海绵肾。主要症状为腹痛、黄疸和腹部肿块三联症,好发于男性。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可确诊。但部分无临床症状,主要与肝囊肿鉴别,肝囊肿不与胆管相通,胆管不扩张,无中心点征。与胰腺囊肿鉴别时,胰腺囊肿有胰腺炎史,CT平扫可确诊。

  • 影像诊断颅骨生长性骨折一例

    作者:全昌斌;许银武;杨文照;谢义

      患者 男,21岁。头部被车撞伤半小时入院,有一过性昏迷,感头痛、头昏,无呕吐。体检:神志清,右枕部软组织轻微擦伤,右顶部可触及一约1.5cm×4.0cm大小的骨质凹陷区,其下缘有一长条状骨性隆起,该区头皮无破损、肿胀及疤痕。追问病史,患者于7岁时曾有右顶部受伤史,当时局部头皮血肿明显,未经治疗自行消失,此后头部无外伤或手术史。  X线检查: 右侧顶部有一约1.5cm×4.0cm的透光区,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后下缘有条状致密影(图1)。X线诊断:颅骨生长性骨折。  螺旋CT平扫: 骨窗显示右顶骨局部有一欠规则的骨质缺损区,边缘锐利,有硬化边,缺损区周围颅骨略向外隆起,稍似“火山口”状,人字缝距骨缺损区2~3cm,用SSD法三维重建显示上述骨质缺损略呈菱形,下半部区域有直径约0.6cm的骨碎片,下方有一长条形骨性隆起(图2)。软组织窗显示局部蛛网膜下腔略宽,部分嵌入上述骨缺损区,邻近脑组织呈片条状低密度,无占位效应,同侧侧脑室稍扩大(图3)。CT诊断:右顶骨生长性骨折伴右顶叶局部脑软化。

  • 膈肌囊肿一例

    作者:刘朝普;高劲谋

      患者 女,66岁。因心慌、咳嗽、乏力10天入院。  X线检查: 左膈顶外侧有一半圆形块影,横径约5cm,上缘光滑,下缘基底与膈肌不能分开,有一定透光度。透视见块影有宽基底与膈肌相连,呼吸时与膈肌活动一致。X线诊断:左膈肌良性肿瘤(附图)。  手术所见: 肿块位于左膈肌上,大小约5cm×5cm×4cm,半圆形,透过肿块壁可见其内淡黄色液体。切开肿块包膜进行分离,壁破裂后淡黄色透明液体流出。肿块与肺及腹内脏器无粘连,将肿块完全切除,缝合修补缺损之膈肌。术后恢复顺利,住院17天痊愈出院。术后病理诊断:左侧膈肌囊肿。  讨论 膈肌囊肿少见,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时发现。X线表现为横膈局部隆起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影。边缘光整,密度均匀。呼吸时肿块与膈肌运动完全一致,因囊内液体,肿块有一定透光度。CT、B超、人工气胸或气腹可帮助诊断。确诊需开胸手术及病理检查。

  • 起源于软组织成软骨细胞瘤一例

    作者:张衷宇;何平;张解港;冯永章

      患者 女,30岁。10年前左小指冻伤后发现近节屈侧有一黄豆大小的肿物,局部无红肿热痛感。指关节活动自如。近2个月肿物突然增大并伴有疼痛入院。查体:左手小指近节屈侧有一凸出肿物约2.2cm×2.5cm,皮温、肤色正常,质地硬,活动度差,轻度压痛,近侧指关节屈曲受限。  X线检查: 左小指近节指间关节软组织梭形肿胀,掌侧软组织可见一大小约1.5cm×1.8cm、边界清楚、椭圆形骨样密度肿物,其内密度不均,见点状钙化,近节指骨远端掌侧骨皮质局部轻度受压,指间隙正常(附图)。X线诊断:左手小指骨软骨瘤可能性大。  手术所见: 肿物包膜完整,色泽灰白,呈分叶。源自近侧指间关节囊、屈侧指骨膜及尺侧背腱膜。  病理所见: 肿物有纤维性包膜,实质由软骨细胞增生而成;部分细胞增生明显,呈纤维细胞样,部分基质有钙化;周边有破骨细胞反应。病理诊断:(左小指)成软骨细胞瘤。  讨论 成软骨细胞瘤起源于成软骨细胞和成软骨结缔组织,典型X线表现:肿瘤好发于四肢长管状骨骨骺端,呈偏心性边缘硬化透亮区,易突破骨皮质而形成软组织肿块,50%有钙化。复习文献,迄今已报道600余例[1,2],其中有10例发生于掌指骨,且均具有典型X线征象。本例病变起源于软组织,实属罕见。

  • 十二指肠憩室穿孔致腹腔脓肿一例

    作者:熊斌;杨光耀

      患者 女,21岁。下腹部包块4月余,渐进性增大,以平卧时明显,无明显疼痛不适。因突发高热39℃,伴寒颤2天,继而出现腹部包块处阵痛难忍入院。体检:下腹部可触及一约12cm×8cm包块,质中,边界清楚,有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WBC 18.6×109/L。  B超: 下腹有一边缘不规则、边界欠清晰、大小约9.5cm×5.8cm×10.5cm的包块,其内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均。B超诊断:下腹非均质性实性包块(考虑来自后腹膜)。  结肠钡剂灌肠(图1): 见中下腹一类椭圆形致密影,大小约11cm×7cm×13cm,边界较清,与结肠、直肠无关联。诊断:中下腹巨大肿块,性质待定,与大肠无关。  小肠钡餐检查(图2、3): 见钡头顺利通过十二指肠空肠曲后,改变体位于半仰卧位时,突然见部分钡剂自十二指肠水平部中段向下泻入腹腔,转动体位观察见下泻钡剂位于腹腔肿块影内,并勾画出约12cm×11cm×8cm类椭圆形、部分边缘欠光整的囊袋状含钡影。并且自十二指肠水平部有明显清晰完整粘膜皱襞向下伸入囊腔内,长约2~3cm,伸入粘膜起始处的十二指肠周围粘膜稍有扭曲和牵位,余十二指肠粘膜完整,管腔通畅,空回肠通畅。诊断:十二指肠水平部憩室穿孔并腹腔脓肿形成。  手术所见: 右中腹部一约16cm×13cm巨大肿块,形状欠规则,与腹膜、肠管(小肠)紧密粘连,充血水肿明显,壁厚,质脆,其上部与十二指肠水平部通过一窄颈相连,窄颈根部位于十二指肠肠圈内侧水平部。穿刺肿块内见大量脓液及食物残渣,量约1000ml。腹腔内水肿明显,粘连紧密。术后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穿孔并腹腔脓肿形成。  讨论 十二指肠憩室较常见,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发现率为20%,且多发生于30岁以上患者,好发于降部及水平部肠圈内侧。其发生原因可能与某些肠壁上生长过程中所出现的薄弱点有关,如系膜血管进入肠壁处。此外,肠外病变所形成粘连、牵拉也是憩室的致病因素之一。十二指肠憩室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消化道造影中发现。当憩室内食物残渣等排出受阻延迟,引起憩室炎症溃疡时,可出现相应的上消化道症状。十二指肠憩室穿孔形成腹腔脓肿罕有报道。  通过本病例说明了消化道造影检查的重要性,特别在腹部肿块的鉴别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应把消化道造影检查作为腹部肿块诊断的必要检查之一。

  • 肺原发性霍奇金病一例

    作者:戴畅;龚河军

    原发性肺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笔者遇见1例,报告如下。  患者 男,28岁。自1997年10月起无任何诱因出现咳嗽、咳白色粘液痰,有时痰中带血,剧咳时胸痛、欲吐,同时伴全身皮肤搔痒,无皮疹。外院对症治疗无效,于1998年4月来我院就诊。体检:体温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声音略嘶哑,听诊左肺呼吸音弱。实验室检查:WBC 11.7×109/L,中性0.78,淋巴0.22。  X线检查: 左肺下野中内带见一约7cm×8cm类圆形肿块,位于左心缘旁,边缘光滑、清晰,密度均匀(图1)。X线诊断:(1)左肺包虫囊肿; (2)左肺周围型肺癌不排除。  手术所见: 左肺上叶(舌段)肺门处可见8cm×8cm大小肿块,质硬,周围有数枚肿大淋巴结,肿块与肺组织粘连紧,下肺叶与膈肌亦有显著粘连。因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重,无法切除,取肿大的淋巴结1枚。病理诊断:左肺霍奇金病。术后行2周放疗并化疗,7个月后复查左肺肿块缩小至3.6cm×3.6cm,1999年10月经CT及胸片检查左肺肿块影消失(图2)。随诊至今患者未出现新的病变。

  • 单发大块状颅骨转移瘤二例

    作者:田军;王玉宝

      例1 女,63岁。右颞部发现肿物10个月,近2个月来右半侧头部胀痛且逐渐加重。查体:右颞部可触及一5cm×7cm大小肿物,前上部较硬,下方较软似囊性,有压痛。  颅骨平片: 示右颞部有一8cm×7cm骨质破坏区,边缘清楚呈分叶状,内有少量纤细的骨嵴(图1)。X线诊断:颅骨巨细胞瘤。  CT平扫: 于右颞部见长约7cm一段颅板有断断续续的骨质破坏,残存骨呈膨胀性改变,局部见有软组织肿块分别突向颅外和颅内(图2),邻近脑组织受压。  术中见肿瘤约9cm×9cm×3cm,破坏颅骨全层,肿瘤与硬膜之间有间隙可以分开,将肿瘤整体切除。病理报告:颅骨转移的透明细胞癌。  例2 女,71岁。左额部疼痛1年余,加重伴局部隆起及左眼流泪半年。查体:左额部有一3cm×3cm大小的隆起,质地中等,局部皮肤潮红、压痛。左眼流泪并眼睑下垂。  颅骨平片: 示左额部有一8cm×8cm类圆形骨质缺损,边缘锐利略有波浪形,无硬化(图3)。X线诊断:颅骨良性肿瘤。  CT平扫: 示左额部大片状骨质破坏,其内有部分残留骨,破坏区边界整齐,相应部位有约8cm×7cm×6cm的软组织肿块向颅内外突出。左眶上壁破坏消失,眶内侧壁骨质不完整,左筛窦内有软组织密度充填。增强扫描显示肿瘤有不均匀强化,相邻的硬脑膜增厚并明显强化。CT诊断:颅骨骨源性肿瘤。

  • 后腹膜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作者:顾海燕;朱炯;陈克敏

      患者 男,31岁。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不适伴腰酸,劳累后更明显,休息后不能缓解。无恶心、呕吐,亦无发热和明显疼痛。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超声检查: 左肾背侧与脾脏之间有一片状略高回声团块,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楚,约为15cm×10cm大小。团块内部彩色血流信号不均匀。诊断为后腹膜左肾旁实质性肿块。  CT检查: 左肾后外方见一大片低密度阴影,约15cm×10cm大小,境界清楚,密度尚均匀,CT值为-81HU,增强后肿块中可见多个血管影强化,左肾明显受压被推移向前(图1)。CT诊断:脂肪肉瘤可能性大。  MRI检查: 左肾后外方见大片异常信号影,约25cm×15cm×10cm大小,边缘清,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号(图2~4),该异常信号影中可见多个流空影,左肾明显受压向前推移。MRI诊断:后腹膜脂肪肉瘤。  手术所见: 肿瘤位于后腹膜左肾中下极后方,约25cm×15cm×10cm,向上及向前蔓延,将整个左肾包裹其中,肿瘤切面呈鱼肉样。行后腹膜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后腹膜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CT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张玉忠;张雪林;王劲;赵云辉

    目的 评价CT对子宫内膜癌各期的诊断价值,讨论子宫CT扫描的技术问题。 材料与方法 8例子宫内膜癌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且手术前1周内行CT扫描,其中4例加作增强扫描。它们的临床分期是Ⅰ a期2例,Ⅰ b期3例,Ⅲ期1例,Ⅳ期2例。CT测量子宫内膜增厚标准:生育期妇女子宫内膜厚度>10mm,绝经后>5mm;子宫体增大标准:前后径>50mm。 结果 Ⅰ a期2例CT全部诊断正确(2/2);Ⅰ b期3例中,1例CT诊断正确(1/3),1例因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体前后径均正常,和1例因诊断时没有考虑子宫内膜增厚的指标,CT均诊断为未见异常(2/3);Ⅲ期1例CT诊断正确(1/1);Ⅳ期2例中,1例CT诊断正确(1/2),另1例因没有充分认识子宫内膜增厚的意义,CT误诊为附件结核、大量腹水。 结论 CT可以对子宫内膜癌作出比较理想的评价,保持膀胱的过度充盈,保证子宫处于直立位置,以及子宫增强CT扫描均有助于提高CT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确定性。

  • FLAIR在腹部疾病的应用

    作者:刘建军;臧建华;付明花;孙鸿君

    目的 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与其他序列搭配在腹部疾病应用的临床价值,并初步评价其适用范围。 材料与方法 对36例腹部疾病患者共126个病灶进行定性,按常规扫描方法加上FLAIR序列进行检查,之后根据需要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扫描:(1)行质子像(PDW); (2)多回波成像; (3)仅10例患者行静脉注射Gd-DTPA扫描。 结果 经FLAIR后病灶依信号强度分为3种:(1)高信号(病灶信号无改变); (2)等信号; (3)低信号。分别为28个(22.22%)、27个(21.43%)、71个(56.35%)病灶。有102个病灶FLAIR明确诊断,占80.95%。24个行质子像、多回波成像定性。其中10例经增强扫描确定性质。低信号病灶均为囊性病变或液体,等信号病灶均为良性病变。 结论 FLAIR是90年代开发的MR成像新技术。腹部应用尚未见报道。在结果判定上以低信号组病例具有诊断意义,等信号组均为良性病变,高信号组解释较为复杂。其优点有:(1)检查时间缩短; (2)能提高病灶的检出率; (3)病灶结构、性质易于判定; (4)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囊肿
  • 恶性胆道梗阻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

    作者:傅引弟;朱晓黎;胡春洪;丁乙;倪才方;刘一之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4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胆管癌15例,壶腹癌4例,胰头癌10例,转移性癌10例,原发性肝癌4例)行MRCP检查,结合PTC、ERCP检查、手术、病理结果、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43例患者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胆管及扩张胰管显示满意,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83.7%。肝门区癌肿MRCP表现为肝门区不规则或类圆形信号缺损,肝内胆管扩张以肝门区为中心呈“枯枝”状或“蟹足”样扩张;肝外胆管癌胆管断端呈横形或“鸟嘴”样截断;壶腹癌胆管断端呈横形、“鸟嘴”样或“鼠尾”状截断;胰头癌胆管断端呈“鸟嘴”样或“鼠尾”状截断,90%(9/10)伴“双管征”;转移性癌肿MRCP表现与转移部位有关:转移至肝门附近与肝门区癌肿相似,肝外转移者与相应部位胆管癌、胰头癌相似,常规MRI可见明确转移肿块或淋巴结。 结论 MRCP是胆道恶性梗阻影像学检查的有效补充手段,可为恶性胆胰肿瘤术前可切除性提供评价,对不可切除的癌肿行介入治疗提供参考。

  • 螺旋CT三维肾盂造影对肾实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兴伟;凤伟;周康荣

    目的 初步研究螺旋CT肾盂造影对肾实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肾癌18例,肾囊肿1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共35例作前瞻性增强研究,注射对比剂80~100ml后延迟4分30秒行肾脏输尿管上段螺旋CT扫描,回顾性重建间隔2.5mm,重建图像传送至工作站。采用多轴向多方位重建(multiplanar projection volumetic reconstruction,MPVR)及大密度投影法(MIP)重建。 结果 肾盂显示佳,观察病灶与肾盂关系更为明确,病灶形态显示更为全面。 结论 螺旋CT肾盂造影有助于肾实质占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在1次检查中可达到多种目的。

  •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X线诊断(附20例报告)

    作者:王孝英;杨炼;韩萍;代雯;刘克昌;吴汉斌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双对比X线征象。 材料与方法 对经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的2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表现,从病变形态、大小、数目、部位及范围、胃腔胃壁及功能改变、胃粘膜皱襞改变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 胃粘膜皱襞异常肥大12例(60%),多结节6例(30%),不规则浅大溃疡4例(20%),巨大软组织块影2例(10%),多种形态病灶并存14例(70%);病变大小超过5cm者16例,占80%;呈多发者18例(90%);胃壁增厚变僵18例(90%),胃蠕动减弱但存在者20例(100%);胃腔明显缩小狭窄仅1例(5%)。 结论 病变的多形性、多灶性、弥漫性及范围广泛,胃壁增厚但保持一定的柔软性和蠕动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重要X线征象,且X线与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常不成比例。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对本病的术前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关键词: 淋巴瘤 X线诊断
  • 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对比剂肝脾MR成像的比较研究

    作者:陈峰;Ward J;Robinson PJ

    目的 比较两种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对比剂,Ferumoxides及SHU-555A在肝脾MR成像中的效应。 材料与方法 36例已知为肝转移癌患者于SPIO造影前后进行T2WI快速自旋回波成像(T2WI TSE)及T1WI梯度回波快速去相位成像(T1WI FLASH)。扫描仪为1.0T MR机。18例患者行Ferumoxides增强后90分钟进行MR成像;另18例行SHU-555A快速团注增强,注药后即刻、30秒及480秒行T1WI FLASH成像,10分钟行T2WI TSE成像。测量肝脾、肝转移癌SPIO增强前后的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计算两种SPIO对比剂在肝脾、肝转移癌增强前后SI变化的百分比(percentage signal intensity change,PSIC)及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lesion-to-liver 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及其变化(ΔCNR)。 结果 在T2WI TSE图像上,两种SPIO对比剂造成的肝实质SI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Ferumoxides引起的脾信号下降显著大于SHU-555A(P<0.05)。两种SPIO对比剂均导致肝转移癌CNR显著增高。T1WI FLASH图像上,两种对比剂均可导致延迟像上肝脏SI的轻度下降及肝转移癌CNR下降,两者肝脏PSIC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1WI上两种对比剂均可导致脾脏SI显著升高,两者脾脏PSIC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两种SPIO在肝脏的T1及T2增强效应相似,而脾脏的T2增强效应,Ferumoxides强于SHU-555A。

  • CT对右下腹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述岭;胡兴平;彭陵;牛玉芯;周明涛;王中秋

    目的 探讨CT对右下腹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对54例临床考虑为右下腹肿瘤或非肿瘤性病变的患者行CT检查,除1例回盲部肠结核外,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结果 54例中恶性病变38例,其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和弥漫性肠壁增厚,包括肠外压性软组织肿块,肠周浸润,增强扫描检查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良性病变16例,主要是炎症性病变,CT表现为肠壁增厚,周围筋膜增厚,少有软组织肿块,轻或中等度强化。 结论 CT对右下腹的肿瘤和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1HMRS在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1HMRS在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光耀;孙骏谟;田志雄

    目的 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和化学位移成像(chemical shift imaging,CSI)研究人脑梗塞中代谢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评价1HMRS在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28例脑梗塞患者根据发作时间将其分为:超急性期(6小时内)2例;急性期(6小时后至2天内)6例;亚急性期(2天后至6周内)12例;慢性期(6周后)8例。将正常对侧相同部位20例作为自身对照组。应用定点分辨选择波谱(pointed resolved selective spectroscopy,PRESS)/TE 135ms CSI和两侧相对应部位PRESS/TE 135ms单体素采集。测算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含胆碱类化合物(Cho)与对照组的比值及同侧NAA/Cho、NAA/Cr、Lac/Cho(乳酸/含胆碱类化合物)的变化。 结果 超急性期2例出现Lac而NAA、Cho、Cr改变不明显;急性期5例Lac增加,NAA开始减少,Cr稍降低,Cho未见明显改变;亚急性期Lac进一步增加,2例复查患者2周后Lac开始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浓度,NAA继续减少,Cr降低,Cho稍减少;慢性期NAA、Cr进一步减少,3例在病灶区仍检测到一定浓度Lac,5例未见明显的Lac,3例6个月后病灶边缘Cho浓度比对侧高,5例Cho降低。另外3例亚急性期、2例慢性期明显脂肪峰。同对照组比较,28例患者总的NAA下降明显,达(58±15)%;Cr次之,达(35±26)%;Cho相对稳定,仅(7.0±8.5)%。患者总的平均NAA/Cho、NAA/Cr比对照组,慢性期NAA/Cho、NAA/Cr比急性期显著下降(P<0.001)。 结论 Lac升高及NAA下降是反映缺血损伤可靠的敏感指标。1HMRS能非损伤性地监测脑梗塞的物质能量代谢及其生理化改变,对脑梗塞临床评价和疗效评估提供了客观依据。

  • 57例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病理、临床与MRI对照分析

    作者:韩仰同;戴建平;王雅洁;李少武;刘翔;刘凤英

    目的 探讨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的MR影像特征并分析其病理、临床与MR影像三者之间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搜集1989年1月~1999年12月57例病例,对其MRI和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5例经立体定向取活检证实。 结果 病理上9例有囊变坏死,33例边界清晰,3例有出血,8例有钙化灶,MR像上52例边界清晰,12例可见囊变坏死,绝大多数显著强化,临床上43例有颅内压增高症状,17例有尿崩症,14例有小脑症状。 结论 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临床上多见于男性青少年,且很少超过30岁,临床表现能高度提示为松果体区肿瘤,但缺乏特异性,病理和MR影像的相关性较好,MRI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

  • 幕上脑内单发环形病变CT诊断

    作者:葛建立;王培军;邵成伟;储可仁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幕上脑内单发环形病变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复习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幕上脑内单发环形病变58例的CT扫描资料,包括星形细胞来源肿瘤19例,室管膜瘤4例,脑转移瘤18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脑脓肿16例。 结果 幕上单发环形病变因病理基础不同,出现相似和不同的CT征象;病变部位、形态、强化程度对诊断有一定价值;脑内环形病变可出现壁结节,它对脑肿瘤诊断有较特征性意义,多发壁结节对环形星形细胞来源肿瘤的诊断有特殊价值;环壁脐样凹陷在星形细胞来源肿瘤、脑转移瘤、脑脓肿三者中出现率相近,无明显定性价值。 结论 CT对正确诊断幕上单发环形病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CT增强扫描高密度点条征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周永生;张承惠

    目的 采用CT增强扫描评价“高密度点条征”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 89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直径1~5cm)中,周围型肺癌63例,良性肺结节26例。分别于注射100ml碘对比剂前及注射后35秒、2分钟及5分钟对病灶进行薄层系列扫描。采用纵隔窗观察病灶的强化特征,并进行CT-病理对照研究。 结果 27例肺癌出现“高密度点条征”,表现为增强后在肿块内、尤其是在其周边部出现显著高密度的点、条状影,所有良性结节均未见此征象。CT-病理对照证实:该点、条状高密度影是由于癌肿内较大的血管充盈对比剂所致。 结论 CT增强扫描“高密度点条征”在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诊断肺癌的一个指征。

  • 非小细胞肺癌的CT、DNA相关性研究

    作者:曹爱红;王绪;黄健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CT表现与DNA含量、S期比值(SPF值)之间的关系,提高人们对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水平。 材料与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石蜡包埋标本的细胞核DNA含量(DI、PI值)及SPF值,并与相应CT征象对照,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结果 (1)NSCLC的DI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与正常肺组织;癌组织的倍体率为74.4%,癌旁组织为57.1%,而正常肺组织均为二倍体。NSCLC患者中异倍体组的SPF值明显高于二倍体组。 (2)NSCLC细胞分化程度越差,TNM分期越高,DNA异倍体率越高,SPF值也越大。 (3)CT显示NSCLC肿瘤大直径>3cm者,DI、PI、SPF值均高于≤3cm者;肿块边缘出现短毛刺征、深分叶征、棘状突起征及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肿瘤,具有较高的DI、PI、SPF值(P<0.01)。 结论 NSCLC的CT征象与DNA含量关系密切,可以间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 肩袖全层撕裂的MRI表现

    作者:郑卓肇;谢敬霞;范家栋;运动医学科

    目的 总结肩袖全层撕裂的MRI表现。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肩关节MR造影证实的肩袖全层撕裂的MR图像。 结果 21例肩袖全层撕裂均发生在冈上肌腱。在T2W序列上,6例(28.9%)表现为冈上肌腱断裂并断裂端的回缩;12例(57.1%)表现为冈上肌腱变薄或增粗并伴有贯穿冈上肌腱全层的高信号;1例(4.7%)表现为冈上肌腱增厚并未贯穿全层的下表面高信号;2例(9.3%)冈上肌腱的形态和信号未见异常。 结论 冈上肌腱的断裂并回缩以及冈上肌腱形态增粗或变细并伴有贯穿肌腱全层的异常高信号为全层撕裂的主要MRI表现。

    关键词: 肩袖 磁共振成像
  • 外伤性白内障的CT诊断

    作者:段建航;程敬亮;王振豫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37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38只外伤性晶状体混浊,术前均施行轴位CT扫描,其中33只外伤性混浊晶状体进行CT值测定。将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与对侧无白内障晶状体的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外伤至CT扫描时间为3小时~26天。 结果 33只无外伤性晶状体CT值平均为114.6±6.4HU,外伤性混浊晶状体CT值平均为78.1±9.1HU,二者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t=6.741,P<0.005)。外伤性白内障除密度降低外,尚可有大小和形态上的改变。 结论 CT是发现外伤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复杂眼外伤和前房混浊等而临床上确定外伤性白内障困难的患者。

  • 眼球肿瘤的CT表现

    作者:姚倩东;杨光;莫显斌;杨春;崔志荣;秦蕾;张劲松

    目的 研究眼球肿瘤的CT表现,并探讨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眼球肿瘤的CT表现。 结果 成视网膜细胞瘤14例,脉络膜黑色素瘤5例,睫状体神经鞘瘤1例,脉络膜骨瘤1例,脉络膜血管瘤1例。其CT表现各具特征。 结论 CT可清楚显示眼球肿瘤的形态、大小和强化特征,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PTA后再狭窄的基因治疗

    作者:尚鸣异;王建华;周康荣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是非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PTA后再狭窄率高达20%~35%,严重影响了PTA的远期效果[1]。如何降低PTA再狭窄率的发生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由于在分子水平上对再狭窄的深入研究,对其病理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使基因治疗再狭窄成为可能。笔者现就基因治疗再狭窄的有关方面加以论述。1 PTA术后再狭窄的机制  尽管目前对再狭窄的机制不十分明了,但一般认为再狭窄过程是病变血管受到机械损伤后进行修复反应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动物模型表明:PTA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有4个连续的重叠阶段,损伤初期是炎症及血栓形成阶段,大约持续数小时;然后是细胞增生和基质形成阶段,是形成再狭窄的主要阶段[2]。  血管受到机械损伤后,血管中层撕裂,内皮细胞剥脱,血小板粘附,聚集生成大量凝血酶并形成血栓。活化的血小板释放出多种生长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RF),表皮生长因子(EGF),5-羟色胺,血栓素A2(TXA2),转化生长因子(TGF)。同时,沿损伤动脉壁聚集的炎性巨噬细胞分泌巨噬细胞源性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及环氧化酶。机械性的压力和伸展可导致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的释放。这些生长因子通过不同的途径单独或协同作用于平滑肌细胞膜受体,激活蛋白激酶的活性,触发由细胞质到细胞核的一系列信号传导,刺激核内调控蛋白结构并与基因组中特定的调控序列相互作用,开动一组与细胞增殖调控有关的特定基因的转录,如早期反应基因myc、fos等的表达,并在这些转录因子作用下激活细胞周期素与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基因的表达,合成与细胞周期有关的蛋白,调控细胞周期的进行,从而刺激中膜平滑肌细胞大量增殖,由收缩表型转变为合成表型,合成大量的胶原及糖蛋白,并迁移至内膜,引起内膜增厚[3,4]。

  • 兔实验性侧壁动脉瘤的模型建立

    作者:丁永红;耿坚;朱琼;程瑞新;张善生;张忠;丁乃时;戴大英

      随着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快速发展,现用的介入治疗手段(如动脉瘤的瘤腔微弹簧圈栓塞)的不足之处已日益暴露出来。促使人们去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但对任一介入疗法效果的评估都离不开动物实验阶段的研究结果。而建立动物模型是进行动物实验的前提[1]。本文选取临床神经介入涉及较多的动脉瘤进行兔动物模型建立可行性的探讨,为进一步的介入治疗研究打下坚实基础。1 材料与方法  选取实验用新西兰兔20只,体重3.5~4.2kg,雌雄不拘。肌注氯胺酮麻醉(每公斤体重1ml)。颈正中备皮、消毒,行纵行正中切口约7cm长。暴露、分离出一侧颈总动脉及颈外静脉。选取颈外静脉1.5cm长,将其两端结扎、切断。再将一断端结扎,形成一盲袋,另一端开口留作吻合用。  在颈总动脉中部作一纵行椭圆形切口,约5mm长。阻断椭圆形切口两端的颈总动脉血流,将颈外静脉盲袋之袋口与颈总动脉行端-侧吻合。吻合用8-0无创伤血管缝线,采用连续外翻吻合术式,吻合均一次成功。  吻合结束后行普通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动脉瘤瘤口、瘤颈及载瘤动脉情况。行DSA检查时用自动压力注射器经微导管向动脉瘤近端载瘤动脉注射2ml碘必乐或60%泛影葡胺,注射速度2ml/s,摄片速度2帧/s。DSA机采用GE Prestige-VH型。

  • 介入治疗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作者:曹喜才;贺能树;孙建中;王松;吉训明;王金胜;张长林;杨建国;吕提文;李建华;张国欣

    目的 探讨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HHCH)的介入治疗方法与疗效。 材料与方法 治疗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4例。经导管注入超液化碘油和平阳霉素(PYM)混合乳剂,后用明胶海绵颗粒适量栓塞肿瘤周围小血管。 结果 所有病例术前肝动脉造影均显示“枝上挂果,早出晚归”的异常血管湖样改变。术后8例肿瘤明显缩小,异常血管湖消失。 结论 采用超液化碘油和PYM混合剂加适量明胶海绵微粒联合栓塞是治疗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较好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肝脏 血管瘤 治疗
  • 肝癌介入治疗中肝动脉狭窄闭塞及肝外侧支血管对肝癌供血的分析

    作者:于经瀛;陈涓;张永春;潘纪戍;付顺斌

    目的 探讨在肝癌介入治疗中肝动脉狭窄闭塞后肝外侧支血管的形成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 观察和统计787例肝癌血管造影中见到的37例肝动脉狭窄闭塞者肝外侧支血管的部位及其发生率。 结果 右膈下动脉和胃左动脉是形成肝外侧支的主要血管,分别占40.5%、29.7%,而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分别占8%、5.4%、8%。肝右叶7、8段肿瘤侧支血供主要来自右膈下动脉,5、6段肿瘤主要来自胆总管周围动脉,肝左叶肿瘤侧支血供主要来自胃左动脉。引起肝动脉狭窄闭塞的主要原因为重复导管化疗和操作不当。 结论 肝动脉狭窄闭塞后肝外侧支血管成为肝肿瘤的主要供血动脉。了解侧支血管发生的部位及其发生率对肝癌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有重要意义。

  • 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和球囊扩张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随访研究

    作者:崔进国;孙兴旺;潘新元;闫奎;王玉祥

    目的 研究食管恶性狭窄内支架治疗和良性狭窄球囊扩张的疗效。 材料与方法 191例有较完整的随访资料,其中149例食管恶性狭窄置入了内支架,93例置入支架前后作了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占65%);42例良性食管狭窄作了球囊扩张治疗。门诊行食管造影和/或内镜检查随访115例,通过电话或信件随访34例。 结果 随访观察1~56个月,其中3例支架发生轻度移位,但仍能覆盖病变全长,未作特殊处理。42例死亡,均为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2~34个月,平均9.5个月。恶性食管狭窄内支架置入后再狭窄29例,因食物在支架内阻塞1例,因肿瘤生长发生狭窄24例,因支架上端组织增生发生狭窄4例。发生再狭窄的29例均再次作了内支架置入或球囊扩张治疗。 结论 内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食管狭窄能有效解除吞咽困难;应用带膜支架和同时作放化疗,可防止因肿瘤生长发生再狭窄,并能有效封堵食管气管瘘;吻合口和贲门癌狭窄应用防返流支架,可预防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球囊扩张治疗良性食管狭窄,只要扩张充分,临床效果良好。

  • 先天性肺结核:胸片在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徐晔;甘兰丰;余世才;林兰荣

    目的 探讨胸部X线片在先天性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对1992年10月~1999年4月经细菌学检查或尸解证实的先天性肺结核5例进行分析。 结果 肺部X线表现虽复杂多变,但有两种形式的表现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1)弥漫性粟粒病变; (2)广泛分布的斑片-结节病变。 结论 胸部X线片在先天性肺结核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常能首先提出诊断,引导临床及时确诊和治疗,降低死亡率。

  • 胆囊管位置异常的ERCP检查

    作者:梁长生;吴树春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中,ERCP检查可以对胆囊管位置异常的识别提供重要手术依据。据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因胆囊管位置异常引起的胆管误伤可比剖腹胆囊切除术时增加1倍以上[1]。为此,笔者对37例45处各型胆囊管位置异常的ERCP检查进行分析,旨在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减少对变异胆囊管的损伤提供线索[2]。1 材料与方法  本组经ERCP检查的130例中,显示胆囊管者81例,显示率为62.31%。其中有位置异常者37例(共45处),占显示胆囊管总例数的45.68%、ERCP检查总例数的28.46%。显示胆囊管的81例中,男44例,女37例,年龄33~79岁,平均55岁。胆囊管位置异常的37例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33~75岁,平均55岁。其中8例有重复异常。  Taourel等[1]将术中易被损伤胆囊管和肝内胆管分叉的位置异常分为5种类型:Ⅰ型:低位胆囊管。胆囊管与肝外胆管远段1/3处连接; Ⅱ型:中间位胆囊管。胆囊管汇入肝总管左侧; Ⅲ型:胆囊管与肝总管平行。胆囊管紧密粘贴且平行于肝总管至少2cm长; Ⅳ型:短胆囊管。可见胆囊且胆囊管长度小于0.5cm; Ⅴ型:迷走右肝管。右肝内胆管直接进入总肝管、总胆管或胆囊管。

  • 激光相机的灰度级调节

    作者:朱晓鸥;关伟

      现代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如CT、MR、DSA等都是采用数字化成像,因此数字激光相机取代了传统的模拟相机,成为主要的医学影像输出设备。临床使用中经常会出现主机监视器图像效果与打印胶片不一致的情况,表现为本底黑化度不足、整体均匀度差、亮区发灰等情况,这样会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造成漏诊或误诊。若常规的亮度补偿仍无法纠正,则需采用灰度级调节的方法来解决。1 灰度级调节的概念  影像胶片由亮区和暗区组成,对应不同的组织结构。输出胶片中由黑到白的程度称为灰度,不同的灰度对应相应的灰度级。激光相机接收主机传输的数字化信息是以二进制数值表示的影像数据,当然这些数据中不包含胶片的感光特性及显、定影液的化学特性等信息。对于相同的影像数据,如果采用不同比例的药液或使用的胶片感光度不同则得到的打印胶片效果肯定有较大区别。为此需要靠调节相机输出单元中记录激光强度的方法进行校准,这一过程称为灰度级调节。在更换其他品牌的胶片或旧的药液更新时就需要进行灰度级调节,以获得佳效果的影像胶片。  目前较新型号的激光相机都有自动调节灰度级的程序选项或设置,以保证良好的打印质量。可由用户设置定期进行该操作,在更换药水或胶片及清洗机器后也应执行该程序。但自动调节程序可调节的宽容度是有限的,当灰度级偏差过大时,自动校准程序将报错而不能正常进行,这时需要采用人工校准。

  • 优维显300I用于CT增强的临床观察

    作者:田志梁;孙树华;韩萍

      笔者对无选择性的100例CT增强者,采用优维显300I行快速注射,观察注药反应,无提示性地记录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并采取对策,以求对药物的安全性作进一步评估。1 材料与方法  1999年7~8月对100例用优维显300I CT增强者在术前口服或口含1%~3%稀浓度碘对比剂后,采用高压注射器Medrad以2~3ml/s的速率注射75~100ml,除动态扫描和CTA是在注射中定时以螺旋扫描方式分别摄取动脉期、静脉期、实质期或延时扫描图像外,其余均在注射对比剂后行螺旋式快速扫描。CT机为西门子Somatom Plus 4A。  100例中,男70例,女30例,年龄8~78例,其中60岁以上者25例。检查部位:头颈18例,胸肺15例,腹部66例,四肢1例。2 结果  增强扫描中,显影质量非常好,可获得明确诊断者73例;显影质量好,可获得可靠诊断者27例。诊断为阳性者83例,阴性17例。  注射对比剂过程中,出现热感者43例,恶心3例,呕吐1例,头痛2例,无任何不适者51例;注射对比剂后,由于压迫不力而造成对比剂外溢引起局部肿痛者1例,但不属于过敏反应。根据碘对比剂副反应的分类,以上在注射对比剂过程中的反应均属第一级副反应,因此对于有热感者,只在CT侯诊室观察30分钟,无异常者未作任何处理。对恶心呕吐者给予口服扑尔敏8mg,并观察30分钟,仅1例较虚弱者另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留至观察正常后离去。对比剂有外溢者局部用5%硫酸镁湿敷,缓解至正常。

  • 岛津SCT 4500-T高压故障检修一例

    作者:赵相立;谷凤云

    故障现象 正常开机后,当计算机自检结束并进入球管老化状态时,按“Start”键(此时扫描条件为:50mA,80kV),球管不曝光,老化程序不能继续进行。EL显示:H.V. ERROR。跳过老化和空气较准程序使计算机进入“Ready”状态后,选择自由扫描程序(扫描条件:50mA,120kV),按“Start”键后,仍不能进行扫描,此时EL显示:H.V. ERROR 10. 。此故障出现之前,在扫描过程中球管经常发生放电现象。  故障分析及检修 根据上述故障现象和EL提示分析,故障应属于高压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无关。因此,在关机并全部切断电源后,打开高压控制柜以及扫描架“Gantry”。首先,从外观检查各部件是否有明显的损坏痕迹,经查未发现明显故障原因。EL提示(H.V. ERROR 10.)的意思是指:(1)管电压反馈电压小于3kV(0.22ms内); (2)放电原因影响的管电压立刻下降。关闭计算机,高压控制打到“Local”状态进行球管放电试验。试验发现无射线发出且状态指示灯S1、S3亮,故障指示灯FB.OK灯亮,说明球管无反馈电压。分析原因有两点:(1)球管损坏,无射线发出,故无反馈信号; (2)高压电压未加上。首先排除球管故障(是否损坏),将备用球管代替现使用中的球管,在“Local”状态下进行试验,结果故障现象同前,故可排除球管损坏,因此可判定故障原因是高压未加上。加不上高压可能是“IGBT”的保护熔断器F1损坏,打开“IGBT”的封闭箱,检测F1,发现F1确已损坏。更换F1后,在“Local”位进行测试时,开机即出现电源开关跳闸,F1熔断。分析F1损坏及电源开关跳闸的原因有两方面:(1)“IGBT”模块击穿; (2)高压油箱中的四极管击穿或油质变差(绝缘程度下降等)。首先排除高压油箱的故障,将高压油箱的输入端(也是“IGBT”的输出端)拆下,即抛开高压油箱部分,“Local”位进行试验,故障依旧,因此可排除高压油箱故障。排除以上原因,考虑故障可能集中在“IGBT”模块上。拆下两侧的模块进行测量发现A侧的“IGBT”模块损坏(其中2块已击穿,2块反向阻值下降)。更换A侧模块,为使“IGBT”安全可靠,4只模块应同时更换并选用同种型号,其性能、特性尽可能一致,如选用日本东芝公司的MG400QIUS11(SM2C77)。然后进行细致的调试,以使两侧波形尽可能一致,调试好后在“Local”位进行曝光试验,结果高压系统及球管曝光均正常。故障排除。  讨论 该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来自球管的频繁放电产生的过大电流的冲击,致使“IGBT”模块击穿、溶断器F1损坏。因此,在CT的运行过程中,如果球管放电频繁,在排除球管损坏之后,应考虑“IGBT”击穿,检测确认后,应及时更换。

  • AIDS的影像学表现(上)

    作者:顾伟中;樊树峰

      【编者按】 目前AIDS正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蔓延,据联合国近公布的报告,全世界已有3 430多万人感染HIV,其中1999年新增感染者为550万,平均每天有近1.5万人遭感染,其蔓延情况以非洲和亚洲为严重。我国AIDS的发病和流行也已日趋严重,HIV携带者数量已接近流行爆发的边缘。联合国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人类的“安全危机”。AIDS在我国的流行相对较晚,因此我国大多医学影像工作者对其影像学表现缺乏深入、系统的了解。学习并掌握已有的AIDS影像学知识,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AIDS的警惕性,已是我国医学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本文作者全面参阅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对AIDS的胸部、腹部和中枢神经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介绍,本刊分“上、中、下”陆续刊登,希望本文能对我国广大医学影像工作者认识AIDS影像学表现,并作好迎战AIDS的准备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体可造成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的严重缺陷,诱发各种机遇性感染和/或恶性肿瘤,称之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临床表现为发热、体重减轻、全身淋巴结肿大等。常见的机遇性感染包括多种原虫、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约1/3的患者出现Kaposi肉瘤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本病预后极差,一旦发病,死亡率几近100%。  自1981在美国发现首例AIDS病例以来,AIDS在全球流行很快,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1 880多万人死于该病。据新的调查统计表明,我国目前已有约50万HIV携带者。AIDS大有在我国大规模爆发流行的趋势。因此了解掌握有关AIDS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对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来说已是刻不容缓的。

临床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