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림상방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324
  • 国内刊号: 42-118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5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冯敢生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1型神经纤维瘤病误诊为脑炎一例

    作者:王乾;任翠萍;王珊;李飞;孙囡;程敬亮

    患者 男,2岁.1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无皮疹、抽搐、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等.口服“泰诺林”后体温降至正常,后熟睡中出现抽搐,表现为全身抖动,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无口唇紫绀、咬牙等,持续1分钟左右自行缓解.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发热及抽搐缓解,但头颅MRI提示异常.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体检:体温36.8℃,全身淋巴结未见触及,背部、左腰侧、臀部见咖啡牛奶斑,未突出皮肤表面(图1).其母亲和外公有1型神经纤维瘤病病史,但两者仅表现为身上散在分布有咖啡牛奶斑,其他系统未见累及.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细胞,墨汁染色未见隐球菌.

    关键词:
  • 肾脏恶性神经鞘瘤的MRI表现一例

    作者:屈昭慧;高雪梅;程敬亮;吕晓婷;黄梦月

    患者 男,28岁.2周前出现运动后右下腹疼痛伴恶心.MRI:右肾体积明显增大,可见团块状混杂长T1、长T2信号,大小约110 mm×107 mm×155mm(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病变边界尚清,邻近肝组织受压推移.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增粗,其内可见混杂长T1、长T2信号.胸12椎体左份可见片状等T1、长T2异常信号.

    关键词:
  •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磁共振误诊血肿一例

    作者:汪卫建;程敬亮;张勇;郭亚飞

    患儿 男,12岁.50天前因跌倒左颞部碰到桌角后,左颞部隆起一肿物,质地硬,大小约3 cm×3cm,未伴疼痛,建议热敷处理.行热敷后肿块进行性增大,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体检:患者神智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良好.

    关键词:
  • 节育术后粘连致腹内疝并绞窄性肠梗阻一例

    作者:张越;向述天;苏云杉

    患者 女,46岁.因“持续性腹痛伴恶心呕吐20余小时”入院.无发热、畏寒.既往有剖腹产、结扎术史.体格检查:Bp 90/61 mmHg,急性痛苦病容,腹部膨隆,右下腹突出明显;全腹压痛,右下腹压痛明显,反跳痛、肌紧张(+),Murphy's征(-),腹部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2~4次/min.实验室检查:WBC 12.72×109/L,N:91.9%.

    关键词:
  • 巨大先天性肾动静脉瘘伴对侧肾动脉开口低位一例

    作者:刘辉佳;张雪宁;陶应伟;刘美洲

    患者 男,39岁.主因“左腰背部疼痛3个月”入院.入院后血、尿常规显示:尿潜血(++),尿蛋白(+++);血常规正常.患者无外伤史、手术史.肾动脉CTA显示:动脉期可见左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显影(图1).左肾窦显示扩张,动脉期左肾动脉前支、后支末端血管明显扩张呈瘤样改变,周围可见迂曲扩张肾静脉影(图2~5).患者行左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后1周复查,瘤样扩张血管扩张程度减轻(图6).

    关键词:
  • 左肺尖胸膜下异位胸腺瘤一例

    作者:祝龙;胡凌;王武华

    患者 男,45岁.因体检发现左肺尖胸膜下肿块2周而入院.体检:神志清楚,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侧颈部锁骨上区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胸部CT示:左肺尖胸膜下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晰,边缘光整未见毛刺,大断面约5.1cm×3.1 cm,病灶内侧密度较低,CT值约-10~-8 HU,前外侧密度较高呈软组织密度影;冠状位重建显示病灶广基底贴于肺尖胸膜下,邻近骨质未见破坏,增强扫描病灶实质部分呈渐进中度上均匀强化,CT值高达72 HU,内缘稍低密度影未见明显异常对比强化,病灶似乎经第1、2肋间隙向外生长(图1A、B).初步诊断:神经源性肿瘤可能,不除外胸膜来源(孤立性纤维瘤).

    关键词:
  • 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一例

    作者:杨泠;李青青;田扬;杨亚英

    患者 男,57岁.右上腹阵发性胀痛2月余入院,既往无病毒性肝炎病史.体检:体温正常,右上腹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正常,AFP正常.影像学检查:CT平扫示肝右叶增大,左叶缩小,肝左外叶见一稍低密度肿块,边界欠清,大小约6.4cm×4.7 cm×4.6 cm(图1);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CT值分别为75 HU、107 HU、112 HU,中央可见大片未强化坏死区,病灶由肝左动脉供血(图2~4),腹腔内及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MRI平扫示肝左外叶一等/稍长T1、稍长/长T2信号肿块,边界模糊,其内可见长T1、长T2信号坏死区(图5、6);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图7).

    关键词:
  • 乳突浆细胞性肉芽肿累及颅内脑膜一例

    作者:周智凤;李恒国

    患者 女,28岁.于1年前怀孕过程中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耳鸣,程度较轻,未予重视.近2个月来,左侧头痛加重,左耳屏处触及一隆起,质硬,缓慢变大,伴疼痛,并向左侧头部传导,程度较重.听力检查:左耳听力下降,呈B型曲线.专科检查:左耳屏隆起中央处出现触痛,无溃破,双外耳道通畅;右耳鼓膜完整,左耳鼓膜松弛部见小穿孔,无分泌物及肉芽,中耳难以窥及.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细胞百分比0.4×109/L;红细胞:3.58×1012/L;血红蛋白:96 g/L;血小板计数PLT:347×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6.65 g/L;其余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关键词:
  • 卵巢来源的粒细胞肉瘤术后并发白血病一例

    作者:周东晓;黄丙仓

    患者 女,27岁.主诉反复右下腹痛1月余.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痛,阵发性加重.1个月来症状反复发作,于当地医院就诊,B超提示:子宫右侧可探及低回声区116mm×103 mm,边界清晰,包膜完整.血肿瘤指标CA199、CA125正常.予以抗炎对症治疗后,腹痛症状无明显缓解.后于我院就诊,B超提示:子宫后方见不均质低回声区85 mm× 103 mm×108 mm.妇科检查:盆腔扪及孕16周大小包块.MRI提示:子宫偏左上方占位,子宫略右前倾,偏左前上方及左侧附件区见一椭圆形肿块灶,约13 cm×11cm×11 cm,伴包膜,考虑左侧卵巢来源恶性肿瘤可能(图1~6).CT提示:子宫偏左上方及附件区大的软组织肿块灶伴中间液化坏死拟恶变?周围絮条渗出,网膜、系膜及筋膜增厚、粘连及小点致密灶,盆底少量积液及小淋巴结.

    关键词:
  • 儿童胸椎内髓外硬膜下滑膜肉瘤影像表现一例

    作者:汪卫建;程敬亮;张勇;卜春晓;郭亚飞;杨召阳

    患儿 男,10岁.因背部疼痛1个月,四肢无力伴感觉异常1天就诊.患儿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疼痛,呈阵发性,未给予处理;1天前出现行走时易跌倒,伴双下肢麻木;半天前双下肢无力加重,不能活动,伴双上肢无力,及脐周、腰背部阵发性刺痛,不能忍受.体检:患儿精神状态欠佳,饮食睡眠差.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Ⅰ级,肌张力正常,脐以下平面感觉丧失,脐以上感觉过敏,左侧踝阵挛阳性.

    关键词:
  • 基于磁共振成像异源性肝转移瘤影像特征分析

    作者:李珊玫;高知玲;吕茜婷;陈勇

    目的 探讨异源性肝转移瘤MRI影像特征,提高肝转移瘤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搜集经上腹部MRI平扫、DWI检查及增强扫描诊断为肝转移瘤的患者71例,共检出436个病灶.分析异源性病灶分布及大小,在成像序列上分类,判断其信号特征;在DWI序列上,生成ADC图并测量ADC值,应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 (1)异源性肝转移瘤平均直径由大到小依次来源于卵巢癌、恶性黑色素瘤、结肠癌、胰腺癌、胃癌、肺癌、胆囊癌、乳腺癌;肝转移瘤常为多发,多邻近肝边缘,肝右叶多见,卵巢癌来源均位于肝包膜下,胃癌及胰腺癌转移灶易侵及邻近肝叶.(2) MRI一般呈长T1、长T2信号,同时合并“圈饼征”、“靶征”及“反靶征”;DWI呈高信号,各来源转移瘤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与余7类转移瘤两两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余7类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388个病灶动脉期强化.特有信号表现:10个病灶T1WI呈高信号(2个源自结肠癌,4个源自胰腺癌,4个源自黑色素瘤),4个黑色素瘤肝转移灶T2WI呈低信号;6个结肠癌转移灶T2 WI呈轮辐状改变;75个乳腺癌转移灶合并假包膜;来源于黑色素瘤病灶均动脉期强化,门静脉期减退.(3)结合转移灶与相应背景肝实质的ADC值,应用ROC曲线诊断肝转移瘤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约登指数分别为0.923、78.2%、97.5%、0.757.结论 MRI对肝转移瘤的检出具有较大价值,虽有共同表现,但异源性肝转移瘤具有不同的影像特征,依据其在不同序列上的特征往往可以逆向推断原发灶的部位和特性.

  • 子宫动脉三维CE-MRA的临床意义及解剖特点

    作者:陆建东;张志国;陈欢欢;茅旭平;徐向荣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三维CE-MRA的临床意义及解剖特征.方法 搜集35例患者子宫动脉CE-MRA原始数据,利用MIP、VR及原始薄层进行图像后处理.重组后观察子宫动脉开口的佳显示位置及角度.结果 子宫动脉42支起源于髂内动脉的三叉支,18支起源于臀下动脉第1分支,5支起源于臀下2、3分支,3支起源于髂内动脉主干,2支起源于卵巢动脉.双侧子宫动脉开口正位清晰显示率为54%,斜位清晰显示率46%.结论 应用CE-MRA子宫动脉三维重组可清晰观察子宫动脉的开口起源、解剖特征及佳投照角度,子宫动脉栓塞前行CE-MRA能更好地指导介入治疗.

  • 直肠癌MRI非形态学表征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铮;苏丹柯;赖少侣;金观桥;谢东;康巍;赵阳;阳君

    目的 分析直肠癌MRI非形态学表征(血流动力学、功能学)与Her-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盆腔常规MRI、直肠DWI及增强扫描,分别记录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早期强化率,测量ADC值,应用t检验、x2检验及非参数Spearman秩相关与Her-2表达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直肠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早期强化率与Her-2表达无明确相关.ADC值与Her-2表达程度呈负相关(r=-0421,P=0.001 <0.05).非参数多个样本Kruaskal-Wallis检验法分析显示:Her-2表达程度不同组间病灶ADC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010,P=0.003 <0.05).应用ROC曲线分析显示,判断Her-2表达的佳ADC值诊断界值为1.160×10-3mm2/s.结论 直肠癌血流动力学指标尚不足以反映Her-2表达程度,而ADC值与Her-2表达程度呈负相关,ADC值能在一定程度上间接评价肿瘤增殖及预后.

  •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诊断和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游瑞雄;张宇阳;曹代荣;李秀梅;胡建平

    目的 分析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CT影像表现和误诊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EAML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肾EAML患者CT特征表现,其中1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CT平扫.结果 CT提示肾癌8例,肉瘤1例,肾血管平滑脂肪瘤4例.所有病例瘤体大径均>5 cm,均突向肾轮廓外;CT平扫12例病灶密度稍高于肾皮质,7例合并出血,8例合并坏死,4例病灶含脂肪;增强扫描皮质期强化11例,髓质期强化程度减退7例,持续强化4例.2例合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伴有肺肝转移.结论 肾EAML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

  • 几种少见膀胱炎性病变CT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崔二峰

    目的 分析几种少见膀胱炎性病变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结合临床及相关病史,对27例确诊的少见膀胱炎性病变(气肿性膀胱炎7例,腺性膀胱炎12例,囊性膀胱炎3例,嗜酸细胞性膀胱炎2例,结核性膀胱炎3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少见膀胱炎性病变CT表现各不相同,气肿性膀胱炎表现为膀胱壁内外气体密度影及膀胱积气,囊性膀胱炎表现为膀胱壁内囊状影,腺性膀胱炎表现为膀胱壁结节状、局限性增厚或膀胱壁弥漫性增厚,嗜酸细胞性膀胱炎多表现为宽基底肿块,结核性膀胱炎主要表现为膀胱容积缩小及膀胱壁弥漫性增厚.结论 CT能对少见膀胱炎病灶准确定位,了解各种少见膀胱炎的CT表现特点有利于其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

  • 肾钙乳的临床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粟小芸;王莉霞;舒胜雷;邓先波

    目的 探讨肾钙乳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MRI检查并经临床随访确诊的18例肾钙乳患者的MRI表现,并与其X线及CT表现对照.结果 18例肾钙乳全部经MRI检查确诊(准确率100%),典型MRI表现为肾实质内圆形囊性病灶,17例T1WI呈明显低信号,T2WI表现为病灶上部呈明显高信号,病灶下部呈明显低信号,两者之间构成水平状高低信号界面,即典型“半月征”,此征象在压脂T2WI上显示更加清晰.另1例在T1WI上钙乳表现为高信号,其上缘隆起,颇似“盘中盛果”.18例KUB平片(卧位及站立位)分别表现为典型“麻饼征”和“半月征”;18例CT扫描表现为病灶下部为高密度,病灶上部为低密度,两者之间构成水平状高低密度界面,改变体位扫描见高密度钙乳的位置始终位于囊腔低处.结论 肾钙乳具有特征性MRI表现,诊断准确率高,无辐射,是值得推荐的诊断方法.

  • 多层螺旋CT哨兵气体征结合胃肠壁水肿在消化道穿孔定位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曹国平;邓小毅;王六红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哨兵气体征结合胃肠壁水肿对消化道穿孔的定位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52例消化道穿孔患者的CT影像资料,对哨兵气体征的有无、穿孔部位胃肠壁是否水肿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52例患者中12例因手术记录没有确切描述穿孔位置而被排除.入选140例患者,其中哨兵气体征阳性132例(94.3%),穿孔部位胃肠壁水肿76例(54.3%),哨兵气体征和胃肠壁水肿并存72例(51.4%),哨兵气体征或胃肠壁水肿两者居一136例(97.1%).结论 CT图像上哨兵气体征结合胃肠壁水肿对消化道穿孔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胰腺实性肿瘤的MRI诊断

    作者:曾艳;刘文慧;陶福媛;钱银锋;刘斌

    目的 探讨3.0 T MRI对胰腺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49例胰腺实性肿瘤的病例资料,其中胰腺癌30例,神经内分泌肿瘤5例,实性假乳头状瘤7例,转移瘤7例.49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23例行MRCP.总结各种肿瘤的MRI表现.结果 胰腺癌形态不规则,T1WI低信号11例,略低信号18例,等信号1例;增强动脉期轻度强化16例,无强化14例,实质期及延迟期呈延迟强化;18例MRCP见“双管征”,1例远端胰管扩张.5例神经内分泌肿瘤中,4例高分化者边界清晰,1例神经内分泌癌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4例,1例三期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实性假乳头状瘤肿块平均直径6.2cm,实性部分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6例肿瘤有完整包膜,包膜T1WI、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延迟强化.7例胰腺转移瘤,单发结节3例,多发结节2例,局部胰腺肿大2例;T1WI呈稍低信号6例,1例伴出血呈高信号;增强扫描三期均呈轻度不均匀强化5例,环形强化1例,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及门静脉期强化减退1例;3例MRCP可见“双管征”.结论 MRI对于胰腺实性肿块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 质子磁共振波谱对脑炎与脑炎样胶质瘤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杨喜彪;许照敏;张洪静;谭乔月;王维娜;月强

    目的 利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分析脑炎与脑炎样胶质瘤的差别,探讨1H-MR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脑炎样胶质瘤患者11例,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或多次随访确诊的脑炎患者14例.两组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及多体素1 H-MRS(PRESS序列,TR/TE=2000 ms/135ms).选择位于病灶强化区或T2WI高信号区的体素,分析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肌醇(MI)峰下面积值及比值,并以对侧正常脑实质的波谱为参照作进一步分析.结果 与脑炎相比,胶质瘤的1H-MRS具有以下特点:(1)NAA峰下面积显著降低(P=0.004)而MI峰下面积显著增高(P =0.002),Cho与Cr峰下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2)峰下面积比值NAA/Cr(P=0.033)与NAA/Cho(P=0.001)显著降低,而MI/Cr(P=0.003)与Cho/NAA(P=0.022)显著升高,Cho/Cr无显著差异(P =0.097);(3)病灶区代谢物与健侧肌酸峰下面积(Cr-n)比值中,胶质瘤NAA/Cr-n显著降低(P=0.018)而MI/Cr-n(P<0.001)和Cho/Cr-n(P=0.003)显著升高.结论 1H-MRS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手段,可为脑炎与脑炎样胶质瘤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MRI病灶体积和BDNF在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方靖

    目的 研究MRI梗死体积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缺血性脑卒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临床因素中病灶体积及BDNF的差异,分析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危险因素,比较不同病灶体积及BDNF下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 有高血压病史及NIHSS评分≥20分患者病灶体积显著高于无高血压病史及NIHSS评分<20分患者,而BDNF显著低于无高血压病史及NIHSS评分<20分患者.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患者病灶体积显著高于无严重并发症及存活患者(均P<0.05),而BDNF显著低于无严重并发症及存活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灶体积≥8.5 cm3和BDNF< 6.1 ng/ml均为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OR>1).缺血性脑卒中研究对象病灶体积<8.5cm3和BDNF≥6.1 ng/ml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病灶体积≥8.5 cm3和BDNF<6.1 ng/ml患者(均P<0.05).结论 MRI病灶体积和BDNF均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及预后评估,病灶体积≥8.5 cm3和BDNF< 6.1 ng/ml均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及ADC值、rADC值与Ki-67、bcl-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耿磊;汪秀玲;徐凯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3.0 T MRI征象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与Ki-67、Bcl-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4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PCNSL患者的MRI常规及功能成像特征,并测定其ADC、rADC值.病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检测Ki-67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肿瘤MRI征象及ADC值、rADC值与Ki-67、bcl-2表达的关系.结果 PCNSL发生的部位、是否靠近中线或脑室等与Ki-67、bcl-2的高表达水平无关(P>0.05),而肿瘤直径≥3 cm,内部囊变、坏死、出血,侵及邻近脑膜及室管膜,明显强化,边界不清晰,中或重度瘤周水肿,DWI呈稍高或高信号与Ki-67、bcl-2的高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Ki-67、bcl-2低表达组的ADC值、rADC值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0.05),肿瘤Ki-67、bcl-2的表达程度与ADC值、rADC值呈显著负相关.Ki-67与bcl-2表达密切相关,二者呈明显正相关(r=0.772,P=0.000).结论 3.0TMRI征象及ADC值、rADC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PCNSL的生物学特性,可间接评价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利于术前无创性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为PCNSL的预后和治疗提供新的有价值的依据.

  • 颅内黑色素瘤的MRI表现(附6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乔桂荣;杨吉鹏;邱翔;孙晓枫;吕忠强;李朝晖;于杰罡

    目的 探讨颅内黑色素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颅内黑色素瘤患者的影像学、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病变位于左侧额颞叶,T1 WI呈明显高信号,T2WI及FLAIR呈明显低信号,增强MRI呈明显均匀强化;1例病变位于右侧小脑半球,T1WI呈稍低、低及稍高混杂信号,T2WI呈高、稍高混杂信号,FLAIR呈等、稍高混杂信号,增强MRI呈欠均匀强化;1例病变位于左侧桥小脑角区,T1WI呈明显高信号,T2WI及FLAIR呈明显低信号,增强MRI呈明显均匀强化;1例病变位于左侧额顶叶,T1WI呈等、高混杂信号,T2WI及FLAIR呈低、稍低混昆杂信号,增强MRI呈环形强化.1例病变位于右侧额叶,部分囊性变,T1WI呈高、稍高信号,T2WI及FLAIR呈低、稍低信号,增强MRI实质部分呈明显强化;1例病变位于右顶叶,T1WI呈等、稍低混杂信号,T2WI及FLAIR呈等、稍高混杂信号,增强MRI呈明显欠强化.结论 颅内黑色素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黑色素瘤,典型性黑色素瘤MRI检查T1WI以高信号为主,T2WI及FLAIR以低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或较均匀明显强化;非典型黑素瘤T1WI可呈低或等混杂信号,T2 WI及FLAIR呈高或稍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可呈不均匀中度强化或呈出血MRI改变,临床识别较困难.

  • MSCT在尘肺病分期诊断的应用探讨

    作者:李年春;翟荣存;刘晓东;李翔;吉庆书;吴晓红

    目的 探讨尘肺病MSCT分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对315例可疑尘肺及尘肺患者同期行胸部高仟伏摄影(HKV)和MSCT检查,将MSCT尘肺小阴影密集度自拟为0、0+、1、2、3共5级,其中0级对应HKV胸片0级中的0/-、0/0小级,0+级对应HKV胸片0级中的0/1小级,1、2、3级分别对应HKV胸片的1、2、3级(含各小级);对照《尘肺病诊断标准》对小阴影大小和形态、肺区小阴影密集度、总体密集度、大阴影、尘肺分期进行判定,对肺区小阴影密集度进行计分.结果 MSCT和HKV显示p、s、t型影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和P值分别为128.740、0.001,116.264、0.001,17.471、0.001);两者总体密集度Kappa值为0.335、P值<0.001;MSCT较HKV多检出大阴影45例(14.29%),其中34例尘肺分期均由HKV的不同低级别诊断为尘肺Ⅲ期.去除HKV未显示大阴影的病例,270例MSCT和HKV尘肺分期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为-0.105,P值为0.916);肺区小阴影密集度分值两上、中、下肺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和P值分别为11.732、0.001,-5.537、0.001,8.318、0.001).结论 MSCT显示尘肺病变更客观、明确,分期诊断可行、更准确.

  • 肺部误诊为肺结核病例的CT分析

    作者:杨艺;黄兴涛;柳彬;刘历;朱灵梅

    目的 分析并总结肺部误诊为肺结核病例的CT表现,以降低肺部疾病的误诊误治率.方法 搜集52例经手术病理、纤维支气管镜、穿刺活检、临床其他综合检查或治疗证实且行胸部CT扫描并误诊为肺结核病例的CT资料,观察病变的CT表现,根据其影像学特点进行分型,并统计各型的发生率.结果 根据误诊病例的CT特点可分为7型:(1)淋巴结肿大型(9.6%,5/52):以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包括转移性淋巴结肿大3例,淋巴瘤1例,结节病1例,均误诊为胸内淋巴结结核;(2)多发小结节型(11.5%,6/52):以双肺多发小结节为主要表现,包括尘肺3例,结节病2例,血行性肺转移1例,均误诊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3)多发多态型(13.5%,7/52):病变以多发性和多形性为特点,包括炎性肺癌6例,淋巴瘤1例,均误诊为继发性肺结核;(4)多发空洞型(5.8%,3/52):病变以肺内片状密度增高影伴多发空洞为主要特点,误诊为干酪性肺炎,病理均证实为鳞癌;(5)孤立结节、肿块或团片型(46.2%,24/52):病变表现为肺内孤立结节、肿块或团片状影,边缘欠规则,包括肺癌21例,炎性假瘤2例,错构瘤1例,误诊为结核球或结核性肉芽肿;(6)伴树芽征型(7.7%,4/52):病变表现为肺门旁结节影伴远端肺组织内多发小叶中央结节及树芽征,误诊为肺结核,病理均证实为中央型肺癌;(7)肺癌合并肺结核(5.8%,3/52):诊断中仅考虑到结核,忽略了对肺癌的观察.上述病例中以肺癌误诊为肺结核常见.结论 肺部误诊为肺结核病例的CT表现多样,但仍有一定规律可循,因此需要正确把握肺结核及与之具有相似影像学表现的肺部疾病之间的CT鉴别要点,紧密结合临床并综合判断,才能减少误诊.

  • 肺腺癌蜂房征的CT表现

    作者:张磊;谢晓东;张秀明;乔伟;沈文荣

    目的 探讨肺腺癌蜂房征的CT表现.方法 搜集经穿刺或手术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肺腺癌且具有符合蜂房征定义CT表现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肺癌主体病灶及蜂房征的部位、形态、大小,蜂房征所占比例,边缘有无分叶、毛刺,近端有无血管纠集,远端有无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等,以及有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结果 单发32例,多发1例.具有蜂房征表现的肺腺癌病灶共44个,其中呈结节或肿块型30例41个病灶,包括纯磨玻璃结节2个,部分实性结节12个,实性结节或肿块27个;呈炎症型病灶3个.病灶分布:右上肺10例,右下肺9例,右中肺3例,左上肺2例,左下肺8例,双肺多发1例.结节型或肿块型病灶大小:大5.4 cm,小0.9 cm,平均2.7 cm.除此以外,其他恶性征象有分叶出现率77.3%(34/44),毛刺出现率36.4% (16/44),血管集束征出现率25.0%(11/44),远端阻塞性炎症或肺不张出现率22.7% (10/44),胸膜凹陷出现率34.0% (15/44);1例同时合并空泡征.病理结果:高-中分化9例,非高中分化24例,其中3例部分存在贴壁生长.结论 蜂房征更多见于肿块或结节型肺腺癌,结合肺腺癌其他CT表现,可进一步提高肺腺癌诊断的正确性.

  • 脊柱区副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表现

    作者:张立华;刘艳;袁慧书

    目的 探讨脊柱区副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此少见肿瘤的认识.方法 对11例临床病理确诊的副神经节细胞瘤患者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相对特征的表现.结果 11例脊柱副神经节细胞瘤中7例位于T12~ S1水平椎管内硬膜下,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5例肿瘤周围或内部可见血管影,2例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4例位于T6、T6 ~7、L2和S1~2硬膜外,表现为溶骨骨质破坏或成骨,2例骨破坏区内可见血管影;T1 WI肿瘤呈等信号(7例)、低信号(3例)或高信号(1例);T2 WI呈等信号(5例)、低信号(1例)、高信号(2例)或混杂信号(3例);9例均明显强化,其中4例呈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结论 脊柱区的副神经节细胞瘤可位于椎管内硬膜下或硬膜外,椎管内硬膜下者以腰椎管多见,肿瘤血供丰富,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肿瘤周围或内部血管影相对具有特征性;硬膜外的副节瘤表现为溶骨骨破坏或成骨.

  • 滑膜肉瘤的CT和MRI影像特征与诊断

    作者:孙亮起;潘元威;杜可朴;李帅;王猛;周志刚

    目的 探讨软组织滑膜肉瘤的CT和MRI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3例滑膜肉瘤患者的CT和MRI资料,根据肿瘤的大小、边界、密度、信号特点和强化方式,分析其影像征象.结果 43例患者中,肿瘤位于下肢关节附近、骨旁或肌肉间隙共23例,约占53.5%,上肢关节附近6例,椎体5例,颈部3例,鼻咽腔3例,纵隔2例,前列腺1例.肿瘤小径1.7 cm,大径12.8 cm,,平均约4.7 cm.CT平扫肿瘤多表现为边界较为清晰的圆形、类圆形、梭形或结节状软组织肿块,可有分叶,密度与肌肉组织相仿,可见坏死、囊变,7例肿瘤内见钙化.MRI平扫T1WI像上表现为等、稍高、稍低或混杂信号,T2WI像上,25例表现为稍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内含出血、坏死、囊变区.增强扫描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2例可见异常粗大的血管影.结论 滑膜肉瘤CT和MRI特征多变,其影像学特点对其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确诊仍需要结合病理检查.

  • 头颈部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表现

    作者:余晨;方磊;曾献军;肖香佐

    目的 探讨头颈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罕见部位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头颈部SFT的影像表现.术前行CT检查者5例,4例行增强扫描;行MRI检查者4例,均行增强扫描.其中1例同时行MRI与CT检查.结果 (1)8例头颈部SFT中,海绵窦区-鞍旁1例,甲状腺1例,椎管内2例,翼腭窝2例,颌下1例,颈部1例.肿瘤直径1.4~6.8 cm,呈圆形或卵圆形7例,浅分叶1例.边界清楚8例.(2)5例CT平扫密度均匀,未见囊变、出血、坏死及钙化.1例周围骨质破坏.(3) MRI平扫T1WI 4例肿瘤主体呈等信号,1例见少许出血灶.3例肿瘤T2WI呈等低信号,1例高低混杂信号,1例等信号.1例少许囊变坏死灶.1例周围少许水肿.1例DWI高低混杂信号.(4)增强扫描,3例病灶动脉期不均匀强化,5例均匀强化,4例见迂曲管影,T2 WI低信号区也呈明显强化;静脉期渐进性均匀强化.结论 头颈部SF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T2WI信号更为典型,当肿瘤T2WI信号混杂,与DWI信号相对应,且T2WI低信号区明显强化,有利于诊断SFT.

  • 颞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作者:段楚玮;何波;沈进;赵卫;周家龙;边莉

    目的 探讨颞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搜集整理经病理证实的8例颞骨鳞状细胞癌患者完整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CT及MRI特点,其中2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7例行颞骨高分辨率CT扫描,7例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患者在诊断时的平均年龄58岁(中位数),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反复外耳道溢液、流脓;病程数十天至10余年不等.病变累及范围:8例均累及外耳道,累及中耳乳突7例,听小骨受累2例,累及内耳道5例.CT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伴颞骨不同程度骨质吸收破坏;MRI表现为不均匀稍长T1、T2信号影,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4例均出现不同程度颅内浸润,表现为邻近硬脑膜不同程度增厚强化,2例见脑实质内异常强化影.结论 本组颞骨鳞状细胞癌患者以反复外耳道耳流血、流脓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变主要发生于外耳道,肿瘤常呈浸润性生长,累及范围较广泛,中耳乳突、内耳常不同程度受累.MRI和CT对颞骨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及病变对周围组织侵犯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在肝纤维化方面的应用研究及进展

    作者:李丹;任克;周军

    肝纤维化是细胞外基质不断累积增加的过程,可以影响组织内的分子扩散和血流微循环,后导致威胁生命的情况发生,比如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甚至肝衰竭等[1].目前,经皮穿刺肝活检被公认是诊断肝纤维化并进行肝纤维化分级诊断的“金标准”[2].但是,活检属于有创性检查,且造价昂贵、操作繁琐、样本量有限,很难进行重复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不能作为诊断肝纤维化分级的常规检查.肝纤维化早期,病理分级在F0~2级时,临床中定义为轻中度肝硬化,这时干预和治疗会阻止肝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此时的肝纤维化是可逆的.但是,当肝纤维化发展到F3~4期时,临床中定义为重度肝纤维化[3,4],这时的肝损伤是不可逆性的.因此,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一种对慢性肝病患者的无创性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方法也是临床工作中迫切需要的.

    关键词:
  • 双源双能头颅CTA非线性融合系数的优化选择

    作者:黄益龙;韩丹;金弋人;蒋悦;赵雯;赵卫

    目的 研究双源双能量头颅CTA非线性融合(NLB)技术融合系数的优化选择.方法 对线性融合(LB)图像主观评分≤3分的51例双能量头颅CTA图像行NLB处理.固定融合宽度ω=200 HU,调整不同融合中心λ后,生成NLB 1 ~4组(λ=0、80、150、250 HU);固定融合中心入=150 HU,调整不同融合宽度ω后,生成NLB 5~8组(ω=0、100、200、300 HU).分别比较LB和NLB各组图像脑血管(颈内动脉床突段、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感兴趣区域(ROI)的平均CT值、SD、SNR和CNR,脑干CT值、SD及空气噪声,并在NLB 1 ~4和NLB 5 ~8分别独立选取两组中CNR高和低两组(NLB 1和NLB 4、NLB5和NLB8)行图像5分主观评分对比.结果 NLB血管ROI的CT值、SNR、CNR均高于LB(P值均<0.01),且NLB空气噪声低于LB(P<0.05).其中,NLB 1~3图像血管ROI CT值及CNR高于NLB4 (P <0.05),NLB 1 血管CT值及CNR高.NLB 5 血管ROI CT值及CNR高于NLB 8 (P<0.05),其中NLB 5血管CT值及CNR高.而NLB 1 ~8图像各血管SD和SNR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B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优于LB,且NLB 1较NLB 4对比度主观评分提高0.47分;NLB 5较NLB 8评分提高0.37分.结论 双能量头颅CTA采用NLB可提高图像对比度,改善及提高图像质量,并且选用较低融合中心(0~80 HU)和融合宽度(0~ 100 HU)可获得高CT值和佳CNR.

  • 增加翻转角提高钆塞酸二钠肝胆期图像对比度的研究

    作者:崔恩铭;龙晚生;李卓永;兰勇;黄列彬;陈相猛

    目的 研究增加翻转角(FA)对提高钆塞酸二钠(Gd-EOB-DTPA)肝胆期图像对比度的价值及影响.方法 对54例患者分别行FA 10°、20°及30°的Gd-EOB-DTPA肝胆期成像,对不同FA间的肝脏相对强化值(LRE)、肝-脾比值(LSR)、肝-门静脉比值(LPR)、肝实质-肝占位比值(LLR)、胆管-胰腺比值(BPR)、胆管-肝脏比值(BLR)、腹壁及腹腔脂肪抑制比(FS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A为30°时LSR、LPR、LLR、BPR、BLR值高,但腹腔和腹壁的FSR低,FA为20°时LRE值高,各指标不同FA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两两比较示,FA 10°和FA 30°的LRE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FA越大,LSR、LPR、LLR、BPR、BLR值越高,而FSR越低.结论 增加FA能增加Gd-EOB-DTPA肝胆期肝实质、肝内病灶及胆管的对比度,但同时会降低腹壁和腹腔脂肪抑制效果.

  • 冠状动脉CT成像的个体化低对比剂剂量优化研究

    作者:李莉明;刘杰;高剑波

    目的 探讨128层双源Flash CT大螺距冠状动脉成像低对比剂剂量优化时的可行性.方法 将61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B组31例),按照对比剂剂量和体质量的比值分别为0.7ml/kg和0.5 ml/kg,各组的对比剂剂量等于体质量乘以各自的比值.测量肺动脉、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冠状动脉各分支血管以及心肌下壁的CT值.采用独立样本£检验评价两组血管、心腔及心肌下壁CT值、对比剂剂量和有效辐射剂量,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分级显示段数.结果 两组中各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血管清晰显示,对比剂剂量分别为(47 ±8)ml、(36±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3,P=0.020).升主动脉CT值分别为(454 ±61)HU、(439±77) 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4,P=0.430).A、B两组冠状动脉分别有374与386段,评分为Ⅰ级与Ⅱ级的段数分别有368段和378段,所占总冠状动脉段数的百分比分别为98.4%和9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30,P=0.631).辐射剂量分别为(0.88±0.04) mSv、(0.85 ±0.07) m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87,P=0.087).结论 128层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采用对比剂剂量和体质量之比为0.5ml/kg时,既可以满足临床诊断,又可以大程度的降低对比剂剂量.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和无水乙醇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郑玉劲;吴庆德;蒙立艳

    目的 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PMCT)和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术(PEI)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接受TACE联合PMCT和PEI治疗的16例(30个肿瘤)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患者.大病灶直径均> 10 cm,随访分析局部疗效和长期生存率.结果 所有患者的联合治疗成功率为100% (30/30),30个肿瘤完全灭活率为93.3%(28/30),并发症发生率为6.25% (1/16).局部及远处复发率分别为16.6%(5/30)和75%(12/16),1、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1.2%(5/16)、18.8%(3/16),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5%(14/16)、43.7%(7/16)、18.7%(3/16),中位生存期为15.0个月.结论 TACE联合PMCT和PEI治疗巨块型肝癌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 PICC置管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的影像学测量与浅析

    作者:徐志宾;徐远;施瑜;郑波;陈殿森

    目的 测量和分析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胸片上中心静脉导管的实际置管长度,为体外测量“横L法”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行PICC的患者179例,术后常规摄胸部X线平片.在胸片上测量右侧(或左侧)肩胛盂至右侧胸锁关节的距离(AB)、中心静脉导管胸段的距离(AC),计算二者的差值(AC-AB)即近似于“横L法”右胸锁关节向下反折至上腔静脉入口(CA)的反折段长度,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右侧PICC置管119例,男31例,女88例,反折段长度男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6,P=0.002);左侧PICC置管60例,男14例,女46例,反折段长度男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8,P=0.002).男性、女性右侧置管与左侧对比反折段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左右侧置管反折段长度55.99~ 140.53mm,平均(95.9493±20.60177)mm;女性左右侧置管反折段长度40.73~ 125.58 mm,平均(80.3437±16.34821)mm.结论 “横L法”体外测量时,男性增加反折段长度7~9 cm,女性增加6~8 cm,可使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至CAJ处,但置管后仍需摄胸部X线片监测导管头端位置以保证安全、有效.

  • 家兔眼肌及视神经磁共振三维成像序列研究

    作者:彭成东;宋良宵;方纪成;李拔森;刘欢;王秋霞;胡军武;张菁

    目的 探讨家兔眼肌及视神经的磁共振三维成像效果及序列优选.方法 对10只健康家兔眼眶应用三维各向同性序列行磁共振成像,序列分别为T2加权三维双回波稳态进动序列(3D-DESS),T2加权可变翻转角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SPACE),T1加权三维容积内插式屏气检查序列(3D-VIBE).总结分析家兔眼肌及视神经在3种三维序列上的成像效果,分析比较3种序列的图像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并对所得图像的家兔眼肌和视神经的显示效果进行评分,选出家兔眼眶结构佳的磁共振成像序列.结果 3D-DESS的眼肌、视神经SNR与其余两种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D-DESS的眼肌、视神经CNR与其余两种序列比较,除了3D-DESS与3D-SPACE的视神经CNR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显示眼肌及视神经效果方面3D-DESS显示的完整度、均匀度、轮廓清晰度显著优于3D-VIBE(P<0.05),除了眼肌完整度及轮廓清晰度以及视神经完整度方面3D-DESS没有显著优于3D-SPACE(P>0.05),其余评分均显著优于3D-SPACE(P<0.05).结论 3种3D成像序列相比较,3D-DESS具有良好的SNR及CNR,可以清楚地显示家兔眼肌和视神经的解剖与走行,可作为家兔眼眶和视神经成像的首选序列.

  •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的临床、MRI和病理学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罗振东;贾铭;黄婵桃;陈卫国;沈新平

    目的 分析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CCSST)的临床、MRI和病理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CCSST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观察其临床、MRI及病理学特点.结果 5例CCSST,肿瘤分别位于大腿、足部、肩部、肘部及腰背部.5例均接受MRI平扫及增强扫描,T1WI序列上,3例肿瘤信号稍高于肌肉信号,2例合并出血呈高低混杂信号;T2WI序列上,4例肿瘤均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1例肿瘤表现为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4例不均匀强化,内见斑点状无强化出血区,1例明显均匀强化.3例区域淋巴结转移,1例肺转移,1例术后复发.结论 CCSST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四肢,MRI多表现为软组织深部混杂信号软组织肿块,常伴区域淋巴结转移,术后易复发,综合临床及MRI特点,对其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 原发性胸腺癌CT表现初探

    作者:陈明;杨月;王艳艳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胸腺癌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例原发性胸腺癌的临床资料、CT图像及病理结果,结合文献总结原发性胸腺癌的CT影像特征.结果 3例位于左前纵隔,1例位于右前纵隔.1例边缘呈蛋壳样钙化,边界尚清晰;3例边缘欠光整,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4例中,3例行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肿块实性病灶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其内低密度灶无明显强化.结论 原发性胸腺癌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确诊仍依赖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MRI及3D-MRCP在婴幼儿胆道闭锁诊断中的影像研究

    作者:姚琼;管红梅;李小会;王圆圆;徐化凤;张新荣

    目的 分析婴幼儿胆道闭锁的MRI及MRCP表现,评价MRI及MRCP对胆道闭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确诊为胆道闭锁患儿的MRI及MRCP资料,观察其胆囊、肝内外胆道、肝门部结构的显示情况,对比分析患儿的MRI及MRCP表现、术中所见和术中胆道造影表现.结果 16例患儿腹部MRI及MRCP像上肝外胆道系统均未完整显示,其中胆总管均未显示.胆囊小9例,其中2例伴有胆囊结石;胆囊形态正常者4例;胆囊未见显示2例;胆囊增大合并肝门部囊肿及结石1例.肝脏汇管区周围异常信号12例;MRI冠状位见肝门部三角形T2 WI水样高信号7例;12例肝脏增大.结论 MRI及MRCP中多方位观察均未发现完整的肝外胆道时,应高度怀疑胆道闭锁;此外,胆囊小或未显示、肝脏汇管区及肝门区周围异常信号改变也具有诊断意义.

  • 双排CT开机故障检修一则

    作者:巴学良

    故障现象 意外停电自动关机,来电后开机,控制面板所有灯不亮,扫描床无法移动.故障分析与检修 根据扫描床无法移动的现象,推测故障为扫描床内供电系统异常所致.打开扫描床外板,检查安全板,发现安全板电源电压为13V,正常供电电压应为24 V,考虑24 V稳压器出现故障.

    关键词:
  • 东芝Aquilion/CX螺旋CT重建故障一则

    作者:陈亚静;史进忠

    故障现象 螺旋扫描结束,系统显示软件错误,重建停止.故障分析 扫描完成,进行原始数据批处理时,屏幕上弹出错误窗口,显示Error in system software.Manualy delete Reconstruction queue,同时序列重建窗口显示HOLD,重建停止.在此状态即使删除当前重建着的序列,其他待重建序列仍不能继续重建图像.此时执行接下来的扫描计划,此错误窗口将再次弹出,扫描不能进行.重新启动系统,执行第一次扫描之后,此错误又一次出现.反复重启系统,发现此错误总是发生在第一次扫描之后,严重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
  • 中下腹部肿块——请分析病变性质

    作者:刘玉建;仲建全;冯浩;彭止戈;何朝梁

    患者 男,61岁,因右腰部、下腹部痛1年,复发6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年,不明原因出现右侧腰部、下腹部痛,诊断为右输尿管结石,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1次,碎石后排尿时未见结石颗粒排出,未复查B超或KUB.6天前,再次出现右下腹痛,为间歇性痛,不伴恶心、呕吐,不伴肉眼血尿,尿意明显但排尿不畅,无畏寒、发热.患者为就进一步诊治来本院.

    关键词:
临床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