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림상방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324
  • 国内刊号: 42-118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5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冯敢生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Peutz-Jeghers综合征三例

    作者:李富青;古汉元;马玉贤

    例1 男,40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每日3~4次,棕褐色,偶有暗红色血液,便中未见脓液及泡沫,便后腹痛缓解.体检:面部尤以口唇周围有明显色素斑沉着.

  • 原发性腹膜后内胚窦瘤PET-CT表现一例

    作者:胡裕效;张宗军;朱虹

    患者男,23岁.2004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两侧腰部酸胀,同年5月行ECT骨扫描示多发骨异常浓聚灶,疑为肿瘤骨转移.超声:左肾上腺占位,两侧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 光滑脑一例

    作者:唐梅丽;刘斯润;宋元宗

    患儿女,9个月.头不能抬,不会坐及翻身.足月顺产,出生时无异常.体检:双下肢肌张力高,足背屈角(双侧),快角100°,慢角35°,右侧窝角90°,左侧130°,内收肌角30°;双上肢肌张力高,肘不过中线,双手握拳时间较多;听反应差,坐不稳,拉起时头后滞.

  • 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一例

    作者:涂珍珠

    患者女,72岁.发现甲状腺无痛性肿块数月,近期增大,无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同位素扫描示冷结节或摄入减少;甲状腺功能正常.

  • 原发腹膜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韩路军;张雪林;宛四海

    患者男,9岁.腹痛15天,发现右上腹包块1周入院.体检:右侧腹部有广泛压痛,于右侧季肋区肋缘下锁骨中线处明显,无反跳痛,右侧中腹部可触及一大小约5.0 cm×6.0 cm的肿块,下界达脐水平,内侧界接近腹中线,质硬,边缘清楚,表面不光滑,较固定.

  • 气管性支气管二例

    作者:胡翼江;周晓春;吴军

    例1 女,37岁.咳嗽2个月,无痰,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检:体温正常,两侧胸廓对称,触诊无语颤,叩诊呈清音,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 腱鞘巨细胞瘤X线表现二例

    作者:谭丽梅;崔冰

    例1 女,36岁.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环指无痛性肿物,2个月前自觉肿物较前增大.体检:右手第4近节指骨处可触及大小约0.5 cm×0.8 cm肿物,局部肿胀,皮温稍高,轻压痛,屈指活动轻微受限.

  • 肾脏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一例

    作者:瞿华;任红;纪建松;张峭巍

    患者女,32岁.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腰部及右下腹胀痛,当地医院B超提示"右肾结石",1个月前症状加重,持续疼痛,伴肉眼血尿,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体检:右肾轻度叩痛,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 胫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作者:陈永飞;陈伟

    患者女,2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上部酸痛1年,局部无红肿、青紫及发热等症状.近来酸痛加重,给予消炎、止痛、局部热敷等治疗无好转.

  • 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蔡汉寿;李恒国;康举龄

    患者男,7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区疼痛1周,平卧后无缓解,无血尿、尿痛.体检:右肾区稍隆,压痛(+),叩击痛(+),左肾区无疼痛.

  • Turner综合征一例

    作者:杨慧;陈卫国;吴元魁

    患者女,18岁.因身材矮小和闭经31个月就诊.患者2003年3月(15岁)第一次来月经,经期3~4天,经量少;4月亦有月经,经期及经量同前.

  • 长骨骨端血管瘤一例

    作者:谭伟

    患者女,41岁.右大腿隐痛半年余.体检:右侧髋关节活动受限,有触痛;无外伤、发热史;血常规正常.X线表现:右股骨头呈类圆形溶骨性破坏,边界清楚,可见轻度硬化,病灶内无明显钙化;无骨膜反应;关节周围软组织、对侧髋关节及骨盆结构正常.

  • 左肘神经性关节病一例

    作者:葛军建

    患者男,35岁.左肘部肿胀、疼痛不适2年余,加重20天.无明显外伤史.既往体健,平时左肘关节用力频繁.体检:左侧肘关节发热,软组织肿胀,触压有疼痛感,左侧肱三头肌撕断感,挛缩于左侧肘关节后部.

  • 梅干腹综合征一例

    作者:房涛;陈春晖;谢梓建

    患儿男,2个月.以咳嗽8天,腹泻2天为主诉入院.足月顺产,无窒息抢救史,无家族史.体检:腹软,腹部向两侧膨出,腹部皮肤发皱呈干果样,腹壁松弛(图1).

  • 慢性肾病肾脏皮髓质分界的MRI研究

    作者:裴新龙;谢敬霞;李选;王松

    目的 观察慢性肾病患者肾脏皮髓质分界(CMD)在MRI中的变化规律. 资料与方法 选择21名正常志愿者,以及23例慢性肾病患者,记录血清肌酐(sCr)值,并将患者按sCr水平分为未升高组(12例)和升高组(11例),分别行MR T1脂肪抑制(T1 FS)扫描和梯度回波增强(CE-GRE)扫描,观察其CMD,并测量T1 FS序列图像上皮质信号强度及髓质信号强度,计算皮髓质对比度(CMC). 结果 对照组21名双侧42个肾脏CMD清晰,CMC为0.161±0.044;慢性肾病患者中,sCr水平未升高组(sCr值61~135 μmol/L)12例,T1 FS序列图像上,16个肾脏(66.7%)CMD清晰,2个(8.3%)模糊,6个(25%)CMD消失,CMC为0.105±0.057;CE-GRE序列图像上,22个(91.7%)CMD清晰,2个(8.3%)模糊;sCr水平升高组(sCr值164~753 μmol/L)11例,T1 FS序列图像上,6个(27.3%)CMD清晰,4个(18.2%)模糊,12个(54.5%)CMD消失,CMC为0.061±0.054;CE-GRE序列图像上,14个(63.6%)CMD清晰,3个(13.6%)模糊, 5个(22.7%)CMD消失.两组患者CMC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且随sCr水平升高,CMC降低更为显著,CMC与sCr水平呈负相关(r=-0.501,P<0.05). 结论 慢性肾病肾脏CMD改变与sCr水平具有相关关系,它能早期反映肾脏的功能状态.

  • 肝门胆管癌三维薄层动态增强MRI表现及病理联系

    作者:印隆林;宋彬;徐隽;朱洪梅;李迎春

    目的 探讨三维(3D)薄层动态增强MRI检查对肝门胆管癌显示、分型的技术优势及各型肿瘤的MRI表现. 资料与方法 搜集19例(6例肿块型,11例浸润型,2例内生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MRI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接受了上腹部MRI检查,包括2D T1WI、T2WI平扫,2D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3D薄层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和2D T1WI平衡期增强扫描.分别观察3D薄层动态增强MRI图像、2D T1WI增强扫描平衡期图像和MRCP图像3种MRI序列对肿瘤的显示及分型情况. 结果 3D薄层动态增强MRI检查序列能清晰显示19例患者的肿瘤并正确分型;2D T1WI增强序列未能显示4例浸润型肝门胆管癌的瘤体情况(21.1%),MRCP 仅能判断1例浸润型肿瘤的分型(5.3%). 结论 3D薄层动态增强MRI检查能准确显示肝门胆管癌及其分型,特别是对浸润型肿瘤的显示具有较大优势.

  • 16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扫描技术探讨

    作者:顾美芳;陆蓉;施裕新;包雪平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MSCTA)的理想成像参数. 资料与方法 (1)应用Somatom Sensation 16螺旋CT扫描仪,对38例患者分别以2.5 ml/s(8例),3.5 ml/s(15例)、4.5 ml/s(15例)注射流率注射碘必乐或优维显(1.5 ml/kg体重)行肝脏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测量靶血管及肝实质CT值,描绘时间-密度曲线,确定不同注射流率下肝脏MSCTA各期延迟时间.(2)以方法(1)确定的参数对60例患者(按上述不同注射流率分3组,每组20例)行MSCTA,对不同注射流率所获得的MSCTA图像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3组间腹主动脉峰值、门静脉与肝实质的密度差(PV-L)峰值,腹主动脉、门静脉及PV-L达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动脉期延迟时间分别为28 s、24 s、19 s,门静脉期延迟时间分别为52 s、45 s、36 s,肝实质延迟时间分别为68 s、65 s、64 s.MSCTA图像4.5 ml/s组明显优于3.5 ml/s组、2.5 ml/s 组,3.5 ml/s组明显优于2.5 ml/s组(P<0.05).4.5 ml/s组行MSCTA检查时出现3例对比剂外渗. 结论 采用3.5 ml/s注射流率行肝脏MSCTA,可获得较满意的血管图像.

  • 结肠肿瘤MSCT的诊断价值

    作者:汤小俐;许秋霞;滑炎卿;项平;殷于磊;陆孝禹;徐富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结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肠肿瘤患者的临床、MSCT和肠镜检查资料,全部病例术前均经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依据需要行薄层重组和多平面重组(MPR).对肠道准备良好者行CT仿真内镜(CTVE)、表面遮盖成像(SSD)及透明化处理,将MSCT图像与肠镜检查所见进行对照.采用Borrman法对MSCT所见病变进行分型. 结果 36例术前MSCT全部诊断为恶性肿瘤,其中隆起型(Borrman Ⅰ)25例,溃疡型(Borrman Ⅱ~Ⅲ)8例,浸润型(Borrman Ⅳ)3例.28例结肠镜检查有效,其余病例因肠梗阻、深度不到位、进镜困难导致肠镜检查失败.病理诊断:中分化腺癌27例,低分化腺癌2例,高分化腺癌2例,黏液腺癌1例,未分化癌1例,多灶性中低分化腺癌及腺瘤并存3例. 结论 MSCT可快速、无创、敏感地发现结肠肿块性病变,并可对病变的定位、定性、术前分期及预后提供准确的信息,可弥补常规钡剂灌肠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不足.

  • 电影相位对比与屏气二维相位对比MRI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流的对照研究

    作者:李彩英;田建明;刘怀军;崔彩霞;黄勃源;孟令惠

    目的 探讨MRI电影法相位对比(Cine PC)与屏气二维相位对比(2D PC)在肝硬化患者和正常志愿者门静脉血流测量中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照组为82名志愿者,男45名,女37名,平均年龄26.65岁;肝硬化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42.00岁.空腹状态下采用Cine PC技术对门静脉血流定量测量,同期采用2D PC技术3种不同屏气状态(正常吸气屏气,呼气屏气,平静呼吸屏气)与其进行比较. 结果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速度较对照组略减低,除2D PC平静呼吸法,余方法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门静脉血流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大(P<0.01),但2D PC吸气屏气技术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相关性分析对屏气2D PC(不同呼吸状态)与Cine PC MRI方法定量门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显示两种技术相关性很好(r>0.8;P<0.01),但在对照组行相关性分析,仅呼气后屏气2D PC与Cine PC显示中度相关(r>0.5;P<0.01),吸气后屏气与Cine PC相关性较差(r<0.4). 结论 MRI Cine PC在正常呼吸情况下对门静脉血流行定量测量,接近人体生理状态,适合门静脉血流测量;正常呼吸状态屏气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影响较正常人小,在肝硬化血流测量中,MRI Cine PC与屏气2D PC MRI法显示很好相关性.屏气2D PC MRI技术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相对准确的肝硬化门静脉血流测量方法.

  • 卵巢淋巴瘤的CT、MRI表现

    作者:许玲辉;彭卫军;丁建辉;杨天锡

    目的 提高对卵巢淋巴瘤的CT、MRI表现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卵巢淋巴瘤5例,3例CT检查(其中1例平扫加增强,2例直接增强扫描);2例MRI检查(平扫加增强). 结果 (1)4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1例为Burkitt淋巴瘤),1例外周T细胞性NHL.(2)5例中未见原发性卵巢淋巴瘤.(3)盆腔双侧肿块3例,单侧肿块1例,多发肿块1例.大直径4.5~17 cm,平均7.4 cm.5例中4例边缘清晰,圆形或卵圆形各1例,分叶状2例;1例边缘欠清,分叶状,与周围组织略见粘连.(4)CT表现:平扫1例病灶为等密度,未见钙化;增强扫描1例均匀强化,2例轻至中度强化伴少许斑片状低密度影.(5)MRI表现:2例T1WI为均匀低信号,T2WI为均匀稍高信号;增强后1例轻度均匀强化,1例边缘不规则中度环形强化.(6)5例中3例伴大网膜、肠系膜、腹膜后及盆腔淋巴结肿大. 结论 当盆腔存在双侧肿块,均质结构,无明显坏死,无明显强化,伴肠系膜、腹膜后、盆腔等部位淋巴结肿大,提示卵巢淋巴瘤可能.

  • 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诊断

    作者:姜华伟;林均海;刘杰

    目的 探讨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7例(7个)病灶均位于小脑半球,大部分表现为边界不清的混杂信号,肿瘤实性部分与小脑灰质比较,T1WI为略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 ,囊变部分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影,肿瘤平均大小为4.1 cm×4.7 cm×5.3 cm,病灶周围水肿不明显,多有脑积水表现.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不同程度强化. 结论 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仔细分析可做出较明确的诊断并能够与其他小脑肿瘤相鉴别.

  • 脑内型表皮样囊肿的MRI诊断

    作者:全世杰;董光;张强;李好刚;于秀荣;郑岗

    目的 探讨脑内型表皮样囊肿的MRI特点,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正确诊断率. 资料与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脑内型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全部患者均进行了T1WI、T2WI平扫及增强检查,5例患者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检查. 结果 8例表皮样囊肿中,位于颞叶5例,额叶2例,额、颞叶交界区1例.所有病灶均发生在皮质区或皮质下区.病变轮廓不光整者5例,较光整者3例.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均分界清晰.在T1WI上病灶呈均匀低信号3例,以低信号为主其内间以斑片状、点状及条状中等信号或略高信号者4例,中心呈低、等混杂信号外围见同心圆形等信号者1例;在T2WI上呈均匀高信号,信号强度与脑脊液信号相似者4例,以高信号为主其内间以斑片状、点状及条状略高信号者3例,以高信号为主其内间以略高信号及略低信号者1例;5例行FLAIR序列检查,病灶均呈略高、等、低混杂信号,病灶周边环以线样或斑片样高信号.除1例病灶周围脑组织有轻度水肿外,均未见灶周水肿征象.病灶占位效应轻,周围组织受压征象不明显.MR增强扫描,2例见斑片状不均匀强化,其余病例均未见明显强化. 结论 脑内型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具特征性,MRI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 脑肿瘤Cho/NAA在不同观测者间可重复性研究

    作者:方维东;罗天友;吕发金;李咏梅;史斌;吴景全

    目的 探讨多体素2D 1 H-MRS脑肿瘤胆碱/N-乙酰天门冬氨酸(Cho/NAA)在不同观测者间是否具有可重复性. 资料与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6例脑肿瘤的术前多体素2D 1 H-MRS检查资料,分别由两名观测者按不同的测量方法测定其Cho/NAA值. 结果 方法一依据Cho/NAA分布伪彩-解剖叠加图,测量其(Cho/NAA)max在两名观测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而方法二随机测定瘤体强化部分的Cho/NAA在两名观测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依据Cho/NAA分布伪彩-解剖叠加图测定脑肿瘤(Cho/NAA)max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 瘤周水肿的CT灌注成像与MR灌注成像初步比较研究

    作者:康立清;张云亭;孙世梅

    目的 比较CT灌注成像和MR灌注成像瘤周水肿区相对脑血容量(rCBV)对鉴别高级别神经上皮肿瘤与转移瘤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选取同时行CT灌注成像和MR灌注成像检查的14例高级别神经上皮肿瘤(WHO Ⅲ、Ⅳ级)和8例转移瘤患者,比较瘤周水肿rCBV的鉴别诊断效果. 结果 CT灌注成像和MR灌注成像均显示高级别神经上皮肿瘤瘤周水肿区rCBV高于转移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911和0.929. 结论 CT灌注成像和MR灌注成像瘤周水肿区rCBV对高级别神经上皮肿瘤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均具有很高的价值,以MR灌注成像更佳.

  • 大脑中动脉钙化的CT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照研究

    作者:刘华亮;高勇安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水平段(M1)钙化的量化指标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头颅CT确诊M1段钙化且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者41例,按有无钙化分为钙化组和无钙化组.分析MCA钙化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钙化量化指标是否有相关性;检验钙化组与无钙化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狭窄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 MCA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与钙化体积以及积分值呈线性相关;钙化组与无钙化组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CA钙化程度与TCD反映血管弹性的PI相关,但与反映狭窄程度的血流速度无相关性.

  • 多层螺旋CT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荣品;先正元;杨明放;邓奇平;庞尊中;苏友德;周松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比增强及后处理技术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分析35例经手术证实的CCHD的MSCT资料,术前均行经胸心脏二维超声(TTE)检查,其中17例有X线心血管造影(CAG)对照. 结果 手术证实畸形共136处,MSCT、TTE及CAG总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4.9%、72.1%,95.3%;其中心脏畸形47处,MSCT漏诊4处,TTE漏诊2处,CAG漏诊1处,3种检查的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89,P>0.05);心脏大血管连接部及大血管畸形共计89处,MSCT、TTE、CAG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6.6%,59.6%,95.1%,MSCT(χ2 =35.76,P<0.01)及CAG(χ2=17.17,P<0.01) 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TTE,MSCT与CAG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MSCT与TTE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准确性达97.8%. 结论 MSCT能客观清晰地显示CCHD的病理解剖形态,对心脏大血管连接部及大血管畸形的诊断明显优于TTE,在CCHD的无创性检查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髋臼病变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丁建平;史云恒;李玉清;赵静品;张泽坤;于宝海

    目的 探讨髋臼病变的影像特点和鉴别诊断. 资料与方法 分析38例(以累及髋臼为主的病变)的临床资料,详细观察各种疾病的影像所见,比较不同疾病的影像差异. 结果 38例中良性16例,包括嗜酸细胞肉芽肿3例,骨巨细胞瘤3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骨囊肿2例,软骨黏液样纤维瘤、骨韧带样纤维瘤、骨样骨瘤、软骨瘤、结核、良性未分类各1例;恶性22例,包括转移瘤12例,骨肉瘤3例,软骨肉瘤、淋巴瘤各2例,骨髓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未分类各1例. 结论 几乎所有良、恶性病变均可累及髋臼,典型的病变形态与发生于其他骨骼的同种病变相一致;不典型者诊断困难,有时连良、恶性的鉴别也很困难.

  • MRI眶内结构定量分析在Graves眼病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燕萍;林志春;沈洁;陈斌;苍鹏;张雪林

    目的 通过MRI测量正常对照组和Graves眼病组的眼外肌、眶内侧脂肪厚度及T2弛豫时间,探讨MRI在Graves眼病诊断、指导临床分期及判断疗效方面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正常对照组25名50只眼;Graves眼病组30例,均为双侧突眼,共60只眼,行眼眶MRI扫描.分别测量眼球突出值、眼外肌短径及长径并计算短径与长径的比值(R值),测量球内侧脂肪厚度,根据SE双回波T2WI测得眼肌及球后脂肪的T2弛豫时间. 结果 (1) 病变组眼球突出值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病变组各眼外肌短径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下直肌外,病变组其余眼外肌的长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眼肌的R值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病变组球内侧脂肪的厚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眼外肌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而球后脂肪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RI眶内组织的定量测定对Graves眼病的诊断、指导临床分期、判断疗效有一定的帮助.

  • 胰腺CT灌注成像的应用进展

    作者:李珊珊;申洪明;李文武

    CT灌注成像将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从单一的形态学诊断带入了功能性或形态加功能性诊断的新时代.自1991年起Miles[1]先提出后,各脏器的CT灌注成像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 犬肺栓塞-再灌注水肿的CT表现及动态观察

    作者:包娜;翟仁友;王辰;蒋涛;王亚杰;张镭

    目的 观察肺栓塞-再灌注水肿的CT表现及特点. 材料与方法 14只健康杂种犬被麻醉、气管插管.采用Swan-Ganz导管对实验犬进行24 h肺栓塞、4 h再灌注.栓塞前、栓塞24 h、再灌注4 h分别测量血气和肺动脉压.栓塞前、栓塞24 h、再灌注30 min、1、2、3、4 h等7个时间点均进行了多排螺旋CT扫描.病理学检查包括透射电镜、光学显微镜和湿/干重比值(W/D)的测定. 结果 14只犬造模成功,均出现急性、混合性、非心源性的再灌注肺水肿(RPE).CT表现从磨玻璃影逐渐过渡到结节样实变甚至出现大片实变.病理学主要表现为炎细胞浸润性肺水肿.再灌注4 h,肺动脉收缩压(SPAP)平均值[(25.79±6.25) mmHg]和PaO2平均值[(80.74±4.12) mmHg]与栓塞前正常值[(22.31±3.77) mmHg和(96.03±6.73) mmHg]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灌注侧肺的W/D(6.29±1.23)显著大于对侧肺(4.54±1.19)(P<0.01),提示RPE增加了肺组织的含水量. 结论 低氧血症、肺动脉高压和肺中性粒细胞的激活和扣押是RPE的特点.其CT表现具有多样性.多排螺旋CT扫描能及时有效地反映RPE的动态变化.

  • 门静脉阻断对肝癌VEGF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戚跃勇;邹利光;黄小兵;刘卫金;张启川

    目的 探讨门静脉阻断对兔肝VX2移植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门静脉阻断后即刻移植瘤体组(A组)、移植瘤体生长3周后门静脉阻断组(B组)、阴性对照组(C组)、移植瘤体未行门静脉阻断的阳性对照组(D组)各10只.所有实验兔均行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VEGF的表达强度. 结果 A组左外叶肝组织部分呈凝固性坏死,HE染色呈均匀红色.B组兔左内叶明显萎缩,肿瘤的生长明显受抑制,其瘤体大径平均为(2.55±0.46) cm,明显小于D组(3.59±0.37) cm(t=5.57,P<0.001).实验A、B、C组及D组的平均VEGF表达强度值分别为0.10±0.06, 0.66±0.21, 0.28±0.09和1.48±0.32.A组明显低于C组(t=5.07,P<0.001),B组明显低于D组(t=6.38,P<0.001). 结论 门静脉阻断可使兔肝VX2移植瘤的VEGF表达减弱.

  • 肝癌物理消融治疗的副反应与并发症分析

    作者:陈晓明;罗鹏飞;陆骊工;李勇;胡宝山

    目的 探讨肝癌物理消融治疗中的副反应与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资料与方法 216例原发性肝癌均行经导管肝动脉碘油化疗药乳剂栓塞(TOCE)治疗1~3次后再接受物理消融治疗,其中激光治疗75例,射频治疗68例,微波治疗73例;216例患者共行物理消融治疗457次,其中行1次者71例,2次者87例,3次者42例,4~7次者16例. 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均有不同程度出汗、肝区疼痛,少数出现脉搏缓慢.与射频有关的并发症包括肝包膜下血肿1例,膈肌穿孔并胸腔积液1例,肝脓肿1例;与微波有关的并发症包括肝功能严重受损1例,皮下组织烧伤坏死合并感染1例,穿刺针道种植1例;没有与激光有关的并发症. 结论 术中副反应主要与迷走神经反射有关.大多数并发症的发生与消融范围过大,损伤了周围正常组织有关.正确选择患者和消融方式、固定好消融针、术前预防用药等措施有望减少并发症发生.

  • 子宫输卵管造影中双腔球囊导管顶端对输卵管显示的假阳性影响

    作者:李永奎;邓金龙;于小勇;沈乃澎

    目的 探讨双腔球囊导管顶端与子宫输卵管造影(HSG)中同侧输卵管不显示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选择HSG检查中所有的导管顶端紧邻子宫角部无明显间隙侧输卵管收入实验组,以同一患者的对侧输卵管作为对照.数据的分析采用质反应开放型单向续贯实验方法,收入1个病例后立即绘制实验线. 结果 至第18个有差异的病例出现时,所绘制的实验线触及上界(U). 结论 当导管顶端紧邻子宫角部时,可导致同侧输卵管不显示.

  • CT导引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临床分析

    作者:杨世涛

    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生物化学、组织细胞学检查,达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目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对31例患者行穿刺活检,现报道如下.

  • 应用平阳霉素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孟增;路延平;路福志;刘沧君;任翰淼;鲁北

    自1973年Maddtson首先报道1例门静脉高压继发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自身凝血块进行脾栓塞以来,部分性脾栓塞术(PSE)已被作为治疗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方法,逐渐代替了外科脾切除术.

  • 一步法Seldinger穿刺技术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中的应用

    作者:尹君;杨奎;靳雪广;罗军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是解决各种原因导致的阻塞性黄疸的介入技术[1].穿刺技术方面目前多采用同轴套管技术,具有微创、安全、疗效显著的优点.

  • 外伤后易误为骨折的颞骨结构的HRCT识别

    作者:王飞;王振常;鲜军舫;董继永

    国内外已有较多颞骨外伤的影像报道,包括面神经管、听骨链等,但由于缺少对颞骨各种骨缝及颞骨一些正常结构的准确认识,颞骨外伤的误诊屡见不鲜.

  • GE 3M952型激光相机故障检修一则

    作者:黄潘

    故障现象 GE 3M952型激光相机使用年限已久,各种各样的故障较多,本次故障吸片不上其故障代码为"20"或"22".

  • 岛津系列诊断X线机故障检修

    作者:臧磊;张宁;朱士启;蒋猛

    新型X线机控制电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经完全改变了继电器控制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单片机技术进行全面控制,特别是中高频X线机的控制电路完全采用单片机或微机控制.

  • AGFA LR5200激光照相机卡片故障维修一则

    作者:牛健;王石嵩;武果梅

    故障现象相机出片不连贯,没有按照相顺序出片,有缺片现象.相机控制面板提示:REMARK 948和REMARK 651交替出现.故障分析与检修此现象日常工作曾出现过,每次均在辊轴输送胶片显影、定影、冲洗过程中出现卡片,但只要将卡的片子抽出即可恢复正常.

  • MR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应用研究

    作者:娄路馨;彰俊杰;时高峰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的技术方法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50例,58个病灶,其中恶性32个,良性26个.检查使用Siemens 1.5T磁共振仪、专用双穴乳腺表面线圈.所有病例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行DWI,扩散敏感系数(b值)取0 、400 、600 、800 、1000 s/mm2.以恶性病变ADC值95%可信区间的上界作为诊断病变良、恶性的界值,所得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 结果 DWI显示92.3%(24/26)的良性病变和96.9%(31/32)的恶性病变,敏感性为94.8%(55/58).各b值良性组、恶性组和正常组之间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b=1000 s/mm2,以恶性病变ADC值95%可信区间的上界1.4276×10-3mm/s为界诊断良、恶性的敏感性为90.6%,特异性为84.6%,准确性为87.9%. 结论 (1) DWI对乳腺疾病的敏感性非常高.(2)ADC值是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有价值的参数.(3) b=1000 s/mm2时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有价值.

  • BM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OPN、ON表达和微钙化的关系

    作者:杨光;张祥宏;张静;谷铁树;殷风华;赵俊京;李智岗;刘秀健;韩捧银;李顺宗;王红光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微钙化形成中的作用. 资料与方法 搜集钼靶X线检查及临床资料齐全的61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标本,依据钼靶片中癌瘤微钙化征象进行描述并分组.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MP-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骨桥蛋白(OPN)、骨连接蛋白(ON)表达以及微钙化的关系. 结果 BMP-2阳性表达率为65.57%(40/61).钙化组与无钙化组比较,BMP-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8,P<0.05).BMP-2阳性表达与OPN的高表达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27,P<0.05),与ON间无明显相关性(r=-0.067,P>0.05). 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BMP-2的表达与OPN的表达及微钙化的出现具有密切关系,BMP-2在乳腺癌微钙化形成中可能发挥了重要调控作用.

临床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