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림상방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324
  • 国内刊号: 42-118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5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冯敢生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毛息肉一例

    作者:张宝赞;刘冲

    患者女,1天.生后发现突出于口外的舌形肿物6h入院.体检:足月新生儿貌,全身皮肤、黏膜轻度黄染.自口腔突出于口外的舌形肿物大小约5.0 cm×2.5 cm,淡红色,表面有胎毛,质柔韧.肿物以宽蒂连于硬腭后中部,蒂部略硬(宽约3 cm),近蒂部有数个小泡,压之柔软.

    关键词:
  • 双侧颈内静脉狭窄一例

    作者:沈正林;方喻;张居中;胡道珍

    患者女,48岁.无明显诱因反复头痛3个月余.疼痛部位不固定,多为双侧颞部胀痛.持续时间不定,偶持续数天.无呕吐、恶心,发热及头晕不适.体检:Bp140/80 mmHg(l mm-Hg =0.133 kPa),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MRI:右侧基底节区见一小点状等T1、稍长T2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像上呈高信号,余未见异常.拟诊: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

    关键词:
  • 巨大胸膜腔孤立性纤维瘤一例

    作者:朱玉春;王建艮

    患者男,48岁.反复胸闷不适1个月入院.体检:左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指标(AFP、CEA、CA125、CA199)均未见异常.CT定位相显示左下肺巨大实变阴影,左侧膈面显示不清,左侧肋膈角闭塞(图1),平扫显示左下胸腔内巨大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17.6 cm×14 cm× 17.5 cm,边界尚清,密度基本均匀,肿块内见斑片状钙化,平扫CT值约43HU(图2、3),肺窗显示左下胸腔被肿块大部分占据,左下肺部分肺组织受压不张,紧贴肿瘤边缘,右下肺见局限性肺大泡(图4),增强后动脉期显示肿块轻度强化,CT值增加10~20 HU,并见一支粗大的肿瘤血管显示(图5、6),实质期冠状面重组显示病灶更完整,肿块内缘紧贴左心缘及心膈角,外缘紧贴左侧胸腔内缘,占据整个左下胸腔(图7),容积再现显示肿瘤血管来源于腹腔干动脉上缘(图8).

    关键词:
  • MR特异性对比剂肝功能评价研究

    作者:冯汝静;黄仲奎

    目的 探讨MRI特异性对比剂对肝功能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至2012年行肝脏MRI检查的33例肝功能障碍患者资料.行肝脏常规MRI平扫、肝脏MRI特异性对比剂[钆贝葡胺(Gd-BOPTA)26例,钆塞酸二钠(Gd-EOB-DTPA) 10例]增强,对肝胆排泄期的各级胆管显示情况进行5级评分,再根据各级胆管显示总评分进行肝功能MRI分级.结果 33例患者的肝功能MR分级与临床Child-Pugh分级一致性良好(K=0.570,P=o.ooo),其中10例Gd-EOB-DTPA增强肝功能MR分级与临床Child-Pugh分级吻合程度极佳(K=0.804,P=0.000).结论 观察肝脏MRI特异性对比剂增强肝胆排泄期的胆管显示情况,可以评价整个肝脏肝功能情况.

  • 3.0 T MR动态增强与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受侵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丽娟;苗华栋

    目的 比较3.0 T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前MRI资料.MRI扫描包括:T2WI、DWI(b值为0,1000 s/mm2)及DCE-MRI.评估不同成像方法的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情况,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通过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诊断实验方法计算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并采用配对卡方检验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成像方法对肌层浸润的准确性.而不同成像方法判断肌层浸润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结果 T2WI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准确性为73.7%,DCE-MRI联合T2 WI为84.2%,DWI联合T2WI为91.2%.DWI联合T2WI诊断肌层浸润的准确性要高于DCE-MRI联合T2WI和单独T2WI,其中DWI联合T2WI与单独T2WI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4 <0.05).DWI评估肌层浸润时不受混杂因素的影响(P值均>0.05),而肿瘤浸润宫角是DCE-MRI诊断错误的唯一影响因素(P =0.007 <0.05).结论 DWI在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时具有与DCE-MRI相当的准确性,应作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常规检查序列.

  • 磁共振直肠阴道造影对于直肠阴道瘘的诊断价值

    作者:袁芬;周智洋;练延帮;李文儒

    目的 探讨MR直肠阴道造影对于直肠阴道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回顾性分析27例MRI诊断为直肠阴道瘘患者的MRI资料,记录直肠侧内口个数、位置及瘘管支数,以手术、肠镜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27例中22例行手术、肠镜检查,发现直肠侧内口21个,直肠阴道间瘘管22支,MRI显示内口的准确性为95.5% (21/22),瘘管显示准确性为100%(22/22).MR定位直肠侧内口到肛缘距离与手术及肠镜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8,P>0.05).合并脓肿和肛瘘1例,肛门内外括约肌及会阴深横肌损伤者2例.结论 MR直肠阴道造影能够直观、准确评估直肠阴道瘘,指导手术治疗.

  • 肾盂旁囊肿的CT诊断及分型

    作者:全昌斌;张娅丽;敖国昆;袁小东;骆吉鸿;李利佳;秦崇

    目的 分析肾盂旁囊肿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增强多期扫描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71例肾盂旁囊肿的CT表现,其中男39例,女32例,年龄31 ~86岁,平均63岁.71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肾盂旁囊肿单、双侧肾盂分布以及并发积水、结石情况在两种分型间的差异行X2检验,统计学软件为SPSS 13.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将其CT表现分为Ⅰ、Ⅱ两型:Ⅱ型(单发类圆形)囊肿41例,多呈位于单侧肾窦内或由肾窦外侵入肾窦、膨胀性生长的单发圆形或类圆形囊样低密度影;Ⅱ型(多发“蔓藤”状)囊肿30例,多为位于双侧肾窦内、围绕肾盂“匍匐”状延伸的多发“蔓藤”状或不规则形囊样低密度影.Ⅱ型双侧发病率明显高于Ⅰ型(X2 =46.49,P<0.001);Ⅰ型较Ⅱ型更易伴发肾盂积水(x2=8.52,P<0.001);两者伴肾结石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x2=0.02,P=0.901).在CT平扫时,肾盂旁囊肿常因紧邻肾盂,缺乏密度对比以及无明显肾窦脂肪衬托或分隔,易误诊为肾盂积水,故CT增强多期扫描尤其是延迟期必不可少.结论 CT分型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肾盂旁囊肿的CT表现.CT增强多期扫描对确诊及指导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 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组肿瘤影像与病理对照

    作者:张立华;李帅;刘剑羽;贺豪杰;杨绍敏

    目的 探讨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组肿瘤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21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组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其CT和MRI影像特点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21例肿瘤均单发,11例位于右侧,10例位于左侧卵巢;肿瘤体积大小不等,大径平均值为(12.58 ±4.71)cm;肿瘤边界均较清晰,呈椭圆形(12例)或分叶状(9例).14例行MRI,T1WI呈等信号(3例)、低信号(8例)或混杂信号(3例),T2WI呈低信号(2例)或高低混杂信号(12例);CT示1例密度较均匀,6例不均匀.继发的囊变、出血、黏液变性、钙化或骨化是导致信号或密度多样的主要原因.15例行CT或MRI增强扫描,强化方式均为渐进性.21例仅2例术前确诊.结论 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组肿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和CT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其病理变化,可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 无周围胆管扩张的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MRI表现及病理分析

    作者:罗维华;赵新湘;王燕;杨菲菲

    目的 探讨不伴有局灶胆管受侵扩张的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PCC)的MRI表现及病理,提高其MRI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IPCC、MRI图像未见周围胆管扩张患者的病理及MRI资料.结果 10例均为腺癌,1例为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混合,1例合并肝脓肿;以高、中分化癌多见(9/10);大体分型均为肿块型,具有肿块型IPCC影像病理特征:不规则肿块(外缘浅分叶状8例),肿块内有大量的纤维或黏液成分(7例以纤维为主,T2WI上呈稍高混杂等低信号;3例以黏液为主,T2WI上呈较高信号),邻近肝包膜牵拉皱缩凹陷征(4/10),渐进性延迟强化(10/10);与典型IPCC不同表现:病灶周围无胆管扩张,卫星灶及淋巴转移相对少见(1/10).术前误诊为感染性病变4例.结论 不伴有周围胆管扩张IPCC病理以高、中分化为主,侵袭扩散相对少见,具有肿块型IPCC的影像特征,但无特征性周围胆管扩张,易误诊为感染.

  • 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CT及MRI表现

    作者:李斌;袁仪浪;石双任

    目的 探讨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CT及MRI资料.6例行CT扫描,其中5例行增强扫描;4例行MRI,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4例行MR胰胆管成像.分析肿瘤的部位、形态、胆管扩张程度、乳头状结构密度、信号及强化特点等,主要对其大体形态学的影像表现进行分类.结果 5例位于肝左叶胆管,2例位于肝右叶胆管,1例位于肝左右叶胆管,1例位于肝门部胆管.6例病灶表现为“囊性肿瘤”外观(其中4例行MR胰胆管成像者表现为胆管囊状扩张).囊壁可见多发乳头状结节,其中2例“囊内”可见漂浮的乳头状结构,1例仅表现为肝内胆管局限性串珠状扩张.1例表现为肝右叶局限性增宽,其内可见“铸型”肿块影.1例表现为肝门部胆管息肉状结节.乳头状结构CT平扫多呈等密度,MRI平扫多呈等T1及等T2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7例乳头状结构表现为轻度强化,静脉期强化有所降低.1例乳头状结构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呈持续强化.结论 囊性肿瘤型、胆管内息肉状肿型、胆管黏膜播散生长型、胆管内铸型生长型及胆管内漂浮型是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影像表现形式,各种类型可混合存在或相互转化.

  • 多层螺旋CT在胰腺浆液性腺瘤与黏液性囊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阳;程涛

    目的 探讨胰腺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胰腺囊腺瘤患者的MSCT表现特点.应用SPSS 18对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性肿瘤两组病例的一般特征和影像特征进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性肿瘤两组病例瘤体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浆液性囊腺瘤=4.95 1.63,F黏液性囊性肿瘤=9.21 3.70,t=2.925,P<0.05);而两组间性别、年龄、分布及瘤体个数[性别(x2 =2.136,P=0.141);年龄(t=1.019,P=0.319);部位(x2=2.778,P=0.096);瘤体个数(x2 =0.329,P =0.5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性肿瘤在形态、分房个数、有无钙化及囊壁特征[形态(x2 =0.116,P=0.734);分房个数(x2=0.146,P=0.702);钙化(x2=0.529,P=0.467);囊壁(x2=2.778,P=0.0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例黏液性囊腺癌出现病灶边缘钙化;3例黏液性囊腺癌均出现壁结节、囊壁厚薄不均及囊内较多实性成分.结论 胰腺囊腺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性,MSCT可较好地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价值的研究

    作者:李娜;李红;赵丹丹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厚度、内膜下灌注参数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和MR灌注加权成像(PWI)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价值.方法 对22例不孕症(不孕组)及15名健康女性(对照组)分泌中期行MRI平扫及PWI,分别测量内膜厚度、内膜及内膜下灌注参数正性增强积分(PEI)、达峰时间(TrP)、平均强化时间(MTE)、大增强线性斜率(MSI),比较两组各血流灌注参数间的差异.两组间内膜厚度及各灌注参数的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内膜厚度与PEI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结果 不孕组与对照组内膜厚度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6.54,P<0.01).内膜两组灌注参数PEI、MSI、MTE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5、2.12、2.23,P<0.05),TT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P>0.05);内膜下两组各灌注参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2、1.00、2.03、1.75,P>0.05).子宫内膜厚度与PEI值进行回归分析,两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763,P<0.01).结论 MR-PWI能够定量反映子宫内膜及内膜下的血流灌注状态,且内膜厚度与血容量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对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有一定价值.

  • 脑海绵状血管瘤3.0T常规MRI与SWI对比分析

    作者:王亚男;张体江;刘衡;江林;廖大伟;张国明;朱克文;彭岚

    目的 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CA)常规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表现,评价SWI在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CA患者的常规MRI(T1WI、T2WI)、SWI资料.53例均行常规MRI、SWI,其中2例行MRI增强扫描.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直径为数值型变量,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灶个数在Excel 2003做直方图描述.结果 T1WI检出病灶共55个,T2WI检出60个;15例表现为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38例在T1WI、T2WI上表现为网状高、低混杂信号,32例T2WI灶周具有典型“黑环征”.SWI检出病灶84个;53例SWI显示为单发或多发斑片状、结节状低信号.7例合并静脉畸形,表现为“水母头”样低信号或强化.SWI显示病变范围比T1WI、T2WI范围更大,微病灶显示更多.CA大瘤体直径SWI与T1WI、T2W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较常规MRI能检出更多微小病灶,提高病灶显示率,在脑CA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常规影像诊断方法的研究

    作者:赵一平;张贺;李松柏;徐克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常规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即CT血管造影(CTA)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方法 搜集SAH患者38例,通过Philips 256排CT的CTA扫描、TCD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检查.以DSA作为金标准,比较CTA、TCD对SAH后CVS的诊断价值.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的方法计算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 38例中CTA共检出14例发生了CVS,TCD检出15例,DSA确诊为11例.经与DSA比较,CTA对于大脑前、中动脉近侧段脑血管、无和重度的血管痉挛及Hunt和Hess低分级的患者检测准确性较高;TCD对于大脑中动脉M1段的重度CVS及Hunt和Hess高分级的患者诊断比较可靠.两种方法中,CTA对CVS的诊断较敏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5%、81.8%),TCD次之.结论 CTA不仅能发现SAH的出血原因,而且对于SAH后的CVS的诊断,CTA比TCD有优势,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检查方法.

  • 4D-CTA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爱静;杨光钊;潘宇宁

    目的 探讨4D-CTA在脑动静脉畸形(CAVM)病灶检出及内部血管结构显示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取40例经DSA证实的CAVM患者的4D-CTA资料,由两位医师采用双盲法回顾性分析4D-CTA和DSA检查结果,用统一的数据表记录每个诊断项目,以DSA作为诊断金标准进行对照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4D-CTA和DSA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4D-CTA检查在检测瘤巢大小、引流静脉及供血动脉方面的能力.Kappa系数<0.40表示一致性差,0.41 ~ 0.60表示一致性中等,0.61 ~0.80表示一致性好,>0.80表示一致性极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判断CAVM病灶位置、大小及引流静脉方面,4D-CTA与DSA的符合率为100%,两种检查一致性极好(K=1,P<0.05).在显示主要供血动脉方面,4D-CTA与DSA的符合率为95%,两种检查一致性极好(K =0.85,P<0.05).在确定较小的动脉分支或分支细节时,4D-CTA的清晰度低于DSA.结论 在检出CAVM病变,判断瘤巢位置、大小、主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等方面,4D-CTA具有独特优势,在CAVM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多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诊断

    作者:黄丽霞;许乙凯;赵茜茜;刘香

    目的 探讨多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PCNSLs)的MRI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MPCNSLs的MRI表现,其中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44岁.结果 7例共21个病灶(每例发现2~5个病灶),病灶平均大小为(2.99±1.25) cm;T1WI上几乎均呈低信号(20个病灶);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或混杂等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上表现为高、等信号;增强扫描仅有1例(1个病灶)无强化,其余均可见不同程度及不同方式强化.结论 MPCNSLs常规MRI平扫与增强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脑内多发特点可以做出较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256层螺旋CT对肺静脉定量正常值与性别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祁永富;李彩英;王青菊;李敬民;刘晓伟;任向杰;王伟

    目的 采用256层螺旋CT定量分析正常成人诸肺静脉,提出肺静脉径线、截面积变化与性别及心动周期不同时相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静脉I型253例符合入组条件患者,256iCT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阴性,对原始图像进行多期重建,确定心脏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分别对诸肺静脉各径线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 在心动周期不同时相,除左上肺静脉长径外,余右上下及左下肺静脉径线及截面积,45%期相均显示较75%数值增大(t=6.941~20.504,P<0.01).除左上肺静脉长径外,在心动周期同一时相男性肺静脉长径均高于女性组(t=2.796 ~4.932,P<0.01),按照身高、体重计算体表面积进行标化,在同一期相诸肺静脉截面积男性与女性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6~1.124,P>0.05).分别对45%及75%时相提出诸肺静脉95%截面积可信区间的范围.结论 采用256层螺旋CT肺静脉成像可以客观定量测量诸肺静脉径线;肺静脉截面积变化与心动周期不同时相有关,与性别无关.多层螺旋CT无创肺静脉成像为临床成功实行射频消融及术后评价肺静脉狭窄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 CCTA检查中静脉积气分析

    作者:洪居陆;李慧;唐秉航;张雪林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中静脉积气出现原因、可能风险分析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587例CCTA资料,统计静脉积气发生的频率、气体出现部位、形态及气体量,并统计注射对比剂前后其发生的频率.对相关资料采用Chi-Square tests分析.结果 静脉积气发生频率10.7% (170/1586),其中发生于右心房76.5% (130/170)、右心室14.1% (24/170)、主肺动脉36.5% (62/170)、上腔静脉0.6% (1/170),单处78.8%(134/170),多处21.2% (36/170).静脉气体注射对比剂前发现59.4% (101/170),注射对比剂后发现27.1% (46/170),注射对比剂前后均发现13.5% (23/170).共发现387个气体,圆形或类圆形占84.4% (311/387),不规则形占13.7% (53/387),椭圆形占5.9% (23/387).静脉气体量(16.32±25.14)×10-3ml,范围(0.07 ~ 110)×10-3ml.门诊发生频率11.4%(104/915),住院发生频率9.8%(66/671),两者发生频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330 >0.05).男性发生率11.5% (122/1062),女性发生率9.2% (48/524),两者发生频率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O.159 >0.05).64 MSCT检出率9.1% (92/1012),640 MSCT检出率13.6%(78/574),两者设备静脉积气检出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5 <0.05),640 CT检出率更高.结论 在CCTA检查中,静脉积气患者绝大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可能有潜在医疗风险,需引起重视.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上气道CT测量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文伟;邱杰;张忻宇

    目的 采用多层螺旋CT行上气道动态扫描,结合多平面后处理技术测量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测量,判断阻塞平面,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重度OSAHS患者20例和均无睡眠疾病方面主诉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10名.对20例重度OSAHS患者及1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在平静呼吸和闭口堵鼻(Mǚller)吸气状态下行上气道CT扫描,测量各咽部截面积进行比较,判断阻塞平面.结果 CT显示重度OSAHS患者上气道截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腭咽部和舌咽部截面积减小程度显著.结论 采用螺旋CT对重度阻塞0SAHS患者行上气道动态扫描并进行截面积测量可有效判断其上气道阻塞情况,并对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帮助.

  • 百草枯中毒肺损害的胸部HRCT分析

    作者:卢刚;张泉;吕方方;顾欣

    目的 探讨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评估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肺损害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搜集42例PQ中毒患者资料,根据中毒剂量将其分为3组:第一组(18例),服PQ剂量≤20 ml;第二组(14例),服PQ剂量21 ~49 ml;第三组(10例),服PQ剂量≥50 ml,分别分析各组中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资料,探讨胸部HRCT表现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第一组存活14例,死亡4例,影像学改变主要为少量渗出影;第二组存活8例,死亡6例,影像学改变主要为渗出、实变影及胸腔积液改变;第三组存活1例,死亡9例,影像学改变主要为磨玻璃影、肺间质纤维化、纵隔及皮下气肿.结论 胸部HRCT对PQ中毒肺损伤患者的临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不同中毒程度的影像表现存在显著差异.

  • 年龄和椎体平面对成人胸腰椎DCE-MRI灌注参数的影响

    作者:李勤祥;查云飞;刘昌盛;王鹤;邢栋;陈义加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灌注参数在成人胸腰椎体不同解剖平面的分布特征以及年龄因素对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 50例中,男41例,女9例,平均年龄(52.61 ±17.31)岁.DCE-MRI序列采用LAVA-XV(3D-GRE-T1WI序列,椎体正中矢状面同层多时相动态扫描,采用Cine tool软件自动拟合感兴趣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不同椎体平面的定量参数(Ktrans、Kep、Ve)同时生成相应参数的伪彩图.所有研究对象根据椎体平面分为下胸椎组(LT),包括Th10、Th11和Th12椎体;上腰椎组(UL),包括L1、L2和L3椎体;下腰椎组(LL),包括L4、L5椎体.依据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 50岁和≥50岁两个年龄组.结果 LT、UL和LL三组间Ktrans、Kep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3.392、31.357,P值均<0.001),而三组间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为3.543,P=0.33);组内两两比较后显示Ktrans、Kep值在LT、UL、LL三组呈依次递减趋势.年龄与Ktrans、Kep存在负相关(r=-0.688、-0.684,P<0.001);年龄与Ve之间存在正相关(r=0.717,P<0.001).在不同的椎体平面,<50岁和≥50岁组的Ktrans、Ke.、Ve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50岁组的Ktrans、Kep值均高于≥50岁组,而<50岁组的Ve值低于≥50岁组.结论 基于血管通透性成像的DCE-MRI能够获得椎体骨髓灌注定量参数(Ktrans、Ke.、Ve),灌注和通透性参数在不同椎体平面有着不同的分布特征,而且年龄对椎体灌注和通透性参数有明显的影响.

  • 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李小会;黄仲奎;龙莉玲;彭鹏;吴椿;唐文伟;管红梅

    目的 对照分析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表现与病理结果,旨在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腹部IMT,术前均经CT检查,对照术后病理结果总结分析肿瘤的生长方式、形态、密度以及CT增强表现.结果 发生于肝脏2例,腹腔3例,脾脏、十二指肠降部上段、胃窦部、胆囊、膀胱各1例.CT表现为囊性肿块2例,囊实混合型3例,实性肿块5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或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囊实混合型其内见不规则样、片状、花环状、分隔样强化,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结论 腹部IMT的CT表现特点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64层螺旋CT对臀中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军;张雪雁;李海飞;邹志孟;曹庆勇;杨明浩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臀中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例经临床和MRI证实的臀中肌综合征患者的CT资料进行观察,并通过选取多个感兴趣区分别测量8例患者患侧臀中肌与对应健侧臀中肌CT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8例中7例于患侧臀中肌止点(即股骨大转子)附近出现点、条状或结节状钙化;8例患者患侧臀中肌CT值(39.1 HU)低于健侧臀中肌CT值(51.2 HU)(t=6.910,P<0.05).结论 臀中肌综合征常合并患侧股骨大转子周围钙化影,通过测量臀中肌CT值可准确判断臀中肌综合征.

  •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对痛风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作者:靳国庆;王东林;王振杰;李麦福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DECT)技术在痛风患者四肢关节尿酸盐结晶的显示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并就DECT对痛风的疗效进行初步评估.方法 病例组为临床确诊为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患者50例,男46例,女4例,足45例,手5例;对照组为非痛风患者10例,两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年龄=0.234,P性别=0.612,P>0.05).分别对其足/手行DECT非增强扫描及薄层重组(0.75 mm),将原始数据输送加载入Du-al-EnergyGOUT软件内进行图像后处理,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尿酸盐沉积的差异以及DECT检测尿酸盐沉积部位与临床评估的差异.采用t检验,Fisher精确概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均获得了较满意的DECT图像,显示尿酸盐结晶沉积478处,少2处,多24处,以足踝部病灶多;对照组均未见尿酸盐结晶沉积,检出率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012,P<0.001).结论 DECT技术可明确显示尿酸盐结晶沉积,对于关节痛及疑似痛风患者,尤其是痛风早期有较高的检出率.经引导下穿刺抽吸,与CT像一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痛风筛选的常规检查项目,但就DECT对痛风疗效的评估有待于收集更多的病例进一步研究.

  • 成人下咽部环后区正常MRI表现及临床意义

    作者:黄勇华;张忻宇;刘士锋;陈志章;李红伟

    目的 探讨高场MRI上下咽部环后区的正常影像解剖结构以及正常结构与年龄和性别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发现下咽部病变提供帮助.方法 搜集111名正常成人志愿者下咽部MRI图像资料,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共分为5个组.观察环后区黏膜层、黏膜下脂肪层、下咽腔及环后区周围毗邻脂肪组织的显示情况.将环后区分为环状软骨上部、中部及下部层面,测量正中矢状面上环后区前壁厚度、后壁厚度、前后径和横径.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环后区前壁由低年龄组向高年龄组逐渐增厚.后壁的厚度较前壁厚约1.1 mm,3.5 mm和1.9 mm分别为后壁和前壁的上限值.前后径若>7.0 mm就应高度重视是否存在异常.横径从环状软骨上部层面至下部层面依次变小(F =52.98,P<0.01).前后径及横径在性别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前后径t=2.16,2.01,3.15;P<0.05.横径=8.74,10.32,11.23;P <0.01).黏膜层、黏膜下脂肪层、下咽腔以及周围毗邻脂肪组织的显示情况随环状软骨层面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结论 在高场MRI上可以很好地显示环后区的正常解剖结构.熟悉环后区的正常影像解剖对于早期发现下咽部病变或邻近病变侵犯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诊断进展

    作者:梁文华;陆菁菁;冯逢

    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是指子宫内膜异位到官腔外生长,出现反复周期性出血及一系列临床症状,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高达约10%,且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1].目前,按其组织发生学、临床表现及处理的不同分为腹膜型、卵巢型及深部浸润型3种类型[2].深部浸润型是DIE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在腹膜下浸润深度超过5 mm,大多数分布于盆腔后部,如子宫骶韧带、子宫直肠凹、阴道直肠隔、结直肠壁等,其他部位如膀胱、输尿管少见.目前DIE发病率尚无确切的数据.有些病例药物治疗可暂时缓解症状,但大多数严重病例,手术是终的选择.手术前对病灶分布精确定位才能保证完全切除.

    关键词:
  • 升主动脉搏动样伪影的螺旋CT表现及其消除措施

    作者:朱玉春;王建良;吴志娟;周伟;张怀信

    目的 探讨升主动脉搏动样伪影的单层和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运用心电门控技术进行消除.方法 搜集短期内(<1个月)分别进行单层和多层螺旋CT扫描患者资料50例,观察其主动脉CT图像,分别统计升主动脉搏动样伪影的检出率,及其发生部位、宽度、长度、边界是否清楚及伪影的连续性,并进行对照研究.其中20例同期进行心电门控技术冠状动脉扫描,调取其冠状动脉积分平扫图像观察升主动脉搏动样伪影的显示情况,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50例患者升主动脉搏动性伪影在单层和多层螺旋CT图像上的显示率分别为74.0%和80.0%,其中假内膜片样伪影显示率均较高,以左前壁和右后壁相对多见.通过统计分析升主动脉搏动性伪影的宽度(t=0.198)、长度(t=1.793)、伪影的边界清晰(X2=0.005)和连续性中断征象(X2=0.956),在单层和多层螺旋CT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例同期进行多层螺旋CT心电门控技术冠脉平扫,对照其胸部平扫图像,有50%(10/20)的伪影被消除.结论 升主动脉搏动样伪影的单层和多层螺旋CT显示率均较高,差异性不明显,利用心电门控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伪影的出现.

  • 肛瘘磁共振成像:探讨直肠球囊双腔导管在肛瘘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陆方;杨烁慧;朱琼;龚志刚;詹松华;杨巍

    目的 探讨MRI中使用直肠球囊双腔导管(BRDCC)在肛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于术前行MRI,其中18例使用BRDCC,另18例未使用.对36例患者瘘管、内口、分支及脓腔进行计数.所获结果被用于评估肛瘘MR诊断分型,并同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处理软件分析数据,根据MRI图像对36例瘘管末端位置、内口、分支及脓腔分别进行计数和分型,与手术结果对照计算准确率及运用Chi-square检验观察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18例使用BRDCC的肛瘘患者MRI上共发现瘘管20支、内口21个、分支10支以及脓腔9个.Park,s分型中8例为括约肌间型,9例为经括约肌型,1例为括约肌外型.与手术结果比较,分型与手术结果一致,瘘管(20/21)、内口(21/22)、分支(10/10)和脓腔(9/9)的准确性分别为95.24%、95.45%、100%和100%;没有1例高低位误诊.18例未使用球囊导管的患者,MRI共发现瘘管26支、内口21个、分支15支以及脓腔6个,Park,s分型中6例为括约肌间型,10例为经括约肌型,1例为括约肌外型,1例为括约肌上型.与手术结果比较,瘘管(26/28)、内口(21/27)、分支(15/16)和脓腔(6/6)的准确性分别为92.86%、77.78%、93.75%和100%,有4例高低位误诊.使用BRDCC对肛瘘患者高低位的显示要显著优于未使用BRDCC者(x2=15.9,P=0.033).结论 通过使用BRDCC,MRI能够获得更多有关瘘管及其走行的信息.

  • 胸部CT检查中两种低辐射剂量技术应用研究

    作者:张德健;徐卓东;徐向英;李晓;陈晨;赵晨;赵宁;李海鸥

    目的 验证基于检查类型和受检者体型的CT管电压自动调节技术(CARE kV)和基于原始数据的正弦图确认迭代重建技术(SAFIRE)对提高胸部CT检查图像质量,同时降低辐射剂量的效果.方法 胸部占位性病变患者60例,年龄30 ~ 80岁,平均(56.9±11.8)岁,体重质量指数(BMI) (23.4 ±3.3)kg/m2.分两组,每组30例,使用Siemens Somatom Flash CT机行胸部CT增强扫描.组1:采用常规120 kV扫描条件,数据经过滤波反投影技术(FBP)重建获取图像;组2:采用CARE kV功能启用的扫描条件,数据经过FBP(组2a)及SAFIRE(组2b)两种重建方式进行重建并获取图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独立、双盲对图像用5分法进行主观评估(等级由5分到1分,分别代表图像质量极好到图像质量无法满足诊断要求).图像的密度及噪声由另外一名医师进行测量,并由此计算出图像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记录每例患者基础信息:如性别,年龄等;经过扫描获得的剂量信息:如kV、有效剂量等.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图像均满足诊断要求(3组图像平均得分分别为3.83、3.60、4.33,K=0.749,P=0.003).组2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低于组l约17.1%(t =3.111,P=0.003);有效放射剂量(2.26 ±0.77) mSv较组1[(2.82±1.15) mSv]降低约19.7%(t =3.370,P=0.001).组2a(13.3±3.3)、2b(18.4±4.7)对比噪声比平均高于组1(11.4±3.9)分别约16.7%(t=2.065,P=0.043)、61.2%(t=6.312,P<0.001).结论 联合使用CARE kV和SAFIRE可以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同时提高CT图像质量.

  • 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及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朝贵;瞿昌华;谢晓东;王朝华;程美雄

    目的 探讨Jostent冠状动脉覆膜支架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及难治性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3年10月至2009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应用Jostent冠状动脉覆膜支架治疗TCCF及难治性颅内动脉瘤35例,其中TCCF 15例,颈内动脉瘤11例,椎动脉瘤9例.结果 35例中33例一次性于靶动脉置人覆膜支架成功,动脉瘤(瘘)完全消除并保持载瘤动脉畅通,临床效果满意.1例TCCF及1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因血管迂曲,覆膜支架无法到达指定位置.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17例,原动脉瘤(瘘)未见显示,载瘤动脉畅通.结论 对于TCCF及难治性颅内动脉瘤,覆膜支架是有效的血管内治疗手段.

  •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中华;张晓琴;张学昕;何华;贺洪德;孙立军;宦怡

    目的 评价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及支架置入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 对经造影确诊的13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行FTA和/或支架置入治疗.分析手术的成功率,治疗前后的动脉血压、肌酐水平等参数.采用t检验用于比较治疗前后的参数.结果13例中4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8例扩张效果不佳者同期行支架置人术,1例治疗未成功,PTA/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为92.3%.随访6~24个月(中位时间为12个月),9例复查示血管内血流通畅.2例单纯球囊扩张分别于术后1和3个月(平均时间2个月)后再狭窄,再次行支架置入术后保持通畅.1例支架闭塞于术后1个月.术前平均肌酐水平为(2.9±1.5) mg/dL,术后1个月下降至(2.0±1.4) mg/dL(P =0.0098 <0.01).收缩压从术前的(157.2 ±18.7) mmHg下降至术后1个月的(136.6±14.2) mm-Hg(P =0.0029 <0.01),舒张压由(89.4±9.3) mmHg下降至(73±9.5) mmHg(P=0.0065 <0.01).结论 PTA及支架置入术是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 医源性肾损伤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孝军;韩世龙;许云飞;曹传武;张家兴;郑军华;李茂全

    目的 探讨影响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医源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10例医源性肾损伤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7.4岁.术后发病时间长60天,短l天,平均3天.临床均表现为肉眼血尿,其中9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1例为肾病经皮穿刺活检术后.经CT检查见肾实质出现征象,行统一标准的肾脏数字血管造影,表现为对比剂外溢或动静脉瘘,明确出血血管后,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前1天和术后5天分别检测肾功能,并行配对t检验.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损伤靶血管的栓塞术,9例表现为对比剂外溢征象,1例表现为动静脉瘘;9例为下极动脉,1例为上极动脉.栓塞后即刻造影,责任动脉未见对比剂外溢或静脉早现.术后随访1~24个月,无再发肉眼血尿,栓塞术后肉眼血尿消失时间长者7天,短1天,平均2.2天.肾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P=0.0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医源性肾损伤出血安全、有效.

  • 应用迭代重建技术的低剂量HRCT评估肺磨玻璃密度结节可行性的体模研究

    作者:李琼;刘士远;于红;范丽

    目的 评价应用不同水平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低剂量HRCT中评估肺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Philips Brilliance 128排螺旋CT在5种不同的剂量水平(管电压120 kV不变,管电流200 mAs、100 mAs、50 mAs、25 mAs、10 mAs)下对含有9个5~12 mm的pGGN的仿真胸部体模进行HRCT扫描,并分别采用传统的滤波反投影(FBP)和iDose4迭代重建技术(水平分别选4和7)进行数据重建.由两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盲法对不同剂量水平、不同重建技术下显示的pGGN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并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测量并比较每次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ED)和图像噪声(MSD).结果 对不同剂量水平、不同重建技术下显示的pGGN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两名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中等或较好(K>0.4).SD值在不同管电流条件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管电流越小,SD值越大.在同一剂量水平下,SD值在不同重建算法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可以明显降低SD值,且iDose4所选的水平越高,SD值越小.在管电流低至10 mAs水平时,各组pGGN均能显示,结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后图像质量明显改善.25 mAs采用iDose-4/7重建后图像的肺结节可见度评分优于50 mAs FBP重建后的图像(P<0.001).结论 与传统的FBP相比,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可以明显的改善噪声,且不同的iDose水平降低噪声的能力不一.128排螺旋CT实验条件下10 mAs可以检出≥5 mm的pGGN,结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后图像质量明显改善,有利于结节边缘情况的显示.

  • PET/CT与MRI对肝脏转移瘤消融疗效评估的比较研究

    作者:洪建平;左长京;张健;王少雁;宛四海

    目的 对比分析PET/CT与MRI对肝脏转移瘤消融疗效评估,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2例共32个转移灶行射频消融的肝脏转移瘤患者,均在1个月行全身PET/CT检查及MRI增强扫描,两种检查的间隔时间<1周,随访及病理证实后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CHISS软件运行X2检验结果及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相关性,P<0.05为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经随访及病理证实治疗后活性病灶20个,完全失去活性病灶12个,MRI平扫加增强判断病灶有活性22例,完全失去活性病灶10例,PET/CT判断活性病灶14例,完全失去活性病灶18例.结论 经过统计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无明显差别.在目前临床中对肝脏转移瘤射频消融治疗后活性判断,由于PET/CT对RFA转移病灶摄取受影响的因素较多,其对病灶活性判断并不优于目前应用较广的MRI平扫加增强扫描.

  • 病理切片对照下国人前列腺癌MRS诊断阈值的可靠性研究

    作者:赵阳;李辛子;韩悦;程紫珺

    目的 对照前列腺癌(Pca)根治术后病理切片,探讨国人Pea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的诊断标准及其可靠性.方法 根据5例行Pca根治术患者的术前MRS的大横径层面切取前列腺标本兴趣层,依照MRS兴趣层内诸体素将标本层切块,制备成与MRS结果一一对应的病理切片,分析病理结果中全部有癌区及与之对应区域的MRS的(胆碱+肌酐)/枸橼酸盐(cc/c)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得CC/C诊断Pea的佳诊断阈值.采用SPSS 11.5分析软件,计算本组数据在CC/C值>0.86标准下诊断Pe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法选择本研究数据诊断Pca佳CC/C值,并计算在此标准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本实验共得病理结果90个,无癌区20个,有癌区70个,得到CC/C值90个,在CC/C值>0.86标准下,MRS诊断无癌区25个,有癌区65个,与病理对照诊断正确区域分别为14个和59个,MRS诊断Pea的准确性为CA=81.1%,敏感性为Se=84.3%、特异性为S.=70.0%.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基于本研究CC/C值的诊断阈值(Cut-off值)以0.88佳,以此标准计算MRS诊断Pea的准确性为CA=80.0%,敏感性为Se=81.4%,特异性为S=75.0%.结论 CC/C值>0.88较国际标准的>0.86可能更适合于国人的Pea MRS诊断.

  • 儿童颅内非典型畸胎样瘤/横纹肌样瘤的MRI表现

    作者:张忠阳;李美蓉;李惠民;冯赟;郑慧;杜业业;李玉华

    目的 探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样瘤/横纹肌样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原发性非典型畸胎样瘤/横纹肌样瘤的MRI表现.结果 幕下6例,幕上4例,颅内多发病灶2例.肿瘤体积均较大,且幕上大于幕下,大者为8.3 cm x6.8 cm,位于大脑半球.肿瘤边界清楚,信号混杂,T1FLAIR等低信号为主者12例,T2FSE呈等信号者10例,稍高信号2例,扩散加权成像上呈混杂高信号者11例,边缘囊变9例,出血、坏死10例,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9例,实性部分呈环形条带样强化;不明显强化2例;轻度强化1例,脑脊液播散3例,瘤周轻度水肿6例.结论 畸胎样瘤/横纹肌样瘤以实性肿块为主,T1、T2信号混杂,均以等信号为主,扩散加权成像呈明显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表现方式多样,可为明显环形强化,结节样强化,轻度强化和不强化等,出血、坏死、周围囊变常见,常出现脑脊液播散,瘤周轻度水肿.

  • CT机扫描架脉冲电路故障的检修

    作者:周军

    故障现象 CT机扫描中断,重启数次仍然不能正常运行.错误日志显示(Error log):11-1002-0E.故障检修及分析 重启扫描架电源后,继电器正常上电.选择轴扫方式,点击扫描键,扫描架旋转,曝光灯不亮.点击结束扫描后,发现扫描架仍然转动,较正常时延长3~5s,扫描架停止转动,报错:11-1002-0E(图1).笔者根据手册分析,当轴扫时,扫描架是在0°或180°初始化,而系统是通过方位编码器和扫描架脉冲1识别方位角.

    关键词:
  • Atriss ceiling C形臂振动故障分析与检修

    作者:许少睿;孙德才

    故障现象使用30 cm体模分别进行常规DSA和旋转DSA的测试,前者影像无移动伪影,后者出现明显的移动伪影.查看系统日志未发现异常报错信息.故障分析 两种成像过程的区别仅在于设备的C形臂是否旋转,由此可大致判断影像伪影形成的原因与C形臂运行轨迹的稳定性有关.产生C形臂系统振动的原因通常有两个:其一由于机械传动性能不良引起;其二是由于电路的电气参数不稳定造成.

    关键词:
  • 双侧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MRI表现及其发生机制(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倩;伍建林

    目的 探讨双侧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OD)的MRI表现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搜集3例双侧HOD患者的MRI与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HOD患者中2例表现为下橄榄核T2WI呈高信号,体积未见异常(发病时间<6个月).1例下橄榄核体积增大且T2WI呈高信号(发病时间为12个月);临床均出现腭肌阵挛、共济失调等症状;原发病变部分为双侧小脑齿状核、中脑中线处及脑桥被盖部.结论 双侧下橄榄核肥大有特定的原发病变部位,MRI表现因发病时间不同而异.

临床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