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림상방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324
  • 国内刊号: 42-118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5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冯敢生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右耻骨中央型软骨肉瘤一例

    作者:毛青;杨亚英;张丽芳;何茜

    患者 男,40岁.右下肢无力2年,伴右髋疼痛并放射至大腿内外侧7月余,近日加重入院.体检:右髋稍肿胀,轻度压痛,右髋关节活动受限,于右下腹部可触及鸡蛋大小包块.实验室检查无特殊.X线平片:右耻骨上支及毗邻髋部诸骨密度减低,耻骨支明显破坏,邻近软组织肿块形成.

  • CT仿真内镜应用于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二例

    作者:史东惠;李俊彦

    病例介绍 2例因头部外伤后眼球搏动性突出,视力下降收住院.体检:搏动性眼球突出,可闻及搏动性血管杂音.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CT检查:2例颅底多发骨折.例1,右侧筛骨内侧板粉碎性骨折,右侧眶上裂可见一不规则分叶状高密度影,CT值约63 HU,注射对比剂后和颈内动脉血管呈同等程度强化(图1、2).例2,左侧眼上动脉增粗迂曲,注射对比剂后明显强化(图3~6).DSA检查:2例均表现为对比剂浓聚影.CT仿真内镜发现单纯破口位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破口范围0.9 mm× 2.0 mm.复杂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见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多处破口,大破口为 1.2 mm×2.0 mm.2例诊断明确后,经栓塞治疗痊愈后出院.

  • 神经营养性关节病一例

    作者:马俊超

    患者 女,68岁.1年前出现左小腿疼痛、麻木,皮肤有蚁走及走路时有踩棉花样感觉,以后疼痛逐渐消失.2个月前左踝关节肿胀变形,走路不稳,加重2周.既往糖尿病病史20余年.体检:左下肢膝关节以下凹陷性红肿、紫绀、皮肤湿疹,左足背动脉搏动弱,左踝关节显著肿胀,无疼痛及功能障碍,左踝、足反射消失,左小腿肌张力减低,皮肤感觉迟钝.

  • 成骨细胞瘤并病理骨折一例

    作者:朱新华

    患者 女,11岁.左髋部疼痛2个月,左下肢不能活动 3 d入院.体检:左股骨上段压痛、肿胀,伴功能受限.X线平片示左股骨颈及股骨粗隆下方见一约5.5 cm×3.5 cm大小囊状蜂窝样改变,骨皮质变薄,内侧骨皮质断裂(图1).双侧髋关节CT平扫示左股骨颈至股骨粗隆下方膨胀性骨质破坏,内可见分隔,骨皮质菲薄,局部骨皮质断裂.拟诊:左股骨颈及粗隆下动脉瘤样骨囊肿并病理骨折.

  • 肾上腺髓脂肪瘤一例

    作者:张春华

    患者 女,44岁.突发性右上腹疼痛4 h入院.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无放射性.恶心,吐少量胃内容物.发现高血压病3年.体检:略腹胀,右中上腹部可触及一轮廓不清包块,有深压痛,轻度反跳痛及腹肌紧张,右肾区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B超检查提示:肝肾之间实性肿块,周围少量积液.

  •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例

    作者:朴光华;许成军;韩磊;崔永

    患者 女,31岁.下腹部周期性疼痛7年,大便变细,间断性便血4年,排便困难加重1个月.门诊以直肠癌收住院.

  • 腹膜内型膀胱破裂伴肠系膜撕裂伤一例

    作者:何珍;张瑞禄;张琳;孙东辉;何岸苇;刘竞艳

    患者 男,47岁.入院前5 h外伤后自觉下腹部饱胀感,不能排尿.体检:移动性浊音(+),膀胱区压痛,肠鸣音正常.急诊导尿,仅导出20~30 ml血性尿液,膀胱冲洗生理盐水,只进不出,患者仍有饱胀感.急诊血常规:WBC 18.5×109/L,N 0.889.

  • 右髂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作者:彭振全;李向民;梁志平;洪波

    患者 女,53岁.右髂部疼痛1个月,右下肢活动受限15 d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髂部疼痛,为持续性隐痛,进行性加重.体检:右髂前上棘内侧可触及一3.0 cm× 2.0 cm大小肿物,质韧,无活动.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 原发性脑膜黑色素瘤一例

    作者:王川红;张红萍;田志雄

    患者 女,15岁.因持续性头痛伴呕吐10余天入院.患者于10余天前出现剧烈头痛,开始为后枕部痛,渐蔓延至整个头部并伴有频繁呕吐,四肢未见抽搐.体检: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无面舌瘫,鼻唇沟等深,鼓颊对称,眼球震颤(±),指鼻准,轮替动作尚协调,颈尚软,心肺(-),腹部平软,四肢活动均自如,四肢肌力Ⅳ级,肌张力不高,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

  • 肺母细胞瘤二例

    作者:刘裕;付政;王力;房俊飞;周静

    例1 男,4岁6个月.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憋气,左侧胸痛,无发热,曾给予抗炎治疗,无明显疗效.体检:左锁骨上可及2 cm×2 cm肿大淋巴结,质硬,固定.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CT检查(图1):左肺下叶一巨大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大小为9.0 cm×12.0 cm×12.5 cm,后下方及外侧同胸膜无明显分界,并少量胸水影,内缘明显向纵隔内生长,达气管隆突下及椎前间隙内.CT诊断:左肺下叶巨大肿块,首先考虑肺肉瘤.胸水中查到恶性瘤细胞.给予COAD方案化疗二周期,左锁骨上淋巴结无明显缩小,在全麻下行左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术,病理示(图2):镜下见恶性间叶细胞呈梭形,核大深染,胞浆稀少,无分化特征,部分瘤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免疫组织化学:AE1/AE3 (+);Actin (+);Vimentin (±);Myoglobin (±).符合肺母细胞瘤颈淋巴结转移,上皮细胞为主型.术后病理诊断:(左颈)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肺母细胞瘤.

  •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作者:查广盛

    患者 男,37岁.间断性腹痛数年,加重1周入院.体检: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区叩击痛阳性,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天冬氨酸转氨酶44 U/L,轻度升高,AFP阴性.B超:肝右后叶见一直径约6.5 cm的强回声区,内部回声欠均匀,边界清楚,彩色多普勒血流示血流丰富.考虑肝右后叶血管瘤可能.

  • 胸腺瘤破裂出血一例

    作者:李家言;何仕远

    患者 男,48岁.因运动中突发左胸疼痛,呈持续性,伴气促、不能平卧7 h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类似病史.体检:急性痛苦面容,胸廓无畸形,左侧呼吸运动较右侧稍减弱,胸廓无压痛及叩击痛,心界不大,心率90次/min,心音有力,节律齐,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左下肺叩诊浊实音,呼吸音减弱,余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生命体征正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 十二指肠球部结核一例

    作者:李玉清;陈子力;张泽坤

    患者 女,29岁.上腹痛20 d,加重3 d入院.腹痛以左上腹为著,呈阵发性隐痛,多于进食后加重,不向腰背部放射.无返酸、恶心、呕吐.无腹泻、腹胀,无发热.3 d前,腹疼加重,为阵发性绞痛,偶有恶心,无呕吐,伴有夜间大汗.自发病以来,体重减轻约5 kg.体检:腹平软,左上腹及脐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麦氏点压痛(-),移动性浊音(-).

  • 口服静脉用钆喷酸葡胺稀释液改善MRCP质量的研究

    作者:张照喜;陈建生;陈宪;徐宁;郑之青;蒋春林;刘玉林

    目的口服静脉用钆喷酸葡胺(Gd-DTPA)稀释液作为胃、十二指肠阴性对比剂,改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质量. 资料与方法实验部分:取Gd-DTPA静脉注射液1、2、3、4、5、6和7 ml分别加温开水配制成浓度分别为4.64、9.27、13.91、18.54、23.19、27.82和32.46 mg/ml稀释液各80 ml,并依次分组.设立80 ml温开水对照组.行T1WI(SE)和重T2WI(IR-EXPRESS )成像,测量各组在不同成像序列的信号强度,并计算增强率.临床应用:对21例经多方位MRCP不能避开胃、十二指肠内高信号背景干扰者,行口服稀释液前和后立即、5和10 min放射状多角度MRCP,然后对各解剖结构显示情况加以判定. 结果浓度为23.19、27.82和32.46 mg/ml 稀释液在重T2WI(IR-EXPRESS)成像序列中信号强度和增强率小,且无明显差别.口服稀释液前与后5、10 min MRCP图像对胆总管、胰管、胆囊结构的显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口服稀释液后5与10 min MRCP图像对上述结构的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可选用浓度为23.19 mg/ml Gd-DTPA稀释液80 ml,作为胃、十二指肠阴性对比剂抑制高信号背景;口服稀释液后5 min成像可获得较为理想的MRCP图像.

  • 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的MRI表现

    作者:孔祥泉;邓先波;徐海波;刘定西;于群;曾军

    目的分析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的MRI特征,评价MRI在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诊断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32例经MRI检查的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的MRI表现呈现一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脊髓圆锥低位,膀胱壁的1处或多处局限性增厚并结节状隆起. 结论 MRI可为临床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 肝包虫病的MRI诊断

    作者:王振平;万玉珍;焦鑫明;赵妍芳

    目的分析肝包虫病的MRI表现,评价MRI对肝包虫病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MRI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包虫病影像学资料. 结果 18例共发现肝包虫囊肿29个.单房型包虫囊肿6个,MRI表现为边缘光滑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囊壁可清晰显示为低信号;多房型包虫囊肿22个,包虫囊肿内可见多个子囊和不同程度的基质,整个囊肿形态呈车轮状或桑葚状;实质钙化型包虫囊肿1个.MRI术前诊断准确性为94.4%. 结论 MRI对肝包虫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CT及B超等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有效补充.

  • MR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龙莉玲;魏新华;黄仲奎;李文美;叶伟

    目的评价MR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34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行常规MRI及MR灌注成像,所有病例分为3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LGA)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13例,胶质母细胞瘤(GBM)9例.灌注成像先得到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并合成局部脑血容量(rCBV)图,计算相对局部脑血容量(rrCBV).计算出感兴趣区对比剂首过期末的信号下降百分率,作出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得出MTT值,计算出微血管相对渗透值(rP). 结果 LGA、AA及GBM大rrCBV分别为3.23±0.92,5.05±0.66, 5.18±0.34;3组的微血管rP分别为1.34±0.46, 2.17±0.28, 2.59±0.60.3组间的rrCBV及rP值均有显著性差异,rP与rCBV有明显正相关(r=0.853,P<0.01). 结论 MR灌注成像参数rrCBV、rP能在术前可靠地评价星形细胞瘤的病理级别.

  • 脑底动脉环应用解剖与DSA对照分析

    作者:孙学进;胡继红;杜伟;李莉媛;庞瑞麟

    目的通过脑底动脉环前半部解剖变异与脑血管DSA对照分析,探讨大脑前动脉(ACA)与前交通动脉(AcoA)及其与动脉瘤发生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脑血管标本35具,观察脑底动脉环解剖结构及其变异.全脑血管DSA 50例.脑底动脉瘤57例,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3例,后交通动脉瘤24例,其他部位动脉瘤20例. 结果 35具脑血管标本2具右侧A1发育不全,3具A1血管为多支及走行方向变异.全脑血管DSA 50例,A1发育异常20例,其中一侧A1缺如9例,纤细11例.脑底动脉瘤57例,大脑前动脉A1纤细、缺如18例,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3例,颈内动脉前三分叉变异7例,动脉瘤发生部位与前交通动脉血流方向一致. 结论脑底动脉环前部的变异极为复杂,右侧变异多于左侧,与动脉瘤发生的关系密切.

  • 脊髓损伤雪旺细胞移植术后MRI表现初步探讨

    作者:严睿;闻颂苏;朱辉;刘力;张学军;胡荣慧;刘艳生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雪旺细胞移植术后MRI表现特征. 资料与方法对2001~2003年17例脊髓损伤雪旺细胞移植术前和术后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脊髓损伤雪旺细胞移植术后,病灶内脊髓斑点状生长和/或病灶周围脊髓增粗者8例(47.1%),脊髓病灶无明显变化者7例(41.2%),呈胶质瘤样生长者2例 (11.8%). 结论 MRI可以很好地反映脊髓损伤雪旺细胞移植术后情况.

  • 少见和不典型椎管肿瘤的MRI诊断和误诊分析

    作者:高明勇;张永芬;卢瑞梁

    目的探讨少见和不典型椎管肿瘤MRI误诊原因,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对16例少见和不典型椎管肿瘤进行回顾性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结果 8例实性神经鞘瘤,7例MRI误诊为脊膜瘤,1例误诊为室管膜瘤;2例神经母细胞瘤误诊为硬膜外淋巴瘤和脊膜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神经鞘瘤;3例血管畸形误诊为室管膜瘤、神经鞘瘤和硬膜外脓肿;1例血管球瘤误诊为硬膜外淋巴瘤. 结论在评价椎管肿瘤方面,MRI具有绝对优势,根据肿瘤的位置、信号强度和均匀度,再辅以对比剂的恰当应用,不仅对典型的肿瘤能做出正确诊断,对不典型的和少见的椎管肿瘤也可提供更多可靠的信息.

  • 肺动脉栓塞的螺旋CT肺动脉造影征象、分型及演变

    作者:袁涛;于铁链;吴琦;周伟

    目的观察肺动脉栓塞(PE)的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征象及其演变,探讨CTPA区分急、慢性PE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计1 241支PE患者的CTPA资料.CTPA征象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根据直接征象即肺动脉内充盈缺损的形态,分为急性(aPE)、慢性(cPE)和慢性合并急性(c+aPE)3类,并与临床标准对照.28例行治疗后CTPA复查. 结果肺动脉内充盈缺损包括中心型117支(9.43%),锐角附壁型226支 (18.21%),钝角附壁型576支(46.41%),完全闭塞型215支(17.32%);管腔突然狭窄93支(7.49%),腔内网状改变14支(1.13%).CTPA诊断aPE、cPE及c+aPE分别为34例(49.28%)、29例(42.03%)和6例(8.69%),65例 (94.20%)与临床分型一致.间接征象包括主肺动脉和/或右侧叶间肺动脉扩张、胸腔积液、"肺少血"征、肺梗死、右室增大伴或不伴室间隔偏移、"马赛克"征,支气管动脉扩张.治疗后CTPA上肺动脉显示率显著提高,栓塞支数明显减少,aPE变化更明显. 结论螺旋CTPA能够清楚显示PE的征象及其演变,根据直接征象能较准确地对PE进行分型.

  • 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对照研究

    作者:张竹花;金征宇;李冬晶;林松柏;孔令燕;王怡宁;薛华丹;王云;王林辉;赵文敏;牟文斌;张立仁;朱文玲;张抒扬;倪超;任华;于洪泉;苗齐;方圻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230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扫描.用平扫图像行钙化积分测定,用增强图像行二维及三维重建,其中40例患者有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以常规造影为"金标准",得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诊断各类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结果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用于诊断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90.2%;诊断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 97.3%. 结论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是一种无创、简便、优良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高质量的CTA图像可作为一种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手段用于临床.

  • 螺旋CT对亚段以上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延辉;李坤成;刘建

    目的评价螺旋CT在诊断亚段以上肺栓塞(PE)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25例因临床高度疑诊PE而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患者,回顾分析其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亚段肺动脉的显示率达76.8%,检出PE阳性20例,阴性5例,其中真阳性19例,假阳性1例,真阴性3例,假阴性2例.直接征象包括血管腔完全闭塞、部分充盈缺损、轨道征和附壁血栓;间接征象有局部肺纹理稀疏纤细、右室增大或肺动脉扩张、"马赛克"征、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肺梗死灶.螺旋CT诊断亚段以上PE的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75.0%,准确性为88.0%,阳性预测值为95.0%,阴性预测值为60.0%. 结论螺旋CT诊断PE简便、安全、准确性高,是诊断亚段以上PE的一种可靠方法.

  •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MRI表现

    作者:张国伟;周承涛;张光辉;唐小锋;刘旭林;徐永忠

    目的研究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在MRI中的表现及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MRI表现. 结果 24例游离髓核中,23例位于椎管内硬膜外,其中15例见于椎弓根内侧缘,5例位于椎间孔处,3例位于黄韧带区;仅1例位于髓外硬膜下.24例均为单发病灶,呈卵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游离髓核于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T2WI上呈等或高信号,当有钙化时,呈低信号灶.其中10例作了增强扫描,病灶中心部分均无强化表现,有4例呈边缘强化. 结论 MRI对游离髓核能作出正确的诊断,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 颅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涂建华

    目的探讨颅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颅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颅骨动脉瘤样骨囊肿,全部病例均作了CT平扫与MRI检查,其中1例摄有颅骨平片,1例MRI增强扫描,1例DSA检查. 结果 4例颅骨动脉瘤样骨囊肿中,1例位于左蝶骨嵴和左眶骨处,2例位于左颞骨,1例位于右额骨.CT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膨胀性吹气球样溶骨破坏区,密度不均匀;MRI示有出血、囊变及液面,T1WI和T2WI上呈混杂信号,1例增强后示肿瘤实质和邻近脑膜强化;血管造影示血管有推移改变. 结论颅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与MRI相结合能提示诊断,并有助于评价周围结构.

  • SAPHO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作者:刘记存;高静;吴文娟;李玉清;王溱

    目的探讨滑膜炎、痤疮、脓疱疮、骨肥厚、骨炎综合征(SAPHO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资料与方法报道了5例SAPHO综合征并复习文献. 结果 SAPHO综合征有骨关节病变和皮肤病变.骨关节病变表现为骨肥厚、硬化和关节炎,好发部位是前上胸壁、脊柱、骨盆等,胸肋锁骨区的改变有特征性.皮肤病变表现为脓疱疮和重症痤疮. 结论放射科医师应提高对SAPHO综合征的认识,并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 MRI FSE T2和GRE T2*成像技术在脊椎转移瘤中的应用

    作者:林伟;张月俏;崔恒武;王悦

    目的比较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FSE T2WI)和梯度回波T2*加权(GRE T2*WI)在脊椎转移瘤中的应用效果. 资料与方法 50例脊椎转移瘤患者进行FSE T2WI和GRE T2*WI扫描.分别测得正常骨髓、异常骨髓和脊柱背面的信号强度.计算其对比度/噪声比值(C/Ns)、信噪比(SNR)并进行t检验.还对FSE T2WI和GRE T2*WI序列对转移灶边界的清晰度进行比较. 结果 GRE T2*WI所有病灶的C/Ns和SNR均高于FSE T2WI.脊椎转移灶在GRE T2*WI上的C/Ns和SNR分别为22.22±11.50和26.21±15.96(平均值±标准差),在FSE T2图像上分别为4.19±5.08和17.23±11.08,两者C/Ns具有显著差异(t=10.14,P<0.001);SNR也有明显差异(t=3.27,P< 0.01).并且GRE T2*WI对脊椎转移灶边界的显示比FSE T2WI更清晰(P<0.005). 结论 GRE T2*WI比FSE T2*WI能更清晰地显示脊椎转移瘤.

  • 蝶筛外侧壁HRCT影像解剖学研究

    作者:周阳泱;韩萍;冯敢生;梁波;李友林;田志梁;马辉

    目的探讨蝶筛外侧壁与颈内动脉(ICA)和视神经(ON)的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160侧)颅底高分辨率CT(HRCT)轴位图像.评价ICA和ON在蝶筛外侧壁上形成隆起的形态特征及视神经管(OC)与蝶筛外侧壁的毗邻关系. 结果 ICA隆起型27侧(16.88%),压迹型68侧(42.50%),远离型65侧 (40.62%);ON隆起型46侧(28.75%),压迹型95侧(59.38%),远离型19侧(11.87%);OC 46侧(28.75%)全程与蝶窦外侧壁毗邻,40侧(25%)全程与后组筛窦毗邻,61侧(38.13%)与两者共邻. 结论颅底轴位HRCT扫描能够很好地评价蝶筛外侧壁毗邻的解剖关系,可以在术前为蝶筛区域手术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还有助于手术进路的选择及手术方案的确定.

  • 急性肠系膜缺血的CT诊断

    作者:杨波;全显跃

    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死亡率高达60%~90%,是一种极为凶险的外科急腹症[1,2].如何及时诊断,为手术或介入治疗创造机会,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随着CT技术的发展,CT诊断AMI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笔者就AMI的CT诊断作一综述.

  • 一种新的MRI对比剂--莫迪司

    作者:梁斌;肖恩华

    MRI由于其特殊、优越的成像原理和图像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弛豫时间存在重叠现象,以致在平扫时降低了MR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有必要使用能改变质子弛豫率的物质作对比剂来提高对病变的诊断.Gd-DTPA(gadopentetate, Magnevist, Schering AG, Berlin Germany)是第一种被批准用于人体的顺磁性钆螯合剂,随后又有Gd-HP-DO3A(gadoterido, ProHance, Bracco SpA, Milano, Italy),Gd-DOTA(gadoterate, Dotarem, Guerbet, Aulnay-sous-Bois, France), Gd-DTPA-BMA(gadodiamide Omniscan, Nycomed, Oslo, Norway)被批准上市.以上这些钆类螯合剂都遵照相同的分布和排泄规律[1~3],全部分布于细胞外间隙(ECS)(但不能穿透血脑屏障),且全部通过肾脏排泄,它们的弛豫率无明显差别,从而当以同一剂量和速度给药时,其对组织的强化差异不明显,且无特异性脏器成像功能.

  • 肺肿块穿刺标本癌基因蛋白检测

    作者:庄一平;沈宗丽;张晋;康铮;朱月清;冯勇;沈文荣;王亚平

    目的研究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肺癌穿刺标本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运用FCM检测66例穿刺标本p53蛋白、PCNA表达. 结果 (1)66例肺肿块中病理诊断恶性53例,13例病理诊断及临床随防诊断为良性病变.(2)53例肺恶性病变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2.3%,PCNA阳性率为 45.3%;13例良性病变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0.8%,PCNA阳性率为7.7%;两组p53蛋白、PCNA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3)53例肺恶性病变穿刺敏感性为94.3%,13例肺良性病变穿刺特异性为76.9%,66例穿刺诊断准确性为90.9%,气胸发生率为4.6%. 结论运用FCM可以检测肺癌穿刺标本p53蛋白、PCNA表达,为了解肺癌的分子生物学行为特性提供帮助.

  • 兔VX2骨肿瘤模型及综合影像评价

    作者:方挺松;许乙凯;黄信华;吴元魁;陈大朝

    目的建立兔VX2骨肿瘤模型,并研究其影像学表现. 材料与方法 VX2瘤块组织接种于12只新西兰白兔胫骨近端骨髓腔,7~21 d后观察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并取标本做病理检查. 结果 11只(92%)接种成功,X线平片表现为边界不清的溶骨性破坏区;CT平扫表现为正常骨髓腔大部分为肿瘤组织代替,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MRI SE序列T1WI病变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10只明显强化,另外1只表现为环行或结节样强化. 结论成功建立了兔VX2骨肿瘤模型,为进一步探讨骨肿瘤的影像学特征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 血液流变学改变在介入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意义

    作者:余开湖;冯敢生;郑传胜;梁惠民

    目的探讨介入疗效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ANFH)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ANFH组介入治疗前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指导临床治疗,进行疗效评估,观察ANFH介入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介入疗效的关系. 结果 ANFH组血液流变学测定值高于正常对照组,部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NFH介入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介入疗效相关(r=0.475,P<0.01). 结论介入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并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了依据.

  • 带膜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对腹部血管分支供血的影响

    作者:杨剑;黄连军;孙立忠;朱俊明;张岩;蒋世良

    目的探讨带膜血管内支架植入(TSGP)治疗主动脉夹层对腹部血管分支血供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24例Debakey Ⅲb型主动脉夹层接受TSGP治疗,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比较其腹部主要血管分支影像学变化. 结果 24例共计96支腹腔内脏主要血管分支(包括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左右肾动脉),经术前CT、MRI与DSA资料综合判断,血流受损血管37支,其中9支为动力型受损(占9.4%);28支为静力型血流受损(占29.2%).TSGP后血流受损的分支血管影像学显示均有不同程度血流改善,无术后缺血并发症发生. 结论 TSGP不仅能改善Ⅲ型主动脉夹层所致的血管分支动力型缺血,对静力型受损的血管也有明显的即时血流改善作用,但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介入治疗--着重探讨介入技术问题

    作者:王茂强;白启才;王仲朴;刘凤永;谢春明

    目的报告12例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介入治疗结果,评价介入技术治疗PTE的安全性和疗效. 资料与方法 12例确诊为PTE的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男9例,女3例,年龄26~78岁.就诊时临床症状:休克3例,咯血9例次,胸痛和呼吸困难12例次.11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例上肢静脉血栓.全部患者作胸部CT增强扫描和肢体超声波检查.治疗方法有经导管肺动脉内留置导管溶栓4例次,用导管捣碎、抽吸血栓和局部溶栓12例次,经导管肺动脉消融术2例次,腔静脉过滤器置入术12例次. 结果 12例患者治疗16例次,无并发症发生.4例先行经导管肺动脉内溶栓术,因效果不明显而用导管捣碎、抽吸血栓;8例采用机械性措施(捣碎、抽吸、消融)清除血栓,辅以局部溶栓.结束治疗时复查肺动脉造影,10例肺动脉内血栓被大部分清除、中央分支血流恢复,症状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从术前平均82%增至94%.2例治疗后肺动脉造影有改善,但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术后随访时间4~36个月,患者未再出现PTE复发症状. 结论单纯行肺动脉内留置导管溶栓对治疗PTE效果不佳.机械性清除血栓技术,包括经导管血栓抽吸、捣碎和消融,联合局部溶栓术,是治疗PTE的安全、有效方法.

  • 十二指肠恶性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耿进朝;吴增安;刘昕;杨漪;翁艳;王荣峰;赵雪梅;戴金汉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独立的来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临床比较少见[1,2].笔者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恶性间质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以提高对其认识.

  • 评《骨肿瘤影像学》

    作者:吴恩惠

    由段承祥、王晨光、李健丁主编,科学出版社(北京)出版的<骨肿瘤影像学>是按骨、关节和软组织肿瘤的组织起源分12章加以介绍的,约100万字,1 400余帧图.第一章为概论,包括骨肿瘤的分类、发病率和有关诊断问题等,余11章分别介绍成骨性骨肿瘤、软骨性骨肿瘤、骨纤维和纤维组织性病变、骨圆细胞性病变、骨脉管性肿瘤、骨神经组织肿瘤、骨脂肪组织肿瘤、骨的其他肿瘤和类肿瘤性病变、骨转移性肿瘤、关节的肿瘤和类肿瘤病变以及软组织肿瘤.

临床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