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림상방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324
  • 国内刊号: 42-118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5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冯敢生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脑膜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一例

    作者:潘功茂;刘光彦

    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是指原发于骨髓以外器官和组织的恶性浆细胞瘤,十分罕见[1].本文报告1例经病理证实为脑膜孤立性EMP,结合文献讨论报告如下.

  • 胃穿孔自然闭合一例

    作者:赵新;吴复扬

    本文报道1例胃穿孔自然闭合10年后影像学检查表现.患者男,27岁.无明显诱因间断上腹疼3月余,无规律性,可自行缓解,无发热及黄疸.10年前因"胃穿孔"行保守治疗后好转.查体: 上腹剑突下偏右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 严重漏斗胸导致纵隔心影移位误诊一例

    作者:刘文莉

    患儿男,1 (1)/(2)岁,因发热、咳嗽6天,加重1天入院.查体:T 39.1℃,R 44次/分,P 140次/分,急性病容,鼻翼煽动,面色青紫,口唇发绀,重度营养不良,极度消瘦,皮下脂肪完全消失,前囟1.0cm×1.2cm稍凹,眼下凹,胸廓整体呈明显漏斗状,吸气下凹明显,双肺满布湿鸣及中细湿罗音,心搏及心音听诊明显居于胸骨右侧.X线正位片示: 气管、纵隔心影均明显向右移,致使右肺野密度增高,并且不均匀,左肺中下部有片状模糊阴影,右膈比左膈低,双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图1).侧位胸片:胸廓畸形,胸骨呈"<"形内陷,深径为5.0cm,宽径为5.5cm(图2).

  • 前列腺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作者:王学廷;张宝玉

    恶性黑色素瘤占原发恶性肿瘤的1%,好发于皮肤、粘膜、眼球,也有发生于其他部位的个案报道,但原发于前列腺者罕见.我们遇见1例,并经活检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 气性坏疽性胆囊炎一例

    作者:刘敏辉;冯黎

    患者女,55岁.因右上腹痛伴呕吐5天入院.患者于5天前晚餐后,突感右上腹持续性绞痛,无放射痛,伴呕吐,为胃内容物.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但仍感隐痛,伴嗳气、腹泻、食欲不振.

  • 特发性腹膜后、纵隔、眼球后广泛纤维化一例

    作者:郭本树;成官迅;林曰增;张雪林

    患者男,27岁.间歇性头痛、腹胀、双眼睑及下肢浮肿5年,持续性加重半年入院.体检:血压170/110mmHg(1mmHg=0.133kPa),双侧球结膜水肿,颈静脉返流征阳性,双侧颌下触及肿大淋巴结,心尖区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双肾区叩击痛,腹水征阳性.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 肋骨韧带状纤维瘤一例

    作者:金以文;胡永毅

    患者男,48岁.发现左胸壁突出2个月.胸片后前位示左下肺野约8cm×11cm软组织肿块.左侧位片椭圆形肿块与斜行肋骨相一致.稍右前斜位点片见肿块部分向侧胸壁突出,边界清楚,无钙化.左第7前肋骨约9cm溶骨性破坏 ,无明显骨膜反应(图1~3).

  • 双异位甲状腺一例

    作者:牛玉军;张弓

    患者女,35岁.生后颏下偏右侧见一小结节,随年龄增长逐渐增至鸽卵大就诊.体检:颏下偏右见一鸽卵大肿物外突,表面肤色正常,触之中等硬度,表面光整,无压痛,可移动.口咽部检查发现舌根背面隆起呈半球形,表面粘膜正常,压之柔韧,无活动,无压痛.下颈部中部略凹陷.心肺听诊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6.8×109/L,血红蛋白150g/L.甲状腺5T试验正常.

  • 误为肝癌的右膈下巨大间叶组织肉瘤一例

    作者:全昌斌;贾树林;张毅军

    患者男,72岁.乏力、纳差1年,加重伴腹胀、恶心及消瘦1个月.1年前无诱因感乏力、纳差,当地医院胃镜检查示胆汁返流性胃炎,服吗叮啉症状略缓解.同时摄胸片示右侧胸水,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胸水中未找到瘤细胞,抗痨3月余,胸水明显减少.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伴腹胀、恶心,体重下降5kg.体检:消瘦,营养差,慢性病容,右肺呼吸音略低,右胸第4前肋以下叩呈浊音,肝剑下5cm,肋下未及,肝区无叩痛,腹部无包块.

  • 肠系膜巨大淋巴结增生一例

    作者:朱建国

    患者男,37岁.自觉下腹部包块1年余就诊.体检:脐下偏右触及4.0cm×4.0cm肿块,质中,边界光滑,可推动.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一例

    作者:吴天;刘建新;韩玉娟

    患者女,32岁.主诉上腹饱胀伴乏力1个月.患者于1个月前出现上腹饱胀不适,以饭后为著.体检:右上腹饱满,隐约可触及肿物,无压痛,质软光滑,边界不清.胃肠造影示: 胃小弯受压.B超示:胰头部一6.0cm×6.2cm大小囊性肿物,边界较规整,内部可见分隔回声后伴增强效应.超声诊断:胰腺假性囊肿.

  • 腰大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作者:戴金汉;曹连义;李明山

    患者女,58岁.无明显诱因右腰部间断疼痛伴发热3个月.无血尿、恶心、呕吐、排尿困难.腰痛向右下肢放射.B超:右肾盂、输尿管扩张,输尿管中段前内侧可见5.0cm肿物.体检:右肾区叩击痛(+).IVU:右腰大肌肿大,密度增高,右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始终未显影(图1).逆行尿路造影: 右肾盂、肾盏扩张积水,输尿管上段扩张,中段呈弧形外压内移,伴不全梗阻(图2).

  • 后纵隔血管肉瘤一例

    作者:周山;于四堂;左自军;刘秀民

    患者女,36岁.右胸部疼痛2年加重2周,伴胸闷、咳痰,痰中带血丝1周入院.体检:胸廓对称,右侧语颤减弱,叩诊浊音,右中上肺呼吸音弱.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 胫骨干骺端无菌坏死一例误诊分析

    作者:黄金辉

    骨无菌性坏死多发生于长骨骨端、骨骺、骨突及短骨骨骺,发生于胫骨干骺端则较少见.本文1例误诊,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 螺旋CT双期扫描对胰腺癌可切除性的评价

    作者:严志汉;周翔平;宋彬;刘荣波;许崇永;黄娟;李昌宪;侯彩芳

    目的评价螺旋CT双期扫描对胰腺癌可切除性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对42例拟诊胰腺癌随后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出前瞻性的诊断和可切除性的评估.病理结果:胰腺癌33例,非胰腺癌9例.CT双期延迟扫描时间分别为25s和60s.并将CT判断的结果与手术结果作对比. 结果 42例中,螺旋CT正确诊断39例(93%).螺旋CT判断可切除性的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92%,准确性为91%.10例肝转移癌,CT诊断8例(80%);9 例腹膜癌变,CT诊断5例(56%);关于胰周血管是否受侵,21例中CT判断正确19例(91%). 结论螺旋CT不仅诊断胰腺癌的准确性高,而且判断其可切除性的准确性也高,因而是诊断和术前评估胰腺癌全面而准确的影像学手段之一. 螺旋CT双期薄层扫描判断胰周血管是否受侵的准确性较高,从而提高了可切除性判断的准确性,但对肝内小转移灶和腹膜癌变的诊断存在局限性.

  • 胰胆管扩张的CT表现对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意义

    作者:江燕萍;金朝林;张树桐;艾道温

    目的研究胰胆管扩张对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意义.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胰腺癌和36例慢性胰腺炎的CT资料. 结果胰腺癌组主要特征包括:(1)胰管扩张多呈平滑状 ,并多在胰头肿块处截断(16例,占80%); (2)扩张的胆总管多呈突然截断(27例,占87.1%) ,部分可见肝内、外胆管扩张(19例,占38.8%); (3)双管征(19例,占38.8%).慢性胰腺炎组的主要特征为:(1)胰管扩张多呈不规则型并贯通病变区(7例,占77.8%),部分可见沿胰管分布的钙化或结石(5例,占13.9%); (2)扩张的胆总管由上至下逐渐变细(7例,占100%) . 结论胰胆管CT表现的形态特征对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鉴别意义.

  • 灰质异位症的CT表现和分型

    作者:高煜;范国平;朱杰明

    目的分析灰质异位症(GMH)CT表现. 材料与方法搜集经CT检查发现的GMH 10例,其中男3例,女7例.儿童组7例,年龄2~11岁,平均5.9岁,均有智力发育障碍,伴癫痫者2例.成人(对照)组3例,年龄分别为20、22和76岁,均为意外发现.早期病例(1993年前)5例,应用颅脑CT机作平扫加增强.后期病例5例,应用全身CT机作单纯平扫. 结果单灶4例,双灶5例,3灶1例,共计有病灶17处.团块状10处(均为儿童组),结节状3处(儿童组1例,成人组2例),串珠状2处(成人组1例),环带状2处(儿童组1例).全部团块状、串珠状和环带状以及1处结节状与室管膜相连,2处结节状位于皮质下白质内.室管膜下病灶突入脑室使脑室变形,1例病灶压迫右室间孔致单侧性脑积水,伴胼胝体发育不全4例,透明隔缺如2例,枕大池扩大、蛛网膜囊肿不除外1例. 结论依据本组病例及文献报道提出如下分型:根据病变范围可分为局灶型和弥漫型(带状).根据病灶是否与室管膜相连又可分为室管膜下和非室管膜下2种.本组17处病灶中室管膜下局灶型(13/17)占76.4%,弥漫型(2/17)占11.8%;非室管膜下局灶型(2/17)占11.8%,弥漫型未见.轻型GMH在儿童期较少发病,不易在儿童期发现.在儿童期发病的GMH以严重型(病灶大,有合并畸形)占优势.

  • 斜坡肿瘤的MRI诊断

    作者:王东;张挽时;熊明辉;徐家兴

    目的探讨MRI诊断斜坡肿瘤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病理证实的斜坡肿瘤的MRI表现,其中20例作增强扫描,观察各种病变的信号强度、大小、侵犯范围,并与CT表现进行比较. 结果斜坡肿瘤在MRI上表现为正常斜坡被肿瘤组织所替代,信号不均匀,呈不均一强化;原发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继发肿瘤多呈浸润性改变. MRI显示斜坡肿瘤明显优于CT扫描. 结论 MRI能很好地显示斜坡肿瘤的大小、形态及其侵犯范围,有利于肿瘤的诊断.

  • 正常肺动脉和肺动脉高压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杨岳松;李征宇;金先桥;李建奇;缪竞陶;姚庆华;汪守中

    目的确定MRI评价正常肺动脉和肺动脉高压(PAH)病因及其顺应性变化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在GE Vectra 0.5T超导MR仪上采用肺动脉长轴对正常组(23例,年龄10~79岁)和PAH组(21例,年龄2~66岁)进行SE和Cine MRI检查,以测量其管径和顺应性改变,并辅以其他成像平面以确定PAH的病因. 结果正常组采用SE测量的管径值为:肺动脉主干(MPA) 2.54cm±0.23cm、右肺动脉(RPA)1.74cm±0.23cm、左肺动脉(LPA)1.77cm±0.29cm,采用Cine MRI测得的顺应性为:MPA 12%、RPA 16%、LPA 13%;18例经心导管、造影和/或手术证实有PAH者MRI均很好显示出其原发病变,2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和1例原发PAH者MRI也显示中央肺动脉显著扩张和右室肥厚.经测量PAH组MPA、RPA和LPA管径较正常组增宽明显,其顺应性下降显著,经t检验,两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 结论 MRI对确定PAH产生的原因及其顺应性变化具有重要价值.

  • 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MRI与B超及X线血管造影的影像学对比研究

    作者:梁波;孔祥泉;韩萍;许林峰;彭振军;常时新;江利;曾军;戴文;冯敢生

    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对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的显示能力. 材料与方法 21例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患者行磁共振平扫、电影检查,其中8例接受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DCE-MRA),影像资料与B超、X线血管造影检查(CAG)对比,部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15例经手术证实者对照手术所见. 结果共发现心脏及大血管畸形55处,磁共振成像、B超和CAG均能很好显示心脏、心脏与大血管连接部分畸形;心脏B超对瓣膜病变敏感性高;MR、CAG对大血管病变具有优势.DCE-MRA能动态、全面显示大血管病变,与CAG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结论磁共振心脏大血管检查图像清晰、信息丰富,适合于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多发病变的显示,是一项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颈段脊柱损伤的MRI诊断

    作者:张芳;王仁法;王承缘

    目的探讨MRI在颈段脊柱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30例颈椎外伤患者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其中6例行CT检查. 结果 30例中伤及颈5~7占80%.根据MRI表现将颈段脊柱外伤分为5类:单纯压缩性骨折;泪滴性骨折;爆裂性骨折;骨折脱位;无骨折脱位.全部病例MRI均清楚显示伴有脊髓信号的异常,2例可见脊髓断裂. 结论 MRI可以对颈椎损伤形态及脊髓、韧带、间盘等软组织损伤作出准确的评价,并可明确颈椎外伤后稳定性的预后.

  • 膝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的MR脂肪抑制术成像

    作者:黄飚;梁长虹;曾辉;唐向周;郑君惠;谭少恒;曾琼新

    目的分析膝关节外伤所致周围骨质骨髓水肿的MRI表现,探讨其形成的病理学机制. 材料与方法 MRI检查发现膝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43例, 除常规T1、T2加权像检查外,均有矢状面和冠状面脂肪抑制术检查. 结果 43例患者中共发现膝关节周围水肿68处,常规T 1、T2加权像能显示大部分病灶,均呈相对低信号,脂肪抑制术后均可显示,呈明显的高信号. 结论 MRI脂肪抑制T2加权像能准确显示膝关节周围骨质的外伤性骨髓水肿,骨髓水肿的原因可能是骨髓对外力的生理性反应.

  • 先天性感音聋的CT诊断

    作者:李毅红;魏经国;蒋月星;董雪蕾

    目的探讨先天性感音聋的CT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搜集59例先天性感音聋患者,均采用颞骨轴位高分辨CT扫描. 结果根据其影像学表现将其分为5型:Ⅰ.Michel型,8耳;Ⅱ.Mondini型,15耳;Ⅲ.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型,33耳;Ⅳ.内耳道发育畸形型,2耳;Ⅴ.Alexander型和Seheibe型,54耳.值得指出的是多数先天性内耳畸形可伴有或单独存在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 结论 CT对诊断先天性感音聋有重要价值.

  • 中耳疾病的CT诊断及与传统X线的比较

    作者:杨智云;黄兆民;许达生;林尔坚

    目的探讨CT在中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材料与方法搜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耳疾病43例46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6耳,其中单纯型5耳,骨疡型(肉芽肿型)10耳,胆脂瘤型21耳(其中1耳为乳突根治术后复发).中耳癌4耳,中耳先天畸形6耳.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双侧乳突Mayer's位和Schuller's位摄片及螺旋CT轴位、冠状靶放大扫描.CT、平片所见与手术、病理对照. 结果 36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单纯型5耳和骨疡型10耳乳突平片均见乳突密度增高,21耳胆脂瘤型中乳突平片10耳见明确的骨质破坏,诊断为胆脂瘤型,5耳见鼓窦入口略大可疑胆脂瘤形成,6耳胆脂瘤漏诊.4耳中耳癌中平片仅2耳见明确的骨质破坏.6耳先天畸形平片仅反映乳突气化情况.而CT不但清楚地显示了耳内外解剖结构,而且显示的病变及其范围和浸润的程度均与手术所见一致.此外,还发现3耳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脑脓肿,1耳中耳癌浸润颞叶. 结论乳突平片已不能适应现代耳科显微手术的发展,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螺旋CT明显优于平片,在中耳疾病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 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栓塞治疗

    作者:黎雪琴;郭玉鑫;王巧兮

    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系常见急症,及时有效地止血是治疗的关键.常规内科治疗无效者通常采用手术治疗.但由于大出血时期的急诊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老幼及危重患者往往不能承受.经导管栓塞止血法创伤小、见效快,可在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并已成功的应用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止血治疗,使许多患者免于外科手术.由于下消化道的侧支循环不如上消化道丰富,栓塞后引起急性肠梗死等不可逆性缺血性损伤的危险相对较大,使这一方法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文献报道,栓塞后急性肠梗死的发生率可高达20%以上.近年来,介入放射学迅速发展,许多研究表明,只要把握好条件,严重缺血性损伤是可以避免的.现就此问题进行综述.

  • 实验性急性脊髓损伤MRI特点及与病理相关研究

    作者:严建春;倪才方;丁乙;胡春洪;刘一之;王冬青

    目的研究轻、重两组急性脊髓损伤(SCI)的MRI特点及MRI信号类型与病理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采用改良Allen's WD法制成轻、重两组急性SCI模型各8例,对照组6例.在损伤后第12小时在0.5T MR仪扫描结束后处死取病理标本,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在MRI矢状位清晰层面上测定T1WI、T2WI、PDWI损伤区相对信号强度,上下径、前后径及损伤区面积并测定犬急性SCI后的神经功能. 结果 (1)重级组(550g/cm)神经功能分级均为A级损伤,轻级组(250g/cm)3例B级,5例为C级,而对照组均为E级; (2)轻、重两组损伤区面积或上下径,两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轻、重两组脊髓损伤区前后径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轻、重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4)T1WI相对信号强度: 轻、重组与对照组三者之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T2WI或PDWI相对信号强度:轻、重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轻、重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5)急性SCI MRI信号类型反映了病理变化,中场强MRI对脊髓实质水肿及较大出血灶较为敏感,而对点状或局灶性出血则显示较差. 结论 MRI能显示急性SCI的程度、范围及病理变化,并能作出一定的预后评价.

  •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兔耳动脉灌注的实验研究

    作者:曾庆乐;李彦豪;陈勇;许小立;鲁恩杰;王江云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对正常兔耳动脉是否具有祛血管作用及PLE作为一种栓塞剂的可能性. 材料与方法 19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耳廓后动脉(PAA)分别灌注PLE(右耳为实验组)和泛影葡胺碘油乳剂MDLE(左耳为对照组),观察不同时期兔双耳大体及耳廓后动脉组织学变化,比较两组血管组织学变化的差异性. 结果 (1)实验组兔耳轮廓呈缺血性梗死表现.1~3天时水肿,4~7天水肿加重,8~14天耳廓下缘部分坏死脱落,15~28天脱落缘愈合.对照组1~3天时亦水肿,4~7天水肿减轻,8天后恢复正常. (2)实验组耳廓后动脉光镜下表现:1~3天时血管内膜结构完整,仅肌层水肿;4~7天内膜部分脱落,水肿加重;8~14天血管内血栓形成,15~90天血管部分再通.对照组耳廓后动脉1~3天时改变与实验组相同,4~7天肌层水肿减轻,8~14天恢复正常.观察期内耳廓后动脉组织学变化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PLE对兔耳动脉具有祛血管作用,可作为一种动脉栓塞剂,其栓塞作用较缓慢呈渐进性.

  • 上腹部癌性疼痛CT介入治疗技术的分析

    作者:崔恒武;田建明;王培军;王敏杰;李平;熊源长

    目的评价CT导引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上腹部癌性疼痛的应用价值,并对其技术方法等进行探讨. 材料与方法 58例由胰腺癌、肝癌、胃癌、结肠癌、胆管癌引起的顽固性上腹痛或伴有牵涉性背痛的患者经CT导引后路双侧腹腔神经丛酒精阻滞,止痛效果被分为0~Ⅲ级.将58例分为胰腺癌组及非胰腺癌组,并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利用工作站三维重建观察对比剂扩散情况. 结果经3个月随访,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止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87.93%、85.45%和79.59%.胰腺癌组和非胰腺癌组对比,止痛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止痛效果良好的患者可观察到对比剂扩散较好,能从两侧相互汇合包绕腹主动脉.58例中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CT导引下双侧后路腹腔神经丛阻滞是治疗上腹顽固性癌性疼痛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 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治疗

    作者:曹满瑞;窦永充;房在良;齐英杰;徐宏里;马利国;李光展;胡国栋

    目的对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进行研究,了解此方法疗效、副反应及并发症,探索子宫肌瘤新的治疗方法. 材料与方法对20例以子宫出血为主要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随访复查瘤体缩小及出血症状、贫血改善. 结果随访12~24个月,瘤块缩小37.3%~83.2%.所有子宫出血病例,月经恢复正常;贫血病例,血红蛋白升至正常范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对年轻想保留子宫,或者不愿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该方法是良好的选择.

  • 上颌窦鳞状上皮癌的CT诊断

    作者:丁爱民;邱国庆;陈耀华;杨林;杨建平

    上颌窦癌为副鼻窦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组织学类型是鳞状细胞癌.本组搜集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证实的上颌窦鳞状上皮癌24例,对其CT表现及特征进行分析.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与MRI对照研究

    作者:徐庆云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发生于颅内脑血管畸形的一种,其发生率占颅内脑血管畸形的7%,分脑内与脑外型,脑内型多见,常见于大脑半球皮层下区,脑外型以颅底部多见,若无出血,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与体征,因而确诊较难.搜集18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海绵状血管瘤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CT与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CT与MRI为诊断海绵状血管瘤提供了更为敏感和直观的检查方法.

  • CT室裁片刀小改进

    作者:王时庆;吴新淮

    我科裁剪CT胶片采用的是上海海鸥牌裁纸刀,以前用普通模拟相机,CT片为图像周边白,裁剪较方便,现引进了Kodak MLP190数字相机,摄出来的激光CT片图像衬底为黑色,裁起来不方便,很难对齐或很容易裁偏.因此,我们对其进行了小改进.

  • 自制X线显影尺在食管内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作者:曹德华;钱家新;黄裕宏;鄂有国;耿兴祥;浦正杰;陶旭

    自Frimberger[1]首次报道采用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获得成功以来,有关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报道日渐增多,置入的器械和技术亦更趋完善[2~4].为了在释放食管内支架时能更迅速、更精确地定位,以进一步提高其一次性置放成功的准确率,笔者采用一种自制的X线显影尺(X-ray development ruler,XRDR),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斯氏位改良摄影技术

    作者:程云桥

    摄影体位: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向被检侧旋转,将被检侧额部、颧部贴于台面,鬓角中线对准台面长轴中线,被检侧外耳孔与对侧外眦角联线平面平行台面,听眦线垂直台面.

临床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