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림상방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324
  • 国内刊号: 42-118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5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冯敢生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多发棕色瘤一例

    作者:王丽;周伟生

    患者 男,31岁.双侧腰部反复疼痛1个月余.既往反复发作泌尿系结石,体检:左肾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811 U/L,血钙:3.4mmol/L,血磷:0.79 mmol/L.

  • Joubert综合征一例

    作者:陈利军;陈士新;应海燕

    患儿 男,2岁,以阵发性呼吸深快,智力低下,行走不稳,肌张力减退,斜视就诊.既往无早产史.无官内窘迫史,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

  • 新生儿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杨丽

    患儿 男,23天.因腹胀4天入院.体检:体温36.8℃,脉搏148次/min,呼吸50次/min,血压70/39 mmHg(1 mmHg=0.133 kPa);皮肤中度黄染,腹部膨隆,肝、脾均位于肋下10 cm,质硬.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2.2×10~9/L,中性粒细胞0.51,甲胎蛋白38080.00 ng/ml,骨髓穿刺为增生骨髓像.

  • 肺段实变性肺结核一例

    作者:王晶;潘纪戍;庞冉;康德强

    患者 女,46岁,1个月前出现咳嗽、流涕、头痛、低热等类似感冒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稍有减轻;1周前,劳累后感左胸疼痛,倦怠,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检:T38℃~39.5℃,左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4.99×10~9/L,中性粒细胞0.712.

  • 桡骨近端低级别中央型骨肉瘤一例

    作者:杨彬;胡鹏;唐光才;吕慧熙

    患者 女,21岁.发现右前臂包块伴疼痛,活动受限1个月余.X线检查:右桡骨近端椭圆形透亮性病变,呈"地图"样骨质破坏,骨皮质膨胀变薄,其外侧骨皮质毛糙,无骨膜反应,周围见软组织肿块.

  • 左第一跖骨尤文肉瘤一例

    作者:董兴祥;李鹍;丁莹莹

    患者 女,12岁.左足肿胀伴疼痛3个月余,加重半个月就诊.体检:左足内侧肿胀明显,局部皮温高,明显压痛,左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余无异常.既往无明显外伤史.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ALP)415 U/L,血清磷1.62 mmol/L.

  •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石光耀;王景宇;张磊;王淑清

    患者 女,40岁.40余天前无明显诱冈发热,高达39.5℃,伴咳嗽、咳痰、喘息,多于夜间发作,于当地医院给予消炎退热营养支持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转入我院.患者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体检:右上腹压痛,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WBC)8.0×10~9/L;肝功能示白蛋白(ALB)25.1 g/L;红细胞比容(HCT)0.284 L/L;甲胎蛋白(AFP)阴性.彩超:肝左叶占位,考虑肝脓肿可能性大.

  • 右前臂恶性蝾螈瘤一例

    作者:石士奎;周育夫;季立平;袁牧;于东红;杨培培

    患者 男,37岁.发现右前臂软组织肿块4个月余,近1个月渐增大,无特殊不适.体检:右前臂中远端内侧软组织内可触及4.2 cm×2.3 cm×1.4 cm质硬包块,稍有活动,边缘清楚,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 MSCT及MRI对肝门胆管癌可切除性评价的对照研究

    作者:陈文娟;李澄;王礼同;杜芳;杜先懋;何玲;焦志云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MRI对肝门胆管癌(hepatic hilum cholangiocarcinoma,HHC)的分型诊断与可切除性评价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MSCT及MRI均定性诊断为HHC的患者25例,对MSCT轴位图像、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MRI轴位、冠状位图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进行分析,分别评价肿瘤病灶的Bismuth-Corlette分型,并与术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采用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榆验比较MSCT及MRI对HHC分型及可切除性评价的情况.结果 25例中,Ⅰ型、Ⅱ型、Ⅲa型、Ⅲb型和Ⅳ型分别为2、4、3、9和7例;12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Ⅰ型、Ⅱ型、Ⅲa型、Ⅲ b型和Ⅳ型分别为2、3、1、5和1例.MSCT评价肿瘤病灶的Bismuth-Corlette分型诊断准确性达84%(21/25),MRI诊断准确性达88%(22/25),两种方法的分型结果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P>0.05).MSCT及MRI 对肿瘤术前可切除性评价与术中评价一致率均为80%(20/25),两种方法对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0,P>0.05).结论 对于HHC,MSCT及MRI均能作出较准确的Bismuth-Corlette分型诊断,都可以为肿瘤术前可切除性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 胆囊脏面穿孔CT与MRI的表现特征

    作者:伍东升;陈卫霞;王小鹏

    目的 探讨胆囊脏面穿孔CT与MRI表现特征.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经多种影像检查确诊的胆囊脏面穿孔患者的多层螺旋CT(MDCT)与MRI表现,并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胆囊脏面穿孔的CT与MRI表现包括胆囊壁异常、胆囊脏面穿孔所致肝脏异常和胆囊周围及右上腹腔异常.胆囊壁异常包括胆囊壁局部缺损或突出正常轮廓外,壁呈分层状.肝脏异常表现为肝脓肿或胆汁瘤形成,胆囊床周围肝实质动脉期异常强化.胆囊周围及上腹腔异常包括胆囊窝及右上腹腔包裹性积液,胃窦、十二指肠、结肠肝曲、右半横结肠肇及邻近肠系膜肿胀.结论 MDCT和MRI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胆囊脏面穿孔的大体病理特征、累及范围和程度,为准确诊断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CT表现

    作者:朱正;戴景蕊;赵燕风;王小艺;周纯武

    目的 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卵巢颗粒细胞瘤的CT资料.结果 14例原发,其中2例为双侧病变;7例复发.所有肿瘤边界清楚,形态多规则.原发肿瘤呈多房蜂窝状囊实性肿物10个,实性肿物伴不同程度低密度区域5个,厚壁囊性肿物1个;肿瘤实性成分密度同肌肉相仿,增强后呈轻度强化;伴有子宫内膜增厚7例,腹腔积液7例,大网膜及腹膜增厚各2例.复发肿瘤表现与原发肿瘤相似.结论 CT图像上能显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特征,结合临床症状有助于正确诊断.

  • 结直肠癌病变部位与单体位扫描的关系在减少CT剂量中的对照研究

    作者:许春苗;曲金荣;周朋利;康柳青;黎海亮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结直肠癌病变显示清晰程度与扫描体位(仰卧位和俯卧位)的关系,为减少CT结肠成像(CT colonography,CTC)检查剂量、选择佳单体位扫描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 对52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行CTC,均行仰卧位及俯卧位检查,将CTC结果与纤维肠镜和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52例结直肠癌中,病变位于直肠27例,肛管3例,乙状结肠9例,降结肠3例,横结肠4例,升结肠6例,均为单发病灶.病变位于直肠25例(92.59%)(X~2=32.72,P<0.05),位于乙状结肠9例(100%)(X~2=8.42,P<0.05).俯卧位上肠管充气明显,病变显示清晰,优于仰卧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变位于横结肠4例(100%)(X~2=4.5,P<0.05),仰卧位肠管充气明显,病变显示清晰,优于俯卧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升降结肠病变在仰卧位(9/9)及俯卧位(9/9)上肠管充气效果相同,均显示清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肛管癌在仰卧位(0/3)及俯卧位(0/3)上均显示欠佳,由于病例数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显示浆膜面受侵的诊断正确率为85.71%,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假阳性率为25%,假阴性率为12.90%,远处转移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均显示清晰. 结论不同体位上位于结卣肠不同位置上的病变显示的效果不同,根据病变的位置,采取佳单体位,可使患者受辐射量减半,而不影响CTC的效果.CTC对浆膜面受侵的判定有一定意义,但诊断结肠壁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有一定的局限性.

  • SW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脑内出血灶的诊断应用

    作者:杨昂;张雪林;陈燕萍;昌仁民

    目的 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了解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出血灶的表现并探讨SWI在外伤性DAI中出血灶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0例DAI患者行3.0 T磁共振SWI.观察DAI脑内出血灶在SWI上的形态、分布、数目等,并与昏迷程度、昏迷天数以及预后等进行对比或相关分析.结果 DAI的出血灶在SWI像上表现为斑点状,线条状,小团状低信号,病灶大径大者15 mm,小者<0.5 mm.DAI出血灶在脑表浅部分布较后颅窝和脑深部多.DAI出血灶总数分别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昏迷天数呈负相关(r=-0.931,P=0.000)和正相关(r=0.924,P=0.000).预后不良组患者DAI出血灶数大于恢复良好组.结论 SWI有助于显示DAI出血灶,从而能够较好地解释DAI的临床症状,并对判断DAI患者的预后亦有一定价值.

  • 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

    作者:潘志立;吕维富;刘影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C)的MRI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侧脑室CNC的MRI表现,4例行MRI平扫与增强,1例仅行MRI平扫.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18~39岁,平均29.2岁.结果 5例CNC多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边界较清.T_1WI表现为等低信号,T_2WI呈等高混杂信号;3例可见流空血管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旱轻度或中度不均匀强化.5例肿瘤中4例位于侧脑室透明隔和室间孔,其中1例突入第三脑室;1例位于侧脑室体部及后角.结论 侧脑室CNC具有一定的MRI特点,结合其好发部位、发病年龄等可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 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

    作者:孟葳;李茂;张筱双;梁漱溟

    目的 探讨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xtraventricular neurocytoma,EVN)MRI特征,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EVN的MRI表现,并结合文献研究其MRI特征.结果 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肿瘤位于额叶3例,其余3例分别位于顶叶、颞叶及鞍区;肿瘤呈类圆形者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者境界不清;肿瘤实性或囊实性,实性多见,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其间夹杂等、低或高信号,可提示钙化、流空血管、出血或囊变坏死,液态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囊实性者,实性部分信号同实性肿瘤,囊性部分呈长T_1、长T_2信号,信号较均匀;瘤周水肿无或轻;增强后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占位效应轻.结论 EVN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有助于其诊断.

  •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背外侧前额叶白质的DTI研究

    作者:杨延辉;梁佩鹏;秦文;李坤成;吕胜富;钟宁

    目的 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方法研究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背外侧前额叶白质的扩散特性,并探讨该区域可能的病理改变及DTI的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17例MCI患者和18名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老年人进行全脑DTI扫描,测量其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白质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平均扩散率(MD)值和本征向量值(λ_1、λ_(23)),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CI组两侧大脑半球背外侧前额叶白质的FA值较正常对照组减低而λ_(23)值升高,且有显著的组间差异,而MD值和λ_1值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MCI患者背外侧前额叶白质的FA值显著减低和λ_(23)值升高,反映了MCI患者特定认知相关脑区白质微结构的早期病理改变,在MCI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呼吸导航3D-SSFP序列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

    作者:李涛;周卫华;赵绍宏;蔡祖龙;杨立

    目的 通过非对比增强及对比增强呼吸导航三维稳态自由进动(3D-SSFP)序列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资料与方法 选取19例多层螺旋CT(MDCT)显示的位于冠状动脉近、中段的非钙化或以非钙化为主的混合性斑块为研究对象,采用呼吸导航3D-SSFP序列对斑块所在的血管进行成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方法重组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横轴位影像用来评价斑块.增强前后斑块与周围结缔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增加50%以上定义为斑块有强化.结果 14例患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上斑块显示清晰,共24个斑块,其中强化11个.强化斑块中有5个于增强后5 min发生强化,余6个于增强后10~15 min发生强化.13个未强化斑块中有4个平扫呈高信号,9个呈低信号.增强前后24个斑块与周围结缔组织的CNR分别为10.29±4.28和14.08±5.8,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增强MRA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预示斑块的不稳定性.

  • 神经源性肺水肿的X线表现与相关病理机制分析

    作者:钱慎明;苏凯;李强;王聚宝;沈海林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X线表现与其发病机制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结合NPE的发病机制学说,回顾分析8例符合NPE临床诊断标准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5例为重型颅脑外伤,其中2例为术后;3例为自发性颅内出血,其中2例为术后.结果 8例颅脑损伤继发NPE患者均表现为两肺弥漫性水肿,其早期胸部X线表现为两肺透亮度降低,两肺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晚期则表现为多发斑片状或融合成大片状、云雾状模糊阴影.结论 NPE胸部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主要与其发病机制中的毛细血管渗透学说相关.

  • 髌骨软化症在MR延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

    作者:张国伟;张光辉;赵善娜;盖青竹;徐永忠

    目的 总结髌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e,CMP)在MR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FS-SPGR)延迟增强扫描(dGEMRIC)中的表现.资料与方法 分析30例经临床及关节镜确诊的不同时期的CMP患者的3D-FS-SPGR序列dGEMRIC表现.结果 30例CMP患者,共35个髌骨,其中Ⅰ期病灶6个,髌软骨厚薄均匀,内见斑点状、斑片状高信号,不超过全层50%.Ⅱ期病灶9个,髌软骨内呈斑片状与髌软骨垂直的线状高信号,范围超过全层50%.Ⅲ期病灶12个,髌软骨局限性变薄,内部见明显高信号强化灶,累及软骨全层,分层现象中断、消失,表面凹凸不平.Ⅳ期病灶8个,髌软骨明显变薄,连续性中断,分层现象中断、消失,局部软骨剥脱,软骨下骨裸露. 结论MR 3D-FS-SPGR序列dGEMRIC能清楚地显示CMP的各期表现.

  • 3.0 T MR SPACE序列与传统关节软骨三维成像序列比较研究

    作者:宗敏;冯阳;邹月芬;王德杭

    目的 通过比较软骨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分析临床三维MR序列显示软骨的效果.资料与方法 选取2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软骨MRI(年龄21~29岁,平均24岁),使用Siemens Magnetom Trio Tim3.0 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和膝关节专用线圈.应用:(1)脂肪抑制快速小角度激发(fast low angle shot,FLASH)序列;(2)FLASH序列+水激发(water-excitation,WE);(3)双回波稳态进动(dual echo steady state,DESS)序列;(4)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 fast imaging with steady-state precession,True-FISP)序列;(5)三维质子加权快速自旋回波(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contrast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s,SPACE)序列;(6)二维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质子密度加权成像(fat-suppressed-2D-fast spin echo-proton density weight image,2D-FS-FSE-PD-WI)序列.在股骨髁间凹中央层面分别测量股骨髁软骨、股骨十骺端骨髓、腓肠肌和背景噪声信号强度(SI),计算软骨SNR和软骨-关节液、软骨-骨髓、软骨-肌肉CNR,同时对不同序列显示软骨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3D-FLASH-WE和SPACE序列软骨SNR和软骨/关节液、软骨/脊髓CNR高(P<0.05),软骨可视度较高.结论 在所有三维软骨成像序列中,FLASH和SPACE均能有效显示软骨.而3D-SPACE序列是一种新的MR软骨成像序列,能进行不同加权图像的扫描,对于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有潜在应用价值.

  • 骨瘤的MRI表现及其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曲华丽;彭旭红;张雪林

    目的 探讨骨瘤的MRI影像特征及其与病理间的关系,提高对骨瘤MRI特征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14例经病理证实的骨瘤,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着重分析其MRI强化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骨瘤多呈类圆形,边缘清晰,无软组织肿块和骨膜反应;(2)9例骨瘤T_1WI、T_2WI均呈低信号,Gd-DTPA增强扫描轻度强化6例,无强化3例,病理上9例均为成熟骨板和纤维组织,其中6例有大量骨母细胞,包括1例位于大腿根部肌间隙内的骨外骨瘤,呈轻度强化,病理上含有成熟的哈氏系统;(3)5例呈均匀或不均匀长T_1、长T_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呈不均匀轻度强化4例,明显强化1例,病理上除成熟骨板和纤维组织外,均有多少不一的骨髓成分,明显强化的1例含有较多的扩张毛细血管.结论 对于典型骨瘤病例,MRI具特征性表现;对于增强扫描强化较明显的病例,尚需依赖病理确诊.

  • 3.0 T磁共振FSE-T_2 WI、MERGE序列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刘秀香;高思佳;桓光健;孙文阁;戚喜勋;朱悦

    目的 探讨轴位二维(two-dimensional,2D),多回波回复梯度回波(multiple-echo recalled gradient echo,MERGE)序列与快速自旋回波(FSE)-T_2WI序列诊断颈椎病的差异性.资料与方法 60例经临床证实为颈椎病患者均行轴位2D MERGE序列扫描,并与轴位FSE-T_2WI网像对照.比较两种序列对椎间盘退变、椎管狭窄、神经孔变窄、黄韧带及后纵韧带增厚、灰质蝶形结构、脊髓变性、椎间盘纤维外环断裂及髓核退变诊断的差异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该项检查,其中7例行手术治疗.FSE-T_2WI与MERGE序列诊断椎间盘纤维外环断裂时两者的一致性较差,Kappa=0.356;两种序列诊断脊髓变性、髓核游离的一致性一般,Kappa分别为0.515和0.474;两种序列诊断椎间盘退变类型、椎管狭窄、神经孔变窄、黄韧带及后纵韧带增厚情况基本一致,Kappa均>0.75.MERGE序列显示椎间盘退变类型、灰质结构、脊髓变性时图像较清晰,图像评分结果与FSE-T_2WI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E-T_2WI显示椎体结构及黄韧带、后纵韧带较清晰,其图像评分结果与MERGE序列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序列显示神经孔变窄和椎管狭窄时图像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轴位2D MERGE序列可以作为颈椎病常规扫描序列.

    关键词: 颈椎病 磁共振成像
  • 三维稳态自由进动成像序列与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诊断膝关节软骨病变的对比研究

    作者:艾飞;李小明;张炜;Kacher D;余铖;彭雯佳;夏黎明;李锋;熊伟

    目的 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3D-SPGR)序列和三维稳态自由进动成像(3D-SSFP)序列在膝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对连续54例患者的58个膝关节行矢状位3D-SPGR和3D-SSFP序列扫描.按照改良的Noyes评分标准对膝关节软骨进行MRI和关节镜分级.计算上述MR序列对膝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通过K统计评价小同阅片者间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3D-SSFP序列对诊断膝关节软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94%和92%(阅片者1);76%、94%和90%(阅片者2).而3D-SPGR序列对诊断膝关节软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则分别为82%、92%和90%(阅片者1);82%、90%和88%(阅片者2).两蒯片者阅片结果一致性为良~优(Kappa值为0.43~0.83).结论 3D-SSFP序列在诊断膝关节软骨病变方面与3D-SPGR序列有同等的价值,其较短的图像采集时间更适合作为膝关节的MR扫描常规序列.

  • 采用Kappa统计量评价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规阅片法及轮廓勾画法

    作者:范志奎;王胜林;崔志新;赵兴家;陈贺明

    目的 应用Kappa统计量评价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规阅片法及轮廓勾画法的一致性.资料与方法 选择高年资甲医师既往常规阅片诊断过的144例腰腿痛患者的432个L_3-S_1椎间盘.由甲医师与低年资乙医师运用常规阅片法及轮廓勾画法重新诊断,间隔6周后甲医师运用轮廓勾画法再次诊断.应用Kappa统计量评价对相同病例甲医师运用同一方法前后2次诊断结果的一致性、2名医师运用同一方法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运用常规阅片法、轮廓勾画法甲医师前后2次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显著和极好,Kappa值分别为0.74和0.93.同时运用常规阅片法、轮廓勾画法甲、乙医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弱和极好,Kappa值分别为0.39和0.92.结论 在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方面,与常规阅片法相比,轮廓勾画法一致性较好.

  • 正常人泪腺MRI研究

    作者:于文玲;王振常;李静;崔莹;吴超;赵波

    目的 观察正常泪腺的MRI表现,探讨泪腺大小、位置与年龄、性别之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75例正常人,行MRI横断位、冠状位扫描.观察泪腺在横断面、冠状面的形态及各序列信号表现,并在横断面、冠状面T_1WI脂肪抑制序列泪腺大显示层面测量泪腺面积,计算横断面眶缘前泪腺面积比率(Sr).结果 在T_2WI上64例泪腺与脑白质信号相近,11例泪腺信号略高;在T_1WI上泪腺与脑白质信号相近;在T_1WI脂肪抑制序列,泪腺呈高信号;男性泪腺面积左、右两侧间无明显差异,女性泪腺面积左、右两侧间有显著差异,右侧略大,泪腺面积无明显性别间差异;男性Sr值左、右两侧间无明显差异,女性Sr值左、右两侧间有显著差异,左侧大于右侧;男、女性的Sr值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大,Sr值无明显性别间差异.结论 MRI横断面及冠状面均可以清楚显示泪腺,非增强T_1WI脂肪抑制序列可较好地显示泪腺的形态、结构、位置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双侧泪腺的大小、形态并不完全对称;随着年龄的增长,泪腺可有向前、下、外方的移位;泪腺大小、位置无明显性别间差异.

  • 强迫症磁共振波谱成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尤超;陈克敏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类慢性焦虑件疾病,以无法控制的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1]."强迫性观念"是指患者思维中反复出现不能控制的观念、冲动和表象的侵入,如习惯性怀疑、强迫伤害、强迫计数等.由于它们往往是非自愿和无意义的,常伴随着急切感、灾难感、不愉快感和焦虑感,因而导致多数人还会出现反复的、耗时的和仪式化的行为,称为"强迫性行为".OCD作为世界第四大精神异常疾病,流行率约2%~3%.OCD患者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严重十扰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近的研究调查表明,OCD亦成为儿童常见病之一,约80%的OCD患者首次发病年龄在18岁之前.

  • 双语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朱丽娜;贾文霄;杨利霞

    人类大脑与动物大脑的本质区别在于不但能进行思维和意识等高级神经活动,而且可以通过语言进行表达,由此人类的大脑皮质特化了相应的语言中枢,即说话、听话、书写和阅读4个语言区[1].那么掌握了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即双语或多语者,他们的语言中枢是否和单语者相同?他们在使用其中一种语言时,是如何进行语言控制和转换的?这些不仅是涉及神经解剖学、神经功能学、生物化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跨学科问题,更是双语脑功能磁共振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回顾近年来关于上述问题国内外双语脑功能磁共振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作简单归纳.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控制研究:佳重组时相与心率关系

    作者:胡斌;徐文坚;张通;陈海松;王国华

    目的 量化评估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各分支不同重组时相图像质量,探讨冠状动脉CT成像佳重组时相与心率关系.资料与方法 102例患者均采用64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男68例,女34例,平均年龄(58.1±9.7)岁,平均心率(66.4±11.5)次/min.心率<65次/min(n=43)为Ⅰ组,65~75次/min(n=34)为Ⅱ组,>75次/min(n=25)为Ⅲ组,每例患者的4支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共分为12个节段用于图像质量分析.扫描原始数据以间隔5%在20%~80%时相分别回顾性重组冠状动脉图像,采用横断位、曲面重组、容积再现等方法对图像质量综合评分.结果 Ⅰ组60%、65%和70%为佳时相,Ⅱ组60%、65%时相为佳时相,Ⅲ组右冠状动脉较优时相为35%、40%,左冠状动脉较优时相为60%、65%.结论 心率和重组时相的选择是决定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平均心率≤75次/min,冠状动脉各分支图像质量在心脏运动的舒张中期(60%、65%)佳;>75次/min时,左右冠状动脉分别进行重组能明显提高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

  • 3.0 T三维高时间分辨率对比增强MRA在四肢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孔祥闯;孔祥泉;刘定西;王振平;徐海波;余建明

    目的 评价3.0 T三维高时间分辨率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ime-resolved contrast-enhanced three-di-mens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TR 3D CE-MRA)对四肢血管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价值.资料与方法 21例四肢血管瘤患者,全部使用3.0 T全身磁共振(Magnetom Trio,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Erlangen,Germa-ny)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Medrad,Spectris)将单倍剂量(0.1 mmol/kg体重)对比剂(马根维显)经肘静脉以2.5 mL/s流率注射.TR CE-MRA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梯度回波序列(fast low-angle shot gradient-echo,FLASH),均采用冠状位扫描,图像全部传送至工作站采用大密度投影(MIP)进行后处理,测量其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并由两位影像专家评价图像质量和诊断结果.结果 所有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其中海绵窦状血管瘤10例,毛细血管瘤6例,蔓状血管瘤4例,混合性血管瘤1例.血管瘤供血动脉的SNR和CNR测量均值分别为248±114和234±105.结论 TR CE-MRA较一般高空间分辨率CE-MRA具有严重伪影少,无静脉污染,良好的血管对比等优点.尽管其空间分辨率不及其他MRA技术,但能同时评价血管瘤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是寻找四肢血管瘤血管关系的首选.

  • 低剂量CT在颅脑-颌面部外伤联合扫描中的应用

    作者:付传明;王开华;陈义加;陈伦刚;龚晓虹;陈文;熊寅;吴文强

    目的 前瞻性探讨16排螺旋CT颅脑-颌面部联合扫描,不同扫描参数在外伤中的应用效果并降低辐射剂量.资料与方法 60例颅脑-颌面部外伤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20例/组),在不同扫描参数下行多排螺旋(MSCT)检查.A组:扫描层厚10 min,重建层厚1,25 mm和5 mm;B组:扫描层厚5 mm,重建层厚0.625 mm;A、B两组均采用轴位扫描、16通道、2i、200 mAs;C组:对照组(常规颅脑+颌面部扫描);A、B、C 3组其他扫描参数相同.分别记录扫描时间(T)、CT剂量指数(CTDIvol)、Z轴范围(L)、剂量长度乘积(DLP).由2位有经验的CT技师采取双盲法从图像噪声(IN)、对比-噪声比(CNR)两方面分析轴位、重建网像及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图像质量两两比较.结果 A、B、C 3组扫描时间(T)分别为12 S、22.8 S、18.53 s,有效剂量(ED)分别为2.05 mSv、2.19 mSv、2.61 mSv;A/C、B/C、A/B的CTDIvol值分别是48.34%、54.40%、88.85%;A/C、B/C、A/B每两组之间的DLP值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A、B、C 3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A组的扫描参数行颅脑-颌面部外伤联合扫描能满足诊断要求,既缩短了检查时间,又降低了辐射剂量,是佳剂量扫描参数.

  • 动脉栓塞联合冷冻消融对晚期肾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长富;郭志;邢文阁;司同国

    目的 探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transeatheter renal arterial embolization,TRAE)联合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对晚期肾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晚期肾癌患者44例,分别于治疗前、后1~6个月取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CD4~+T/CD8~+T、NK细胞、Treg细胞)变化情况;术后1个月采用增强MRI或CT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评价肿瘤坏死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Treg细胞比例[(3.36±1.12)%]与术前[(4.75±1.66)%]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865,P<0.01);CD3~+T、CD4~+T、CD4~+T/CD8~+T、NK细胞比例较术前明显增高,CD8~+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3~6个月CD3~+T、CD4~+T、CD4~+T/CD8~+T、NK、CD8~+T、Treg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呈稳定趋势(P>0.05).治疗后Treg细胞比例下降程度与肿瘤负荷下降程度呈正相关(r=0.944,P<0.01).结论 晚期.肾癌患者经TRAE联合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异常得到改善,Treg细胞比例变化与肿瘤负荷大小有关.

  • 医源性肾出血的DSA诊断及介入治疗

    作者:张强;刘增品;刘怀军;高毅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肾镜取石及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肾出血的DSA表现及超选择性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32例医源性肾出血患者,其中肾镜取石患者9例,肾穿刺术后出血23例,对肾出血动脉行超选择DSA,并用明胶海绵和(或)弹簧钢圈对其进行超选择性栓塞.回顾性分析其DSA表现,并观察超选择血管栓塞治疗肾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 9例肾镜取石术后出血患者,5例表现为单纯性假性动脉瘤,4例表现为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23例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者,假性动脉瘤2例,对比剂外溢者8例,余13例表现为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单独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20例,明胶海绵联合弹簧圈栓塞12例.术后患者出血停止,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栓塞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及疼痛.结论 DSA能明确医源性肾出血的诊断,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医源性肾出血快速有效,并能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肾功能,是医源性肾出血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应用X线诊断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的探讨

    作者:黄林环;黄轩;方群;杨智云;陈敏玲

    目的 通过对引产后骨骼发育异常胎儿进行骨骼X线检查,探讨骨骼X线检查对终止妊娠后的骨骼发育异常胎儿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5例妊娠17~40周、因严重短长骨并伴有其他异常而引产的胎儿进行全身正侧位骨骼X线检查;对同期65例妊娠13~34周、母亲自愿要求引产的发育正常的胎儿进行骨骼X线检查作为正常对照.分析正常胎儿骨骼发育的特点以及各种胎儿骨骼异常的X线特征.结果 (1)妊娠13周后胎儿全身大部分骨骼已骨化,正常胎儿股骨、肱骨、胫骨、L_1、髂骨等径线及胸径、腹径随孕周呈线性增长.(2)25例骨骼异常胎儿后分别诊断为10种类型的骨骼疾病:软骨发育不全(6例),致死性发育不良Ⅰ型(4例),成骨不全(6例),短肋-多指综合征(2例).软骨成长不全Ⅰ型(1例),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1例),弯腿性发育不良(1例),脊椎干骺端发育不良(2例),骨硬化症(1例),局灶性股骨发育不良(1例).不同类型的骨骼异常有各自特异性改变: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基因相关的骨骼发育异常如致死性发育不良Ⅰ型、软骨发育不全均出现长骨粗短、长骨骺端旱"杯口"样扩张、方形髂骨及坐骨切迹呈"鱼嘴"状改变;致死性发育不良Ⅰ型,成骨不全Ⅱ型、软骨成长不全Ⅰ型、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短肋-多指综合征等致死性骨骼发育异常的胎儿以胸廓狭小常见.结论 骨骼X线榆查对骨骼发育异常引产后的胎儿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尤其对于尚未能获得基冈诊断的病例,有助于确诊以指导临床遗传咨询,评估复发风险.

  • 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的MRI表现

    作者:林炳权;刘国清;许乙凯;曹晶;冯婕

    目的 探讨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的MRI特征.资料与方法 搜集3例降突型皮肤纤维肉瘤并参考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及MRI特点.结果 MRI均表现为皮下脂肪内规则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T_1WI与肌肉信号相比为等信号,T_2WI呈较均匀高信号,注射Gd-DTPA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及MRI特点可做出正确诊断.

  • MR FLAIR序列对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曾平;吴景全;郭轶;舒楠;黎凤莲

    目的 评价M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对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30例无颅脑疾病者和65例急性SAH患者在发病3天内行头MRI检查,观察急性SAH在FLAIR序列上的信号表现及CT表现,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对颅脑正常者和SAH的FLAIR图像进行双盲分析,以评价FLAIR对SAH的诊断价值.结果 MR FLAIR序列对急性SAH的显示率为96.9%(63/65),明显高于CT显示率(80.0%,52/65).结论 MR FLAIR序列对急性SAH的诊断优于CT,应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 长骨釉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附3例分析)

    作者:钟志伟;吴文娟;马洁琳;于宝海;丁洋;杨建柱;王溱

    长骨釉质细胞瘤(adamantin-oma of long bone)属低度恶性肿瘤,极为少见,因其在组织学上与颌骨的造釉细胞瘤相似而得名,临床上很难与长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鉴别.笔者遇到3例,现报告如下.

  • 正常婴幼儿脑组织发育的~1H-MRS研究

    作者:张君;赵鑫;张小安;王之祥

    目的 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测定正常婴幼儿脑组织不同部位代谢物浓度,计算其比值并观察代谢化合物比值随年龄变化的规律.资料与方法 用多体素~1H-MRS点分辨波谱(PRESS)序列测定240名健康婴幼儿正常脑组织的左右丘脑、左右基底节区代谢物浓度,观察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的波峰特点,计算和分析Cho/Cr、NAA/Cho、NAA/Cr的比值.结果 正常脑实质代谢物比值无性别和左右侧差异,NAA/Cho、NAA/Cr均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随年龄增长呈对数曲线增长趋势,Cho/Cr随年龄的增长呈负相关,随年龄增长遵循对数曲线降低趋势.结论 多体素~1H-MRS可以测定NAA/Cr、Cho/Cr、NAA/Cho浓度比值,不同解剖部位代谢物浓度不尽相同,为颅脑代谢异常提供参考标准,~1H-MRS测定应以波峰下面积的比值作为诊断标准,不需要考虑性别和左右同等部位的因素,但要考虑年龄因素.

  • 扩散加权成像在早期诊断早产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及其预后的价值

    作者:祁英;王晓明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早期诊断早产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punctate white matter damage,PWMD)及其预后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PWMD早产儿39例资料.息儿均在生后两周内进行头部MR、DWI(b=1000 s/mm~2)扫描且被确诊为PWMD.随访患儿头部MRI及生长发育情况.观察患儿早期DWI上病灶的数量、形状、分布;观察随访期病灶演变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 早期DWI上PWMD病灶数量<3个13例,3~10个10例,>10个16例;早期DWI上病灶呈"簇"状22例("簇"状病灶组),呈"线"状11例(线状病灶组),呈混合型6例(混合型病灶组).病灶分布只位于侧脑室旁者9例,只位于侧脑室后角旁者13例,位于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后角、前角旁等部位者17例.随访0.6~22个月后,簇状病灶组22例头部MRI示病灶吸收消失,未见异常信号灶.20例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80,神经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80,2例语言发育障碍,MDI<69,PDI>80;线状病灶组7例头部MRI出现侧脑室旁白质软化灶(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2例出现侧脑室后角变方、中央脑白质变薄等PVL后遗改变,2例轻度脑积水.MDI<50,PDI<50者5例,MDI<69,PDI<69者5例;混合型病灶组2例MRI示PVL,4例示PVL后遗症改变.结论 DWI上簇状病灶多位于侧脑室或后角旁,数量<10,病灶易吸收消失,随访头部MRI及生长发育未见明显异常;线状及混合型病灶广泛分布,数量>10,病灶易演变成PVL及其后遗改变,临床多出现运动发育迟缓、认知障碍改变.DWI应作为筛查早产儿脑损伤的常用序列,并能帮助判断PWMD的预后.

  • MRI对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茜玮;肖江喜;谢晟;熊辉;王霄英;蒋学祥

    目的 研究先天性肌营养不良(congenital muscular dystrophies,CMD)的MRI特点.资料与方法 对10例临床诊断为CMD的患儿行常规头部MRI,分析其脑白质及脑发育异常情况.脑干发育是否正常经与对照组比较后进行判断.结果 10例中,1例MRI表现基本正常,其余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脑白质异常,侧脑室旁白质异常8例,皮层下白质异常9例.1例有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后遗改变.1例有侧脑室扩大.1例小脑发育不良.2例小脑可见多发囊性小病灶.6例脑干发育不良.结论 CMD的颅脑MRI具有特征性,MRI能为CMD的诊断提供帮助.

  • 乳腺MR扩散、灌注及动态增强成像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胡文娟;魏冉;王兰云;刘维燕;谢蕴;张蓓

    目的 探讨MR扩散、灌注及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80例乳腺病变患者行术前MR扩散、T_2~*W首过灌注及动态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乳腺病变MRI表现,分析比较扩散、灌注及动态增强的诊断价值.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具有显著差异,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89.19%、79.38%;恶性病变T_2~*W首过灌注大信号丢失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82%、83.78%、82.61%;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6.36%、83.78%、79.35%;三者联合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73%,91.89%、92.39%.结论 乳腺MR扩散、灌注成像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 柯尼卡793激光干式相机热鼓故障检修

    作者:冯咏梅;汪继辉

    故障现象开机后,在触摸屏幕上出现E3013错误. 故障分析及检修 E3013中文含义是热鼓单元在规定加温预热时间内未达到指定温度范围而出现报错.出现E3013温度异常应考虑热鼓加热驱动板及热鼓单元故障.

  • 友通DR开机故障检修一则

    作者:汪继辉;冯咏梅

    故障现象友通DR不能开机,报错Com err.故障分析及检修Com err:是DR高压发生器Interface板的故障错误代码.检查Interface板,并没有发现电路板上有明显的烧坏迹象,但Interface板上布满灰尘.测量Inter-face板各个测量点,发现一路-12V的电压只有-6V.通过电路分析,考虑电路板上的整流模块故障.

  • 请分析病变性质

    作者:顾太富;肖新兰;刘黎琴;高志国

    患者 女,32岁.左侧腰部疼痛3个月余.月经规则,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轻微升高.体检:左腰部轻压痛,无反跳痛,余无特殊.CT:平扫显示左侧腰大肌与肾之间"葫芦"形肿块,呈稍高密度,CT值约68 HU,有一宽蒂向内前延伸至腹主动脉左前方,蒂内管状低密度;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强化不明显,CT值约72 HU.

临床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