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림상방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324
  • 国内刊号: 42-118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5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冯敢生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肝内及肠道血吸虫病一例

    作者:王勇;任伯绪;黄劲柏;胡新杰

    患者 男,50岁,因全身不适1天,便血,呕血5h入院.既往有血吸虫疫区生活史,体检: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可触及,巩膜未见黄染,重度贫血貌.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7 g/L,白细胞7.28×109/L,血小板487×109/L,谷草转氨酶(AST)略微增高,粪便检查查找到血吸虫卵.

  • 左颞钙化型脑膜瘤伴症状性癫痫一例

    作者:陶静雄;梁奕;李贞;杜柏林

    患者女,40岁.发作性失神三十余年.入院时体检: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存在,脑膜刺激征阴性,四肢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CT检查:左颞部可见不规则钙化影,大小约为31.9 mm×20.2 mm,CT值约361 HU,邻近颅骨增厚(图1、2).MRI表现:左侧颞叶可见斑片状稍长T1、短T2信号(图3、4),增强扫描病灶轻度不均匀强化(图 5),MRA示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走行正常,管腔未见明显狭窄及扩张.

  • 不典型病因的Charcot病一例

    作者:王忠;李忠;杨华

    患者 男,42岁.因不明原因左侧髋关节进行性变形、左腿逐渐短缩、跛行17年,今关节稍显疼痛,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无脊髓痨、脊髓空洞、糖尿病及颅脑病变等典型病史特征.不酗酒,左髋无明确外伤史,患者自述在约15岁时左髋不时隐隐作痛,持续几个月,未入院治疗,后疼痛消失,左腿逐年短缩,跛行约17年.

  • MRI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一例

    作者:梁奕;王佳;李贞;杜柏林

    患者 女,56岁.因"头痛1年半,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6℃,血压130/70mmHg(1 mmHg =0.133 kPa),神智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双眼球结膜轻度充血,言语清楚,四肢肌力Ⅴ级,病理征未引出,NIHSS评分0分.胸廓对称,心界不大,心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经颅多普勒(TCD)显示:大脑各动脉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及血流频谱形态均正常.脑电图显示清醒-安静状态下双枕以25~ 45 uV、19~10 Hz的α波为背景,夹杂中等低中幅θ波及中量低幅β波,调幅、调频欠佳,两侧基本对称.

  • 肾脏平滑肌肉瘤一例

    作者:王东坡;王武;罗杰

    患者 男,78岁.主因无痛全程肉眼血尿反复发作1个月余入院.专科检查:双侧肋脊角及双肾区叩击痛阴性,双侧输尿管走行区叩痛阴性,未触及明显包块,外阴及生殖器未见异常.

  • 异物导致慢性胃穿孔一例

    作者:李如迅;刘辉;戴丽娟;杜煜;冯会;邱雪婵

    患者 女,37岁.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疼痛,向后背放射,与体位关系不明显,伴恶心、干呕,无反酸烧心.既往身体健康,无手术和外伤史,无肿瘤家族史.胃镜检查显示胃窦幽门前区小弯偏前壁膨隆饱满,表面黏膜水肿.经超声内镜检查发现胃窦病变处第1、2层连续完整,第3、4层内可见一约22.3 mm×45 mm大小的高低相间回声区,无明显包膜,第3、4层分界及结构不清,第5层尚可显示,不连续.诊断:胃窦局部隆起肿物,来源于第3或第4层.

  • 256层螺旋CT灌注诊断右肾感染一例

    作者:赵静;孙勇;马鹏程;顾亚律;刘灿丽;柳瑞

    患者 女,4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部阵发性绞痛2天,伴有恶心、呕吐.体温:40.5℃;右肾区叩痛.血常规:白细胞:19.31×109/L;尿常规:红细胞:0~ 2/HP、白细胞:+/HP、潜血:(+).CT灌注检查:采用256层Philips brilliance CT机进行双肾灌注扫描.电压:120 kV;电流:220 mAs;连续扫描10组;经前臂肘正中静脉以4~5 ml/s流率注射含碘对比剂80 ml.图像传入工作站,分别在双肾皮、髓质取感兴趣区(ROI)(面积2mm2)得到血流灌注(BF),峰值增强(PEI),达峰时间(TTP),血容量(BV)及时间密度曲线(图3、4,表1).

  • 左侧椎动脉V4段巨大动脉瘤一例

    作者:王琼;高培毅;林燕

    患者 男,48岁.以"左耳听力进行性下降6年,头晕2年,走路不稳6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甲状腺功能亢进3年,用药欠佳,现甲状腺功能减低;右肾积水,右输尿管结石,致右肾萎缩.

  • 肠系膜上动脉MSCTA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郑楠楠;胡道予;邵剑波;闫学强;方磊;陈亮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动脉MSCTA对小肠疾病的定位诊断价值;并观察肠系膜血管的改变对部分小肠疾病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腹痛、腹泻、呕吐、黑便等临床症状行MSCT双期增强扫描的患者362例.采用动脉期、静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原始图像0.625mm重组传入ADW4.3工作站.利用动脉期图像采用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等技术得到肠系膜上动脉MSCTA图像,比较MSCT薄层轴位图像与结合MSCTA图像定位诊断空、回肠疾病的正确率.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确诊空、回肠疾病者101例,其中肿瘤29例,炎性病变25例,小肠憩室12例,动静脉畸形5例,肠扭转7例,小肠内疝3例,肠石性小肠梗阻6例,粘连性肠梗阻6例,肠套叠4例,术后吻合口狭窄3例,腹股沟斜疝1例.MSCT薄层轴位图像诊断正确64例,结合MSCTA图像诊断正确94例.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T薄层轴位图像结合MSCTA,有助于提高小肠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正确率,并能与腹腔、盆腔其他部位病变相鉴别,有助于临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 磁共振、CT定量分析肝脏脂肪变准确性的对比研究

    作者:曹代荣;熊美连;邢振;王树

    目的 以组织病理为标准,比较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双梯度回波磁共振成像(DGE-MRI)、CT诊断及定量分析肝脏脂肪变的准确性.方法 52例弥漫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均于肝穿刺活检前1~2天行1H-MRS、DGE-MRI及CT扫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1H-MRS、DGE-MRI、CT在肝细胞脂肪变(5%≤脂肪变肝细胞≤30%)和脂肪肝(脂肪变肝细胞>30%)中的诊断价值以及定量分析的准确性.结果 52例患者中,FO级19例,F1级11例,F2级12例,F3级6例,F4级4例;不同病理级别间LWR、HFF及LSR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39.423,26.799,24.440,P值均<0.05).1H-MRS诊断肝细胞脂肪变的Youden指数(0.727)明显高于DGE-MRI和CT(0.490、0.368).1H-MRS、DGE-MRI诊断脂肪肝的Youden指数分别为0.809,0.764,明显高于CT(0.236).结论 1H-MRS是评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佳无创性检查方法,有望取代有创的肝活检.

  • 肾嫌色细胞癌的CT与超声诊断

    作者:宁周雨;杨青;王绍华;段峰;于华龙;刘世合;姜天娇

    目的 探讨肾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的CT与超声表现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RCC,36例均行CT平扫或增强扫描,26例同时行超声检查.分析CRCC的CT平扫及动态扫描特点,并观察瘤体回声、包膜以及彩色血流超声表现.结果 肿瘤实性成分平扫呈略高密度.动态增强扫描,9例、23例、4例分别于皮质期、实质期、延迟期强化程度高.36例均表现为轻度强化.14例均匀强化,16例为不均匀强化,6例为周边强化.超声以低回声(18/26,69.2%)及中等实质回声(4/26,15.4%)为主,病灶内回声以不均匀多见(16/26,61.5%),包膜不明显,部分可见假包膜,大多侵犯局部肾包膜.瘤体中心及边缘以无明显血流(6/26,23.0%)或少量血流彩色为主(10/26,38.5%),部分富血供(8/26,30.8%),少数(2/26,7.7%)为中等血流分布.结论 CRCC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综合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高该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 3.0 T MR 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评价前列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鹏;杨文君;陈志强;杜奕;李燕;郭玉林;王燕蓉;王晓东;侯登华;蔡磊

    目的 通过分析前列腺癌动态增强MRI (DCE-MRI)的相关参数与病理Gleason评分的关系,探讨DCE-MRI评价前列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3.0 T MR扫描仪对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53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通过GE4.3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双侧外周带癌区与非癌区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计算出达峰时间(Tmax)、大强化程度(SImax%)和快强化率(Rmax),并分别分析与Gleason评分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癌区Tmax、SImax%、Rmax的平均值分别为(17.13±3.33)s、(1.60±0.26)%、(9.31±2.43)%,癌区动态增强参数与非癌区具有显著差异(P<0.01).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2~6分、7分、8~10分的Tmax、SImax%、Rmax的平均值经方差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Tmax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52,P<0.05),SImax%、Rmax与Gleason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43、0.52,P<0.05).结论 前列腺癌动态增强相关参数与Gleason评分具有相关性,可以对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评估.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ADC值和eADC值对评价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价值

    作者:高紫红;刘成;王玉梅;于德新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xponential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eADC)值等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HCC病例46例,手术前行DWI扫描,并计算低(100 s/mm2、200 s/mm2和300 s/mm2)、中(400 s/mm2和600 s/mm2)和高(800 s/mm2、1000 s/mm2和1200 s/mm2)b值时病灶边缘的ADC值和eADC值,然后根据低、高b值时ADC和eADC值的差异计算灌注ADC和eADC值.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甲胎蛋白(AFP)水平、病灶大小、病理分级、有无包膜、肝硬化、腹腔积液、门静脉癌栓及周围子灶等情况.将DWI测量参数与以上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ADC值随b值增加逐渐下降,而eADC值则逐渐增加.在腹腔积液组,中、高b值时的ADC值均大于无腹腔积液组,而高b值时的eADC值及灌注eADC值则相反(P<0.05).在有、无肝硬化组,灌注ADC值分别为(1.36 ±0.38)×10-3mm2/s、(1.89 ±0.46)×10-3mm2/s;在AFP阳、阴性组,灌注eADC值分别为0.25±0.06、0.18±0.05;在有、无门静脉癌栓组,灌注ADC值分别为(1.17 ±0.16)× 10-3mm2/s、(1.46 ±0.36)×10-3mm2/s,均分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ADC及eADC测量值在病理分级、病灶大小、有无肝癌周边子灶及包膜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 灌注ADC和eADC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对HCC的生物学行为进行无创性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梅毒性脑损害磁共振征象分析

    作者:康少红;高勇安;王晓瑞;殷敬喜

    目的 分析梅毒脑病MRI表现,探讨其征象特点、演变规律以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以提高对梅毒脑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确诊的梅毒脑病患者的MRI平扫、增强,MRA以及复查头颅MRI图像特点.结果 (1)脑萎缩13例,脑梗死8例,脑炎8例,脑膜炎改变8例,头颅MRI正常2例.(2)13例均表现为多种形式病变并存,脑萎缩为主要改变.(3)神经梅毒脑MRI病变的演变:3例行有效治疗后脑炎异常信号基本或完全吸收,后遗改变主要是脑萎缩出现或加重,2例未行正规有效治疗,脑炎病灶出现或扩大.(4)神经梅毒脑血管病变:6例MRA检查中2例局部动脉血管重度狭窄.结论 (1)梅毒脑病的基本MRI征象有脑萎缩、脑梗死、脑炎以及脑膜炎等改变;(2)不对称性脑萎缩,同时伴有脑炎和/或脑膜炎改变,具有提示梅毒脑病的意义.(3)MRI随诊能够显示梅毒脑病脑内病变的演变,特别是脑炎向脑萎缩的转变.(4) MRA可以发现梅毒所致脑内主要动脉狭窄或闭塞.

  • 3.0 T DWI对髓外硬膜下肿瘤鉴别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作者:袁涛;王巍巍;全冠民;车东东;卢明明

    目的 应用3.0T超导型磁共振对髓外硬膜下肿瘤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探讨DWI对髓外硬膜下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74例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行3.0 T DW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扩散梯度因子b值为600 s/mm2,分析不同肿瘤DWI图像信号特点,比较不同肿瘤ADC值的差异.结果 74例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DWI和ADC图像.神经源性肿瘤中16例在DWI图上表现为不均匀稍低信号,10例在DWI图上表现为不均匀稍高信号;17例脊膜瘤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等或稍高信号;8例脂肪瘤完全为均匀低信号;14例表皮样囊肿为不均匀高信号.而9例畸胎瘤呈混杂信号.各肿瘤之间及与邻近脊髓间ADC值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WI通过各肿瘤间DWI图像信号强度不同及定量测量ADC值,有助于对髓外硬膜下不同肿瘤鉴别诊断.

  • 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患者静息态脑默认网络磁共振研究

    作者:梁敏杰;李洁;周全;杨侃荣;朱林;杨晓玲

    目的 分析静息状态下中青年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DRI)患者的相关功能脑区的连接特点,在功能影像学的基础上探讨其发生的神经功能及生理学的机制.方法 对28例首发DRI的患者及2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静息态的功能磁共振(fMRI)检查,采用种子相关分析方法,以大脑双侧后扣带回(PCC)为感兴趣区,进行脑功能连接数据分析,碍到具有差异性的功能连接的脑区.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DRI患者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楔前叶,双侧小脑后叶等脑区与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减低;双侧颞上回,右侧颞中、颞下回,右侧额中回等脑区与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增强.结论 DRI患者默认网络(DMN)与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出现异常;失眠维持及抑郁障碍的发生两者的神经机制存在互通性.

  • 淋巴管肌瘤病合并乳糜性胸、腹腔积液的影像学表现与手术对照

    作者:张春燕;张奇瑾;陈孝柏;霍萌;孙莹;沈文彬;王仁贵

    目的 探讨淋巴管肌瘤病(LAM)合并乳糜性胸、腹腔积液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合并乳糜性胸、腹腔积液的LAM患者的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及CT资料,其中15例行胸导管探查,18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20例LAM均合并不同程度的乳糜性胸腔积液,其中8例合并乳糜性腹腔积液.DLG显示20例LAM腹膜后及髂淋巴管均不同程度扩张,并5例向对侧返流.DLG直观显示14例胸导管出口受阻,其中13例行胸导管探查证实梗阻存在,并行胸导管梗阻解除术,1例胸、腹腔积液完全消失,12例减少或趋于稳定.6例胸导管部分于DLG未见明确显示,其中2例为胸导管结扎术后,1例行髂外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后腹腔积液好转;其余4例中2例行胸导管探查证实出口受阻,行胸导管出口梗阻解除术后胸、腹腔积液减少;另2例未行胸导管探查,行髂外或下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后腹腔积液减少.结论 DLG及CT成像可为LAM合并乳糜性胸、腹腔积液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发骨水泥肺栓塞的MS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志芳;张海深;王勇;翟跃杰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并发骨水泥肺栓塞的MS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PVP和PKP术后58例患者的胸部MSCT,评价是否并发骨水泥肺栓塞并分析其MSCT表现.结果 58例患者中5例发现骨水泥栓子,发生率约为8.6%,其中肺癌多发椎体转移2例,胃癌多发椎体转移1例,多发骨髓瘤1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1例;骨水泥栓子CT表现为肺动脉分支内斑点状、小条状、分支状高密度影,散在或弥漫分布于两肺野.1例左肺动脉主干内见附壁骨水泥栓子,延伸至左肺上叶肺动脉内;3例同时发现椎旁静脉和奇静脉内骨水泥栓子.结论 MSCT可准确显示肺动脉分支内骨水泥栓子.

  • 肺外结核18F-FDG-PET/CT误诊分析

    作者:邱大胜;胡晓燕;彭辽河;李杰;朱佳;周静;丁九荣

    目的 探讨肺外结核的18F-FDG-PET/CT表现并分析肺外结核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18F-FDG-PET/CT误诊为恶性肿瘤的肺外结核患者资料.结果 25例18F-FDG-PET/CT误诊恶性肿瘤中23例经病理证实结核,2例经临床诊断性治疗终诊断为结核,包括8例骨关节结核,10例胸腹膜结核,7例淋巴结结核.8例骨关节结核中4例为胸椎结核,2例关节结核,另2例全身骨骼广泛受侵.4例胸椎结核呈溶骨性破坏,邻近软组织肿胀及软组织肿块,18F-FDG-PET示病变椎体呈明显放射性浓聚影,标准摄取大值(SUVmax)=3.56 ~ 12.58.2例全身广泛骨质破坏,CT示全身多发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不明显,PET是全身骨骼弥漫性放射性浓聚影.关节软组织结核2例:CT示左侧腰大肌脓肿,1例左侧腰大肌脓肿向下延伸至左侧髋关节,骨盆左侧及左侧髋关节软组织肿块,PET呈大片状不均放射性浓聚影,SUVmax=4.36~ 8.23.胸膜腹膜结核10例中有1例为胸膜腹膜结核,9例为腹膜结核,CT表现为腹膜及胸膜均匀增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胸腹腔积液.增厚的腹膜及胸膜呈条状放射性浓聚影,SUVmax=2.56 ~ 6.23,9例腹膜结核患者肠系膜内可见多发软组织密度结节及小斑片影,即“污秽征”.淋巴结结核7例:CT表现为对称性两侧纵隔、肺门多发淋巴结增大,大径1.5 ~8.0 cm,SUVmax=10.5.结论 肺外结核的18F-FDG-PET/CT表现没有特征性,与恶性肿瘤鉴别困难.在充分分析PET/CT征象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才能大限度地减少肺外结核的误诊.

  • 氙气增强双能量CT肺通气成像在肺癌患者的初步研究

    作者:盛会雪;周长圣;张龙江;赵艳娥;张宗军;卢光明

    目的 评估氙气增强双能量CT肺通气成像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研究对象在第一代双源CT上进行了氙气动态增强双能量CT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n=4)和肺癌组(n=21),其中肺癌组按有无支气管阻塞分为阻塞(n=16)和非阻塞组(n=5),在动态氙气增强图像上测量氙气浓度,对氙气浓度变化及氙图表现进行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平均值比较均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 4例正常人流入相(80 s)氙图表现为均匀一致强化,两肺氙气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侧(21.3±2.8)%;左侧(22.7±4.1)%,P =0.284].正常组流入相20 ~80 s氙气浓度迅速上升,到80 s时达到峰值;流出相80~ 200 s氙气浓度快速下降,200 s时测得氙气浓度为0%.16例肺癌阻塞支气管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通气缺损;阻塞肺段流入相(80 s)氙气浓度平均值低于对侧[阻塞侧(6.3±7.5)%;对侧(20.9 ±3.7)%,P<0.0001].动态增强扫描阻塞组出现明显氙气流人受限,其中6例可观察到肺阻塞肺段氙气低水平流入伴/不伴流出延迟.非阻塞组5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通气缺损和氙气滞留.结论 氙气增强双能量CT可评估正常人和肺癌患者的通气功能,对于肺癌支气管阻塞患者可显示通气缺损并可能提示旁路通气存在.

  • 韧带样型纤维瘤的影像学特征

    作者:陆紫微;王中领;卢艳丽;田霞;孙琪;孟倩;平小夏;谢道海

    目的 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desmoid-type fibromatoses,DF)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0例DF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DF 13例,复发性7例.探讨其CT和MRI影像学特征.结果 20例DF均单发,其中12例(60.0%)边界不清,9例(45.0%)包绕血管神经,8例(40.0%)有骨膜粘连.10例行CT检查,平扫呈稍低密度,密度均匀,瘤内未见钙化及坏死区.增强扫描6例表现为中度强化,延迟扫描5例呈渐进性强化.15例行MRI检查,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于肌肉低于脂肪信号,增强扫描11例呈中等或明显不均匀强化,并随着各期相渐进性强化.其中9例(81.8%)可见条索状或小斑片状T1WI及T2WI低信号,增强后未见强化.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2例呈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上呈等或稍高于肌肉信号.结论 DF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R增强、动态增强及DWI扫描对DF的诊断及预后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 滑膜软骨瘤病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梁文倩;成官迅;刘婷;谌丹丹;陈维翠

    目的 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MRI表现,并分析其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滑膜软骨瘤病患者的MRI资料,并与相关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RI表现为关节腔积液、滑膜不同程度增生并呈结节状突起、关节内软骨结节成分不同所表现的信号不同(共有三种表现)、继发的骨质压迫改变、骨髓水肿等.结论 充分认识滑膜软骨瘤病的MRI表现,并理解其与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能更准确地诊断此病,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 腮腺基底细胞瘤的CT影像诊断及鉴别

    作者:张启禄;钱斌;刘良

    目的 探讨腮腺基底细胞瘤(BCA)的CT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腮腺BCA患者的CT表现;9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并与腮腺混合瘤、腺淋巴瘤及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进行对照.结果 9例患者均为单发.CT平扫均表现为腮腺内稍高密度影,呈类圆形,境界清晰,CT值约34~53 HU;8例病灶体积较小,大径0.92 ~ 2.74 cm,均位于腮腺浅叶;1例体积较大,大径3.21 cm,同时累及腮腺深、浅叶;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呈明显强化,动脉期CT值约83 ~ 106 HU,静脉期强化不消退.CT平扫时,BCA与混合瘤、腺淋巴瘤及黏液表皮样癌的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脉期:BCA肿瘤实质部分的强化程度与腺淋巴瘤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高于混合瘤及黏液表皮样癌(P<0.05);静脉期:BCA肿瘤实质部分的强化程度高于腮腺混合瘤、腺淋巴瘤及黏液表皮样癌(P<0.05).结论 BCA作为一种相对少见的腮腺良性肿瘤,好发于老年女性;影像学表现为位于腮腺浅叶的单发病灶,密度不均,边缘清晰,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表现;终确诊须依靠病理学.

  • 3.0 T磁共振头颈部MRA对原始三叉动脉的评价

    作者:白敏;郭茜;徐金法;李淑华;布春青;赵秀芹

    目的 利用3.0T磁共振头颈部三维时间飞跃法(3D TOF) MRA和增强(CE) MRA成像分析原始三叉动脉(PTA)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来本院行头部MRA检查的4762例患者的MRA图像,并根据Saltzman分型和Uchino分型进行分型.结果 共检出PTA 16例,发生率为0.34%.Saltzman分型1型8例,2型3例,3型3例,2例不能分型.Uchino分型外侧型11例,内侧型2例.10例合并头颈部其他血管变异.结论 3.0T磁共振头颈部MRA可清晰显示及全面评价PTA,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MRN在脊神经病变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龙茜;柳曦;刘定西;刘小明;杨帆;孔祥泉

    脊神经病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繁多,包括外伤、产伤、肿瘤、卡压、感染及辐射等,可造成脊神经断裂、脱髓鞘样变等多种类型损伤,轻者造成患者肢体运动或感觉功能障碍,重者致残,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负担.清晰、直观、无创地显示脊神经及其支配的肌肉组织状态,对脊神经病变的准确诊断及预后判断至关重要.CT、超声以及MRI等检查均可不同程度显示脊神经.CT空间分辨率高,但难以辨别周围血管、神经等软组织区;高频探头超声能清晰显示表浅周围神经的分布、走行及粗细,但难以显像深部周围神经;MRI因其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参数成像及多种后处理技术等特点被认为是检测脊神经病变的佳影像学方法.

  • MRI在评价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影响方面的应用价值

    作者:吉婷婷;杨成

    高血压是一种广泛流行并对心血管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的全身性功能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HHD)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因高血压很少显示出利于诊断的身体局部的症状,以至于一直以来被放射学家们认为是一种"无形的"疾病.但近期研究表明,MRI在对高血压患者的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 双源CT心脏“一站式”检查低剂量扫描方案在低心率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强;钱农;潘昌杰;李盛;童竑章

    目的 探讨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一站式”低剂量扫描方案在低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及左心室功能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3例临床怀疑或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周内同时行冠状动脉DSCT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入组条件:心律规则且心率≤70次/分.DSCT采用管电流调制,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扫描窗宽为30%~ 80% R-R间期,全电流采集时相为70% R-R间期,其余时相使用全电流的20%.冠状动脉依据美国心脏学会冠状动脉16分段法,图像质量用4级法进行评估,1~3级图像为可评估,能用于影像诊断,4级为不可评估.采用手动矫正Simpson法计算DSCT所测得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以超声心动图测得的LVEF值为对照进行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 30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及左心室功能分析,1例心脏扫描失败,2例左心室功能分析失败.平均辐射剂量为(3.08±0.40) mSv.共评价冠状动脉409段,其中可用于诊断的节段占96.82%.双侧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DSCT与超声心动图测得的LVEF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4),且有很高的相关性(r=0.74).结论 DSCT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低剂量“一站式”心脏检查方法可以用于低心率患者的冠状动脉成像和左心室功能分析.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较好,左心室功能分析结果可靠,平均辐射剂量较低.

  • 320排CT容积扫描在难配合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波;刘家骥;胡文笳;汪春红

    目的 探讨320排CT容积扫描在对难配合患者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经CT螺旋和容积扫描的180例婴幼儿胸部检查病例及50例头颅检查的危急重症病例,对其图像移动性伪影情况分级后分别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接受容积扫描方式检查的患者图像移动性伪影明显少于螺旋扫描的患者(胸部扫描T=1702,P=0.00,头颅扫描x2=23.53,P=0.00).结论 320排CT容积扫描有着较高的Z轴时间分辨率及较大的扫描宽度,可以减少难以配合检查的患者CT图像的移动性伪影.

  • 成人脑梗死及脑血肿近期低剂量CT复查的应用

    作者:徐延峰;康立清;冯俊杰;马国军;宋兆伟;孙连营;车延旭

    目的 探讨成人脑梗死及脑血肿患者近期低剂量CT复查的可行性.方法 比较137例脑梗死及130例脑血肿成人患者常规(S组)、75%(L组)及50%(L2组)剂量头部CT扫描的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结果 S组与L1组比较,图像质量(P梗死=0.197、P血肿=0.285)及诊断效能(P梗死=1.000、P血肿=0.500)均无统计学差异;S组与L2组比较图像质量(P梗死=0.000、P血肿=0.000)及诊断效能(P梗死=0.002 、P血肿=0.031)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成人脑梗死、脑血肿近期复查患者,75%低剂量CT对临床诊断效能无显著影响.

  • 肺癌穿刺标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勇;张晋;王海彦;张磊;史美祺;庄一平

    目的 评价肺癌穿刺针吸活检标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6例ⅢB~Ⅳ期肺癌患者行CT引导肺部病灶针吸活检术,应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穿刺标本EGFR外显子19及21突变.结果 (1)46例中腺癌40例、鳞癌3例、小细胞癌1例、未分化癌2例.(2)46例中EGFR突变24例;40例腺癌中23例发生突变,3例鳞癌中1例突变;30例女性中有20例突变,16例男性中有4例突变.(3)13例EGFR突变病例接受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6周后首次评估均为部分缓解(PR).肿瘤进展时间(TTP)短12周,长102周.结论 CT导向肺癌针吸活检标本能有效检测EGFR突变,可为进展期肺癌应用EGFR-TKI靶向药物治疗筛选优势人群.

  •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肉眼血尿的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

    作者:贺祥;张和平;靳海英;张杰;王晓宏;王长福;李长坡;刘岩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无痛性肉眼血尿的原因及经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肾动脉栓塞治疗(KAE)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共7例PCNL后持续性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38 ~ 64岁,平均52岁.PCNL后3~5天,左肾2例,右肾5例,7例患者均有持续性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血压难以维持.治疗方法: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进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做选择性患侧肾动脉造影,检出出血原因后超选择性插入供血动脉,用医用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钢丝圈栓塞靶血管,栓塞后立即造影复查.结果 7例患者均发现有肾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RAP),其中2例合并动静脉瘘(AVF);7例患者经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血压恢复正常.栓塞前后肾功能无显著变化.结论 DSA检查是确诊PCNL后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原因的较好办法,PCNL后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的直接原因主要是肾动脉分支RAP和AVF,KAE是治疗PCNL后RAP及AVF的安全性高、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

  • CT引导下经胸膜腔外路径行纵隔肿瘤穿刺活检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沛雄;龙海清;赵伟华;樊湘辉;罗丙权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胸膜腔外路径行纵隔肿瘤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6例可疑纵隔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行CT引导下经胸膜腔外路径纵隔肿瘤穿刺活检术.与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采用灵敏度、特异度、气胸率、咯血率来评价CT引导下经胸膜腔外路径行纵隔肿瘤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CT引导下经胸膜腔外路径行纵隔肿瘤穿刺活检术和手术后病理检查的诊断效果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CT引导下经胸膜腔外路径行纵隔肿瘤穿刺活检术进行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80.00%,诊断的特异度为78.95%,漏诊率为20.00%,误诊率为21.05%. 结论 CT引导下经胸膜腔外路径行纵隔肿瘤穿刺活检术是一种新的纵隔肿瘤穿刺活检路径,能显著提高纵隔肿瘤穿刺活检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 透明质酸钠对骨性关节炎疗效评价的T2 mapping方法实验研究

    作者:郝崴;牟怡平

    目的 用T2 mapping成像技术评价透明质酸钠对骨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 取20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10).在兔右膝关节股骨内髁钻深度为2 mm的软骨缺损区(r=0.5 mm).术后第3天开始给予实验组右膝关节注射透明质酸钠0.5 ml,每周1次,共4周,对照组右膝关节及实验组左膝关节注射0.5 ml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左膝关节不做任何处理.术后第5周处死动物进行T2 mapping扫描,软骨行HE染色及Mankin评分.T2值及Mankin评分进行差异检验及相关分析(P<0.05).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兔左膝关节的T2值分别为41.9±1.7、41.6 ±3.2(P >0.05),Mankin评分为0分(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右膝关节的T2值分别为:61.1±1.1、65.2±1.2(P <0.05),Mankin评分分别为:5.6±4.9、7.1 ±0.5(P<0.05).T2值和Mankin评分的相关分析显示r=0.999(P <0.05).结论 T2 mapping成像技术可以准确地评价透明质酸钠对OA的疗效.

  • 256iCT和心动超声对左心房容积定量测量的准确性研究

    作者:李敬民;李彩英;李庆啸;赵爽;刘晓伟;王伟;罗文飞;柳青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256iCT)对左心房体积测量的准确性.方法 (1)手工制作4只不同体积左心房模型,一天内完成256iCT及心动超声两种检查.对256iCT后处理工作站自动测量法、半自动法、心动超声法与真实容积之间进行比较;(2)选取6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并在12 h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心房容积.将60例患者按性别分组,对总体样本组、男性组及女性组分析256iCT后处理工作站自动测量法和心脏超声法两者之间的差别.结果 (1)左心房模型试验表明,CT自动算法与真实容积之间无差别(P>0.05),半自动法、超声法与真实容积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2)60例临床组两种测量方法之间差异明显(P<0.05),左房体积测量,采用超声法较256iCT自动测量法定量值低约24%,不同性别组分析结果与60例样本组基本一致.结论 256iCT可以用于左心房容积定量测量,其结果客观、准确、可重复性强.该研究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新西兰大白兔选择性颈内动脉造影解剖及Willis环变异

    作者:刘振生;李晓强;周龙江;张新江;王苇;李澄

    目的 研究新西兰大白兔颈内动脉造影解剖及Willis环变异.方法 对50只新西兰大白兔进行经股动脉途径选择性颈内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选择性颈内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脑血管解剖细节.Willis环变异包括血管发育不良(22.4%),单侧双大脑中动脉(20.4%),后循环不对称者(16.3%),完整对称的Willis环仅占40.8%.此外,枕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者占30.1%.结论 经股动脉途径采用同轴导管技术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选择性颈内动血管造影结果可靠.熟悉兔脑血管造影解剖及变异Willis环,有利于建立更加稳定的脑缺血模型.

    关键词: 血管造影
  •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MR特点

    作者:赵洪波;王胜裕;蒯新平;朱国辉;徐雪元;李华;刘士远

    目的 初步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MR特征,提高对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MR影像特点,包括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缘、信号特点、强化特征以及颈部间隙淋巴结情况.结果 男性3例(75%),女性1例(25%),平均年龄47岁(37~55岁).4例均为单发肿瘤,其中左侧1例,右侧3例.除1例累及腮腺深叶及浅叶外,其余肿瘤均位于腮腺浅叶.肿瘤平均大小约为1.98 cm×1.48cm.1例肿瘤呈哑铃形,3例肿瘤呈类圆形.肿瘤轮廓清晰,并有包膜形成.以腮腺为标准:2例肿瘤信号均匀,T1WI呈低信号,化学位移选择饱和法(CHESS)脂肪抑制T2WI呈高信号,FSE T2WI呈低信号.1例肿瘤T1WI及T2WI均呈高低混杂信号,内有血肿信号.1例肿瘤T1WI呈低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略高信号,FSE T2WI呈略低信号,周围可见小裂隙样囊变.增强扫描,所有肿瘤实质成分明显强化.1例肿瘤同侧颈血管间隙多个淋巴结肿大,但信号均匀.结论 中老年患者腮腺浅叶内单侧单发轮廓清晰,边缘光整病变,实性或囊实性伴有出血,显示低信号包膜,并且实性成分明显强化,提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可能.

  • 血管源性急腹症的64排螺旋CT表现

    作者:许凡勇;卢绍辉;赖昆全;刘少强;郭少华;王俊;许红雨;谢春;苏子慧

    目的 探讨血管源性急腹症(acute abdomen caused by vascular lesions,ABCVL)的64排螺旋CT平扫及CTA表现.方法 国顾分析9例经影像及临床证实ABCVL的CT平扫及CTA表现.结果 肝总动脉瘤伴部分血栓形成1例,肠系膜上动脉瘤伴血栓形成1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并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例,左肾动脉分支梗死1例,肠系膜动脉扭转2例,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64排CT三维后处理图像清晰显示动脉瘤腔大小及形态、肠系膜动脉扭转情况、血管腔内低密度血栓,伴随渗液、腹腔积血等情况.结论 腹部CT平扫的某些征象可提示ABCVL;64排螺旋CTA成像可明确ABCVL的诊断,在一定程度上可判断ABCVL的严重程度.

  • 成人单纯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MSCT影像分析

    作者:郑传忠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上单纯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表现.方法 对49例单纯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行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分析影像表现.结果 49例单纯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者,结核22例,转移性淋巴结癌12例,淋巴瘤6例,结节病7例,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炎2例.结论 单纯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螺旋CT能较准确地诊断.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诊断食管裂孔网膜疝

    作者:曹和涛;陆健;周亚生;刘婷婷;田浩;生晓惠;陈小华;张勤慧;包雪平;刘晓艳

    目的 探讨MSCT多平面重组(MPR)诊断食管裂子网膜疝(EHOH)的价值.方法 5例经手术证实的EHOH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获取亚毫米数据作MPR及大密度投影(MIP),在贲门部测量食管裂孔(EH)大小.以EH膈上脂肪囊与腹腔网膜脂肪相连、胃左动脉(GLA)穿EH及贲门位置正常作为EHOH诊断标准,由3位不知手术结果的高年资医生分别回顾性分析横断位和MPR图像进行判断.结果 5例横断位均显示EH膈上大小不等囊状脂肪密度影,其中椭圆形2例、类圆形2例及分叶形1例,内见点条状高密度影,增强有强化;1例伴转移性淋巴结肿大,1例伴小网膜转移,3例伴腹腔积液;2例判断准确.5例MPR直观显示脂肪囊与腹腔脂肪相连,4例GLA穿EH,主干僵直和食管支附近呈“∩”形特征形态;5例均作出准确诊断.结论 MSCT MPR清晰显示EH膈上脂肪囊与腹腔网膜脂肪相连及GLA穿EH的形态特征,对EHOH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MRI在儿童静脉窦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刘玥;彭芸;段晓岷;尹光恒;谢山佳

    目的 评价MRI对儿童脑静脉窦血栓(CVS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10天~11岁,平均3.9岁)经临床确诊为CVST患儿的MRI及MRV表现.对所有病例均行MRI及MRV平扫,其中1例行增强MRI(CE-MRI)和增强MRV(CE-MRV)扫描. 结果 14例横窦受累,12例上矢状窦受累,11例乙状窦受累,1例蝶顶窦受累.MR平扫6例表现为T1WI等高信号、T2WI高信号;3例表现为T1WI等高信号、T2WI低信号;3例表现为T1WI、T2WI等信号;1例T1WI高信号、T2WI等信号;2例T1WI和T2WI血栓显示不明显.增强扫描表现为脑静脉异常强化,静脉窦壁表现为环形、三角形或平行状强化,而静脉窦内血栓无强化,呈不规则充盈缺损或空三角征.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显影不规则、狭窄或中断、侧支血管形成,邻近深静脉及浅静脉迂曲扩张.结论 MRI结合MRV,特别是增强MRI和MRV是诊断儿童CVST的有效手段,对于临床及时诊断治疗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 儿童肺吸虫脑病的MRI诊断

    作者:高雅丽;蔡金华

    目的 探讨儿童肺吸虫脑病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肺吸虫脑病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脑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23例中脑部出血灶18例,多呈短T1、长T2信号;环形或多环形强化16例,斑片状或结节状强化7例;所有病灶周围均见大范围水肿,与病灶大小不成比例;2例出现脑膜强化;1例有脑积水.结论 MRI对儿童肺吸虫脑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其特征表现包括出血、大范围水肿及多环形强化.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早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价值研究

    作者:曹满瑞;刘炳光;黄怡;杜牧;张方璟;何健龙;赵弘;滕妍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对35例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在化疗前、化疗2个疗程、化疗后术前进行MRI检查,做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按手术病理分为组织学显著反应组(MHR组)和非组织学显著反应组(N-MHR组),比较两组表观扩散系数(ADC)、肿瘤大径及体积变化率的差异,分析ADC变化率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预测获得MHR的ADC变化率临界值(cut-off value).结果 在化疗2个疗程后,两组ADC值,有显著性差异,P值=0.009;肿瘤大径、肿瘤体积变化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244和0.313.以ADC值升高12.5%为ADC值变化率诊断分界点,预测获得MH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7%和81.2%.结论 化疗中监测ADC值变化,有可能是早期预测NAC是否能获得MHR的指标.

  • 乳腺导管造影对单发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慧颖;张伟;艾娜娜;杨巍

    目的 评价乳腺导管造影对单发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乳腺单发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行乳腺X线平片摄影、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及手术病理确诊.结果 乳腺X线检查,有阳性征象者2例,占6.90%;乳腺导管造影检查阳性28例,占96.55%,正确诊断23例,占79.31%.造影检查的主要表现为导管内充盈缺损、伴或不伴近侧导管扩张,或表现为中央导管完全梗阻、断端呈杯口状.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对单发导管内乳头状瘤有重要诊断价值.

  • DR3000高压发生器故障检修一例

    作者:吴建平;汪继辉

    故障现象 开机启动时控制台上报错,错误代码E53.高压发生器通讯的蜂鸣器一直在响.故障分析及检修 该错误代码提示高压发生器通讯失败或DRAC板故障.打开高压发生器前面安装ATP板的面板,发现晃动时通讯时有时无,控制台上报错也会变成E98和E01.

  • 肾癌胰腺转移瘤的CT表现(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光宪;张冬;文利;杨华;邹利光

    目的 探讨肾癌胰腺转移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肾癌胰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与CT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3例肾癌胰腺转移瘤均为多发型,共9个病灶,大直径0.8~2.8 cm,平均1.9 cm.平扫呈稍高密度灶7个,等密度灶1个,低密度灶1个,其中2个病灶有液化坏死;增强扫描8个病灶呈明显强化,1个病灶呈环状强化.所有病例均有胰外转移.结论 肾癌胰腺转移瘤少见,常有多发病灶及胰外转移,CT表现主要为稍高密度、明显强化,结合原发病史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

  • 成人肝未分化肉瘤的CT诊断(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徐勋华;王夏武;周义成

    目的 探讨成人肝未分化肉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多层螺旋CT对3例成人USL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并行多平面重组(MPR).结果 CT平扫显示3例成人患者病灶均为单发的囊实性肿块,直径超过10cm,大部分位于肝右叶.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肿块周边可见假包膜.3例均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诊断USL有较高的价值,结合临床、其他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临床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