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发局灶球形肺炎CT扫描的特征及鉴别诊断

    作者:李文彬

    目的 分析单发局灶球形肺炎经CT扫描的具体表现特征及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2例经手术证实的单发局灶球形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均进行CT扫描,观察患者的CT具体表现特征,分析CT扫描的鉴别价值.结果 本组患者病灶直径(3.9±0.8)cm,无胸膜结节、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病灶部位主要为双肺下叶后外基底段及背段,形态多为中心层略呈楔形、尖端指向肺门侧,边缘多见毛糙的长毛刺,多为均匀密度病灶,多见与邻近胸膜相贴,肺门侧多见局部充血征,侧缘肺野多无斑片渗出灶.结论 临床在鉴别单发局灶球形肺炎时,可以结合CT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测等方法 提高诊断准确率.

  • 老年单发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彭昌能;郑倩;谭志惠;刘剑波

    目的:探讨老年单发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效果.方法:收治单发早期胃癌患者6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单发早期胃癌,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外科手术治疗单发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张继祥;王中海;戚久东;白祥德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单发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例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见死亡病例,无切口感染、术后大出血、窒息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有效,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单发脑转移瘤的MRI诊断

    作者:关玉宝;彭卫军;周良平;顾雅佳;曾庆思;伍筱梅;谢念危

    目的: 评价MRI诊断单发脑转移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单发脑转移瘤的临床和MRI表现,病例均经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38例中,原发于肺癌27例,50岁以上33例;发病过程突然、短期内出现中枢神经障碍症状30例;病灶位于幕上34例,其中25例位于灰、白质交界区.病灶直径>1.0cm时瘤周水肿常较显著.T1WI-FLAIR显示病灶欠清或不清13例,FRFSE-T2WI、T2WI-FLAIR显示欠清或不清楚的分别为5例、2例,增强扫描均清楚显示病灶.结论: MRI增强检查是诊断单发脑转移的佳方法.

    关键词: 转移瘤 单发 MRI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应用坦索罗辛治疗单发肾结石疗效的系统评价

    作者:胡潇;陆洪兵;崔飞伦;秦超

    目的 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应用坦索罗辛治疗单发肾结石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纳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使用坦索罗辛治疗单发肾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观察指标为碎石清除率和平均排出时间.结果 纳入的7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评估了866例患者,Meta分析提示与空白/安慰剂组比较,坦索罗辛能够显著提高单发肾结石患者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4周[RR=1.59,95% CI(1.19,2.14)]和12周[RR=1.17,95%CI(1.04,1.31)]的碎石清除率.结论 与空白/安慰剂组相比,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使用0.4 mg/d坦索罗辛有可能显著提高肾结石患者的碎石清除率,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 单发性颌骨浆细胞肉瘤五例报告

    作者:王化国;沙明健;杨兴华

    浆细胞肉瘤又称骨髓瘤,病理为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浸润骨骼及软组织,好发于胸骨、椎骨、盆骨及颅骨[1].患者常以骨性疼痛、病理性骨折、低热、贫血等症状就诊,单发于颌骨内者,临床报道较少.笔者搜集我院1989~1998年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颌骨浆细胞肉瘤的病例共5例,报告如下.

  • 作者:

    关键词:
  • 甲状腺单发结节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陈红杰;董伟波;马军辉

    目的评价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甲状腺单发结节行腺叶全切加峡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病理证实甲状腺良性疾病30例,甲状腺癌5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2例,呛咳1例,均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5例甲状腺癌随访5年无复发.结论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是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的理想术式.

  • 单发不典型脑转移瘤58例CT表现分析

    作者:王昊;毕俊英

    目的 探讨单发不典型脑转移瘤C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其中男40例,女18例,年龄17~73岁,平均53.5岁,40岁以上的占92.3%.58例中4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2例为临床证实.结果 58例中幕上48例、幕下10例,幕上与幕下比为4.8∶ 1.不典型脑转移瘤可分为三型:结节型31例(31/58);环型18例(18/58);结环混合型9例(8/58);灶周水肿;单发转移瘤一般较多发者大.结论 单发不典型脑转移瘤CT诊断有一定特点,经仔细分析,大部分可能作出正确诊断.

  • 双胞胎肝母细胞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冯丹;张可仞

    目的:分析肝母细胞瘤的家族遗传倾向,为临床遗传咨询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5年6月至2011年11月间收治的3例双胞胎肝母细胞瘤患儿的资料,结合患儿生化、影像、治疗方案、生存期、家族史及相关文献报道分析遗传相关因素.结果:本文中3例双胞胎患儿均为单发,无家族史,其中1例为早产儿.3例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为肝母细胞瘤,术后1例患儿因失血性休克死亡,余2例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均获得完全缓解.自1969年至今,已有8例关于兄弟姐妹同患此病的文献报道.8组文献中5组患儿家族中有肿瘤(多数为结肠癌)及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史,其中3组还有基因异常改变.结论:肝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小儿肝脏恶性肿瘤,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与结肠癌及家族性结肠息肉综合征密不可分,在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家属的认知,做好预防保健,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容易被忽视的单发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

    作者:王军;王旭荣;翁晓海;吕金纯;蒋晓彬;郑汉鹏

    目的 分析单发脊柱转移瘤MRI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13例单发脊柱转移瘤MR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MRI的表现特点.结果 13例脊椎病变中,6例椎体病灶呈类圆形,5节位于椎体中后部,1节累及椎体前中部;2节脊椎附件破坏,6例椎旁见软组织占位影.结论 脊柱单发转移瘤好发于椎体的中后部,MRI示脊椎附件破坏少见,椎体骨质破坏和软组织形成有诊断意义.

  • 单发尿路结石分布规律探讨

    作者:陈成华

    目的 探讨单发尿路结石分布规律.方法 随机抽取单发尿路结石患者125例,对其X线影像学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25例单发尿路结石患者,结石部位分布:肾结石占20.8%,输尿管结石占69.6%,膀胱结石占9.6%;结石的大小分布:单发尿路结石直径<1cm 88例占70.4%,直径≥1cm 37例占29.6%.结论 单发尿路结石以输尿管结石为主,不同部位结石各有特点,腹部X线平片及尿路造影是尿路结石有效安全的诊断方法.

  • 单发型内生软骨瘤的X线CT及MRI影像诊断分析

    作者:陶强

    目的:分析内生软骨瘤的X线、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型内生软骨瘤的临床、X线、CT和MRI表现.结果:11例病灶均为单发;掌骨2例,指骨3例,趾骨1例,股骨3例,胫骨2例.单发型内生软骨瘤的X线表现为病灶呈囊状或类圆形透光区,瘤灶有钙化,边界清楚,呈膨胀性生长,骨皮质变薄,可出现病理性骨折;CT表现为病灶内有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楚,可见钙化,骨皮质可局部溶解吸收.MRI在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结论:内生软骨瘤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伴病灶内不同程度钙化是其特征性表现,X线空间分别率高,是首选检查方法结合临床可作出明确诊断,CT作为X线的补充.

  • 单发局灶型甲状腺炎的超声表现

    作者:于虹

    目的:探讨单发局灶型甲状腺炎的超声表现特征,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通过影像学以及细胞学检测确诊为单发局灶型甲状腺炎230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重点分析其超声一般表现以及弹性成像表现。结果230例患者均表现为低回声,按照病灶形态,形态规则有180例(78.3%),形态不规则有50例(21.7%);边缘模糊有200例(87.0%)),边缘锐利有30例(13.0%);弹性成像为Ⅰ型105例(45.7%),Ⅱ型104例(45.2%),Ⅳ型21例(9.1%)。结论单发局灶型甲状腺炎未表现出典型的甲状腺炎超声特征,反而与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类似,且弹性成像显示质地较为绵软。

  • 右上肺单发斑片状阴影的X线平片诊断

    作者:王春波

    目的 总结右上肺单发斑片状阴影的X线平片诊断的正误经验,旨在提高对此X线征象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10例右上肺局限性单发斑片状阴影且后有正确诊断的患者,追踪其X线复查经过,结合临床,统计分析首次诊断正误原因.结果 6例X线平片首次诊断为肺结核中有2例误诊,1例为支原体肺炎,1例为大叶性肺炎消散期;2例首次诊断为支原体肺炎中有1例误诊,实为肺挫伤;1例首次疑诊为支原体肺炎,后结果实为肺结核;1例首次疑诊为肺癌,后诊断结果为肺炎型肺癌.结论 胸部X线平片首次发现右上肺单发斑片阴影正确诊断率为60%,如果把不正确的首次疑诊包括在内,误诊率为40%,误诊率高.X线平片对此肺部阴影诊断应特别慎重,密切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多作鉴别诊断,不断进行X线追踪复查,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 扩大患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76例

    作者:汤百顺

    目的 探讨扩大的患侧甲状腺切除术(患侧甲状腺加峡部切除术)治疗单发甲状腺结节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单发甲状腺结节病人施行扩大患侧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甲状腺良性病变71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5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甲状腺功能低下.5例甲状腺癌病人均存活,无癌复发.结论 患侧甲状腺加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安全、有效.

  • 78例甲状腺单发结节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康英慧;闫军;张玉荣;马立伟

    目的:探讨超声在甲状腺单发结节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寻找有意义的鉴别诊断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甲状腺单发结节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特征,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78例甲状腺单发结节中结节性甲状腺肿26例,甲状腺腺瘤31例,甲状腺癌20例,局限性桥本式甲状腺炎1例.结节中纵/横比(A/T)≥1、后方回声衰减、微钙化、边界欠清晰、内部为低回声以及实性结构、内部血流Alder 分级为2~3级在良恶性甲状腺单发结节界中有明显差异(P<0.05),均为有价值的超声诊断指标.结论:甲状腺单发结节的超声诊断,需结合多项指标综合分析,以提高甲状腺单发结节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 产前二维超声诊断胎儿单发半椎体畸形的价值

    作者:高素芳;郭子玉;覃罗好;刘美娟;孙江连;高丽华

    目的:探讨胎儿单发半椎体畸形的二维声像图特征,以提高产前二维超声对单发半椎体畸形的认识。方法:从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广东省东莞市茶山医院进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中,选取产前超声提示单发半椎体畸形7例,回顾性分析单发半椎体畸形声像图特征及产前超声检查方法。结果:7例单发半椎体畸形中,胸椎半椎体5例,腰椎半椎体2例;产前超声检查过程中,旁正中切面显示脊柱后凸和前凸畸形5例,冠状切面显示脊柱左侧弯曲和右侧弯曲6例,在没有侧弯、成角情况下,横切面很难发现椎体形态异常。结论:旁正中切面可显示半椎体畸形引起的脊柱后凸和前凸,冠状切面可显示半椎体畸形引起的脊柱左侧弯曲和右侧弯曲,横切面可显示椎体形态异常。胎儿半椎体畸形具有典型声像图特征,二维超声可作为胎儿单发半椎体畸形的常规筛查手段。

  • 单发肝脏转移瘤CT与临床分析

    作者:孙洪砚

    目的:提高单发肝转移瘤的诊断水平,探讨CT检查价值.方法:从肝脏转移瘤手术追踪病例中找出术前CT检查20例,进行CT回顾性分析,并对单发肝转移瘤在肝内分布、密度、CT增强表现、临床肝脏检查情况及原发灶同时显示予以分析.结果:20例单发肝转移瘤中,11例(55%)病灶位于肝脏边缘的肝实质内,14例(70%)病灶比肝实质密度低,甲胎蛋白(AFP)测定:12例(60%)AFP<20μg/l,CT检查同时发现原发肿瘤5例,术前误诊6例(33.3%).结论:单发肝内转移瘤是高误诊的主要原因,注意分析临床症状、肿瘤在CT的分布特点、密度、增强CT的特性及原发肿瘤的部位,加强寻找原发灶,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 微血管侵犯对单发小肝癌外科治疗后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华志;郭春海;安宏超;崔宏力;刘建东

    目的 探究单发小肝癌患者有无微血管侵犯对其外科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的96例单发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发生微血管侵犯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未发生微血管侵犯的54例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调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1年、2年、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复发率以及平均生存期和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的并发症情况,观察组腹水8例(19.0%)、腹腔出血4例(9.5%)、肝性脑病7例(16.7%)、上消化道出血11例(26.2%)、切口脂肪液化6例(14.3%)、肝脏衰竭14例(33.3%);对照组腹水4例(7.4%)、腹腔出血3例(5.6%)、肝性脑病2例(3.7%)、上消化道出血8例(14.8%)、切口脂肪液化3例(5.6%)、肝脏衰竭11例(20.4%);观察组并发症率均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后1年、2年、3年总生存率观察组分别为83.3%、76.2%、61.9%,对照组为92.6%、85.2%、77.8%;出院后1年、2年、3年无瘤生存率观察组分别为78.4%、69.2%、61.1%,对照组为87.2%、81.0%、76.6%;观察组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后1年、2年、3年复发率和肝内局部复发率观察组分别为17.4%、23.5%、29.7%和37.4%,对照组分别为11.4%、16.8%、24.4%和24.1%;观察组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平均生存期观察组短于对照组[(34.7±10.2)个月vs(41.6±9.8)个月,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22.3 ±7.4)d vs(17.4±7.2)d,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血管侵犯不利于单发小肝癌外科治疗后患者的恢复,可降低生存期,延长住院时间;在并发症率增加和生存率降低方面是否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

4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