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림상방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324
  • 国内刊号: 42-118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5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冯敢生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原发性肺副神经节瘤一例

    作者:冯利波;姚海泉;史河水;代敏;胡智斌

    患者男,46岁.体检发现右下肺肿块,考虑良性肿瘤,追踪复查3年,病灶缓慢增大,遂人院手术治疗.3年前首次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下叶内基底段见类圆形肿块影,大小3.2 cm×2.5cm×2.7 cm,边缘光整,上缘邻近斜裂胸膜,外后缘紧贴右下肺静脉内侧基底段分支,密度较均匀,无钙化和脂肪成分,无分叶和毛刺征(图1).患者每隔6个月复查t次,因肿块增大不明显未予特殊治疗.3年后胸片复查:肿块增大,呈类圆形,边缘清晰光整(图2).胸部CT复查:见右肺下叶肿块增大至4.0 cm×3.4 cm×3.0 cm,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呈轻度均匀强化(图3、4).

  •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致坏死性胆管炎一例

    作者:李国英;丁娟;李海军

    患者男,57岁.因肝右叶原发性肝癌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恢复顺利,无明显不适,1个月后行第二次TA-CE后,术后反应重,恶心、呕吐明显,并出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向肩背部放射,体温38.5℃.无黄疸、寒战症状,查血常规、胆红素正常.

  • 右侧胫骨上端软骨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廖茂超;黄政

    患者女,14岁.因右膝关节疼痛2个月,加重1个月人院.患者2个月来右膝关节疼痛症状间断发作,近1个月右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体检:右膝关节轻度压痛,无畸形及明显压痛点.

  • 血吸虫肝脓肿一例

    作者:王夏武;陈秋旺

    患者男,45岁.因食欲不振2周人院.入院时患者一般情况尚可,无呕吐、无腹泻.体检:皮肤轻度黄染,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右侧季肋部有轻度的深压痛;心肺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轻度增高,其余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 CT诊断宫角妊娠二例

    作者:向志雄;刘正义;刘晓红;罗琼

    例1女,42岁,药物流产后39天,阴道不规则流血月余.平素月经规则,量中,色暗红,无痛经.患者停经月余,出现乳房胀痛,于当地医院就诊行尿妊娠试验阳性,无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行超声检查示宫内早孕可能,在当地医院行药物流产,病历记载排出典型绒毛,后出现不规则流血,量少,色暗红,不伴血块及肉样组织排出,淋漓不净至今,无其他不适.外院超声提示宫底部混合性包块,收住我院.

  • 鼻腔颅内沟通型神经内分泌癌MR诊断一例

    作者:逄利博;韩宁

    患者女,33岁.左侧眼球内外进行性突出9个月,头痛1个月余.患者9个月来左侧眼球向外进行性突出,伴左眼视野减小,2个月前出现左侧鼻出血,右耳耳鸣,1个月前开始出现间断性头痛,头痛性质为钝痛,部位为右侧颞顶部,无放射,每次头痛持续时间为2~3s.发病以来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抽搐,无运动障碍,无视力减退.体检:体温36℃,脉搏84次/min,血压110/80 mmHg(1 mmHg =0.133kPa),呼吸18次/min.双眼瞳孔直径3.0 mm,对光反射灵敏,左眼突出,左眼视野减小,双侧嗅觉减退.

  • 脑内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作者:冯盼盼;林波淼;温志波;全显跃

    患者男,40岁.因发作性双下肢抽搐3个月余,加重2天入院.患者20年前曾行颅咽管瘤手术,术后行放疗,具体术式及放疗剂量不详.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影像学表现(图1~6):颅脑MRI平扫示左侧颞叶团片状长 T1、长T2异常信号灶,信号不均匀,混杂有小片状更长T2信号,病灶边界欠清,大小约4.9 cm×4.2 cm×3.2 cm,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强化,病灶周围见指压状水肿带,左侧脑室明显受压变形,中线结构明显右偏.

  •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在直接淋巴管造影及造影后CT平扫中的 影像表现

    作者:张建梅;陈孝柏;赵桐;沈文彬;袁辉;侯睿;王仁贵

    目的 探讨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在直接淋巴管造影和造影后CT检查中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临床诊断为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先行直接淋巴管造影后再行腹盆部CT平扫,5例在淋巴管造影前做过CT平扫加增强,3例淋巴管造影、CT平扫后进行了增强扫描,分析所有病例影像学表现.结果 直接淋巴管造影显示腹膜后、髂部淋巴管走行迂曲,不同程度扩张,结构紊乱,动态观察向肠系膜反流4例,3例可见对比剂直接进入肠腔内.直接淋巴管造影后行CT平扫,21例均可见向对侧腰干反流,9例向肠干反流.15例患者有节段性肠壁增厚,8例增强扫描,显示5例小肠壁分层强化呈“晕轮征”,2例增厚肠壁呈均匀性强化,1例肠壁未见增厚.结论 直接淋巴管造影与造影后CT联合检查是诊断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重要方法.

  • 女性盆腔炎性肿块的螺旋CT诊断

    作者:陶道均;王静;陈光祥;李茂林;冯荣国;张清平;王荔;牟富丽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女性盆腔炎性肿块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或临床治疗证实的女性盆腔炎性肿块患者资料47例.42例患者同时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仅行CT平扫.结果 47例中单发肿块32例,双侧肿块15例;肿块表现为囊性(8个)、囊实性(37个)、实性(17个);肿块壁局部出现“银环征”25个,囊内密度不均有“污浊感”13个,囊内含气4个;肿块与邻近脏器粘连(25例),伴盆腔和(或)胸腔积液(31例),子宫增大33例,附件增粗、输卵管积液(18例),输尿管积水(7例),肠梗阻(11例).结论 螺旋CT扫描能清楚地显示女性盆腔炎性肿块的内部特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丰富而准确的依据.

  • 小肠Crohn病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作者:田净丽;汤光宇;王非;彭屹峰;徐彧;张长宝

    目的 探讨小肠Crohn病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小肠Crohn病的MSCT表现,分析病变肠管的数量、部位、肠壁厚度、增强后的强化特点及并发症.结果 MSCT均能显示小肠Crohn病的病变肠段,敏感性为100%.35例中共显示112段炎症肠壁,病变累及第6组小肠(回肠远段)35例,累及第5组、第4组、第3组、第2组分别为29例、16例、7例、4例,累及回盲部25例,广泛累及结肠4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肠壁增厚,增强扫描显示病变肠壁有较明显强化,呈分层状或均一强化.肠系膜血管增生及“梳样征”21例,肠管周围蜂窝织炎13例,炎性肿块1例,瘘管2例,不全梗阻4例.结论 MSCT检查是小肠Crohn病的一种敏感的检查方法,小肠Crohn病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判断病变的活动性及疾病的发展阶段,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18F-FDG PET/CT显像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作者:王大龙;于丽娟;田墨涵;任美丽;张士德;高波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33例疑结直肠肿瘤患者均于手术治疗前行全身PET/CT扫描,将患者PET/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ET/CT诊断结直肠癌原发灶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100%和96.97%;PET/CT对术前结直肠癌侵犯局部浆膜、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75.00%、78.12%、96.87%和71.87%,经Kappa一致性检验,PET/CT 上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0.429,0.559,0.920,0.619,P均<0.05).结论 结直肠癌18F-FDG PET/CT术前检查,是结盲肠癌的术前临床分期中有效的影像学评价手段.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分期 PET/CT
  • HDCT能谱技术提高肝脏门静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陈盈;米玉成;曾春光;李欠云;朱华勇;何海青;樊树峰;许骅

    目的 探讨能谱技术在提高CT门静脉成像质量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21例可疑肝脏病变的患者,采用能谱扫描模式行动脉期、门静脉期扫描后,运用能谱分析软件获得佳对比信噪比单能图像和70 keV单能图像.测量传统(混合能量,QC)图像和70 keV单能图像、佳对比信噪比单能图像中门静脉的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对三组图像行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法(MIP)重组,采用双盲法对重组质量进行评估.对三组图像的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混合能量图像、70 keV单能图像、佳CNR的单能图像同层对比,发现佳CNR的单能图像的SNR、CNR大于混合能量图像和70 keV单能图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佳CNR的单能图像的VR、MIP重组图像对门静脉分支的显示级别优于混合能量图像和70 keV单能图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佳CNR的单能图像可以提高CT门静脉成像(CTPV)门静脉分支的显示级别和图像质量.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检查方案优化研究

    作者:宋彬;张蓓;王庆兵;胡文娟;徐晶晶

    目的 通过比较7个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序列在不同配合度情况下图像质量及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性能,优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MRCP检查方案.资料与方法 125例行7个序列的MRCP检查,根据患者不同的屏气与呼吸触发配合度分成9组.两名放射科医师使用双盲法对二维图像质量进行评价,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计算7个序列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总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9组7个MRCP序列二维图像质量评分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1R1组FIESTA 2D B、FIESTA 3DB、FRFSE 2D R、SSFSE 2D B Thk图像质量好;B1R2组与B1R3组FIESTA 2D B、FIESTA 3D B、SSFSE 2D B Thk图像质量好;B2R1组FRFSE 2D R、SSFSE 2D B Thk图像质量好;B2R2组与B2R3组SSFSE 2D B Thk、FIESTA 2D B、FI-ESTA 3D B、SSFSE 2D B Thn、FRFSE 3D B图像质量好;B3 R1组FRFSE 2D R图像质量好;B3R2组与B3R3组FI-ESTA 2D B、SSFSE 2D B Thk图像质量好.7个序列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总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FRFSE 3D R,72%、98%、2%、28%、89.5%;FRFSE 2D R,92.6%、100%、0%、7.4%、97.5%;FIES-TA 2D B,93.5%、97.1%、2.9%、6.5%、96%;SSFSE 2D B Thk,87.9%、81.8%、18.2%、12.1%、83.8%;FRFSE 3DB,89.7%、100%、0%、10.3%、96.8%;FIESTA 3D B,82.1%、100%、0%、17.9%、94.6%;SSFSE 2D B Thn,90.9%、97%、3%、9%、95%.结论 LC术前诊断胆总管结石的MRCP优化检查方案为:呼吸触发配合度达到一级优先使用FRFSE 2D R;呼吸触发配合度不能达到一级的建议使用FIESTA 2D B.

  • 3.0T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评价胰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苏天昊;申皓;靳二虎;闫媛媛;梁宇霆;贺文

    目的 研究3.0T磁共振波谱(MRS)对胰腺疾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在3.0T磁共振系统下,应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PRESS)序列,采集50例非癌受试者(包括25例正常胰腺,15例急性胰腺炎,10例慢性胰腺炎)及20例胰腺癌患者的胰腺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通过SAGE软件分析非癌组与癌组胰腺波谱中代谢物的表现,比较两组的代谢物峰显示率,计算每一组胰腺波谱中胆固醇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混合峰( Chol+ Unsat)与脂肪峰(Lip)峰高的比值(Chol+ Unsat/Lip),在胰腺癌与非癌胰腺的比值之间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结果 胰腺1H-MRS显示的主要代谢物峰有Lip峰,Chol+ Unsat峰和胆碱(Cho)峰.胰腺癌组与非癌组的Chol+ Un-sat/Lip比值均数分别为0.325±0.187和0.199±0.095,两组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5,P=0.009).经计算得出ROC曲线下面积为0.72 (P=0.005).曲线上Chol+ Unsat/Lip比值的临界点取0.295时,1H-MRS诊断胰腺癌与非癌胰腺的敏感性为55%,特异性为86%,准确性为77%.结论 胰腺1H-MRS中Chol+ Unsat/Lip比值升高对诊断胰腺癌有一定参考价值.

  • 3T磁敏感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及与GCS评分的相关性

    作者:毕国力;戴敏方;吴昆华;杨雷;赵英;龚霞蓉;任丽香;芮茂萍

    目的 探讨3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及其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对40例DAI患者,均行常规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DWI及SWI,对所得数据在工作站用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分析、统计.结果 在40例DAI患者中,磁共振常规序列共发现36个出血灶,在DWI上共发现44个出血灶,在SWI上共发现376个出血灶,GCS评分13~ 15分25例,9~12分11例,≤8分4例,GCS评分较低者其出血灶数较多,且出血灶范围较大者其GCS评分亦较低.结论 在DAI患者中,SWI能较常规序列及DWI上显示更多脑内微小出血灶,GCS评分高低与出血灶数目多少及大小有明显相关性.SWI可为临床早期诊断DAI和在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评估预后中提供很大帮助.

  •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微出血的检测及其与临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桂玲;张宗军;张龙江;张敏;黄庆松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equence,SWI)检测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优势,并分析CMBs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经磁共振常规序列及SWI序列检测CMBs,搜集189例患者,其中CMBs阳性者79例,且经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CMBs阳性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SWI对CMBs的病灶检出数较常规序列明显增多;CMBs主要分布在颞叶及基底节区,高血压、糖尿病、白质严重程度、急性梗死及腔隙性梗死与CMBs的存在与否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CMBs阳性患者的MoCA量表总分(r=-0.86,P<0.00)及MMSE总分(r=-0.79,P<0.00)与CMBs总数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SWI较常规序列能更好地显示CMBs,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高血压、糖尿病、白质改变、急性梗死及腔隙性梗死与CMBs的存在有密切相关性,大量CMBs与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 中国汉族成人内囊体积与年龄相关性研究

    作者:奏媛;陈楠;朱凯;牛建栋;王一帆;王星;朱力;郭玉林;李坤成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正常成人内囊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为内囊病变的临床诊断提供直接依据.资料与方法 选择汉族健康成人1000名,按年龄分为A(18 ~ 30岁)、B(31 ~ 40岁)、C(41 ~50岁)、D(51 ~ 60岁)、E(61 ~ 80岁)5组,每组200名,男、女各100名.对每名志愿者用1.5 TMR扫描仪进行研究,应用3D体积分析软件手动逐层勾画出内囊边界,软件自动测算出体积.结果 测量得A、B、C、D、E5组左、右侧内囊(总的、前肢、膝部、后肢)体积,将A、B、C、D、E5组左侧内囊(总的、前肢、膝部、后肢)体积分别与右侧内囊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左右侧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将左、右侧内囊的体积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左、右侧内囊体积与年龄之间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18、-0.637,P值均<0.05).结论 内囊体积与年龄呈负相关,即随着年龄的增大内囊体积逐渐缩小.

  • 64层CTA-MIP、CTA-VR与3D-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善平

    目的 对比评价64层螺旋CT大密度投影(CTA-MIP),CTA容积再现(CTA-VR)与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DSA)对颅内动脉瘤(CA)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及DSA确诊的CA 64层CT血管成像资料,并与DSA进行对照.结果 32例共40个动脉瘤,CTA-MIP发现35个动脉瘤,CTA-VR发现37个动脉瘤,3D-DSA发现39个动脉瘤.40个动脉瘤中11个位于后交通动脉,16个位于大脑中动脉,4个位于基底动脉,1个位于椎动脉,2个位于大脑前动脉,3个位于大脑后动脉,3个位于颈内动脉.3 D-DSA与C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CA影像学诊断上,CTA-MIP、CTA-VR和3D-DSA各有优势,CTA可作为外科治疗或介入治疗的筛选方法.

  • 外伤性肺血肿的CT动态观察分析

    作者:黄升刚;曹存友;牟高建;罗敏;刘文军;刘荣亮;邹永权

    目的 观察肺撕裂伤产生的气囊、液气囊及液囊的演变规律,探讨其命名、关系和性质、分型及诊断与鉴别诊断等,以期提高和统一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近10余年来通过CT动态观察的外伤性肺血肿25例,根据肺撕裂囊腔壁是否有脏层胸膜构成,分为胸膜下血肿与非胸膜下血肿,重点观察囊腔气液量的演变情况.结果 25例共47个血肿,单发11例(44%),多发14例(56%).胸膜下血肿15例32个病灶,气囊3个、液气囊19个及液囊10个,其中前二者3、7、14和18天以内分别演变为液囊者16、4、1、1个;追踪到22个(22/32,69%)病灶完全吸收时间为平均72天.非胸膜下血肿10例15个病灶,液气囊9个,液囊6个,无气囊,其中液气囊在3、7和16天以内分别演变为液囊者5、3、1个;11个(11/15,73%)病灶追踪到完全吸收时间平均95天.本组共31个气囊或液气囊均演变为液囊,且对33个( 33/47,70%)完全吸收的病灶追踪中未见一个逆变为气囊或液气囊.结论 肺血肿可由肺撕裂伤的气囊或液气囊直接或间接演变而来,也可因肺撕裂伤直接形成,且血肿形成后不再逆变.建议将其分为胸膜下和非胸膜下血肿二型.

  • 应用64排螺旋CT检测合并糖尿病的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

    作者:黄旭东;赖海辉;程传虎

    目的 利用MSCT血管造影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 资料与方法 以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心绞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糖尿病者30例,无糖尿病者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特点与类型特点.结果 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具有更多的混合斑块.经年龄和性别调整后,糖尿病是混合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SCT冠状动脉造影能够准确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差异,合并糖尿病的心绞痛患者由于混合斑块的增加而处于易发心血管事件的高危状态.

  • MSCT征象与肿瘤因子的关系及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李生虎;徐香玖;黄刚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形态学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非小细胞肺癌抗原(lung tumor antigen,LTA)、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关系和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恶性病变和64例良性病变患者行MSCT扫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LTA、CEA、NSE检测,MSCT扫描图像通过多种后处理技术重组全面观察恶性病变影像学特征,MSCT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对照分析.并对良恶性病变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LTA、CEA、NSE与肿瘤大小、毛刺征、空泡征、实性结节、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胸腔积液无统计学意义,NSE、CEA与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P>0.05),LTA与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CT形态特征和血清肿瘤标志物两种方法联合对肺部恶性病变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 磁共振T2-mapping成像在膝关节早期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作者:陈其春;邹月芬;王德杭;冯阳;宗敏;陈文萍;孙娜娜

    目的 评价磁共振T2-mapping成像在膝关节早期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损伤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采用Siemens 3.0 T磁共振,选取正常组[20名;年龄25 ~ 49岁,平均(40.1±6.5)岁]25个膝关节,根据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分级标准,选取早期OA组轻度软骨损伤者[32例;年龄39 ~ 60岁,平均(47.9±6.4)岁]35个膝关节,应用T2-mapping序列观察和测量两组股骨内外髁非负重区及负重区、胫骨内外平台、髌软骨共7处软骨的平均T2值,同时测量股骨内外侧髁非负重区与负重区软骨深浅层T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期OA组膝关节各部位软骨平均T2值均高于正常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股骨内外髁负重区软骨T2值均要高于各自非负重区(P值<0.05);正常组股骨髁软骨浅深层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早期OA组股骨内外髁非负重区软骨浅层T2值明显高于深层(P值<0.05),负重区软骨浅层与深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相应的T2图显示了T2值变化的趋势.结论 磁共振T2-mapping成像可以量化评估无明显形态改变的关节软骨内组织成分的变化,对早期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和监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负重对关节软骨T2值有一定影响.

  • 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MRI表现

    作者:白玉贞;韩晓东;牛广明

    目的 探讨MRI对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16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布氏杆菌性脊椎炎行T1WI、T2WI、STIR及增强检查,分析其形态及信号特点.结果 病变累及腰椎多.椎体形态多无明显变化,椎体边缘可见小的骨质破坏及骨质增生.病变椎体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等或等高信号或低等高混杂信号.STIR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椎体明显强化,与周围正常增强的椎体信号类似或更高.椎间盘7例变窄,信号变化不显著,呈等T1、等T2信号(与邻近椎间盘比较),只有2例T2 WI呈高信号.16例均有椎管外软组织受累,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边界模糊,STIR呈混杂高信号,内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脓腔,增强扫描显示脓腔壁厚薄不均不规则强化.10例有不同程度椎管内硬膜外脓肿,呈长T1、长T2信号,STIR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脓壁厚薄不均明显强化.脓肿范围较小,一般不超过病变椎体节段.结论 布氏杆菌性脊椎炎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对布氏杆菌性脊椎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磁共振不同成像序列对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作者:姜艳丽;田金徽;杨克虎;马强华

    目的 评价磁共振不同成像序列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计算机检索关于磁共振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照QUADAS质量评价条目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0和Meta-Disc 1.4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不同序列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并描绘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结果 终纳入20个研究.结果显示,与关节镜相比,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质子加权序列、稳态扰相梯度回波序列、相干梯度回波序列、稳态自由进动序列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和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3、0.967和0.9835;0.745、0.945和0.9588;0.851、0.958和0.9881;0.869、0.961和0.9153;0.740和0.901.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磁共振对关节软骨损伤具有较高诊断效能,结合不同序列的敏感度、特异度和SROC曲线下面积,推荐临床使用快速回波序列和稳态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 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陈文会;马小龙;陆建平;王莉;王飞;何妙侠

    目的 分析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X线、CT和MRI表现,提高对浆细胞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总结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16例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年龄36 ~ 69岁(平均54岁),男女比例3:1,1例发生在颈椎,10例发生在胸椎,5例发生在腰椎,病程从半个月到3年不等,病椎附近疼痛是共同的首发症状.X线和CT表现为脊椎单发溶骨性破坏,椎体膨胀性改变,边界清晰,无骨膜反应,可残存较厚的骨嵴.MRI表现为T1低等信号,T2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匀强化,MRI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软组织肿块,局限性终板骨折,椎管受累及脊髓受压.结论 X线平片表现为单发病变,膨胀性溶骨性破坏,无骨膜反应,X线检查可以作为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初筛.CT和MRI可以明确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病变范围和形态特征,为该病的诊断、鉴别提供更多的信息,溶骨性病变、软组织肿块、椎弓根、椎间盘及相邻椎体受累是病变的主要表现.

  • 髓核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

    作者:万水治;王中秋

    目的 探讨髓核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表现及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髓核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例有完整MR平扫检查资料,13例有Gd-DTPA对比剂增强扫描资料.结合临床表现、手术结果回顾性分析该类疾患的MRI表现和特点,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24例游离髓核均位于L4~5、L5 ~S1及L1~2椎管硬膜外间隙前部,分别为12、11及1例,其中L4~5和L5~S1占95.83%.游离髓核在椎管内向上、下及水平游走分别为7、12和5例,其中髓核向上下游离占79.17%;游离髓核向椎管左后侧、右后侧及正后方游离分另为9、11及4例,其中向左右侧游离占83.33%;游离髓核的信号在T1WI上呈等信号23例,呈略高信号1例.在T2 WI、T2TIRM像上11例低于相邻腰椎间盘髓核信号,13例为等信号;游离髓核呈圆形9例、椭圆形12例及条带形3例.增强的13例患者的游离髓核均表现为游离髓核边缘呈轻中度的环状强化12例,1例为明显强化;13例髓核中心均无强化.结论 髓核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特征的MRI表现,MRI对该类疾患定位精确、诊断准确率高,对临床的手术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 腮腺腺淋巴瘤的MRI表现

    作者:侍丽;江魁明;徐莉;粱长虹

    目的 探讨MRI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表现特征的显示.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的影像资料.结果 (1)17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中男16例,女1例,50岁以上者13例.9例病灶单发,8例多发,共32个病灶,病灶中心位于腮腺后下象限者18个(56.25%),形态呈类圆形28个(87.5%),分叶4个(12.5%),边缘清楚31个(96.88%),边缘模糊1个.(2)和肌肉相比,病灶在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显示为等、稍高、高信号的数目分别占5/32个(15.625%),25/32个(78.125%),2/32个(6.25%);FSE T2WI及T2 WI脂肪抑制序列呈中等高信号,数目分别为17/32个,15/32个;2/32个,30/32个;FSE T1WI信号均匀31/32个,FSET2WI及L WI脂肪抑制序列信号不均匀者32/32个,小囊变区18/32个(56.25%),32个病灶均显示低信号包膜;(3)增强轻度强化比率31.25%,中度强化31.25%,明显强化37.5%;(4) 17例中,误诊为混合瘤4例,2例笼统诊断为良性肿瘤,余11例均正确诊断为腺淋巴瘤.结论 中年以上的男性,MRI发现腮腺浅叶的后下象限具有良性肿瘤病灶特征,平扫各序列显示有低信号包膜,在FSE T1WI,FSE T2WI及FSE T2WI脂肪抑制序列信号特征多为稍高/中等高/高信号.采用FSE T2WI脂肪抑制序列观察到内部有小囊变区,强化多为中等或明显强化,且病灶多发时,诊断时应首先考虑腺淋巴瘤可能.

  •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静杰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是一种慢性血管神经紊乱性疾病,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发作性、搏动性剧烈头痛,临床主要分为以下类型:先兆型、无先兆型、视网膜型、为偏头痛预兆的儿童周期综合征、偏头痛并发症及很有可能的偏头痛.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其发病机制.各国学者提出了多种学说,近年来主要有三种理论:一是血管源性学说,认为偏头痛发作与颅外血管扩张有关.二是神经元学说,认为偏头痛是由不同神经递质介导的脑内不同区域神经元活动所致,重点是皮层扩布性抑制(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理论.

  • 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在肺结节筛查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唐浩;周洪波;邹丹凤;陈卫国

    目的 比较常规数字X线摄影(DR)与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DTS)对肺部结节的检出率.资料与方法 搜集本院同时行DR和DTS检查,并经CT证实的肺部结节患者83例共125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以CT证实的肺结节数目作为相对金标准,按结节大小分为3组(0.5≤D<1.0 cm,1.0≤D<2.0 cm,2.0≤D≤3.0 cm),由3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分别观察三组之间在DR与DTS上对相应部位肺结节的检出率,并对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 结节直径在0.5≤D<1.0cm及1.0≤D<2.0 cm范围内,肺结节显示率DTS优于DR,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直径在2.0≤D≤3.0 cm范围内,DTS与DR对肺结节显示率相近,二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TS排除解剖结构重叠的干扰,提高对病变检出的敏感性,可作为DR及CT在肺部结节筛查工作中的补充检查手段及患者胸部较小结节病灶的主要随访观察手段,甚至是作为高危人群肺结节筛查的主要检查方法.

  • 腰椎及椎间盘病变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改进初探

    作者:谭文莉;詹松华;赵喜;李绍军;周俊;姚明荣;黄俊;杨烁慧;龚志刚;杨辰瑶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 ATCM)及其参数在腰椎螺旋CT容积扫描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连续搜集本院进行腰椎螺旋CT检查患者50例,随机分为5小组,记录受检者体重指数(BMI),分别接受以下5组不同参数组合CT扫描:第1组采用固定管电流技术,405 mAs,120 kV;第2~5组均采用智能毫安秒技术,噪声值(NI)分别为21 HU、25 HU、25 HU、25 HU,管电流范围分别为100 ~710 mAs、100 ~710mAs、40 ~ 300 mAs、40 ~ 300 mAs,管电压分别为120 kV、120 kV、120 kV、100 kV.进行以上参数扫描同时记录随机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 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对获得容积再现(VR)重组及batch重组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IQS),并测量各组参数下L3~4、L4~5、L5~S1椎间盘中心水平腰大肌的标准差(SD)值.对所获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参数组间BMI无统计学差异.各组CTDIvol值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第4组、第5组CTDIvol值为第1组的56.63%、40.03%;各组DLP值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第4组、第5组DLP值为第1组的55.29%、39.78%.各组VR及batch重组图像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VR重组图像评分在第1~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第5组图像评分与各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batch图像评分中第1组、第2组均与第5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各组L3~4、L4~5、L5~S1椎间盘水平腰大肌的SD值存在统计学差异,第1~4组均与第5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正确使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可以在确保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采用NI25 HU、管电流范围40~300 mAs、管电压120 kV可降低43.37%的辐射剂量.

  •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林波;顾俊鹏;迪里木拉提·巴吾冬;许晓冬;张海潇;任伟新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资料146例,其中男84例,女62例,平均年龄(63±13)岁,所有患者均经辅助检查诊断为恶性胆管梗阻.先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随后置入引流管行胆管引流或置入胆管内支架;术后1周,37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果 146例均成功穿刺并置入引流管(105例)和(或)置人支架(41例),成功率100%,术后129例患者黄疸症状好转,总有效率88.4%;胆管引流及支架引流前后总胆红素(TB)、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血清白蛋白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引流方法在减轻黄疸,改善肝功能,延长生存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支架减轻黄疸的幅度优于胆管引流,但黄疸缓解的比例组间无差异;单纯外引流组、内外引流组及胆管支架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2个月、4.5个月及6.1个月,胆管支架组在生存期方面亦优于胆管引流.结论 胆管引流/胆管支架对于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行TACE治疗可明显加快胆红素水平下降的幅度.

  • 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Barrow A型颈动脉海绵窦瘘

    作者:汪涛;顾建平;张健;楼文胜;陈亮;苏浩波;何旭;陈国平;宋进华

    目的 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疗效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18例Bar-row A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采用可脱性球囊经股动脉途径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处或破口处患侧颈内动脉主干.结果 术后18例颅内血管性杂音立即消失,16例闭塞了瘘口,颈内动脉主干保持通畅;2例同时闭塞了瘘口及颈内动脉主干.随访6 ~12个月,无复发.结论 使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近期疗效确切.

  • CT引导下单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邓治强;朱亮旭;沈桂权;焦俊;余文毅;李洵;李吉超;张怀成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椎弓根单球囊跨中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及优缺点.资料与方法 37例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累及椎体47个.在CT引导下,经一侧椎弓根单球囊置人椎体中线区,使单球囊在椎体内跨中线扩张,骨水泥在椎体内跨中线分布,术后观察患者的疗效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 37例(47个椎体)均穿刺成功,术前受累椎体前缘高度(12.05 ±3.73)mm,术后恢复至(16.49±4.8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凸畸形由术前(23.4±5.4)°,矫正至术后(12.3±4.7)°,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引导下单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路径设计合理,穿刺成功率高,避免多次重复穿刺,所以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有效地解除了由于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引起的多种临床症状.

  • AQP1在鼠脑C6胶质瘤瘤周水肿浸润组织中的表达与FA值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香营;魏晓;刘辉;陈晶;张应爱;谈顺;陈建强;郭子义;韩向君

    目的 研究Wistar大鼠C6脑胶质瘤瘤周水肿浸润组织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与水通道蛋白-1( AQP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将C6细胞接种至实验组大鼠(n=17)右尾状核,对照组大鼠(n=5)在相同部位注射全培养基.接种后约3~4周,利用3.0T磁共振扫描仪行常规MRI、DTI、T2-FLAIR、T1WI及T1-3D-Bravo增强检查.借助Function Tool软件对DTI数据后处理,获得相应部位的FA值.之后选取与DTI肿瘤大层面相对应的瘤周水肿区脑组织进行AQP1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Pearson相关分析法检测FA值和相应部位的AQP1阳性表达的IOD值的相关性.结果 15只成瘤大鼠中,瘤周水肿区平均FA值为(0.204 ±0.036),较对侧正常脑组织平均FA值(0.310 ±0.027)降低,两组结果经两样本t检验显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右侧尾状核区平均FA值0.322 ±0.118,与实验组瘤周结果经两样本t检验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肿瘤水肿浸润组织的FA值与AQP1阳性表达IOD值之间存在负相关(r=-0.810,P<0.05).结论 Wistar大鼠C6脑胶质瘤瘤周水肿浸润组织的FA值较正常脑组织降低,且可以反映AQP1的表达水平.

  • 乙状结肠梗阻病因的多排螺旋CT诊断

    作者:许凡勇;刘少强;郭少华;许红雨;王俊;谢春;苏子慧;卢绍辉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的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后处理技术在鉴别乙状结肠梗阻病因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乙状结肠癌、乙状结肠扭转及乙状结肠粘连所致肠梗阻各1例,分析乙状结肠梗阻的多排螺旋CT表现.结果 梗阻点肠壁增厚伴管腔狭窄是乙状结肠癌的特征性表现;梗阻点肠系膜血管漩窝状排列是乙状结肠扭转的特征性表现;乙状结肠牵拉、固定,梗阻点无明显肠壁增厚、无肠系膜血管扭转是乙状结肠粘连的特征性表现.结论 64排螺旋CT的MPR、MIP及VR后处理技术在鉴别诊断不同原因乙状结肠梗阻中有较高实用价值.

  • 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石双任;吕辉;陈宏伟

    目的 探讨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的影像表现及其临床病理学特点.资料与方法 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文献,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的影像表现.3例均行全消化道钡剂造影及CT平扫与增强.结果 CT检查示肿块分别位于十二指肠降段、上段空肠及中段空肠,3例均表现为肠腔内软组织密度肿块,肿块大直径1.6 ~4.9 cm.3例病灶均未见钙化、出血及包膜.增强后上段空肠病灶呈明显周边强化,中央见无强化区,周围见肿大淋巴结;余2例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上段空肠病灶钡剂造影表现为局部肠管扩张,肠管内见一较大充盈缺损影,局部黏膜变平,肠管柔软,蠕动正常;余2例钡剂造影未见异常.3例均位于黏膜下,肿块实性质软,切面见丰富血管网,未见包膜.镜下全部肿块均由上皮样细胞、神经节样细胞及梭形细胞三种细胞构成.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上皮样细胞均表达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Syn)及神经元特异性醇化酶(NSE),1例亦表达细胞角蛋白(CK);梭形细胞均表达神经丝蛋白(NF)及S-100蛋白;神经节样细胞表达NF、NSE.结论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但缺乏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MRI及1H-MRS对新生儿苍白球胆红素损伤的监测价值

    作者:曹亚先;张雪林

    目的 总结临床确诊的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苍白球在常规MRI及1H-MRS上的改变;以及在脑病发生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苍白球是否已存在代谢异常.尝试性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1H-MRS检查结果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TSB)峰值之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27例足月病理性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分别对其进行头颅常规MRI扫描及基底节区的1H-MRS扫描,其中13例患儿已被临床诊断为急性胆红素脑病.另选择14名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常规MRI上,5例胆红素脑病患儿双侧苍白球在T1WI上呈明显高信号;1H-MRS上,胆红素脑病患儿NAA峰普遍降低.1H-MRS检查结果与NBNA、TSB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双侧苍白球的T1WI高信号是胆红素脑病急性期的重要征象;1H-MRS较常规MRI更敏感,可更早发现患儿神经元及轴突的代谢异常或局部的功能障碍,但不足以反映神经系统的整体功能情况.

  • 婴幼儿发育迟缓的脑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作者:何丽;任庆云;刘斋;王伟秀;孟令惠;杜亚强;雷立存

    目的 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发育迟缓婴幼儿脑白质的各向异性(FA)值,探讨其与正常婴幼儿脑白质有无差异.资料与方法 对40例发育迟缓和40例正常婴幼儿进行了常规MRI及DTI扫描,并以常规MRI表现将发育迟缓组分为常规MRI表现正常和常规MRI表现脑白质发育迟缓.分别测量5个深部脑白质与4个浅部脑白质的FA值,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发育迟缓组各测量部位FA值低于对照组,除内囊后肢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育迟缓常规MRI表现正常患儿深部脑白质FA值低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部脑白质FA值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育迟缓常规MRI表现发育迟缓脑白质FA值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DTI FA值的测量能定量诊断婴幼儿脑白质发育迟缓,尤其常规MRI正常的发育迟缓患儿浅部脑白质FA值低于对照组,可明确诊断发育迟缓.

  •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MRI表现及其与组织学核级别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春玲;何晖;张金娥;梁长虹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 DCIS)的MRI形态学及动态增强特点,进一步分析MRI表现与组织学核级别间是否具有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为DCIS患者的MRI表现,研究其MRI形态学特点、动态增强模式,并分析MRI特点与组织学核级别间的相关性.结果 (1)30例患者中,29例病灶出现强化,强化病灶直径3 ~57 mm(平均25.20 mm,中位数23 mm);1例未出现强化.(2)29例强化病灶中,非肿块样强化20例(段样强化12例,其内部均表现为成簇小囊状或轨道样强化;导管样强化3例;线样强化2例;区域样强化1例;多中心性强化2例),肿块6例,小点状强化(直径<5 mm)3例.(3)动态增强模式:曲线类型包括Ⅰ型曲线8例(包含未强化灶)、Ⅱ型曲线15例、Ⅲ型曲线7例;早期强化率包括早期缓慢强化8例(包含未强化灶),早期中度强化7例,早期快速强化15例.(4)动态增强曲线类型、早期强化率及病灶大小与组织学核级别间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31、0.017、0.02;形态学表现与组织学核级别间无相关性(P =0.324).结论 乳腺DCIS的MRI形态学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结合动态增强模式,可全面评价DCIS组织学核级别程度,对临床及患者预后具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在乳腺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婉玲;李春梅;吕秀花;张劲松;宦怡

    目的 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在乳腺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完整临床资料的乳腺病变共102例,所有患者均行FFDM,结合病理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 102例乳腺病变中乳腺癌31例,乳腺良性病变71例.临床触及肿块者63例,未触及肿块者39例.影像表现为肿块80例,单纯成簇微小钙化4例,结构紊乱并粗长毛刺2例,结构紊乱并微小钙化1例,局部片状致密影14例,无明显影像表现1例.FFDM对乳腺癌诊断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94.4%,准确性为93.1%.结论 FFDM能清晰显示乳腺病变的X线征象,尤其能够显示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为临床早期诊断乳腺病变创造了条件,尤其对临床未触及肿块的早期乳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读片窗

    作者:王琦;郭世欣;郭彦;张雪峰;李俊林;郝成仁

    患者男,45岁.因外伤后行头颅CT和MRI检查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CT平扫:示左侧额顶部大脑镰旁囊性低密度病灶,大小约为1.6 cm ×4.5 cm,CT值约为13.27~16.70 HU,其内侧见等密度结节,未见水肿和占位效应(图1).

临床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