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解剖学报杂志

解剖学报

解剖学报杂志

Acta Anatomica Sinica 해부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1356
  • 国内刊号: 11-222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解剖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章静波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抗凋亡蛋白BAG-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

    作者:孙雪飞;尹秋伟;李希波;杨国涛;王德江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AG-1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并探讨其与癌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TNUEL法分别检测5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AG-1、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细胞凋亡指数,并检测20例正常支气管黏膜组织中BAG-1蛋白的表达作对照.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BAG-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4.07%,明显高于正常支气管黏膜(阳性率为5%).其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而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无关.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AG-1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earson列联系数为0.406,P<0.01).随BAG-1蛋白表达强度的增强,癌细胞凋亡指数逐渐减少,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AG-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其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能抑制癌细胞凋亡,可作为肺癌治疗的新靶点.

  • nNOS、Pax3和Cx43蛋白在人胚胎早期脊髓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学红;张泳;张金萍

    目的 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转录调控因子成对盒3(Pax3)和连接蛋白43(Cx43)在人胚胎发育早期脊髓中的分布规律及其表达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第5~16周人胚胎脊髓前角中nNOS、Pax3和Cx4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第5~16周,nNOS和Pax3蛋白在人胚胎脊髓前角细胞中由弱阳性逐渐变为阳性表达;在第5~12周.Cx43蛋白在人胚胎脊髓前角细胞中均呈阴性表达;第13~16周,Cx43蛋白在人胚胎脊髓前角细胞中呈阳性表达.结论 nNOS、Pax3和Cx43蛋白与人胚胎脊髓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 肝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与大鼠肝再生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赵利峰;徐存拴

    目的 在基因转录水平了解肝干细胞在大鼠肝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用搜集网站资料和查阅相关论文等方法获得参与肝干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基因,用大鼠基因组230 2.0芯片检测它们在大鼠部分肝切除(PH)后肝再生中的表达情况,用比较真、假手术中基因表达差异性确定上述基因中的肝再生相关基因.结果 初步证实上述基因中50个基因与肝再生相关.肝再生启动(PH后0.5~4h)、G0/C1过渡(PH后4~6h)、细胞增殖(PH后6~66h)、细胞分化和组织结构功能重建(PH后72~168h)等4个阶段起始表达的基因数为24、10、21和2;基因总表达次数为24、23、46和26.表明相关基因主要在肝再生启动阶段起始表达,在不同阶段发挥作用.它们共表达上调153次、下调123次.分为6种表达方式,表明肝再生中细胞生理生化活动多样和复杂.结论 肝再生中肝脏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活动加强,与某些基因表达状态和方式有关.

  • 人脱细胞羊膜与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王振显;蔡文清;瞿长宝;宋永周;郭威

    目的 了解人脱细胞羊膜(HAM)的细胞相容性;观察以HAM为生长载体,复合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构筑组织工程膀胱的可能性.方法 用物理和酶消化方法处理人羊膜,将大鼠VSMCs与HAM进行体外复合培养,分别进行组织学、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后行半膀胱切除术,实验组10只行半膀胱切除后用复合大鼠VSMCs的HAM进行修补,另外10只以单纯的HAM修补.分别于术后2、4、8周测定膀胱容量并取膀胱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经物理和酶处理的HAM纯度高,孔隙多,胶原纤维未受损;VSMCs在HAM上可黏附生长,并能长人材料的孔隙内.应用HAM行大鼠膀胱重建术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膀胱大容量(Volmax)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学观察显示,2周时HAM即已吸收降解,膀胱移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开始形成,炎性反应明显;实验组膀胱平滑肌比对照组厚且规则.4周和8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膀胱均与正常膀胱组织无明显区别.结论 HAM的细胞相容性良好,不影响VSMCs的形态,作为膀胱移植物进行膀胱修补吸收降解迅速,可用做组织工程膀胱的支架材料进一步研究.

  • 大鼠视神经损伤后大胶质细胞去分化及预变性腓总神经的诱导

    作者:蔺海燕;许家军;刘芳;郭金萍;袁建明

    目的 研究视神经损伤后神经胶质细胞的去分化及其诱导.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组、移植组和压榨移植组,在视神经伤后3d、7d、14d和28d 4个不同时相点取视神经,用HE方法计数细胞数量,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丝(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Nogo-A及Nogo-A mRNA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双标组织化学法检测Nestin-GFAp和Nestin-MBP的共表达.结果 损伤组细胞数量仅在伤后7d明显增多,Nestin、MBP、Nogo-A及其mRNA表达上调,GFAP、NF、BDNF下调,出现一些Nestin.GFAP双标细胞和少量Nestin-MBP双标细胞;与损伤组相比,移植组和压榨移植组一些时相点的细胞数量不同程度地增多,Nestin、GFAP、BDNF和NF表达上调,MBP、Nogo-A及其mRNA表达下调,Nestin-GFAP双标细胞有所增加,且28d组高于14d组.结论 视神经损伤后,主要是星形胶质细胞发生去分化,大胶质细胞呈现一些不利于神经再生的基因表达变化;移植预变性周围神经能进一步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去分化,大胶质细胞的一些基因表达变化有利于神经再生.

  • 硒对氧化偶氮甲烷所致大鼠结肠癌形成过程中垂体远侧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阳性细胞的影响

    作者:孙红亚;唐军民;唐岩;甄昱

    目的 观察硒对致癌剂氧化偶氮甲烷(AOM)所致大鼠结肠癌形成过程中,垂体远侧部ACTH阳性细胞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只3周龄SPF级断乳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致癌剂前补硒组、致癌剂后补硒组.用AOM(15mg/kg)每周腹腔注射,连续2周,诱导大鼠结肠癌形成.亚硒酸钠(Na2SeO3)水溶液(4mg/L)分别在AOM前、后干预,并持续至实验结束.各组均于34周后取大鼠垂体,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垂体远侧部ACTH阳性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强度,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亚甲基蓝染色光镜下观察,可见AOM腹腔注射的大鼠结肠黏膜出现异常隐窝(AC)和异常隐窝灶(ACF).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实验对照组大鼠垂体远侧部ACTH阳性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阳性反应显著性增强(P<0.01);硒干预的各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ACTH阳性细胞的阳性反应进一步增强(P<0.01).结论 硒可增强AOM所致大鼠结肠癌形成过程中垂体远侧部ACTH阳性细胞的功能.

  • 人牙周膜细胞在左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上的生长观察

    作者:王琳;冯海兰;梅芳;胡晓阳;邓旭亮;杨小平;唐军民;王新知

    目的 观察电纺左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LA/HA)生物材料(简称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并以人牙周膜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与生物材料复合培养,探索该生物材料用于人牙周组织再生的可能性.方法 用电纺法制备PLLA/HA纤维生物材料;组织块法分离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MTT法评价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将人牙周膜细胞与生物材料复合培养,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将转染人腺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的人牙周膜细胞与生物材料复合培养,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结果 成功分离了人牙周膜细胞.波形蛋白染色阳性确定该细胞来源于中胚层;MTT法检测人牙周膜细胞在生物材料上的增殖状况与正常培养基本一致;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胞在生物材料上生长旺盛、充分伸展;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可见人牙周膜细胞沿生物材料呈纤丝生长,表现出一定的三维结构.结论 电纺PLLA/HA生物材料具有三维空间网状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人牙周膜细胞复合培养有利于细胞的生长、贴附和增殖,并呈现一定的立体结构,为人牙周组织再生提供了实验依据.

  • 胃癌RUNX3表达对凋亡与增殖细胞转换的影响及其预后价值

    作者:陈金明;周海波;干建新;徐善祥;伍峻松;杨检新;周文;王沈华;易建华

    目的 探讨胃癌RUNX3基因表达对细胞凋亡与增殖细胞转换[凋亡率与增殖率之比值(AI/PI)]的影响及其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RUNX3基因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胃癌细胞的凋亡率和增殖率;采用Kaplan-Meier限乘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在60例胃癌中RUNX3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46.7%.胃癌细胞RUNX3基因表达与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胃癌细胞的AI/PI经频数分布表分析和检验均服从正态分布.胃癌细胞AI/PI范围显示为0.05~0.46,胃癌细胞AI/PI与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胃癌细胞中RUNX3和AI/PI的表达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r=0.39,P<0.05).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发现,RUNX3的阳性表达与生存相关(P<0.05).结论 RUNX3基因可能通过影响凋亡与增殖细胞转换而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RUNX3基因检测可作为胃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预后的指标.

  • 人胃癌淋巴管密度和面积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刘庆仪;陆云飞;丛风云;廖天;万福强

    目的 研究人胃癌淋巴管的密度和面积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D2-40淋巴管内皮标记性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70例人胃癌中心区、癌旁区、正常区内的淋巴管,分析淋巴管的形态学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人胃癌癌旁区淋巴管密度高于正常区,平均面积、平均周径及总面积小于正常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组人胃癌癌旁区淋巴管密度及平均面积、平均周径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 人胃癌淋巴管新生存在于胃癌癌旁区,新生淋巴管管腔小,不足以形成良好的淋巴回流;人胃癌癌旁区淋巴管密度、平均面积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望成为预测淋巴结转移及决定手术方式的重要因素.

  •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谱与大鼠再生肝的细胞凋亡关系

    作者:徐存拴;阴棉棉;邢雪琨;常翠芳

    目的 在基因转录水平探讨细胞凋亡相关途径对大鼠肝再生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2/3部分肝切除(PH)方法,制备再生肝模型,同时设对照手术(假手术).用查阅网站资料和相关论文等方法获得凋亡相关基因,用大鼠基因230 2.0芯片检测它们在大鼠再生肝中的表达情况,通过比较真、假手术中上述基因的表达差异性确定肝再生相关基因.结果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中,252个基因与肝再生相关.在肝再生启动(PH后0.5~4h)、G0/G1过渡(PH后4~6h)、细胞增殖(PH后6~66h)、细胞分化和结构功能重建期(PH后72~168h)等4个阶段起始表达的基因数为81、23、155和16,总表达的基因数为161、100、733和192,表明相关基因主要在肝再生启动阶段起始表达,在不同阶段发挥作用.它们共上调795次,下调291次,表明肝再生中大部分基因表达增强.它们的表达模式分为35种.表明肝再生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多样和复杂.结论 15条细胞凋亡途径参与肝再生调控.

  • 鸡胚原始生殖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脂肪和神经元样细胞

    作者:李碧春;葛剑辉;徐琪;秦洁;包文斌;赵文明;吴信生;蔡琳琳;陈国宏

    目的 探索培养传代后鸡胚原始生殖细胞(EPGCs)的多向分化潜能,比较不同诱导程序、不同特异性化学诱导剂及其协同作用.方法 分别获取发育至19期和28期的鸡胚PGCs,体外培养传代到第4代.采用不同诱导程序、不同组合的诱导剂地塞米松、胰岛素、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诱导EPGCs向脂肪细胞分化.采用不同诱导程序、不同组合的诱导剂维甲酸(RA)、丁化羟基苯甲醚(BHA)、IBMx、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EPG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结果 1.EPGCs被诱导7~21d后,分化成脂肪细胞,其中诱导程序(2)(见正文中叙述)的诱导分化效果较好,第19、28期分化率分别为89%和91%.诱导剂联合协同作用的诱导效果极显著地(P<0.01)高于单独作用的诱导效果.诱导的脂肪细胞经特异性的油红O和苏丹红染色为阳性,并检测到特异性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的表达.2.EPGCs被诱导3~7d后,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RA、IBMx单独使用对神经元样细胞的形成率分别为82%和83%,极显著地(P<0.01)高于RA、BHA、DMSO和IBMX的协同作用的效果.诱导的神经元样细胞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均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丝蛋白M(NFM)的表达,而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论 鸡EPGCs体外培养传代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异化学物质的诱导下,可被定向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神经元样细胞.

  • 自噬在巨噬细胞清除凋亡淋巴细胞中的作用

    作者:何韬;谭玉珍;王海杰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吞噬凋亡淋巴细胞后自噬结构的形态学特征,探讨自噬对巨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的作用.方法 用环磷酰胺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内的自噬前体、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的结构特点,用图像分析仪测量自噬结构的断面面积.以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法标记巨噬细胞的自噬体,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 巨噬细胞活跃地吞噬凋亡淋巴细胞、凋亡细胞核、凋亡小体或其他细胞碎片,形成异噬体.与对照组比较,吞噬凋亡细胞组的自噬细胞及其自噬体数目增多,自噬前体、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与细胞质的断面面积之比增大.许多自噬体内可见凋亡小体或其他细胞碎片,这些自噬体的体积较大,多位于细胞膜下.未观察到含有整个凋亡细胞或凋亡细胞核的自噬体.结论 巨噬细胞清除凋亡淋巴细胞时自噬功能显著增强.自噬对于凋亡淋巴细胞的清除起着重要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 体外分化过程中小鼠拟胚体的细胞学特征及基因表达模式

    作者:秦洁;郭新;张键荣;桂耀庭;蔡志明

    目的 探讨小鼠胚胎干细胞来源的拟胚体(EBs)形成以及分化发育90d过程中的形态学特征及基因表达模式.方法 将小鼠胚胎干细胞通过悬浮培养获得EBs,EBs在不添加其他诱导因子的体系中连续悬浮培养,采用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检测EBs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发育分化特征和基因表达模式.结果 将胚胎干细胞转移到去除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悬浮培养液中培养24h左右即可形成EBs;培养3d左右,部分EBs出现简单胚体结构;在EBs分化7d左右,逐步向空腔化胚体发育;培养9d左右,EBs可发育为原始的囊性胚体结构;培养11d左右,EBs形成典型的、结构完整的三胚层结构.HE染色结果显示,发育早期的EBs包含大量尚未完全分化的ES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EBs向空腔化、囊性胚体发育,逐渐形成类似于早期组织的形态.悬浮培养7周左右,EBs的发育分化基本停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中胚层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cTnT,外胚层特异性标志蛋白Nestin在15d的EB8中表达呈阳性.RT-PCR检测也显示形成的EBs表达外胚层特征性基因Vimentin、Nestin,中胚层特征性基因Flk-1、Gata-1和内胚层特征性基因Transthyretin、α-fetoptotein.结论 小鼠胚胎干细胞来源的EBs具有分化为3个胚层的能力,EBs形成的三维结构能够有效的启动细胞的分化;EBs来源的三胚层细胞的发育分化时序和特征,将为鉴定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分化细胞提供重要参照.

  • ENPP1基因在人卵巢的定位表达及其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方芳;沈浣;郁卫东;魏丽惠

    目的 胰岛素抵抗及其伴随的高胰岛素血症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核苷酸内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1(ENPPI)表达异常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本研究拟了解ENPP1基因在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PCOS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ENPP1在卵巢中的生理功能及PCOS的发病机制打下基础.方法 收集PCOS患者(PCOS组)12例,以及排卵功能正常的单纯输卵管因素不育及男性不育的正常体重妇女(非PCOS组)22例患者的卵巢颗粒细胞.利用mRNA RT-PCR、原位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ENPP1在育龄期妇女及PCOS妇女颗粒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RT-PCR的方法及原位杂交结果均显示,ENPP1在颗粒细胞胞浆中表达.ENPPl在PCOS组的2-△C1值为1.67±0.89,高于非PCOS组的2-△C1值0.94±0.7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ENPP1在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提示,ENPP1参与了颗粒细胞的生理功能及卵巢中PCOS发病的病理机制.

  • 婴幼儿法洛四联症和肺动脉闭锁病例肺血来源的分析

    作者:胡喜红;黄国英;帕米尔;李国平;张大江;吴琳;刘芳

    目的 探讨法洛四联症和肺动脉闭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肺循环血流来源.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法洛四联症和27例肺动脉闭锁患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判断肺循环血流的具体来源.结果 94例中单纯肺动脉供血51例,单纯体动脉供血27例,肺-体动脉双重供血16例.单纯体动脉供血或肺-体动脉双重供血病例中,合并单纯动脉导管未闭20例,合并单纯体-肺侧支20例,3例同时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体-肺侧支,侧支循环的发生率与肺动脉狭窄程度相关.结论 法洛四联症和肺动脉闭锁病例肺血来源复杂多样,多数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或)体-肺侧支,而且体-肺侧支的发生率较高,对治疗往往产生重要影响.

  • 脊髓横断损伤后再生基因蛋白的表达

    作者:徐纪伟;韩曙;凌树才

    目的 探讨再生基因蛋白(Reg-2)在脊髓横断损伤后表达的时序变化及其可能的意义.方法 SD雌性大鼠45只,实验分为脊髓损伤组(30只)、假手术组(15只).脊髓损伤组大鼠麻醉后于T9、T10脊髓节段之间用手术刀完全切断脊髓,建立大鼠脊髓横断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只打开推板,不损伤脊髓,为阴性对照.分别于脊髓损伤后1h、1d、3d、7d、14d用多聚甲醛灌注后,以T10节段为中心取出长约2cm的脊髓.制作冠状切面及横断切面冷冻切片.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eg-2的表达水平及部位,并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少突胶质细胞系转录因子2(Olig2)以及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性生长蛋白-43(GAP-43)等神经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做双重标记.结果 脊髓损伤组中,表达Reg-2的阳性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增加后减少,脊髓损伤后的1周内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第3d后角神经元的Reg-2表达高,第7d前角神经元Reg-2的表达高.结论 Reg-2可能参与了脊髓损伤后早期的神经再生和重建进程.

  • 花背蟾蜍肺发生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

    作者:魏仲梅;陈玉琴;俞诗源

    目的 分析花背蟾蜍肺发生的规律,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其生物活性作用及调控意义,为动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利用生物显微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花背蟾蜍肺(218只)的组织发生,检测TGF-β(TGF-β1、TGF-β2、TGF-β3)在花背蟾蜍肺组织发生中的表达,并利用IPP专业图像分析软件对其表达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花背蟾蜍的肺发生开始在幼虫第22期,它起始于咽部尾侧,从26期开始分化出微小腔隙,到31期开始形成明显肺腔,33期开始出现原始肺泡.36期肺内出现明显的隔膜和肺泡,肺壁中已有较多毛细血管,39期肺已接近幼蟾肺,肺上皮由矮柱状或立方形变成扁平形.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肺芽Ⅰ期、肺芽Ⅱ期、原始肺泡期和肺泡期.2.在蟾蜍发育早期,TGF-β(β1、β2、β3)在肺壁中有表达,到发育的中后期.TGF-β(β1、β2、β3)主要表达于肺间质细胞处.结论TGF-β(β1、β2、β3)在蝌蚪肺发育过程中的阳性反应呈间歇性变化,表明TCF-β(β1、β2、β3)花背蟾蜍肺发育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表达特征,可能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它们对花背蟾蜍肺内网状隔膜的形成,肺泡上皮细胞的成熟分化都有重要的作用.

  • 外周炎症性疼痛刺激诱导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胶质细胞激活及细胞因子的表达

    作者:郁晓燕;倪衡建;高永静

    目的 观察完全弗氏佐剂(CFA)外周刺激后,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C)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以及细胞因子IL-β、TNF-α的表达变化.方法 结合行为学检测,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Western blotting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大鼠后爪注射CFA后疼痛感觉的变化,并检测了PAG中上述标记物和细胞因子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注射CFA后,注射侧后爪出现热痛过敏和机械性触诱发痛;大鼠的热痛过敏14d基本恢复正常,但机械性触诱发痛持续到21d时仍未恢复正常;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在急性期和慢性期有显著增加;小胶质细胞的标记物CD14、细胞因子(IL-β、TNF-α)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均有增加.结论 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可能与炎性疼痛的起始相关,而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与疼痛的维持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增加可能对痛觉过敏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 癫痫大鼠血脑屏障超微结构改变及妥泰的保护作用

    作者:程基焱;黄吉春;高然;殷菱;刘广益;郑福蓉

    目的 观察马桑内酯致痫及妥泰干扰大鼠中央前回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改变,探讨癫痫发作及妥泰治疗机制中血脑屏障的意义.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癫痫组、治疗组;癫痫组、治疗组用马桑内酯注入到大鼠侧脑室,制作癫痫动物模型;实验组用妥泰在癫痫发作后1h灌胃,持续7d,1次/d;7d后取大鼠大脑中央前回,做超薄切片,电镜观察中央前回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癫痫组内皮细胞、基膜、周细胞出现明显水肿,电子密度降低;治疗组水肿缓解.血脑屏障内皮细胞胞质厚度、基膜厚度、周细胞胞质厚度的比较表明,癫痫组与对照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癫痫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马桑内酯致痫大鼠血脑屏障内皮、基膜、周细胞出现明显水肿,妥泰使水肿缓解;2.血脑屏障超微结构改变可能是癫痫发作及恢复的重要机制.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植骨材料的体外研究

    作者:王健;张海燕;胡勇;卢玉仙;夏春林

    目的 研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A/TCP)植骨材料上的黏附增殖情况.方法 抽取兔股骨骨髓,进行贴壁培养BMSCs.在成骨诱导液中诱导BMSCs,于7d用钙钴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10d进行茜素红矿化结节染色;在成脂诱导液中诱导BMSCs,于21d进行油红O染色.将BMSCs接种到HA/TCP植骨材料上,加入成骨诱导液,采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检测,并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HA/TCP植骨材料上BMSCs的增殖情况.结果 BMSCs在成骨诱导液中7d碱性磷酸酶呈强阳性,10d矿化结节染色呈橘红色;在成脂诱导液中,21d油红O染色呈阳性.BMSCs在HA/TCP植骨材料上孔隙周围及孔隙内生长良好并大量增殖.MTT分析结果显示.HA/TCP对BMSCs的体外增殖无抑制作用.结论 BMSCs与HA/TCP植骨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小鼠小脑皮质发育中的神经元凋亡

    作者:程相树;杜耀武;蒋杞英;胡艳秋;李明善;于东明;邓锦波

    目的 探讨小鼠小脑皮质发育中神经元凋亡的规律和机制.方法 用激活型Caspase-3多抗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Hoechst 33258染色液染色,检测从出生至成年小鼠小脑皮质中神经元的凋亡,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小脑组织中Caspase-3和Caspase-8的活化片段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 外颗粒层、普肯耶细胞层和内颗粒层凋亡细胞密度高分别在出生后第8d(P8)、P5及P9),P20各层凋亡细胞密度都很低.Caspase-3活化片段的表达量在P5较高,P5以后逐渐降低,至P14消失;Caspase-8活化片段的表达量从P0到P10都较高,P10以后逐渐降低,至P30消失.结论 P0至P14是小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重要时期,通过启动Caspase-8的活化进而激活效应性Cespase-3的细胞凋亡途径存在于小脑皮质的塑型成熟过程.

  • 弹性纤维参与大鼠心肌梗死后重构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尹洪萍;朱有法;林国华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梗死重构过程中弹性纤维的变化及其机制和意义.方法 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形成心肌梗死模型,于术后2、4、8、12、21周时,用Masson染色、Uana地衣红染色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察梗死区弹性纤维和白细胞介素1a(IL-1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作半定量分析.结果 心肌梗死后2周梗死区即出现弹性纤维,至8~12周高,21周弹性纤维明显减少或缺如,以胶原纤维为主.IL-1a、TNF-α表达在梗死后2周时可见,并随时间而增强.结论 弹性纤维参与心肌梗死后的愈合过程,干预弹性纤维的形成可能成为抗心室重构的手段.

  • 催产素诱导P19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作用

    作者:陈炜;尹青;张雷;赵昱;张金平;赵秀军;孔祥增

    目的 研究催产素(OT)在体外诱导P19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将P19细胞用含crr的诱导培养基悬浮培养4d,取其形成的拟胚体(EBs)用不含OT的生长培养基贴壁培养10~12d.用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EBs周边生长晕中部分细胞变形、伸长,呈放射状排列.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变形分化的细胞表达á-横纹肌肌动蛋白(á-SCA)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并以OT终浓度l×10-7mol/L的实验组阳性率高(P<0.01).透射电镜观察分化细胞具有心肌细胞发育早期的超微结构特征.结论 在体外OT能够诱导P19细胞分化为早期的心肌细胞.

  • 脂多糖注入黑质对恒河猴运动行为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作者:陈庆友;刘玉军;鲁强;户乃丽;徐群渊;张进禄

    目的 观察恒河猴黑质内注射脂多糖后运动行为和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探讨脑内炎症反应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慢性变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恒河猴5只,分别定位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编号M5)和脂多糖(存活24周:编号M1和M2,存活48周:编号M3和M4).上述注射均在存活前0周、8周、16周,向右侧黑质部位注射3次,每次40ìl(2.5g/L).术后观察猴行为改变(包括随意运动和上肢活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及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结果 1.猴全身运动:注射脂多糖24周和48周后,各个动物运动距离和平均速度与术前自身相比随观察时间呈减少趋势,对照组动物两个指标与术前比较无变化.2.猴上肢活动:猴M1和M2,注射对侧前臂取食时间术后24周较术前分别延长了36.1%、27.1%,手爪抓取食物时间分别延长了41.2%、28.6%.猴M3和M4,注射对侧前臂取食时间术后48周较术前分别延长了76.5%(P<0.01)、50%(P<0.01),手爪抓取食物时间分别延长了81.8%(P<0.01)、55.6%(P<0.01),4只实验动物同侧上肢未见影响.3.注射脂多糖各个动物注射侧黑质阳性神经元数量与对侧相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存活48周动物神经元减少更加明显;对照动物两侧黑质部位神经元数量无变化.4.注射脂多糖各个动物注射侧黑质部位小胶质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激活,在24周组较明显.结论 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能引起猴黑质部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损伤和行为学的改变,这些改变呈慢性进展的特点,行为改变与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程度相关.

  • Atelocoilagen胶原支架在三维培养大鼠心肌中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郑先杰;郭志坤;常联生;王晓冰;王庆志;郁小兵

    目的 探讨atelocollagen胶原支架在三维培养心肌细胞中的生物相容性,寻找三维培养心肌组织的条件和理想的支架材料.方法 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经纯化后,将细胞悬液接种到胶原纤维支架上,动态观察第8d、16d、20d在atellcollagen胶原纤维支架上生长的细胞的变化,并进行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接种后第1d形成细胞.胶原支架搏动复合体,细胞与支架一起有节律的跳动;心肌细胞填充于支架网孔周围.并与支架融合;在透射电镜下,3个时间段均发现细胞与支架紧密相贴,融合在一起;在扫描电镜下发现,细胞在胶原纤维支架上贴附并充分伸展.相互融合成片.结论 atelocollagen胶原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较好,可作为三维培养细胞和组织的天然材料,适于心肌组织的立体培养.

  • Hes5敲除小鼠室下带细胞分化的蛋白组学研究

    作者:潘三强;宿宝贵

    目的 阐明Hes5通过调节哪些蛋白的表达而抑制神经细胞的分化.方法 利用蛋白组学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技术)观察Hes5敲除生后8d小鼠室下带蛋白表达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对表达上调和下调的蛋白进行验证.结果 在Hes5敲除生后8d小鼠室下带发现19种蛋白有重要的变化.与对照组野生型小鼠相比,其中10种蛋白的表达是上调的,变化的倍率在1.20~1.32之间.9种蛋白的表达是下调的,变化的倍率在0.77~0.83之间.上调的蛋白主要与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细胞的迁移,黏附和信号的转导有关,而下调的蛋白主要是抑制细胞的生长和维持细胞骨架的蛋白.Westem blotting验证蛋白表达的变化与iTRAQ结果一致.结论 Hess可能通过影响与细胞生长、迁移以及细胞骨架等有关的多种蛋白的表达来影响细胞的分化.

  • 慢性复合性应激对大鼠学习和记忆影响及海马中CaMKⅡCaMmRNA和CREBmRNA水平的变化

    作者:孙臣友;戚双双;孙淑红;周鹏;崔怀瑞;刘能保

    目的 探讨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的作用,以及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钙调蛋白(CaM)mRNA、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mRNA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慢性复合应激组(16只)和对照组(16只).慢性复合应激组动物给予6周的慢性复合应激刺激,制备慢性复合应激模型;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的行为表现;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大鼠海马CaMKⅡ、CaM mRNA和CREB mRNA水平的变化;观察分析CaMKⅡ在海马CA1和CA3区的分布和表达;电镜观察海马CA3区突触间隙的宽度和突触后致密物质(PSD)的厚度的变化.结果 慢性复合应激6周后,应激组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应激组海马CA3区突触间隙的宽度为5.0580 ±1.4216,PSD的厚度为20.9547±2.5693.与对照组相比,海马CA1和CA3区辐射层和始层CaMKⅡ的免疫染色明显增强,特别是始层;CaMKⅡ、CaM mRNA及CREB mRNA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 慢性复合性应激后,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增强;海马CaMKⅡ、CaM mRNA和CREB mRNA水平增加可能是参与了慢性复合应激性学习记忆增强的机制.

  • 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Wnt信号基因的表达

    作者:蔚洪恩;王春芳;李鹏飞;王晋丽;索耀君;王菲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Wnt信号基因在不同时相脊髓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脊髓损伤组(SCI组),SCI组分为术后1d、3d、7d、14d、21d组,每组5只.SCI组大鼠T11脊髓段做全横断损伤,sham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术后大鼠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脊髓损伤组织中Wnt信号基因的表达.结果 SCI组所有动物在术后均表现为双后肢瘫痪,BBB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低于sham组.SCI组在脊髓横断术后1d、3d、7d Wnt3a表达均较sham组明显增加;尾侧端wnt3a较同时相头侧端的表达多,且在21d又出现明显的升高.在Blmm组和SCI组均未检测到神经基因蛋白1(Ngn1)的表达.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的表达在SCI后第1d较sham组有明显的下降,第3d出现升高,之后逐渐下降.结论 Wnt信号可能参与了脊髓损伤后修复再生的过程.

  • Bcl-2和Bax蛋白在人早孕胎盘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张金萍;刘学红;张泳;周夫群;朱颖飞

    目的 探讨Bcl-2和Bax蛋白在人早孕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在孕5~7周绒毛和蜕膜组织细胞中的表达,用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4.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积分吸光度值.结果 Bcl-2蛋白主要分布于孕5~7周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蜕膜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蛋白表达积分吸光度值依次降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蛋白在孕5~7周绒毛细胞滋养层细胞、合体滋养层细胞中均未见表达;孕6周,Bax蛋白表达于极少部分蜕膜细胞的细胞质中.结论 Bcl-2和Bax蛋白在人早孕过程中参与了绒毛滋养层细胞增殖和分化、子宫内膜蜕膜化的过程,在绒毛的发生、发育、胎盘形成和组织结构改建及功能完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采用Photoshop软件对成年SD大鼠脊髓中皮质脊髓束三维重建的研究

    作者:吕广明;吴辉群;汤乐民;韩笑;季达峰;顾晓松

    目的 利用大鼠脊髓连续切片,结合三维重建工具软件对正常大鼠皮质脊髓柬进行三维重建.方法 制作正常成年SD大鼠脊髓连续横断切片,进行Luxol快蓝(LFB)染色并摄片,获得大鼠脊髓皮质脊髓束连续切片图像.在Photoshop软件环境下完成切片图像的配准、分割、灰度化.利用3D-DOCTOR软件进行阈值分割并对大鼠脊髓、脊髓灰质、双侧皮质脊髓束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在普通台式机(PC)上对重建结构进行任意角度的观察、切割和测量.结果 重建出的大鼠脊髓、脊髓灰质、双侧皮质脊髓束具有立体感,大鼠皮质脊髓束于大鼠颈1节段(C1)~骶4节段(S4)走行于大鼠脊髓后索腹侧,紧贴灰质中间带背侧,呈逐渐变细的类圆柱状形态.在PC机中进行切割后可以对切割后剩余结构进行表面积和体积的数据测量.结论 利用大鼠脊髓的连续LFB染色切片,结合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能够进行大鼠皮质脊髓束的三维重建,并提供测量数据.

  • PI3-K/Akt信号通路对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

    作者:国海东;张贵焘;王海杰;王新艳;谭玉珍

    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中的调控作用,探讨M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利用单克隆培养技术从SD大鼠骨髓中筛选MCSCs,用BMP-2诱导其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MP-2诱导后细胞内p-Akt水平的变化,并通过RT-PCR检测心肌早期转录因子和心肌特异基因的表达.结果 BMP-2诱导前MCSCs内p-Akt水平较低,诱导后渐增强,20~30min达高峰,1h后逐渐降低.用PI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细胞后,p-Akt水平明显降低.RT-PCR检测显示,诱导前MCSCs的Nkx2.5和GATA-4呈低表达,诱导后2周表达增强,4周表达更加明显.cTnT和Cx-43 mRNA在诱导前未见表达.诱导后2周表达明显,4周表达增强.用Ly294002处理后,细胞的Nkx2.5、GATA-4和cTnT、Cx-43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结论 BMP-2能诱导M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PI3-K/Akt信号通路在BMP-2诱导M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 线粒体DNA Cyt-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默函;金东洙;金映杉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mtDNA)Cyt-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对19位乳腺癌患者的19例乳腺癌组织标本和19例癌旁组织标本的mtDNA Cyt-b、VEGF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a-actin作为定量标准物),观察它们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19位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癌组织mtDNACyt-b和VEGF mRNA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而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两个异构体VEGF145和VEGF189的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两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并且mtDNA Cyt-b与VEGF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性(P<0.01),与VEGF145、VEGF189的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性(P<0.05);淋巴结转移组mtDNA Cyt-b和VEGF mRNA的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组高,两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TNM分期Ⅰ期mtDNA Cyt-b和VEGF mRNA的表达较Ⅱ期低,两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Ⅰ期与Ⅲ期比较两组mtDNA Cyt-b mRNA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1),而VEGF mRNA的表达有差异(P<0.05).结论 乳腺癌中mtDNA Cyt-b和VEGF mRNA的表达上调,并且在肿瘤的能量传递过程起着一定作用.

  • Polo样激酶1在大鼠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作者:邸菁;柏树令;张凌志;高杰;佟浩

    目的 通过检测polo样激酶1(plkl)在大鼠生后不同发育阶段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心肌细胞退出细胞周期的相关机制.方法 生后0d、3d、7d、10d、2周和成年健康Wistar大鼠各5只,采用针对横纹肌肌动蛋白和磷酸化组蛋白H3的免疫荧光双标方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用RT-PCR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心肌组织plkl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大鼠生后0d心肌细胞有丝分裂指数[(0.905±0.087)%]是生后2周[(0.372±0.094)%]的2.4倍(P<0.01);plkl基因和蛋白在大鼠生后表达明显下调.2周后未检测到表达.结论 plkl基因的表达下调与大鼠心肌细胞增殖停滞密切相关,在大鼠心肌细胞退出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解剖学报》稿约

    作者:

    关键词:
解剖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