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解剖学报杂志

解剖学报

解剖学报杂志

Acta Anatomica Sinica 해부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1356
  • 国内刊号: 11-222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解剖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章静波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人胚胎生殖细胞在人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的生长

    作者:刘永刚;韩兵;陈地龙;李芳菲;王亚平;王莎莉

    目的探讨以人胚胎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分离、培养人胚胎生殖细胞的方法和条件.方法分离、培养3~4月胚胎成纤维细胞,取3~15代细胞经丝裂酶素处理后铺板备用;分离6~11周胚胎原始生殖细胞,将其置于人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在含生长因子、分化抑制因子的培养体系中培养胚胎生殖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胚胎生殖细胞表面标志SSEA-1和SSEA-4;钙-钴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RT-PCR检测转录因子Oct-4的表达.结果人胚胎成纤维细胞可连续传代25代以上(6月),3~15代细胞可以用作饲养层细胞.分离的胚胎生殖细胞在饲养层上可增殖形成典型胚胎生殖细胞集落,并能连续在体外培养超过8代.集落未分化标志检测显示SSEA-1、SSEA-4呈阳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呈强阳性,Oct-4表达阳性.结论用人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能获得可连续增殖的胚胎生殖细胞.

  • 超声激活血卟啉对腹水型艾氏腹水瘤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吴二林;任耀辉;齐浩;王攀;汤薇;刘全宏

    目的观察声动力学疗法(SDT)对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超声激活血卟啉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方法采用频率为2.0 MHz,声强为1.5 W/cm2的超声,结合血卟啉(HpD)对离体培养的小鼠艾氏腹水瘤(EAT)细胞处理3 min,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段取材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超声激活血卟啉对EAT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程度随取材时间的延长而加剧,损伤位点主要集中在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及细胞核上,同时还观察到一些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凋亡特征.结论超声激活血卟啉主要通过破坏细胞超微结构杀伤肿瘤细胞,部分通过诱导凋亡杀伤.

  • 腺嘌呤致大鼠雄性不育发病机理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静;张远强;王宗仁;张金山;李伟;赵勇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Smad 2、Smad 4蛋白在腺嘌呤所致雄性不育的大鼠睾丸内定位、分布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正常成年及腺嘌呤(300mg/kg)灌胃后第7、14、21 d大鼠睾丸中Smad 2、Smad 4的定位和分布,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睾酮(T)、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的含量.结果Smad 2免疫阳性产物位于实验大鼠各级生精细胞及支持细胞的胞质内,Samd 4则位于间质细胞的胞质内;灌胃后第21 d大鼠睾丸中Smad2、Smad 4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成年及7、14 d大鼠,同时,血清中T较正常成年及7、14 d大鼠明显降低,LH、FSH明显增高.结论腺嘌呤所致雄性不育可能与Smad 2在大鼠睾丸生精细胞中表达增强及Smad 4在睾丸间质细胞中表达增强,直接或间接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有关.

  • 小鼠肾血管球滤过膜发育的电镜研究

    作者:王灵均;郭敏;陈河

    目的研究发育中小鼠血管球滤过膜的变化.方法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胚胎和新生小鼠血管球滤过膜的超微结构.结果在肾小体的发育过程中,足细胞形状明显变薄,足突数量逐渐增多,其形状逐渐窄小,足突间裂孔和裂孔膜出现;足细胞下、内皮细胞下先后出现基膜,而后两种基膜融合形成一层较厚的基膜.随着毛细血管袢的不断增生,在足细胞下方出现新合成的环状或袋状的基膜片段;内皮细胞形状也明显变薄,出现大量内皮孔.结论在小鼠肾小体的发育过程中,足细胞和内皮细胞逐渐分化成熟,基膜早来源于足细胞,随后内皮也参与合成基膜,发育晚期基膜的合成和更新主要由足细胞来完成.

  • 成人毛囊隆起细胞生长特性的初步观察

    作者:张艺;杨恬;王韵;余瑾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成人毛囊隆起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采用一步消化法和显微分割技术获取毛囊隆起细胞,并进行培养、传代,连续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形态特征以及表达特性.结果原代培养的第2 d便可见细胞生长,并表现出很强的增殖潜能,6 d时达到高,并维持数日;光镜下细胞小而圆,大小一致,可见有丝分裂相;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K19阳性细胞,表达随培养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体外培养的毛囊隆起细胞具有原始细胞特性,提示毛囊中潜在的干细胞定位于毛囊隆起.

  • 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 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和丝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的表达

    作者:商秀丽;薛一雪;蔡葵;徐万鹏;高敬伟

    目的探讨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NMDAR)及丝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β-淀粉样肽(Aβ1~40)1μl(10 g/L)在立体定位仪下注入大鼠海马建立大鼠AD模型.2周后测水迷宫潜伏期、长时程增强(LTP)、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海马NMDAR-mRNA的表达及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MAPK的蛋白表达,并应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两者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AD模型组Aβ注射2周后,水迷宫潜伏期与模型组术前及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模型组刺激前后fEPSP斜率变化及高频刺激增加的幅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海马CA1区、CA3区NMDAR-mRNA及MAPK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AD模型2周后LTP检测的结果与NMDAR-mRNA的表达及MAPK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Aβ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和降低NMDA受体磷酸化状态,导致大鼠海马LTP降低和学习记忆功能减低,参与AD学习记忆障碍和痴呆形成.

  • 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在突触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胡荣;吴喜贵;杨忠;魏璐;蔡文琴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AST)分泌雌激素的规律,研究AST对大脑皮层神经元突触形成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取新生大鼠大脑皮层进行AST原代及传代培养,分别于传代培养的第0 d、7 d、14 d、21 d进行细胞计数,同时用ELISA方法测定AST条件培养液(ACM)中雌二醇(E2)的浓度.以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纯培养为模型,实验分成6组:神经元纯培养组;ACM培养组;AST和神经元混合培养组;雌激素培养组;ACM+Tamoxifen(雌激素受体阻断剂)培养组;Tamoxifen培养组.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和突触计数方法观察各组突触形成数量的差别.结果AST数量分别为1×104/ml、1.1×106/ml、1.4×106/ml、1.5×106/mi;ACM中雌二醇浓度分别为(ng/L):0、117±22、266±22、252±27.第0 d培养液中未检测出雌二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雌激素浓度迅速增加,14 d左右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但21 d时培养液中雌二醇仍保持较高浓度.各实验组突触荧光颗粒数分别为(个/细胞,培养第9 d):14±3;79±5;83±8;80±6;32±3;29±3.显示ACM能增加培养神经元突触形成的数目近6倍,外源性雌激素可基本模拟ACM的效应.Tamoxifen能阻断ACM促突触形成效应的75%左右.结论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层AST能合成并分泌雌激素,分泌的雌激素可能参与了胶质细胞调节神经元突触形成的过程,而胶质源性的雌激素可能通过雌激素受体发挥促突触形成的作用.

  • 卵泡刺激素及其受体在大鼠胰腺的共定位观察

    作者:初晨宇;吕葆真;孙岚;黄威权;王世鄂;付建芳

    目的观察卵泡刺激素(FSH)及其受体(FSHR)在大鼠胰腺中的共存关系,以了解FSH对胰腺的功能意义.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记染色技术,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结果部分外分泌腺细胞、导管上皮细胞及部分胰岛细胞呈FSH反应阳性,呈强绿色荧光.小血管内皮细胞也呈FSH反应弱阳性,呈弱的绿色荧光.部分胰岛细胞呈FSHR反应阳性,呈强红色荧光.一些外分泌腺上皮细胞呈FSHR反应弱阳性,呈淡红色荧光.有一些胰岛细胞呈FSH和FSHR双阳性反应,呈黄色荧光或红、绿相间荧光. 结论FSH及其受体均存在于大鼠胰腺中,胰岛中的部分细胞共同存在FSH及其受体,FSH可能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的途径对胰腺的功能起调节作用.

  • 重组骨脱细胞细外基复合Wistar大鼠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田伟;贾长青;柏树令

    目的新型重组骨脱细胞细胞外基质(REAECM)的制备及其细胞相容性的初步检测,为骨组织工程寻找一种新型的细胞外支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对鼠成骨细胞和REAECM体外进行联合培养1~4周,通过相差显微镜、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中的生长情况.结果成骨细胞可以在REAECM上发生良好的黏附、增殖,并且可以长入REAECM的孔隙内.结论REAECM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骨的一种较好的支架材料,具有网状孔隙结构;在体外和成骨细胞复合培养时表现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骨组织替代材料.

  • 抗体-白细胞介素2融合蛋白183B2scFv-Interleukin 2的表达及活性检测

    作者:张辛燕;冯捷;叶雪;姚煜;成夜霞;程洪艳;付天云;杨蓉;崔恒

    目的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表达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183B2scFv-Interleukin 2,为卵巢癌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两段基因IL-2和183B2scFv开放读框的编码序列克隆在一起,在CHO-K1细胞内人巨细胞病毒启动子的作用下表达可溶性融合蛋白,并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 结果采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表达的这种小分子融合蛋白,既保留了与卵巢癌OC183B2抗原结合的特性,又保持了IL-2的生物学活性.融合蛋白在细胞培养上清中保持稳定,更重要的是融合蛋白将IL-2靶向表达OC183B2抗原的卵巢癌细胞表面化的同时,又能刺激IL-2依赖细胞株的增殖,从而诱发局部有效的抗肿瘤反应.既提高了融合蛋白的穿透组织能力和肿瘤组织部位的浓聚,又避免了大剂量全身应用细胞因子引起的副作用. 结论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很好的生物学活性.

  • 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作为饲养层培养人胚原始生殖细胞

    作者:曲文玉;谭季春;李杨;孙开来;邱广蓉;王淑玲;蒋丽;卓英梅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作为饲养细胞培养人胚原始生殖细胞的可能.方法从5~9周人胚胎生殖嵴、中肾嵴、肠系膜中消化分离原始生殖细胞(PGCs),种植于经丝裂霉素C处理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饲养层上培养.结果PGCs可以在体外培养3个多月,传14代.这样培养的PGCs表达胚胎干细胞的多种标志,如碱性磷酸酶染色、SSEA和TRA抗原等.另外细胞保持正常的染色体核型.结论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可以作为饲养细胞在体外培养人胚原始生殖细胞,保持未分化状态.

  • 左肺肺段和亚肺段支气管和血管的矢状断层解剖学研究

    作者:刘树伟;王怀经;柳澄;尹群生;李振平;赵振美;王政;刘书涛

    目的研究左肺肺段和亚肺段支气管和血管在矢状断面上的配布特点及左肺肺段在矢状断面上的划分.方法利用15例胸部连续矢状断层标本、2例多层螺旋CT图像,追踪观察左肺肺叶、肺段和亚肺段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并据此寻找在矢状断面上划分肺段的方法.结果左侧肺段内的支气管和血管主要分布于从左主支气管杈至心尖左侧的4个矢状断层里:1.在左主支气管杈层面上,左肺下叶支气管向后发出上段支气管,其下方,上段静脉与底段总静脉在此合成左下肺静脉.2.在左肺动脉叶间部层面上,尖后段静脉、前段静脉和舌静脉干于左肺上叶支气管前方合成左上肺静脉,下叶基底干支气管发出内前底段支气管、外侧底段支气管和后底段支气管.3.在心尖层面上,左肺上叶支气管发出全部肺段支气管,可用尖后段静脉后段间支、前段静脉下支和舌静脉干区分相邻肺段,左肺下叶动脉分出的肺段动脉居相应支气管上方.4.在心尖左侧层面上,在左肺上叶内,从后上至前下依次可见尖后段静脉后段间支、前段静脉下支和上、下舌段静脉;在左肺下叶内,肺段支气管居中,上方为相应动脉,下方为相应静脉.结论在矢状断面上,肺段内支气管和血管相对集中,且容易显示其起源和长轴,故矢状断面是显示肺段和亚肺段支气管及血管的优势断面.

  • 5-氮杂胞苷诱导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向心肌分化过程中心肌肌钙蛋白T的表达变化

    作者:孙丽莉;谭玉珍;王海杰;贺其志;王新艳

    目的研究5-氮杂胞苷诱导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向心肌分化过程中,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变化和超微结构.方法从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中筛选MCSC,用5-氮杂胞苷诱导向心肌定向分化.取分化后不同时间的细胞作cTnT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对结果进行图像分析.透射电镜下观察分化细胞的超微结构.取不同发育期和成熟期的SD大鼠心肌作对比研究.结果用5-氮杂胞苷诱导后2周,细胞内开始表达cTnT;诱导后3周,cTnT表达增强,可见横纹样结构;诱导后4周,cTnT表达明显增强,横纹增多,但排列不规则.诱导后4周的细胞内出现心房粒,可见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糖原.胚胎11d大鼠的心肌内,横纹样结构较少且排列不规则.新生大鼠心肌内横纹增多,排列较规则.1月龄和3月龄心肌的横纹样结构发达,排列规则.诱导分化后4周的细胞cTnT表达特征与胚胎11d的心肌相似.结论MCSC经5-氮杂胞苷诱导后可分化为心肌细胞,表现为未成熟心肌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 大鼠松果体的神经支配--免疫组织化学及光镜体视学研究

    作者:吴亮生;王蕾;马玉琼;陈文玉;欧可群;杨正伟

    目的探讨大鼠松果体的神经支配及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摘除后对松果体细胞分泌活动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光学体视框及图像分析方法.结果松果体内神经末梢、松果体细胞及其突起终末呈突触体素(P38)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摘除了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后,大鼠松果体所含神经末梢的平均数密度减少了43%(P<0.01),平均每个大鼠松果体内所含神经末梢总数减少了37%(P<0.05),松果体细胞及其突起终末内突触体素免疫阳性产物的平均A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支配松果体的神经纤维有很大部分来自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这些神经纤维对松果体细胞的分泌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 冈田酸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

    作者:李永坤;陈晓春;朱元贵;彭小松;曾育琦;沈杰;黄天文

    目的研究蛋白磷酸酯酶抑制剂冈田酸(OA)对海马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Tau)磷酸化的影响,建立Tau过度磷酸化的大鼠模型.方法实验随机分为正常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OA模型组.模型组又分为OA 12 h、24 h、48 h和2周组.OA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背侧定向注射1.5μl溶于10%DMSO的OA,DMSO对照组注射1.5 μl 10%DMSO溶液.通过Bielschowski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免疫印迹分别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的改变和磷酸化Tau的表达水平;检测蛋白磷酸酶2A(PP2A)的活性,了解其动态变化与Tau磷酸化的关系.结果OA模型各组与正常组和DMSO对照组比较,Bielschowski染色示海马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着色较深,欠均匀,部分神经元轴丘处浓染成斑块状,但各模型组均未见到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样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模型组海马神经元Thr231和Ser199/202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增加,与DMSO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意义(P<0.05);蛋白免疫印迹提示OA可引起Tau蛋白Thr231、Ser396和Ser199/202位点发生磷酸化,且不同位点磷酸化的稳定性不同,注射OA 48h后PP2A的活性明显降低,其变化与Tau蛋白Thr231和Ser396位点的磷酸化改变相一致.结论海马CA1区背侧单次注射OA可诱导建立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大鼠模型.

  • 实验性铅中毒对大鼠海马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柯开富;沈宓;丁斐

    目的观察实验性铅中毒对大鼠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铅致学习记忆损害的分子毒理学机制.方法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原位杂交法.结果正常大鼠海马组织可表达NGF mRNA,铅染毒后海马NGF mRNA含量显著下降.海马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量与铅染毒时间呈负相关.结论铅可使海马组织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表达下降.

  • 变形期非洲爪蛙嗅觉系统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波形蛋白的时空表达

    作者:黄其林;赵士福;Gaudin Arnaud;Gascuel Jean

    目的研究非洲爪蛙(Xenopus laevis)在变形期(48~63期)嗅觉系统中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时空表达与特点.方法取发育48期(stage)到63期不同阶段幼蛙及成年蛙嗅觉系统组织,常规制成冰冻切片,选每张切片上同时包含鼻、嗅神经、嗅球的切片进行GFAP、波形蛋白等抗体的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记录结果.结果非洲爪蛙进入变形期(48期)后,嗅神经呈GFAP-IR强阳性反应,但在嗅球,仅嗅神经层为GFAP-IR阳性反应,嗅小球(glomeruli)呈GFAP-IR阴性反应;而波形蛋白-IR阳性细胞的分布与GFAP-IR阳性细胞相反,在嗅小球可见典型的波形蛋白-IR阳性的放射状胶质细胞,而嗅神经却是波形蛋白阴性.结论发育过程中GFAP与波形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呈互补的方式分布在蛙嗅觉系统中,即GFAP-IR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嗅觉系统的周围部分,而波形蛋白-IR阳性细胞则主要分布在嗅觉系统的中央部分.

  • 大鼠胃内伤害性刺激后延髓内脏带中Fos蛋白及OX42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作者:刘煜;宿长军;段丽;曹荣;饶志仁

    目的研究大鼠延髓内脏带(MVZ)内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对福尔马林诱发胃伤害性刺激的可塑性反应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经细塑料管向胃内注入2.5%福尔马林2ml诱发胃伤害性刺激,动物存活0.5 h、1 h、2 h和3 h处死,延髓切片进行抗Fos蛋白(标记神经元)或抗OX42(标记小胶质细胞)单一或双重标记的ABC法染色.结果1.动物清醒后,在5~10 min内出现躁动不安,持续1~2 h;2.胃黏膜有局灶性出血和脱落;3.MVZ内观察到Fos阳性神经元和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两者分布相似,显示明显的定位特点;4.双标记显示MVZ内Fos阳性神经元周围有密集的OX42阳性细胞;5.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的反应先逐渐升高(0.5~2 h),后(3 h)又降低,Fos阳性神经元则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MVZ的小胶质细胞可能与神经元一起参与内脏痛的调节.

  • 二乙基己烯雌酚诱发成年仓鼠睾丸生精异常及对生精细胞表达bcl-2、P53和cadherin的影响

    作者:杨筱珍;陈耀星;王子旭;佘锐萍

    目的探讨在二乙基己烯雌酚(DES)诱发成年动物生精异常过程中,原癌基因bcl-2、p53及黏附分子cadherin在生精细胞中表达的变化,旨在阐明DES诱发生精异常的作用机理. 方法成年雄性仓鼠皮下注射DES连续7 d后,取其睾丸,进行光镜及电镜的观察和原癌基因bcl-2、p53及黏附分子cadherin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DES处理组的成年仓鼠睾丸生精细胞发育异常,bcl-2和p53表达量均比对照组有显著增加,并以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较为明显.生精上皮中cadherin的表达比对照组有明显减少.结论DES增加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表达bcl-2和P53;同时抑制cadherin表达,是诱发成年仓鼠生精异常的原因之一.

  • KM小鼠胚胎干细胞大鼠纹状体内移植诱导分化的在体研究

    作者:郭雨霁;高英茂;孙晋浩;刘凯;邴鲁军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扩增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到纹状体内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确定胚胎干细胞脑内移植的佳分化阶段.方法分别将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分化至神经前体细胞阶段的胚胎干细胞进行纹状体内移植,移植4周后通过形态学观察、尼氏染色、TH与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胚胎干细胞移植后的存活和分化情况.结果初步诱导分化后的胚胎干细胞纹状体内移植后4周,移植区内有大量BrdU免疫阳性细胞出现,而且部分BrdU免疫阳性细胞已迁移出移植区,有些细胞已分化为TH免疫阳性细胞,胞浆内可见尼氏体;而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进行脑内移植后有成瘤的趋向.结论在体外对胚胎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至神经前体细胞阶段,然后进行脑内移植,更有利于胚胎干细胞的存活和部位特异性分化.

  • PeroxiredoxinⅡ在小鼠早胚发育中的作用及机理

    作者:王世鄂;黄威权;孙岚;吕葆真

    目的观察PeroxiredoxinⅡ对小鼠植入前胚发育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昆明种小鼠的1-细胞胚,采用微滴培养法连续培养48 h,观察不同浓度PeroxiredoxinⅡ抗体对植入前胚发育的影响,以胚胎发育到各期的比例为判断发育效果的标准.同时,应用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术结合特异性荧光探针2',7'-二氯氢化荧光素双乙酸酯,检测小鼠胚中氧自由基水平.结果抗体添加组和未添加组的1-细胞胚经24 h培养后96%以上发育成2-细胞胚,但经48 h培养,抗体添加组的胚发育明显受抑,多数停滞于2-细胞期.激光共聚焦成像的结果表明,PeroxiredoxinⅡ抗体添加组的2-细胞胚内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结论PeroxiredoxinⅡ抗体可引起2-细胞胚发育阻滞,这可能与胚内的氧自由基水平升高有关,提示植入前胚内PeroxiredoxinⅡ可减少或消除细胞内氧自由基,促进植入前胚的发育.

  • 人胎儿脑室区神经前体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

    作者:余爽;张京钟;赵春礼;张海燕;徐群渊

    目的建立有效的人胎儿神经前体细胞分离及纯化系统.方法取人自然流产胎儿脑室区(VZ)并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133阳性及CD133阴性细胞群,体外培养并比较两者增殖能力.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CD133阳性细胞群中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的表达及诱导分化后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纯化后CD133阳性细胞群体外扩增能力强,在无血清培养体系中能形成神经球并可连续传代,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表明其nestin抗原阳性,诱导分化后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而CD133阴性细胞在培养体系中多呈单个分散状态,神经球形成数目与CD133阳性细胞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免疫磁珠法可有效分离人胎儿脑内CD133阳性细胞,且该细胞在体外培养体系中具有神经前体细胞的特征.

  • 肿瘤干细胞:从假说到科学的漫长之路

    作者:欧阳学农;解方为;廖联明;赵春华

    干细胞是有自我更新和复制能力的原始细胞,这种细胞可分化为特定组织中一个或者多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在脊椎动物中,它常常被分为3种类型:第1种类型--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ES),这种细胞来源于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细胞,被认为是全能的(totipotent stem cell),也就是说它具有向机体各种细胞分化的潜能.第2种是pluripotent stem cell,它可以分化成除了胎盘外的任何一种细胞.第3种是multipotent stem cell,它能够分化成特定功能的细胞,如造血干细胞能够分化成血液和免疫系统中的各种细胞;此外,肠道、皮肤、大脑和心脏等组织中也存在这种类型的干细胞.5年前,以造血干细胞为主的干细胞生物学研究还是一门非常局限的学科,近年来这方面研究已经拓展到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帕金森病和退行性神经病变等原来认为无法根治的疾病[1],其迅速的发展将对人类的健康事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 血管内皮细胞在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志雄;黄强;林建银

    目的介绍血管内皮细胞在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方法系统复习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研究的背景、组成要素、与肿瘤微环境的区别及血管内皮细胞对其影响的相关文献,并予以归纳总结.结果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是指肿瘤侵袭过程的细胞群落与其栖息宿主环境所构成的一个自然的整体功能系统,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态系统,它包括肿瘤细胞本身在内,具有生态系统的规律;而肿瘤的微环境则与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不同,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所有外界条件的总称,是一种结构体系,不包括肿瘤细胞本身,不具有生态系统的规律.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包括肿瘤细胞群落和宿主细胞群落以及它们的栖息环境(基质成分),而血管内皮细胞群落是主要的宿主细胞群落,其对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肿瘤细胞群落和内皮细胞群落之间的营养联系上,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肿瘤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营养循环和细胞基质循环.肿瘤侵袭转移是肿瘤细胞群落和血管内皮细胞群落不断重建营养联系的结果.结论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和肿瘤细胞之间的营养联系对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进行调控,切断肿瘤细胞群落和血管内皮细胞群落之间的营养联系是肿瘤治疗的关键.

  • 一种用于微阵列分析的通用引物U2联合标记方法

    作者:王蜀燕;郑文岭;周珏宇;丁大鹏;徐秋林;张海燕;彭翼飞;石嵘;马文丽

    目的报告一种新的用于微阵列研究的荧光标记技术:通用引物U2联合标记技术(UPL);比较UPL与随机引物等其他标记方法的效率和可重复性.方法分别用4种标记方法标记流感病毒RNA样品,与流感病毒寡核苷酸检测芯片杂交后,用Spss10.0软件对杂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UPL方法在标记物杂交的荧光强度、信噪比、探针真阳性率和可重复性等方面均高于随机引物逆转录掺入标记法,而与其他两种RD标记方法相当,但标记过程相对更加简单.结论UPL方法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标记方法,在微阵列技术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应用微流路芯片高压凝胶电泳检测精子RNA

    作者:毛向明;马文丽;冯春琼;宋艳斌;石嵘;徐秋林;邹亚光;姜立;郑文岭

    目的检测精子的RNA,以保证后续实验有可靠、准确的结果.方法收集成年男性活力正常的精子,提取其RNA,应用微流路芯片高压凝胶电泳检测精子总RNA,以健康成人淋巴细胞总RNA作对照.结果检测发现在人类精子中有大量的基因表达.精子RNA的电泳图出现两个峰,两峰的位置都较正常体细胞提前,先出的峰其形相对尖锐,后出的峰其形较宽,跨越5 S,但仍呈典型的倒U形分布,两峰的比值,远远大于2:1,在其他位置无明显吸收峰.结论应用微流路芯片高压凝胶电泳,可进行精子RNA简单、直观地检测和质量控制.

解剖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