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解剖学报杂志

解剖学报

解剖学报杂志

Acta Anatomica Sinica 해부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1356
  • 国内刊号: 11-222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解剖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章静波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细胞因子对淋巴管内皮祖细胞的趋化和动员作用

    作者:刘锐;谭玉珍;王海杰;张美华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CD34+/CD133+/VEGFR-3+淋巴管内皮祖细胞(LEPCs)的趋化和动员作用.方法 用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再用流式细胞术分选VEGFR-3+ LEPCs,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特征性标志物CD34和CD133的表达.通过跨膜迁移实验观察VEGF-C、SDF-1、MCP-1和G-CSF对LEPCs的趋化作用,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迁移细胞的形态特征.在大鼠皮下分别注射VEGF-C、SDF-1、MCP-1和C-CSF,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EPCs数目,同时用全自动血样分析仪计数白细胞.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VEGF-C、SDF-1、MCP-1和G-CSF组跨膜迁移细胞的百分率增大,用VEGFR-3和CXCR-4阻断抗体处理后VEGF-C和SDF-1的趋化迁移作用明显降低.注射VEGF-C、SDF-1、MCP-1和G-CSF后,大鼠外周血中LEPCs的数量明显增多.未见白细胞显著增多.结论 VEGF-C、SDF-1、MCP-1和G-CSF对LEPCs有趋化迁移和动员作用,VEGF-C/VEGFR-3和SDF-1/CXCR-4信号途径在LEPCs趋化迁移方面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 胎儿巩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研究

    作者:肖瑛;潘庆敏;高志娟;孙洪义;周亚滨;唐伟

    目的 观察不同胎龄胎儿眼球巩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情况,了解bFGF和TGF-β在正常眼球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12~20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或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的胎儿20例,其40只眼,立即摘除眼球,取4~5mm范围巩膜,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巩膜bFGF和T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胎龄阶段巩膜bFGF均有表达,胎龄12~14周时表达高.以后逐渐下降并保持稳定水平,各胎龄阶段巩膜均有TGF-β表达,胎龄12周时表达较低,以后逐渐升高并保持稳定水平.结论 各胎龄阶段胎儿巩膜均有bFGF和TGF-β的表达,bFGF和TGF-β的表达水平随着胎龄的变化而变化.

  • 人脐血非造血干细胞免疫原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季凤清;王屹;孙海梅;王丹妮;曾晓蓓;赵春礼;杨慧

    目的 探讨人脐血非造血干细胞免疫原性,为脐血非造血干细胞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人脐血非造血干细胞的免疫表型;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观察人脐血非造血干细胞原代、P1代、诱导分化细胞及干扰素-γ(IFN-γ)刺激异种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作用.结果 人脐血非造血于细胞表达HLA-ABC,微弱表达HLA-DR,经IFN-γ处理后,未明显改变HLA-ABC、HLA-DR的表达水平.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未见各处理组人脐血非造血干细胞明显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 人脐血非造血干细胞无论原代、传代细胞、分化细胞及IFN-γ处理的细胞免疫原性均较弱.

  • 成人食管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作者:刘洪涛;黄盛东;张宝仁;徐驯宇

    目的 培养成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建立能够体外长期培养的食管上皮细胞系,为上皮细胞的体外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 取食管癌患者正常食管上皮,用0.25%Dispase酶和0.25%胰蛋白酶/0.02%EDTA消化获取成人食管上皮细胞,使用无血清角化细胞培养液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和角蛋白、上皮膜抗原(E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结果 原代培养8d后,细胞汇合成片呈铺路石样生长,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表达阳性,可连续传代.结论 为体外分离培养成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建立了方便可行的方法.

  •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11在大鼠脊髓横断性损伤后的表达变化

    作者:肖锋;季玉红;孙琳琳;秦婧;杨君伶;刘永华;赵剑;沈爱国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11(CDK11)在横断性脊髓损伤(tSCI)后的表达变化以及定位情况.方法 将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9断伤1d、3d、5d、7d和14d组,每组6只.采用Westem blotting测法损伤后各时间段CDK11蛋白水平在脊髓中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K11在假手术组以及损伤组脊髓中的分布和定位.结果 Western blotting显示,CDK11蛋白水平在SCI后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CDK11p58的表达于损伤后3d开始显著升高,一直持续到第7d,之后逐渐下降.而CDK11p110也在3d、5d时高于假手术组,伤后7d则明显降低,至14d时有所回升.免疫组织化学表明,CDK11在假手术组脊髓中均匀分布,损伤后3d,CDK11在脊髓灰质和白质中表达明显增加;免疫荧光双标记表明,CDK11与神经元的标记物神经元核抗原(NeuN)、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环核苷酸-3'磷酸水解酶(CNPage)有明显共定位,与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也存在部分共定位.结论 脊髓损伤后CDK11蛋白水平呈现明显的时相变化,并且与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存在共定位,提示CDK11参与了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

  • 外源多胺对大鼠早期再生肝鸟氨酸脱羧酶蛋白水平的调节

    作者:和俊涛;马建敏;宁黔冀;徐存拴

    目的 研究多胺(腐胺、精脒和精胺)对大鼠再生肝鸟氨酸脱羧酶(ODC)蛋白水平的调节,分析多胺在肝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外源多胺(溶于0.9%NaCl)皮下注射雄性SD大鼠(180~220 g),部分肝切除(PH)诱导的大鼠再生肝中ODC蛋白水平的分析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结果 高剂量的腐胺(20 ms/kg体重)、精脒(0.15 mg/kg体重)和精胺(6 mg/kg体重)处理后,ODC蛋白水平在PH后12 h内均低于对照组,且各组间变化趋势相近;而低剂量腐胺(0.02 mg/kg体重)、精脒(0.03 mg/kg体重)及精胺(0.06 ms/kg体重)处理组在PH后4h ODC水平迅速升高,分别比对照组高15.1%、29.5%和30.3%.结论 一定剂量的多胺对大鼠早期再生肝ODC蛋白水平有反馈调节作用,其中精脒、精胺的作用较强,腐胺较弱.

  • 白细胞介素-18在大鼠胚泡植入前后子宫的分布及表达

    作者:张艳;李文献;陈树林;乔海莲;杨永倩;范光丽

    目的 系统研究了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大鼠胚泡植入前后子宫中的分布与表达,以探讨IL-18在胚泡植入过程中可能的生理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图像分析法.结果 IL-18在胚泡植入前后子宫均有表达,其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或蜕膜的腔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及子宫基质细胞或蜕膜细胞,子宫肌层及部分血管内皮细胞也有微弱表达.与非妊娠大鼠相比,妊娠大鼠子宫IL-18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随着妊娠的进行,子宫IL-18的表达逐渐递增,并且IL-18在胚泡植人后期的表达显著高于植入前期(P<0.05).结论 IL-18可能参与胚泡植入,与妊娠的建立和维持有关,在妊娠中起重要作用.

  • 人胚胎干细胞表达生殖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研究

    作者:郭新;秦洁;唐爱发;余振东;桂耀庭;蔡志明

    目的 探讨人胚胎干细胞(hES)系H1生殖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 免疫荧光、碱性磷酸酶检测和核型分析等方法联合鉴定H1的基本生物学特性,RT-PCR方法检测未分化H1的生殖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基本表达模式,分别以人正常睾丸组织和人胚胎成纤维细胞株HFF-1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组织.结果 H1保持正常核型并维持未分化状态.未分化H1表达减数分裂前生殖细胞标志基因STELLAR、DAZL、FRAGILIS、PUM1、PUM2和GDF3;不表达原始生殖细胞(PGCs)标志基因BLIMP-1、减数分裂特异标志基因SCP1、减数分裂启动标志基因STRA8以及生殖细胞分化后期标志基因VASA.结论 未分化Hl细胞表达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前标志基因,但不表达分化后期基因,BLIMP-1可能成为区分未分化hES细胞与PGCs的特异性标志基因.

  • 荧光定量RT-PCR检测去下颌下腺大鼠睾丸annexin 5 mRNA和Bax mRNA的表达

    作者:王晨阳;马百坤;侯林;徐会茹;黄祝;蒋超;黄宇烽;姚兵

    目的 观察下颌下腺切除对大鼠睾丸膜联蛋白5(annexin 5)和Bax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切除大鼠下颌下腺.分别于术后14d、28d和42d处死大鼠,提取睾丸总RNA,反转录,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检测annexin 5和Bax mRNA的表达.结果 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切除下颌下腺14d和28d后,实验组大鼠睾丸annexin 5 mRNA分别升高了38.5%和55.3%,但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大鼠睾丸Bax mRNA分别升高了70.6%和80.5%,其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切除下颌下腺42d时,实验组大鼠睾丸annexin 5和Bax mRNA分别升高5.6%和2.3%,几乎恢复到与对照组相同的水平.结论 下颌下腺切除后14d和28d可造成大鼠睾丸annexin 5和Bax mRNA的表达升高;切除后42d,annexin 5和Bax mRNA又恢复到正常水平.

  • 乳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作者:张涛;滕可导;田启超;田丽芳;穆祥

    目的 改进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选取10~15d龄的SD大鼠,采用植块法培养原代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继代培养中通过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方法、结合倒置显微镜下形态学的观察进行继代培养和纯化,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对培养细胞进行了鉴定.结果 成功培养了大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呈多边形或鹅卵石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显阳性.结论 改良了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获得了较高纯度的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可用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 Flamingo钙黏蛋白亚家族的进化研究

    作者:施李丽;谭湘陵;朱新宇

    目的 对 flamingo钙黏蛋白亚家族进行系统发育研究,探索脊椎动物与非脊椎动物中flamingo钙黏蛋白的进化差异.方法 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蛋白质结构域比较和基因结构分析.结果 Flamingo钙黏蛋白亚家族起源于真后生动物;在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发生了两次基因重复获得3个同源拷贝;脊椎动物flamingo蛋白序列结构域中含有保守的内含子插入及胞质区含有两个高度保守模序作为其进化特征.结论 Flamingo钙黏蛋白在脊椎动物与非脊椎动物中存在明显的进化差异,结合小鼠flamingo同源拷贝之一Celsr1基因位于已获得的小鼠脊髓发育相关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内,可将Celsr1基因作为小鼠脊髓发育的候选基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 人参环氧炔醇对体外培养施万细胞表达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研究

    作者:何晶;丁文龙;李锋;王文进;朱浩

    目的 研究人参环氧炔醇(PND)对体外培养施万细胞(SCs)神经营养因子(NTFs)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含有不同浓度的PND培养液分别处理SCs,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ND对SCs NTFs表达的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SOs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变化,并进行图像处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PND分别在2.5~20.0μmol/L及5.0~20.0μmol/L剂量范围内可分别促进体外培养SCs NGF及大脑衍生神经营养因子(BDNF) 的表达(P<0.05),在10μmol/L剂量对两者促进作用均明显(P<0.01);在2.5~20.0μmol/L剂量范围内PND可提高体外培养SCs胞内cAMP含量(P<0.05),而在10μmol/L剂量作用显著(P<0.01).结论 PND能明显促进体外培养SCs NGF、BDNF的表达和分泌;PND可提高SCs的胞内cAMP水平,并与PND促进体外培养SCs NGF、BDNF 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其可能是PND提高体外培养SCs NGF、BDNF表达的调控机制及信号传导通路.

  • 神经组织特异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脑组织形态观察

    作者:冯娟;全雄志;董伟;高苒;黄澜;陈云新;秦川;张连峰

    目的 建立神经组织特异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小鼠,为神经系统的形态学观察提供可以荧光示踪的工具动物.方法 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 因插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PDGF)B-链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载体,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建立转基因C57BL/6J小鼠.PCR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基因表型,对阳性转基因小鼠的脑组织进行矢状面冷冻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荧光体视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神经组织的表达.结果 在8个首建品系中筛选出1个神经组织高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小鼠系.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在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及脑干等部位表达.结论 建立了稳定遗传的神经组织特异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品系,为神经系统的生理学及病理学研究提供了可以荧光示踪的模型动物.

  • 小鼠卵黄囊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鉴别

    作者:韩小强;瓦龙美

    目的 研究小鼠卵黄囊间充质干细胞(YS-MSCs)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 显微分离妊娠10d的小鼠胚胎卵黄囊,经0.1%的Ⅰ型胶原酶消化1h得到卵黄囊细胞,取贴壁细胞培养,并于接近汇合时进行传代培养,透射电镜下观察YS-MSCs的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YS-MSCs表面标志;钙钴法测定YS-MSCs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细胞组织化学检测YS-MSCs化学变化;地塞米松、胰岛素定向诱导YS-MSCs分化为脂肪细胞,油红0检测中性脂肪.结果 体外可获得YS-MSCs,细胞大多数呈梭形;透射电镜下YS-MSCs表面有微绒毛,胞浆中有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核大,形态不规则;流式细胞术分析YS-MSCs免疫表型显示,原代和第1代YS-MSCs均为CD44、CD105阳性,CD34也有少量表达;细胞化学YS-MSCs PAS-过碘酸雪夫染色阳性,苏丹黑-B (S8)及碱性磷酸酶(AKP)染色阴性;YS-MSGs经成脂诱导后,胞浆中有脂滴形成,经油红0染色脂滴呈鲜红色.结论 小鼠YS-MSCs的生物学特性与成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且更为原始,提示其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来源.

  • 成人毛囊器官培养模型中敏乐定促毛囊生长机制的研究

    作者:仇文颖;许增禄;徐园园

    目的 探讨敏乐定促进毛囊生长的机制.方法 选用无血清成人毛囊器官培养模型,体外加入不同浓度的敏乐定,测量毛囊生长速度.在不同时间点取培养毛囊,进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Ⅰ型胶原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整合素β1及K19的表达情况.结果 培养毛囊在前3d增长较快,而后期增长趋缓,1mg/L敏乐定对毛囊生长促进作用明显.敏乐定组毛囊退化表现出现较晚,Ⅰ型胶原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多,MMP-1表达减少;TGFβ1表达较对照组减少;整合素β1和K19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敏乐定能够延缓器官培养毛囊的退化期出现而延长生长期,促进毛囊的增长.敏乐定的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的过度表达而实现的.

  • 单色光对鸡视网膜节细胞密度和大小的影响

    作者:曹静;王子旭;陈耀星

    目的 研究单色光对鸡视网膜节细胞(RGCs)分布的影响.方法 采用二极管光(light-emitting diodes,LED)灯作为光源,将60只刚出壳的雄性从肉鸡分别饲养在红(660nm)、绿(560nm)、蓝(480nm)和白光(400~760nm)照下49d(n=15),光照强度15 lux,光照制度23h:1h(L:D).取两侧视网膜分别做Nissl染色和DiI标记RGCs,利用图像分析法观察视网膜面积、RCCs细胞密度与大小的变化.结果 蓝、绿光组视网膜面积、RGCs细胞总数显著高于红、白光组(10.35%和17.07%,P<0.05);绿光组RGCs平均细胞密度比其他光组高14.61%(P<0.05);绿光组视网膜中央区(CA)的RGCs密度高,显著高于蓝光组28.91%(P<0.05),其CA/NP的比值比其他光组高29.71%(P<0.05);蓝光组CA的RGCs胞体面积小,颞侧周边区(TP)和鼻侧周边区(NP)的胞体大,其TP/CA的比值比其他光组高26.65%(P<0.05)且与其他光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蓝、绿光可使视网膜面积、RGCs细胞总数增加;从视网膜的中央区到周边部,绿光组的RGCs密度梯度下降幅度和蓝光组的RGCs大小梯度增大幅度明显.

  • 神经调节素-1β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作者:王涛;杜芳;郭云良;秦丽华;栾丽菊;宁丽霞

    目的 研究神经调节素-1β(NRG-1β)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行为功能,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以及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和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经颈内动脉微量注射NRG-1β(2μg/kg)干预治疗,Bederson法评价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4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动物均表现神经行为功能障碍,缺血侧出现脑梗塞病灶,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和胶质细胞AQP-4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与对照组相比较,NRG-1β治疗组缺血24h,动物神经行为功能损伤明显改善,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脑梗塞体积显著缩小(P<0.05);但脑组织含水量和AQP-4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再灌注22h、46h和70h组,上述5项指标较相应的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RC-1β可能通过下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胶质细胞AQP-4表达和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和缩小梗死体积,从而改善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

  • NT-3基因修饰及维甲酸预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处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作者:张巍;曾园山;张雪宝;王俊梅;闫清;唐久余;陈穗君

    目的 探讨移植在脊髓损伤处的神经营养素-3(NT-3)基因修饰及维甲酸(RA)预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潜能.方法 将MSCs、RA诱导的MSCs、LacZ基因修饰的MSCs、NT-3基因修饰的MSCs和NT-3基因修饰及RA预诱导的MSCs分别立即移植到脊髓全横断处(T10脊髓),术后67d取材和冷冻切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SCs的分化潜能,计算各细胞移植组脊髓损伤处的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移植的MSCs在受损伤的脊髓内可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estin阳性)、神经胶质样细胞(GFAP阳性)和神经元样细胞(NF和MAP2阳性),有些还可以向含有某种神经递质和有形成突触潜能的神经元样细胞分化(ChAT、5-HT和PSD95阳性).联合应用NT-3基因修饰和RA预诱导的MSCs能在受损伤的脊髓内更有效地提高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百分率.结论 NT-3基因修饰和RA预诱导的MSCs能在脊髓损伤处更好地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 神经再生素促大鼠海马神经元生长的研究

    作者:汤欣;陈益人;周松林;丁斐

    目的 研究牛膝提取物神经再生素(NR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生长的促进作用及其对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原代培养的胎鼠海马神经元为研究模型,通过相差显微镜采用Scion软件测量不同浓度NRF(0.25mg/L、0.5mg/L、1mg/L)、不同作用时间(6h、12h、24h)对海马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ER观察NRF不同浓度(0.25mg/L、0.5mg/L、1.0mg/L)及不同作用时间(6h、12h、24h)对海马神经元GAP-43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不同浓度NRF(0.25mg/L、0.5mg/L、1.0mg/L)加药24h后,对海马神经元GAP-43表达的影响.结果 NRF可有效地促进海马神经元的生长,加药后24h作用浓度为1mg/L时,作用强;实时荧光定量RT-PCR、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提示,NRF能增加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GAP-43的表达,浓度为1.0mg/L时,作用佳.结论 NRF能促进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神经突起的生长和GAP-43基因的表达,表明NRF对海马神经元具有神经营养作用.

  • 不同胃癌细胞系中B7-H1分子的表达水平及定位

    作者:刘书漫;孟青;王盛典;刘占举;张钦宪

    目的 通过检测胃癌细胞系SGC7901/VCR、SCC7901和BGC-823,以及永生化胃上皮细胞系GES中B7-H1的表达,探讨B7-H1与胃癌的发生及多药耐药(MDR)的关系.方法 上述细胞系培养于含10%灭活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利用RT-PCR技术、细胞免疫化学染色以及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与流式细胞术检测4种细胞系中B7-H1 mRNA与B7-H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其在4种细胞系中的表达强度.结果 B7-H1 mRNA在4种细胞系中均有表达,表达强度按照GES-1、BGC-823、SGC-7901、SGC-7901/VCR的顺序递增;细胞免疫化学染色与免疫荧光染色表明,B7-H1蛋白主要表达在上述细胞的细胞膜和少量细胞浆中.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进一步证实,B7-H1蛋白在4种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与mRNA的表达一致.结论 B7-H1表达在胃上皮细胞上,可能通过抑制机体免疫反应,促进胃癌细胞生长及MDR基因表达.

  • 国人肺静脉系统的三维可视化

    作者:左一智;张绍祥;李林;王鹤鸣

    目的 对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CVH)男1号肺静脉系统进行三维重建,研究肺静脉系统的解剖特点,为教学、影像诊断及胸部手术提供精确的肺静脉系统三维模型.方法 对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连续断面图像进行连续追踪观察和图像配准,在包含肺的断面上分割肺静脉,对分割结果运用3DMed软件通过阈值分割算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本研究完整地重建出肺静脉系统,重建图像质量较高,可单独显示肺静脉系统三维模型,也可同时显示肺和肺静脉以及肺内其他管道系统三维模型,以显示肺内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和毗邻关系,以上结构都可从任意角度进行观察并进行缩放.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肺静脉系统的组成及其在肺内的空间分布情况,实现了肺静脉系统的三维可视化.

  • 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缺血和缺氧性损伤尾壳核细胞内的表达

    作者:栾丽菊;杨晓梅;秦丽华;王珂;陈春花;张艳;杨磊;吴静云

    目的 研究内源性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缺血缺氧性损伤神经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内源性BMP-7在脑缺血中对损伤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h后和原代培养尾壳核细胞缺氧复氧状态下BMP-7的表达.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免疫阳性产物的吸光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24h后,其缺血侧BMP-7尾壳核较非缺血侧表达明显增高且范围扩大,缺血侧平均吸光度值与非缺血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未检测到双侧尾壳核内BMP-7的表达.原代培养尾壳核细胞缺氧复氧24h后神经元胞浆内出现BMP-7的阳性产物,但表达较弱,而正常尾壳核细胞未见BMP-7表达,结论缺氧缺血可引起内源性BMP-7的表达.提示内源性BMP-7对缺血缺氧性损伤的神经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胚胎干细胞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移植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作者:蒙艳斌;潘爱华;贺莉萍;钱海燕;谢应桂;曹秋生;黄河;罗学港

    目的 探讨胚胎干细胞-D3株(ES-D3)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是否有利于心脏结构的恢复和心功能的改善.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组1)、梗死未治疗组(组2)、培养基注射组(组3)、ES-D3移植组(组4)、ES-D3+bFGF移植组(组5).大鼠急性心肌梗死造模后1周移植体外分化并经标记的ES-D3,4周后进行心功能及组织学检测.结果 ES-D3体外能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梗死后4周检测表明,移植细胞在大鼠体内稳定存活.心功能及组织学检测表明,组2与组3大鼠无显著差异(P>0.05).与组2比较,组4和组5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均显著减小,左心室重量减轻(P<0.01);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高(P<0.01);左心室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移植ES-D3可以促进大鼠心血管新生、阻止心室重构、减少瘢痕面积、显著改善心功能,联合应用bFGF可进一步获益.

  • Oct-4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不同胎龄人胚原始生殖细胞的表达变化

    作者:王晗;于海生;华进联;窦忠英;王华岩

    目的 检测不同胎龄人胚原始生殖细胞中Oct-4、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表达变化.方法 取人胚胎生殖嵴,通过RT-PCR检测5~13周龄人胚生殖嵴中Oct-4、hTERT的表达变化;同时,取人胚胎生殖嵴,经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技术,观察不同胎龄人胚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态,检测Oct-4、hTERT的表达情况.结果 胎龄6~7周时,生殖嵴中可见少量原始生殖细胞,且表达Oct-4及hTERT;胎龄8~12周时,生殖嵴中原始生殖细胞数量增多,Oct-4及hTERT表达增强(P<0.05);胎龄13周以后,生殖嵴中Oct-4阳性的原始生殖细胞数量逐渐减少,Oct-4表达减弱,但hTERT仍然高表达.结论 不同胎龄人胚原始生殖细胞中Oct-4的表达呈动态变化,胎龄8~12周时表达较强,但hTERT的表达量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 嗅鞘细胞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楠;冯忠堂;苏平;刘俊;高鸿;盛箫磊;庞江霞;王廷华

    目的 探索体外嗅鞘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和嗅鞘细胞,分别采用共培养及共培养液培养,观察嗅鞘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检测嗅鞘细胞表达的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情况.结果 共培养及共培养液培养4d后,神经干细胞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并有部分细胞分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RT-PCR结果显示,嗅鞘细胞表达β-NGF、BDNF、NT-3、PDGF-B、trkA和trkB的mRNA,而不表达NT-4.免疫组织化学嗅鞘细胞呈NGF、BDNF和p75染色阳性.结论 嗅鞘细胞表达或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如NGF、BDNF、NT-3和PDGF,并可能通过旁分泌或靶源性模式作用于神经干细胞,促进其增殖.

  • 亚硒酸钠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显兵;邓明会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诱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功能状态改善的方法.方法 用GM-CSF+IL-4+INF-a诱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来源的DCs,在乙肝患者DCs成熟前加入营养浓度的硒(0.3mmol/L)共培养.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表面CD80、CD86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DCs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分泌水平.结果 经营养浓度硒(0.3mmol/L)作用后的乙肝患者的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未经硒作用的乙肝组(P<0.01),IL-12的分泌水平和表面刺激分子也明显高于乙肝组(P<0.01),加硒组和健康组之间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体外经营养浓度的硒作用后的乙肝患者的DCs可有效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提高IL-12分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恢复DCs的免疫功能,这些为今后DCs的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 四氯化碳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低亲和力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立英;杨立元;王晓红;孙玥;王伟;王茜婷;田珑;陈胜国;张书永;张卫光

    目的 研究四氯化碳(CCl4)对大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低亲和力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的表达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Cl4组.对照组每周一、四背部皮下注射橄榄油(0.12ml/100g),CCl4组分别在每周一或/和周四背部皮下注射60%CCl4-橄榄油溶液(0.3ml/100g)1次(1d组)、2次(1周组)和4次(2周组),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取脑后沿正中矢状面切开,右侧半脑石蜡切片,行Niss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行p75、Ba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p75、Bax的表达,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结果 Nissl染色显示对照组CA1区神经元染色较深,细胞数目较多,排列整齐,神经元内可见大量尼氏体;CCl4组CA1区神经元排列较对照组紊乱,部分锥体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呈三角形,胞浆内尼氏体数目减少或消失.对照组海马CA1区可见少量表达p75和Bax的阳性细胞;CCl4组海马CA1区表达p75和Bax的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以1周CCl4组增多为明显;Western blotting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一致.对照组海马CA1区未见TUNEL阳性细胞;CCl4组海马CA1区可见大量细胞核呈棕黄色着色的TUNEL阳性细胞,以1周CCl4组的阳性细胞数多.结论 注射CCl4后,大鼠脑海马CA1区p75的表达明显增强,Bax的表达也相应增强,凋亡的神经元明显增多.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骨骼肌源性干细胞的促增殖效应

    作者:刘欣春;朱悦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骨骼肌源性干细胞(MDSCs)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连续预贴壁法从新生小鼠后肢肌分离培养MDSCs;用含2%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促进其向骨骼肌细胞分化.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于细胞标志Sca-1和骨骼肌细胞标志肌节(α-sarcomeric)肌动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IGF-1对MDSCs增殖的影响,并分析IGF-1效应与培养时间以及与IGF-1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从新生小鼠后肢肌成功分离培养MDSCs,90%以上的MDSCs呈Sca-1阳性;在分化培养中MDSCs能够产生α-sarcomeric 肌动蛋白阳性的肌管;IGF-1对MDSCs促增殖作用随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明显;随IGF-1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逐渐趋于饱和.结论 IGF-1对体外培养的MDSCs有促进增殖的作用.

  • DNA干扰——无启动子同源基因片段对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

    作者:任新瑜;梁智勇;刘彤华

    同源基因片段是人们常使用的调控基因表达的手段.除反义RNA、miRNA、siBNA外,另外一种同源基因片段--无启动子基因cDNA片段则鲜为人知,其研究仅限于植物和大鼠.随着RNA干扰技术缺陷的暴露以及人们对多种同源基因依赖性基因沉默的深入了解,进一步弄清无启动子同源基因对细胞特别是人类细胞基因的影响就日显重要了.

  • 一种基于大鼠颈髓连续切片的计算机三维重建方法

    作者:吴辉群;吕广明;汤乐民;季达峰;顾晓松

    目的 以个人计算机(PC)为平台,探讨一种基于大鼠颈髓切片进行脊髓三维重建方法.方法 制作正常SD大鼠颈髓节段包埋蜡块,于颈髓标本四周进行外定位标记,Leica石蜡切片机进行连续横断切片,每切3张,用CANON数码相机对蜡块中的颈髓标本及其外定位标记进行摄片,获得连续切片图像.所得图像进行排序,裁切,转换为灰度图像并进行背景不均匀校正后,利用3D-DOCTOR软件对每张图像上的颈髓、颈髓灰质及定位孔进行边缘提取,利用定位孔对连续图像进行自动配准,三维表面重建后在PC机上进行任意角度观察、切割和测量.结果 利用大鼠颈髓连续切面图像重建得到大鼠颈髓白质和灰质,并对其进行测量,获得了表面积和体积等数据.结论 利用石蜡包埋和"硬"定位技术可以获得颈髓节段连续横断切面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对重建结构进行自由观察和测量.

解剖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