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逆行面动脉供血下颌下腺转移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张晔;许向亮;王振

    目的:探讨逆行面动脉供血下颌下腺转移治疗重症干眼症的解剖学证据。方法6例正常成人头颈标本,测量面动脉出下颌下腺沟点至上、下唇动脉分叉处长度、下颌下腺导管长度和同侧口角至外眦角距离,测量下颌下腺长度、宽度和厚度。以面动脉发出下唇动脉点为圆心,向同侧眶周转移下颌下腺。结果面动脉出下颌下腺沟点至上、下唇动脉分叉处长度(6.8±1.2)c m、下颌下腺导管长度(6.4±0.7)c m,同侧口角至外眦角距离(8.6±0.8)c m,下颌下腺长(3.8±0.6)c m,宽(2.7±0.3)c m,厚(1.6±0.4)c m。以面动脉为蒂,下颌下腺可无张力地转移到眶外下区。结论以面动脉为蒂下颌下腺转移治疗重症干眼症手术可行。

  • 颌下腺腺体内巨大结石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晓萍;邢达源;成洲;王升志

    涎石病是一种常见的唾液腺疾病,经常发生在下颌下腺的腺体或者导管内.本病例报道了老年患者颌下腺腺体内巨大结石(36*39 mm)并伴有皮肤瘘管,全麻下行腺体摘除术及皮肤瘘管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

  • 行业精品图书推荐

    作者:万众

    俞光岩教授和马大权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及科研经验,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本书进行了更新和充实,增加了唾液腺内镜、唾液腺恶性肿瘤组织内照射技术、唾液腺相关性疾病、唾液腺恶性淋巴瘤、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等内容,力图反映唾液腺疾病诊治的新进展,并使内容更为系统和完整.

  • 行业精品图书推荐

    作者:

    俞光岩教授和马大权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及科研经验,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本书进行了更新和充实,增加了唾液腺内镜、唾液腺恶性肿瘤组织内照射技术、唾液腺相关性疾病、唾液腺恶性淋巴瘤、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等内容,力图反映唾液腺疾病诊治的新进展,并使内容更为系统和完整。

  • 经下颌下三角进路舌根良性肿瘤切除术

    作者:蒋继党;李兴平;王琦;杨媚娜

    目的:探讨经下颌下三角进路行舌根良性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经下颌下三角进路手术治疗舌根良性肿瘤患者5例,术中取患侧下颌下切口,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摘除患侧下颌下腺,钝性分离下颌舌骨肌,暴露并摘除舌根肿瘤.术后观察患者的语音、吞咽功能及其它并发症,观察肿瘤有无复发.结果:5例患者舌根良性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随访6 ~12个月,无一例肿瘤复发.5例均于术后出现暂时性的轻度舌活动受限、语音清晰度下降及吞咽困难等副反应,于术后1~3个月逐渐改善并终消失.1例患者术后患侧舌下神经轻瘫,术后6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经下颌下三角进路行舌根良性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病灶暴露充分,视野清楚,手术方便快捷,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患者语音及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是外科治疗舌根良性肿瘤的较好方法.

  • 瘦素及其受体在大鼠下颌下腺的定位研究

    作者:彭彦霄;伍雪芳;王惠珠;贾雪梅

    目的研究大鼠下颌下腺内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SD大鼠下颌下腺,分别进行HE染色和瘦素与瘦素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大鼠下颌下腺颗粒曲管和纹状管上皮细胞呈瘦素及其受体免疫反应阳性,其中颗粒曲管为强阳性反应,而纹状管为中等阳性反应,腺泡细胞为阴性. 结论大鼠下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有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提示下颌下腺也可能参与机体能量代谢与平衡的调节.

  • 荧光定量RT-PCR检测去下颌下腺大鼠睾丸annexin 5 mRNA和Bax mRNA的表达

    作者:王晨阳;马百坤;侯林;徐会茹;黄祝;蒋超;黄宇烽;姚兵

    目的 观察下颌下腺切除对大鼠睾丸膜联蛋白5(annexin 5)和Bax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切除大鼠下颌下腺.分别于术后14d、28d和42d处死大鼠,提取睾丸总RNA,反转录,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检测annexin 5和Bax mRNA的表达.结果 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切除下颌下腺14d和28d后,实验组大鼠睾丸annexin 5 mRNA分别升高了38.5%和55.3%,但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大鼠睾丸Bax mRNA分别升高了70.6%和80.5%,其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切除下颌下腺42d时,实验组大鼠睾丸annexin 5和Bax mRNA分别升高5.6%和2.3%,几乎恢复到与对照组相同的水平.结论 下颌下腺切除后14d和28d可造成大鼠睾丸annexin 5和Bax mRNA的表达升高;切除后42d,annexin 5和Bax mRNA又恢复到正常水平.

  • 大鼠下颌下腺降钙素的定位研究

    作者:戴光荣;张永丽;施秉银

    目的观察大鼠下颌下腺降钙素(CT)的分布.方法取16只健康的SD大鼠下颌下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染色.结果在大鼠下颌下腺,可见CT反应阳性物,它们主要分布于浆液性腺泡、混合性腺泡的浆液细胞内,各级导管的上皮细胞也呈CT反应阳性.结论下颌下腺可能具有分泌降钙素的功能,提示下颌下腺可能参与钙磷代谢的生理调节.

  • 海洛因依赖期间大鼠下颌下腺EGF及IL-2阳性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胡赟;梁文妹

    目的 观察海洛因依赖对大鼠下颌下腺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白细胞介素2(IL-2)阳性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正常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及海洛因依赖组.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分别于第10、17、24、31、38d取下颌下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图像分析及细胞计数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盐水对照组大鼠下颌下腺EGF、IL-2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强度均无明显改变.2.海洛因依赖期间,大鼠下颌下腺EGF、IL-2阳性细胞的免疫反应增强,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个海洛因依赖期间,EGF、IL-2 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始终低于空白组及盐水对照组(P<0.05).3.EGF与IL-2在大鼠下颌下腺内分泌细胞中有共存现象.结论 在海洛因依赖期间,大鼠下颌下腺EGF、IL-2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反应强度均发生了规律性改变,提示大鼠下颌下腺分泌的EGF及IL-2参与了机体对海洛因依赖的调节过程.

  • 卵泡刺激素受体在大鼠下颌下腺及胃的定位和分布研究

    作者:于辉;唐旭;吕葆真;黄威权;赵洁

    目的研究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在大鼠下颌下腺和胃的定位、分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上皮细胞,颗粒曲管及大于颗粒曲管的导管上皮细胞以及胃底腺壁细胞均呈FSHR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细胞质内,细胞核呈阴性反应.结论大鼠下颌下腺、胃底腺壁细胞存在FSHR,卵泡刺激素可能通过FSHR的介导对上述两个器官功能进行调控.

  • 卵泡刺激素对体外孵育大鼠下颌下腺分泌NGF和EGF的影响

    作者:于辉;刘桂云;陈蕾;盛建民;徐兆菊;黄威权

    目的 通过确定卵泡刺激素(FSH)与神经生长因子(NGF)或表皮生长因子(EGF)在大鼠下颌下腺的共定位关系,研究FSH在体外对大鼠下颌下腺组织分泌NGF和EGF的影响. 方法 采用邻片免疫组织化学共定化方法 ;体外孵育大鼠下颌下腺组织并给予不同浓度FSH,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检测上清液中NGF和EGF的含量. 结果 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上皮细胞、颗粒曲管及大于颗粒曲管的导管上皮细胞均呈FSH、NGF及EGF免疫反应阳性,FSH与NGF或EGF有共存性;当FSH浓度大于10-5~10-6时,NGF或EGF分泌量随FSH浓度的递减而降低;当FSH浓度小于10-5~10-6时,NGF或EGF分泌量随FSH浓度的递减而升高. 结论 FSH在体外对NGF或EGF分泌具有相同的双向调节作用,FSH可能对下颌下腺内分泌具有调节功能.

  • 雌激素受体GPR30在大鼠下颌下腺组织中的定位、核心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

    作者:陈蕾;王蔼明;白宏伟;孙绪德;孙影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30(GPR30)在大鼠下颌下腺组织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此受体对下颌下腺的功能调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SD大鼠4只,腹腔麻醉后切取下颌下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 进行定位研究;从下颌下腺组织中分别提取总RNA,应用RT-PCR方法 获得GPR30基因的cDNA 核心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泡及颗粒曲管上皮细胞呈GPR30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物质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上,细胞核呈阴性反应.上述细胞同样含有GPR30 mRNA杂交信号,信号物质亦分布于细胞质内,细胞核呈阴性反应.经序列分析发现,从大鼠下颌下腺组织中扩增出GPR30基因的特异性条带. 结论 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能够表达雌激素受体GPR30,说明其可能是雌激素快速作用的靶器官.

  • 甲磺酸伊马替尼调控Telocytes对下颌下腺唾液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彭丽娟;黄悦;严会文;高杰;胡蓉;苏敏

    目的 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调控Telocytes(TCs)对下颌下腺唾液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TCs免疫标记物(C-kit/CD 117、CD34)进行双标记染色,进而对小鼠下颌下腺内TCs进行定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示小鼠下颌下腺内TCs的超微结构及其与周围细胞之间的关系.建立甲磺酸伊马替尼干预模型,实验小鼠分5组:正常组(共24只),用药1周、2周、3周、4周组(共24只),药物以80 mg/(kg·d)每日灌胃,免疫荧光显示,用药前后下颌下腺内TCs的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观察用药前后CD117、CD34及下颌下腺内α唾液淀粉酶(α-Amy)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显示,TCs广泛分布于下颌下腺结缔组织内,胞体较小有突起(Tps),Tps相互连接成网络样结构,包绕着腺泡及导管,随甲磺酸伊马替尼干预时间延长,用药组Tps构成的网络样结构变稀疏.超微结构显示,Tps呈念珠状,与邻近组织紧密相连,周围可见胞外囊泡.随用药时间的增加Tps减少,TCs胞内囊泡增多,胞内细胞器减少.免疫印迹法显示,用药后CD117、CD34、α-Amy蛋白表达水平相应减少且互为正相关.结论 小鼠下颌下腺内存在TCs,甲磺酸伊马替尼对TCs的干预可能会通过影响TCs的结构、免疫表型和细胞间通讯降低下颌下腺唾液分泌功能.

  • 大鼠下颌下腺卵泡刺激素及其受体的原位杂交及核心片段的序列分析

    作者:于辉;刘桂云

    目的:探讨大鼠下颌下腺组织中是否表达卵泡刺激素(FSH)及其受体(FSHR),为进一步研究FSH对下颌下腺的功能调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正常SD大鼠20只,体质量(200±20)g,腹腔麻醉后切取下颌下腺,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FSH及FSHR进行细胞定位,探讨大鼠下颌下腺是否存在FSH及其受体mRNA,从下颌下腺组织中分别提取总RNA,运用RT-PCR获得FSH及其受体基因的cDNA核心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泡及颗粒曲管上皮细胞含有 FSH和FSHR mRNA杂交信号,信号物质分布于胞质内,胞核呈阴性反应。从大鼠下颌下腺组织中扩增的FSH及FSHR基因的特异性条带分别为193bp和413bp。结论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泡及颗粒曲管上皮细胞能合成卵泡刺激素及其受体,进一步说明下颌下腺是FSH作用的靶器官。

  • 三叶因子1在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大鼠下颌下腺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薛刚;张慧芹;张文静;杨海江;吴靖芳;邵素霞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下颌下腺三叶因子1(TFF1)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分别从蛋白水平及基因水平检测42只溃疡组、21只盐水组和6只正常组大鼠下颌下腺TFF1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正常大鼠下颌下腺颗粒曲管的多颗粒细胞呈TFF1免疫反应阳性,各级导管管腔内也有TFF1阳性物质,纹状管管腔游离面可见线条状TFF1阳性物.溃疡组下颌下腺TFF1肽积分吸光度值明显增加,高于相应的盐水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或P<0.01),其中1d、2d、4d、6d TFF1肽积分吸光度值逐渐增加,6d高,10d、14d、23d也显著高于盐水对照组.RT-PCR结果 显示,下颌下腺有TFF1 mRNA转录,且溃疡组TFF1/GAPDH mRNA吸光度比值在溃疡2~23d均高于盐水对照组和正常组(P<0.01或P<0.05).结论 下颌下腺TFF1肽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形成和愈合过程中高表达,主要通过导管系统排泄,参与实验性胃溃疡的愈合.

  • 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赵宇

    目的 探讨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92~2005年问诊治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临床资料.术前咬合片确诊下颌下腺导管结石,行导管结石去除或切除术.结果 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消失,下颌下腺分泌正常.讨论对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引起的颌下反复肿胀,而下颌下腺功能正常者,去除结石是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 如果长期下颌下腺反复感染,致慢性下颌下腺炎,分泌功能降低甚至消失,需行下颌下腺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多.

  • 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治疗的临床体会

    作者:姚声;周杰

    目的 分析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情况,为该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因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就诊的病人176例,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176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病人中选择保守治疗36例,选择经口内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术60例,选择下颌下腺摘除术75例,5例在经口结石取出术后再次手术摘除下颌下腺.结论 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阻塞性下颌下腺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经口导管结石取出术、下颌下腺摘除术.需依据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难易程度及腺体功能损害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经体表超声及经口腔内超声联合探查诊断下颌下腺结石

    作者:高海港;余善超;苏光明;米修奎;祝莉;李彦

    诊断涎石病的传统方法主要为X线检查、涎腺造影、MR以及临床口底物理检查等.本研究应用经体表超声及经口腔内高频超声联合探查下颌下腺导管结石27例,现报道如下.

  • 内镜下治疗声门下巨大多形性腺瘤1例报告

    作者:孙世龙;王丽;杜晨;马芙蓉

    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是源于涎腺常见的良性肿瘤,约85%发生于腮腺,10%发生于鼻腔、口腔、咽、喉和气管的小涎腺,5%发生于下颌下腺[1].发生于小涎腺的多形性腺瘤主要位于软腭及硬腭,其次为上唇[2].国内外报道多形性腺瘤可发生在少见部位,如泪腺、咽旁间隙、会厌甚至副鼻窦、鼻中隔[3~6],但发生于声门下的巨大多形性腺瘤较少见,国内外文献[7]有零星报道.因声门下多形性腺瘤患病率低,肿瘤破溃出血更为罕见,2013年1月我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 要重视下颌下腺功能器官的保护

    作者:俞光岩

    下颌下腺是人体的重要功能器官,随着唾液腺内镜的广泛应用以及对IgG-4相关唾液腺炎等炎性疾病的新认识,大量原本需要摘除的下颌下腺可得以保留.然而,仍有一些本可以保留的下颁下腺被切除.本文倡导新知识、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重视下颌下腺功能器官的保护.

142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