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蛋白组学及其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江鹏;周小虎

    食品安全问题是现阶段我国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其影响着我国食品科学知识的教育和国民身体健康问题.蛋白组学是一项先进的生物技术,其有望解决食品科学和安全领域当中的很多问题,因此国内各学者也将蛋白组学运用到了食品科学研究当中.本文即是对蛋白组学及其应用于食品科学研究进行探讨,讨论了蛋白组学的概念,并从粮油食品、肉类食品、水产类食品以及乳品类食品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 蛋白组学及其在食品科学研究中应用分析

    作者:刘舒新

    随着基因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发展到分子方向,通过生物体遗传信息可研究生物体日常代谢,即蛋白质代谢活动研究——蛋白组学.蛋白组学定义 上世纪末外国生物学家提出的基因组表达全部蛋白质叫做蛋白质组,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修饰体、亚型蛋白质等.在分子水平研究蛋白质功能、修饰等特性,其主要研究就是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蛋白组学主要研究技术 蛋白组学核心技术为分离技术和鉴定技术.通过蛋白质信息学进行蛋白质结构功能分析,并对可能存在的功能进行预测.当前主要由3中较为常见的蛋白组学技术,即质谱鉴定技术、抗体芯片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法检测技术、质谱联用蛋白质鉴定技术.研究中采用何种方法主要取决于实验条件及研究目的.

  • 体内外成熟卵丘复合体中卵丘细胞蛋白质组学差异的研究

    作者:彭丽英;朱文杰;付志红;李雪梅;陈秀敏;周永红

    目的 比较体内外成熟卵丘复合体的卵丘细胞蛋白质组学差异,探讨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发育能力差的原因,进一步阐明卵母细胞发育调控机制. 方法 收集20例因男性因素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CSI-ET)的患者成熟卵丘复合体的卵丘细胞为对照组,该20例患者的不成熟卵丘复合体经体外培养成熟后的卵丘细胞为实验组,将两组卵丘细胞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并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差异蛋白质.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共有13个蛋白质表达上调(其中7个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实验组是对照组的3倍以上;6个蛋白质在实验组有表达,而在对照组中无表达),10个蛋白质表达下调(其中2个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对照组是实验组的3倍以上;8个蛋白质在实验组无表达,而在对照组中有表达),筛选质谱鉴定了6个蛋白点,得到5种蛋白质包括PRO2044蛋白、KIAA1191蛋白、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2、Ⅱ型角蛋白亚基蛋白和ARID2蛋白. 结论 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发现卵丘复合体在体内成熟与体外成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蛋白质主要与清除自由基、抗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等相关,推测这些蛋白质的表达异常可能与体外成熟卵母细胞质量差的原因有关.

  • 宫内乙醇暴露对胎鼠大脑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影响

    作者:许雅君;张国庆;李勇

    目的探讨宫内乙醇暴露对胚胎大脑线粒体蛋白组的影响.方法 CD-1孕鼠随机分成对照和5.0g/kg乙醇染毒组,染毒期为孕6~15 d,孕18 d剖腹取胎,选取没有明显外观畸形的胎鼠进行实验.提取胎鼠大脑线粒体进行全蛋白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并用质谱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同时进行线粒体呼吸酶活力和大脑细胞ATP含量检测.

  • 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的实施与毒理学发展的机遇

    作者:贺福初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完成,人类基因的注释与确认已成为生命科学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人类基因组中绝大部分基因及其功能有待于在蛋白质水平上的确认与阐述.

  • 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杜鹏;冯伟华;郭俊生

    双向电泳(2-DE)是蛋白质组研究的核心技术,本文重点介绍了2-DE的原理、样品制备及常用改善分辨率的方法,并对一向等电聚焦、二向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及凝胶染色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 浅谈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作者:杨秀彩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新技术和新应用不断涌现,为检验科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学.本文探讨分子生物学中的分子生物传感器技术、分子生物芯片技术、分子纳米技术及分子蛋白组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并提出其展望.

  • 从全基因组规模的基因表达水平来评估个体的健康状态

    作者:张亮;周玉祥

    按照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生物信息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现象的终体现形式.因此研究生命现象,特别是寻找疾病相关的分子标记物,理论上利用蛋白组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寻找的分子标记物是能贴近解释生命现象的理想标记物.由于目前基于蛋白组学的研究相对于基因组学的研究在技术方法上还明显滞后.例如蛋白组学中常用的二维电泳法,在高分辨率的时候也只能有效分离2000到3000种蛋白质,而在此基础上开展寻找蛋白表达差异的分辨率就比较低.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依据人类基因组序列特征已经预测到人类基因组有约3万个基因,一张基因芯片能够全部承载所有的基因序列信息,从而能够实现通过一次基因芯片实验检测人的全部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

  • 以创新谋发展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

    作者:陈文祥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检验医学的发展.基因测序、生物芯片、大数据的分析,以及蛋白组学、免疫组学、微生物组学等的迅速发展,使精准医学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与方向;而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方法,也给实验室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 蛋白组学技术在环境卫生中的应用

    作者:王保红;何继亮

    人类基因组图谱构建的完成,标志着生命科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post-genome era).蛋白组学(proteomics)成为大规模、高通量蛋白质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为人类疾病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1,2].环境理化生物因素暴露可改变蛋白质组的表达,导致疾病的发生.人类蛋白组组织(human proteome organization,HUPO)的成立大大促进了环境与蛋白质组的交互作用的研究[2].

  • 代谢组学在营养学中的应用

    作者:孙长颢;李颖;王骋

    20世纪末,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出现了各种组学(omics),即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其中代谢组学受到重视的时间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在植物学、药理学、毒理学、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有了在营养学应用的初步尝试.虽然仅是初步的尝试,却为营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显示了令人鼓舞的应用前景.

  • 补充和替代医学的发展现状

    作者:张雅鸥;杨梦甦;肖培根

    近年来由于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增经受到主流西医学长期排斥的补充和替代医学(CAM)受到西方国家民众的广泛欢迎,而且被主流医学界逐步接受.在美国MH成立了国家替代医学中心(NCCAM),西方国家的许多医学院校纷纷开设补充和替代医学课程,对补充和替代医学进行科学研究的报告开始出现在著名的主流医学杂志上,新生物科技在CAM天然产品开发中得到广泛地应用.NCCAM顺应上述变化,发展了开发CAM天然产品的NCCAM模式.美国药品和食品管理委员会(FDA)根据这一模式对食物和药品管理法作出了一些修改,使得CAM的天然产品比合成产物或高纯度单体,更容易进入美国市场[3].CAM在西方国家广泛的民众基础为补充和替代医学在西方国家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也为中医药学进一步走向世界尊定了良好的基础.

  • 组学技术在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作者:姜云耀;孙明谦;马博;陈进成;刘楠;刘华;刘建勋

    中医药的功效在日常临床实践中被不断地展现出来,它在改善人类健康状况以及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也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认可和欢迎.然而,中医药理念与现代药理学存在根本的差异,极大地阻碍了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近年来,组学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开始被应用于中药的研究.组学的研究不仅要强调一般水平或仅限于单一方面,多组学间应该结合起来,合理整合、科学分析将更有助于系统深入地揭示中药功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目前,多组学联合应用对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深度不够,仅仅是表面结果和现象的结合,还未达到真正的融合.如何把多组学技术进行合理的融合和恰当的对接,共同为揭示中医药的科学含义服务,是一项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多组学技术联合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来阐释中药多组分在分子水平的协同作用,再结合整体水平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精确地揭示中药的药理学机制.

  • 基于iTRAQ技术研究滋阴降火方药知柏地黄丸对阴虚"上火"SD大鼠血清蛋白组的影响

    作者:刘昌铭;毛连根;杨粟;江婷婷;陈钟梁;屠慧惠;陈静;胡玉婷;甘霖;李仲杰;李继承

    目的:研究知柏地黄丸治疗阴虚"上火"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iTRAQ-2DLC-MS/MS蛋白组学技术检测阴虚"上火"大鼠在知柏地黄丸治疗前后的血清蛋白组学表达谱,筛选并鉴定与知柏地黄丸治疗作用相关的蛋白质群,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揭示知柏地黄丸对阴虚"上火"治疗作用的生物学机制.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阴虚"上火"对照组大鼠血清中有47个差异蛋白,其中有20个表达上调,27个表达下调.知柏地黄丸治疗后,有19个差异蛋白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些蛋白主要集中在免疫反应与物质代谢过程.其中参与免疫反应的蛋白主要有有补体成分4(C4)、凝血因子X(F10)、激酶相关磷蛋白2(Skap2);参与代谢作用的蛋白有L乳酸脱氢酶A链(Ldha)、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Aldoa)、花生四烯酸脂肪氧合酶(Alox12)、GDP分解酶抑制剂1(Arhgdia)、肌球蛋白轻链(Myl6).结论:阴虚"上火"主要表现为机体免疫反应与物质代谢发生紊乱,知柏地黄丸可以通过调节免疫与物质代谢反应治疗阴虚"上火".

  • 知柏地黄丸对阴虚"上火"证血清抗炎凝血蛋白的影响

    作者:毛连根;刘昌铭;杨粟;江婷婷;陈钟梁;屠慧惠;陈静;胡玉婷;甘霖;李仲杰;李继承

    目的:探究知柏地黄丸(Zhibai Dihuang Granule;ZDG)对阴虚"上火"证血清抗炎凝血蛋白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处理SD大鼠建立阴虚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往大鼠牙龈出滴加牙龈卟啉单胞菌叠加口腔牙龈炎模型,建立阴虚"上火"证大鼠模型.用滋阴降火药知柏地黄丸对大鼠进行治疗,以iTRAQ-2DLC-MS/MS蛋白组学技术与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治疗前后阴虚"上火"大鼠血清差异性蛋白表达谱,探索知柏地黄丸治疗阴虚"上火"的生物学机制.结果:知柏地黄丸观察组大鼠血清凝溶胶蛋白(Gsn)、纤溶酶原(Plg)、纤维蛋白原α链(Fga)、胸腺素β4(Tmsb4x)比值显著上调(Fold Change>1.25);胶原蛋白α2-I型链(Col1a2)比值显著下调(Fold Change<0.8).Gsn是机动蛋白丝的切割蛋白,参与细胞凋亡、清除损伤组织、调节炎性介质等生物学功能;Plg是血液纤维蛋白水解酶无活性的前体,参与机体纤溶、细胞迁移、细胞外基质降解等多种生物过程;Fga是由肝脏合成的纤维蛋白前体,能在内源凝血因子或外源组织因子作用下生成纤维蛋白,参与机体的凝血过程;Colla2是由肝、巨核细胞合成的凝血蛋白酶,是活化Fga的凝血稳定因子,Fga在Colla2的作用下参与完成凝血过程;T-β4是由胸腺产生的淋巴生长因子,具有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迁移、增强抗原提呈细胞功能、抑制炎性因子、促进组织重塑、血管生成和伤口愈合修复等生物学功能.结论:知柏地黄丸通过对Gsn、Plg、Fga、Colla2、T-β4水平的调节,清除损伤组织,释放肌动蛋白、细菌脂多糖,抑制细胞凋亡作用;并且可以调节炎性因子,改变炎性反应部位血液流变动力学障碍,促进炎性反应损伤的愈合的作用.

  • 经穴/经脉-脏腑相关及其机制研究的进展

    作者:刘俊岭;王俊英;陈淑萍;高永辉;乔丽娜;韩焱晶

    本文从1)穴位"活动论",2)一穴对多脏器作用的规律,3)多穴/多经对一脏的影响,4)内脏疾病在体表经穴/经脉的特异反应,5)穴位注射药物的疗效优于肌肉注射,6)针刺对内脏细胞已知的特定蛋白表达的影响,7)针刺对相关脏器全基因/全蛋白表达/磷酸化的影响,8)经穴与内脏相关联系的外周途径,9)经穴与内脏联系的中枢途径,10)国外相关研究的概况等10个方面回顾了近10年来经穴-脏腑相关研究的概况,并对该研究的意义、目前存在的问题、未来的研究思路做了初步的分析.利用系统生物学的知识和技术加强对该课题的研究,必将大大促进针灸学的发展.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王少军;谭连红;杨永升

    本文概述了近几年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针灸效应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首先从基因表达方面总结了该技术的应用,包括:①抗炎及镇痛,②抗肿瘤,③改善脑缺血和心肌损伤,④抗衰老;其次从蛋白质组学方面介绍了目前所取得的进展.本文还对目前针灸作用机制的基因和蛋白组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做了展望.

  • 正常及脾阳虚大鼠脾组织蛋白组学差异分析

    作者:刘芳芳;王平;陶功定;李俊莲;邱继云

    目的:通过比较正常及脾阳虚大鼠脾组织蛋白质谱,筛选和鉴定与脾阳虚证有关的疾病特异性蛋白,探寻脾阳虚证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脾阳虚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无菌摘除脾脏,取出脾组织10mg/只,进行双向电泳实验、双向凝胶电泳图象分析,肽质量指纹图谱与电喷雾串联质谱鉴定蛋白质,分析差异蛋白质意义.结果:通过比较正常及脾阳虚证大鼠脾组织差异蛋白质,发现5个有意义的差异蛋白质:载脂蛋白A-I、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1、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结蛋白、异质核核糖核蛋白A2/Bl.结论:正常及脾阳虚大鼠脾组织蛋白质存在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蛋白质可能是与脾阳虚证相关的疾病特异性蛋白,并有可能成为诊断脾阳虚证的分子标志物.

  • 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肝脏的蛋白组学研究

    作者:李聪;谢鸣;赵荣华;孙伟;郭正光

    目的:运用蛋白组学技术探查中医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肝脏的分子生物学内涵.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肝郁脾虚证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慢性束缚+饮食失节+过度疲劳的方法制模,正常组不予任何处理,连续28d.实验第29天,低温条件下剖取肝脏同一部位的组织,生理盐水冲洗后,进行蛋白质提取、酶切后iTRAQ标记、高pH值反相液相色谱分离、液-质联用分析,获得质谱检测数据;经反相数据库评估、蛋白质鉴定及定量后,确定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蛋白谱;运用IPA软件分析获得模型组差异蛋白所涉及的功能、主要信号传导通路及关联蛋白网络.结果: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肝脏差异蛋白共有287个,其中上调64个,下调223个;明显变化的信号传导通路有11条,重要的蛋白相互作用通路2个.结论: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肝脏存在多个蛋白的异常表达,其功能涉及清除异物毒物、胆固醇及多种激素代谢、尼古丁降解、免疫调节等信号通路,提示中医肝郁脾虚证生物学内涵可能涉及肝脏上述分子通路的调控异常.

  • 基于SELDI-TOF/MS技术的慢性乙型肝炎虚实证候研究

    作者:宋雅楠;赵瑜;彭景华;张辉;陆奕宇;戴建业;胡义扬;张永煜;苏式兵

    目的:考察不同中医证候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寻找能够帮助辨证的差异蛋白.方法:研究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对健康者和不同虚实证候的乙肝患者的血清蛋白进行监测.结果:乙肝不同虚实证候各具有特征性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能被正交偏小二乘法区分,且通过多种统计方法分析,发现了辨别乙肝不同证候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其中,肝胆湿热证组与肝郁脾虚证组间的蛋白质差异峰为m/z 4 104和m/z 5 032;肝郁脾虚证组与肝肾阴虚证组间为m/z3 698和m/z 4 187;肝胆湿热证组与肝肾阴虚证组间为m/z4 187和m/z 5 032.同时,通过对差异峰预测得到了骨桥蛋白等蛋白质.结论:SELDI-TOF/MS技术能够分析乙肝虚实证候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谱,并找到能够区分乙肝不同虚实证候的4个潜在生物标志物.

348 条记录 1/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