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onatology 중국신생아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2096-2932
  • 国内刊号: 10-145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82-30
  • 曾用名: 新生儿科杂志,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咖啡因在早产儿机械通气中效果的临床研究

    作者:耿晓萌;刘俊丽;李桂芳;姚国;张承芳;史宝海

    目的 探讨咖啡因在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28~32周需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的早产儿和需常频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分别随机分为咖啡因组和对照组.咖啡因组早产儿分别在行NCPAP辅助通气时或CMV通气方式调整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模式时,即刻给予枸橼酸咖啡因;对照组静脉输注等量5%葡萄糖.采用t检验、χ2检验对各组早产儿在机械通气中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需行NCPAP早产儿96例,出生体重1300~2100 g,其中咖啡因组51例,对照组45例;CMV早产儿84例,出生体重1000~1499 g,其中咖啡因组43例,对照组41例.NCPAP组早产儿通气时联合使用咖啡因撤机失败率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0%比13.3%,3.9%比17.8%),辅助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6.2±3.1)d比(8.2±3.2)d、(16.3±8.7)d比(19.5±9.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V组早产儿通气过程中由A/C模式调整为SIMV模式时联合使用咖啡因撤机失败率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同样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机械通气方式下各组早产儿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AP通气方式及CMV通气方式调整为SIMV模式联合使用咖啡因均可降低撤机失败率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且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 超未成熟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存活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陈栋;刘兆娥;于永慧;马菲琳;于瑞花;解秀文;李刚

    目的 探讨超未成熟(extremely premature,EP)婴儿和超低出生体重(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ELBW)婴儿早期存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EP婴儿和(或)ELBW婴儿临床资料.根据其生后存活状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影响两组婴儿存活率的相关因素;再按出生时间分为2014年前和2014年及以后两组,比较两阶段婴儿存活率和围产期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死因顺位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共纳入EP婴儿和(或)ELBW婴儿142例,其中仅符合EP诊断16例(11.3%),仅符合ELBW诊断88例(62.0%),两者均符合38例(26.8%).中位胎龄28(27,29)周,中位出生体重925(830,965)g.存活组76例(53.5%),死亡组66例(46.5%).影响两组婴儿早期存活率的因素为出生体重、胎盘早剥、围产期窒息、早发型脓毒症、肺出血(P均<0.05).2014年前共纳入EP婴儿和(或)ELBW婴儿67例,存活30例(44.8%);2014年及以后共纳入75例,存活46例(61.3%),两阶段婴儿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0,P=0.048).2014年前死亡组婴儿围产期死亡原因前2位分别是围产期窒息和早发型脓毒症,2014年及以后死因顺位首位是早发型脓毒症.结论 随着早产儿窒息复苏技术的提高和早产儿呼吸支持策略的优化,EP婴儿和(或)ELBW婴儿早期生存率有所提高,早发型脓毒症成为影响该组人群早期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 不同受孕方式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安聪;张茜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受孕与自然受孕(spontaneously conceived,SC)出生的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出生体重<1500 g早产儿.根据母亲受孕方式分为ART组和SC组.比较两组早产儿基本情况、相关并发症、呼吸支持、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死亡率等.结果 共纳入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527例,胎龄(30.6±2.0)周;出生体重(1198±202)g;其中超低出生体重儿8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439例;小于胎龄儿156例,适于胎龄儿371例;ART组81例,SC组446例.ART组胎龄小于SC组,双/多胎比例高于SC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多于SC组,呼吸衰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败血症、真菌感染、心力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高于SC组(48.1%比34.8%、50.6%比16.1%、19.8%比7.0%、8.6%比2.9%、39.5%比17.7%、22.2%比7.2%、29.6%比15.0%),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SC组(81.5%比9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支持情况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C相比,ART受孕的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风险并未增加,但具有胎龄小、双/多胎比例和并发症发生率增高、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的潜在风险,围产期保健及管理时应高度关注.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行家庭参与式管理模式对早产儿母婴身心健康的影响

    作者:王瑛;叶婷;张琳;莫革琴;王淮燕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family integrated care,FIcare)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早产儿疾病和母亲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我科NICU收治的出生体重1000~2000 g、胎龄26~34周且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的早产儿,随机分为FIcare组和对照组,观察FIcare组和对照组早产儿疾病情况及母亲抑郁和焦虑评分.结果 FIcare组与对照组各纳入40例,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及入组时日龄、体重、母乳喂养情况、母亲抑郁和焦虑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FIcare组母乳喂养率和体重高于对照组[90.0%比52.5%,(2258±112)g比(2105±103)g],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箱式吸氧时间、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及母亲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2.0±15.7)d比(43.5±14.3)d,(4.0±1.8)万元比(4.4±1.9)万元,(10.4±5.7)d比(11.7±7.9)d,(7.2±4.3)d比(8.1±5.0)d,(48.7±3.0)分比(57.6±2.7)分,(49.4±1.1)分比(61.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care有利于NICU早产儿疾病恢复,有利于母亲身心健康.

  •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肠内营养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亚芥;代传林;李丹;潘家华

    目的 探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extensively hydrolyzed protein formula,eHPF)和标准早产儿配方奶(standard preterm infant formula,SPF)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中的临床效果,为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喂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2周),随机分为eHPF组和SPF组,eHPF组生后予eHPF喂养至校正胎龄32周后改为SPF喂养;SPF组生后予SPF喂养.记录两组早产儿临床资料,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肠道营养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并发症情况及血生化指标.结果 共纳入eHPF组85例,SPF组91例.eHPF组住院时间、体重增长速率、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肠道营养时间均优于SPF组[(38.4±7.8)d比(42.1±11.0)d,(25.5±10.1)g/d比(21.8±7.8)g/d,(12.1±4.0)d比(16.0±3.8)d,(11.6±3.9)d比(13.0±3.8)d,(9.3±2.2)d比(14.3±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PF组胆汁淤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低于SPF组(22.7%比24.3%,6.8%比7.2%,15.9%比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外发育迟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PF组第14天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SPF组[(40.3±23.0)μmol/L比(53.6±26.5)μmol/L],第21天血清总蛋白水平及白蛋白水平高于SPF组[(50.5±3.7)g/L比(46.7±5.3)g/L,(31.3±4.1)g/L比(29.4±5.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7天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HPF可缩短极/超低出生体重儿达全肠道营养时间,更快恢复出生体重,加快胆红素消退,降低喂养不耐受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是极/超低出生体重儿肠内营养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 出生1周内血小板参数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药物干预失败的研究

    作者:任漪;高翔羽;黄迪;杨波;苏敏;李敏;雷红林;时春明;赵丹丹

    目的 探讨出生1周内血小板参数预测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haemodynamically significant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hsPDA)早产儿药物干预失败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6年7月本院儿童诊疗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hsPDA早产儿.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口服布洛芬治疗,2012年11月至2016年7月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均在治疗72 h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动脉导管完全闭合为治疗成功组,未完全闭合为失败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小板参数预测早产儿hsPDA药物干预失败的价值,并对早产儿hsPDA药物干预失败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终纳入107例hsPDA早产儿,其中治疗成功组(76例)胎龄(32.6±1.9)周,出生体重(1834±447)g,均高于失败组(31例)的(30.6±2.6)周和(1397±537)g.治疗成功组生后第4~7天血小板压积高于失败组(0.21%±0.13%比0.15%±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和生后第4~7天血小板压积低是hsPDA早产儿药物干预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后第4~7天血小板压积预测早产儿hsPDA药物干预失败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30(95%CI 0.502~0.757,P=0.036),佳预测界值为0.125%,敏感度35.5%,特异度92.1%.结论 出生体重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和生后第4~7天血小板压积低是hsPDA早产儿药物干预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后第4~7天血小板压积对早产儿hsPDA药物干预失败有一定预测价值,但预测价值较低.

  • 中国北方13家医院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与病原特征的多中心研究

    作者: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研究协作组

    目的 调查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在我国北方13家医院的发病、主要致病菌及临床转归情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方法,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共13家医院参加了此项调查.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各协作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调查表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血和脑脊液检查结果及临床转归.结果 共纳入236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其中男149例,占63.1%,胎龄(38.0±2.9)周,出生体重(3082±746)g,早发型102例,晚发型134例.血培养230例,阳性71例,占30.9%;脑脊液培养213例,阳性65例,占30.5%.早发型脑膜炎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5.3%)、大肠埃希菌(11.8%),晚发型脑膜炎中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的病原菌(37.5%),其次是溶血葡萄球菌(12.5%).脑脊液白细胞数0~92512/mm3,中位数330/mm3,67例(28.4%)患儿脑脊液白细胞数>1000/mm3.总病死率为6.8%(16/236),肺炎克雷伯菌脑膜炎患儿6例中死亡2例,大肠埃希菌脑膜炎病死率25.0%(5/20),革兰阳性菌脑膜炎患儿无死亡病例.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中国北方13家医院内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临床特征和转归等流行病学信息,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的晚发型脑膜炎致病菌,病死率较高.

  •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的围产期结局分析

    作者:奚晓红;周鸣;胡雪峰;刘江勤

    目的 评价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 diamnionic,MCDA)双胎的围产期结局.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娩的MCDA双胎孕妇及其新生儿,按照是否存在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或选择性生长受限(selective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sIUGR)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sIUGR再根据小胎儿脐动脉舒张期血流分为3型,比较各组新生儿围产期结局.结果 研究期间我院分娩MCDA双胎145对,分娩新生儿285例(死亡12例),死胎5例.合并TTTS或sIUGR孕妇55例,其中TTTS组14例,sIUGRⅠ型组23例,sIUGRⅡ型组6例,sIUGRⅢ型组12例;无并发症组孕妇90例.并发症组分娩孕周、大胎儿出生体重和小胎儿出生体重小于无并发症组[(33.8±2.8)周比(35.5±1.6)周,(2072±460)g比(2520±383)g,(1620±477)g比(2320±373)g],死胎发生率高于无并发症组(7.3%比0%),新生儿死亡率、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心脏异常等发生率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UGRⅡ型、Ⅲ型及TTTS孕妇分娩孕周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小于sIUGRⅠ型(P<0.05).结论 伴有sIUGR或TTTS的胎儿在新生儿期更容易出现复杂、严重的并发症,且脐血流异常的胎儿更容易发生死胎、新生儿死亡等严重不良结局.

  • 早产儿生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病死率相关性分析

    作者:蔡志勇;刘进娣;卞洪亮;蔡金兰;金青;韩济静

    目的 探讨早产儿生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早产儿.按照生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低水平组(<25 g/L)、中水平组(25~30 g/L)和高水平组(>30 g/L).比较各组早产儿治疗及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早产儿病死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早产儿364例,生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水平(27.9±5.7)g/L,其中低水平组92例(25.3%)、中水平组179例(49.2%)、高水平组93例(25.5%).各组早产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生后第1次血气pH、碱剩余及产前使用类固醇激素比例均低于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乳酸及孕母产前子痫比例均高于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机械通气比例、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血清白蛋白水平<25 g/L、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败血症是早产儿病死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33、3.453、1.363、2.611,P均<0.05).生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水平<22.8 g/L与早产儿死亡相关,敏感度72%、特异度85%.结论生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可作为预测早产儿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 低血清皮质醇水平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早期干预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陈涵强;欧阳夏;杨长仪;张宝泉;石惠英

    目的 探讨氢化可的松和布洛芬在低血清皮质醇水平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早期干预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生后24 h内收入本院并确诊为非症状性PDA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根据入院血清皮质醇水平(150μg/L为截段值)分为皮质醇水平低下组和正常组,前组再按区组随机化分为无干预组、布洛芬干预组、氢化可的松干预组、氢化可的松联合布洛芬干预组,后组随机分为无干预组和布洛芬干预组,在生后24~48 h内给予相应处理,治疗结束后复查心脏彩超并再次检测血清皮质醇水平,随访至出院.结果 共纳入皮质醇水平低下组91例,其中无干预组25例,布洛芬干预组23例,氢化可的松干预组22例,联合干预组21例;皮质醇水平正常组53例,其中无干预组26例,布洛芬干预组27例.皮质醇水平低下组中,联合干预组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动脉导管关闭率(81.0%)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单独使用氢化可的松未显著增加关闭率;皮质醇水平正常组中,早期干预组动脉导管关闭率明显增加(74.1%比50.0%,P<0.05).各组间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出血、高血糖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到早期干预组生后7 d内光疗总天数及呼吸暂停、心肌损害、喂养不耐受、颅内出血等发生率下降.结论 出生血清皮质醇水平低下的早产儿早期氢化可的松联合布洛芬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动脉导管关闭率,降低导管持续开放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 红细胞输注过程中早产儿肠道组织氧饱和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邹芸苏;杨洋;吴越;郭艳;曹兆兰;周晓光;程锐

    目的 探讨红细胞输注过程中早产儿肠道组织氧饱和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3~8月我院新生儿医疗中心收治的日龄5d以上并输注红细胞治疗的早产儿,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表纳入病例,在输血过程中使用近红外无创监测仪同时监测局部内脏组织氧饱和度(splanchnic tissue oxygen saturation,SrSO2)和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cerebral tissue oxygen saturation,CrSO2),输血时间4 h.分析输血过程中患儿SrSO2和CrSO2的均值、变化范围及其与输血时校正胎龄的关系.结果共纳入34例早产儿.输血过程中,SrSO2平均(0.56±0.06),CrSO2平均(0.62±0.02);SrSO2大变化范围(0.35±0.14),CrSO2大变化范围(0.18±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输血时校正胎龄的增加,CrSO2变化范围逐渐缩小(P=0.006),SrSO2变化范围无明显改变(P=0.191).结论 早产儿输注红细胞时SrSO2 均值低于CrSO2 且变化范围大,可能会导致局部肠道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应多予以关注,以免引起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产前及新生儿期诊断Joubert综合征一例

    作者:黄山雅美;刘捷;曾超美

    患儿女,10 d,因"喂养困难10 d"入院. 患儿系第2胎第2产,胎龄35周顺产娩出,出生体重2400 g,生后持续喂养困难,体重明显下降,有阵发性呼吸急促. 母孕28 +周时宫内B超提示胎儿小脑蚓部部分可能缺失,孕32 +4周、34周胎儿MRI均提示小脑下蚓部缺失,存在磨牙征(图1 ). 父母和胞兄体健. 入院查体:精神反应可,呼吸节律不规则,无明显呼吸暂停,双肺、心腹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偏低,拥抱反射引出不完全. 右眼上睑下垂明显,双眼球基本等大、角膜透明,右眼视盘色稍淡. 血常规、血气分析正常,胸部X线示左肺上野内带高密度影;头颅B超示四脑室增宽呈蝙蝠翼状,范围约1.5 cm ×0.8 cm,小脑位于声场远场,细微结构欠清,中线处似呈线状无回声;腹部B超无异常;超声心动图示卵圆孔未闭. 诊断Joubert 综合征,家长拒绝行相关基因检测,加强喂养后患儿吃奶好转,体重增长满意,除偶有呼吸急促外无呼吸暂停发作,肌张力仍偏低,住院4d后出院.

    关键词:
  • 新生儿细菌感染的预防性管理策略

    作者:李天浩;林新祝

    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黏膜屏障功能不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不足,对很多微生物高度易感,其中细菌感染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 新生儿感染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不易识别,但其病情进展迅速,故在不能确定患儿是否存在感染时常将感染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尽早进行抗感染治疗. 为了预防早发型败血症(early-onset septicemia,EOS),大量非感染患儿接受了诊断评估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导致不必要的母婴分离和抗生素滥用[2].

    关键词:
  • 早产儿音乐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沈芙蓉;包蕾

    近些年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早产儿出生率逐年升高[1]. 虽然医疗水平的提高使早产儿死亡率逐渐下降,但存活患儿的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如脑瘫、发育迟缓等[2].音乐能够作用于脑干网状结构,改善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功能;还能缓解疼痛、减轻焦虑、促进生长发育. 如能早期给予早产儿音乐干预, 则有望改善各系统功能, 促进康复,降低致残率[3].

    关键词:
  • 脂氧素A4对高氧损伤小鼠肺上皮细胞的保护机制研究

    作者:李淑君;吴升华;李冰洁;卢红艳;罗妍妍;陈筱青

    目的 探讨脂氧素A4(lipoxin A4,LXA4)通过let-7c基因/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信号通路保护高氧损伤小鼠肺上皮细胞MLE-12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传代培养MLE-12细胞,待其生长至接近融合状态时,随机分为高氧空白组、LXA4组、let-7c过表达组、let-7c沉默组、let-7c沉默+LXA4组.各实验组均暴露于85%氧气中,LXA4组给予LXA4干预,let-7c过表达组和let-7c沉默组分别利用脂质体3000转染建立let-7c过表达或let-7c沉默细胞株.let-7c沉默+LXA4组给予LXA4干预let-7c沉默细胞株.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外基质,包括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TGF-β1信号通路及相关下游基因Smad 2、Smad 3、Smad 4、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TGF-βR1)、转化生长因子 β2受体(TGF-βR2)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GF-β1信号蛋白Smad 2、Smad 3、Smad 4、p-Smad 2、p-Smad 3和TGF-βR1的表达.结果 LXA4组和let-7c过表达组细胞α-SMA、COL-Ⅰ、Smad 3、Smad 4、TGF-βR1、TGF-βR2 mRNA(×10-4)[LXA4组:(24.3±2.1)、(14.6±0.2)、(17.0±0.0)、(14.9±0.1)、(20.8±0.1)、(9.0±0.0),let-7c过表达组:(12.2±0.5)、(3.0±0.0)、(3.1±0.0)、(9.6±0.4)、(28.5±0.2)、(7.6±0.1)]低于高氧空白组[(51.4±0.5)、(32.0±0.1)、(40.6±0.2)、(16.3±0.1)、(89.1±1.1)、(19.3±0.2)],let-7c沉默组和let-7c沉默+LXA4组[let-7c沉默组:(87.3±7.0)、(38.5±0.3)、(48.0±0.2)、(56.5±0.2)、(126.0±0.9)、(33.1±1.0),let-7c沉默+LXA4组:(144.5±12.9)、(86.3±3.0)、(91.5±4.7)、(86.5±3.3)、(109.0±4.5)、(45.6±1.6)]高于高氧空白组;LXA4组和let-7c过表达组细胞Smad 2、Smad 3、Smad 4、p-Smad 2、p-Smad 3、TGF-βR1蛋白低于高氧空白组,let-7c沉默+LXA4组p-Smad 2、p-Smad 3高于高氧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XA4可能通过let-7c/TGF-β1信号通路发挥对高氧损伤小鼠肺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 微小RNA-20 a对脂多糖诱导A549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洪慧;于新桥;王贝贝;蒋耀军;贡永健;杨远;杨洋;周晓玉;周晓光;杨峰

    目的 探讨微小RNA-20a(microRNA-20a,miR-20a)在脂多糖诱导肺泡上皮细胞A549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首先将miR-20a类似物(mimic)/抑制剂(inhibitor)转染至A549细胞,再用脂多糖共同刺激24 h后,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L-8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和IL-8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poptosis signal regulating kinase 1,ASK1)、P38、P-P38、JNK及P-JNK蛋白的表达.结果 mimic组IL-6、IL-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mimic阴性对照组,inhibitor组IL-6、IL-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inhibitor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mic组ASK1、P-P38及P-JNK蛋白表达低于mimic阴性对照组,inhibitor组ASK1、P-P38、P-JNK蛋白表达高于inhibitor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20a对ASK1的靶向调控可能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炎症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 重症新生儿百日咳五例临床分析

    作者:郑侠;董世霄;齐宇洁;刘红;靳绯;翁景文;吴海兰;郭丹;郑旭;任力;刘颖

    目的 分析重症新生儿百日咳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重症新生儿百日咳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重症新生儿百日咳患儿5例,其中男2例,女3例,均为足月儿.本院就诊4例,外院转入1例.起病日龄生后12~19 d,病程12~31 d.4例患儿母亲产后有长期咳嗽病史,其中2例咽拭子百日咳杆菌培养阳性,5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痉挛性咳嗽及呼吸困难表现,入院后1~3d采集鼻咽拭子百日咳杆菌培养均阳性,住院期间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峰值均明显升高,胸部X线片无特异性表现,1例患儿心脏彩超提示中度肺动脉高压.5例均合并呼吸衰竭,合并重症肺炎4例,合并心力衰竭2例.2例治愈,随访未见反复喘息、肺炎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生长发育正常;3例死于重度呼吸衰竭.结论 重症新生儿百日咳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需严密监护,早发现、早治疗.

  • 早期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作者:胡苗苗;齐骥;李慧;魏丽;李静

    目的 系统评价早期应用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数据库有关早期应用大剂量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2月,纳入研究对象为胎龄<37周早产儿,对照组常规防治贫血,治疗组早期应用rHu-EPO≥750 IU/(kg· 周).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1779例早产儿,其中rHu-EPO治疗组898例,对照组881例.与对照组相比,rHu-EPO治疗组能有效升高血红蛋白(MD=27.42,95%CI 20.01~34.84)、红细胞压积和网织红细胞相对计数,明显减少输血率(RR=0.80,95%CI 0.72~0.88)、输血次数和输血量,但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的风险(RR=1.21,95%CI 1.01~1.46,P=0.04)增加;有减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RR=0.79,95%CI 0.46~1.35)和动脉导管未闭(RR=0.83,95%CI 0.68~1.01)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增加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和脑室内出血的风险.结论 早期应用大剂量rHu-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但有增加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的风险.

  •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稿件撰写要求

    作者:

    关键词:
  • 新生儿血栓

    作者:孙国玉;姜毅

    新生儿期血栓发生率比其他时期的儿童高40倍,尤其是病情危重或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新生儿. 约90%血栓与导管相关,其他诱因包括围产期窒息缺氧、心脏疾病、脓毒症、早产及母亲患有糖尿病等. 住院新生儿血栓发生率约为2.4‰,置管新生儿中1%出现症状性血栓,而无症状性血栓发生率为20%~30%. 成人血栓的治疗已较成熟,在过去几年中,由于对新生儿血栓有了更多的了解,因此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有了新进展.

    关键词: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4 05 06
1996 01 02 03 04 05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1 02 03 04 05 06
1993 01 02 03 04 05 06
1992 01 02 03 04 05 06
1991 01 02 03 04 05 06
1990 01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2 03 04 05 06
1988 01 02 03 04 05 06
1987 01 02 03 04 05 06
1986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