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onatology 중국신생아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2096-2932
  • 国内刊号: 10-145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82-30
  • 曾用名: 新生儿科杂志,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新生儿科住院死亡患儿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吴繁;范茜;王律;崔其亮

    目的 分析新生儿科住院死亡患儿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新生儿救治水平和降低住院病死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新生儿科2009-2015年住院期间死亡患儿的住院资料和死亡评审资料,依据其死亡前接受的治疗措施分为安慰治疗、放弃积极治疗和积极救治无效3种类型,总结并用x2检验比较不同治疗类型在各年度、死亡时(日)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的分布差异和直接死亡原因.结果 共337例死亡患儿入选,其中安慰治疗112例(33.2%),放弃积极治疗73例(21.7%),积极救治无效152例(45.1%).2013-2015年与2009-2012年比较,安慰治疗的构成比增加(38.9%比27.2%,P=0.023),积极救治无效的构成比降低(38.3%比52.5%,P =0.009),放弃积极治疗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9%比20.4%,P=0.580).死亡日龄≤7d与>7d比较,安慰治疗的构成比增加(42.9%比9.3%,P<0.001),放弃积极治疗和积极救治无效的构成比降低(17.9%比30.9%,P=0.009;39.2%比59.8%,P=0.001).随着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的降低,安慰治疗的构成比增加(P =0.001与P=0.002).34例足月儿中,排在前2位的直接死亡原因为重度窒息14例(41.1%)、先天性缺陷11例(32.4%);303例早产儿中,排在前3位的直接死亡原因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95例(31.4%)、新生儿肺出血68例(22.4%)、先天性缺陷19例(6.3%).结论 安慰治疗和放弃积极治疗在死亡患儿中的构成比较高,且与出生胎龄、体重相关;早产儿是死亡的主要群体,尤其是极/超早产儿和极/超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时重度窒息分别是早产儿和足月儿的首位直接死亡原因.

  • 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在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吕波;高喜容;黑明燕;朱丽辉;吴运芹;熊月娥

    目的 探讨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早产儿实施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family integrated care,FICare)的效果.方法 选择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中重度BPD早产儿,按是否实施FICare分为FICare组和对照组.FICare组家长在专科护士指导下参与早产儿的洗澡、搂抱、皮肤护理、母乳喂养等护理工作,每天3h,直至患儿出院;对照组早产儿的诊治护理由专科医生和护士完成.分析两组早产儿氧暴露时间、母乳喂养率、经口喂养时间、体重增长情况、住院时间、出院30 d内再入院率、出院时家长对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及出院后30 d内随访率等差异.结果 FICare组与对照组比较,氧暴露时间缩短[(57.1±20.9)d比(71.4±32.6)d],母乳喂养率提高(77.8%比44.2%),完全自吮时间缩短[(46.1±19.6)d比(59.4±30.2)d],住院时间缩短[(65.8±18.4)d比(84.3±35.o)d],出院时家长对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及出院后30 d内随访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Care能显著降低中重度BPD早产儿氧暴露时间,提高家长对早产儿尤其是危重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BPD早产儿健康成长.

  • 肺复张联合压力调节容量控制模式治疗早产儿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玉祥;蒋犁;潘兆军;武荣;韩良荣;季东林;高子波

    目的 探讨肺复张联合压力调节容量控制模式治疗早产儿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接受压力调节容量控制模式治疗的Ⅲ~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肺复张组和对照组(不采用肺复张).观察两组患儿上机后1、2、6、12、18、24 h呼吸机参数,比较两组患儿治愈率、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第2剂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肺复张组共纳入18例,对照组共纳入19例.肺复张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16/18比10/19),氧疗时间[(6.6 ±2.3)d比(11.8±3.0)d]、住院时间[(26.7±7.0)d比(33.0±8.4)d]和上机时间[(4.1±2.3)d比(6.4±2.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18比8/19)、早产儿视网膜病(1/18比7/19)、需药物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1/18比7/19)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需第2剂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比例(2/18比9/1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Ⅲ~Ⅳ级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肺复张联合压力调节容量控制模式治疗早产儿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提高治愈率、改善氧合的同时,可以缩短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和上机时间,减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早产儿视网膜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第1天凝血指标的比较研究

    作者:程光清;刘俐;马晓蕾;蔡凯乾;陈群;王安;尚鹏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第1天凝血指标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出生的早产儿为观察组,根据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中期早产儿组和晚期早产儿组,按照3:1的比例选择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足月儿组).比较各组新生儿及其母亲临床资料和出生第1天凝血状态.结果 早期早产儿组、中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及对照组分别纳入44、50、71、52例.各组早产儿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均长于足月儿组[PI:(16.1±4.3)s、(16.8±4.9)s、(15.8±4.8)s比(13.0±1.3)s,APTT:(88.3±38.1)s、(93.5±37.7)s、(91.0±32.3)s比(66.0±17.8)s,TT:(25.4±4.6)s、(25.1±5.5)s、(25.0±3.3)s比(24.0±3.3)s],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均低于足月儿组[(1.11 ±0.46) g/L、(1.12±0.44) g/L、(1.12 ±0.45) g/L比(1.28±0.37)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早产儿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新生儿母亲各项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出生第1天凝血功能较差,但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状态无显著差异.

  • 暂停肠道喂养对新生儿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分析

    作者:王琦凡;许白叶;赖素贤;梁世山

    目的 探讨暂停肠道喂养对新生儿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需输血的患儿,输血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暂停喂养组(输血开始禁食6h)和喂养组.分析两组患儿输血前后腹围、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以及两组患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期间共纳入需输血患儿106例,其中暂停喂养组54例,喂养组52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基础疾病、输血前腹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暂停喂养组输血后48 h内出现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比例低于喂养组(3.7%比17.3%),出现呕吐、腹胀、血便等症状的比例低于喂养组,输血后6、12 h腹围小于喂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暂停喂养组输血后6、12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输血后6h与同组1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输血时暂停肠道喂养6h是积极的保护性措施,可降低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

  • 绒毛膜羊膜炎母亲分娩的早产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

    作者:陆忠星;李丽利;王粉;丁守领;滕燕;顾月琴;徐晓程

    目的 探讨绒毛膜羊膜炎(chorioamnionitis,CA)母亲分娩的早产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0,IL-10)的变化,以及母亲CA对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和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产前无CA临床表现,孕26 ~ 33周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和苏州市立医院正常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取产妇胎盘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根据病理结果是否有组织学CA分为CA组和无CA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于生后1、7d测定新生儿血清IL-8和IL-10,同时检测新生儿出生时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记录BPD及脑损伤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67例早产儿,CA组51例,无CA组16例.CA组1、7 d IL-8高于无CA组[1 d:(21.6±9.7) ng/L比(7.3 ±2.3)ng/L,7 d:(26.6 ±12.9)ng/L比(7.3±2.1)ng/L],1 dIL-10低于无CA组[(1.92 ±0.17) ng/L比(2.04±0.18) ng/L],7 d IL-10高于无CA组[(2.42±0.60) ng/L比(2.03 ±0.18)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组BPD(54.9%比25.0%)和脑损伤(74.5%比43.8%)发生率均高于无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组出生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高于无CA组(P<0.05),两组血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组中,BPD与无BPD患儿、脑损伤与无脑损伤患儿1、7d时IL-8和IL-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亲CA可能影响早产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BPD和脑损伤的发生.

  • 母亲系统性红斑狼疮新生儿66例临床病例分析

    作者:汤伟;钟丹妮

    目的 探讨母亲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及新生儿病房收治的SLE母亲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母亲分娩前10 d内SLE活动情况将其新生儿分为SLE活动组和病情稳定组.比较两组新生儿早产、小于胎龄儿比例及心脏传导阻滞、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SLE母亲新生儿66例,其中早产儿14例(21.2%),小于胎龄儿18例(27.3%).SLE活动组14例,病情稳定组52例.SLE活动组早产、SGA比例与病情稳定组相比(5/14比9/52,6/14比12/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组发生心脏传导阻滞、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各1例,病情稳定组均未发生,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6例SLE母亲新生儿中,诊断新生儿红斑狼疮2例,发生率3.0%.结论 SLE合并妊娠母亲分娩前10 d内疾病活动未明显增加其子代早产及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但SLE母亲新生儿有可能出现新生儿红斑狼疮.

  • 腹部近红外光谱监测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风险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敬华;张炼;梁红

    目的 探讨腹部近红外光谱监测值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早产儿,生后1~7d利用腹部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右下腹部组织氧饱和度(tissue oxygensaturation,StO2)值,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NEC分为NEC组和无NEC组,对两组早产儿生后1周内腹部组织StO2值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早产儿77例,其中NEC组18例,无NEC组59例.NEC组患儿胎龄和出生体重低于无NEC组,发生NEC前接受机械通气、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感染比例高于无NE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性别、接受脐静脉置管、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C组早产儿生后1周内腹部StO2均值明显低于无NEC组(69.0%±5.8%比82.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部StO2值是发生NEC的独立保护性因素(OR=0.676,95% CI0.548 ~0.834,P<0.001).结论 腹部近红外光谱监测可能为预测NEC提供帮助.

  • T组合复苏器在产房中对极早产儿复苏的应用效果初步评价

    作者:沙莉;余章斌;韩树萍;钱苗;陈小慧;吴薇敏;张俊;董小玥

    目的 探讨T组合复苏器在产房中对极早产儿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出生的极早产儿(胎龄28~ 31周),出生后经初步复苏有正压通气指征者纳入本研究.将纳入对象随机分为T组合复苏器组及复苏囊组,观察两组患儿气管插管复苏率、机械通气时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鼻导管吸氧时间、总用氧时间,以及气胸、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颅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51例极早产儿,其中复苏囊组25例,T组合复苏器组26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分娩方式、产前激素的使用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差意义(P>0.05).与复苏囊组相比,T组合复苏器组气管插管复苏率降低(15.4%比44.0%),机械通气时间和总用氧时间均缩短[(4.2±2.8)d比(10.1±4.3)d,(36.2±14.7)d比(47.2±19.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鼻导管吸氧时间,以及气胸、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颅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复苏囊复苏相比,T组合复苏器复苏可降低产房极早产儿气管插管复苏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总用氧时间.

  • 新生儿手足口病六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妍羽;丘丽莉;封华海;邓燕艺

    目的 介绍新生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共纳入6例患儿,其中男4例,女2例;日龄≤7 d2例,8 ~28 d4例;发病时间在4~7月5例,1月1例;有明确手足口病接触史2例;以发热、手足皮疹起病4例,发热、手足皮疹、口腔溃疡起病1例,臀部皮疹、口腔溃疡起病1例;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检测阳性4例.6例患儿临床表现均为轻症,对症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对于发热和(或)皮疹新生儿亦应注意手足口病.

  • 新生儿百日咳68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建刚;蔡玉香

    目的 探讨新生儿百日咳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百日咳患儿临床资料,对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共收治68例新生儿百日咳患儿,其中2011年1例,2012年5例,2013年1例,2014年18例,2015年43例;确诊时间为发病后7~35 d,>14d者占80.9%(55/68).患儿均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68例,100%),其他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时面色潮红45例(66.2%),青紫40例(58.8%);少见症状包括鸡鸣样吸气性吼声20例(29.4%),喘息10例(14.7%),发热3例(4.4%),咳嗽时呼吸暂停、心率下降2例(2.9%).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增多12例(17.6%).经红霉素治疗临床病程未缩短,痉咳消失时间为病程的12 ~42 d;发生并发症22例(32.4%),每例患儿发生并发症1~2种,依次为肺炎12例,心肌损害10例,心力衰竭2例,呼吸衰竭、房性心动过速、肺实变各1例.结论 新生儿百日咳并不少见,有逐年增加趋势;多数患儿不能早期确诊,对于痉咳且无热的患儿需注意百日咳;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对本病的诊断价值不大.

  • 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早期营养支持及生长状况十年变化分析

    作者:全美盈;王长燕;张玉;李正红;王丹华

    目的 探讨超低出生体重(ELBW)早产儿早期营养状况及近年营养支持策略变化对其住院期间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4年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ELBW早产儿一般情况及住院期间肠内、肠外营养和并发症相关数据,2005-2009年存活出院者为前5年组,2010-2014年存活出院者为后5年组,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纳入的ELBW早产儿中,前5年组18例,后5年组40例.前5年组与后5年组胎龄、出生体重、出生时年龄别体重Z评分、出生身长、出生头围及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5年组小于胎龄儿比例高于后5年组(16/18比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宫外生长迟缓比例(14/18比2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策略方面,后5年组开奶量[4.4 ml/(kg·d)比2.4 ml/(kg·d)]、第7大奶量[(19.8±16.0)ml/(kg·d)比(12.2±9.5) ml/(kg·d)]、氨基酸起始量[2.0g/(kg·d)比1.0 g/(kg·d)]、氨基酸大量[4.0g/(kg·d)比3.5 g/(kg·d)]、第1周末总热卡[(82.6±12.6) kcal/(kg·d)比(71.1± 15.2) kcal/(kg·d)]、第2周末总热卡[(103.7±19.8) kcal/(kg·d)比(92.3±17.9) kcal/(kg· d)]、住院期间体重增长速度[(18.7±2.9) g/(kg·d)比(16.9±2.8)g/(kg·d)]、住院期间年龄别体重Z评分变化值[-0.6(-1.0,-0.4)比-1.2(-1.6,-0.8)]均明显优于前5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外营养时间、氨基酸总量、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5年组母乳喂养10例(10/18),后5年组母乳喂养32例(32/40).后5年组开始母乳强化时间(30.2±13.2)d,开始母乳强化时奶量(89.9±34.5)ml/kg,住院期间母乳强化剂使用时间(32.8±15.7)d.结论 近5年ELBW早产儿的肠内外营养策略更加积极,开奶量和早期奶量增加速度、氨基酸起始量及大量均较前增加,同时强调母乳喂养及母乳强化治疗.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有助于ELBW早产儿住院期间的优化生长,未带来不良影响.

  • 母乳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见合并疾病的影响

    作者:钟迪;叶秀桢;王艳丽;颜慧恒;陈运彬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期常见合并疾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在本院产科出生并收入新生儿科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 000 ~<1 500 g).按住院期间母乳喂养量分为多量母乳组(母乳喂养占肠内营养的75%及以上)、少量母乳组(母乳喂养占肠内营养75%以下)和配方奶组(肠内营养均为早产儿配方奶).比较3组患儿一般情况、体重增长情况,以及住院期间胃肠功能紊乱、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晚发型败血症、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疾病的发生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纳入21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其中多量母乳组32例,少量母乳组73例,配方奶组105例.多量母乳组Ⅱ、Ⅲ期NEC发生率低于少量母乳组和配方奶组(6.3%比24.7%、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胃肠功能紊乱、败血症、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量母乳组与配方奶组、少量母乳组比较,未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OR值分别为0.183、0.204,95% CI分别为0.041 ~ 0.818、0.044 ~0.938,P均<0.05.3组患儿体重增长率、恢复出生体重日龄、达全肠道喂养时问、出院体重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量母乳喂养可显著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Ⅱ、Ⅲ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对早产儿其他常见合并疾病无明显影响.强化母乳喂养与早产儿配方奶喂养在患儿追赶生长中无明显差异.

  • 胎龄26周早产儿袋鼠式护理一例

    作者:刘墨言;李文;唐丽;赖婷;郑惠;曹传顶;岳少杰

    患儿女,胎龄26+2周,因“难免早产”在我院顺产娩出,生后呻吟、气促、口吐泡沫、三凹征明显.出生体重900 g,头围22.5 em,身长33 em,1、5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8分、9分.入院后,我科组建了特别医护小组,根据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呼吸机依赖、肠内喂养耐受差、宫外生长迟缓、患儿家属对患儿治疗状况及预后的担忧等问题,决定对患儿开展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在与患儿父母讨论并进行宣教后,于患儿生后第19天正式实施KMC.

    关键词:
  • 先天性锁骨假关节误诊为锁骨骨折一例

    作者:吕红艳;吴素静;栗庆芳;王炳辰;乔保军;李佳红

    患儿男,生后2h,因“窒息复苏后反应差、呻吟2h”入院.患儿胎龄37周顺产,生后无呼吸,1、5、10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4、6、7分,予气管插管、加压给氧等抢救.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体重3 150 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口周发绀,右侧颈下锁骨区饱满,与左侧不对称,活动受限.双肺呼吸音稍低,可闻及湿啰音.心腹查体无明显异常.四肢肌张力低,原始反射未完全引出.初步诊断: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炎,右侧锁骨骨折?入院后床旁胸部X线片示右肺野透过度减低,可见斑片样致密影.

    关键词:
  • Wolf-Hirschhorn综合征一例

    作者:孙龙妹;焦保权;郭莉;刘芳

    患儿女,生后2h,主因“宫内发育迟缓、出生体重低”入院.患儿系第2胎第2产,胎龄37+4周因前置胎盘剖宫产娩出,生后无窒息.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无类似家族史,胞姐9岁,智力正常.查体:体重2 100 g,头围30 cm,身长47 cm,哭声弱,反应好,皮肤红润.头颅骨缝裂开至前额,前囟约3.0 cm ×3.0 cm,张力不高.前额突出且宽,呈“希腊武士头盔样”.眼睛大而突出,无水肿.鼻梁扁平,短人中,小下颌.耳廓无异常,耳位不低.

    关键词:
  • 新生儿丙酸血症颅脑磁共振成像一例

    作者:吴美仙;覃文华;程广

    患儿女,24d,因“鼻塞3d,咳嗽2d”入院.患儿系第3胎第1产,胎龄39周因胎膜早破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 850 g,生后无窒息,母乳喂养.体格检查:营养不良貌,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四肢肌张力可.住院期间患儿出现抽搐、酸中毒、贫血,均予对症治疗.实验室检查:RBC3.08×1012/L,Hb 101 g/L,血糖11.4 mmol/L,血氨>300μmol/L.尿有机酸气相质谱检查:3-羟基丙酸、丙酰甘氨酸及甲基枸橼酸显著增高,提示丙酸血症.

    关键词:
  • 早产儿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并发症及预后研究进展

    作者:邓英平;曹云

    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germinal matrix-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GM-IVH)简称脑室内出血(IVH),是新生儿颅内出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早产儿.近20年来,IVH的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但重度IVH发生率无明显降低[1-2].美国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胎龄22 ~ 28周、出生体重400~1 500 g早产儿IVH发生率高达36%,重度IVH(Ⅲ度和Ⅳ度)发生率为16%[3].

    关键词:
  • 新生儿乳糜胸的诊断治疗进展

    作者:韩冬;张巍

    新生儿乳糜胸(neonatal chylothorax)是由于胸导管或胸腔内大淋巴管破裂、阻塞导致淋巴液即乳糜液在胸腔异常积聚,引起严重呼吸、营养及免疫障碍的一种疾病,常继发于非免疫性胎儿水肿[1],是新生儿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之一,较罕见,首例报道于1917年.Bialkowski等[2]研究显示,该病发病率约为1/24 000,病死率高达20%~50%.

    关键词:
  • 新生儿败血症诊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潇;富建华

    败血症是由于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血液循环,在其生长和繁殖,产生毒素从而导致脓毒血症和全身感染[1].败血症是导致新生儿期患儿死亡的严重疾病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新生儿败血症不仅发病率高,病死率也较高,存活患儿甚至遗留不良神经结局.本文主要从新生儿败血症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测指标、抗生素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 雷帕霉素靶蛋白在未成熟鼠氧化应激性肺损伤纤维化中的作用

    作者:李龙辉;王少华;邹冬梅;郑雪媚;邓健

    目的 探讨高氧、雷帕霉素干预后未成熟新生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胶原蛋白1(collagen 1,COL1)含量变化,以及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ein,mTOR)通路下游靶蛋白P70S6K和真核启动因子4E结合蛋白1(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 binding protein 1,4EBP1)水平变化,了解高氧肺损伤中mTOR通路的作用及可能的干预方法.方法 选择胎龄21d未成熟新生鼠,分为空气对照组、高氧3d组、高氧7d组、高氧14 d组、空气+雷帕霉素组、高氧3d+雷帕霉素组、高氧7d+雷帕霉素组、高氧14d+雷帕霉素组各6只.高氧组分别暴露在90%浓度氧下3、7、14 d,雷帕霉素组在高氧暴露下腹腔注射雷帕霉素3、7、14 d,空气+雷帕霉素组注射3d,观察不同时间高氧、雷帕霉素干预后新生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组织TGF-β、CTGF及COL1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mTORC1、P70S6K和4EB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高氧3、7、14 d组肺组织TGF-β[(33.7±2.8)、(58.6±3.1)、(98.8±1.5) ng/mg]、CTGF[(50.1±1.8)、(68.7±2.2)、(94.4±2.5)ng/mg]及COL1[(471.9±5.7)、(529.7±7.0)、(556.4±8.5)ng/mg]含量均高于空气对照组[(25.5±1.9)、(41.7±1.4)、(414.4±8.9)ng/mg,P均<o.01],雷帕霉素干预组含量低于相应时间高氧组(P<0.01).高氧3d、7d+雷帕霉素组肺组织病理评分均较同时间高氧组下降[(3.5±0.8)分比(6.3±2.3)分、(9.7±2.0)分比(14.0±2.4)分,P<0.01].高氧3d+雷帕霉素组mTORC1[(0.26 ±0.04)比(0.29±0.08)]、P70S6K[(0.29±0.01)比(0.31±0.08)]和4EBP1[(0.31 ±0.06)比(0.33±0.06)]蛋白表达均低于高氧3d组(P<0.05),高氧7d、14d+雷帕霉素组表达较3d组下降(P<0.01).结论 mTOR信号通路可能参与高氧肺损伤纤维化修复过程,雷帕霉素能减少TGF-β、CTGF及COL1蛋白表达,抑制mTOR信号通路下游因子P70S6K和4EBP1表达,减轻早期肺损伤程度.

  • 宫内及宫外生长对极早产儿远期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作者:Guellec I;Lapillonne A;Marret S;刘爽;冯琪

    本文研究极早产儿宫内及生后6个月内体格生长状况对运动、认知、行为功能及校园表现的影响.一、方法基于人口的队列研究,记录1997年法国9个地区所有产科出生、胎龄22 ~ 32周的早产儿信息,并随访至出生后8年.终2 078名胎龄24 ~32周早产儿入组.6月龄时共1 493名(72%)婴儿接受体格生长随访,其中1 305名(88%)在5岁时行体格检查,1 130名(76%)进行了认知评估,1 235名(85%)儿童家长填写了长处与困难问卷,1 098名(74%)儿童家长在孩子8岁时填写了校园表现相关问卷.

    关键词:
  • 新生儿期疫苗接种及相关问题建议

    作者: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

    我国目前开展的新生儿期疫苗接种主要是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但由于中国药典和预防接种管理部门制定的新生儿疫苗接种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关规定比较笼统,疫苗接种工作人员难以科学掌握;同时医患关系紧张,偶发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被过度渲染等因素,也造成部分疫苗接种工作人员非常谨慎地将一些不必要的轻微症状或疾病也列为接种禁忌证.基于上述情况,旨在为从事新生儿疫苗接种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相关专家结合国内外新循证医学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提出本建议.

    关键词: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4 05 06
1996 01 02 03 04 05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1 02 03 04 05 06
1993 01 02 03 04 05 06
1992 01 02 03 04 05 06
1991 01 02 03 04 05 06
1990 01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2 03 04 05 06
1988 01 02 03 04 05 06
1987 01 02 03 04 05 06
1986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