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科技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중국림상약리학여치료학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 影响因子: 0.9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2501
  • 国内刊号: 34-120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165
  • 曾用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孙瑞元
  • 类 别: 医药卫生科技
期刊荣誉:
  • 辛伐他汀对一氧化氮缺乏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易春涛;程晓曙;俞建华;鄢定红;苏海;吴清华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一氧化氮(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方法:24只WK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组(L组)和L-NAME+辛伐他汀组(L+S组),8 wk后测定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和心肌组织羟脯氨酸浓度,并取大鼠左心室心肌横截面组织作病理形态检测和计算机图象分析. 结果:L组大鼠血浆ACE活性与C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心肌ACE活性则较C组明显增高(P<0.01),辛伐他汀干预后血浆ACE活性升高,但与L组无显著差异 (P>0.05),心肌ACE活性则比L组有明显降低(P<0.05);各实验组大鼠血浆AngⅡ水平与C组比较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 L组心肌组织AngⅡ水平与C组比较显著增加(P<0.01),L+S组心肌组织AngⅡ水平则较L组明显降低(P<0.05);此外,L组心肌羟脯氨酸浓度和左心室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内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均比C组明显增高(P<0.01),L+S组羟脯氨酸浓度和CVF、PVCA值则均较L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局部心肌组织ACE活性减少AngⅡ生成,减轻心肌纤维化.

  • 落地生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徐庆荣;胡学梅;邱世翠;韩兆东;李淑翠;徐理华

    目的:探讨中药落地生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用落地生根水浸出液给小鼠灌胃,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IL-2的产生及骨髓细胞的增殖反应. 结果:高剂量落地生根(8 mg*kg-1, ig),能显著增强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细胞因子IL-2的产生也有促进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骨髓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低剂量落地生根(5 g*kg-1,ig)对以上指标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落地生根可以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 特种红曲对鹌鹑实验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银叶;韦薇;李长龄

    目的:观察特种红曲对鹌鹑实验性脂肪肝的影响,以确证其治疗效果. 方法:建立乙醇性脂肪肝鹌鹑模型,测定给药前后的血脂和肝脂水平,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特种红曲1.6 g*kg-1 给脂肪肝鹌鹑灌胃 20 d,可明显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P<0.01), 同时降低肝脏TC和TG水平(P<0.01);特种红曲0.8 g*kg-1 也可降低血浆TC和LDL水平(P<0.05)和肝脏TC水平(P<0.01),并可使肝组织的脂变程度明显减轻,部分动物的肝脏甚至完全恢复正常. 结论:特种红曲对实验性脂肪肝具有治疗作用.

  • 组胺对离体兔中枢和外周血管收缩作用的比较及其机理初探

    作者:汪慧菁;吴爱珍;姚明辉

    目的:比较组胺及其受体阻断药对离体家兔脑及外周血管的作用;并观察钙离子在组胺效应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取家兔基底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分别在不同剂量苯海拉明、西咪替丁和硝苯地平存在的情况下,观察组胺量效曲线的变化. 结果:组胺可引起基底动脉和肠系膜动脉收缩;苯海拉明可拮抗组胺的上述作用;西咪替丁小剂量时即可增强组胺所致的基底动脉的收缩,而大剂量时才对组胺引起的肠系膜动脉收缩有增强作用;硝苯地平对组胺引起的两种动脉的收缩都有抑制作用. 结论:组胺对离体家兔脑及外周血管均有收缩作用,这种缩血管作用主要通过Ca2+内流引起.同时,实验结果提示两种血管上组胺受体的分布密度有差别.

  • 柯萨奇B3病毒经晚期孕鼠胎盘致母婴感染的小鼠动物模型研究

    作者:盛晓蓉;吴亦伦;贾雪梅;黄振武;吴纳新;王惠珠;齐威琴;夏弈明;苏诚钦

    目的: 探讨柯萨奇B3 病毒(CVB3m)在母婴间经胎盘垂直传播的可能性和条件,并建立小鼠动物模型. 方法: 对不同孕期的母鼠分别接种佳感染量柯萨奇B3 病毒嗜心肌株(CVB3m),剖腹取胎或产仔.对母鼠、胎鼠、仔鼠及胎盘分别进行病毒学、血清学及病理检查. 结果: 晚期孕鼠接种适量的CVB3m后次日形成病毒血症,此时血中无抗CVB3m中和抗体.病毒经胎盘传播形成母婴垂直感染. 胎盘、胎鼠、母鼠心肌及仔鼠血清和心肌中均查到较高滴度的病毒.电镜下可见受染仔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嵴突缺失、肌纤维断裂、明暗带模糊等初期病变. 结论: 晚期孕鼠感染CVB3m 后形成病毒血症,通过胎盘屏障将病毒传至胎儿,引起胎鼠及仔鼠心肌病变,可作为防治CVB3围产期感染的动物模型.

  • 健脑合剂改善小鼠学习记忆作用及其机理初探

    作者:史红;任娟;钱伯初;张望刚;陈国神

    目的:观察中药健脑合剂对记忆障碍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以跳台法、避暗法与电迷宫试验检测由东莨菪碱、亚硝酸钠及乙醇所致记忆障碍小鼠及D-半乳糖与三氯化铝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测定大脑胆碱酯酶活性、LPO含量与全血SOD活性. 结果:健脑合剂14 g*kg-1和28 g*kg-1可明显改善由东莨菪缄、亚硝酸钠及乙醇所致记忆获得、记忆巩固及记忆再现障碍,增强D-半乳糖模型小鼠与三氯化铝小鼠的被动学习能力,提高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全血SOD活性及抑制脑LPO生成,显著降低痴呆小鼠脑胆碱酯酶活性. 结论:健脑合剂能提高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及三氯化铝与D-半乳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影响中枢M胆碱能系统和改善体内自由基平衡有关.

  • 芦丁铬对正常和高血脂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作者:刘祎春;刘钢

    目的: 研究芦丁与三价铬离子生成的芦丁铬络合物(芦丁铬)调节血脂作用. 方法: 采用大鼠高血脂模型,观察芦丁铬对正常和高血脂大鼠的甘油三酯、胆固醇、HDL-胆固醇和LDL-胆固醇浓度的影响. 结果: 芦丁铬能有效地升高正常和高血脂大鼠血铬水平,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升高高血脂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对高血脂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也有降低趋势. 结论: 芦丁铬对正体和高血脂大鼠的血脂均有调节作用.

  • 薄荷醇对环丙沙星粘膜吸收的影响

    作者:赵怀军;王晖;冯建青;黄金水

    目的:探讨薄荷醇对环丙沙星粘膜吸收的影响. 方法:在双室透皮扩散装置上进行体外透粘膜吸收试验,计算渗透系数. 结果:环丙沙星的粘膜吸收随着浓度的增加,渗透系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贮库效应降低更明显;使用薄荷醇后,环丙沙星的渗透系数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尤其是 0.2%浓度薄荷醇组下降作用明显(P<0.01),但其贮库效应却明显强于其它组. 结论:薄荷醇可明显降低环丙沙星粘膜吸收的渗透系数,加强其贮库效应.

  • 人参茎叶皂甙对5-氟脲嘧啶抗肿瘤的增强作用

    作者:陈方;吴铁;傅玉萍;刘晓青

    目的:观察人参茎叶皂甙(GSL)促进氟脲嘧啶(5-FU)对小鼠S180实体瘤的抑瘤作用. 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进行实验,分别给予不同剂量人参茎叶皂甙与氟脲嘧啶配伍使用,观察其对小鼠S180实体瘤抑瘤率的差别. 结果:低剂量人参茎叶皂甙(15 mg*kg-1)与氟脲嘧啶(1.5 mg*kg-1)组方对小鼠S180实体瘤有显著的抑瘤作用(抑瘤率达26.90%,P<0.05),对胸腺无抑制作用;阳性对照药5-FU(25 mg*kg-1)的抑瘤率为36.61%,但其对胸腺有显著抑制作用;而人参茎叶皂甙(100 mg*kg-1)单用对小鼠S180实体瘤抑瘤率为27.44%. 结论:低剂量人参茎叶皂甙(15 mg*kg-1)显著促进5-FU(1.5 mg*kg-1)对小鼠S180实体瘤的抑瘤作用而无胸腺抑制作用,可并减少5-FU的毒副作用.

  • 细胞凋亡抑制蛋白(IAPs)与肿瘤治疗的策略

    作者:马静;袁守军

    凋亡是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过程,其功能失调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IAPs家族蛋白参与凋亡的调节,与肿瘤的关系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IAPs家族蛋白和以其某些成员为靶点的抗癌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蜂胶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刘海鹏;王钦茂

    本文对近年来蜂胶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有关报道作一总结,概括论述了蜂胶的抗病原微生物、抗炎镇痛、抗溃疡、镇静麻醉以及其它药理作用和毒性评价,并对其治疗龋齿病、牙体病、牙髓病、牙周组织病、口腔粘膜病等类口腔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整理归纳,同时对蜂胶作为一种高效天然药材应用于口腔疾病的独特优势和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 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呼吸道肿瘤

    作者:刘宝瑞;钱晓萍

    雾化吸入化疗、免疫治疗是近几年开展的呼吸道肿瘤治疗新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局部治疗有效率高、副作用小等特点,采用的药物有氟尿嘧啶、顺铂、紫杉醇、喜树碱、白细胞介素Ⅱ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对原发性肺癌和其它肿瘤肺及纵隔转移均有较好疗效.

  •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透析方法的探讨

    作者:臧翠平;叶任高;阳晓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与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在糖尿病肾病(DN)尿毒症患者治疗中的优缺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9例接受透析的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其中61例进行CAPD治疗,48例进行H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率、主要并发症、死因. 结果:透析前合并有全身小动脉硬化、心血管疾患、视网膜改变或年龄>60岁者,行CAPD治疗并发症减少,生活质量提高. 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有全身小动脉硬化、心血管不稳定、视网膜病变或年龄>60岁者更适于CAPD治疗.

  • 西布曲明对不同肥胖者的减重作用

    作者:王绘;陈斌

    目的:观察盐酸西布曲明在不同体重病人中的减重作用. 方法:40名肥胖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组:肥胖早期组(n=10)、Ⅰ度肥胖组(n=11)、Ⅱ度肥胖组(n=19),40名患者都给予饮食、体育活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标准化,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西布曲明10 mg*d-1,治疗期 12 wk. 结果:3组病人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服药 2 wk 后Ⅰ度肥胖组有效5例(45.5%),Ⅱ度肥胖组有效18例(94.7%)(P<0.01);服药 4 wk,Ⅰ度肥胖组有效9例(81.8%),显效1例(9.1%),Ⅱ度肥胖组有效3例(5.8%), 显效16例(84.2%)(P<0.01); 服药 12 wk,肥胖早期组始出现5例有效(55.6%),Ⅰ度肥胖组有效4例(36.4%),显效7例(63.6%),Ⅱ度肥胖组显效19例(100%)(P<0.01). 结论:盐酸西布曲明是一安全有效的减肥药,并随体重的不同疗效不一,疗效与基础体重成正比.

  • 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原芳;杜松;王留义;王丽霞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疗效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每日口服伊贝沙坦150~300 mg,共 8 wk.观察血压变化,记录用药前后 24 h 动态心电图,分析心率变异(HRV)时域和频域指标,并与35例健康对照组比较. 结果:①EH患者应用伊贝沙坦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由 21.62±0.47/12.01±0.32 kPa 分别下降至 18.9±0.32/8.01±2.35 kPa,有效率达 73.1%.②与对照组相比,EH患者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 50 ms 的窦性心律(PNN50),高频功率(HF)明显下降,低频功率(LF)不变,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值增加.应用伊贝沙坦后,SDNN、RMSSD、PNN50、 HF增加,LF/HF值降低.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HRV下降,而伊贝沙坦在有效降低血压同时提高HRV,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失衡.

  • 重组干扰素α-1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经良;顾晶晶;王天东

    目的: 探讨重组干扰素α-1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7例,随机分成干扰素+苦参素组45例,给予干扰素治疗,第1~4 wk 30 μg*d-1,im,以后改为隔日30 μg,im,疗程为3 mon,同时加苦参素注射液600 mg*d-1,im,疗程为3 mon.干扰素组42例,单用干扰素治疗,剂量、疗程与治疗组相同,在疗程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HBVM)标志的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复常率分别为 88.9%和60%,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HBeAg阴转率分别为 55.6%和 35.7%,HBV-DNA阴转率分别为 57.8%和 42.9%,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干扰素联合苦参素具有改善肝功能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等功效,两者联合应用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治疗方案.

  • 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王战建;王燕;宋庆芳;刘波;周亚茹

    目的:对比研究格列吡嗪控释片与格列吡嗪速释片对Ⅱ型糖尿病的疗效. 方法:选择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格列吡嗪控释片(n=50)和格列吡嗪速释片(n=30)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和胰岛素的变化. 结果:格列吡嗪控释片每日一次服用的降糖效果与格列吡嗪速释片每日2~3次服用效果相同;后者治疗后空腹和餐后胰岛素较前者明显升高. 结论:格列吡嗪控释片有较好的降糖效果,同时不引起高胰岛素血症.

  • 血液灌流抢救超大剂量地高辛中毒

    作者:杨红军;原新茹;张锡刚;牛文凯

    目的:观察1例血液灌流抢救超大剂量(50 mg)地高辛中毒的效果. 方法:使用HA 330 ml 灌流器和YT-160灌流器,血管通路为股静脉单针双腔导管.入院后共进行了4次血液灌流(HP)治疗. 结果:第1次HP前后检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均16 μg*L-1.第2次HP血药浓度9.22 μg*L-1.第3次HP前血药浓度12.4 μg*L-1,HP后为10.45 μg*L-1.第4次HP前3.22 μg*L-1,HP后为2.84 μg*L-1. 结论:采用间隔一定的时间HP,多次进行,可阶梯式降低药物浓度.

  • 放疗并局部注射IL-2治疗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残存的临床评价

    作者:梁平;苏贞栋;梁静英;黄羽

    目的:探讨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残存放疗并局部注射IL-2治疗的疗效. 方法:初治鼻咽癌患者颈部常规照射DA 6000-6800 cGy,颈淋巴结转移残存对照组常规深X线垂直局部加量照射DA1000 cGy,治疗组除常规加量照射外,尚给予颈淋巴结残存局部基底注射IL-2 40万u,每周1、3、5各1次.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淋巴结消失率分别为93.8%和 71.0%(P<0.05);满3年后颈部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66.7 %和 33.3%(P<0.05);1、2、3年生存率在治疗组分别为73.8%、59.5%、42.9%,在对照组为51.2%、36.6%、22.0%(P<0.05).两组副反应的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加量放疗并IL-2局部注射治疗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残存可以显著提高颈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控制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或补救治疗手段.

  • 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评价

    作者:张领;介小霞;王素琴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丁咯地尔组(n=28):盐酸丁咯地尔 150 mg 加入生理盐水 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常规治疗组(n=28):采用常规治疗.两组用药持续 15 d,然后评价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 结果:丁咯地尔组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 96.5%,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57.1%,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盐酸丁咯地尔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P<0.01). 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口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沈振宇;丘小汕;陈述枚;李文益;谢衍铭;程少杰;区文玑;袁世珍

    目的: 观察口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8年10月~1999年1月和1999年11月~2000年1月在广州市四家大医院住院或门诊的3岁以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病程在2天以内.共观察322例,其中双盲对照试验243例住院患儿(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115例),采用分层分段随机双盲设计,分别予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口服液或安慰剂;开放试验(开放组)79例门诊患儿给予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口服液.3组的剂量均为 0.5 ml*kg-1 次,每日3次口服,疗程3天.所有患儿均予同样支持治疗,有脱水者给予静脉补液或口服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结果: 双盲对照试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和痊愈率分别为 73.5%和 38.3%,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51.3%和 14.8%(P<0.01).开放组的疗效与双盲对照试验治疗组相近,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81%和 39.2%,(P>0.05). 结论: 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安全、有效、服用方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消渴丸致老年糖尿病人低血糖昏迷死亡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运泉;叶梅樱;李民华

    目的:回顾性分析5例老年糖尿病人口服消渴丸后致低血糖昏迷死亡原因. 方法:对5例老年糖尿病人空腹血糖,尿糖检测结果,临床应用消渴丸剂量,用法及口服消渴丸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作一分析. 结果: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在服药后的第7~13 d 出现低血糖昏迷死亡. 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消渴丸,严格掌握适应症, 且必须在用药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苯那普利单用和与氯沙坦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评价

    作者:童学敏;胡兆良;程圣军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单用和与氯沙坦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CHF)的疗效和耐受性. 方法:34例CHF 病人,NYHA Ⅱ~Ⅳ级,随机分为两组:苯那普利组和苯那普利+氯沙坦组.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胸比率、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两组NYHA 级别改善效果相似,但对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善的效果苯那普利+氯沙坦组优于苯那普利组.而且血清钾、肌酐无明显变化,未出现严重副反应. 结论:联用苯那普利和氯沙坦治疗CHF的效果比单用苯那普利好,耐受性良好.

  • 中药非双盲设计临床试验的疗效评价方法初探

    作者:蒋萌;熊宁宁

    由于中药的剂型、颜色、口味及服药方法的特殊性,临床试验有时难以采用双盲设计,因此在疗效评价时易混入研究者的主观因素,造成评定结果的偏倚.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尝试采用一种研究者职责相互隔离的设计方法,试图避免研究者主观偏因.结果表明:在中药的药品临床试验中,对于难以实现双盲设计的试验,通过本法,并结合严谨的质控措施,可以达到接近双盲试验的结果.

  • 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分析

    作者:田朝阳;隋永芝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 方法:对40例经CT或(和)MRI证实的脑干出血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改变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脑干出血中绝大多数是桥脑出血(97.5%),桥脑出血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87.5%).被盖基底型多(60%),被盖基底型,血肿横径≥21 mm,累及中线及双侧者预后差,占死亡人数的 85.7%;血肿横径<20 mm,偏侧被盖或基底型症状轻,预后好.影像学检查能早期诊断,尤其是MRI. 结论:小量出血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MRI对其早期诊断优于CT.桥脑出血的类型、血肿大小及是否累及中线或双侧出血决定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

    关键词: 脑干出血 CT MRI
  • 大剂量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作者:吴云霞;赵敏;张青春;赵沄

    目的:探讨大剂量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 方法:选择发病72 h内的9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溶栓酶组和常规治疗组,溶栓酶组49例接受大剂量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常规治疗组48例按常规剂量治疗. 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3 d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7 d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活能力状况:治疗后3 d、7 d两组进行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疗效评定:溶栓酶组在治疗后3 d、7 d有效率分别为38例(77.5%)、39例(79.5%);常规治疗组分别为22例(45.8%)、27例(56.2%),治疗后第1 wk内两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血纤维蛋白原含量治疗前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 d、7 d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大剂量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安全.

    关键词: 溶栓酶 溶栓 脑梗塞
  • 急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

    作者:郭忠

    简介了溶栓治疗、降纤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神经元保护治疗、降粘度治疗等在急性脑梗死抢救中的应用.

  • 脑血管意外诱因分析

    作者:陈邦基;戴淑惠

    目的:了解脑血管意外发生危险因素及其诱发因素,提高对脑血管意外的防范意识.方法:收集96例脑溢血,151例脑梗塞,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脑溢血和脑梗塞随着年龄的增大其发病率也增多,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房纤颤是其主要危险因素、脑溢血常与情绪激动、剧烈活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有关.脑梗塞好发于休息和睡眠时.蛛网膜下腔出血好发于年青人,常与剧烈活动有关.结论:脑血管意外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防治危险因素,注意诱发原因能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 艾司洛尔、芬太尼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比较

    作者:张传骧

    目的:比较艾司洛尔、芬太尼预防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方法:将30例病人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人:艾司洛尔组、芬太尼组、生理盐水组.测量3组病人麻醉诱导和插管后不同时间的血压和心率.结果:艾司洛尔、芬太尼组,插管后血压变化均比生理盐水组低(P<0.05),艾司洛尔组心率增幅比芬太尼组和生理盐水组低(P<0.05).结论:艾司洛尔能有效地抑制插管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 蛛网膜下腔穿刺治疗脑室出血临床评价

    作者:赵武利;杜旭昶;程相彬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穿刺对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病人出血量多少引流或置换脑脊液解除高颅压症状,防止蛛网膜下腔粘连.结果:15例病人无一例死亡,疗效比内科保守治疗明显提高.结论:蛛网膜下腔穿刺是适应基层医院开展的治疗脑室出血的简便、有效方法.

  • 兰索拉唑预防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凤兰;赵均和;李岩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兰索拉唑对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 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病人123例(脑梗死72例,脑出血51例)随机分成2组:兰索拉唑组:给予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30 mg,每日1次,口服;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病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死亡率和副作用. 结果:兰索拉唑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较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兰索拉唑能降低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 急性脑卒中后继发顽固性呃逆与低血钙、低镁血症关系

    作者:赵琨;何振芬;苏红军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的继发顽固性呃逆与低血钙、低镁血症的关系. 方法: 选择我院1996~2000年急性脑卒中患者1843例中伴发呃逆66例,年龄病情相仿的无呃逆急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 结果:呃逆组血清钙 1.06~2.25 mmol*L-1(1.8±0.4) mmol*L-1,并发低钙血症46例(69.7%),血清镁 0.34~0.97 mmol*L-1(平均 0.63±0.20 mmol*L-1),其中并发低镁血症42例(64.64%).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急性脑卒中后继发顽固性呃逆与低血钙、低镁血症与应用脱水剂有关,因此治疗时应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 急性脑血管病病灶部位和面积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

    作者:沈健;谢鹏飞;沈祥骏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灶部位和面积与心电图(EKG)异常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用急性脑血管病人266例(排除病前患有心脏病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测量其损伤部位和面积,EKG全导联测量其异常改变. 结果:脑出血组合并EKG异常高于梗塞组,并且小面积损伤引起EKG改变以基底节多见,大面积损伤引起的以皮层多见. 结论:脑卒中损伤面积及病灶部位与EKG改变有密切的关系,基底节小面积损伤和皮层大面积损伤直接或间接的累及下丘脑或更低部位,导致EKG异常.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