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ereotactic and Functional Neurosurgery 립체정향화공능성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安徽省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2425
  • 国内刊号: 34-116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84
  • 曾用名: 功能性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汪业汉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何竞斯;刘妲;余婉琴;关跃聪;谭晓穗

    目的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是临床上较为罕见但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两家医院2007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78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采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明确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有9例患者于术后3~14天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吸烟,高血压既往史,术后CT征象等与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CT征象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正确认识并重视影响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相关因素,实施相应的临床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功能区灰质异位所致难治性癫痫

    作者:郭效东;刘明辉;郝文明;路小奇;杨俊国;王振华;许鹏;熊家锐;李经纶;姚安会;王本瀚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联合射频毁损手术治疗功能区灰质异位所致难治性癫痫的应用价值、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方法总结9例功能区灰质异位所致难治性癫痫立体定向手术病例,采用CT/ MRI图像融合技术,手术计划系统确定颅内靶点,应用射频热凝对胼胝体、杏仁核、海马、Forel-H区、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毁损.术后长期随访,癫痫发作改善程度按Engel评价标准进行评定.结果随访时间4~8.5年,平均6.1年,1级1例(11.1%),Ⅱ级2例(22.2%),Ⅲ级6例(66.6%).术后出现一过性并发症8例,经对症治疗均在 1~4周内恢复,无遗留永久性并发症.结论CT/MRI图像融合辅助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联合毁损手术治疗功能区灰质异位所致难治性癫痫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 儿童难治性癫痫手术前后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汪大胜;李定一;汪洋;魏祥品;钱若兵;傅先明;牛朝诗;汪业汉;温晓红;黄金华;王水云

    目的 探讨难治性癫痫患儿外科手术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27例儿童难治性癫痫患儿通过结构功能影像学、头皮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需要时行侵入性脑电图(iEEG)等全面评估后个体化选择癫痫外科手术,于术前7天、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分别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WISC-Ⅳ)测试患儿认知功能,评价手术前后认知功能,术后采用Engel分级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27例难治性癫痫儿童,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22个月),17例患儿术后完全无癫痫发作,5例患儿术后发作极少,1年中仅1次,发作频率减少超过90%有3例,2例癫痫发作控制改善不明显,发作频率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27例患儿配合完成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WISC-Ⅳ)测验,癫痫外科手术治疗后12个月患儿智商相比术前增加2.00~12.00(6.70±2.45)分(P<0.001),认知功能改善有统计学意义,且开颅手术与迷走神经刺激术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差异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外科手术对于难治性癫痫儿童安全且有效,可控制或减少术后发作频率,难治性癫痫儿童术后认知功能有不同程度提高.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效果及评估价值

    作者:马子阳;李静雯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伴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并评价其对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的评估价值,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分析2015年01月~2017年0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恢复期伴有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经颅磁刺激,对照组仅采用运动疗法,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Bathel指数评分(MBI)差异;比较两组患者上肢运动量表(Fugl-Meyer,FMA)评分和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olf)评分的差异;记录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潜伏期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间组内差异.评价MEP和CMCT对脑梗死伴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BI指数显著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BI指数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MCT和MEP较治疗前显著减少,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MCT和MEP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MCT(r=-0.600,P<0.001),MEP(r=-0.512,P<0.001)与Wolf评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CMCT(r=-0.580,P<0.001)、MEP(r=-0.561,P<0.001)与FMA评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治疗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疗效肯定,经颅磁刺激检查具有快速、安全、便捷的优点,可有效评估脑梗死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皮层电刺激治疗卒中后疼痛3例疗效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吴德深;石鑫;姜磊;冯兆海;买买提江;郝玉军

    目的 探讨硬膜下运动皮层电刺激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对临床3例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实施硬膜下运动皮层电刺激术,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析疼痛缓解率(0~100%),进行12~30个月的随访判断治疗效果.分析硬膜下运动皮层电刺激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疗效.结果术后2周,3例中1例效果优秀,2例良好,进行平均随访23个月,2例效果良好,1例有效.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硬膜下运动皮层电刺激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有效;体感诱发电位、术中皮层电刺激确定运动皮层相比其他技术更加直观、更加肯定.

  • 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疗效观察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永照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113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内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组患者55例,采用介入栓塞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组患者58例,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结果介入组患者手术治疗良好率明显高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χ2=7.353,P=0.007);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发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8,P=0.459);介入组患者在MMSE总分、即刻记忆、延迟回忆评分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S100β、NSE、TNF-α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术后血清S100β、NSE、TNF-α水平低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比开颅夹闭术对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效果较好,术后对患者认知功能损伤较小.

  •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痉挛型脑瘫患儿选择性后根阻断术中应用价值

    作者:逯霞;张晶晶;闫宝锋;许健;艾克拜尔;哈里克;木塔力甫

    目的 评估痉挛型脑瘫患儿接受选择性后根阻断术(SPR)中应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技术(SEP)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脑瘫中心42例接受SPR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21例,术中未接受SEP;研究组,21例,术中予以SEP监测.治疗1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肌张力改善以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分级)情况.分析SEP监测对评估接受SPR痉挛型脑瘫患儿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随访3月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步态功能改善率、关节屈曲减轻率以及反射亢进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各肌群肌张力以及GMFC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依据术中SEP预警标准评估接受SPR痉挛型脑瘫患儿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敏感度为52.4%,特异度为1%,准确度为90.5%.随访3月,研究组的肢体痉挛复发、腰椎前凸、一过性肌无力、一过性肢体感觉障碍以及一过性尿潴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受SPR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SEP监测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避免神经功能损伤,准确度及安全性好.

  • 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15例治疗体会

    作者:李严;梁卫东;郭景鹏;朱司阳;钱令涛

    目的 总结硬质神经内镜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经验.方法使用硬质神经内镜辅助行手术治疗15例分隔型硬膜下血肿,术中在神经内镜引导下去除血肿内侧膜及分隔膜,彻底冲洗血肿腔.结果 1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随访6~12个月,均无血肿复发.结论硬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疗效满意.

  • 基于神经传导束成像的立体定向治疗在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白小飞;寇欣;樊宇耕;杨海贵

    目的 研究基于神经传导束成像的立体定向治疗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7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组(对照组)和立体定向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35例.观察记录手术24小时后血肿的清除率,治疗3周后患者的SSS (斯坎德纳威亚卒中量表评分)评分,手术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肿清除率为80.67%±5.41%,对照组为71.38%±4.73%;观察组术后SSS评分为35.21±6.54分,对照组为28. 65±5.10分;观察组出现偏瘫和再出血的病例数分别为0例和4例,对照组为2例和9例(三组数据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神经传导束成像的立体定向治疗可有效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后的血肿块,改善患者预后,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双额叶高级别脑胶质瘤显微手术切除25例分析

    作者:胡栓贵;赵钦来;黄进能

    目的 探讨双额叶髙级别脑胶质瘤的手术方法与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5例双额叶高级别脑胶质瘤并接受手术及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切除程度、临床症状与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手术治疗的25例患者中,I型切除11例,Ⅱ型切除8例,Ⅲ型切除6例,与手术前对比,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卡氏功能评分系统(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升高(P<0.05);手术切除程度越不彻底,生存期越短.结论手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 不同速度输注甘露醇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血钾浓度的影响

    作者:汪浩;李娟

    目的 研究不同速度输注甘露醇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血钾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颅内肿瘤切除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Fast和Slow两组.在打开颅骨前分别以15 mL/min (Fast组)和8mL/min(SlOW组)的速度输注20%甘露醇(0.8g/kg).在麻醉前(T0)、输注前(Tl)、输注完15 min (T2)、30 min(T3)、60 min(T4)、90 min(T5)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监测血浆K十浓度及各时点的MAP、HR.结果与T1相比,两组在输注甘露醇后15 min(T2)血浆K+浓度显著升高,并在T4时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时点的MAP和HR均无差异(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术中使用甘露醇,在输注完后血浆K+浓度会升高,并在60 min内达到高峰,与甘露醇输注速度无关.

  • 超高龄颅脑损伤患者危险性预测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研究

    作者:董永飞;程传东;鲍得俊;魏详品;牛朝诗

    目的 探讨超高龄颅脑损伤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标准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一年内收治的54例经标准化治疗的超高龄颅脑损伤患者,对其一般资料、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合并损伤情况、头颅 CT影像学表现及6个月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将GOS评分1~3分列为预后不良组,GOS4~5分列为预后良好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54例经标准化治疗的患者,预后不良组21例(39%),其中死亡13例,死亡率约24%,预后良好组33例(61%);患者GCS评分、合并基础疾病种、年龄、Rotterdam CT评分是超高龄颅脑损伤患者危险预测因素(P<0.05),其中GCS评分和合并基础疾病≥2种是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我科标准化治疗的超高龄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低.根据患者的 GCS评分和既往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 微孔手术对中小量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孟剑峰;梁平;桂群峰;徐亚;施鸿鸣;朱卫国;陈华群

    目的 探讨微孔手术对中小量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4年8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小量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内科保守治疗组和微孔手术组,其中微孔手术组给予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脑血肿量无明显差别,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的血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且微孔手术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NIHSS得分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得分均降低,且微孔手术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进食、洗澡等日常生活能力各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别,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微孔手术组增高更明显(P<0.05);保守治疗组在治疗后仅有1例发生再出血,微孔手术组有2例发生再出血,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微孔手术对中小量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减少血肿量,且再出血发生率低,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

  • 经额锥颅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作者:王宝侠;许一萍;张彦芳;高翔

    目的 探讨经额锥颅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CT定位,采用经额锥颅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0例.结果本组病例血肿清除彻底,无手术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7.6 d,全部治愈.术后随访3个月,无1例复发,全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经额锥颅置管引流治疗CSDH为局麻下微创手术,病人体位舒适,术者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避免了颅内感染、脑损伤、硬膜外或下血肿、张力性气颅等并发症,患者痛苦小,花费少且效果满意.

  • 全身麻醉和CT—MRI图像融合技术在帕金森病DBS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叔衡;曹中生;曹纹平;曹胜武;周凤淇;赵春生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和CT-MRI图像融合技术在DBS治疗帕金森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6年6月年行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70例患者,根据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手工计算靶点、图像融合计算靶点的不同将病人分为3组(局麻+手工计算靶点组;全麻+手工计算靶点组;全麻+图像融合计算靶点组),统计手术病人靶点偏移误差,手术耗时和6个月后病人药物关期的UPDRS - III期评分.结果 1、局麻手工组和全麻手工组对比第一靶点误差无显著性差异,第二靶点位置偏移有显著性差异(0.27±0.67mm,P=0.02); 2、全麻下DBS术后的帕金森患者药物关期时的UPDRS - Ⅲ评分好于局麻手术患者.3、全麻+融合图像定位计算靶点的DBS手术方式耗时时间更少.结论全身麻醉以及采用融合图像定位计算靶点安全且可靠,有效的减少靶点偏移和手术耗时,病人配合度好,术后运动功能改善明显.

  • 情绪网络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旭;综述;钱若兵;审校

    情绪是个体对本身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短暂而强烈的反应,是一种主观感受、生理反应、认知的互动,并表达出特定的行为.随着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神经影像技术广泛和深入地应用,脑网络成为研究的热点,而"情绪网络"(emotion network)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神经网络概念.本文综述了情绪网络的相关概念和研究进展,特别是在抑郁症、焦虑症、帕金森病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与意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