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ereotactic and Functional Neurosurgery 립체정향화공능성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安徽省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2425
  • 国内刊号: 34-116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84
  • 曾用名: 功能性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汪业汉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精确定位和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

    作者:张新伟;徐如祥;柯以铨;周谷兰

    目的:探索顽固性癫痫的致痫灶精确定位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综合应用癫痫定位系统(三维痫灶精确定位诊疗计划系统)及影象学检查对74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术前、术中致痫灶三维精确定位,采用癫痫外科综合手术方案切除致痫灶、阻断致痫网.结果:术中64导皮层电极及8导深部电极检测证实癫痫定位系统定位准确可靠,随访疗效评估显效率达到86.7%,总有效率达到94.6%,术后正常神经功能保持良好,无明显后遗症.结论:综合应用癫痫定位系统和影象学定位及癫痫外科综合治疗方式是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的较好方法.

  • 影响立体定向活检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魏祥品;汪业汉;傅先明;凌至培;凌士营;李光群

    目的:探讨影响立体定向活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994年12月至2000年6月间我科收治并行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的156例病例.患者年龄6~72岁,平均45.5岁;其中男89例,女67例;病灶位于鞍区5例,基底节区33例,松果体区46例,中脑2例,侧脑室壁2例,三脑室底部2例,额叶深部28例,颞叶9例,顶枕叶6例,多发性病灶23例.手术采用Leksell-G型定向仪和1.0TMR机(Siemens).所有靶点活检均采用Sedan侧方开口活检针,标本立即行快速冰冻病检.结果:病理诊断阳性率97.4%(152例),其中低级别星型胶质瘤24例,高级别星型胶质瘤28例,室管膜瘤2例,转移瘤33例,感染性病灶29例,生殖细胞瘤31例,松果体母细胞瘤2例,垂体腺瘤1例,淋巴瘤2例,阴性4例.活检出血2例,术中癫痫发作1例,并发症发生率1.9%.全组病例无死亡.结论:影像导向立体定向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定位精确、高诊断率的微侵袭性脑深部疑难病变定性诊断方法.其影响因素包括影像定位技术、靶点及活检通道选择、活检器械选择、并发症防治等.

  • 立体定向治疗颅脑病变

    作者:孙康健;谭启富;孙克华;潘云曦;华长春;印红霞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利用ASA-601S和Fischer脑立体定向仪治疗82例脑深部病变患者,行定向活检治疗22例,血肿清除治疗5例,脑脓肿抽吸术2例,囊性颅咽管瘤置入Ommaya管治疗53例.结果:活检确诊为胶质瘤10例,生殖细胞瘤4例,脑寄生虫3例,肺癌脑转移4例,1例第三脑室后部病变活检为胶质细胞增生.4例胶质瘤行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其余肿瘤行放射治疗,有6例痊愈(4例生殖细胞瘤,2例转移性肿瘤).3例寄生虫经对症治疗后痊愈;2例脑脓肿经抽吸、抗炎治疗后痊愈;脑血肿5例经治疗痊愈;53例颅咽管瘤置放Ommaya管后3例痊愈(行囊内放疗),50例好转.结论:立体定向治疗脑深部病变定位精确、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提侣.

  • 典型脑动静脉畸形的γ刀治疗

    作者:赵洪洋;李美华;朱贤立

    目的:研究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效果.方法:对52例γ刀术后2年以上的典型脑AVM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其疗效和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随访2年后,发现该组AVM病例的闭塞率为88 5%,出血率为3.8%.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于γ刀术后消失或改善.结论:γ刀是治疗脑AVM安全、有效、低创的新手段,其治疗效果与AVM的类型、部位、体积、照射剂量密切相关.

    关键词: 脑AVM 放射外科γ刀
  • 颞叶癫痫的核磁共振质子波谱与术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周健;栾国明

    目的:通过对症状明确的颞叶癫痫病人术前的核磁共振质子波谱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评价核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对颞叶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24例症状明确的颞叶癫痫病人,术前均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和/或视频脑电监测及MRI、PET检查.根据临床表现、脑电、MRI、PET等检查结果综合评估确定病侧,术前做双侧近中颞叶脑组织的核磁共振质子波谱,术中在脑电监测下切除病灶及致痫灶并送病理检查.结果:本组24例病人有19例单侧或双侧颞叶的NAA/(CR+CHO)值低于0.6,其中13例为双侧异常,另外6例为单侧异常;双侧均不低于0.6的有5例,均有一侧至少低于对侧0.07,可确定为异常,其中2例MRS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不相吻合.结论:颞叶癫痫病人的颞叶脑组织核磁共振质子波谱检查异常侧与病理改变有较好的对应性,它可以无创性探测活体脑组织代谢功能的异常,MRS不仅可以发现双侧病变,而且可以指出病理改变较严重的一侧,为术前癫痫灶的定位、定侧提供可靠的依据.

  • 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临床初步报告

    作者:于新;刘宗惠;周东学;郝进敏;亓树彬;杜吉祥;张伟;李冰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对脑内胶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57例病理诊断明确的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了伽玛刀治疗,其中男35例,女22例,年龄7~68岁,平均30.8岁.病变位于大脑半球27例,丘脑及基底节区22例,脑干2例,小脑2例.病理诊断:星形细胞瘤Ⅰ级7例,Ⅱ级5例,Ⅰ-Ⅱ级18例,少枝胶质瘤4例,室管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Ⅲ级2例,Ⅳ级2例,Ⅲ-Ⅳ级13例,胶质母细胞瘤4例.周边剂量为12~22Gy,平均为16.5Gy.结果:随访时间为6至42个月,平均为23个月.36例低恶度胶质瘤的影像学复查结果:显效6例(16.7%);有效14例(38.9%);微效5例(13.9%);无变化6例(16.7%);恶化5例(13.9%).有效率为55.6%.21例高恶度胶质瘤中2~3个月及远期影像学有效率分别为66.7%和23.8%.6,12,24,36,个月的存活率分别为95.2%(20/21);81.0%(17/21);47.1%(8/17)和33.3%(3/9).15例病人(26.3%)于治疗后12个月内出现放射性水肿.结论:伽玛刀对体积较小,边界相对较清的低恶度胶质瘤的治疗是有效的,对高恶度胶质瘤在短期内可有效地杀死靶区内肿瘤细胞并延缓肿瘤的生长,但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周边肿瘤细胞生长和复发.

  • 迷走神经刺激术对脑干孤束核部位GABA含量的影响

    作者:韩劲松;程阳泉;栾国明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抗癫痫作用的机制是否为VNS引起孤束核部位GABA含量变化.方法:通过Waters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析32只接受不同持续时间迷走神经刺激的大鼠脑干孤束核部位,主要兴奋及抑制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1小时持续刺激组孤束核部位GABA含量,较对照组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术可能通过升高孤束核部位的GABA含量起到抗癫痫作用.

  • 垂体腺瘤的X刀治疗

    作者:闫志钧;林志国;沈红;李庆国;隋立森;浦松

    目的:观察分析X刀对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0年6月应用Radionic公司头部X刀系统,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随访54例,单次治疗32例,分次治疗22例.其中54例获得影象学复查,36例获得血激素水平复查.随访期3个月到32个月,平均13.2个月.结果:肿瘤缩小达55.6%,无一例肿瘤增大;临床症状改善率72.2%,无临床症状加重着.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达30.6%.结论:X刀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SRT治疗后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率高于SRS治疗,但血激素水平恢复时间长于SRS治疗.

  • 伽玛刀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作者:张南;潘力;戴嘉中;王滨江;王恩敏;蔡佩武

    目的:评估伽玛刀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探讨治疗的适应证和制定治疗计划的注意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1995年间,用伽玛刀治疗57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边缘剂量平均20.6Gy(9~25.2Gy).30%-8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病灶.结果:53例平均随访4.2年.4例失访.1例死亡.影像随访中见19例病灶缩小.5例治疗后4月到39月再次出血.21例治疗后癫痫发作频度和程度减轻,6例主诉癫痫未改善.4例额叶(A)停药后未再出现癫痫.17例病灶位于额顶叶及颞叶内侧功能区的患者治疗后4月到25月出现肢体肌力减退、失语等症状.33例病灶周围出现中到重度水肿;5例出现明显的肢体运动障碍.2例治疗后14月和16月再次外科手术切除病灶.3例出现明显视力下降.结论:①以边缘剂量16Gy为界,边缘剂量较高时治疗后再出血率明显减低.②癫痫发作频度和程度减轻与较高的治疗剂量和水肿的程度较重有关.额叶的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较显著.③同样剂量照射相同体积的血管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后者较前者临床实践中出现严重放射性脑损伤的比率明显增高.④从治疗后再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中,未找到血管瘤内完全机化闭塞的确切证据.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伽玛刀治疗必须慎重.

  •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1431例初步报告

    作者:袁树斌;雷进;唐轶;廖述才;孙守岐;邓珍萍;张兴华;庞晓霞

    目的:探讨我国设计的新型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应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1431例,男769例,女662例,年龄3~83岁.其中脑血管疾病154(10.7%)例、肿瘤1086(75.9%)例、功能性疾病191(13.3%)例.治疗程序:应用VectraⅡ0.5Tesla中场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行三维薄层扫描,获得定位图像;在rTPS治疗规划系统上应用Version 2.5软件交互、自动地对瘤体表预选靶点,敏感组织等结构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和显示.根据病变不同类型及性质,准确地对治疗参数和治疗剂量进行计算和给定:治疗剂量:周边剂量8~75Gy、等剂量曲线30%~65%、等中心个数1~9个.结果:898例获得12~48个月(平均24.6个月)随访.脑血管畸形血管完全闭塞率44.4%,部份闭塞率41.7%;良性肿瘤生长控制率86.7%~98.8%;恶性肿瘤生长控制率75.0%~91.0%;功能性疾病症状改善率71.4%~82.3%.严重放射性水肿17例占1.2%(胶质瘤5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垂体腺瘤3例、脑膜瘤2例、癫痫3例、其它2例).8例行开颅手术减压,9例经药物治疗后缓解.结论:结果表明,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疗效确切.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病变不同性质、不同体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 伽玛刀治疗颅内小病灶的剂量计划的比较分析

    作者:张宜培;郑立高;徐德生;康春生

    目的:探讨颅内小病灶伽玛刀治疗的优化剂量方案.方法:选取容积未超过10cm3,周围无重要敏感结构的3例形状不同的颅内小病灶,分别单一使用18、14、8mm的准直器进行治疗计划的设计.根据剂量参数进行均匀指数和适形指数的计算,绘出剂量一容积直方图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准直器组合的剂量计划的参数显示:对球形病灶单等中心计划的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好,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接受等剂量曲线容积小.对不规则病灶增加等中心数即增加不均匀性.结论:对于单等中心即能实现良好适形性的颅内小病灶,应避免使用多等中心.对于不规则形状病灶以及邻近重要功能区的病灶,则应根据病灶形状、性质及周围邻近结构选择适当的准直器组织,以提高疗效.

  • 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探讨

    作者:王如密;陈苏;王守森;郑兆聪;李登锦;杨朋范;张锡增

    目的:探讨X-刀与常规放疗结合治疗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85例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行X-刀治疗后辅以分隔放疗、部分行全脑及/或全脊髓放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总有效率为62/87(73%),肿瘤消失或缩小后出现复发或继续增大12例,死亡22例.结论:局部控制率的提高和死亡率较低提示采用X-刀及常规放疗结合治疗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是有效的.

    关键词: X刀 恶性脑瘤
  • 垂体腺病的X刀治疗

    作者:闫志钧;林志国;汪江;李庆国;隋立森;浦松

    目的:观察分析X刀对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0年6月应用Radionic公司头部X刀系统,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随访54例,单次治疗32例,分次治疗22例.其中54例获得影象学复查,36例获得血激素水平复查.随访期3个月到32个月,平均13.2个月.结果:肿瘤缩小达55.6%,无一例肿瘤增大;临床症状改善率72.2%,无临床症状加重着.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达30.6%.结论:X刀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SRT治疗后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率高于SRS治疗,但血激素水平恢复时间长于SRS治疗.

  • 颅底病变X刀治疗

    作者:姚国杰;马廉亭;徐国政;胡军民;潘力;张新元

    关键词: 颅底 病变
  • 颅内肿瘤的伽玛刀治疗

    作者:孟喜军;刘守勋;李文涛;夏明;淡咏;李仁利

    目的:总结γ-刀治疗颅内肿瘤经验.方法:应用OUR旋转式γ-刀治疗颅内肿瘤486例,其中垂体瘤119例,脑转移瘤147例,胶质细胞瘤94例,脑膜瘤57例,听神经瘤35例,松果体区肿瘤19例,颅咽管瘤10例,血管网状细胞瘤5例.结果:352例随访2~18个月,其中显效69例(19.5%),有效231例(65.6%),无效52例(14.8%).结论:临床应用初步结果证实γ-刀治疗颅内肿瘤短期效果较为满意,是一种治疗颅内肿瘤安全和有效的手段之一.

    关键词: 伽玛刀 颅内肿瘤
  • 脑膜瘤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的中期随访

    作者:徐德生;康春生;郑立高;张志远;李彦和;张宜培;刘东;贾强

    目的:总结评价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颅内脑膜瘤的效果.方法:患者年龄20~81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28例.14例为手术后复发或残留,其余26例根据典型影像学诊断.肿瘤容积1.2~34.2ml,平均11.6ml;中心剂量22.5~40Gy,平均30.2Gy;边缘剂量10~20Gy,平均14.5Gy;等剂量线为40%~60%;等中心数目2~14个,平均9.3.结果:随访时间12~49个月,平均23.8个月.24例好转,11例无变化.3例恶化.影像学随访2例容积消失,14例容积缩小,20例容积无变化,影像学肿瘤控制率为90%.4例容积增大.结论:伽玛刀治疗脑膜瘤创伤小,控制肿瘤生长,与外科治疗效果相当;平均剂量15Gy只有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生长.

  • 经颅彩电多普勒对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分析

    作者:张晓东;李长元;郑慧;李玉兰

    目的:应用经颅彩电多普勒超声观察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经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脑血流变伦,以便评价.方法:用电脑影像仪测量15例AVM病人治疗前后的脑血流速度(MCA、ACA、PCA、VA及BA)、阻力指数和脉动指数.结果: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有所改变.结论: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观察分析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可作一赏试.

  • 颅内肿瘤X刀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原照;肖素华;刘明远

    关键词: 颅内肿瘤 并发症
  • X-刀治疗颅内肿瘤合并颅神经损伤14例报告

    作者:柳宪华;胡殿雷;于效良;庄会林;孙光远;旋鹏

    目的:探讨X刀治疗颅内肿瘤合并颅神经损伤的因素.方法:分析14例X-刀治疗合并颅神经损伤的病例,病灶直径大3.6cm,小1.8cm,平均治疗剂量22Gy(18~34Gy),平均边缘剂量17.6(14.4~27.2Gy).结果:X刀治疗后合并的颅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视神经障碍7例,三叉神经病4例,动眼神经麻痹3例,外展神经麻痹2例,面神经麻痹2例,吞咽困难3例和听力下降3例,症状多在2个月后开始出现并在6~24个月后开始恢复.结论:X-刀治疗颅内肿瘤,特别是颅底胂瘤的病例,有可能发颅神经损伤,应注意预防.

    关键词: X-刀 颅神经 损伤
  • 伽玛刀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探讨

    作者:张南;潘力;戴嘉中;王滨江;王恩敏;蔡佩武

    目的:评估伽玛刀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探讨治疗的适应证和制定治疗计划的注意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1995年间,用伽玛刀治疗57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边缘剂量平均20.6Gy(9~25.2Gy).30%-8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病灶.结果:53例平均随访4.2年.4例失访.1例死亡.影像随访中见19例病灶缩小.5例治疗后4月到39月再次出血.21例治疗后癫痫发作频度和程度减轻,6例主诉癫痫未改善.4例额叶(A)停药后未再出现癫痫.17例病灶位于额顶叶及颞叶内侧功能区的患者治疗后4月到25月出现肢体肌力减退、失语等症状.33例病灶周围出现中到重度水肿;5例出现明显的肢体运动障碍.2例治疗后14月和16月再次外科手术切除病灶.3例出现明显视力下降.结论:①以边缘剂量16Gy为界,边缘剂量较高时治疗后再出血率明显减低.②癫痫发作频度和程度减轻与较高的治疗剂量和水肿的程度较重有关.额叶的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较显著.③同样剂量照射相同体积的血管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后者较前者临床实践中出现严重放射性脑损伤的比率明显增高.④从治疗后再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中,未找到血管瘤内完全机化闭塞的确切证据.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伽玛刀治疗必须慎重.

  • X-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54例

    作者:潘隆盛;张纪;周定标;王迎选;王所亭;宋学坤

    目的:回顾X-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后临症状和影像学的改变,并判定其结果.方法:对54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进行立体定向X-刀治疗,其中男性36例,女性18例,年龄11~52岁,直径1.2~6.0cm.25例病人(46.3%)既往有脑内出血史,23例病人(42.6%)有癫痫症状.50例病人用1个等中心照射,4例病人用2个等中心照射.病变边缘照射剂量为12~23Gy.结果:随访时间14~82个月,治疗后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消失的为62.2%,减轻为8.1%.23例癫痫病人中9例(39.1%)癫痫症状完全缓解,10例(43.5%)病人用药量减少且癫痫症状获完全控制,4例(17.4%)病人症状无变化.2年后的完全闭合率为44/54(81.5%).1例病人29个月后复查脑血管造影,病变明显减小,而再次行X-刀治疗.治疗后的再出血率为3/54(5.6%),均于1年内出现.2例病人(3.7%)出现症状性放射性脑水肿.结论:X-刀对治疗脑内动静脉畸形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脑深部和功能区的病变,能明显降低脑出血率,改变临床症状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多发性脑转移瘤的方案优化探讨

    作者:雷鹏;王钰;杨锦峰;田立庄

    目的:探讨脑多发转移瘤立体定向X-刀治疗的方案优化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32例患者的89个肿瘤进行治疗,每例肿瘤数目2~7个,平均3.5个.病变体积1.5cm×1.0cm×1.0cm~5cm×5cm×4cm.处方剂量24~30Gy,周边剂量13~21Gy.结果:术后1.5月~2月神经影像学复查,显示75个(84.27%)肿瘤消失.10.11%肿瘤缩小,5.62%肿瘤保持稳定.随访4月~2年,28例(89.5%)患者存活.结论:采用立体定向X-刀治疗脑多发转移瘤,进行治疗方案优化和并发症防治是确保疗效的重要措施.

  • 脑转移瘤的X刀治疗

    作者:吉宏明;张树平;崔淑敏;张汉伟

    目的:总结我院用X-刀治疗脑转移瘤的经验.方法:用Brain ScanⅡX-刀治疗脑转移瘤79例,共117个病灶.治疗计划:病灶体积12.60±6.11cm3,等中心数2.17±1.19个.放射弧数8.66±3.37个,周边剂量17.16±2.23Gy.结果:全组病例均随访,随访时间为3-24个月,疗效满意,局部控制率为94.94%.极少数病人有一过性头痛、头晕、恶心及后期局限性脑水肿等并发症,经激素和脱水治疗后好转.结论:X-刀治疗脑转移瘤,局部控制率好、并发症少.

    关键词: 脑转移瘤 X刀
  • 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临近神经损伤的随访分析

    作者:亓树彬;于新;李士月;刘宗惠

    目的:观察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后临近神经损伤与修复.方法:采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10-20mm肿瘤周边剂量平均15Gy,中心剂量32Gy,21-30mm肿瘤周边剂量平均14Gy,中心剂量31Gy,31mm以上肿瘤周边剂量平均12Gy,中心剂量28Gy.治疗43例46个听神经瘤.结果:随访6-24个月,肿瘤总控制率91.3%.治疗前听力正常患者,有用听力保留率6个月87%,2年78%.面、三叉神经放射损伤在治疗后半年出现,分别占15.3%和¨.4%,12个月时为7.6%和3.8%,24个月时均为3.8%.3厘米以内肿瘤均为3.8%,且一年恢复正常;3厘米以上肿瘤分别为¨.5%和7.6%,治疗后2年均为3.8%.听力下降的23例治疗后,2cm以内肿瘤听力仍保留在治疗前水平的为100%.结论: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是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术后残存或复发、需保留听力及高危病人,小于30mm的肿瘤治疗效果好.伽玛刀治疗具有较高的有用听力保护率和相对低的面、三叉神经损伤率.

  •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脉络丛乳头状瘤术后残瘤1例

    作者:闫红梅;王哲;曹培成;张振兴;曹日秀;韩建国

  • 脑膜瘤γ刀术后临床观察与分析

    作者:徐欣;胡裕全;吴声伶

    目的:探讨脑膜瘤实施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LeksellG型定位头架固定,GE1.5T MRI诊断仪扫描定位,γ-Plan5.2版软件规划系统设计,LeksellB型γ-刀实施SRS治疗.结果:治疗482例,随访126例病人.结果显示影像学检查总有效率88.9(112例)%,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为81.7(103例)%.讨论:SRS作为神经外科的治疗方法之一,对颅内脑膜瘤的治疗是有效的,特别是一些手术难以完成、病灶累及相邻重要组织结构的病人,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脑膜瘤 γ-刀 疗效
  • 伽玛刀治疗颞叶癫痫的初步报告

    作者:袁树斌;雷进;唐轶;何进宇;庞晓霞;吴高峰;张兴华;邓珍萍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颞叶癫痫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应用旋转式伽玛刀治疗12例顽固性颞叶癫痫.靶点选择杏仁核、海马、颞叶前部.剂量:杏仁核、海马边缘剂量25~35Gy,中心剂量50~70Gy,颞叶前部边缘剂量15~20Gy、中心剂量30~40Gy.结果:随访18~40个月,癫痫发作完全控制6例,显著改善2例,良好2例,无效2例.结论:伽玛刀治疗顽固性癫痫,具有定位精确、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远期疗效,有待更多的病例积累及长期跟踪观察.

  • 脑瘤X线立体定向放疔后放射性坏死貌似肿瘤复发

    作者:黄其林;张可成;刘海鹏;杨辉

  • 脑部病变X刀术后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作者:胡小吾;周晓平;王来兴;肖作平;刘永明;付少华;姜秀峰

    目的:研究X刀治疗后颅内疾病影像学表现与术前病灶对比评价疗效及病灶病理学检查.方法:用X刀治疗颅内疾病共200例,其中7例在X刀术后3~40个月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胶质瘤6例,血管畸形1例.结果:7例X刀治疗后手术中发现和病理表现,发现肿瘤细胞坏死、变性比较明显.我们也发现X刀治疗后3个月内手术的患者手术中病灶边界较清楚,病灶组织坏死明显,质地略硬,呈灰白褐色,血供不丰富,容易手术切除.结论:我们通过对X刀术后影像学随访和X刀术后切除的病灶病理学检查,发现某些病灶增大和异常强化不一定是肿瘤增大或复发,而X刀术的反应.在X刀治疗后期,主要表现病灶组织坏死、脱髓鞘病变,疤痕形成,胶质细胞增生,表现边界不清的斑片状强化,这些病理改变也可累及部分周边脑组织.CT和MRI影像学检查难以与肿瘤复发鉴别,需要定期复查或进行PET扫描.

    关键词: X刀 颅内疾病 病理
  • X刀治疗颅内疾病440例观察与分析

    作者:张群;夏纯;杨晓燕

    关键词: 治疗 颅内疾病
  • X-刀治疗伴颅高压征的脑肿瘤之方法探讨

    作者:郭韬;范振增;郭非;史文化

    目的:探讨有颅高压的脑肿瘤的X-刀治疗及处理方法.方法:18例伴有颅高压症状的患者经脑室外引流2例,脑室-腹腔分流9例,常规放疗3例,肿瘤囊液穿刺抽吸法4例,以缓解病人颅高压症状.适当配合脱水,激素治疗.结果:全部病人安全接受X-刀治疗,随访3个月至2年半.病变消失8例,明显缩小4例,基本无变化3例,未能控制而手术1例,死亡2例,结论:有颅高压的患者,经缓解颅压术后可顺利完成X-刀治疗,疗效满意.

    关键词: X-刀 颅高压 脑肿瘤
  • 脑血管畸形的X刀治疗(附45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小吾;周晓平;王来兴;刘建民;许奕;洪波;王文仲

    目的:总结X刀治疗脑血管畸形效果.方法:脑动静脉畸形(AVM)31例,脑海绵状血管瘤14例.单独用X刀治疗39例,AVM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畸形血管残留X刀治疗3例,脑内血肿清除术后X刀治疗3例.X刀治疗畸形血管周边剂量平均23.04±3.75Gy,其中AVM平均22.6±3.8Gy,海绵状血管瘤平均为24.0±3.9Gy,一般均以70%~90%等剂量线覆盖畸形血管边缘,准直器照射口径10~40mm.结果:经12个月~6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35.35±17.60个月.复查发现AVM完全闭塞18例,部分闭塞11例,无闭塞2例.海绵状血管瘤X刀治疗后无发生脑出血,大多数患者癫痫可缓解发作,但血管瘤无一例消失.出现症状性放射性脑水肿6例,均为AVM患者.结论:AVM闭塞率与所采用的剂量和畸形血管大小相关,剂量越大,闭塞的可能性也越大,对较大的AVM,由于采用的剂量相对较小,闭塞率也较低.直径越小,采用的剂量可适当增加,畸形血管闭合可能性越大,周边脑组织接受剂量较小,对脑组织损伤轻,并发症低.对较大AVM可先进行栓塞,对残留的AVM进行X刀治疗.

    关键词: AVM CA X刀
  • 间质内放疗、外照射、X-刀治疗脑胶质瘤及转移瘤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者:滕良珠;宋玉;曲元明;陈增廉;韩俊庆;孙向东

    目的:分析后装192铱(192Ir)间质内放射治疗脑胶质瘤和转移瘤病人56例,探讨后装192Ir间质内放疗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用后装192Ir间质内放射治疗方法,治疗56例脑胶质瘤和转移瘤(胶质瘤54例,转移瘤2例)病人,全部病人均随访2年以上,依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并以同期行外照射治疗的89例和X-刀治疗的42例脑胶质瘤病人为对照,统计分析192Ir间质内放射治疗的疗效.结果:行后装192Ir间质内放疗后,除11例间质内放疗前CT检查证实无肿瘤残存者外(术中置管2组),余45例中,肿瘤消失1例,缩小30例,有效率为68.9%,长期随访,1年内死亡8例,生存48例(85.7%),2年生存42例(75.0%),3年生存22例(39.3%).平均生存期(MST)为28个月.而外照射组1、2、3、生存率分别为70.8%、51.7%和19.5%,MST为19个月.间质内放疗组1、2、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外照射组(P<0.05~0.01).X-刀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78.6%(33/42),2年生存率为68.2%,X-刀治疗组与间质内放疗组相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间质内放疗具有疗程短、放疗反应轻、并发症少、疗效佳、经济等优点,其疗效明显优于外照射;与X-刀治疗效果大致相同,但其具较X-刀经济、易于推广等优点.

  •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1431例初步报告

    作者:袁树斌;雷进;唐轶;廖述才;孙崇歧;邓珍萍;张兴华;庞晓霞

    目的:探讨我国设计的新型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应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1431例,男769例,女662例,年龄3~83岁.其中脑血管疾病154(10.7%)例、肿瘤1086(75.9%)例、功能性疾病191(13.3%)例.治疗程序:应用VectraⅡ0.5Tesla中场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行三维薄层扫描,获得定位图像;在rTPS治疗规划系统上应用Version 2.5软件交互、自动地对瘤体表预选靶点,敏感组织等结构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和显示.根据病变不同类型及性质,准确地对治疗参数和治疗剂量进行计算和给定:治疗剂量:周边剂量8~75Gy、等剂量曲线30%~65%、等中心个数1~9个.结果:898例获得12~48个月(平均24.6个月)随访.脑血管畸形血管完全闭塞率44.4%,部份闭塞率41.7%;良性肿瘤生长控制率86.7%~98.8%;恶性肿瘤生长控制率75.0%~91.0%;功能性疾病症状改善率71.4%~82.3%.严重放射性水肿17例占1.2%(胶质瘤5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垂体腺瘤3例、脑膜瘤2例、癫痫3例、其它2例).8例行开颅手术减压,9例经药物治疗后缓解.结论:结果表明,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疗效确切.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病变不同性质、不同体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 X-刀治疗扭转痉挛1例

    作者:林志国;李庆国;沈红;闫志钧

    关键词: 治疗
  • 大型垂体腺瘤术后直线加速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随访

    作者:惠金明;李云伟;余红军

    目的:研究大型垂体腺瘤部分切除术后,残留肿瘤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复发的因素.方法:11例直径2.1~5.5cm的大型垂体腺瘤病人,经部分切除术后再行直线加速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果:随访1~3年,残留瘤体直径在2.0cm以上者,治疗1年后复发2例.2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半年内,发现瘤体坏死的放射影像学改变和临床内分泌症状恶化.结论:残瘤肿瘤直径大于2.0cm和侵袭型垂体腺瘤的病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复发率高.此现像值得进一步研究.

  • 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105例临床报告

    作者:李文涛;孟喜军;刘昊;谢万福;夏明;淡咏

    目的:伽玛刀(γ-刀)是治疗脑转移瘤一种有效的方式.方法:用OUR-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105例,共371个病灶,其中病灶多发43例、单发62例.结果:本组105例病人种肿瘤总控制率为85.7%.结论:γ-刀治疗脑转移瘤可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期限,且并发症较少.

    关键词: 伽玛刀 转移瘤
  • 应用Peacock系统治疗颅内外不规则形肿瘤11例

    作者:林国志;邓晓琴;钱茂森;潘会莹

  • X-刀治疗脑深部肿瘤72例临床观察

    作者:辛昌明;付鹏;郝传国;刘淑贞;张建林;赵大琦;秦光

    目的:阐明X刀治疗脑深部肿瘤的方法优越性、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72例脑深部肿瘤患者行X刀治疗,随访1~18个月,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及疗效评价.结果:得到随访的56例病人中,症状好转38例,无变化10例,加重5例,死亡3例.其显效率为63.7%,有效率为85.5%.结论:对于脑深部肿瘤X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X刀 脑肿瘤
  • 伽玛刀治疗结节硬化症伴发癫痫1例

    作者:袁树斌;雷进;唐轶;庞晓霞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Leksell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

    作者:潘力;张南;王滨江;王恩敏;戴嘉中;蔡佩武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垂体瘤,在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方面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469例垂体瘤患者,在我院接受伽玛刀治疗,其中274例被诊断为分泌型垂体瘤.结果:386例平均随访34.3月,随访中除4例垂体瘤因瘤体增大,治疗后再次手术切除外,其余均控制生长.对治疗后影像改变及内分泌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剂量与疗效的关系.并对随访中的垂体功能减退,海绵窦神经的损伤和修复,视神经的损害等并发症加以叙述.结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垂体腺瘤,对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的作用是安全和有效的.

  • 垂体腺瘤X刀治疗的应用技术探讨

    作者:王守森;王如密;陈苏;陈长源;李晓红;高慧勇;龚春勇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X刀治疗的应用技术,以提高治疗质量.方法:总结并剖析48例垂体腺瘤X刀治疗中头环安置、CT定位、图像识别和结构勾画、治疗计划制作及治疗后处理等各个环节技术应用情况.结果:CT2mm层厚扫描对结构的识别和勾画优于4mm层厚者,个别低密度微腺瘤者仍需参考冠/矢状位片:治疗床角度和机架转角的调整甚为重要,关系到剂量递减梯度和治疗体积的质量.靶点越少,越容易避免"热点”效应.结论:应坚持薄层CT扫描和图像定位技术,尽各种可能增加腺瘤和视路的分辨率,反复调试治疗计划和校验摆位准确性亦很重要.

  • 伽玛刀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34例

    作者:朱建坤;梁舜荛;黄勇;吴锡标

    目的:分析脑干海棉状血管瘤的诊断及应用伽玛刀治疗指标.方法:对34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直径为0.8~1.8cm(平均1.28cm),病变中心剂量为22~45Gy(平均32.45Gy),周边剂量为9~14Gy(平均12.67Gy),进行治疗.结果:随访5月-6年,经MRI复查19例,1例基本消失,10例病灶明显缩小,5例病灶大小不变无增大.1例术后半年局部出血,症状加重在外院行手术治疗,2例出现迟发性脑水肿,其余病例未见有症状加重.结论:伽玛刀治疗脑干绵状血管瘤,对控制肿瘤生长,降低出血率,缓解临床症状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 X-刀治疗下丘脑错构瘤1例

    作者:沈红;林志国;闫志钧;隋立森

    关键词: 治疗
  • 听神经瘤的放射外科治疗:5年临床总结

    作者:毛伊斌;白芳;刘志兴;詹道峰;张培奇;刘华;张丽萍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145例,采用30%~60%等剂量曲线,总边剂量10~15Gy(平均13.8G);中心剂量16~45Gy(平均32.5Gy),治疗后3个月开始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随访30个月.结果:肿瘤生长控制率93.7%;听力保存率83.8%,面神经及三叉神经迟发性受损率分别为9.6%和7.8%;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γ-刀治疗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 颅脑疾病的X-刀治疗(附100例临床报告)

    作者:郝传国;辛昌明

    目的:回顾性分析100例颅脑疾病X-刀治疗后的临床及影像学变化.方法:利用JZ-100X刀系统常规固定头环及立体定向头架,3mm层厚CT扫描,将影像信息输入计算机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采用单次或分次治疗.全组72例获得3~27个月的随访,中位15个月.结果:70例生存期超过6个月,占随访人数的97.2%,18例超过24个月占25%.40例CT或MRI复查病灶明显缩小占57.1%.结论:X-刀治疗颅脑疾病疗效是肯定的,它适合颅内多种类型肿瘤和脑血管畸形及功能性病变治疗.

  • 肺癌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

    作者:李彦和;郑立高;徐德生;康春生;刘东

    目的:回顾性研究肺癌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的疗效、生存时间及并发症.方法:伽玛刀治疗42例肺癌脑转移瘤病人(151个病灶).年龄34-76岁,男29例,女13例.脑转移瘤的诊断依据典型的脑部CT或MRI影像表现及肺癌的诊断证据.应用Gamma plan3.01-5.12软件系统进行剂量计划,23004B型Gamma Knife治疗.肿瘤边缘剂量8~25Gy,平均21Gy,边缘等剂量线40~95%,肿瘤平均治疗容积4.75cm3.结果:随访3~26个月,平均10.2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3~26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0.27个月.1年的生存率35.7%,2年的生存率7.1%.肿瘤控制率为98.7%,在术后6~20个月有5个肿瘤先后复发.40例病人术前的症状体征明显缓解或消失,2例加重.有2例病人出现伽玛刀治疗后的并发症.结论: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脑转移瘤治疗方法.

  • X刀治疗脑部疾病后放射性脑水肿分析

    作者:胡小吾;周晓东;王来兴;肖作平;刘永明;付少华;姜秀峰

    目的:分析X刀治疗颅内疾病后症状性放射性脑水肿原因.方法:我院用X刀治疗脑部疾病273例,其中转移瘤84例,胶质瘤62例,松果体区肿瘤17例,脑膜瘤42例,其它肿瘤32例,脑血管畸形36例.脑水肿症状轻重不一,参照病情分级:I级3例.Ⅱ级5例.Ⅲ级8例,症状和体征更加明显,呈持续性,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脑水肿广泛,中线结构移位明显.长时间应用地塞米松后病情可缓解,但遗留不同程度症状.Ⅳ级2例,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水肿和中线结构移位更加明显,结果: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发现发生放射性脑水肿,即靶区病灶周围水肿比X刀治疗前明显加重,但靶区病灶无明显增大,或与靶区病灶增大不平行,并出现与水肿有关的症状18例.脑膜瘤水肿发生率比其它肿瘤和脑血管畸形高.结论:脑水肿的发生主要与被照射的病灶靶点有较大有关.另外X刀治疗配合普通分隔外放疗的病人脑水肿的发生率也大大提高.

    关键词: X刀 放射后脑水肿
  • 听神经瘤伽玛刀治疗肿瘤大小、照射剂量和肿瘤控制率的关系

    作者:亓树彬;于新;李士月;刘宗惠

    目的:随访伽玛刀治疗后神经瘤的肿瘤大小、剂量和肿瘤控制率的关系.方法:收集1997年1月~2000年10月伽玛刀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3例共46个听神经瘤病例.年龄10~71岁,肿瘤平均直径28mm,10~20mm12个,21~30mm23个,31mm以上11个.采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周边剂量10~20mm直径肿瘤平均15Gy,中心剂量32Gy,21~30mm直径肿瘤周边剂量平均14Gy,中心剂量31Gy,31mm以上直径肿瘤周边剂量平均12Gy,中心剂量28Gy.结果:随访6~36个月(增强MR).6个月时,肿瘤缩小9例,中心坏死30例,肿瘤控制率84.8%.12个月时,23个肿瘤缩小,其中3cm以内肿瘤20个占全部肿瘤的43.5%,3cm以上肿瘤3个占全部肿瘤的6.5%.18个肿瘤中心坏死但大小无变化,3cm以内肿瘤控制率91.4%,3cm以上肿瘤肿瘤控制率81.8%,肿瘤总控制率89.1%.6个月时有7例肿瘤不见缩小反见增大,应用脱水药、激素及对症治疗,并增强MR复查,其中3例追踪24个月肿瘤没有进一步增大,临床症状稳定,而另4例追踪18个月肿瘤进一步增大,症状加重而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瘤血供明显减少.36个月时,30个肿瘤缩小,其中3cm以内肿瘤25个.12个肿瘤中心坏死但大小无变化,3cm以内肿瘤控制占全部肿瘤的71.7%,肿瘤控制率94.3.3cm以上肿瘤控制占全部肿瘤的19.6%,肿瘤控制率81.8%.所有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肿瘤总控制率91.3%.3例治疗后3个月出现脑水肿和脑积水,其中两例应用常规脱水药、激素治疗,三个月后脑水肿消失,脑积水改善,有一例治疗后无效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情况改善.结论: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是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术后残存或复发、需保留听力及高危病人.根据肿瘤大小和肿瘤周边结构选择不同的周边剂量,30mm直径以下肿瘤周边剂量高于30mm以上直径肿瘤的周边剂量,而3厘米以内肿瘤控制率则高于3厘米以上肿瘤,从效果来看,肿瘤小于3厘米效果要比大肿瘤好.肿瘤小、剂量大、控制率高,并发症少.

  • 立体定向手术技术与伽玛刀结合治疗颅内病变

    作者:李士月;于新;刘宗惠;田增民;周东学;杜吉祥;修波;赵全军;刘锐

  • X-刀放射外科治疗恶性肿瘤后顽固性脑水胂3例

    作者:解相礼;贡海;吕晓彦;司永兵

  • 典型脑动静脉畸形的γ刀治疗

    作者:赵洪洋;李美华;朱贤立

    目的:研究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效果.方法:对52例γ刀术后2年以上的典型脑AVM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其疗效和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随访2年后,发现该组AVM病例的闭塞率为88 5%,出血率为3.8%.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于γ刀术后消失或改善.结论:γ刀是治疗脑AVM安全、有效、低创的新手段,其治疗效果与AVM的类型、部位、体积、照射剂量密切相关.

    关键词: 脑AVM 放射外科γ刀
  • 松果体区肿瘤的X-刀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

    作者:王立根;左雅萍;郭艳;章翔;宋少军;石梅;魏丽春

  • 垂体腺瘤的X-刀治疗

    作者:郭怀荣;吴勤奋;张文德;王多明;姚庆和;张华;王建江

    目的:探讨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应用X-刀治疗垂体腺瘤47例,根据肿瘤大小及形态采用多次或多等中心分隔治疗,中心剂量20~30Gy边缘剂量8~13Gy.结果:经6月~3年随访依激素水平测定(无功能腺瘤除外);治愈率69%,好转率23%,复发率7%,CT显示:6例瘤体基本消失,30例体积缩小或密度减低,8例无变化,3例增大,肿瘤生长控制率93%.结论:临床应用及近期随访,结果满意,X-刀治疗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之一.

    关键词: 垂体腺瘤 X-刀
  • X-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28例

    作者:黄连泉;邓磊;钱锁开;孙曙光;刘菲;陈静

    目的:探讨脑动静畸形的X-刀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脑外科收治28例AVM,X-刀治疗后进行临床和影像的总结.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前癫痫12例,术后7例明显缓解,2例1.5年消失.术前16例头痛,术后半年~1年明显减轻,畸形血管团1年闭塞率39.2%,2年闭塞率78.5%.结论:X-刀治疗AVM效果满意.

    关键词: 脑AVM X-刀 治疗
  • X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杰;林志国

    目的:探讨X-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预后因素及X-刀在多发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4种预后因素(年龄、治疗前KPS评分、有无远处转移、颅外病灶控制情况)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下,配对选择两组病例.X-刀加全脑放疗组和常规放疗组各53例.常规放疗组采用全脑照射30~40Gy/3~4周.在X-刀加全脑放疗组中,X-刀治疗采用单次照射40例,分次照射13例,单次靶区平均周边剂量为20Gy.分次照射方法为4~12Gy/次,2次/周,总剂量为15~30Gy.结果:KPS评分,颅外肿瘤病变稳定,以及颅内转移灶的数目是影响多发脑转移瘤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中位生存期均有明显差异.在死因分析中,X-刀加全脑放疗组死于脑转移的比例为27%,比常规放疗组的51%低(P<0.05).但两组病例的放射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结论:对于多发脑转移瘤,X-刀加全脑放疗在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均优于单纯放射治疗.

  • 巨大脑动静脉畸形分次多靶点X刀治疗

    作者:徐国政;胡军民;姚国杰;潘力;张新元;陈辉利;龙松

    目的:研究巨大脑动静脉畸形分次多靶点X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收治的巨大脑动静脉畸形22例,所有病例均性血管内栓塞后,再采用分次多靶点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16岁至58岁.脑血管造影均证实颅内巨大脑动静脉畸形,病灶直径均在3cm以上.其中病灶直径大于6cm者4例.病灶部分栓塞后行分次靶点X刀治疗.根据病灶大小确定靶点,一般2至3个,每个靶点直径1.6~3cm.采用3~5次照射,每次中心剂量500~800cGy,50%周围剂量400cGy左右,总照射剂量在24Gy以下.结果:无明显急性照射反应,2例半年后出现局部水肿反应.16例随访3月至2年,5例行DSA造影,11例行CT或MRA复查,病灶缩小50%以上6例,缩小30%5例,5例无明显变化.结:论颅内巨大脑血管畸形,采用血管内栓塞后X线立体定向分次多靶点照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X-刀治疗原发肺癌合并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柳宪华;于效良;华庆云;林野;胡殿雷;庄会林;孙光远;滕志丹

    目的:探讨X-刀在肺癌及并发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例肺癌合并脑转移瘤病人进行X-刀治疗的临床研究.平均放射剂量分别为22±6Gy和65±8Gy.结果:X-刀治疗一年后局部肿瘤控制率分别为83%,一年后因神经系统疾患死亡率为39%.结论:X-刀联合应用是一种微侵袭和安全的方法,对于肺癌合并脑转移瘤的治疗是有效的.

    关键词: X-刀 脑转移瘤 肺癌
  • γ-刀在颅内血管畸形治疗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作者:马骏;常义;刘宏毅

    目的:探讨γ-刀治疗颅内血管畸形的若干问题.方法:应用OUR XGD型旋转式γ-刀对64例颅内血管畸形进行治疗,其中动静脉畸形(AVM)43例,海绵状血管瘤20例,静脉血管畸形1例.治疗的周边计量10~23 Gy,中心计量20~46Gy,耙点数1~6个.结果:本组28例得到3月~2年的随访,8例临床症状及影象资料均显示好转,2例临床症状好转影象无改变,其余18例需进一步观察.结论:动静脉畸形是γ-刀治疗颅内血管畸形疗效好的一类.海绵状血管瘤由于其间可有血栓形成、机化、钙化,甚至骨化,疗效次之,且治疗的剂量应比同体积的动静脉畸形小,静脉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及血管曲张不主张行γ-刀治疗.

    关键词: γ刀 血管畸形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

    作者:张志远;郑立高;徐德生

    目的:介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治疗技术.方法:三叉神经痛患者108例,平均年龄61.8岁.右侧58例,左侧46例,双侧4例.定向仪框架安装需特定位置,即框架的Y轴与病人颅基底线平行,与OM线向前夹角10.27±1.89度,X轴对准颅中线,框架两则保持水平位.根据MRH,照射靶点选择在三叉神经根桥脑进入区,单一4mm准直器,中心剂量70-90Gy,50%等剂量线限定靶点,20%等剂量线限定在桥脑表面.结果:平均随访期32.5月.优为61.11%,良为29.62%,有效为4.63%,总有效率为93.52%,无效7例,无效和复发的患者均在第二次伽玛刀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治疗技术,定位精确、有效率高、创伤小、术后无不良反应、并发症少,无效和复发病例行第二次治疗有效等,已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伽玛刀治疗

    作者:杨建林;隋邦森;孙永文;张颖东;张海鸥

    目的:总结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方法:7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伽玛刀治疗,靶点为三叉神经根近脑干段,4mm准直器,中心剂量70-80Gy.结果:随访2年以上者51例,治愈39例(76.5%),有效7例(13.7%),无效5例(9.8%),总有效率90.2%.19例(37.3%)出现一过性轻度面部麻木,感觉减退,无其它并发症.结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是较好的微侵袭治疗方法.

  • 眶部肿瘤的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

    作者:徐德生;贾强;郑立高;张志远;李彦和;刘东;张宜培

    目的:总结评价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眶内肿瘤的适应证、疗效和并发症.方法:本组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2.5-80岁,病程3-¨3个月,32例中20例首选伽玛刀治疗,12例为术后残留或复发.神经鞘瘤6例,脑膜瘤例16例,视神经胶质瘤7例,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静脉性血管瘤1例,脉络膜黑色素瘤1例;肿瘤大直径0.7-4.0cm,平均为2.08cm;用伽玛刀进行治疗,选定边缘剂量5~40Gy,平均15.93Gy,中心剂量8.33~80Gy,平均31.18Gy,边缘等剂量线40~60%,等中心数目3~13个,平均7.6个.结果:随访期3~59个月,平均27.5个月,其中临床好转18例,无变化10例,恶化4例,总有效率87.50%;影像学随访结果显示肿瘤消失2例,缩小17例,无变化9例,增大4例,有效率87.50.治疗后早期反应少见,中期反应多于治疗后3个月左右,可持续6个月~12个月.结论:伽玛刀放射外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眶部肿瘤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眶部肿瘤的首选治疗,也可作为手术后残余或复发肿瘤的补充治疗,弥补手术治疗不完全的缺憾.

  • X-刀治疗放疗后残留或复发鼻咽癌的临床初析

    作者:邓晓琴;韩波;李瑛;陈洁

    目的:对常规放疗后残留或复发的鼻咽癌病人实施X刀治疗,提高肿瘤局控率,减轻放射损伤,延长生存期.方法:治疗鼻咽癌病人21例,放疗后残留的16例,复发的5例,未分化癌1例,胞状核细胞癌1例.鳞癌19例,未分化癌1例,胞状核细胞癌1例.采用美国Varina的6MV直线加速器,12例用Radionics的X一种三维治疗计划系统,GTC无创分次头环固定定位,9例用Nomos的Cor-veu三维工作站治疗计划系统,头颈部固定架及面网固描信息输入计算机工作站后进行靶区和邻近要结构和勾画和解剖重建,制定治疗方案,以等中心剂量的80%~90%剂量曲线覆盖肿瘤边缘,并使剂量曲线的形状与靶区形状相适应,保护重要结构.结果:随诊时间为1~28个月,近期疗效通过疗前及疗后3个月内,CT及MRI片对比判定,疗后肿瘤缩小50%以上15例,50%以下6例,3例疗后1年内因肿瘤未控死亡,1例疗后14个月因肝转移死亡,1例鼻咽腔大出血死亡.结论:鼻咽癌常规放疗后残留或复发的病人,通过立体定向X刀治疗可提高近期疗效而无严重放射损伤发生.有关病人局控率和生存率等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X刀 鼻咽癌
  • 42例脑转移瘤的X刀治疗

    作者:廖贤;李春森;陈文斗;李文超;陈国勇;郝勇

    关键词: 脑转移瘤
  • 立体定向射频苍白球毁损治疗肌强直1例

    作者:林志国;李庆国;沈红;闫志钧

  • 脑肿瘤伽玛刀治疗后14例手术病理研究

    作者:廖述才;袁树斌;冯文;陈淳;雷进

  • 鼻咽癌的X-刀治疗

    作者:刘海鹏;张可成;杨辉;周政;吕胜青;黄其林;付尚志;陈渝

    目的:为探索X-刀如何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方法:对曾行放疗的9例及未放疗的5例,均以X-刀治疗其鼻咽部的病灶.X-刀治疗计划:平均病灶体积为13.92cm3,等中心数为1~2个,准直仪直径为15mm至35mm不等,病灶边缘剂量为12.30Gy,以50%以上的等剂量线包绕肿瘤.结果:X-刀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局部症状,X-刀治疗后6月复查CT表明,12例肿瘤大部消失,2例明显缩小,密度降低.术后2年生存率为71%.结论:X-刀可用于鼻咽癌的治疗,而且X-刀治疗时间短、能迅速控制局部症状,并发症少.在与放疗结合的同时如能进一步结合化疗或免疫治疗以控制处转移,则将提高X-刀治疗的效果.

  • 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临床初步报告

    作者:于新;刘宗惠;周东学;郝进敏;亓树彬;杜吉祥;张伟;李冰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对脑内胶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57例病理诊断明确的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了伽玛刀治疗,其中男35例,女22例,年龄7~68岁,平均30.8岁.病变位于大脑半球27例,丘脑及基底节区22例,脑干2例,小脑2例.病理诊断:星形细胞瘤Ⅰ级7例,Ⅱ级5例,Ⅰ-Ⅱ级18例,少枝胶质瘤4例,室管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Ⅲ级2例,Ⅳ级2例,Ⅲ-Ⅳ级13例,胶质母细胞瘤4例.周边剂量为12~22Gy,平均为16.5Gy.结果:随访时间为6至42个月,平均为23个月.36例低恶度胶质瘤的影像学复查结果:显效6例(16.7%);有效14例(38.9%);微效5例(13.9%);无变化6例(16.7%);恶化5例(13.9%).有效率为55.6%.21例高恶度胶质瘤中2~3个月及远期影像学有效率分别为66.7%和23.8%.6,12,24,36,个月的存活率分别为95.2%(20/21);81.0%(17/21);47.1%(8/17)和33.3%(3/9).15例病人(26.3%)于治疗后12个月内出现放射性水肿.结论:伽玛刀对体积较小,边界相对较清的低恶度胶质瘤的治疗是有效的,对高恶度胶质瘤在短期内可有效地杀死靶区内肿瘤细胞并延缓肿瘤的生长,但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周边肿瘤细胞生长和复发.

  • 听神经瘤的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

    作者:刘东;郑立高;徐德生;张志远;李彦和;张宜培

    目的:总结评价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听神经瘤的效果.方法:43例患者年龄19~76(平均50.2)岁,男:女=19:24.单侧病变41例,双侧病变2例.9例术后残留或复发患者.56%的病例术前有有用听力.肿瘤平均容积10.8ml.伽玛刀治疗边缘剂量10~14Gy,平均11.7Gy,中心剂量21~30Gy,平均24.9Gy.随访期18~62(平均36.6)个月.结果:43例患者中32例(74%)肿瘤缩小,9例(21%)大小无变化.2例容积增大,1例在随访18个月时接受了再次伽玛刀治疗.5例出现三叉神经功能障碍,3例出现面瘫,32例可评价的病例中,有23例有用听力得到保留.5例患者听力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控制肿瘤生长,取得较高的神经功能保留率,可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 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与方法学初探

    作者:何永生;宋锦平;蒋万书;黄光富;付凯

    目的:总结50例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治疗和临床、内分泌、影像复查资料,评价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探讨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学.方法:用X刀对PRL腺瘤36例,GH腺瘤5例,混合性腺瘤4例,无功能性腺瘤5例治疗.肿瘤治疗剂量19.48±3.36Gy,等中心数1.24±0.68个/例,视交叉受重<8~9Gy.结果:随访12~62月,平均32.6月,14例闭经患者恢复月经,共26例月经恢复正常,25例停止溢乳,3例患者溢乳减轻,5例患者受孕,6例患者肢端肥大改善,临床有效率96%.影像学复查:肿瘤消失35例,坏死缩小12例,肿瘤控制率100%.在治疗后3~6月,可出现肿瘤坏死缩小,随时间的延长,肿瘤消失率增加,但大体积病变,肿瘤消失困难.结论:X刀是一种垂体腺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推荐无功能腺瘤>12-13Gy,分泌性腺瘤20-30Gy.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新课题和努力方向.

    关键词: X刀 垂体病
  • X-刀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颅内转移瘤

    作者:郭艳;王立根;章翔;宋少军;石梅;魏丽春

  • X线立体定向加全脑常规放疗治疗脑转移瘤

    作者:郝传国;马金波;辛昌明

    目的:分析X刀加全脑放疗脑转移瘤的临床及影像学变化.方法:利用JX-100X刀系统加全脑放疗共治疗40例病人,其中有29例先行全脑常规放疗35~40Gy,而后行X刀治疗,¨例作X刀治疗后,再加全脑放疗.单次照射28例,治疗剂量16~22Gy,平均19.2Gy.分次照射12例,分割2~3次,治疗剂量6~12Gy/次,每周一次,总剂量达20~30Gy,平均25.4Gy.结果:40例均获3~26个月的随访,中位12个月,生存期为2~26个月,中位11.5个月,其中36例生存期超过6个月占90%,27例超过12个月占67.5%.2例超过26个月.治疗后6个月CT或MRI复查32例病灶明显缩小或消失占80%,3例出现新的转移灶占7.5%,4例无明显变化占10%.结论:X刀治疗与常规放疗相结合治疗脑转移瘤,优于单纯常规放疗.是治疗脑转移瘤的佳方案之一.

  • 肿瘤科病人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郝晓屹;郝晓辉

  • 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顽固性癫痫

    作者:胡泽勇;周文静;刘晓丽;王丽丽

    目的:总结伽玛刀治疗顽固性癫痫在治疗前诊断定位、治疗适应征选择、照射方法与剂量及治疗后服药与随访等方面的经验.方法:选择抗癫痫药物正规治疗2年以上仍发作频繁的癫痫病人,进行脑电图24小时监测、MRI/CT、PET、SPECT、美解眠药物诱发等检查,明确癫痫定位后进行伽玛刀治疗.颞叶癫痫行海马杏仁核照射4例,50%等剂量曲线15~18Gy照射510cm3范围.双侧病灶癫痫大发作行胼胝体毁损3例,中心剂量80~1000Gy.颞叶外局灶癫痫3例,45~50%等剂量曲线10~11Gy照射5~20cm3范围;治疗后坚持服用抗癫痫药,并一直随访.结果:好转9例,无效1例,所有病人均无恶化及副反应.结论:对复杂部分性发作、有单侧颞前区间期棘波和内侧颞?MRT/CT异常表现的病人,可进行海马杏仁核照射.双侧多发作病灶的病人,可进行胼胝体毁损照射.颞叶外、非重要功能区、局灶性癫痫,可进行致痫病灶低剂量照射.

    关键词: 伽玛刀 顽固性癫痫
  • MRI引导立体定向开颅切除脑功能区病灶

    作者:汪业汉;陈海宁;丛培雨;傅先明

    目的: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和现代影像学的结合,对颅内功能区及其毗邻解剖结构进行精确定位,切除病灶同时又防止脑功能的缺失.方法:本组62例位于运动前区29例,感觉中枢13例,语言中枢12例,视觉中枢8例.依据三维扫描图像计算出手术转迹,包括左右倾斜和前后仰屈角度,病灶深度.然后在全麻下,小弧形切口长5~7cm,选用适当直径环钻(2.5,3.5,4.0,5.0mmm)开颅,寻找病灶,切除病灶,对于胶质瘤都以超声刀辅助完成手术.结果:本组62例位于脑内功能区的病灶,均达到全切除,未输血,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报告:脑囊虫24例,胶质瘤12例,转移性肿瘤9例,脑脓肿6例,脑膜瘤5例,血管畸形3例,炎性病灶2例,术后病人偏瘫加重4例,运动性失语2例,手术对侧麻木加重1例,其余病人神经功能均得以保留良好.结论:位于皮层功能区占位病灶,需要切除时,只有在立体定向技术和MRI影像导向密切配合下,能达到微侵袭的效果.

  • 简易定位局麻开放手术治疗颅内浅表小病灶

    作者:张荣伟;张洪俊;袁绍纪;卢培刚;陈世文

  • 磁共振导向立体定向开放直视手术切除脑内小病灶

    作者:王海东;赵刚;朱小波;邱吉庆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开放手术切除脑内小病灶的经验、体会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4例病变直径在0.4~3.5cm的患者采用磁共振导向脑立体定向显微镜下切除病灶.结果:24例患者的颅内病变全部行显微手术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13例继发性癫痫中10例,术后停止发作,另3例发作显著减少.结论:对于MRI检查显示病此界限清楚,MRI导向的立体定向开放手术,是一种简便、定位准确、微侵袭安全且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 丘脑区恶性肿瘤的近距离间质内放疗

    作者:王金林;丁学华;张耀范;陈志刚;卢亦成;朱诚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率对丘脑恶性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在MRI的指导下将后装管置入肿瘤中央轴,用铱192进行后装治疗.每次剂量为1~10Gy共5~30次,每天1~2次.放疗中用MRI监控进行动态放疗.共治疗并随访17个病人,年龄6~62岁.结果:所有病例的治疗均获成功.12个(70%,12/17)病人死亡,平均生存期为19.5月(4~85月).其死亡原因为:局部复发5例(42%,5/12),恶性放疗水肿6例(50%,6/12),其它原因1例(8%,1/12).5个(30%)病人放疗13~71个月仍未见肿瘤复发,在MRI上未见肿瘤存在征像.结论:丘脑胶质瘤的高剂量率间质内放疗有较好的效果,放疗后的病人瘤周水肿对病人危害很大.

  • 立体定向Ommaya管置入治疗鞍区Rathke囊肿1例

    作者:沈红;林志国;闫志钧;隋立森

  • 立体定向Ommaya管置入肿瘤囊腔内放疗治疗颅咽管瘤

    作者:阎志钧;林志国;沈红;隋立森

    目的:观察应用立体定向肿瘤囊腔32P内放疗治疗颅咽管瘤的效果.方法:应用立体定向穿刺置P32方法治疗颅咽管瘤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3~76岁,平均39岁.其中囊性颅咽管瘤43例,以囊性为主的混合性颅咽管瘤13例.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迅速改善,颅高压症状消失46/49;视力视野障碍消失19/36,改善:15/36;性功能障碍改善14/21;身高增加7例;脑积水消失7/7;尿崩消失2/23,减轻11/23;闭经消失2/11.内分泌检查表现睾酮恢复正常1例,较术前提高11例;FSH较术前提高4例;LH较术前提高3例;皮质醇提高4例.CT扫描显示30例肿瘤消失.术后2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穿刺道出血,1例颅内感染.结论:立体定向肿瘤囊腔32P内放疗治疗颅咽管瘤疗效确切,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内分泌的恢复均有作用,副反应少.

  • 影响立体定向活检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魏祥品;汪业权;傅先明;凌至培;凌士营;李光群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利用ASA-601S和Fischer脑立体定向仪治疗82例脑深部病变患者,行定向活检治疗22例,血肿清除治疗5例,脑脓肿抽吸术2例,囊性颅咽管瘤置入Ommaya管治疗53例.结果:活检确诊为胶质瘤10例,生殖细胞瘤4例,脑寄生虫3例,肺癌脑转移4例,1例第三脑室后部病变活检为胶质细胞增生.4例胶质瘤行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其余肿瘤行放射治疗,有6例痊愈(4例生殖细胞瘤,2例转移性肿瘤).3例寄生虫经对症治疗后痊愈;2例脑脓肿经抽吸、抗炎治疗后痊愈;脑血肿5例经治疗痊愈;53例颅咽管瘤置放Ommaya管后3例痊愈(行囊内放疗),50例好转.结论:立体定向治疗脑深部病变定位精确、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提侣.

  • 颅脑深部病灶CT辅助立体定向活检治疗

    作者:李广兴;孙涛;张庆华

    目的:总结CT辅助下脑立体定向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颅内深部小病灶,临床神经影象学难以确诊病例,经辅助立体定向活检后得以明确病理诊断.结果:此种活检病检阳性率高.结论:对于颅内深部病灶,应用CT辅助立体定向活检方法,可以取得创伤小,并发症少,提高病理诊断阳性率,对于小脓肿可达到治愈.

  • 松果体瘤立体定向术下近距离内放疗

    作者:张耀范;丁学华;王金林;卢亦成

    目的:探讨松果体瘤颅脑立体定向术下近距离内放疗(SIRBT)的价值.方法:在MR引导下对9例松果体瘤实施SIRBT.肿瘤平均直径为3.8cm.利用MR确定肿瘤的边界和空间几何,贯穿肿瘤生长轴的理想穿刺道,确定肿瘤治疗计划.结果:后装管留置与术前计划符合.间质内放疗后肿瘤均迅速缩小,内放疗后肿瘤平均缩小为85%(78~96%),所有病人临床体症均有迅速减轻.结论:间质内放疗是治疗松果体瘤理想的选择.

  • 磁共振在立体定向靶点准确定位中的应用

    作者:史有才;杨江河;修彬华;王爱萍;刘绍明;熊志刚;臧建华;齐建萍

    目的:研究如何充分利用MR高分辨率,解剖结构显示较清楚的特点,克服MR成像偏差/变形不足,达到靶点定位准确的目的,方法:采用philips Gyroscan NT 1.0 tesla磁共振仪扫描,严格正中矢状面,与AC-PC线平行的斜轴影像,采用MR软件减少几何偏差.在三维图上直接确定解剖靶点,直接读出坐标值.结果:本方法实施60例PD病人,均获得良好效果,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采用MR 3-D靶点体积成像,T2、T1像相互验证,改变观察窗大小,并限于目标点内,大限度地减少MR立体定向靶点影像偏差/变形,首先做到靶点解剖定位,达到功能性立体定向神经外科靶点精确定位的要求.

    关键词: MR1 立体定向 PD
  • 19例全身性扭转痉挛手术治疗的临床报告

    作者:秦明筠;李勇杰

    目的:应用脑立体定向手术,对19例全身性扭转痉挛(GTD)进行了治疗.方法:通过MRI定位,脑立体定向手术的毁损靶点,微电极记录技术,术中对靶点行功能确认,使19例GTD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单侧苍白球腹后部切开术(PVP)5例,单侧丘脑腹外侧核切开术2例,单侧丘脑底核切开术1例,同期双侧手术9例(双侧PVP7例,一侧PVP及另一侧STN2例),分期双侧手术2例.结果:全部19例患者术后手术对侧肢体肌张力基本恢复正常,运动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19例患者行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手术有效率100%.本结果证实PVP较之丘脑切开术确有更大的优越性,除使肢体症状显著改善外,可改善躯干症状,且可行双侧手术而无明显并发症.对临床上顽固性GTD,双侧PVP或苍白球和丘脑底核联合切开,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全面改善患者的症状.

  • CT导向立体定向技术行颅内肿瘤活检10例

    作者:张洁;王树新

    关键词: 立体定向技术 颅内
  • CT定位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脓肿20例

    作者:荆国杰;杨魁元

    目的:如何提高脑脓肿穿刺抽吸治疗的准确度,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对20例脑脓肿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刺穿刺抽吸治疗的方法和结果.结果:20例患者除1例因术前已发生脑疝,术后又发生败血症死亡外,其余均治愈.结论: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穿抽吸治疗脑脓肿,具有定位准确,穿刺安全,并可置入引流管,并发症少的优点,对于直径较小的脑脓肿更具优势.

  • 间质内放射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

    作者:陈志刚;丁学华;卢亦成;王金林;张晓鹏;张光霁;朱诚

    目的:明确立体定向间质内放疗,在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病人,比较了立体定向192Ir间质内放疗与传统的手术切除,再配合术后化疗和放疗在治疗,该病中的不同疗效.结果:1993年前手术切除的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中,2例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随访5例,分别于术后3.5~32个月内死亡.1993年后对14例脑内恶性淋巴瘤病人,进行立体定向192Ir内放疗中,无手术死亡.随访12例,失访2例.目前共存活3例,至今长生存时间为6年另3个月.生存时间2年内8例,2~5年5例,超过5年以上1例.结论:对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病人的治疗,立体定向192Ir间质内放疗的疗效,明显地优于传统手术配合化疗和放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脑脓肿的微创治疗

    作者:周志武;衣志刚;王小龙

    关键词: 脑脓肿
  • 立体定向颅内金属异物摘除8例

    作者:林光畴;宋建华

  • ZD立体定向手术系统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如密;王守森;陈苏;郑兆聪;李登绵;杨朋范;张锡增

    目的:探讨ZD(Zamorano-Duiovny)立体定向手术系统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ZD立体手术系统,将CT扫描的资料输入计算机工作站,STP软件对病灶进行精确的测量定位,制定治疗计划后,定向手术摘除78例位于脑深部或位于运动区的颅内病灶.结果:ZD系统可迅速地对脑深部的小型病灶进行精确定位,本组所有的病灶均做到了一次性定向摘除,未出现永久性的手术并发症.结论:应用ZD系统行脑深部及运动区的立体定向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 立体定向间质放疗治疗囊性颅咽管瘤

    作者:郑兆聪;王如密;王楷堂;张锡增;王守森;陈苏

    目的:探讨采用立体定向和间质放疗技术,治疗颅咽管瘤的方法和预后.方法:对23例囊性颅咽管瘤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肿瘤囊腔内放置贮液囊导管,按3.7-7.4MBq/克肿瘤组织注入Cr32po4进行内放疗.结果:16例获得逐渐改善,3例恶化,2例偏瘫恢复正常,所有内分泌功能障碍,均获得稳定或不同程度好转,复查CT或MT示:1例瘤体增大,1例新的囊腔形成,1例导管在脑室内,其余囊腔均明显缩小,其中9例囊腔几乎消失.结论:立体定向间质放疗对囊性颅咽管瘤可以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 立体定向经额准确定置脑室端分流管38例

    作者:梁新强;崖天盛

    关键词: 立体定向 脑室
  • 立体定向引导微创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脑肿瘤

    作者:诸葛启钏;陈伟建;吴近森;吴广宇;叶盛;张宇;瞿宣兴

    目的:探索立体定向引导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深部小肿溜;方法:采用FischerZD立体定向仪和SOMATOMPLUS4CT机为为立体定向引导系统,显微外科切除脑深部微小病灶15例,其中垂体微腺瘤9例,颞、顶深部海绵状血管瘤4例,尾状核星形细胞瘤2例.结果:15病灶均被顺利找到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结论:立体定向引导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脑深部微小病灶,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 立体定向Ommaya囊置入抽吸术治疗脑脓肿

    作者:刘晓东;佟正中;张跃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脑脓肿的微创手术方法及给药途径,避免复发后再次手术.方法:CT引导下,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将Ommaya囊置入脓腔,多次抽吸脓汁并注入敏感抗生素.结果:12例脑脓肿患者治愈10例,显效2例,无手术死亡、致残.结论:立体定向ommaya囊置抽入吸术,能提高脑脓肿的治愈率,避免多次穿刺.

  • 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瘫

    作者:王树新;刘明;刘玉河;刘启峰;张洁;史承勇

    关键词: 立体定向 术治疗
  • 颅内病灶的立体定向活检术

    作者:崔和;申长虹;杨树源;李复华

    目的:为探讨立体定向活检术在颅内病灶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高阳性率和明确适应证.方法:应用MRI引导的立体定向技术,对27例颅内病灶进行了活检.对标本进行了包括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和石蜡包埋病理检查.结果:27例活检中26例获阳性结果,其中,胶质瘤10例;转移瘤6例,均为腺癌脑转移且均未能找到原发灶;脑脓肿4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动静脉畸形1例;生殖细胸瘤1例;慢性炎症1例;活检未能确诊1例.无永久性致残及死亡病例.结论:采用MRI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对颅内病灶进行活检具有操作简单、定位精确、确诊率高、兼具治疗作用.

  • 功能核磁共振引导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运动区脑肿瘤

    作者:诸葛启钏;郭献忠;陈伟建;吴近森;潘进钱;叶盛;瞿宣兴

    目的:探索功能核磁共振(fMRI)在运动区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切除中作用.方法:采用GEMEDICALSYSTEMSMri1.5机作功能核磁共振扫描,然后通过辅助计算机计算采样图象重建,得到肿瘤与功能区图像,根据fMRI确定病灶与功能区位置选择手术切口和手术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运动区脑肿瘤12例,其中脑膜瘤10例,星形细胞瘤2例.按病灶与功能区关系,分为三组:病灶在功能前5例,病灶在功能区后4例和病灶在功能区下3例.结果:功能区在病灶后,采用中央沟前切除肿瘤,病灶在功能区后和功能下采用中央沟静脉后入路切肿瘤.¨病灶被切除,1例星形细胞瘤次全切除,病人术后运动功能未加重.结论:功能核磁共振引导运动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对保护运动功能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fMRI 显微外科
  • 立体定向治疗颅内病变

    作者:孙康健;谭启富;孙克华;潘云曦;华长春;印红霞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利用ASA-601S和Fischer脑立体定向仪治疗82例脑深部病变患者,行定向活检治疗22例,血肿清除治疗5例,脑脓肿抽吸术2例,囊性颅咽管瘤置入Ommaya管治疗53例.结果:活检确诊为胶质瘤10例,生殖细胞瘤4例,脑寄生虫3例,肺癌脑转移4例,1例第三脑室后部病变活检为胶质细胞增生.4例胶质瘤行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其余肿瘤行放射治疗,有6例痊愈(4例生殖细胞瘤,2例转移性肿瘤).3例寄生虫经对症治疗后痊愈;2例脑脓肿经抽吸、抗炎治疗后痊愈;脑血肿5例经治疗痊愈;53例颅咽管瘤置放Ommaya管后3例痊愈(行囊内放疗),50例好转.结论:立体定向治疗脑深部病变定位精确、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提侣.

  • 脑立体定向技术的临床实用研究

    作者:王树新;刘明;刘玉河;吴承远;史承勇;刘启峰;张洁;史庆轩

    目的:总结分析脑立体定向技术的实用方法及结果,提高立体定向技术的实用价值.方法:立体定向、靶点毁损、肿瘤热凝、囊肿(或脓肿)穿刺、血肿排空、脑组织移植、异物取除、肿瘤活检.结果: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月~9年,帕金森病有效率98%,优良率76%;癫痫病有效率92%,优良率56%;部分精神病有效率92%,优良率48%;脑性瘫痪有效率90%,血肿、囊肿排空、异物取除治愈率100%;脑脓肿治愈率98%;脑瘤活检成功率100%;小型脑瘤热凝有效率100%,肿瘤消除50%、缩小50%.结论:脑立体定向技术侵袭轻微、适应证广泛、效果可靠,合理使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儿童脑立体定向手术的麻醉管理

    作者:王锐;张勇士;李士月;田增民;刘宗惠

    目的:如何规范儿童全麻下脑立体定向的手术方法,对完善手术操作,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行儿童全麻手术共82例,占全部儿童脑立体定向手术的40%.男48例,女34例;年龄8个月~9岁,术前半小时肌注苯巴比妥钠,东莨菪碱或阿托品.并做术前记录,麻醉以基础麻醉为主并配合局部麻醉,先静脉内给予异丙酚,5%氯胺酮,同时给予镇痛镇静药物如杜非合剂、异丙酚、芬太尼以及肌松剂等维持麻醉.一般情况下不用气管插管,如病儿出现呼吸异常、呼吸困难时或原有呼吸循环系统疾患时可使用气管插管.结果:麻醉手术成功率94%以上.结论:认为儿童全麻下脑立体定向的手术是脑立体定向手术中的特殊情况,与常规脑立体定向手术方法有所不同,将其特殊性阐明并确定其常规手术操作规则将有利于儿童脑立体定向手术的完善和发展.

  • 立体定向脓肿抽吸及Ommaya管置入术治疗脑脓肿42例

    作者:林志国;隋立森;闫志钧;沈红;李庆国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脓肿抽吸结合Om-maya管置入术,治疗脑脓肿的临床体会及预后.方法:对42例颅内脑脓肿病人的病例资料、病情演化、CT影像及手术治疗效果及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立体定向脓肿抽吸及Ommaya管置入术,治疗脑脓肿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疗效优良的优点.结论:立体定向脓肿抽吸及Ommaya管置入术治疗脑脓肿,是一种微创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应用立体定向术治疗脑肿瘤疗效及随访

    作者:杨全祥;张延庆;伦学庆;颜士清;吕兵

  • 计算机立体定向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于文生;顾秀琴;王宏伟;翟中文;张定祥

    目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与立体定向技术的结合,提高定向手术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扩大了其临床应用范围.方法:采用"BH”系列机器人定向系统及计算机立体定向设备,以CT为引导方法,全部选择各种原因不能接受开颅手术的病人,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定向手术.结果:顺利成功地开展了51例64次定向手术,无合并症、无手术死亡、手术成功率100%,术后近期症状好转率达100%,病理诊断符合率在95%以上.结论:计算机立体定向手术系统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图象处理清晰,靶点选择精确,三维坐标数据可靠,手术过程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安全性高,合并症少,具有非常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深部多发性脑脓肿

    作者:席炜滨;胡军;郑大海;李会光;王博

    目的:采用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探部及多发性脑脓肿.方法:使用颅表定位器,对31例深行部及多发性脑脓肿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术后持续冲洗引流3~14天,常规应用敏感肮生素.结果:本组31例,共38个脓肿,均一次穿刺成功,经冲洗引流后,2例因脓肿腔不闭合而行手术治疗.余经CT复查证明脓腔消失,随访至今未见脓腔复发.结论:多发性脑脓肿及小型的深部脑脓肿,直接手术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脓肿位于脑重要的功能区,手术风险更大.CT引导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脑脓肿,以其操作方便,定位准确,损伤小,疗效可靠而显示其明显的优越性,特别是对儿童及年老体弱者

    关键词: 立体定向 脑脓肿
  • 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

    作者:张宇清;赵国光;李健宇;遇涛;李勇杰

    目的:探讨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在运动障碍病领域中的应用.方法:使用CRW定位眶架,行核磁共振容积扫描定位,局麻手术.结果:患者术后无出血,无手术并发症.病理诊断:球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1例,肌张力障碍基底结神经元变性1例,脑胶质瘤病1例,脑囊虫(含头节)1例,脑囊虫机化1例.结论: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在与CT/MRI技术结合之后,对临床诊断有极大的帮助,尤其是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更佳.

    关键词: MRI 立体定向 活检
  • 立体定向活检在X-刀治疗颅内病变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林志国;李庆国;沈红;闫志钧

    目的:明确诊断,避免X-刀应用的盲目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方法行86例颅内病变活检.结果:只有70例病人适合行X-刀治疗.结论:立体定向活检对指导X-刀、γ刀治疗颅内病变非常有意义.

    关键词: 立体定向 活检 X-刀
  • 功能性MRI辅助切除中央区脑肿瘤

    作者:傅先明;汪业汉;姜晓峰;孟晓梅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确定运动皮层位置及其在辅助神经导航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检查采用GE1.5T超导磁共振仪,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软件,EPI描序的.首先行常规MRI扫描,然后按照"静止”和"运动”两种背景条件行fMRI扫描.所采集的扫描数据输入工作站,由计算机处理后将功能图象和解剖图像重叠,然后将图像转移至SAS-610V神经外科导航工作站进行曲三维图像重建,勾划肿瘤轮廓,选择佳手术路径及手术切口.在全麻下常规开颅,术中应用导航系统确定肿瘤的位置及其与运动功能区的关系,对于边界清楚的脑膜瘤,在显微镜下从运离功能区部位开始分离,并用CUSA分块切除.对于胶质瘤,以导肮系统确定其边界,避开运动功能区,然后用CUSA行等体积切除之.结果:6例肿瘤均行影像导向下全切除,未发生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本组6例fMRI辅助切除中央区附近肿瘤证实,运动fMRI对于确定肿瘤和运动功能区的相应关系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术者制定手术计划,大限度的切除肿瘤和保留神经功能.

  • 立体定向穿刺置管引流治愈巨大脑脓肿2例

    作者:刘希尧

  • CT定位徒手穿刺治疗复发性囊性脑肿瘤

    作者:武铁;白海平;王宗义;杨普

    目的:探索一条简便、微创、经济而又可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的治疗复发性性脑肿瘤的方法.方法:对23例位于大脑和小脑半球的复发性囊性脑肿瘤患者施行了31次经CT导向徒手穿刺抽吸囊液,部分患者同时向囊腔内注入同位素胶体磷或抗肿瘤药(BCNU、ACNU).结果:所有患者高颅压表现均在术后0.5h-8h内消失,定位体征亦逐渐改善或消失.4例术后出现明显头昏,1例伴有呕吐,但均于术后6h内恢复.生存期为14月~4.5年,生存期短者均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结论:CT定位徒手穿刺法有操作简便、快捷、痛苦甚微.徒手穿刺术也有其弊端,主要是操作相对盲目,定位的准确性较立体定向手术差.故对位于中线结构或半球上过小的病灶尚须借助立体定向技术来解决.

  • 立体定向内窥镜内放疗治疗脑深部囊性肿瘤

    作者:青松文;高宏伟;赵洪波;代通途;孙万凯;杨遇春

  • 恶性脑肿瘤间质内放疗与放射性脑损伤的防治

    作者:丁学华;卢亦成;王金林;张晓鹏;陈志刚;张光霁;朱诚

    目的:为了提高间质内放射疗效:了解间质内放射治疗的效果,减少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方法:在不同时间段,应用三种不同方法和剂量,对209例脑深部肿瘤进行间质内放射治疗.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8年零9个月同,其中Ⅲ~Ⅳ级胶质瘤1年生存率为15.2%,2年生存率为73.9%,3年生存率为10.9%.影像学随访结果表明,肿瘤完全消失21例,占10%;肿瘤直径缩小在80%以上的35例,占16.7%;缩小30~50%者96例,占45.9%.完全消失的肿瘤为颅内恶性淋巴瘤、松果体瘤、部分的多形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等.结论:为了减少照射后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对颅内不同部位和不同性质的肿瘤,应选用不同的照射剂量,以超分割放射+外照射方法较优.

  • 立体定向置管内放疗治疗囊性颅咽管瘤

    作者:史锡文;陈航;李太平;梁庆华;柴昌;步星耀;张佳栋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囊性颅咽管瘤病人,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囊内置管定期抽吸囊液并注入放射性同位素32P,行肿瘤内放射治疗.我们使用ASA-601S型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CT导向下,定向穿刺,并导入内经约1.5cm硅胶管,连接头皮下的Ommaya贮液囊并固定于颅骨钻孔处,然后行32P间质内放疗,每次按每克肿瘤组织0.15~0.2mCi,放射剂量计算,单次剂量为0.7~11.25mCi,平均2.48mCi,注入胶体磷酸铬体积0.4~6ml,平均2.5ml,给药间隔时间一个月.共治疗2~3次.结果:临床症状均立即改善,双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视野增宽,高颅压症状缓解.全组病人术后均未出现内分泌及神经损害症状,出院时复查视力,除术前视力丧失的4例无恢复外,其余病人视力平均提高0.4.结论:立体定向穿刺囊内置管定期抽吸囊液并注入放射性同位32P行肿瘤内放疗治疗囊性颅咽管瘤为一方法简单、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 31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SPECT脑显像结果分析

    作者:王国祯;刘业俭;刘伟红;易淑英

    目的:探讨SPECT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对发作间期癫痫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癫痫患者于发作间期进行SPECT99mTC-ECD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并与同期CT和(或)MRI、长程脑电图(AEE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1例患者SPECT脑显像均异常,低血流灶占84%(26例),局限性高灌注灶16%(5例).阳性病灶79个,额叶25,颞叶26个,顶叶17个,枕叶17个,基底神经节4个,旁中央小叶1个.单个病灶5例,单侧病灶19例.CT和(或)MRI阳性率50%(15/31),10例显示局部病灶,AEEG阳性率93%(29/31),单侧病灶8例,其余为弥漫性病变.病灶阳性检出率SPECT与CT和(或)MRI比较差异显著,P<0.005,而与AEEG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是诊断癫痫的有效方法,SPECT对癫痫灶检出的灵敏度优于CT和MRI,定位价值优于AEEG.手术前SPECT检查是为了确定手术范围,而精确的癫痫灶的定位还要皮层EEG.

  • PET与癫痫外科治疗

    作者:邱炳辉;欧阳辉;漆松涛

    关键词:
  • 难治性癫痫的放射外科治疗

    作者:周文静;常义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 多软膜下横切术治疗功能区顽固性癫痫

    作者:潘进钱;吴广宇;付卫红;郭献日;张晓微

    目的:对于致痫灶位于脑的主要功能区的癫痫病人,采用多软膜下横切术(MST),达到既可控制癫痫的发作,又能保护皮质的正常功能.方法:选择20例继发性癫痫病人,术前均做神经影像学、脑电图和神经心理学检查;术中硬脑膜切开后,先用皮质电极核实致痫灶的方位和范围,然后切除远离功能区的病灶,再用横切刀切断功能区痫性放电的神经元树突,后用皮质电极复查,直至棘波消失.结果:除1例无改善外,其他19例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控制.满意6例,显著改善6例,良好5例,效差2例,无改善1例,总有效率为95%.永久性重要功能缺失和残疾,无手术死亡率.结论:MST它能使脑主要功能区癫痫,在不引起任何机能障碍的情况下,使痫性发作得到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 MST 癫痫
  • 颅脑外伤患者的脑电图观察

    作者:杨惠清;谭启富;姜梨

    自有CT、MRI等检查手段在临床广泛应用以来,神经外科对颅脑外伤后患者行EEG检查较少,但近两年来由于部分轻中型颅脑外伤及伤后处于恢复期、恢复后期的患者临床症状较重,经检查CT、MRI正常,而脑电图异常的病例增多,故引起对脑电图这一脑功能检查法的重视.本组对3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了急性期,恢复期,恢复后期的EEG初步观察,发现年龄愈小,外伤后急性期EEG的异常程度愈大,说明脑皮质功能受损愈严重.损伤部位出现水肿,血肿,脑皮质坏死,囊肿,软化灶的形成,都不同程度地引起脑皮质功能障碍,EEG表现为慢波增多,θ波δ波呈节律发放.外伤后恢复期行EEG检查,有无痫样放电(小尖棘波,高幅慢波),对临床医师使用预防性的抗癫痫药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PET引导定位X刀治疗顽固性癫痫的初步报告

    作者:刘承勇;漆松涛;杨开军;王克万

    目的:探讨PET引导致痫灶定位方法,然后采用X刀对致痫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方法:本组共70例,其中男50例,女20例,平均年龄23.2岁.采用PET扫描,并从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3个断面的图像进行分析定位,寻找出致痫灶.采用BrainScan X刀治疗系统进行致痫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定期做EEG检查.结果:随访6-12个月,适期做EEG检查,提示癫痫发作消失和EEG正常者45例(64.3%),发作次数减少或由大发作变为小发作者15例(21.4%),效果不明显者10例(14.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ET可以临床寻找致痫灶. 立体定位放射外科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一种无创、安全、有效和并发症低的微侵袭手段.随着放射生物学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进展,该方法有望成为治疗顽固性癫痫的重要手段,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癫痫 PET X刀
  • PET在颞叶癫痫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孙振荣;栾国明;张斌

    目的:评价PET检查在颞叶癫痫病人术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例顽固性颞叶癫痫病人术前均行脑电监测、头MRI及PET检查.结果:20例脑电监测中有19例监测到棘波、尖波或棘慢波,1例正常.脑电异常位于一侧11例,位于双侧8例.20例头MRI检查中有14例正常,6例一侧海马萎缩,1例双侧萎缩,1例右额顶囊肿伴垂体微腺瘤.20例PET检查均表现局部脑组织代谢减低.一侧异常16例,双侧异常4例.20例手术病人中有16例行颞叶前部及海马切除,4例行选择性海马切除.结论:PET检查对于颞叶癜痫的定位诊断敏感可靠,比MRI更有价值.

  • 颞叶癫痫的手术治疗(附10例报告)

    作者:杨新生;孙鹏

    关键词: 颞叶癫痫 手术治疗
  • 颅内CT钙化与癫痫及其手术治疗

    作者:谭启富

    目的:经脑CT扫描证实有颅内钙化病灶伴有癫痫的病人26例,经行癫痫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有25例在EcOG监测下进行手术治疗,采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1)前颞叶切除+病灶切除术18例.(2)颞叶以外的痫灶皮质切除+病灶切除术6例.(3)单纯病灶切除术(右额)2例.术后病理:血管畸形12例,肿瘤8例,其他6例(胶质增生3例,继发颞叶硬化2例,炎性钙化1例).结果:2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7年,平均6.3年.结果术后完全消失者19例,癫痫发作显著减少(>75%)5例,癫痫发作减少(>50%)2例.结论:CT扫描对有部分性癫痫发作疾病的病人的术前评估是很有价值的,特别是CT发现有钙化灶的病人,确诊痫灶及病灶性质和选择手术方式治疗是极有帮助的.

    关键词: CT 钙化 癫痫 手术
  • 顽固性癫痫的外科治疗

    作者:王树新;刘明;刘玉河;史承勇;史庆轩;张洁;刘启锋

    目的:评价几种外科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优缺点.方法:单纯病灶切除15例,皮层电极监测下致痫灶切除及脑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20例,立体定向脑内靶点毁损术28例.结果:单纯病灶切除者近期效果尚好,半年后40%的病人癫痫复发,病情同术前.致痫灶切除,术后癫痫均基本停止,半年后约25%的病人复发,但症状较术前减轻,持续时间较术前短.立体定向手术,术后98%的病人癫痫停止发作,半年后约18%的病人复发,但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症状明显减轻,持续时间缩短.结论:脑内有病灶的癫痫应首先考虑切除病灶,好在皮层电极监测下切除致痫灶.脑立体定向手术,操作简便,侵袭轻微,适应证广泛,效果可靠,是一种可取的癫痫外科治疗方法.

  • 癫痫病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初步观察

    作者:董克菲;薛萍;崔春玲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痫病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与原发性癫痫的关系.方法:原发性癫痫30例取空腹静脉血,由固定的检验人员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IgG,IgA,IgM的含量.结果:IgG 1294.64±287.06,P<0.05,IgA126±78,P<0.05或0.01,IgM151.75±77.26,P<0.05.结论:原发性癫痫的病人有免疫功能异常.IgA降低,IgG也有下降,男性病人较女性病人明显,IgM变化不恒定.

    关键词: 癫痫 免疫球蛋白
  • 18F-FDG PET定位致痫灶及放射外科靶区设定的依据

    作者:杨开军;漆松涛;邱炳辉;刘承勇;王克万

    目的:观察顽固性癫痫立体定向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治疗的随访结果,评价PET技术在顽固性癫痫放射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探讨以PET定位致痫灶可行性.方法:46例顽固性癫痫患者,年龄4~47岁,行EEG、MRI及PET检查,以PET结果作为致痫灶靶区定位,该46例患者的PET结果均提示有2个以上的致痫灶.采用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技术,以PET定位的致痫灶为靶区进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根据X刀治疗计划设计,以9~13Gy周边剂量,治疗主致痫灶17例,治疗范围包括致痫灶及可疑病灶29例,所有病人均随访10个月以上.结果:单纯治疗主致痫灶组,发作频率由2.4次/月降至0.83次/月.治疗范围包括所有致痫灶组,发作频率由2.83次/月降至0.87次/月.而癫痫发作消除的比率,分别为47.1%(8/17)和58.6%(17/29).治疗后癫痫症状加剧仅1例,两组病人均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无伤残及死亡率.结论:PET定位致痫灶的准确性一直存在一些质疑,尤其是在致痫灶范围和假阳性病灶的甄别.我们所做的初步临床研究提示,采用中、低剂量的放射外科治疗是安全、显效的;由于治疗的安全性和非侵袭性,可以不必强求PET结果在范围和假阳性病灶甄别方面的精确度.治疗区域好包括全部PET提示的病灶.

  • 顽固性癫痫的定位与手术

    作者:史丙利;李海;李海宁;陈钢;魏长杰;杨贵灵;葛斯华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的术前定位及手术方法.方法:对具有手术指征的癫痫患者进行影像学、脑电生理学和局部脑血流图(SPECT)检查,确定手术方案.行单侧颞叶、海马、杏仁核切除12例;单纯病灶及致痫灶切除8例;病灶切除加周围皮质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12例;单侧颞叶、海马、杏仁核切除加周围皮质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26例;胼胝体切开、部分病人加额叶或枕叶皮质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9例,其它手术方式5例.结果:治愈20例,显著进步25例,好转17例,有效5例,无明显改善5例,总有效率为44.44%.结论:应用脑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定位,选择合理手术方案是取得较好疗效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癫痫 手术 定位
  • 迷走神经刺激术对脑干孤束核部位GABA含量的影响

    作者:韩劲松;程阳泉;栾国明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抗癫痫作用的机制是否为VNS引起孤束核部位GABA含量变化.方法:通过Waters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析32只接受不同持续时间迷走神经刺激的大鼠脑干孤束核部位,主要兴奋及抑制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1小时持续刺激组孤束核部位GABA含量,较对照组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术可能通过升高孤束核部位的GABA含量起到抗癫痫作用.

  • 脑皮层和深部电图监测下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

    作者:戴荣权;李之邦;汪海关;陶荣真;周剑锋

    目的:总结用脑皮层和深部电图监测下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9例病人根据术前定位原则和术中皮层及深部脑电生理监测,采用单纯癫痫灶切除术、癫灶切除+多软膜下横切术、前颞叶切除术、选择性杏仁体-海马切除术等不同术式.结果:19例患者经2~5年的随访,满意6例(31.6%),显著改善5例(26.3%),良好3例(15.8%),较差2例(10.5%),无效3例(15.8%),总有效率84.2%,治愈率达31.6%;无一例致残或死亡.结论:在脑皮层和深部电图监测下,准确的定位癫灶、采用不同的术式切除是手术治愈难治性癫痫的有效途径.

  • 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治疗顽固性癫痫

    作者:陈彬

    目的:介绍顽固性癫痫采用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3例.方法:均在全麻下左侧大骨瓣开颅,术中根据病变部位及术中ECOG测定情况决定所保留的脑组织部分,并且要保留岛叶,保护主要动脉及分枝.结果:1例随访4年无发作.2例患儿随访至今分别为9年与5年,目前已上学,智力和性格均改善,无任何晚期并发症.结论: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治疗顽固性癫痫,对保留部分,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有手指功能者可加用软膜下横切技术,即达到功能上完全切除的效果.

  • 立体定向治疗顽固性癫痫远期疗效随访

    作者:戴荣权;李之邦;汪海关;陶荣真;周剑锋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治疗顽固性癫痫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7例行立体定向脑内靶点毁损,疗效按谭启富等提出的标准评定.结果:27例中远期随访疗效属满意7例,占26%,显著进步7例,占26%,良好6例,占22%,较差7例,占26%.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疗效是令人满意的,强调术中多靶点联合和术后综合治疗.

  • 多处软膜下横切术联合其它术式治疗顽固性癫痫

    作者:安宁;张可成;杨辉;童志恒;杨梅华

    目的:探讨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MST)联合病灶或/和致痫脑叶切除对顽固性癫痫的治疗.方法:术前将经临床、电生理、神经影像学及核医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定位.取大骨瓣开颅,术中行皮层脑电(ECoG)监测.首先切除脑的结构性病灶;对颞叶癫痫,行较小范围的前颞叶切除,并切除颞叶内侧结构;对痫灶位于额极底面者,行额极切除.复查ECoG,对残余的痫样放电区域,不论是否位于重要功能区,均行MST直至术野内痫样波基本消失.结果:本组51例无手术死亡和明显并发症.随访1~7年,有效率(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为90.2%,显效率(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为80.4%,效差或无效9.8%.术后复查脑电图多有明显改善.结论:在顽固性癫痫的治疗中,将MST联合病灶或/和致痫脑叶切除,既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又能保留更多的脑组织.

  • 闭合性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

    作者:柴亨利;王景云;任玉伟;任晓军;姜桂荣

    目的:探讨闭合性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的发生率、发生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和治疗.方法:将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分为二组.第1天出现癫痫组与第2~7天出现癫痫组.对二组CT表现,外伤后脑内损伤部位及预后进行了比较.结果:闭合性颅脑损伤2825例,发生癫痫68例,发生率为2.41%.GOS预后分级,良好45例;中残¨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8例,6月内出现习惯性癫痫者8例.结论:外伤后早期癫痫一般表现有全身性发作与部分性运动性发作.脑实质的损伤、脑内出血、局部脑组织缺血、水肿及生化改变是导致早期癫痫的主要原因.对于无脑损伤而发生早期癫痫机制可能与脑震荡的病理生理有关,多为暴力引起脑细胞分子紊乱、神经传导阻滞、脑血循环调节障碍以及中线脑室内脑脊液冲击波等原因所致.

  • PET、EEG、MRI在术前癫痫灶定位价值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欧阳辉;邱炳辉;漆松涛;黄祖汉;吴湖炳;王全师

    目的:探讨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术后组织病理和随访结果为标准,比较发作间期18F-FDG PET显像、EEG、MRI在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前癫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术前均行发作间期18F-FDG PET脑显像、2~3次EEG和MRI检查,术中行ECoG检查,以PET和ECoG定位的癫痫灶范围行癫痫灶切除或多处软脑膜处横纤维切断术,术后切除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与外科治疗效果进行随访,比较三者术前定位癫痫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24例术前发作间期18F-FDG PET脑显像23例阳性,其中17例有1处明显低代谢区,4例有2处明显低代谢区,2例为轻度低代谢区;EEG、MRI对癫痫灶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83.3%(20/24)、16.7%(4/24).PET与ECoG定位癫痫灶一致者20例,阳性检出符合率为86.9%(20/23),EEG阳性与ECoG阳性检出符合率为50%(10/20),MRI阳性与PET、ECoG阳性检出符合率为100%(4/4),MRI所示病变区域小于后两者所定位的癫痫灶范围.术后切除组织均有病理改变,表现为皮质结构不良、神经元固缩、胶质细胞增生、血管畸形、炎性瘢痕等.随访6月~2年以上,癫痫发作完全消除75%.结论:发作间期18F-FDG PET脑显像对癫痫灶检出的灵敏度较高,优于MRI和EEG,但18F-FDG PET显示的低代谢区与癫痫灶的位置并非完全一致,特异度稍低于MRI.如能结合EEG和PET脑显像定位癫痫灶,是一种非常灵敏而有效的方法.

  • 癫痫的病变切除

    作者:谭启富

    关键词: 癫痫
  • 颅脑肿瘤伴发癫痫30例报告

    作者:董克辛;康伟民;曲波;王心民;王守权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伴发癫痫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30例颅脑肿瘤伴发阗痫病人术前行EEG、CT、MR检查同时根据癫痫类型,单一或联合应用抗癫痫药物,全麻下手术切除肿瘤,修补硬膜,保留骨瓣,术后应用抗癫痫药物.结果:20例随访6~12个月,死亡3例,症状完全消失10例,肿瘤复发4例,药物治疗可工作3例.结论:颅脑肿瘤伴发癫痫的病人发生率约37%~44%,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术前、术后应用抗癫痫药物是防止术后癫痫复发的佳选择.

    关键词: 脑肿瘤 癫痫
  • 29例癫痫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

    作者:郭振杰;郭银海

    目的:通过对胼胝体切开和局部病灶切除治疗癫痫术后并发症原因的分析,达到尽可能手术治愈癫痫而无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术后并发症和局部解剖学相关原因回顾分析,找出并发症的发生与相应解剖学的必然联系.结果:术中脑组织受压迫,血管痉挛所引起的并发症大部分都能恢复,血管损伤,脑神经组织误切,所引起的并发症在较长时间内很少有恢复,甚至不能恢复.在106例手术,有29例发生并发症,术中损伤大脑前动脉分支2例,破入第三脑室8例,发生脑裂综合征3例,一侧肢体瘫10例,高热昏迷2例,运动性失语伴右侧瘫1例,顽固性脑水肿2例,脑积水1例.结论:术后所发生的并发症都与术中损伤相关脑组织和血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手术操作技巧和熟悉解剖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关键词: 癫痫 并发症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迟发性癫痫

    作者:石小峰;史克珊;曹作为

    目的:研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出现迟发性癫痫的发生机制,为减少发生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2例患者回顾分析,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35~68岁.基底节区出血7例,丘脑出血3例,皮层出血2例,出血量80~100ml 5例,50-80ml 4例,50ml以下3例.行单纯脑室外流2例,开颅血肿清除+脑室引流8例,单纯自肿清除2例.均于术后半年至1年内出现癫痫,其中大发作8例,局限性发作3例,精神运动性发作1例.结果:脑电图检查10例异常,CT表现广泛或大片低密度区7例,伴有颅骨缺损区皮质低密度改变者8例,均经抗癫痫治疗后控制.结论:引起迟发性癫痫发生的原因:出血致脑血循环障碍;低氧血质致皮层缺氧损害;局部粘连和脑皮层损害等.所以病性好转要进行抗癫痫预防治疗.

    关键词: 脑出血 迟发性癫痫
  • 颞叶癫痫的核磁共核质子波谱与术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周健;栾国明

    目的:通过对症状明确的颞叶癫痫病人术前的核磁共振质子波谱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评价核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对颞叶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24例症状明确的颞叶癫痫病人,术前均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和/或视频脑电监测及MRI、PET检查.根据临床表现、脑电、MRI、PET等检查结果综合评估确定病侧,术前做双侧近中颞叶脑组织的核磁共振质子波谱,术中在脑电监测下切除病灶及致痫灶并送病理检查.结果:本组24例病人有19例单侧或双侧颞叶的NAA/(CR+CHO)值低于0.6,其中13例为双侧异常,另外6例为单侧异常;双侧均不低于0.6的有5例,均有一侧至少低于对侧0.07,可确定为异常,其中2例MRS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不相吻合.结论:颞叶癫痫病人的颞叶脑组织核磁共振质子波谱检查异常侧与病理改变有较好的对应性,它可以无创性探测活体脑组织代谢功能的异常,MRS不仅可以发现双侧病变,而且可以指出病理改变较严重的一侧,为术前癫痫灶的定位、定侧提供可靠的依据.

  • 微透析技术在癫痫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胡志刚;谭启富

    关键词: 微透析技术 癫痫
  • 胼胝体切开术对电生理和神经心理的影响

    作者:孙克华;谭启富;孙康健;刘素兰;韩岭;施为义

    目的:研究胼胝体切开术后对癫痫患者EEG和神经心理的影响.方法:对38例患者术前行多次EEG检查,在术后的不同时间内再次复查EEG.同时在手术前后检查智力和H-R的变化.结果:在术前EEG为弥散性异常,术后转变为局灶,痫波的幅度有所降低.手术一年后智力和神经心理改善较多,而在半年内改善较多.结论:EEG和神经心理学检查是诊断癫痫和判断脑损害程度的重要方法,也是观察临床疗效的一项重要补充,其改善程度与癫痫疗效一致.

  • 癫痫手术的效果评价

    作者:周蒙寅;徐福林;全勇

    关键词: 癫痫手术
  •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87例顽固性癫痫的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王焕明;常义;肖安平;陈国志;杨纶先;马骏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远期疗效.方法:男64例,女23例,年龄7~54岁(平均24.8岁),病程3~37年(平均12.7年).其中全身性发作65例,部分性发作22例.手术除6例儿童采用全麻外,均在局麻下进行,33例行一侧杏仁核加Forel-H毁损,24例行双侧杏仁核加一侧Forel-H毁损,15例行双侧杏仁核毁损,6例行双侧杏仁核加扣带回毁损,5例行一侧杏仁核毁损,3例一侧Forel-H毁损,1例行双侧扣带回加内囊前肢毁损.另外有6例患者进行了两次手术.结果:通过3~13年(平均6.8年)的随访,发现18例病人(20.7%)癫痫发作完成消失;32例患者(36.8%)癫痫发作减少90%以上;12例患者(13.8%)术后癫痫发作减少50%以上;手术效果不理想者有25例(28.7%),其中1例患者(1.1%)术后因并发颅内感染而死亡.总有效率71.3%,优良率为57.5%.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手术前应准确定位致痫灶,并选择适当的手术靶点.

    关键词: 癫痫 立体定向 疗效
  • 手术治疗外伤后晚发癫痫

    作者:刘家明;李金堂;孙建国

    目的:对外伤后晚发癫痫其发病率,发生机理,手术适应证,治疗及预后加强了解.方法:回顾我科1993~1997年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6例外伤后晚发癫痫.结果:颞叶前部切除2例.皮层致痫灶疤痕切除4例.随访3年,疗效观察评定,I级2例,Ⅱ级4例.结论:尽量消除导致晚发癫痫的各种隐患,减少脑皮层疤痕形成是预防晚发癫痫的主要措施.对顽固性癫痫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颅脑外伤 癫痫 手术
  • 痫灶切除辅助脑皮层横行热灼治疗功能区顽固性癫痫

    作者:栾国明;王忠诚;白勤;孙振荣;周键;张伟丽;阎丽

    目的:为了验证脑表浅层热灼治疗功能区癫痫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我们首次应用功能区痫灶切除后,并辅助功能区皮层痫灶双极电凝热灼治疗.方法:难治性癫痫124例,颞叶癫痫75例(包括原发52例;继发23例),非颞叶癫痫48例及1例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者,以上病例均行病灶和痫灶切除.不能切除的功能区皮层痫灶行双极电凝脑表多处横行热灼.双极电凝输出功率为4μ,持续时间为1-2秒,脑表热灼间距为5mm.痫灶切除前后和功能区痫灶热灼前后均行皮层脑电监测.对术后早期和远期的表现进行了观察.结果:功能区皮层热灼无SAH出现,脑软膜上血运不受热灼影响.病理证实:浅表层(Ⅰ-Ⅱ)有不同程度的热凝损伤.其下Ⅲ层部分神经元变性,固缩,胶质增生不明显.而深部(Ⅳ-Ⅵ)神经元未受损.对64例术后病人随访6个月-3年,癫痫发作消失病人为51例;癫痫发作减少大于75%的病人为10例,癫痫发作减少大于50%的病人为4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位于功能区不能切除的痫灶,辅以脑表热灼的治疗方式,可大大提高手术疗效.热灼治疗,它的优点在于安全、易行及治疗效果好,故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癫痫灶精确定位和外科治疗方法治疗顽固性癫痫

    作者:张新伟;徐如祥;柯以铨;周谷兰

    目的:探索顽固性癫痫的致痫灶精确定位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综合应用癫痫定位系统(三维痫灶精确定位诊疗计划系统)及影象学检查对74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术前、术中致痫灶三维精确定位,采用癫痫外科综合手术方案切除致痫灶、阻断致痫网.结果:术中64导皮层电极及8导深部电极检测证实癫痫定位系统定位准确可靠,随访疗效评估显效率达到86.7%,总有效率达到94.6%,术后正常神经功能保持良好,无明显后遗症.结论:综合应用癫痫定位系统和影象学定位及癫痫外科综合治疗方式是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的较好方法.

  • 软膜下横切联合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

    作者:夏玉成;师维红;宋军;孙涛

    目的:观察软膜下横切术联合其它治疗癫痫手术方法,对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难治性癫痫采用软膜下横切联合手术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判断其治疗效果.结果:15例难治性癫痫病人采用联合手术方法,术后除2例病人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及较轻癫痫发作外,其余病人均得到满意治疗效果.随访13例,失随访2例.满意8例(61.54%),显著改善4例(30.77%),良好1例(7.69%),总有效率100%.结论:软膜下横切联合手术是难治性癫痫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关键词: MST 癫痫
  • 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的长期效果

    作者:谭启富;孙康健;潘云曦;孙克华;华长春;乔梁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的8例顽固性癫痫病人的经验.方法:采用Rasmussen's的方法,个别应用改良的功能脑半球切除术行手术治疗,即切除感觉运动皮质和颞叶,并将残留的额叶及其顶枕叶的部分脑组织失去连接.结果:本组随访3~11年,平均6.7年,8例病人的癫痫得到了满意的控制,病人的生存质量都得到提高,已上学或参加工作,没有发生晚期的脑表浅含铁血黄素沉积症.结论: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可使频繁的癫痫发作终止或减少,可使病人独立生活.

  • 外伤性癫痫在煤矿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作者:杨梅华;张可成;安宁

    目的:了解外伤性癫痫在矿区外伤中的流行病学.方法:请有经验临床医师参加重庆市某国营大煤矿55例工伤鉴定,同时采用EEG和CT检查.结果:脑电图描记中,1例中-重度异常,7例中度异常,28例轻度异常,7例为边缘性,12例正常和正常范围EEG,8例出现痫样放电.CT扫描,脑室穿通畸形1例,脑萎缩3例,陈旧性骨折4例,低密度灶6例,未见异常41例,8例痫样放电脑电图中7例CT扫描有异常改变,1例未见异常.结论:55例颅脑损伤中,临床发作与脑电图,影像学检查吻合者6人,发病率为9.17%.

  • 埋藏式颅内电极的临床应用(附19例分析)

    作者:赵树琦;谭启富

    目的:埋藏式颅内电极在癫痫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别对19例顽固性癫痫,进行颞叶嵌入深部电极和额颞硬膜下埋置条状电极,术前进行脑电描记,根据脑电特征对痫灶定位,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结果:19例描记的脑电图定位,然后行前颞叶切除+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12例,胼胝体前部切开术5例其中1例左杏仁核射频毁损,右海马杏仁核射频毁损1例,左额颞MST1例.经2~6年随访63%(12/19)术后未发作,32%(6/19)偶发,5%(1/19)无改变.优良率95%.结论:埋藏式颅内电极应用,定位成功率高,是指导制定合理手术方式及提高手术效果的可靠方法之一.位癫灶、采用不同的术式切除是手术治愈难治性癫痫的有效途径.

  • 脑电图影像融合技术定位致痫灶

    作者:张国君;王玉平;王德全;李勇杰

    目的:探讨无创性脑电图影像融合技术对致痫灶定位作用.方法:对4例临床确诊为癫痫的患者,术前视频脑电监测有异常放电,脑电图异常部位分别在右额颞、左颞、右中央顶区和右顶枕部.根据脑电图表现和脑电地形图分析结果,建立单或多偶极子模型.后将标准头颅MRI模型与偶极子模型融合,确定致痫灶对应的解剖位置和空间坐标.结果:致痫灶对应的解剖位置1例在右额中回的中部,1例在左颞后部皮质,1例定位在右侧中央沟,1例在右顶上小叶.偶极子参数随时间变化可反映异常脑电在脑内的传播方向.结论:高分辨率三维MRI影像与定量脑电图分析的信息融合,可以直观地显示致痫灶的位置及异常放电传播方向,与真实头颅模型的融合无疑更会提高致痫灶手术前定位,对减少有创性检查,深部电极的准确放置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脑电图 MRI 致痫灶
  • 皮层电极监测下切除致痫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鹏;杨新生;孟庆海

    目的:使用皮层电极监测切除致痫性脑胶质瘤,探讨致痫性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病人35例,男19例,女16例.术前行EEG、CT或MRI检查.EEG示轻度异常脑电图7例,中度异常脑电图22例,重度异常脑电图6例.CT或MRI检查皆可见占位改变.其中额叶11例,颞叶8例,额顶叶7例,顶叶5例,颞枕叶3例,岛叶深部1例.常规手术开颅显露相应部位使用VEEG1161型伟思脑电图仪对皮层脑电进行监测.监测范围包括全部肿瘤,重点于肿瘤周边脑组织.确定大体致痫范围,行肿瘤切除.肿瘤切除后再行脑电监测若仍有癫痫波,根据皮层电极之定位切除致痫灶.直至致痫灶全部切除.对疑有深部癫痫灶者,使用深部电极经皮层穿刺对深部脑组织进行监测描记.对重要脑功能区予以保护.结果:全部病人皆行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病理证实星形细胞瘤8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3例,少突胶质细胞瘤7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5例,胶质母细胞瘤2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未再发生癫痫者29例(82.9%);总有效率94.3%.结论:只有在切除胶质瘤时一并切除致痫灶,才是治疗肿瘤并根治癫痫的佳方法.使用皮层电极监测胶质瘤的切除,具体很多优点.

  • 精神分裂症伽玛刀治疗13例

    作者:张金伟;李冰;张丽君;刘灿虎;金道云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应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精神分裂症13例.靶点选择:单侧杏仁核1例;双侧杏仁核8例;双内囊前肢2例;双侧内囊前肢+双杏仁核2例.靶点中心剂量100~150Gy.根据简明精神量表(BPRS)行治疗前后疗效判定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3例患者随访12~31个月(平均25.5个月),BPRS总分术前为74.17±8.96,术后46.71±9.25,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总有效率为76.9%,对偏执型患者有效率为85.7%,未发现近期并发症.结论:伽玛刀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 选择性杏仁核毁损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陈成雨;刘琨;刘运振;丁福忠

    目的:研究杏仁核毁损在功能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对顽固性癫痫43例:难治精神病27例;冲动性人格障碍4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行为障碍3例,进行选择性杏仁核毁损,单侧毁损12例,双侧毁损65例.对部分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后医学心理、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照,同时对难治性精神病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后BPRS及各因子分析对照.结果:43例顽固性癫痫患者,痊愈10例;显进16例;进步12例;无效5例.难治性精神病通过BPRS及各因子分析,其中BPRS、ANDP、ACTV、HOST手术前后对照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综合疗效评定:痊愈2例;显进10例;进步13例;无效2例.对冲动性人格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所致冲动、伤人、毁物等行为障碍改善明显.而患者的智能、记忆及脑电图无明显变化.结论:杏仁核毁损对治疗功能性疾病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抵抗性抑郁症的神经外科治疗

    作者:修波

    关键词: 抵抗性 抑郁症
  • 我国精神外科的发展与前景

    作者:杨次文

    关键词:
  • 精神分裂症的定向手术疗效与脑超微结构研究

    作者:孙思文;李伯勤;赵光祚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疗效与精神分裂症超微结构的关系.方法:对在精神分裂症手术治疗过程中,获得的边缘系统组织活检材料,进行系统光镜及电镜研究.结果:光镜下神经细胞没有明显的病理改变,透射电镜下发现了多种超微结构异常.一种为呈切割状横断髓鞘板层膜的"双线体”结构.另一种为细胞体内存在两种含特殊结构的沉积物.结论: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组织边缘系统存在超微结构异常,所以,建立在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紊乱假说基础上,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和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一样,只能程度不同地缓解症状,而不能根治精神分裂症.

  •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颅内病灶分析

    作者:胡天贵

    目的:探讨颅内病灶误诊为精神障碍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以精神障碍为首发证状的颅内病灶.结果:13例颅内病灶误诊为情感性精神障碍6例,精神分裂症3例,老年性痴呆3例、癔症1例.误诊原因可能与患者年龄大,神经系统体征轻微,病烂位于颅内哑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检查不仔细等因素有关.结论:对中年以上的患者,无明显精神因素,而出现精神障碍、特别是情感障碍、智力障碍、性格改变等应特别警惕,必要时做头颅CT、MR等检查,以免误诊,延误治疗.

    关键词: 精神障碍 脑肿瘤
  • 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作者:陈成雨;刘琨;刘运振;韩风珍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手术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对27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采用立体定向选择杏仁核进行毁损.结果:术后综合疗效评定:优2例,显进10例,进步13例,无效2例.BPRS及各因子分析显示BPRS、ANDP、ACTV、HOST手术前后对照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脑立体定向手术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手段.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